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研究方法论阅读报告

管理学研究方法论阅读报告
管理学研究方法论阅读报告

管理学研究方法论阅读报告

一、阅读初衷

用时两个星期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谈不上是精读。因为阅读时间零散,这种间续性的阅读方式导致着我的收获不大,这是遗憾的地方。本书一共是6个章节,主要是讲述了论题提出,数据收集与观测方法和数据分析与处理最后撰写论文的过程。

记得我是放假前在图书馆借阅的这本书,因为是导师推荐的这本书当时做了很多计划,现如今想起就如李怀祖教授所说,计划容易实施难。

二、阅读内容

书名:《管理研究方法论》第二版

作者:李怀祖,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加拿大阿尔贝塔大学(U Of Alberat)商学院兼职教授(Adjunct professor)。江西临川人,编著有《决策理论导引》(主编),《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及应用》(参编)、《生产计划与控制》(主编)、《管理研究方法论》(编著)等。1990年至今发表有关管理学科的论文100余篇。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管理研究方法论》探讨管理研究工作过程的规范和结构,亦即研究逻辑问题旨在提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一章绪论

1.科学研究

在讲述科学研究之前作者先是从研究方法论的角度解释了科学是一种求知方式。或间接或直接地列举了以下这几种求知方式:因袭方法、权威法、常识法、科学方法和思辨方法。针对科学方法和思辨方法相反的特点,重点解释了科学研究和思辨研究:科学研究是用科学方法来获取知识,代表的是逻辑思维;思辨研究是直接运用形象思维而非逻辑思维获取知识,但因为研究方法论的本质,研究方法论更钟情于科学研究。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人文科学:逻辑思维处理抽象的概念信息,

形象思维则是处理具体的形象信息。科学研究以逻辑思维为主,思辨研究以形象思维为主。自然学科运用科学研究和逻辑思维的分量最重,人文学科运用思辨研究方法和直觉判断最多,这两个学科应是分于两极,而社会科学和管理学科对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则是交叉运用有强有弱应属于中间。

2.管理研究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纵观管理研究发展历程管理研究离不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影响。管理研究是思辨研究方法与科学管理研究方法的统一体。

管理研究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区别:主要是研究对象的不同。

管理研究对象:管理者、企业成员属于个性人。

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物质的人以及人的生理结构。

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社会人、社会和群体中的一员。

第二章管理研究基本要素

设计制造一台机器时离不开各类零件,撰写论文、阅读报告也如同制造机器一样,因此管理研究成果的表达离不开基本要素。

概念、名词、定义、变量、假设和分类等这些基本要素的熟悉程度体现了研究者的水平和功底。基本要素的不熟练,撰写论文更是无稽之谈。

概念是对所观测事物本质的抽象表达,目的是便于思考便于沟通。

思维心象:人们听到像创新性这类概念时,大脑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会涌现出与此相关的一组具体心象。

概念化过程:通过一组心象形成概念的过程。概念是“公用的”而概念化过程却是“私有的”同一概念,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心象”。因此,在管理研究中我们应清晰概念。

名词:是为一个概念正名,一个概念必然有个名词加以表达,以便书面和口头交流。

研究论文中概念、名词常出现的问题: ①同一名词前后代表不同属性。②推出新名词无后续内容。③内容创新变成名词创新。

定义:是提示概念和名词所表达的共同属性的逻辑方法。定义能够消除歧义。因此在撰写学术论文过程中关键名词应给予清晰的定义,便于阅读交流。

变量指具有可测性的概念,其属性在幅度上和强度上的变化程度可以度量,如工作满意度。

假设:是对某种行为、现象或事件做出的一种合理的、尝试性的并有待检验的解释。

分类作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深化研究的一种途径。

第三章管理研究设计

管理专业研究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往往将研究领域与研究问题混为一谈,而研究设计是对研究课题的规划,包含辨识问题提炼主题和论证与验证主题两个目的。

李怀祖教授将管理研究设计的过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问题辨析二是假设论证或假设验证。如图所示:

其中问题辨析部分李怀祖教授概述性的介绍了辨析要素,重点的讲解了“主题先行”和“假设树”的重要性及主要内容。对于假设论证部分李怀祖教授只是着重的讲解了抽样的研究方法,对于其他的研究方法则是在后面几章重点讲解。

第四章数据观测和收集

确定主题和建好假设树完成变量设计和抽样方案后,就是对主题的假设进行论证。按图中可知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无干扰研究、实地研究等。

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分别反映归纳法和演绎法的思维方式。归纳法表现为实证方式,以观察事实和归纳逻辑为基础,透过现象的描述和解释概括出理论命题。而演绎法是从已知知识的法则、理论出发,演绎推出新知识。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两者可以独立运作,也可相互配合。实验研究作为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主要研究方法,在管理研究中亦有体现。

调查统计研究是以研究样本(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数据为基础辨析总体状况的研究方法。在管理研究领域中统计调查研究经常应用三方面:人员态度、观点的调查;研究企业不同时期的差异;评价性调查研究。

统计调查研究方法包括两类资料收集方法:问卷法和访谈法。

实地研究是对自然状态下的研究对象进行直接观察,收集一段时期内若干变量的数据。

无干扰研究可分三类:文本分析、现有统计数据分析和历程比较分析。

第五章数据分析

数据处理及分析是研究方案的最后一个阶段。在处理及分析数据是会用到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知识因此在理解时应当注意。

统计技术是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它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可分为单量、双量和多量。单量描述统计描述某个变量属性值的集中趋势。双变量描述统计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分析方法则因变量尺度不同而异。多变量描述统计是管理研究人员离不开的工具和基本功,在学习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推论统计是一套有清晰逻辑程序的统计计算,对于从样本观测值得出的发现,作出是否适用于总体的判断。本节先是讨论了推论统计的一些基本概念然后介绍了几种统计显著性检验方法,t检验、F检验和其他检验等。

本章最后介绍了结构方程建模。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比:

线性回归分析,它只能提供变量间的直接效应而不能显示可能存在的间接效应。优点是建立了两组变量间的线性因果关系,便于分析。缺点是可能忽略了交互效应和非线性的因果关系。

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建立、估计和检验因果关系模型的方法。模型中既包含有可观测的显在变量,也可能包含无法直接观测的潜在变量。优点是允许结构方程的自变量含有测量误差;可以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缺点是特定的方法可能需要极大的样本量;给定的模型可能产生无法解释的结果。

第六章撰写论文

摘要要简明扼要,字数一般为200~300字为宜,内容要准确、精炼,能把全篇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摘要应包括:意义、问题、方法、结论。

最后,本书做出了对论文撰写的要求,从中我了解到了论文要创新但不要盲目,要新鲜但不要新词,要有亮点但不要全篇范围都很广。首先,论文的摘要部分必须简明扼要清晰告诉评阅者论文的创新点和价值所在,切忌不能写成目录式。其次,论文要切忌“大题目、小文章”,一篇好的论文主题只有一个,贯穿于论文始终,不能贪大求全,目标多样。

三、阅读感想

1、阅读报告的类型有不少,本篇报告选择的是类似于摘要型。选择原因为在写阅读报告中,系统的梳理了书中内容,建立了知识框架,为我在下次阅读学习本书时打下牢实的基础。

2、管理研究方法论讲的是研究逻辑和研究规范。本书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先是介绍了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然后讲述了管理研究中的各个环节,重点的讲解了“主题先行”和“假设树”,最后介绍了论证研究假设的观测数据的方法和分析数据的方法。第二部分则讲述了研究生撰写高质量论文需要注意的事项。

3、阅读管理研究方法论后认识到研究方法论是提高研究工作效率的一门学问,旨在探索管理研究(包括研究工作过程和研究论文的写作过程)的内在规律和规则,阐明如何规范地去做研究、写论文。收获了一管理研究是介于科学研究和思

辨研究之间,但更钟情于科学研究,这为我以后展开管理研究提供了指导性建议;二对论文写作过程更加清晰化、结构化,在日后的写作过程中有基本规范可寻,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

管理研究方法论期末考试复习题版

管理研究方法论 一,简答题 1,实证论文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构 实证论文的结构是: 1,摘要:摘要是对已完成的论文的精要摘写,讲做了什么。 论文研究的是什么,有什么结论需要分条列示,由结论引出的启发是什么 2,引言:首先,说明在该方面各位学者的研究进度,所持的观点,阐述自己为什么要研究,其次,说明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再次,分条列示研究的结果,结论以及结果是否验证了假设;最后,说明自己的贡献。 3,文献回顾:是对相关文献的陈述述与评价; 对相关且重要的文献准确阐述学者的观点,可以稍作评价,但要中性客观。 4,研究设计,理论推导与研究模型构建 5,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6,实证分析与结果(描述性统计,相关系数分析,回归结果 7,敏感性检验, 8,结论

引言与摘要的区别:引言是讲打算做什么,为什么;摘要是对已完成的论文的精要摘写,讲做了什么。 2,事件研究的概念 事件研究是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在某一或某些事件窗口内某一事件发生对公司股价的波动的影响。 步骤:1.决定研究假说,一般假设事件对股价没有显着地影响;2.事件日的确定,通常以宣布日为事件日3.利用历史数据得到市场的收益率与公司收益率之间的固定关系,如果考察的时间窗口内的收益率不满足已经得出的方程,则说明事件对股价有显着影响,4,异常报酬率的检定 5,分析结果 3,引言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研究假设的提出与理论分析的关系是怎样的, 4,背诵几个中英文数据库和期刊的名字 5,中英文参考文献的引用,背诵几个 6,第二篇论文的交叉变量的使用原因 交叉变量的使用原因:在列联分析中,除了考察控制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外,还应该考察控制变量之间协同作用时对因变量的影响,尤其是当各控制变量之间的协方差不为0时。 7,含有会计、财务、经济、金融的英文期刊数据库(哪个期刊在哪个数据库里)

管理学研究方法整理

1、研究方法之哲学信仰 进化知识论(重要知识点) 以波普尔(Karl R. Popper, 1902-1994)提出的进化认识论为代表。他主张科学方法应当是以理性批判为基础的演绎推理。科学家先针对特定问题提出假说和猜想,再依据事实对假设进行检验,并在检验过程中不断修正原有的假设和猜想。其进化认识论如下图(波普尔的四段图示)所示: ?科学哲学的转向 在科学理论的场合,问题的产生通常是出自于下列三种不同情景:(1)理论与观察或实验的结果不一致;(2)理论系统内不发生相互矛盾的现象;(3)两个不同理论之间的相互冲突。 ?进化论与逻辑实证论的区别 知识论方面,进化认识论不像逻辑实证论那样,采用“逻辑图像论”只以精确地描绘世界图像为满足,而主张要建构理论来解释人们所观察到的事实或现象。 本体论方面,进化认识论认为:科学家为了解释事实或现象,在建构理论时必须提出各种形而上的概念,这种形而上的假设建构,不是一种虚构,而是一种“实在”。 方法论方面,正因为科学理论是科学家建构出来的,而不是“描绘世界的图像”,因此进化认识论在方法论方面主张“证伪论”,认为科学家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在于“证实”命题,而是在于“证伪”理论中的命题,他们认为:一个科学的理论必须具有“可证伪性”。 ?科学哲学——总结 ? 1. 实证主义:极端经验论(实证) ? 2. 逻辑实证论:极端经验论(实证)、逻辑图像论(反对形而上) ? 3. 后实证主义(进化认识论):理论建构(形而上)、实证(非极端经验论)、可证伪性

? A Simplified Scientific Research Process and Types of Research ? ? Elements of the Scientific Process ? ?二、科学研究过程 ?检验假设的研究(演绎法)遵循图1右半部分的流程。?建立理论的研究(归纳法)遵循图1左半部分的流程。

经济管理类论文写作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经济管理类论文写作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

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

管理学研究方法论阅读报告

管理学研究方法论阅读报告 一、阅读初衷 用时两个星期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谈不上是精读。因为阅读时间零散,这种间续性的阅读方式导致着我的收获不大,这是遗憾的地方。本书一共是6个章节,主要是讲述了论题提出,数据收集与观测方法和数据分析与处理最后撰写论文的过程。 记得我是放假前在图书馆借阅的这本书,因为是导师推荐的这本书当时做了很多计划,现如今想起就如李怀祖教授所说,计划容易实施难。 二、阅读内容 书名:《管理研究方法论》第二版 作者:李怀祖,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加拿大阿尔贝塔大学(U Of Alberat)商学院兼职教授(Adjunct professor)。江西临川人,编著有《决策理论导引》(主编),《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及应用》(参编)、《生产计划与控制》(主编)、《管理研究方法论》(编著)等。1990年至今发表有关管理学科的论文100余篇。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管理研究方法论》探讨管理研究工作过程的规范和结构,亦即研究逻辑问题旨在提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一章绪论 1.科学研究 在讲述科学研究之前作者先是从研究方法论的角度解释了科学是一种求知方式。或间接或直接地列举了以下这几种求知方式:因袭方法、权威法、常识法、科学方法和思辨方法。针对科学方法和思辨方法相反的特点,重点解释了科学研究和思辨研究:科学研究是用科学方法来获取知识,代表的是逻辑思维;思辨研究是直接运用形象思维而非逻辑思维获取知识,但因为研究方法论的本质,研究方法论更钟情于科学研究。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人文科学:逻辑思维处理抽象的概念信息,

形象思维则是处理具体的形象信息。科学研究以逻辑思维为主,思辨研究以形象思维为主。自然学科运用科学研究和逻辑思维的分量最重,人文学科运用思辨研究方法和直觉判断最多,这两个学科应是分于两极,而社会科学和管理学科对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则是交叉运用有强有弱应属于中间。 2.管理研究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纵观管理研究发展历程管理研究离不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影响。管理研究是思辨研究方法与科学管理研究方法的统一体。 管理研究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区别:主要是研究对象的不同。 管理研究对象:管理者、企业成员属于个性人。 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物质的人以及人的生理结构。 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社会人、社会和群体中的一员。 第二章管理研究基本要素 设计制造一台机器时离不开各类零件,撰写论文、阅读报告也如同制造机器一样,因此管理研究成果的表达离不开基本要素。 概念、名词、定义、变量、假设和分类等这些基本要素的熟悉程度体现了研究者的水平和功底。基本要素的不熟练,撰写论文更是无稽之谈。 概念是对所观测事物本质的抽象表达,目的是便于思考便于沟通。 思维心象:人们听到像创新性这类概念时,大脑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会涌现出与此相关的一组具体心象。 概念化过程:通过一组心象形成概念的过程。概念是“公用的”而概念化过程却是“私有的”同一概念,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心象”。因此,在管理研究中我们应清晰概念。 名词:是为一个概念正名,一个概念必然有个名词加以表达,以便书面和口头交流。 研究论文中概念、名词常出现的问题: ①同一名词前后代表不同属性。②推出新名词无后续内容。③内容创新变成名词创新。 定义:是提示概念和名词所表达的共同属性的逻辑方法。定义能够消除歧义。因此在撰写学术论文过程中关键名词应给予清晰的定义,便于阅读交流。

管理研究方法论期末考试复习题版精编WORD版

管理研究方法论期末考试复习题版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管理研究方法论 一,简答题 1,实证论文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构 实证论文的结构是: 1,摘要:摘要是对已完成的论文的精要摘写,讲做了什么。 论文研究的是什么,有什么结论需要分条列示,由结论引出的启发是什么 2,引言:首先,说明在该方面各位学者的研究进度,所持的观点,阐述自己为什么要研究,其次,说明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再次,分条列示研究的结果,结论以及结果是否验证了假设;最后,说明自己的贡献。 3,文献回顾:是对相关文献的陈述述与评价; 对相关且重要的文献准确阐述学者的观点,可以稍作评价,但要中性客观。 4,研究设计,理论推导与研究模型构建 5,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6,实证分析与结果(描述性统计,相关系数分析,回归结果 7,敏感性检验, 8,结论 引言与摘要的区别:引言是讲打算做什么,为什么;摘要是对已完成的论文的精

要摘写,讲做了什么。 2,事件研究的概念 事件研究是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在某一或某些事件窗口内某一事件发生对公司股价的波动的影响。 步骤:1.决定研究假说,一般假设事件对股价没有显着地影响;2.事件日的确定,通常以宣布日为事件日 3.利用历史数据得到市场的收益率与公司收益率之间的固定关系,如果考察的时间窗口内的收益率不满足已经得出的方程,则说明事件对股价有显着影响,4,异常报酬率的检定 5,分析结果 3,引言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研究假设的提出与理论分析的关系是怎样的,4,背诵几个中英文数据库和期刊的名字 5,中英文参考文献的引用,背诵几个 6,第二篇论文的交叉变量的使用原因 交叉变量的使用原因:在列联分析中,除了考察控制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外,还应该考察控制变量之间协同作用时对因变量的影响,尤其是当各控制变量之间的协方差不为0时。 7,含有会计、财务、经济、金融的英文期刊数据库(哪个期刊在哪个数据库里) 二,经典论文的阅读 1,琼斯模型(盈余管理的测度)基本思想?

管理学研究方法

第一章 研究:研究就是通过动手、动嘴、动脑,发现眼耳鼻舌身所感知的现象背后隐藏着的原理、原则的过程,是创造新知识的过程。我们认为这个过程包括思考和表述两个阶段,就是:研究=思考+表述。 研究方法:p.11 所谓方法,是关于思考、说话、行动等的门路、程序等。 思考:思考是动脑筋,是有无知到有知的过程,是提出假说、推演假说、验证假说和得出结论的过程。 表述:动口笔,由自知到他知的过程,是将假说、结论等用语言、文字和(或)符号等以一定的格式、顺序表达出来的过程。 华莱士模型:华莱士模型认为,科学研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在华莱士模型中,主要讨论的是研究中的思考过程,表述过程主要存在于由实证概括到构建理论的解读那。它可以说是“始于理论、终于理论”的学术研究模型,与现实的联系只存在于观察方法。 华莱士模型的扩展模型:华莱士模型的扩展模型的扩展点之一是,理论不再仅仅进入新的嘉华所,而是用于实践过程,这个途径可能是通过理论为管理者所用,或者死研究者对理论的销售而进行的。扩展点之二是,理论不在仅仅进入新的嘉华所,而是进入公布于社会的过程,这个途径可能是通过理论转化为著作权或专利权为他人所共享而进行的,发表的目的在于避免他人再浪费资源进行重复研究,也给他人提供继续深入研究或质疑此项研究的基础平台。唯“悟”模型:基于“唯’悟’主义”立场的实践、经验、思考、理论的模型,就是“唯’悟’主义”模型。 悟性:悟性是将实践—经验—思考—理论—再实践循环起来的基本能力。悟性是加快“唯’悟’主义”模型循环,并有效创新知识的要素。 天职观念:p.10 天职观念的研究者的职业标准是: 1、以敬业为标准的职业精神; 2、以成果为标准的职业水平; 3、以诚信为标准的职业道德; 4、以专业为标准的职业呢技能; 5、以得体为标准的职业形象 认知方法:认知方法包括传承知识的方法和发现知识的方法,传承知识的方法又包括因袭法、权威法、常识法,而发现知识的方法包括科学法、思辨法和直觉法。 因袭法:来自于人们历史共识和约定俗成说法的方法 权威法:来自于心目中的权威的方法,比如说:父母、老师、圣贤、名家。 常识法:来自人们根据以往经验和直接感受的方法。 科学法:来自系统调查、观测和饰演的科学方法。 思辨法:来自直觉判断和个人洞察的方法。它是具有一定的思维或推理过程的“半科学”方法。 直觉法:通过人的意识无法明确感知的思考过程而得出的结果。 逻辑方法:p.15 归纳和演绎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两种基本逻辑方法。 因明方法:因明方法是指源于古印度的一种论证方法,成为三支作法。尹明德三支作法和演绎的三段论法形式一致,单次序正好相反,演绎是先立大前提,再立小前提,最后立结论。因明则是先出宗,次出因,最后出喻。 辨证方法:p.18 辨证逻辑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归纳与演绎的同意,分析与综合的统一,以及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而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是百年郑罗技最主要的方法。 “法文”:现代论文可以称之为法文,写出了论文,特别是公开发表了,论文就成了一个自主的存在,有了著作权法,知识产权法的约束和保护,从这种意义上说,有创造性的论文就

管理学研究方法论复习要点

第一章导论 1、解释研究、研究方法论的内涵。 《辞海》研究定义——用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埃思里奇研究定义——研究 是获取和证实新的可靠知识的系统探讨。因此,研究是寻求解释(即寻求事件、现象、关系和原因的解释)的一个过程。 研究方法论是探讨研究工作过程的规范和结构,亦即是研究逻辑问题,阐明如何去规范 做研究、撰写学术论文,是提高研究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一门学问。 2、何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研究的分类 按功能的分类:基础研究是指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动。应用研究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的研究,它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 按研究目的分类:描述型研究(description research)、解释型研究(explanation research)和规范型研究(prescription research)。 按论证方法分类:实证研究(empirical research)是根据假设去寻求论据,从现实资料和数据来证实或证伪所提出的假设。实证研究(theoretical research)眼光向下,寻找事实。理论研究从更高抽象层次的公理、定律、法则或学说出发,运用逻辑推理得出支持或否定假设的结果。理论研究则眼光朝上,寻找公理、原理。 3、简述研究过程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提出研究问题 第二步:明确研究目标 第三步:计划和设计研究 第四步:产生研究结果 第五步:解释分析结果并引出结论 第六步:研究结果的传播 4、方法与方法论。 埃思里奇将方法定义为:“用于完成一个既定目标的具体技术、工具或程序。”埃思里奇将方法论定义为:“对给定领域中进行探索的一般方法的研究。” 第二章文献综述 1、解释CSSCI、CSCD、SCI、SSCI的含义。 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 (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SCI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一种,许多国家和高校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为SCI的姊妹篇,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2001年收录社会科学领域内1700余种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刊物。 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由南京大学研制而成,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CSSCI的来源期刊或来源文献,不仅包括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而且将包括欧美等各国出版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目前收录包括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在内的25大类的500多种学术期刊。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中国科学院文献情

研究管理学总结报告【精选】

有这样一个道理,一流的管理加上二流的人才要远远好过二流的管理配上一流的人才。管理学是一门非常值得研究的学科,下面整理了研究管理学的总结报告,希望对你有帮助。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管理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吴金希,于永达(20 )认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管理研究方法论可分为两大主要范式:实证主义范式和解释主义范式;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管理研究方法可分为描述型、解释型和规范型三种;从论证方法和途径的角度,又可将管理研究分成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类,分别反映了演绎法和归纳法两种论证方法。从具体研究方法上来看,朱宏杰(20 )按照经济管理问题研究流程和数据源的不同,将研究方法分为四类:实验方法、标准方法、市场调查法和人文学法。 国内关于管理研究方法的专著以教材类型的专著为主,关于管理研究方法论研究的论文较为缺乏,且相关研究结果相对分散,不成体系。肖世明,黄群慧、刘爱群,罗仲伟等学者讨论了经济学与管理学两大学科的研究方法的差异性及相互间的可借鉴性。近些年不少学者关注管理研究方法的应用研究。其中,案例研究的应用研究成为热点,也是中国管理研究方法相关论文成果最为集中的范畴,而其他重要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研究法等就少见相关的应用研究。 一、案例研究方法 定义:吴金希,于永达(20 )认为案例研究方法就是通过对一个个案例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概括、总结而发现新知的过程。从哲学范畴上说,人们通过对相对小的样本进行深度调查,归纳、总结现象背后的意义和基本规律,案例研究方法属于解释主义的范畴。从论证方法角度看,案例研究又属于实地研究方法,是一种实证研究。 优点:有利于建立探索性的理论框架。案例研究通过深入的案例调研和系统的资料分析,做到更加充分地贴近现实,使得研究者能够对现实产生足够的敏感和全方位的理解,能够将案例中生动的“故事”转化成理论元素。这样,一个理性客观的观察者通过案例研究能够打破现有的概念框架,建立一个有效的探索性的理论框架。 案例研究通过研究者与被访问对象的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接触,例如,通过与管理一线的“人”进行面对面沟通,倾听他们经历的生动故事,理解反映实际管 理的经验和过程,使得研究者能够发现与实际相关的知识、构建有普遍解释能力的理论框架,从而能够更好地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案例研究更有利于通过沟通获取丰富的信息,保证数据有效性。深入企业现场的案例调研能够使得研究者有机会对被访问者进行有关概念的解释和说明,并且在调研的过程中,信息的沟通是双向的,通过多次反馈达到充分的沟通,双方能够对讨论的问题的本质有共同的认识,从而保证了研究者所获取数据的有效性。 缺点: 适用范围:①当研究的问题是一种理论空白,或者处于学科的幼稚期,已有的文献不能够解释和回答所要研究的问题,需要从实践中总结、归纳出理论框架和概念模型时,不能从

管理学研究方法.doc

第二章管理学研究方法 学习目标 1.掌握什么是科学的方法 2.了解管理研究的特性和类型 3.掌握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 4.掌握管理研究的过程及步骤 第一节概论 一、科学及科学研究 科学的目标是追求真理,解释并且预测自然和社会现象。从科学方法中得到的真理要求同时包含逻辑和证据,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诠释理论、寻求事实、将事实与理论匹配是科学的三个主要活动。规范科学是实证科学,即数据、证据或观察是支持理论的必要组成部分 凡是科学的理论,都一定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但却没有被事实推翻。也就是说,科学的理论一定是可以被证伪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二、管理研究的特性 首先,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离不开形象思维,而且在许多时候,形象思维比逻辑思维更重要。 其次,任何管理问题都是情境依赖的,管理研究离不开具体的情境。 三、管理研究的类型 按照论证的途径,管理研究可分为两大类: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另外一种分类方法是将研究分为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和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二者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表2-1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定性研究 测量客观的事实建构管理现实、文化意义 焦点是变量焦点是互动的过程、事件 信度是关键真实是关键 价值中立价值判断无处不在

不受情境影响受情境影响 多个个案、受试者(样本)少数个案、受试者 统计分析、数学模型主题分析 研究者保持中立研究者置身其中 第二节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 一、概念、构念与变量 1. 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概念有实体概念、性质概念和关系概念之分。 2. 构念 构念有以下几个特征:1)构念是研究者构造出来的;2)构念是抽象的、不可直接观察的;3)构念是与理论和模型相联系的;4)构念应该是清晰而明确的。 3. 变量 变量原本是数学名词,指可以改变其数值的量。变量是概念和构念在定量分析架构中的对应形式。变量就是概念的具体化,反映了概念在具体形态的变异性。 二、假设、命题和理论 1. 假设 假设亦称假说,它是对未知的客观事物所作的尚未经过实践检验的假定性设想或说明。换言之,假设是有待检验的尝试性判断。 2. 命题 假设是有待验证的命题,而命题是人们对观察资料经过思考做出判断的结果。命题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间关系的陈述。命题的语言表达形式是一个非真即伪的陈述句。 3. 理论 理论是一组结构化的概念、定义和命题,用来解释和预测现实世界的现象。理论由三个要素组成:1)概念框架;2)说明各种特性或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组命题;3)相关的实践和理论背景。 三、推理 推理是从命题出发,逻辑地推出另一个命题。推理过程涉及一组结构化的命

管理学方法论

管理学方法论 管理学方法论概述 一、学习管理学方法论的重要性 美国心理学家查普林(James P.Chaplin)曾指出:“任何科学发现或概念的有效性取决于达到该发现或概念所采取的程序的有效性”[1](P13)。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的发展史在实质上就是科学方法论的演化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发展,几乎都伴随有研究方法的重要发展,而研究方法论的每次发展又总是使人类对客观规律普遍性的认识更深化一步。科学的发展和体系的形成就是在新旧方法论的更迭和进化中实现的,管理学及其研究方法论的发展也同样如此。 正是由于在方法论上迥异于前人,使得他们的理论异于前人。因此,从多元学科方法论的视视域去探究西方管理学方法论的流变也就显得非常必要。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建立、法约尔管理过程论的创立、韦伯科层制理论的建立以及此后管理理论的创新无不跟科学方法有关。因此,确实,当我们研究自泰罗创立科学管理以来的西方管理思想史时我们可以发现,西方管理思想史上的管理(实践)学家很多,但具有开创性的管理学家则屈指可数,大凡开创性的管理学家其开创性成就的取得无不是源于其方法论上的革命。 二、方法与方法论 1、方法:methods 《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方法论:methodology 3、科学与方法 “科学即方法”。简单地说,对于“科学”而言,它表明了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一种思路或一种规范,而这种思路或者规范相对于科学的要求面言又是“中规中矩”的。科学的进步往往是随着方法的进步而达成的,没有方法论上的革新,就不会有新的科学成就。“ 由此可见,“科学定义的重点不在于研究的题材,而在于研究的方法—…不管研究的题材是什么,科学既然作为一种追求知识及解决问题朗活动,它所采用的手段应该是一种科学方法。”。英国法学家詹姆斯?布赖斯认为:“道德科学、社会科学或政治科学之本质特征是它的方法,而正是通过拥有某种方法,其作为一门科学的主张才必须得到试验”, 方法可以一分为二:作为科学的方法和作为技术的方法。如果从方法问题的抽象性程度来划分,管理学方法问题可以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作为方法论的方法,这是方法本身的学问,或关于方法的方法。它研究方法问题和管理学方法的一般知识,研究方法的本体问题,研究自然科学方法和社会科学方法的异同,研究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何种方法是不可取的,研究方法宽容的哲理,研究管理学方法的内容与特点,等等。二是理论研究使用的具体方法以及规范,或作为科学的方法。这一层面上的方法包括实证分析和价值评价两种,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或延伸——比较方法。三是管理实践的方法,或作为技术的管理方法。方法论科学知识体系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哲学方法论、学科间的方法论和个别学科方法论。哲学方法处于方法论系统的最高层次,它适应一切科学,“表现为一种思维定势和原则,对文艺学方法论体系的整体性有规定作用”。一般研究方法是能为多种学科所采用,处于中介环节的研究方法。它处于方法论系统的第二层次,主要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逻辑思维方法。 特殊研究方法亦称具体方法。它是某一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或者是某一学科从某种角度的研究方法。特殊方法取决于该门学科对象的特殊性, 古典管理的方法论 一、科学管理的方法论

管理学方法论

一、 方法的基本含义是办法、技术、手段,方法论是对方法的理论探讨,而管理学方法论则是指管理学界在研究管理问题时所采取的各种方法的理论,它们以一定的学说为指导,彼此之间往往相互交叉并补充,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认为是对方法的反思。管理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曾出现了科学管理、组织理论、系统理论、决策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等多个学派。每个流派的观点都可以看作其方法论的体现,我们不必对所有的方法论进行探讨,在林林总总的管理学方法论中我们只需要对主流方法论进行探究便可对管理学方法论的基本思想有大致的了解。 二、 整体来看,管理学基础方法论主要包括实用主义、实证主义、方法论个人主义、方法论整体主义,下面以泰勒和法约尔为例讨论以上方法论。 1、从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来看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和方法论个人主义。 实证主义宣称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本质上是同类的,社会现象可以用自然科学来解释,强调观察、试验、分析、归纳及检验并提倡价值中立。泰勒在科学管理中就是采用使用试验方法来研究管理的,他的三大试验奠定了科学管理的基础,事实上,管理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就是从泰勒的一系列管理试验开始的;观察是泰勒实现管理科学化的第一步,三大试验中有两项就用到了观察法,同时泰勒首先把分析引入工厂车间,根据工作确定工作定额又把定量分析引入管理领域,最终将工人多年积累的经验知识和传统技巧归纳整理形成科学方法。 方法论个人主义认为任何科学理论都可以归结为人类个体行为理论,即将个人行为摆在第一位。泰勒非常注重个人行为的分析,泰勒认为只要个人生存率达到最高,企业的生存率就能达到最高,他的目标是使每个工人的平均产量增加,同时泰勒的个人主义思想还体现在一流员工、分工、差别计件工资制、工作研究上。 实用主义特点在于把实证主义功利化,强调“生活”、“行动”和“效果”,它把“经验”和“实在”归结为行动的效果,把“知识”归结为“行动”的工具,把“真理”归结为“有用”、“效用”和“行动的成功”,它推崇效用至上,任何事情都可以尝试和任何方法都行的原则,而泰勒的管理哲学是一种效率哲学,这就与实用主义天然结合在一起。 2、从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来看方法论整体主义。 方法论整体主义包括三层含义:(1)社会整体大于部分之和;(2)社会整体显著地影响和制约其部分的行为或功能;(3)个人的行为应该从整体社会系统的宏观或社会的法律、目的或力量演绎而来,从个人在整体中的地位演绎而来。法约尔的研究是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开始向下发展的,他的整体理论是以作为一个整体的大企业为研究对象的,他的身份决定了他的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作为整体的企业,研究对象决定了研究方法,因此,其在研究过程中也必然是以整体主义方法论来研究的;另一方面,法约尔的理论核心在于组织,他提出了社会有机体的概念,认为管理活动的基础为社会有机体。所以,其理论本质决定了其采用方法论整体主义。

管理学研究方法归类

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思辨。思辨可以有三种形式:其一,演绎式思辨。就是通过一定的概念、范畴、体系对新观察到的现象辨析和认知,以及从一般性的概念出发确认个别事物;其二,归纳式思辨。就是通过对一定数量的事物或知识的认识、感知概括性、综合性认识的过程。它的发展历程是从实物或知识片断到概念——关系——系统——整体;其三,顿悟式思辨。一般适合于对纯抽象问题的研究,诸如神、灵、魂、等宗教问题的研究。哲学的研究,一般来说不适合于实证性的实验研究,诸如辩证唯物论的物质、神学的上帝都是无法用自然科学那种实证的实验手段予以证实的。 科学方法是通过系统观测而获取客观知识的方法。客观性、实证性、规范性、概括性 观察方法,是指人们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研究对象,从而获取科学事实的一种科研方法。 实验方法是指人们根据课题确定的目的和需要,通过仪器和设备,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在有利的条件下,获取科学事实,探索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研究方法。1. 定性实验。这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事物之间是否具有某种联系以及物质的定性组成的实验。(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莱顿瓶) 2. 定量实验。这是测定事物某些属性、某些因素的量的规定性或某些属性或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实验。(焦耳测定热功当量的实验J=42 3.9千克米/千卡) 3.对照实验也称比较实验。这是通过设立对照组和试验组,确定两组事物之间的异同,以揭示研究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或产生于某种原因的实验。 比较与类比: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对象加以对比,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归纳与演绎:归纳就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则是从一般到个别。 分析与综合:在认识中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和把部分重新结合为整体的过程和方法。分析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属性,分别加以研究。是认识事物整体的必要阶段。综合是把事物各个部分、侧面、属性按内在联系有机地统一为整体,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案例研究法:是结合市场实际,以典型案例为素材,并通过具体分析、解剖,促使人们进入特定的营销情景和营销过程,建立真实的营销感受和寻求解决营销问题的方案。 历史研究法:运用历史资料,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对过去事件进行研究的方法。 比较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教育之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 实地研究法:研究者作为真实的社会成员和行为者参与被研究对象的实际社会生活。通过尽可能全面、直接的观察和访谈,收集具体、详细的质化资料,依靠研究者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来理解其所得到的各种印象、感觉以及其他资料,并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建立起对这些现象的理论解释。 任何一门科学中的研究问题都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描述现象,通常称为“描述性研究”,是一门科学发展的基础;另一类是探讨现象发生的原因和过程,称为“解释性研究”,是一门科学成熟的标志。 描述性研究在揭示因果关系的探索过程中是最基础的步骤,可以说,对任何因果关系的确定,无不始于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是社会研究的三个基本目的之一(探索、描述、解释)。探索性因子分析:一项用来找出多元观测变量的本质结构、并进行处理降维的技术。 验证性因子分析是对社会调查数据进行的一种统计分析。它测试一个因子与相对应的测度项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研究者所设计的理论关系。 内在一致性检验:spss的内在一致性检验。

管理学研究方法

商学院2012级人力资源管理普勇兵 M01214303 最前沿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研究结果 1、情绪劳动管理: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视角 ——张冉;玛瑞迪斯·纽曼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公共行政系)服务行业管制的解除和竞争的加剧直接导致了人们对服务提供者与顾客有效情绪互动的关注。作为脑力和体力劳动之外的第三种劳动,情绪劳动已成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亟待解决的一个新问题。近年来情绪劳动研究大量涌现,但基本上集中于营利和政府组织领域。作为社会与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非营利组织员工也需要按组织规则付出相应情绪劳动。与营利和政府组织不同,非营利组织在组织层面所特有的组织使命和非政府民间性以及员工层面志愿精神和非均衡性人力资源构型,决定了组织员工需要付出更为沉重、复杂的情绪劳动并需要予以管理。情绪劳动及其管理的存在不仅给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内涵和视角,也给未来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再造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示。 2、积极心理学运动与组织行为学及人力资源管理 积极心理学是21世纪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而积极心理学运动(PPM)则在全社会掀起了一场积极运动,其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PPM对组织行为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研究结论是:PPM促进了积极组织行为学(POB)的形成与发展,推动了积极组织学术(POS)的兴起,同时也改变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关于招聘与选拔、培训与考核的内容和方式。 3、人力资本管理:情商领导力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曾说过,想做成功企业家,情商一定要高。在现在团队管理之中,8090后这批被我们称之为新生代的社会主力。他们的自主性更强,传统的硬性管理已经很难在他们身上取得预期效果。如何去发掘他们真实想法并且加以引导,则是现在管理者们苦苦思索的难题。总裁情商教练张顾严提出“情商领导力”概念,在个人企业管理中不断实践并加以传播。倡导改变传统的硬性管理(管人与理事),改变为情商领导(服务与沟通),达到以情商促绩效,优化管理方式,提升经营效果的目的。 4、基于人力资本投资视角下的职业生涯管理 职业生涯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企业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和帮助其职业生涯发展的一系列活动。职业生涯管理应看作是竭力满足管理者、员工、企业三者需要的一个动态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员工因职业生涯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实证研究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实证研究 摘要:管理科学研究是以最佳的投入产出关系组织经济和社会活动,使系统良性运行,并使相关利益主体需求获得相对满足的一门独立的应用性学科。管理科学研究方法对于当代管理发展有一定的必要性,是科学方法和思辨方法的综合运用。关键词:管理科学研究方法;历史发展;实证研究;视觉;参照系;分析工具 一、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必要性 科学研究方法在对管理的研究中十分重要。首先,科学方法具有客观性,是以事实为研究依据的,这使得我们的研究真实可靠;其次,科学方法具有实证性,依靠可以由实践检验的信息,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运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出一样的结论;再次,科学方法具有规范性,研究的程序和步骤都是有序、清晰和结构化的。最后,科学方法还具有概括性,因为科学方法研究的结果适用的范围更加广泛。所以,在我们日常的管理活动中除使用思辨的研究方法外,还应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使我们的研究更加系统、严谨更具有说服力。 二、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回顾 管理科学的发展按照时间的划分可归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19世纪末20 世纪初以泰勒、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核心内容就是科学管理思想,以及管理过程和职能分析、组织理论等;第二阶段就是20世纪的30到50 年代以梅奥为代表的行为关系学说,后来发展到行为科学理论;随后,20世纪 60年代管理科学进入现代管理科学阶段,也就是被孔茨所描述的“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这其中包括了决策理论、系统理论、管理科学及权变理论等。 管理科学发展的过程反映了管理科学研究重心的转移,古典管理侧重于对物、财及管理组织过程的管理,研究方法是以工业工程研究方法及经济学方法为研究基础的;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则是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的;而现代管理阶段则移植了数学、计算机技术学、统计学等诸多科学的方法论,形成了“管理丛林理论”,而在丛林理论中的各个学派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科学的方法。 综上所述,管理科学研究发展的特征就是管理理论的发展是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紧密相联。可以说是这些因素决定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和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论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有这样一个道理,一流的管理加上二流的人才要远远好过二流的管理配上一流的人才。管理学,是一种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学科;要研究好这门学科必须了解它所涉及的主要方面,主要分为四大版块。第一,计划;第二,组织;第三,领导;第四,控制。克雷纳说过“管理只有永久的问题,没有终究的答案。”所以,研究管理学的最好方法就是,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孜孜不倦的、深入的对以上四大版块进行探讨。 但在这之前我们还必须对管理学的科学性做一深入的了解,以便于我们能以一种科学的姿态,理性的思维去研究管理的有关方法。说到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我们首先应该看到管理科学与其他科学的差异与联系,这就需要我们为管理科学进行学科定位,通过课程学习我们了解到管理科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所研究的是社会现象,但又同社会科学研究有所差异,其核心差异就是对人的研究方面。社会科学关心的是人类活动的功能和功效,而不涉及人类活动本身的意义。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有组织的活动及其形成的系统。它是对管理活动规律的提炼和概括,是关于对有组织活动的管理的系统化、专门化的理论知识体系。 管理科学是在对多种不同性质学科的理论兼容并蓄的基础上经

过不断创新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不同学科理论及方法系统集成的结果。一般地说,管理科学的成长要综合运用数学、系统科学、经济学、心理学。这四个学科构成管理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近年来,迅猛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组织结构的变革、管理手段的创新以及经营方法的革命。管理科学的未来发展仍要依赖多个不同学科的交叉综合运用,依靠相关学科的支撑。 由于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其研究必须紧紧围绕实际存在的一般性的管理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由现象而本质,由具体而一般,抽象出科学问题并形成研究目标。凭空想象、闭门造车式的研究毫无科学价值。同时,在管理科学研究中还应注意规范研究方法,多运用实证的、实验的、定量的研究方法,而少使用科学性不强的思辨的、归纳的、定性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有利于提高研究的价值。 计划是全部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一个职能,它通常先于组织、领导、控制、活动,而处于管理职能工作的首位。对计划的研究主要要把握好计划是对未来活动的安排,与人们的行动相关,与管理的其他职能相关。在这里,我们还必须要家借鉴国外常用的“5W1H”理论,即what to do it——做什么?why to do it——为什么做?who to do it ——谁去做?Where to do it——何地做?when to do it——何时做?how to do it——怎么做?这种理论是从风险意识出发,提前考虑好要发生的各种可能性,在问题出现之前进行规避,从而保证整个计划的顺利进行。然而,未来总是不确定的,这种方法固然效果较好但成本较大、效率也低,这就要求我们同时运用其他计划理论。所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