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与韩国建立自由贸易协定(FTA)的探讨
中韩FTA(自由贸易协定)研究优劣势及对策分析(韩国为主)

中韩FTA(自由贸易协定)研究优劣势及对策分析(韩国为主)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缓慢的大背景下,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进入了以双边自由贸易为主,多层次自由贸易发展的新阶段。
以来中韩政治经贸关系的顺利发展,及两国对双边自由贸易的积极姿态,对中韩FTA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中韩经济合作有着重要意义。
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发展的今天,国际外交关系中,政治经贸关系密切的国家,都在积极地协商和签订FTA,互惠互利,进一步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
在更大范围、领域和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优惠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
韩国积极发展FTD的目的只要有三个:促进贸易增长、提高经济效率、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就当前的韩国而言,已经与东盟、智利、新加坡、欧洲自由贸易区(EFTA)的FTA已经生效,与美国的FTA也已经签署。
此外与其他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海湾合作组织、哥伦比亚、土耳其、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正在进行FTA的谈判。
与日本的FTA谈判也正在协商中。
中韩两国积极互补性较强。
韩国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积极正处于较快的增长阶段。
在两国的贸易中,中国主要出口轻纺工业产品及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
而韩国出口到中国的则是重化工业,特别是半导体等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品。
韩国的优势是技术先进、资本充足、劣势是市场狭小,劳动力短缺;中国的优势是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相对而言低廉而丰富,劣势是技术落后和资本短缺。
综合看来,两国距离很近,经济合作是互补性大,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双方是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但合作是更重要的。
中国和韩国的贸易逆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汽车、电器机械、钢铁、化工等重化工特别是半导体等高新技术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造成的。
中国在服务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意识也处于相对被动的低位。
韩国虽然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有强于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但以轻纺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下降,面临着中国产品的严重冲击。
浅谈中日韩FTA

报告人:梁林
2012年12月24日
FTA的概况
FTA ( Free Trade Agreement),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 家或单独关税区之间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在包括协议及地 区之后,统称为自由贸易区(FTA)。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签署的FTA数目丌断攀升。截至2005
制,在贸易、投资等领域也具备良好的合作基础
• 最后,在中日、日韩 FTA难有进展的情况下,日本热衷于推进中日韩
FTA
谢
谢
2011年 5月丼行的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三国首脑决定加快三方
FTA的共同研究 2011年9月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在韩国首尔正式开始合作
2011年 12月中日韩完成了官产学共同研究
2012年5 月,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2012年11月,素
• 一.相互间缺乏政治互信 • 二.对自贸区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 • 三.美国对亚洲的介入和干扰进一步加强
年4月底,共有314项FTA/RTA在WTO登记备案,其中178项正在
实施。
• 当前与中国相关的FTA
数据来源:商务 11月,三国首脑会议上,中国上任总理朱镕基首次提出签署三国FTA
2003年1月联合研究得出中日韩 FTA将拉动各国经济增长的结论 2009年 10月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2010年 1月,三国成立了中日韩共同研究委员会,并于 5月份宣布正式启 动中日韩 FTA官产学共同研究
• 四.三国间经济结构差异明显
中日韩FTA的积极因素
• 首先,仍国际环境来看,全球缔结 FTA的潮流方兴未艾,美国经济时好
时坏,欧债危机仌在发酵,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激增
• 其次,仍地区环境来看,在东亚及亚太地区,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 呼声
韩美缔结自由贸易协定(FTA)及其对中韩贸易关系的预测影响分析的开题报告

韩美缔结自由贸易协定(FTA)及其对中韩贸易关系的预测影响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自1992年中国和韩国建交以来,两国的经贸关系持续发展。
韩国是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是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
近年来,中韩贸易逐渐呈现出贸易额不断增加,从2000年的520亿美元到2019年的3123.2亿美元,增长了6倍之多。
2015年,韩国和美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FTA),成为美国第一个与亚洲国家签署FTA的国家。
该协定被认为是两国关系的里程碑,也为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开辟了新的渠道。
然而,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却因敏感问题而中断。
随着中韩两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也进入了一个转折期,深入研究中韩自由贸易协定对于中韩贸易关系的预测影响,对于两国的经济增长和亚太地区自由贸易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研究选择探讨韩美缔结自由贸易协定及其对中韩贸易关系的预测影响。
二、研究问题1. 韩美自由贸易协定(FTA)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2. 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背景、启动及谈判的进展情况是怎样的?3. 韩美FTA对中韩贸易关系的预测影响是什么?4. 针对中韩FTA未能签署,本次研究有没有什么新的启示或思路?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综述和数据分析的方法。
文献综述主要包括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和分析;数据分析主要包括中韩贸易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中韩FTA现有谈判结果的分析、韩美FTA实施后中韩贸易数据的预测分析等方法。
四、研究目标通过分析中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背景、进展情况以及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缔结后的影响,预测韩美FTA对中韩贸易关系的影响,寻找中韩FTA停滞的原因和解决思路,为中韩贸易关系的发展和亚太地区的自贸区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启示和建议。
中韩FTA对中韩农产品贸易影响研究

中韩FTA对中韩农产品贸易影响研究中韩自贸协定是中国和韩国两国政府间签署的一项重要协定,旨在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
自2015年签署以来,中韩自贸协定已经对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对中韩FTA对中韩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
1. 减少关税壁垒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为中国农产品出口到韩国开辟了更为便利的通道。
协定中规定了许多农产品的零关税,或者降低了原有的关税水平,这大大降低了中国农产品在韩国市场的成本,提高了中国农产品在韩国市场的竞争力。
2. 扩大出口规模中韩FTA的签署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到韩国的规模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据统计数据显示,自中韩FTA签署以来,中国农产品出口到韩国的数量和规模都有了明显的增长。
特别是像水果、蔬菜、畜产品等方面,出口量比以往有了全面提升。
3. 提高产品质量和标准中韩FTA的签署,使中国农产品面临更多更为严格的市场考验,这迫使中国农产品企业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标准,以满足韩国市场的需求。
通过优化生产环节和改善产品质量,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得到了提升。
1. 提高产销能力中韩FTA的签署使得韩国农产品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中国市场,这对韩国农产品企业拓展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韩国一些传统的农产品,比如高品质泡菜、独特口味的米饭等,都在中国市场上受到了欢迎。
2. 降低关税成本3. 提升农产品知名度1. 促进交流合作中韩FTA的签署为中韩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激励了更多的农产品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交流合作。
通过中韩FTA,中韩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促进了两国农产品的交流合作。
2. 提高贸易效率中韩FTA的签署促进了中韩两国之间农产品贸易的效率提升。
减少了产品的关税成本和贸易限制,使得中韩两国之间的贸易更为便利,也使得双方的农产品贸易更为顺畅。
3. 推动产业升级中韩FTA的签署为中韩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带来机遇,也推动着两国农产品企业的产业升级。
中日韩的FTA进程及其政策比较分析

中日韩的FTA进程及其政策比较分析一、中日韩FTA进程的发展历程二、中日韩FTA对各国的经济影响三、中日韩FTA政策比较分析四、中日韩FTA与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比照五、中日韩FTA如何推进和实施一、中日韩FTA进程的发展历程中日韩FTA的谈判自2002年开始,曾多次借助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表联合声明来推进进程,2018年11月初,华盛顿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大会上领导人会议宣布,日韩两国同意阔别争端,继续推进CPTPP和中日韩FTA等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并在当年12月的首尔进行了第十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会议发表了《首尔宣言》和《2032年愿景展望》等文件,为推进中日韩FTA进程设定了时间表。
尽管中日韩FTA的进程历经曲折,但其仍然得到了日韩两国的认可与支持。
而对于中国而言,与之展开谈判的成败,意味着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及区域贸易秩序重塑的进程如何发展。
总的来说,中日韩FTA对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区域贸易自由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中日韩FTA对各国的经济影响中日韩FTA一旦形成,对于中日韩三国经济的影响显然是深远的。
尤其是对于中国而言,进口关税的降低,能拓宽中国市场的开放度。
而日本与韩国则能够减低对中国商品进行关税的成本,提高进口商品的质量和数量。
中日韩FTA对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的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均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
在中国,该协议的签署将改变目前的贸易结构,提高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加深中国与其他经济体间的经济联系。
对于日本和韩国来说,该协议能够提高对中国的贸易依赖度,也能拓宽其与其他亚洲国家的贸易与商业联系。
三、中日韩FTA政策比较分析在FTA谈判过程中,中国、日本、韩国三国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在经济、产业和文化等方面。
然而,尽管存在这样的差异,三个国家均有意愿推动FTA进程,同时也巩固了三方合作基础的发展。
对于中国,中日韩FTA的实施将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质量和数量,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拓宽国内市场,也能加速国内市场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与我国经济发展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与我国经济发展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与我国经济发展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已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发展、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手段。
对于我国而言,积极参与和推动双边 FTA 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双边 FTA 能够显著降低贸易壁垒,促进货物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以往,各国为了保护本国产业,设置了诸多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这增加了贸易成本,限制了贸易规模。
而通过签订双边 FTA,双方可以相互降低甚至取消关税,减少非关税限制措施,如进口配额、技术性贸易壁垒等。
这使得我国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将产品出口到对方市场,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也能以更优惠的价格进口所需的商品和服务,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中国与东盟签订的 FTA 使得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大幅增长,我国的机电产品、纺织品等在东盟市场更具优势,而东盟的农产品、矿产资源等也更加顺畅地进入中国市场。
双边 FTA 有助于拓展市场空间,优化贸易结构。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传统市场需求萎缩的背景下,通过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签订FTA,我国能够开拓新的市场,降低对少数传统市场的依赖,分散贸易风险。
同时,FTA 也促使我国企业根据对方市场的需求和标准,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升级。
比如,中国与韩国的 FTA 生效后,我国的文化产业、高端制造业等在韩国市场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同时也促使我国相关产业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以适应韩国市场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双边 FTA 对吸引外资和促进对外投资具有重要作用。
一个稳定、开放、优惠的贸易投资环境对于外资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通过与其他国家签订 FTA,我国向世界展示了开放的市场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
外资的引入不仅带来了资金,还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渠道,有助于提升我国产业的整体水平。
另一方面,FTA 也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便利和保障。
中韩FTA的贸易效应及其对构建中日韩FTA的启示

中韩FTA在监管合作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如双方在食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这对于中日韩FTA的构建具有 重要的借鉴意义。
争端解决机制
中韩FTA建立了争端解决机制,为双方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争议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这对于中日韩FTA的构建具有重要 的启示作用,可以为双方在复杂多变的经贸关系中提供稳定和可预期的保障。
促进中韩两国间贸易扩大
中韩FTA的签订使得两国间的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双方企业在对方市场的 份额增加,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
促进中韩两国间市场扩大
中韩FTA使得两国间的市场进一步扩大,韩国企业更倾向于进入中国市场,中 国企业也更倾向于进入韩国市场,促进了双方市场的竞争和发展。
02
中韩FTA对中日韩FTA构建的启示
规则制定与利益平衡
总结词
中韩FTA的签署和实施需要制定详细的规 则,并需要在各方利益之间取得平衡。
详细描述
中韩FTA的签署和实施需要制定一系列的 规则和协议,以确保双方的贸易和投资活 动能够顺利进行。这需要双方进行深入的 谈判和协商,并需要在各方利益之间取得 平衡。如果不能达成共识,可能会产生贸 易摩擦和投资风险。此外,规则的制定还 需要考虑与中日韩FTA的对接问题。
中韩FTA的贸易转移效应
促进中韩两国间贸易转移
中韩FTA使得两国间的贸易转移更加明显,韩国企业更倾向于 从中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后再出口到其他国家。
促进中韩两国间投资转移
中韩FTA促进了双方的投资合作,韩国企业在中国投资设厂, 利用中国的资源和市场优势,提高了双方的产业合作和互补 性。
中韩FTA的贸易扩大效应
中欧自由贸易区案例
总结词
中欧自由贸易区的案例为中日韩FTA的构建提供了重要 的参考价值。
经济复苏背景下中韩FTA战略选择探讨

经济复苏背景下中韩FT A战略选择探讨张晓娜 内容提要 随着国际经济复苏迹象的日趋明显,如何构建中韩FT A适应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对中韩两国来说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本文在剖析中韩两国各自FT A战略的基础上,根据三国经济福利水平变化模型提出了中韩、中日韩和东盟“10+3”FT A三个方案的战略构想,并得出中韩FT A战略的最大可能为中日韩FT A,继而提出了中国FT A谈判的针对性策略。
关键字 中国 韩国 FT A 2009年10月10日结束的中日韩三国领导人第二次会晤期间,中国总理温家宝倡议“加快推进中日韩自贸区(FT A)联合研究,尽早达成平衡、务实、共赢的中日韩投资协议”。
随着中韩两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两国贸易额呈现大幅度增长的态势,中国已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韩国也已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进口市场。
而随着2007年中美FT A的建立,美国在东亚经济的控制得到加强,正在谈判中的韩国—欧盟FT A更加大了中韩FT A的谈判难度,在此背景下,研究中韩FT A战略发展,为两国FT A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借鉴,已成为中韩两国学者及政府部门的紧要课题。
一 FT A基本内涵FT A是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 ment)的简称,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包括独立关税地区)根据W T O相关规则,为实现相互之间的贸易自由化所进行的地区性贸易安排。
FT A是独立关税主体之间以自愿结合的方式,就贸易自由化及其相关问题达成的协定。
其传统模式是缔约方之间相互取消货物贸易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
随着FT A的不断发展,其内容不仅包括货物贸易自由化,而且涉及商品、服务、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竞争、反倾销、贸易规范等领域,旨在消除缔约方之间在贸易中存在的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等争端。
缔约方所形成的区域称为自由贸易区,区内各成员之间取消商品货物贸易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区域内各成员的商品实现完全自由流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与韩国建立自由贸易协定(FTA)的探讨王金路(商学院,国贸,1002班,20101611365)摘要:自由贸易协定作为地区性贸易安排,按照WTO相关规则,缔约国之间取消货物贸易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具有静态效用和动态效用。
中韩两国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正在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协定。
通过自由贸易协定为两国经济交往提供制度性保障,可以提高两国间贸易和投资,迸一步深化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度和建立政治上的紧密关系,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维护朝鲜半岛和平。
关键词:自由贸易协定,贸易,投资,经济效果On the Chinese and South Korea established free trade agreement (FTA)studyAbstract:the free trade agreement as a regional trading arrangem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ated rules of WTO, trade in goods between parties cancel tariff and non-tariff barriers, with static and dynamic utility utility. China and South Korea in order to protect their ow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nterests, is actively promoting the free trade agreement. The free trade agreement to provid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bilateral economic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can improve the trade and investment, further deepening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closer relations politically, promote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the Korean Peninsula and peace.Key words:FTA,Trade,Investment,Economic Effect一,自由贸易协定概述所谓自由贸易协定(FTA:Free Trade Agreement)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包括独立关税区)根据WTO相关规则,为实现相互之间的贸易自由化所进行的地区性贸易安排,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关税领土之间设定自由贸易安排的法律文件;根据此类协定设立的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指彼此之间在实质上取消关税和其他限制性贸易措施的两个或豫个以上的一组关税领土2。
即英文缩写“FTA”有两个含义,一是自由贸易协定、二是自由贸易区,本文中的FTA指自由贸易协定。
依据自由贸易协定,来自协议伙伴国的货物可以获得进口税和关税减免优惠.无论在进口还是出口国,自由贸易协定都有助于简化海关手续.当协议国间存在不公平贸易惯列时,自由贸易协定还可以协助贸易商进行补救.国内的税务与费用,如增值税、消费税,都不受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
只有原产于自由贸易协定成员国的货物,才有资格从自由贸易协定中受益.二,中国的自由贸易协定(一)中国推进自由贸易协定的原因第一,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防止被“边缘化”。
FTA的浪潮席卷全球,显示出了强大的吸引力与推动力。
一方面,FTA的成功的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国家加入;另一方面,由于FTA固有的排他性、封闭性,为了避免“贸易转移效应”对本国的不利影响,各国纷纷加入FTA。
有些国家通过自由贸易协定把中国企业排除在贸易优惠的范围之外,如果中国与这些国家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就为中国出口企业提供便利。
例如在新加坡,新加坡不仅在东盟内部有自由贸易协定,而且己与美国、日本等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
如果中国实现与东盟的自由贸易,中国企业就可以与美国、日本以及东盟国家获得同等的条件参与在新加坡市场上的竞争,从而增强中国企业及其产品在新加坡和东盟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力。
第二,为了增强国际政治影响力,拓展我国的政治与安全活动空间。
各国的FTA战略实践表明,积极与其它国家(地区)缔结FTA,不仅可以寻求和维护本国贸易利益,而且可以在政治、外交、安全等领域得到好处。
我国通过与有关国家缔结FTA,不仅可以增强我国的政治地位,消除“中国威胁论”的负面影响,也有利于在环保、反恐、教育、文化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开展合作。
因此,积极实施FTA战略,对于中国来说,有利于拓展政治、外交与安全活动空问,从而增强我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影响力。
第三,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中国的贸易依存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对美国和欧盟;同时中国与这些地区和国家的贸易摩擦在不断加剧。
各国对华贸易保护愈演愈烈,通过特别保障措施、反倾销、知识产权保护、复杂的技术标准等多种手段,频频发起贸易争端,中国遭遇进口限制的商品已从纺织品扩大到钢铁、彩电、食品、农产品等多种商品,涉及金额规模巨大。
面临两大贸易集团的压力,中国需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自由贸易蓑系,实现市场多元化,降低风险。
第四,促进出口增长。
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由消费、投资、出口等“三驾马车”拉动的,在我国的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扩大内需的同时,通过扩大与世界各国的贸易,促进出口增长是我国近几年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
因此,广泛地缔结自由贸易协定是我国扩大出口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的推进自由贸易协定的特点入世后,积极推进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谈判成了我国经济外交的核心。
虽然我国政府还没有对外颁布自己的FTA战略,但是其特点越来越清晰。
第一,立足亚太。
这一方面是基于条件的成熟程度,另一方面也是“立足周边”外交思维的延续。
中国目前锁定的自由贸易谈判对象大都是全球发展中的新兴市场,并且基本上是在亚太经济圈内,因为来自亚太地区的贸易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占至1J3/4的份额。
第二,周边与非周边地域、发展中和发达经济体协同推进。
与周边关税主体签署FTA的主要意义在于便利周边贸易和投资、提升区域市场区位优势、为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提供基础;与非周边关税主体签署FTA的主要意义在于丌拓关键产业出口市场、稳固战略性经贸关系、获得多样化FTA经验。
在地区分布上,我国的FTA伙伴国遍布各大洲,如美洲的智利,大洋洲的新西兰,欧洲的冰岛,非洲的南部关税同盟等。
同时,与发展中经济体签署FTA有利于与发展水平相近的伙伴深化合作,有利于稳定我国某些关键资源的进口供应;与发达经济体签署FTA则有利于企业与产业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制度和管理水平的改善。
以往我国首先与发展中国家发展自由贸易关系,而对与发达国家发展自由贸易相当谨慎。
但是已经与澳大利亚在2005年5月开始了FTA谈判。
第三,与能源、外交战略密切配合。
随着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的提高,需要采取原材料进口多元化、分散一些战略资源的进口风险,确保经济安全;同时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打消一些国家的“中国威胁论”,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我国已经与石油、特殊金属矿等战略资源丰富的国家,如海湾合作委员会、澳大利亚、智利等国准备启动或己经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
通过与东盟签署自由贸易叻、定打消了成员国对“中国威胁论”的忧虑,同时也扩大了在这一地区的政治影响力。
三,韩国的自由贸易协定(一)韩国推进自由贸易协定的背景第一,确保稳定的海外市场。
韩国是一个贸易依存度很高的国家(2004年70,3%”),在其他贸易伙伴积极推进FTA的环境下,韩国也要通过扩大FTA,提高韩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维持原有的海外市场的同时,不断开拓新兴市场。
缔结FTA后韩国的企业可自由打进目标国市场,扩大市场规模,拥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因扩大海外市场而可以扩张出口规模,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第二,完善国内市场体系。
通过市场的开放和贸易的自由化,可以促进韩国国内各项经济制度的完善,不仅在量上而且在质上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使韩国早日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第三,通过FTA提高韩国企业竞争力。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不断提高对世界市场的控制能力,而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依靠低廉的成本优势,日益蚕食着韩国的出口市场。
韩国企业急切需要把外国的高新技术与本国的生产技术,营销能力结合起来,实现生产结构的高度化,提高产品竞争力。
自由贸易协定可以促进韩国本土企业与世界性跨国公司近距离的合作、交流,实现海外先进尖端技术和韩国企业生产技术的结合,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吸引外国投资。
通过缔结FTA不仅扩大进口,而且也增加外国企业投资。
如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FTA,不仅可以引进其成员国的投资,也可以转移这些国家对亚洲其他国家的投资。
韩国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这对一些跨国公司来说,比廉价生产费用更具诱惑力,与日本签订FTA后,便可将计划在日本投资的企业投资转移到韩国境内。
第五,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即将开始的韩美FTA谈判,不仅有利于加强韩美的经济关系,而且有利于加强两国的同盟关系,有助于朝鲜核问题的解决,也可以牵制中国在东亚地区的政治影响力。
(二)韩国政府推进FTA的特点第一,同时与多个国家或地区促进自由贸易协定。
这是因为韩国在推进FTA方面已经落后,2004年才生效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
一个国家商签后再与另一个国家商签,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将从时间上造成因别国的FTA而使韩国企业蒙受损失的局面。
为了挽回落后状况,韩国不得不加快推进FTA的速度。
N2007年为止,韩国计划与50多个国家推行签署FTA的工作,其中至少与15个国家签约并生效。
第二,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积极与巨大经济圈签订自由贸易协定。
如美国,中国,欧盟等。
韩国选择与巨大经济圈国家签订FTA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韩国是贸易依存度很高的国家,经济的发展需要出口带动,而巨大经济圈国家可以提供广阔的市场。
第三,与目标国在服务贸易、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标准等发面达成一揽子协议。
对于敏感的产业,可以通过各案进行调整或者进行补偿的方式来签订。
为了应对可能放生的智利农产品对韩国农业部门的冲击,现在韩国农林部已经准备了1.2兆韩元的FTA基金。
考虑到在2010年之前,果蔬部门将受到很大损失,这些基金准备用来帮助果蔬农民的结构调整。
四,中韩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协定的对策第一,建立多层次的合作对话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