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污染现状、污染原因 及防治对策

合集下载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固体废物转化为资源,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目前,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1. 现状: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利用废物进行能源回收、物质回收和再利用等方面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在工业、农业和城市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各国也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规来鼓励和支持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2. 存在问题:尽管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以下问题:a. 技术不成熟:一些废物处理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无法有效利用废物,尤其是复杂的废物。

b. 高成本:一些先进的废物转化技术成本高昂,使得它们难以在实际应用中推广;与此同时,废物的收集、分类和处理也需要耗费大量资金。

c. 缺乏合作机制:在废物综合利用过程中,不同部门和行业之间缺乏协作和合作,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低下。

d. 缺乏意识和文化:一些地区和社区对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仍存在认知不足,缺乏相关的意识和行动。

3. 对策建议:为了促进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采取以下建议:a. 技术创新和研发:加大对废物转化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技术的成熟度和效率,降低成本。

b.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制定更加激励和支持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政策和法规,提供资金和奖励,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

c. 建立合作机制: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废物综合利用合作机制,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提高综合利用效率。

d. 加强宣传和教育:开展废物综合利用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意识和参与度,养成垃圾分类、资源节约的良好习惯。

综上所述,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在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仍需要技术创新、政府支持、合作机制和公众教育等多方面的努力来推动其进一步发展。

固体废物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其防治

固体废物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其防治

固体废物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其防治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固体废物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固体废物包括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建筑工地产生的渣土等,这些废物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包括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本文将就固体废物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其防治进行深入探讨。

固体废物污染对环境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土壤污染。

大量的固体废物若直接填埋在地下,或者倾倒在地表,其中的有害物质会渗入土壤中,对土壤造成污染。

土壤污染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品质,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水体污染。

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如果未经妥善处理就直接丢弃到河流、湖泊或者海洋中,会造成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不仅影响水质的安全,还会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

空气污染。

部分固体废物在焚烧或者堆放的过程中会释放出有毒的气体或者微粒,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等,会造成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大气环境造成危害。

固体废物对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大量的固体废物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导致一些生物栖息地的丧失,对野生动植物造成生存威胁,从而加速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针对固体废物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

要加强固体废物的分类和处理。

对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建筑渣土等进行分类处理,并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进行资源化利用或者安全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对固体废物治理的监管控制,严格限制固体废物的排放和倾倒,依法规范固体废物的处理过程,推动企业和个人履行环保责任。

利用新技术进行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发展和应用高效、节能、清洁的固体废物处理技术,推进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

提高公众对固体废物污染的认识,培养环保意识,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观念,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固体废物污染的防治工作。

固体废物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其防治

固体废物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其防治

固体废物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其防治固体废物污染指的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这些固体废物包括塑料、玻璃、金属、纸张和有机废物等,它们如果不得当处理,就会对土壤、水源、空气以及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固体废物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并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污染:大量的固体废物堆积在土壤中,会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甚至还会产生有毒物质,危害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2. 水源污染: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和化学物质会渗入地下水和水体中,不仅影响水质,还会破坏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对水生态系统产生持续的危害。

3. 空气污染:焚烧固体废物会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危害。

4. 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固体废物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侵蚀,会导致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丧失,生态平衡被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为了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防治措施:1. 提倡循环利用:循环利用是指将废弃物重新加工成原材料,再次利用。

通过循环利用,可以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降低资源消耗,保护环境。

2. 提高固体废物的再生利用率:应该鼓励人们对可再生资源的再生利用,比如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通过分类回收,再生利用,降低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3. 加强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对于无法再生利用的固体废物,应该采用科学的处理和处置方法,比如填埋、焚烧、堆肥等,尽可能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4. 推动绿色生产和消费:鼓励生产企业采用绿色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推动绿色消费,减少不必要的包装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5.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政府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对固体废物的管理和监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和处罚力度。

固体废物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为了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再生利用和科学处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共同为建设美丽的家园做出应有的努力。

固体废物污染及防治

固体废物污染及防治
固体废物的不断增加给环 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固体废物污 染的危害
3
固体废物污染的危害
固体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是巨大 的
首先,大量固体废物的堆积占用了大量的
x
土地,并可能引发土地污染和土壤侵蚀
其次,固体废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可能对 水体和大气造成污染,威胁人类的健康
此外,固体废物的不合理处理还可能引发 火灾和爆炸等安全事故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严格 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律 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
处罚力度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环保 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固 体废物污染的认识和意识
结论
5
结论
1
固体废物污染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减 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降低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固体废物污染 的防治措施
4
固体废物污染的防治措施
为了有效防治固体 废物污染,可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固体废物污染的防治措施
推行清洁生产:通过技术 改造和升级,减少工业废 物的产生量,提高资源利
用率
加强分类回收:对可回收 利用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 回收,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环境污染
推广生态农业:发展有机 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 使用量,提高农产品的质
2
3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建设美好的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未来展望
6
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对固体废物污染的防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未来,我 们需要进一步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创新科技:研发更高效、环保的固体 废物处理技术,如高级氧化、生物降 解等,以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和对环 境的影响

我国固废污染防治领域环境社会治理现状特征与对策建议

我国固废污染防治领域环境社会治理现状特征与对策建议

我国固废污染防治领域环境社会治理现状特征与对策建议固废污染一直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环境治理领域,固废污染防治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对我国固废污染防治领域的环境社会治理现状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一、现状特征1. 固废污染严重: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固废产生量大幅增加,其种类也日益丰富。

由于管理不善和处理不当,导致固废污染严重,严重影响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质量。

2. 管理不规范:固废污染治理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不到位等问题。

许多企业存在违法排放、非法倾倒等现象,治理难度较大。

3. 社会参与不足:固废污染治理过程中,社会参与度不高,公众对固废污染问题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难以有效监督和参与管理。

二、对策建议1. 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加强固废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明确相关责任部门,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形成多部门联动的管理体系。

2. 推动技术创新:加大对固废处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倡导清洁生产,推动固废资源化利用,提高固废处理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强化社会参与:加强对公众的固废污染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社会团体和志愿者参与固废污染治理,促进社会共治。

4. 加强监督与问责:建立健全固废治理的监督机制,加大对违法企业和个人的处罚力度,严格问责制度,确保固废污染治理工作的有效推进。

5.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固废污染防治合作,共同开展技术交流、经验分享,推动固废污染防治水平的提升。

总之,我国固废污染防治领域的环境社会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但只要各方共同努力,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相信我国固废污染问题将会得到有效治理,环境质量将得到明显改善。

愿我们的环境更加清洁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好的家园。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现状与治理措施分析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现状与治理措施分析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现状与治理措施分析1. 引言1.1 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当前全球环境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不断增加,处理和处置难题日益突出。

固体废弃物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果随意丢弃或不当处理,将导致土壤、水体和空气污染,危害生态系统平衡,影响人类健康。

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导致固体废弃物种类繁多,数量激增,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的容量远远跟不上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速度,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已成为一个严峻挑战。

饮料瓶、塑料袋、纸张、食品包装等大量可回收利用的固体废弃物被随意丢弃,不但浪费资源,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和处理,推广循环经济理念,减少固体废弃物产生,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才能得到有效治理,建设清洁美丽的生态环境。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固体废弃物是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一种主要污染源,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开展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与治理措施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深入了解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及分类,可以更好地认识其产生机理和特点,为有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分析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可以揭示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深入探讨固体废弃物治理的现状与挑战,了解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固体废弃物管理政策和措施,有助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提高固体废弃物处理和管理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旨在通过对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为加强固体废弃物管理和治理提供参考,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共同努力,共同应对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建设美丽家园。

固体废物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固体废物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固体废物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固体废物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废物产生量过大、处理能力不足、废物分类不完善、环境污染问题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有以下对策建议:
1. 提倡减量化和资源化:加强废物减量的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和企业采取节约用品、减少包装等措施,减少废物产生。

同时,推广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将废物转化为资源,减少废物的排放量。

2. 建立健全的废物处理体系:投资建设举国的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包括垃圾焚烧厂、填埋场等,提高处理能力。

同时,加强尾矿库、废弃物堆场等危险固体废物处理的技术和管理,保证废物的安全处置。

3. 完善废物分类和回收制度:加大对废物分类和回收的宣传力度,推动居民和企业参与废物分类和回收的行动。

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废物分类和回收的法律法规,提供相应的经济奖励和支持,鼓励或强制居民和企业进行废物分类和回收。

4.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加大对固体废物行业的环境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污染问题。

将环境治理纳入固体废物行业的管理范畴,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强化环境管理责任。

5. 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交流:与国际上先进的固体废物处理和
管理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吸取其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我国固体废物行业的发展和提升。

综上所述,要解决固体废物行业存在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协作。

政府、企业和公众应加大投入和关注度,共同推动固体废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关键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的污染治理

环境保护关键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的污染治理

环境保护关键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的污染治理近年来,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并堆积在固体废物处置场中,严重威胁着周边环境的健康与安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环境保护关键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的污染治理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该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治理方案。

一、污染问题分析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的污染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污染:废物堆积在固体废物处置场的土壤中,其中可能存在着有毒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会逐渐渗入土壤中,导致土壤污染。

2. 地下水污染:大量废物中所含的有害物质,经过降雨或其他途径渗入地下水中,使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从而威胁到用水安全。

3. 空气污染:在固体废物处置场中,废物的堆积和堆放会造成污染气体的释放,例如甲烷气体等,这些气体对空气质量和环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

二、治理方案1. 防止固体废物产生:环境保护的首要任务是从源头上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

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科学的生产技术和清洁生产措施,降低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

2. 固体废物分类和处理:在固体废物处置场中,应根据废物的性质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可对无害和可回收的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废物处置场管理和监测:固体废物处置场应加强管理和监测工作,确保废物的妥善处理和处置,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进一步的污染。

管理层应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定期检测废物处置场周边土壤、地下水和空气的质量,及时采取措施应对问题。

4. 治理技术的引入:针对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的污染问题,可引入适合的治理技术。

例如,通过渗滤液回收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固废分离技术等,对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疏导废物和优化利用:为了减少固体废物的堆积和对环境的污染,可以考虑将废物进行疏导和优化利用。

例如,对可回收的废物进行再利用或者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物污染
现状
2017/10/21
20
LOGO
2、实例

【垃圾群岛国成立】垃圾群岛国在夏威夷海岸附近的太平洋区域,随 着垃圾的聚集堆积,一个相当于法国面积大小的垃圾群岛诞生了!有 人称它为太平洋垃圾岛,还有人称它为“第八大陆”。这个仍在疯狂 扩张的太平洋垃圾岛因位于公海,无人管辖,也没有政府对此完全负 责,迄今为止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在数十年的努力收获甚微 后,环保活动家们祭出了一个大招——他们申请让这个巨型垃圾岛成 为一个国家。据美国财经新闻网站QUARTZ报道,在今年的世界海洋 日(6月8日)活动家们已向联合国提交了《独立宣言》,以寻求联合 国承认“垃圾群岛”为一个正式国家。
利用好氧性微生物及兼性 微生物,分解固体废物中 可降解的有机物,使之达 到无害化或综合利用。
好氧处理 厌氧处理
也称厌氧发酵或甲烷发酵,它 是利用厌氧性微生物及兼性微 生物,分解固体废物中可降解 有机物,使之转化为甲烷(或 称沼气)的过程。

2017/10/26
30
LOGO
2017/10/26
LOGO
环境灾害学
2017/10/26
此处添加公司信息
1
LOGO
固废污染现状、污染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组员及职责:主讲 : 姜记威 陈泉林 资料收集: 郝源 黄娜 ppt制作 : 高雨霏 段兴源
2
LOGO
• 一.固废的定义,分类,来 源,主要特点。 • 二.产生原因及危害。

• 三.固废污染现状。 • 四.固体废物处理。 • 五.综合利用现状。 • 六管理措施。
2017/10/26
6
表1.1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其分类
LOGO
注:特殊废弃物包括大件家具家电及具有燃烧性、爆炸性、放射性、化学反应性、致病 性的有害、有毒、危险废弃物。
2017/10/26
7
LOGO

固体废弃物的分类方式较多,除上述分类方式外,还可根据废弃物性 质、形态或处理方法等进行分类。根据性质,固体废弃物可分为有机 物和无机物;根据危害性,可分为一般废弃物和有害废弃物;根据形 态,可分为固态(块状、粒状、粉状)和泥状废弃物;根据废弃物处 理方法可分为可燃物和不可燃物,等等。
2017/10/26
9
表1.2 固体废弃物种类、组成及其来源
LOGO
2017/10/26
10
LOGO
电子垃圾
2017/10/26
11
3、主要特征:
LOGO
从固体废弃物与环境、资源、社会的关系分析,固体废弃物具有污染性、 资源性和社会性,还有一些其他的特征。
污染性
固体 废弃 物主 要特
社会性 资源性
2017/10/26
18
LOGO

• 固废污染现状
工业废物污染现状 固废污 染现状 城市生活垃圾污染 现状 建筑固体废物污染 现状
2017/10/26
19
LOGO
工业废物 污染现状
• 工业固体废物是在工业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排入环境的各种废渣、污泥、
粉尘等。工业固体废物如果没有严格按环保标准要求安全处理处置,对土地资

其他(如兼有废物和资源的双重 性, 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 性等)
2017/10/26
12
LOGO
(1)污染性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性表现为固体废弃物自身的污染性和固体废弃物处 理的二次污染性。固体废弃物可能含有毒性、燃烧性、爆炸性、放射 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与致病性的有害废弃物或污染物、甚至 含有污染物富集的生物,有些物质难降解或难处理、固体废弃物排放 数量与质量具有不确定性与隐蔽性,固体废弃物处理过程生成二次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甚至对身心健康造成危害,这说明固体废弃物 具有污染性。
2017/10/26
15

• 产生原因及危害
LOGO
1、原因:
(1 ) (2 ) (3) (4 )
2017/10/26
人类认识能力限制,导致自然环境破坏,如水土流失、森 林破坏等 参与规划、设计、制造、运输、消费、管理等活动的人员 的技术水平限制,导致资源浪费,如机加工边角边料、不 合格产品、不当使用致废产品等 物质变化规律限制,导致物品、物质功能的演变,如甘蔗 渣、炉渣、尾矿等生产过程的副产品、报废产品、腐变食 物等
2017/10/26
17
LOGO
造成的危害可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破坏生态:固体废弃物,尤其是有害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会破坏 生态环境。 2、精神伤害: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和危害具有迟滞性、潜在性、长期性、 间接性、隐蔽性、综合性和灾难性等特点,是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 关的环境问题。固体废弃物影响所在地的投资环境,给周边居民的荣 誉、心理等造成精神伤害,同时,也给居民造成健康损害和不动产损 失,减少所在地的发展机会。 3、造成污染:未经处理的工厂废物和生活垃圾简单露天堆放,占用土地, 破坏景观,而且废物中的有害成份通过刮风进行空气传播,经过下雨 侵入土壤和地下水源、污染河流,这个过程就是固体废弃物污染。
物理处理
资源 化处 理技 术 化学处理 生物处理
LOGO
热处理
固化处理
2017/10/26
26
物理处理
用浓缩或相变化改变固体废物的结构,使之成为便于运输、 贮存、利用或处置的形态。
LOGO
压实 破碎
分选 增稠 污泥脱水
2017/10/26
亦称压缩,即是利用机械的方法增加固体废物的聚集程度,增 大容重和减少体积,便于装卸、运输、贮存和填埋。 利用外力克服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分裂 为小块的过程。使小块固体废物分裂为细粉的过程则称为磨碎。 根据物质的粒度、密度、磁性、电性、光电性、摩擦性、弹性 以及表面润湿性的不同而将固体废物的有用组分和无用组分或 具有不同用途的组分分离的方法。 亦称浓缩。即为降低污泥和泥浆废物的含水率而采取的工艺方 法,是污泥资源利用与最终处置的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满足综合利用或进一步处置的要求,对浓缩后的污泥,应 进行脱水处理。
源、水资源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城市生活 垃圾污染 现状
• 根据调查结果,城市生活水平愈高,垃圾产生量愈大。对于不同的固体废弃物 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 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物品。
建筑固体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工程建设不断,在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规划设计中对建 设过程中出现的建筑垃圾并没有一个科学的、彻底的解决计划,而是露天堆积, 施工之后集中处理的方法,但是施工之后施工方往往会忘记处理产生的建筑垃 圾,及时有处理计划也只是简单的将其丢弃在城郊,造成了严重的固体废物污 染。
2017/10/26
13
LOGO
(2)资源性

固体废弃物的资源性表现为固体废弃物是资源开发利用的产物和固体 废弃物自身具有一定的资源价值。固体废弃物只是一定条件下才成为 固体废弃物,当条件改变后,固体废弃物有可能重新具有使用价值, 成为生产的原材料、燃料或消费物品,因而具有一定的资源价值及经 济价值。需要指出的是,固体废弃物的经济价值不一定大于固体废弃 物的处理成本,总体而言,固体废弃物是一类低品质、低经济价值资 源。
氧化-还原法
化 学 处
中和法 化学沉淀法 化学溶出法

选择适当的化学溶液(如酸、碱、 盐水溶液)与固体废物作用,使其 中的有用组分选择性溶解(也有少 数情况是杂质组分溶解)的化学过 程。
29
2017/10/26
利用微生物分解固体废 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 从而达到无害化或综合 利用。
LOGO
生 物 处
2017/10/26
8
LOGO

为便于固体废弃物分流处理,结合我国对垃圾分类与收运的习惯认识, 还可将固体废弃物分为14类: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大件垃圾、建筑 废弃物、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绿化垃圾、粪渣、动物尸骸、医疗垃 圾、电子垃圾、废弃车辆、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有害废弃物, 表1.2给出了其组成和来源。因14类废弃物源自不同的分类方式,其内 涵与外延与表1.1中同名废弃物的有所不同。在不明确说明分类方式时, 各种废弃物的主要组成由表1.2规定。
2017/10/26
24
LOGO

• 固体废物处理
固体废物处理就是通过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热 解处理、焚烧处理、固化处理等不同方法,使固体废物转化 为适于运输、贮存、资源化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一种过程。 固体废物处理的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2017/10/26
25
资源化处理
技术
追求自利、自保、奢侈、虚荣心等理性和非理性心理限制, 导致资源浪费,如过度包装、一次性用品、奢侈品等
16
LOGO
2、危害

固体废弃物产生源分散、产量大、组成复杂、形态与性质多变、可能 含有毒性、燃烧性、爆炸性、放射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与致 病性的有害废弃物或污染物、甚至含有污染物富集的生物,有些物质 难降解或难处理、排放(固体废弃物数量与质量)具有不确定性与隐 蔽性,这些因素导致固体废弃物在其产生、排放和处理过程中对资源、 生态环境、人民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甚至阻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2017/10/26
14
LOGO
(3)社会性

固体废弃物的社会性表现为固体废弃物产生、排放与处理具有广泛的 社会性。一是社会每个成员都产生与排放固体废弃物,二是固体废弃 物产生意味着社会资源的消耗,对社会产生影响,三是固体废弃物的 排放、处理处置及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性影响他人的利益,即具有外部 性(外部性是指活动主体的活动影响他人的利益。当损害他人利益时 成为负外部性,当增大他人利益时称为正外部性。固体废弃物排放与 其污染性具有负外部性,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具有正外部性),产生 社会影响,这说明,无论是产生、排放还是处理,固体废弃物事务都 影响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固体废弃物排放前属于私有品,排放后成 为公共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