(精选)植物保护学试题
大学植物保护学考试(试卷编号131)

大学植物保护学考试(试卷编号131)1.[单选题]害虫( )对农药敏感。
A)卵期B)幼虫期C)蛹期D)成虫期"答案:B解析:2.[单选题]下列哪个产品是杀菌剂A)阿维菌素B)甲霜灵·锰锌C)氯氰菊酯D)水胺硫磷答案:B解析:3.[单选题]下列药剂中可拌种使用的有A)敌百虫B)抗蚜威C)毒死蜱D)绿色威雷答案:C解析:4.[单选题]苹果实蝇以( )越冬A)卵B)幼虫C)成虫D)蛹答案:D解析:5.[单选题]以下物质不是植物胞间信号。
A)淀粉B)植物激素C)电波D)水压6.[单选题]金龟甲的触角属于A)念珠状B)锯齿状C)球杆状D)鳃叶状答案:D解析:7.[单选题]在用拌种法施用农药的过程中一般粉剂的附着为种子量的()A)1-2%B)10%C)0.2-0.5%D)0.5-5%答案:C解析:8.[单选题]细菌的主要传播方式是( )A)昆虫传播B)雨水传播C)气流传播D)线虫传播答案:B解析:9.[单选题]茶树新叶淡黄,老叶叶尖、叶缘焦黄,向下翻卷,这与缺有关。
A)KB)ZnC)PD)Mg答案:A解析:10.[单选题]以下物质不作为第二信使。
A)ATPB)钙离子C)cAMPD)DAG答案:A解析:疫A)省级B)地级C)县级D)乡级答案:C解析:12.[单选题]植物体内天然形式的脱落酸主要为。
A)右旋B)左旋C)外消旋体D)内消旋体答案:A解析:13.[单选题]就全球范围而言,多年生树木芽的休眠常发生在。
A)冬季和旱季B)冬季和夏季C)冬季和雨季D)夏季和雨季答案:A解析:14.[单选题]对冷敏感植物产生冷害的温度是℃。
A)0~4B)-4~0C)-4~4D)0~15(答案:D解析:15.[单选题]"蟋蟀的触角为( )。
A)棍棒状B)线状C)鳃片状D)具芒状"答案:B解析:D)圆锥状答案:C解析:17.[单选题]下列哪种剂型的农药不宜喷雾使用。
A)粉剂B)可湿性粉剂C)乳油D)悬浮剂答案:A解析:18.[单选题]下列那些完全是农药的剂型A)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B)颗粒剂,胶悬剂,生长剂C)烟剂,缓释剂,赤霉剂D)种衣剂,水分散粒剂,脱落剂答案:A解析:19.[单选题]在维持或消除植物的顶端优势方面,下面哪两种激素起关键性作用。
植物保护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植物保护学一、名词解释1.生理小种:种内形态上相同,但在培养性状、生理生化、致病力或其它特性上有差异的生物型或生物型群称为生理小种。
2.水平抗性:又称非小种特异性抗病性和非专化性抗性,即寄主的某个品种对所3.4.5.1.在植物病部没有病征,但是有一些有明显的症状特点可以作为诊断的依据。
2.何谓病害的侵染过程?其一般分为几个阶段?(一)病害的侵染过程简称病程,指从病原侵入开始,经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扩展,引起寄主一系列病变,直到寄主表现症状,病原开始释放传播体为止的过程。
(二)侵染程序一般分为以下3个时期:???(1)侵入期。
从病原物侵入到与寄主植物建立营养或寄生关系的一段时间。
???(2)潜育期。
从病原物初步与寄主植物建立寄生关系到出现明显症状的一段时间。
潜育期的长短因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寄主植物的种类及生长状况和时期,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3)发病期。
受侵染的寄主植物在外部形态上出现明显的症状,包括染病植物在外部形态上反映出的病理变化和病原物产生繁殖体的阶段。
3.(1)的。
(2)(3)冬和越夏;③病原物的传播途径。
也就是说,侵染性病害的延续发生,在一个地区首先要有侵染的来源,病原生物必须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播到寄主植物上,发病以后在病部还可以产生子实体等繁殖体,引起再次侵染。
病原物还要以一定的方式越冬和越夏,度过寄主的休眠期,才能引起下一次发病。
研究病害循环是病害防治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是依据病害的循环特点制定的。
昆虫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习性:由于外界环境的刺激与内部生理活动的复杂联系,使昆虫获得了各种赖以生存,繁衍和行为等生物学习性,谓之为昆虫的习性。
2.性二型:昆虫的成虫除雌雄第一性征不同外,在体形、体色以及生活行为等方面还有差异,这种现象称为二型性或者性二型。
3.产卵期:4.5.一、1.答:123456鞘翅翅角质坚硬,翅脉消失,仅有保护身体的作用.如金龟甲\叶甲\天牛等甲虫的前翅.7半鞘翅翅的基半部为革质,端半部为膜质.如蝽的前翅.8平衡棒翅退化成很小的棍棒状,飞翔时用以平衡身2.常见的昆虫触角有几种基本类型?昆虫的触角根据形状、长度与结构等特征分为12个基本类型。
植物保护技术试题综合题10套

植物保护技术试题一、判断题:(每个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通常雄蛾的触角为丝状。
()2.昆虫任何一个虫态都具有四翅六足。
()3.高温重蒸效果良好。
()4.小蜂可进行孤雌生殖。
()5.水稻二化螟卵散产。
()6.蛾类幼虫都属于多足型。
()7.病毒为专性寄生物。
()8.线虫不属于植物病害的病原。
()9.细菌可直接侵入。
()10.单循环病害无再侵染。
()11.多数真菌病可经气流传播。
()12.非侵染性病毒主要由不良的环境因素引起。
()13.蚧类易引起煤烟病发生。
()14.检疫对象必须是气流传播病害()15.生物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的方法,如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其他有益生物治虫。
()二、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空格内)1.蝗虫的后足是:( )①跳跃足②步行足2.已经脱了三次皮的昆虫应是()龄?① 3 ② 43.昆虫的食物的主要消化部位是( )①前肠②中肠4.防治蚜虫,宜用( )①内吸药剂②胃毒剂5.Bt乳剂属于( )制剂。
①真菌②细菌6.( )是综合防治的基础。
①农业防治②化学防治7.下列事实中可称为植物病害的是()。
①树木被风折断②叶片萎蔫8.细菌以()方式进行繁殖。
①裂殖②产生孢子9.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有()。
①花叶②霉状物10.植物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者的关系是()。
①两者互相作用,互相影响②两者互相不影响,没有联系三、综合分析:(共5分)大型或中型,头下口式,单眼2—3个,触角线状,口器标准咀嚼式,前脑大而明显,中胸及后胸愈合。
前翅皮革质,成覆翅,后翅膜质,作纸扇状褶叠,翅脉多是直的。
后足跳跃式,产卵器发达,呈剑状(蟋蟀)、刀状(螽蜥)或齿状(蝗虫).常具听器,着生在前足胫节(蝼蛄、蟋蟀、螽蜥)或腹部第一节上(蝗虫),常有发音器,或以左右翅相摩擦(蟋蟀、螽蜥、蝼蛄)或以后足的突起刮擦翅而发音(如蝗虫)。
这是什么目昆虫?四、计算:(10分)稻绿蝽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1℃,有效积温为80.8日度,越冬代成虫于4月20日开始产卵,当时产卵的平均气温为20℃,求第一代若虫卵孵期?五、简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1.昆虫纲的共同特性有哪些?2.何谓植物检疫?确定检疫对象的依据是什么?3.简述植物病原物的主要越冬、越夏场所。
植物保护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产品运输和贮存中,受不良环境的影响或遭到病原生物的侵染,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程序,在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发生反常变化,造成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失去经济利用价值的现象。
2、病理程序:指病害对植物正常生理功能的影响逐渐加深、持续发展的病变过程。
3、菌溢:指细菌性病害的维管束横截后,在显微条件下从截口处向清水里溢出的菌脓状物4、菌核和菌索:菌核是由菌丝紧密交织而成的休眠体。
菌索是由菌丝平行交织成的绳索状结构。
二者都是休眠体。
但前者形状是块状等,后者是长绳索形。
5、孵化:指幼虫或若虫破卵而出的过程。
6、生物防治:指利用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7、地下害虫:指活动危害期间生活在地下,危害植物的地下部分或近地面部分的一类害虫。
8、剥食和蚕食:前者食叶肉,但留下表皮或上表皮;后者吃掉上下表皮和叶肉,常造成缺刻或孔洞。
9、年生活史:指从上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到下年越冬虫态越冬结束的整年生活过程。
10、农业防治:用农业技术措施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11、昆虫性二型:除生殖器官不同外,在形态、习性、生活方式等的不同。
12、虫瘿和菌瘿:两者均为病虫害造成的畸形物,前者是害虫危害的,后者是病菌危害的。
13、病状和病征:前者是植物受病菌危害后表现的不正常状态,后者是病原在植物上表现的特征。
14、昆虫的趋光性:昆虫对光源刺激的定向反应。
15、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指生物间取食和被取食的关系,是直链;食物网指由若干食物链相互交错连接形成的网状结构,后者包括前者。
16、全寄生和半寄生:前者是寄生性种子植物所需的水分、无机盐和有机营养均来自寄主,后者仅无机营养来自寄主,而有机营养自己制造。
17、寄生性与致病性:前者指病原从寄主上获得养分的能力,后者指病原破坏寄主的能力。
18、初侵染和再次侵染:前者指由越冬菌原引起的第一次侵染,后者指由初侵染引起的所有侵染19、世代:由卵开始至成虫死亡。
植物保护技术试题库13套

植物保护技术试题库13套一、填空题(15个空,每空2分,共30分。
)1、昆虫各体段的主要生理机能,头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胸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腹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
2、植物病害的病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五大类型。
3、常用的农药施药方法有(举出三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拌种浸种、熏蒸法等。
4、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东亚飞蝗。
5、根据金龟子的生活习性,防治上应注意______________月份幼虫浅土层的危害及______________月份成虫期的危害。
二、单项选择题(10 个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代号填在括号里,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中()是物理机械防治法。
A、轮作换茬B、以虫治虫C、合理密植D、灯光诱杀2、下列农药的简易鉴别方法适用于可湿性粉剂农药的是()A、漂浮法B、振荡法C、烧灼法D、热溶法3、下列农药不按防治对象来分的是()A、杀线虫剂B、杀菌剂C、有机农药D、除草剂4、下列属于有机磷杀虫剂的是()A、天王星B、敌敌畏C、吡虫啉D、扑虱灵5、干旱缺水地区使用农药适用()方法。
A、喷粉B、喷雾C、拌种D、熏蒸6、小地老虎()后昼伏夜出,夜晚活动取食。
A、2龄B、3龄C、4龄D、5龄7、防治水稻纹枯病哪一种药剂防治效果较好?( )A、多菌灵B、井冈菌素C、三唑酮D、百菌清8、小麦叶锈病在降雨少但田间湿度高的情况下病害发生()A、较轻B、较重C、不发生D、不影响9、在成虫期,可用黄盆进行诱集的蔬菜害虫是()A、黄守瓜B、温室白粉虱C、小菜蛾D、黄曲条跳甲10、以下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措施中方法不当的是()A、加强栽培管理B、防治害虫C、选用包心圆筒型品种D、结合药剂防治三、判断题(10个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植物保护试题+参考答案

植物保护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列哪种不属于生物农药A、鱼藤酮B、苏云金杆菌C、除虫菊素D、烟草正确答案:A2、下列不是保护作用的药剂A、代森锰锌B、可杀得C、扑海因D、百菌清正确答案:C3、免疫剂具有哪种性能A、保护性B、铲除性C、治疗性D、抑制性正确答案:B4、原核生物是( )的单细胞生物A、既有细胞壁又有细胞核B、没有遗传物质C、没有细胞壁D、只有细胞壁没有细胞核正确答案:D5、我国生产的以虫治虫的细菌杀虫剂主要是A、春雷霉素B、多抗霉素C、井冈霉素D、抗生素正确答案:C6、利用糖醋液诱杀害虫是利用昆虫的( )A、趋光性B、迁飞性C、趋化性D、假死性正确答案:C7、下列昆虫中属于不全变态的是( )。
A、蝗虫B、蝴蝶C、天牛D、金龟甲正确答案:A8、下列症状中属于细菌性病害特有特征的是( )A、线状物B、粉状物C、浓状物D、霉状物正确答案:C9、细菌的主要传播方式是( )A、线虫传播B、昆虫传播C、雨水传播D、气流传播正确答案:C10、病原微生物中苏云金杆菌属于()A、AB、BC、CD、D正确答案:D11、美国白蛾主要以( )在树干老皮下及周围的表皮下越冬A、蛹B、卵C、幼虫D、成虫正确答案:A12、植物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A、孢子繁殖B、有性繁殖C、裂殖D、复制正确答案:C13、农药毒性大小的表示符号是( )。
A、CT50B、EC50C、ED50D、LD50正确答案:D14、目前生产上使用数量最多的剂型是A、可湿性粉剂B、粉剂C、悬浮剂D、乳油正确答案:D15、菜粉碟的生殖方式属( )A、两性生殖B、多胚生殖C、孤雌生殖D、卵胎生正确答案:A16、以下有3对行动足节肢动物的是( )A、鼠妇B、虾C、蝎子D、蚂蚁正确答案:D17、胃毒剂适合于防治哪种口器的昆虫A、虹吸式B、舐吸式C、咀嚼式D、刺吸式正确答案:C18、细菌性病害区别于其它病害的诊断方法为()A、有无发病规律性B、有无喷菌现象C、有无病症D、有无病状正确答案:B19、严重度的分级是根据标准,( )严重度的等级。
植物保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植物保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植物保护学的定义是:A) 研究植物生长发育的学科B) 研究植物病害防治的学科C) 研究植物遗传与育种的学科D) 研究植物生理与生化的学科答案:B2. 植物病害是指:A) 植物遭受的损伤B) 植物发育受到的限制C) 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困难D) 植物细胞发生的异常改变答案:A3. 植物病害防治的基本原则包括:A) 病害预防、控制和治疗B) 发现、监测和诊断C) 病害防护、管理和回收D) 早发现、早报告和早处理答案:A4. 下列哪项不属于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A) 空气传播B) 水传播C) 土壤传播D) 日光传播答案:D5. 植物保护方法中的“化学防治”指的是利用:A) 化学物质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B) 化合物改善土壤质量C) 化学反应促进植物生长发育D) 化学元素滋养植物答案:A第二部分:判断题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正确请在括号内写出“对”,错误请在括号内写出“错”。
1. (对/错)植物保护学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对/错)植物病害主要由病原菌引起,与环境因素无关。
3. (对/错)病害预防是植物保护的首要任务。
4. (对/错)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土壤传播、虫媒传播等。
5. (对/错)植物保护方法中的生物防治主要利用化学物质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答案:1. 对2. 错3. 对4. 对5. 错第三部分: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1. 请简述植物保护学的研究内容。
答:植物保护学研究植物病害的发生、传播、防治和管理。
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病原机理的研究、病害的诊断与监测、病害防治方法的研究等。
2.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植物病害防治方法。
答: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
3. 请简述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
答: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水传播、土壤传播、虫媒传播、种子传播等。
4. 请说明生物防治的优势和应用范围。
答: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菌、拮抗细菌等天然生物或微生物来控制植物病害的方法。
植保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植保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保护的主要任务是防治哪些生物对农作物的侵害?A. 细菌和病毒B. 昆虫和线虫C. 真菌和细菌D. 昆虫、真菌、细菌、线虫和杂草答案:D2. 农药的合理使用不包括以下哪项措施?A. 选择对环境友好的农药B. 按照推荐剂量使用C. 随意增加农药使用量D. 遵循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答案:C3. 以下哪种病害不是由真菌引起的?A. 锈病B. 霜霉病C. 炭疽病D. 病毒病答案:D4. 植物病毒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A. 风B. 昆虫C. 土壤D. 种子答案:B5. 植物检疫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什么?A. 有害生物的传播B. 有益生物的传播C. 植物的过度繁殖D. 植物的自然死亡答案:A6. 以下哪种害虫不属于咀嚼式口器?A. 蚜虫B. 菜青虫C. 蝗虫D. 粉虱答案:D7. 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包括哪些环节?A. 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B. 病原物的传播和侵染C. 病原物的繁殖和扩散D. 以上都是答案:D8. 农药残留是指什么?A. 农药在植物体内的残留B. 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C. 农药在水体中的残留D. 以上都是答案:D9. 植物病害的防治策略中,哪种方法属于生物防治?A. 使用化学农药B. 使用抗病品种C. 利用天敌控制害虫D. 物理隔离答案:C10. 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农业防治?A. 轮作B. 深翻土壤C. 合理施肥D. 使用化学农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主要包括哪些?A. 真菌B. 细菌C. 病毒D. 线虫答案:ABCD2. 植物害虫的防治方法包括哪些?A. 物理防治B. 化学防治C. 生物防治D. 农业防治答案:ABCD3. 农药的合理使用包括哪些方面?A. 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B. 按照推荐剂量使用C. 遵循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D. 随意增加农药使用量答案:ABC4. 植物检疫的措施包括哪些?A. 禁止有害生物的传播B. 限制有害生物的传播C. 监测有害生物的发生和扩散D. 随意传播有益生物答案:ABC5. 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措施包括哪些?A. 选择抗病毒品种B. 物理隔离C. 使用化学农药D. 利用天敌控制传毒昆虫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植物保护就是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试题1病理部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 植物病害2.植物病害的症状3.侵染过程4.积年流行病害5.植物非侵染性病害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1.细菌性病害的典型病征是在发病部位常出现。
2.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不论简单或复杂,有性生殖或无性繁殖统称为。
3.某真菌的具有水生或土生习性,营养体为单细胞或无隔菌丝体,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无性生殖产生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则该真菌属于 _ 门。
4.病原物主要的越冬、越夏方式有寄生、腐生和。
5.通常把病毒病组织的榨出液用水稀释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便失去传染力,这个最大稀释度称为该病毒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什么是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其有那几个环节?2.简述水稻稻瘟病的侵染循环。
3.导致植物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侵染性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性的主要表现有那些?四、论述题(共15分)简述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发展特点及其防治策略。
昆虫部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寡足型幼虫2.羽化3.有效积温法则4.滞育5.天敌昆虫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在划短线的位置填写相应的昆虫翅脉的中文名称或简写字母。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什么是IPM?2.农业防治法包括哪些途径?3.作物的抗虫性包括哪些方面?4.什么是熏蒸性杀虫剂?如何应用?四、论述题(共18分)简述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的发生过程与小麦生育期的关系及对其实施综合治理的措施。
模拟试题答案1病理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 植物病害:长期异常的环境胁迫和病原生物的侵染,超过了植物的耐受限度,植物的生长发育受阻,新陈代谢异常,导致植物出现病态表现,甚至死亡,影响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2分)2. 植物病害的症状:植物发病后,发病部位出现的病态表现。
(2分)3. 侵染过程:植物病害侵染过程是指病原物接种体从越冬、越夏场所通过传播和寄主植物接触到寄主植物发病直至死亡的过程,包括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四个环节。
(2分)4. 积年流行病害:病害循环过程中没有再侵染,或再侵染对病害发病程度影响不大的病害。
病害的发生程度取决于初始菌原量。
(2分)5. 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而形成的植物病害,不具有传染性,一般在田间具没有发病中心。
(2分)二、填空(每空1分,共5分)1.脓状物(菌脓)2.子实体3.壶菌门4.休眠5.稀释限点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什么是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其有那几个环节?(5分)答:植物病害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次发生的过程。
(3分)它主要包括: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菌的越冬和越夏以及病原物的传播三个主要环节。
(2分)2. 简述水稻稻瘟病的侵染循环。
(5分)答:该病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包子在病稻草和病谷上越冬,因此,病稻草和带菌谷种是来年病害发生的主要初侵染来源。
(2分)在草堆等处越冬的病菌在第二年气温回升到20℃左右时,遇降雨不断产生分生孢子。
孢子借风雨传播,昆虫也可传播。
(1分)孢子接触稻株后,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萌发并从表皮的机动细胞或伤口侵入。
(1分)3. 导致植物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有那些?(5分)答:1)感病寄主大面积集中种植。
2)大量的致病性强的病原物经有效传播;3)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物,而不利于寄主植物的生长。
4)人为因素:大面积单一种植感病作物,导致病原物的定向选择。
4.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性的主要表现有那些?(5分)答:1)病原物连续不断地吸收寄主细胞养分和水分,致使植物生长衰弱。
2)病原物通过分泌毒素、酶或生长调节物质杀死或干扰植物正常生理功能。
3)阻碍输导组织对水分养分和矿物质地输导。
4)通过直接消耗寄主细胞中的内含物。
四、论述题(15分)简述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发展特点及其防治策略。
1.病害发生规律:1)侵染过程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夏孢子从气孔和直接侵入,孢子萌发需水滴;潜育受温度影响较大,如条锈菌需要较低的温度(适温为9-11 ℃),夏孢子才能萌发。
菌丝发育最适温度为13-16 ℃。
(5分)2.病害循环:1)越夏:A:越夏条件:夏季最热月份(7-8月)旬均温低于20℃,能安全越夏,大于23℃不能越夏;B:越夏寄主:晚熟的冬春麦或自生麦苗。
C:越夏基地:以陇南陇东、青海的东部、川西北部、宁夏的南部晚熟冬春麦区为主;2)秋苗发病:离越夏基地越近、小麦播种越早发病越重、发病越早;相反则病轻、病晚。
3)越冬:以潜育菌丝在麦叶组织中越冬;冬季最冷月份(1月份)月均温-6℃~-7℃(若有积雪覆盖低于-10℃)可安全越冬;华北石德线到山西介休、陕西黄陵一线以南为主要越冬基地。
4)春季流行:春季发病以及流行主要决定于春季降雨或结露。
当地菌源为主的春季流行特点为从单片叶片发病逐渐形成发病中心,再到全田普发,病害发生越早发病越重;外地菌源为主的流行特点:中后期爆发式流行;大面积同时发生,发展速度快;田间病叶分布均匀,多在上部。
(7分)3.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栽培防治为辅”的防治策略。
引入、选育和推广抗、耐锈品种;农业防治以调节播期,铲除自生麦苗,肥水管理等措施;药剂防治可采用粉锈宁拌种或早期对幼苗喷药。
(3分)昆虫部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寡足型幼虫:只有胸足没有腹足的幼虫类型。
2.羽化:成虫从前一虫态破壳而出的过程。
3.有效积温法则:昆虫的一定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有效温度的积累值往往是一个常数。
4.滞育:昆虫在温度和光周期变化等外界因子诱导下,通过体内生理编码过程控制的发育停滞状态。
5.天敌昆虫:具有天敌作用的昆虫,如螳螂、瓢虫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得分:分在划短线的位置填写相应的昆虫翅脉的中文名称或简写字母。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得分:分1.什么是IPM?对害虫的综合治理。
2.农业防治法包括哪些途径?抗虫品种的应用;轮作倒茬,深翻土地,晒土灭虫;合理施肥灌水,促进作物健壮生长;及时剔除病虫株,除去有虫叶片、枝条、果实等。
3.作物的抗虫性包括哪些方面?包括抗选择性、抗生性和耐害性。
4.什么是熏蒸性杀虫剂?如何应用?能够变为气态或挥发出毒气通过昆虫的呼吸系统使其致死的杀虫剂,如磷化铝等。
四、论述题(共18分)得分:分简述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的发生过程与小麦生育期的关系及对其实施综合治理的措施。
麦红吸浆虫是以幼虫在7厘米深的土中越冬的。
当来年小麦拔节期,气候条件合适时幼虫破茧而出,向土表层移动;小麦孕穗期幼虫在3厘米深土层处化蛹;小麦抽穗期成虫羽化,产卵于未扬花的麦穗上。
小麦扬花灌浆期幼虫即蛀入颖壳,吮吸浆液;老熟后遇下雨或较大露水时脱穗入土,越夏越冬。
(6分)综合控制措施:轮作倒茬,麦茬及时耕翻曝晒。
推广抗虫品种徐州211、洛阳851、偃农7664、咸农151、武农99等。
药剂防治:吸浆虫化蛹盛期16时后撒施毒土(每公顷用40%阿麦尔或50%辛硫磷1500毫升加水喷于300公斤细土中);成虫期还可喷施乐果、敌敌畏、乐斯本等,也可用敌敌畏拌麦糠熏杀。
(12分)模拟试题2昆虫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完全变态2.卵胎生3.作物的耐害性4.防治指标5.趋化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1.昆虫的体躯中,头部为的中心,胸部为的中心,腹部为的中心。
2.昆虫的口器可分为、、等类型。
3.防治害虫的方法、、、和、等。
4.棉蚜以(虫态)在越冬。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昆虫的休眠和滞育有何异同?2.试举出麦田中害虫的天敌种类。
3.今有麦叶蜂和玉米螟的幼虫各1头,如何区分?四、论述题(共12分)简述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éhin)的发生特点及主要防治技术。
病理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植物病害2.植物病害症状3.侵染过程4.单年流行病害5.植物非侵染性病害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1.细菌性病害的典型病征是在发病部位出现。
2.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不论简单或复杂,有性生殖或无性繁殖统称为。
3.某真菌的具有水生或土生习性,营养体为单细胞或无隔菌丝体,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无性生殖产生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则该真菌属于 _ 门。
4.病原物主要的越冬、越夏方式有寄生、腐生和。
5.通常把病毒病组织的榨出液用水稀释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便失去传染力,这个最大稀释度称为该病毒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什么是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其有那几个环节?2.用来鉴定植物病害的柯赫氏法则的内容有那些?3.导致植物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性的主要表现有那些?四、论述题(共15分)简述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发展特点及其防治策略。
模拟试题答案2昆虫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完全变态: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变态类型。
(2分)2.卵胎生:昆虫的卵在母体内发育为幼体产出的现象。
(2分)3.作物的耐害性:是作物的抗虫机制的一种,即作物在受到害虫危害后在产量或品质上无多大的损失。
或作物在害虫取食后,虽不明显影响害虫的生存,但作物具有较强的增殖和补偿能力。
(2分)4.防治指标:即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的某一密度,在此密度下应采取控制措施,以防害虫密度达到经济损害允许水平。
(2分)5.趋化性:昆虫对化学物质的刺激所表现出的反应。
(2分)二、填空(每空1分,共13分)1.感觉和取食、运动、新陈代谢和生殖2.咀嚼式、刺吸式、虹吸式(或舐吸式、咀吸式、捕吸式等)3.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4.卵、花椒(或石榴、木槿、苦荬菜等)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 昆虫的休眠是遇到不良的环境条件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暂时受到抑制的现象。
当不良条件消除时即可恢复生长发育。
昆虫的滞育是温度和光周期变化等外界因子的诱导下通过体内生理编码过程控制的发育停滞状态。
有较稳定的遗传性。
2. 麦田害虫的天敌有蜘蛛、瓢虫、食蚜蝇、蚜茧蜂、步甲、虎甲、草蛉等。
3. 麦叶蜂的幼虫头部每侧只有1只单眼,每个腹节都有腹足,但无趾钩;玉米螟幼虫头的每侧有多个单眼,腹足5对,且有趾钩。
四、论述题(12分)小麦吸浆虫的幼虫为害小麦花器,吸食正在灌浆的籽粒浆液,造成瘪粒而减产。
(4分)在小麦拔节期小麦吸浆虫幼虫破茧上升至离土面3厘米处,后结长茧化蛹。
成虫羽化期与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
雌成虫多产卵于麦穗外颖背上方。
已扬花的麦穗着卵少。
小麦吸浆虫的综合防治技术:(1)轮作倒茬,麦茬及时翻耕曝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