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计量经济学-南京财经大学,王万珺)
计量经济学_南京财经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计量经济学_南京财经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样本数据的质量问题,可以概括为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参考答案:一致性2.满足基本假设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3.关于OLS样本回归直线的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解释变量与残差的乘积之和为0_残差之和为0_被解释变量估计的均值等于实际值得均值_样本回归线过样本均值点4.根据可决系数与F统计量的关系可知,当可决系数等于1时,有参考答案:F→+∞5.下列数据类型属于面板数据的有参考答案:全国31个省直辖市过去30年GDP、价格的数据_全球一百个国家过去十年的基尼系数_一百户家庭过去十年的收入、消费、储蓄、就业、医疗等方面的数据6.总体回归模型中的参数是确定性的,不是随机变量参考答案:正确7.一元回归几乎没实际用途,因为因变量的行为不可能仅有一个解释变量来决定参考答案:错误8.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用来检验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有无显著解释能力参考答案:正确9.工具变量法估计量是参考答案:有偏估计量_一致估计量10.随机游走序列用于回归分析时,可能导致虚假回归参考答案:正确11.Goldfeld-Quandt检验法可用于检验参考答案:异方差性12.在异方差的情况下,参数估计量仍是无偏的,其原因是参考答案:零均值假定成立13.异方差性的后果包括参考答案:模型的预测失效_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去意义14.关于自回归模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参考答案:局部调整模型中随机解释变量与随机干扰项没有同期相关,因此可以应用OLS估计_无限期分布滞后模型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转换为一阶自回归模型_Koyck模型和自适应预期模型都存在随机解释变量与随机干扰项同期相关问题_估计自回归模型时的主要问题在于,滞后被解释变量的存在可能导致它与随机干扰项相关,以及随机干扰项出现序列相关15.受样本容量限制,无法直接估计无限分布滞后模型参考答案:正确16.Goldfeld-Quandt检验法的应用条件有参考答案:样本容量尽可能大_针对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型异方差做检验17.有限分布滞后模型可以采用经验加权法对滞后变量的系数赋值,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参考答案:错误18.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可检验参考答案:X与Y有双向影响_X与Y不存在影响_Y对X有单向影响_X对Y有单向影响19.异方差稳健推断得到的统计量在大样本情况下比小样本下更有效参考答案:正确20.误差修正模型的优点包括参考答案:一阶差分项的使用消除了变量可能存在的趋势因素,从而避免了虚假回归问题_由于误差修正项本身的平稳性,使得该模型可以用经典的回归方法进行估计,尤其是模型中差分项可以使用通常的t检验与F检验来进行选取_误差修正项的引入保证了变量水平值的信息没有被忽视_一阶差分项的使用也消除模型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21.满足基本假设条件下,随机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但被解释变量Y不一定服从正态分布参考答案:错误22.下列时间序列中,平稳的有参考答案:白噪音_移动平均过程23.如果存在异方差,通常使用的t检验和F检验无效参考答案:正确24.被解释变量Y的个别值的预测区间具有的特点有参考答案:预测区间随解释变量的取值的变化而变化_预测区间的上、下限与样本容量有关_比总体均值的预测区间宽25.异方差的G-Q检验的结论,会随检验中去掉的样本数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参考答案:正确26.假设线性回归模型满足全部基本假设,最小二乘回归得到的参数估计量具备参考答案:一致性_线性_无偏性27.许多滞后变量模型都可以转化为自回归模型,自回归模型是经济生活中较常见的模型参考答案:正确28.给定显著性水平下,若某一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显著,则这一解释变量的参数的置信区间包括0参考答案:错误29.在总体回归函数和样本回归函数中,回归系数参考答案:总体回归函数的回归系数是常数30.下列关于回归分析中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3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的残差平方和RSS的自由度是参考答案:n-232.Almon多项式法主要针对无限分布滞后模型,主要通过Almon变换,定义新变量,减少解释变量个数,从而估计出参数。
计量经济学课程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大纲
1. 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介绍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了解如何运用经济理论和统计学工具来分析和解释实际经济现象。
•课程内容包括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回归分析、假设检验、模型评估和解释,以及计量经济模型的实际应用。
2. 学习目标
•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回归分析的基本步骤和假设检验的原理。
•熟悉计量经济模型的评估和解释方法。
•能够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实际问题。
3. 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周:导论和基本原理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基本概念和术语介绍
•经济数据的获取和准备
•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原理
第二周:简单回归分析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和估计•误差项的假设和检验
•回归系数的解释和评估
•模型诊断
第三周:多元回归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和估计
•多元回归模型的假设检验
•多元回归模型的解释和评估
•变量选择和样本外预测
第四周:计量经济模型的扩展
•非线性回归模型
•分类变量和虚拟变量的引入
•政策影响分析
第五周:计量经济模型的实际应用•面板数据模型
•时间序列模型
•聚类分析
第六周:计量经济模型的评估和解释•模型诊断和修正
•模型的解释和解读
•实证研究的写作和报告
4.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60%,包括课堂参与和作业完成情况。
•期末考试占40%,考察学生对计量经济学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5. 参考教材
•英文教材:。
计量经济学课程

《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手册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一、实验教学大纲注:类型指:操作性、设计性、综合性。
实验形式:指实验室集中、课外分散等实验形式。
三、实验项目实验一 多元线性回归[实验目的] 使学生掌握数据的输入,作散点图,计算有关统计量(均值、方差、标准差、相关系数矩阵及方差协方差矩阵等)、掌握线性回归分析方法。
[实验内容] ①数据输入、输出及处理;②作散点图;③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结果加以分析。
[实验步骤] 数据输入处理—作散点图—建立模型—假设检验—分析预测或点击File New Program ,打开程序输入窗口,同时执行多条命令 create a 1980 1998read D:\tao\PPT\Econometrics\zdata\P42.xls 2scat x yequation eq1.ls y c xshow eq1pagestruct(end=@last+2) *scalar n=eq1.@regobsscalar k=eq1.@ncoefx(n+1)=1763x(n+2)=1863eq1.forecast yf y_seplot y yfgenr ypl=yf(n)-@qtdist(0.975,n-k)*y_se(n)genr ypu=yf(n)+@qtdist(0.975,n-k)*y_se(n)genr ycu=yf(n)+@qtdist(0.975,n-k)*@sqrt(y_se(n)^2-@se^2)genr ycl=yf(n)-@qtdist(0.975,n-k)*@sqrt(y_se(n)^2-@se^2)show @coefs(2)show @stderr(2)genr beta1l=@coefs(2)-@qtdist(0.975,n-k)*@stderr(2)genr beta1u=@coefs(2)+@qtdist(0.975,n-k)*@stderr(2)genr yf1=yf(n,n+1)group P42 yf1 ypl ypu ycl ycushow P42[实验方法]上机[实验条件] 利用统计计量软件EViews[实验指导]1.打开EViews软件,双击桌面EViews快捷方式图标。
财经类高校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

第10卷第1期2013年1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an.2013Vol.10No.1一、引言随着经济发展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社会科学领域可应用数据库的积累,社会对经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随着定量分析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计量经济学,作为定量分析领域的重要课程,在各财经类高校受到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
南京财经大学是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普通本科院校,这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该校的经管类专业都已将计量经济学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
从教学角度来看,计量经济学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学科,“教师难教、学生难学”。
从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性质来看,它属于比较枯燥难学的课程,学生对该课程存在普遍的畏惧心理,学习兴趣不高。
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虽然实证研究论文的比例在逐年上升,但数量和质量仍然偏低,而且学生在论文中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能力仍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
在授课中,教师既要强调学生对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又要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应用能力。
笔者结合多年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经验,针对财经类高校的具体特点,首先从目前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难点出发,分析现存问题的主要原因,经过多年创新性的探索性实践之后,提出计量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的进展,以及有待进一步改善的方向。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的难点和问题(一)教材的选取虽然《计量经济学》教材很多,但普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很难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尤其是想找到一本专门针对财经类高校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编写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就更难了。
针对财经类高校的教学,综合目前常见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大致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国内教材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缺点,数学公式推导和证明部分过多,而案例分析明显不足,很多案例过于陈旧,不具备良好的应用示范作用,这样既增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和畏惧心理,又无法使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
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课程表

胡荣华
Z1-203
上午2
第1-17
10112006 高等数理统计
34
周; 星期 二-上午1
杨益民
Z1-204
上午2
第1-17
周; 星期
10112008 高级计量经济学
51 二-下午1 陈耀辉 Z1-203
下午2 下
午3
第6-17
周; 星期
一-上午1
10112009 高级微观经济学(双语)
68
上午2 上 午3 星期
10132005 金融经济学
第1-17
周; 星期
51 二-下午1 杨抚生
下午2 下
午3
第1-17
周; 星期
51 一-下午1 唐祥来
下午2 下
午3
第1-17
34
周; 星期 四-上午3
蔡军
上午4
第1-17
周; 星期
51 一-上午1 唐祥来
上午2 上
午3
第1-17
34
周; 星期 四-上午1
汪冲
上午2
第1-17
国民12、产经12、 旅管12、贸经12、 应用经济学12 西经13、国贸13 国贸12 国民13
产经13、贸经13
贸经13 国贸12 国贸12、政经12
文创12
会计硕士13
10142001 产业组织理论 10142002 高级国际贸易学(双语) 10142003 国际投资理论与实务 10142004 国民经济学
34
周; 星期 三-上午1
李林木
上午2
第1-17
34
周; 星期 五-下午1
张秀莲
下午2
第1-17
34
计量经济学课程介绍

课程简介课程的定位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学科,运用数理统计和统计推断工具对经济理论所假设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计量经济学可定义为实际经济现象的数量分析,它把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推断视为工具,应用于经济现象的分析。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希望能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够建立和应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经济预测、结构分析和政策模拟评价。
具体,一是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计量经济学理论功底,为经济学其他课程的学习和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二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提高学生经济计量分析能力和水平。
课程内容设置该门课程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假设、估计、检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并涉及到非线性模型设定、估计及检验方法,同时对多重共线性、自相关、异方差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
此外,分别对联立方程组模型、分布滞后模型、虚拟变量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地讲授。
授课中还配有实验教学环节,学习应用相关统计应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建模方法对实际的经济数据进行加工、分析,找出现象间的联系,进而分析、认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无论双语课程还是普通计量课程,一般一学期安排 62 个课时,包括 16 周每周 3 节的授课课时,和 7 周每周 2 节的实验课时。
课时具体安排如下:计量经济学》学时分配表实验课学时分配表按照当前每学期14-16个计算机实验课时的计划,对实验内容与课时做如下安排:计量经济学双语课程课时分配表:教学方法:理论讲授。
理论讲授介绍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案例分析。
结合具体案例讨论计量经济方法的实际运用,对计量模型中可能存在问题的检验方法和补救措施,如何在计算软件上实现各种计量经济的基本运算上机实验、学生课外自学与课外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为解决有限课时与拓展学生知识面的矛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本课程部分内容采用学生课外自学、教师答疑的教学方式;课外研究则是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的拓展训练,主要培养学生利用计量经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能力与研究能力课程建设情况《计量经济学》课程自从成为校级精品课程以来,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方面紧紧围绕提升教学质量这一核心目标,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会计学本科专业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51013 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先修课程:微积分课程简介:本课程讲授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包括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厂商理论生产与分配理论,市场结构和政府对校正“市场失败”的作用。
教材名称:《微观经济学》教材主编:费剑平出版社:首都经贸主要参考书目: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上册)(第6版)[美]凯斯/菲尔/ 高级微观经济学(张军主编)课程编号:051014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简介:经济活动的衡量、国民收入的决定、就业与委托人、宏观财政政策与宏观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流派及论战。
教材名称:宏观经济学教材主编:梁东黎出版日期:2003-05-01 出版社:南京大学主要参考书目:高级宏观经济学上海财大大卫·罗默2002-10-01 / 高级宏观经济学(影印本)上海财大David Romer课程编号:051021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简介:本课程讲授管理信息系统学科及专业概论:MIS专业的发展史及其特点,培养目标及专业方向、知识及能力结构;MIS原理初步:MIS的概论、结构开发方法论等;MIS开发初步:主要是系统规划和分析;国家信息化形势及任务。
教材名称: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教材主编:薛华成出版社:清华大学主要参考书目:管理信息系统(附光盘1片)(第二版)高教黄梯云主编高教司组编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化企业的组织与技术(第六版影印版)高教Kenneth udon课程编号:051015 课程名称:《管理学》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简介:介绍管理学特别是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介绍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为广大同学继续学习管理类课程及解决现实管理问题服务。
教材名称:《管理学原理》教材主编:周建临出版社:上海财大主要参考书目:管理学原理南京大学(陈传明邹宜民)2003-03-01 / 管理学原理高教刘松柏主编课程编号:051016 课程名称:《财政学》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课程简介:财政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即公共部门或政府部门经济学研究政府部门如何履行职能和高效率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行为。
计量经济学王万珺课件第一章 导论.

经典计量经济学与非经典计量经济学
区分依据:
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时期及其理论方法上的特征
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现代计量经济学)——上世纪70年代以后
内容包括
1)模型类型非经典计量经济学问题; 2)模型导向非经典计量经济学问题; 3)模型结构非经典计量经济学问题; 4)数据类型非经典计量经济学问题; 5)估计方法非经典计量经济学问题五个方面的内容。
二、计量经济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1933年弗里希提出:“用数量方法探讨经济学可以 从几个方面着手,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和计量经济学 混为一谈。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绝非一码事;它也 不同于我们所说的一般经济理论,尽管经济理论大部分 具有一定的数量特征,计量经济学也不应视为数学应用 于经济学的同义词。经验表明,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 学,对于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的数量关系,都是必要 的,但本身并非是充分条件,三者结合起来才是强有力 的,这种结合便构成了计量经济学”。
例如:
生产函数模型 Q Ae t K L 中有4个参数——效率系数 A 、技术进步速度
、资本的产出弹性
的取值范围设定为
、劳动的产出弹性 ,根据经济含义,可将这些参数
A0
0 1
0 1
0 1
1
第三方面、函数取值范围的设定
参数取值范围的设定主要根据经济理论或实践经验给出
▼
一、计量经济学的定义
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经济数 据为依据,以数学、统计方法为手段,通过建
立、估计、检验经济模型,揭示客观经济活动
中存在的随机因果关系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的分 支学科。
二、计量经济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理论、数学、统计学 的结合,是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的交叉学 科(或边缘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教材
伍德里奇 Wooldridge 2003 Introductory Econometrics: A Modern Approach 古扎拉蒂 Gujarrati 2003 Basic Econometrics: A Modern Approach Or 经济计量学精要,机械工业出版社 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第四版), 平狄克 机械工业出版社
交流与学习
本课程的公共邮箱: njueconometrics@ 密码:123456abc 人大经济论坛 账号:njueconometrics 密码:123456abc
计量经济学
王万珺
wanjunwang@
南京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 经济系
成绩
平时作业(练习册) 课程论文(自由分组, 大班:每组不超过六人, 第十五周之前必须上交) 考勤(每人总分50分,缺到一次扣10分, 包含提问和随机点到) 期末考试
关于课程论文
必须包含: ——引言或Introduction ——模型和数据说明 ——Eviews或STATA分析数据及运行的主 要结果 ——文章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