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局域网组成

合集下载

无线局域网是什么意思

无线局域网是什么意思

无线局域网是什么意思无线局域网是一种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简称为Wi-Fi(Wireless Fidelity)。

它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数据信号,实现局域网内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和通信。

一、无线局域网基本原理无线局域网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无线电频谱进行通信。

无线局域网使用无线电波作为载体,将数字数据转换为无线信号,并在无线信号的基础上进行传输和接收。

二、无线局域网的组成无线局域网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1. 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负责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同时还能够提供网络连接和管理功能。

2. 无线网络适配器(Wireless Network Adapter):是连接到电脑或其他设备上的硬件设备,用于接收无线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脑可识别的数据。

3. 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用于管理和控制无线局域网内的各种设备,同时提供连接互联网的功能。

三、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无线接入点向周围发送无线信号。

2. 无线网络适配器接收无线信号。

3. 无线网络适配器将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

4. 无线网络适配器将转换后的数字数据传输到电脑或其他设备上。

5. 电脑或其他设备接收并解码数字数据。

6. 电脑或其他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操作。

四、无线局域网的优势无线局域网相比有线局域网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方便快捷:无线局域网不需要通过有线连接,用户可以在任何有信号覆盖的地方进行网络访问。

2. 灵活性强:无线局域网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网络覆盖范围的调整,容易实现扩展和增加新设备。

3. 节省成本:无线局域网不需要布置大量的网线和设备,可以减少网络布线和维护成本。

4. 移动性强:无线局域网可以为移动设备提供网络连接,方便用户在移动状态下进行网络访问。

五、应用领域无线局域网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家庭和小型办公室网络:无线局域网可以方便地实现家庭和小型办公室内多个设备的联网。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及组网方式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及组网方式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及组网方式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及组网方式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实现在有线区域网络之外的局域网内进行无线数据传输。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WLAN技术正在得到广泛应用。

WLAN技术的组网方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基础设施模式、
点对点模式和混合模式。

基础设施模式是最常见的组网方式,其结构由无线接入点(AP)和用户组成。

AP是无线局域网的
核心设备,其作用是提供网络服务,如数据转发、身份认证、加密解密、流量控制等。

点对点模式又称为adhoc网络,指直接相连的两个设备之间建
立连接,实现点对点通信的组网方式。

这种方式通常用于两个或多个设备之间直接通信,没有AP参与的情况下。

但是,它
的带宽和覆盖范围有限,适用于方圆几十米的局域网。

混合模式指将基础设施模式和点对点模式结合起来,使用这种组网方式可以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大范围覆盖的要求。

比如,在一个大型园区内,可以通过基础设施模式建立多个AP,并
在每个AP之间通过点对点模式建立连接,从而实现园区内移
动设备之间的无缝漫游和分布式管理。

同时,由于AP之间共
享数据和网络服务,大大提高了无线通信的整体效率。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如智能家
居、智能医疗、智慧城市等。

WLAN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也将给后续应用带来更加便捷、高效、可靠的无线通信体验。

无线局域网组网技术

无线局域网组网技术

无线局域网组网技术摘要:无线局域网(WLAN)是一种二次元无线通信技术,它允许用户在不需要电缆的情况下使用移动设备访问网络资源。

基于WLAN实现的组网技术可以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更广的无线覆盖范围和更便捷的设备接入方式,已经广泛应用于企业、机构和家庭。

本文将介绍无线局域网组网技术的概念、结构和模式,并详细阐述WLAN组网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WLAN组网实践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关键词:无线局域网、组网技术、数据传输速度、覆盖范围、设备接入、安全问题正文:一、无线局域网组网技术的概念和结构无线局域网组网技术是指通过WLAN实现多个无线设备之间的连接和交互,构成一个无线网络环境。

WLAN核心组成部分包括无线接入点(AP)、无线客户端设备、无线控制器等。

其中,无线接入点是设备与网络进行连接的媒介,它通过无线信号接收器和发射器与客户端设备进行通信。

无线客户端设备则通过信号接收器和发射器连接到无线接入点,实现与其他设备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无线控制器是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它提供网络管理和安全控制的功能,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无线网络环境。

二、无线局域网组网技术的模式无线局域网组网技术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模式,以适应不同环境和需求的使用场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无线组网模式:1、基础设施模式基础设施模式是最常用的无线组网模式,它由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入点和多个客户端设备组成。

无线接入点作为无线网络的核心控制节点,被用来连接客户端设备。

该模式最适合需要多个不同设备之间自由交互和传输数据的场合,比如企业和公共设施(如医院、学校、机场、咖啡厅和酒店等)。

2、网桥模式网桥模式通过无线设备连接两个物理局域网,从而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递和共享。

该模式通常用于跨越建筑物和地理位置的无线网络连接,其安装较为简单,对网络基础架构的要求较少,也更易于进行移动式布线。

3、集成模式集成模式是无线组网模式中最复杂的一种,它利用现有的有线网络设备来协作构建无线网络。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无线局域网的组成一、引言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是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在有限范围内实现局域网功能的网络系统。

无线局域网主要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

二、设备1.无线接入点(Wireless Access Point)无线接入点是无线局域网的核心设备,负责接收无线终端设备的数据,并将其传输到有线局域网或互联网上。

无线接入点通常通过有线网络与其他网络设备连接。

2.无线终端设备(Wireless Client Devices)无线终端设备是连接到无线局域网的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方式、平板电脑等。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无线接入点与网络进行通信。

3.网络接口设备(Network Interface Device)网络接口设备负责将无线接入点连接到有线网络上。

它通常是一个网桥或路由器,起到传输数据的作用。

三、无线通信技术1.无线局域网协议(Wireless LAN Protocol)无线局域网协议是定义了无线局域网设备之间通信的规范。

常见的无线局域网协议包括Wi-Fi(IEEE 802.11系列)和蓝牙等。

2.信道管理(Channel Management)无线局域网中,无线信号通过信道进行传输。

信道管理负责分配合适的信道给不同的无线终端设备,以减少干扰和提高通信质量。

3.安全机制(Security Mechanism)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机制是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访问和恶意攻击的一种措施。

常见的安全机制包括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WPA(Wi-Fi Protected Access)和WPA2等。

四、网络拓扑结构1.基础设施模式(Infrastructure Mode)基础设施模式是无线局域网中最常见的拓扑结构。

无线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接入点连接到有线网络或互联网上。

2.自组织网络模式(Ad-hoc Mode)自组织网络模式是一种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其中无线终端设备直接相互连接,没有中央的无线接入点。

无线局域网由那几部分组成

无线局域网由那几部分组成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由无线网卡和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 P)构成:一、无线设备的选购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由无线网卡和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构成。

简单地说WLAN就是指不需要网线就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局域网,只要通过安装无线路由器或无线AP,在终端安装无线网卡就可以实现无线连接。

从上面的定义我们可以得知,要组建一个无线局域网,需要的硬件设备是无线网卡和无线接入点。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选购这些设备呢?1.无线网卡选购注意事项要组建一个无线局域网,除了需要配备电脑外,我们还需要选购无线网卡。

对于台式电脑,我们可以选择PCI或USB接口的无线网卡;对于笔记本电脑,则可以选择内置的MiniPCI接口,以及外置的PCMCIA 和USB接口的无线网卡。

为了能实现多台电脑共享上网,最好还要准备一台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并可以实现网络接入,例如,ADSL、小区宽带、Cable Modem等。

在选购无线网卡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接口类型按接口类型分,无线网卡主要分为PCI、USB、PCMCIA三种,PCI接口无线网卡主要用于台式电脑,PC MCIA接口的无线网卡主要用于笔记本电脑,USB接口无线网卡可以用于台式电脑也可以用于笔记本电脑。

其中,PCI接口无线网卡可以和台式电脑的主板PCI插槽连接,安装相对麻烦;USB接口无线网卡具有即插即用、安装方便、高速传输等特点,只要配备USB接口就可以安装使用;而PCMCIA接口无线网卡主要针对笔记本电脑设计,具有和USB相同的特点。

在选购无线网卡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无线网卡。

(2)传输速率传输速率作为衡量无线网卡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目前,无线网卡支持的最大传输速率可以达到54Mbps,一般都支持IEEE 802.11g标准,兼容IEEE 802.11b标准。

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基础知识
WLAN的组成 的组成
分布式系统 站 无线接入点
一个完整的系统由站、无线介质、无线接入点、分布式 系统组成
无线局域网特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VLAN特点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1)
(2)
(3)
(4)
安装便捷
使用灵活
经济节约
易于扩展
返回
无线局域网标准
IEEE 802.11X
自组网络又称对等网络,即点对点(Point 自组网络又称对等网络,即点对点(Point to Point)网络 是最简单的无线局域网结构, 网络, Point)网络,是最简单的无线局域网结构,是一种无 中心拓扑结构, 中心拓扑结构,网络连接的计算机具有平等的通信关 仅适用于较少数的计算机无线互联(通常是在5 系,仅适用于较少数的计算机无线互联(通常是在5台 主机以内) 简单地说,无线对等网就是指无线网卡+ 主机以内)。简单地说,无线对等网就是指无线网卡+ 无线网卡组成的局域网,不需要安装无线AP AP或无线路 无线网卡组成的局域网,不需要安装无线AP或无线路 由器。 由器。
802.11b
802.11a
5GHz
2.4GHz
HomeRF技术 HomeRF技术
在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标准之前, 在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正式批准 )正式批准HomeRF标准之前, 标准之前 Home RF工作组于 工作组于1998年为在家庭范围内实现语音和数据的无线通信制 工作组于 年为在家庭范围内实现语音和数据的无线通信制 订出一个规范,即共享无线访问协议( )。该协议主要针对家庭 订出一个规范,即共享无线访问协议(SWAP)。该协议主要针对家庭 )。 无线局域网,其数据通信采用简化的 协议标准。 无线局域网,其数据通信采用简化的IEEE802.11协议标准。之后, 协议标准 之后, HomeRF工作组又制定了 工作组又制定了HomeRF标准,用于实现 机和用户电子设备 标准, 工作组又制定了 标准 用于实现PC机和用户电子设备 之间的无线数字通信, 与泛欧数字无绳电话标准( 之间的无线数字通信,是IEEE802.11与泛欧数字无绳电话标准(DECT) 与泛欧数字无绳电话标准 ) 相结合的一种开放标准。 标准采用扩频技术, 相结合的一种开放标准。HomeRF标准采用扩频技术,工作在 标准采用扩频技术 工作在2.4GHz频 频 条高质量语音信道并且具有低功耗的优点, 带,可同步支持4条高质量语音信道并且具有低功耗的优点,适合用于笔 可同步支持 条高质量语音信道并且具有低功耗的优点 记本电脑。 记本电脑。

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

线局域网的技术应用和前景无线局域网概述无线局域网是指以无线信道作传输媒介的计算机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是在有线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使网上的计算机具有可移动性,能快速、方便地解决有线方式不易实现的网络信道的连通问题。

无线局域网要求以无线方式相联的计算机之间资源共享,具有现有网络操作系统(NOS)所支持的各种服务功能。

计算机无线联网常见的形式是把远程计算机以无线方式联入一个计算机网络中,作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使之具有网上工作站所具有的同样功能,从而获得网络上的所有服务;或把数个有线或无线局域网联成一个区域网;当然,也可用全无线方式构成一个局域网或在一个局域网中混合使用有线与无线方式。

此时,以无线方式入网的计算机将具有可移动性,可在一定的区域移动并随时与网络保持联系。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无线局域网由无线网卡、无线接入点(AP)、计算机和有关设备组成,采用单元结构,每个单元称为一个基本服务组(BSS),BSS的组成有三种方式:(1)集中控制方式。

每个单元由一个中心站控制,终端在该中心站的控制下相互通信,这种方式中BSS区域较大,中心站建设费用较昂贵。

(2)分布对等式。

BSS中任意两个终端可直接通信,无需中心站转接,这种方式中BSS区域较小,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3)集中控制方式与分布对等式相结合的方式。

一个无线局域网可由一个基本服务区(BSA)组成,一个BSA通常包含若干个单元,这些单元通过接入点与骨干网相连。

骨干网可以是有线网,也可以是无线网。

线局域网的特点无线局域网具有以下特点:(1)可移动性,不受布线接点位置的限制。

(2)数据传输速率高,大于1Mbit/s。

(3)抗干扰性强,能实现很低的误码率。

(4)保密性较强,可使用户进行有效的数据提取,又不至于泄密。

(5)高可靠性,数据传输几乎没有丢包现象产生。

(6)兼容性好,采用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CSMA/CA)介质访问协议,遵从IEEE 802.3以太网协议。

wi-fi的定义和组成部分

wi-fi的定义和组成部分

wi-fi的定义和组成部分W i F i是一种无线电技术,用于在电子设备之间建立无线联接和通信。

它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供了便利和灵活性,使用户能够在范围内自由地访问互联网和其他设备。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Wi F i的定义和组成部分。

1.W i F i的定义W i F i,全称为无线保真(W i r e l e s s F i d e l i t y),是一种基于无线电技术的局域网通信协议。

它使用无线电波传输数据,使设备能够在特定的范围内进行无线互联。

W i F i技术基于I E E E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通过将数据转换为无线信号,允许设备之间进行高速、可靠的通信。

2.W i F i的组成部分W i F i网络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包括以下方面:2.1无线接入点(W i r e l e s s A c c e s s P o i n t,W A P):无线接入点是W i F i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是一个基站设备,用于将有线网络连接转换为无线信号,并将数据传输到网络中的其他设备。

无线接入点通常具有天线和无线电收发器,可以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2.2无线网卡(W i r e l e s s N e t w o r k A d a p t e r):无线网卡是一种设备,用于在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中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

它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硬件设备(例如U S B无线适配器),也可以是已集成在设备中的元件(例如笔记本电脑)。

2.3路由器(R o u t e r):路由器是一种设备,用于管理和传送数据包。

在W i F i网络中,路由器起到将来自无线接入点的数据分发给连接的设备,并将来自这些设备的数据发送回无线接入点的作用。

它还可以提供网络地址转换(Ne t w o r k A d d r e s s T r a n s l a t i o n,N A T)功能,使多台设备可以共享一个公共I P地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基础知识
7.1.3 Wi-Fi 802.11频率的划分
7.1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基础知识
7.1.4 802.11无线局域网结构
基础结构的802.11无线局域网
7.1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基础知识
Ad-hoc 的802.11无线局域网
发布时间 1997年 1999年 1997年
20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年
2000年 2000年 2004年 2003年 2003年
2003年 2004年
说明 定义了2.4GHz微波和红外线的物理层及MAC子层标准 定义了5GHz微波的物理层及MAC子层标准 扩展的2.4GHz微波的物理层及MAC子层标准(DSSS)
扩展的2.4GHz微波的物理层及MAC子层标准(PBCC)
7.1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基础知识
2.1.5 802.11 分层协议体系
802.11定义了无线局域网设备的物理层和链路层协议规范
7.2 802.11系列协议概述
7.2.1 802.11系列协议标准的发展 802.11系列协议标准是由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联合会(IEEE)制定的,它以802.11标准为基础,包括 与无线局域网相关的多个已经发布和正在制定的标准。
7.2 802.11系列协议概述
协议名称 IEEE 802.11 IEEE 802.11a IEEE 802.11b
IEEE 802.11b+
IEEE 802.11c IEEE 802.11d IEEE 802.11e IEEE 802.11F IEEE 802.11g
IEEE 802.11h IEEE 802.11i
7.2 802.11系列协议概述
2.802.11b标准
3、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其原理就是通过特定的码字把信号的带宽展宽并复用,以此获得较好的 对抗干扰和噪声的性能。
7.2 802.11系列协议概述
② 红外技术:红外技术使用的是红外线二进制数据传输,支持1Mbps(基本接入速率) 和2Mbps(加强接入速率)的数据传输速率,两种传输速率使用不同的调制方案,对于基本 接入速率,红外物理层用16脉冲位置调制;对于加强接入速率,使用4脉冲位置调制。脉冲位 置调制就是根据脉冲在一段周期内的位置不同代表不同的二进制符号。
7.2 802.11系列协议概述
802.11系列协议中协议分布
7.2 802.11系列协议概述
7.2.2 802.11 a,b,g,n协议的定义和标准
1.802.11 标准 802.11是第一代无线局域网标准之一,也是IEEE发布的第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是其他 802.11系列标准的基础标准。该标准定义了物理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的规范,允许 无线局域网及无线设备制造商在一定范围内建立互操作网络设备。
关于IEEE 802.11网络和普通以太网之间的互通协议 关于国际间漫游的规范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质量控制协议 漫游过程中的无线基站内部通信协议 扩展的2.4GHz微波的物理层及MAC子层标准(OFDM)
扩展的5GHz微波的物理层及MAC子层标准(欧洲) 增强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机制
802.11系列协议标准
7.1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基础知识
总线形拓扑:最初,以太网以一种共享总线拓扑模式存在,所有的节点都连接到一 个共同的线缆上,但首尾两个节点则是开放的,网络中所有的节点都可以侦听到总线上 的传输。
7.1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基础知识
星形拓扑:目前大多数的局域网采用的是一种星形的拓扑方式,即:将所有的节点连接到一个交 换机上,交换机又可以相互连接组成一个大的网络。
7.2 802.11系列协议概述
(1)802.11标准的物理层定义 802.11标准的物理层是媒体接入控制层和无线介质的接口,最初定义的802.11标准的物理层还 定义了使用的传输技术:跳频扩频、直接序列扩频和红外技术,支持1Mbps和2Mbps的数据速 率。 1、 扩频技术:扩频技术是兼顾带宽和可靠性的技术,其目标是使用比系统所需要带宽更宽的频 段来减少噪声和干扰的影响,扩频技术扩展了传输所用的带宽,保持总功率不变,降低了峰值 功率 2、跳频扩频技术:使用很多窄频段,并使传输所用频率在这些频段中“跳动”。
计算机网络基础
Computer&Network Foundation
1
学习 目标
了解无线局域网组成,了解无 线局域网常用设备.
掌握无线个域网的搭建,掌握 小型无线局域网的组建。
目录
1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基础知识
2
802.11系列协议概述
3
802.11物理层关键技术
4 802.11无线局域网特点
7.1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基础知识
网状网拓扑:也称Mesh网络,它不需要全部的物理连接,只要将一个节点连接到Mesh网中的任 何一个节点,它即可完全连接到整个网络,Mesh网中每个节点都可以转发其他节点的数据包。
7.1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基础知识
点对点拓扑:把无线AP设置成网桥方式将两个局域网连接起来。这种方式是为局域网存储转发数据而 设计的,对于末端节点用户是透明的。
7.1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基础知识
7.1.1 IEEE 802.11的发展历程
7.1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基础知识
按照物理层和MAC层将这些802.11标准进行了分类,如图
7.1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基础知识
7.1.2 ISM频段
ISM(Industrial Scientific and Medical)频段是一个免许可证的可用于发 展消费电子产品的频段,由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分配,设备功率不能超过 1W。ISM频段分为工业(902~928MHz),科学研究(2.42~2.4835GHz)和 医疗(5.725~5.850GHz),如图2-3所示。ISM频段在各国的规定并不统一。如 在美国有三个频段902~928 MHz,2400~2483.5 MHz,5725~5850 MHz, 而在欧洲900MHz的频段则有部分用于GSM通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