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指导》PPT教学课件图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 章体裁,它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形貌、构造、 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成因、关系、 功用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 律,使人获得有关知识。
二、说明文的类型
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说明事物特征的
是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说明科学原理的
是事理说明文。
时间顺序 三、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说明文常识; 2、知道说明文阅读的考题类型; 3、掌握说明文阅读题的答题方法技巧; 4、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说明文常识
• 一、什么是说明文? • 二、说明文的类型 • 三、说明顺序 • 四、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 五、说明文语言特征 • 六、说明对象的特征
一、什么是说明文?
逻辑顺序
年代:古→今; 季节:春→冬;
近→远、前→后、左→右、 南→北、低→高……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 变化等词语)
由整体到局部、 由因到果、 由主到次、 由概括到具体、 由特征到作用、 由现象到本质等
四、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说明方法
列数字
特征
有具体的数字
作用(结合原文作答)
具体准确地
作比较 两个事物之间的对比 突出强调地
近年来中考对说明文的考查内容:
2008 《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 1、题目作用 2、说明思路和信息概括 3、说明方法及其 作用 4、知识拓展运用:材料探究 2009 《速冻食品也新鲜》 1、拟题 (说明对象及特征) 2、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语言准确性 4、知识拓展运用:生活中运用 2012 《高山上的守望者——岳桦》 1、段落作用(首段) 2、说明思路和概括内容 3、说明 方法及其作用 4、说明文语言特色:准确性和生动形象性 2013 《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 1、概括内容 2、分析说明顺序 3、段落作用(尾段) 4、知识拓展运用:生活运用和口语交际 2016 《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 1、概括内容 2、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说明顺序和思路 4、段落内容还原
中考说明文阅读ppt课件(30页)

通常用什么是什么的推断句式。
例如:
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其中的“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是食物这一概 念的“种差〞即食物不同于其他概念的本质特 征,“物质〞是食物的属。这样,我们对食物 这一概念就有了更加准确的熟悉。
作诠释
作诠释是对事物、事理的某些特点所作的解释说 明,显示概念的部分含义的说明方法。 这种方法与下定义的方法相似,它的不同之处在 于语言不像下定义那样严谨、讲究科学,可以随 意些,形式也不拘一格。能够通俗地解释、解说 事物,使用起来较为方便,与下定义相比,用得 更多一些。 例如: “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 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
〞等词 格式: “XX〞表示……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1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中心 句〕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 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 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 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 马……〔比喻、排比,把云的万千姿态描述得非 常生动形象,能够激发读者的想像。〕它们有时 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 森。刚刚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 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对比〕云就像是天气 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 天气。〔比喻〕
讨论+发言
NO2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 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 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NO4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 下雨或者下雪。 为什么不能删去“往往〞 “常常〞?
“往往〞 “常常〞表示可能,不是绝对的,符 合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新课标、新教材 对说明文阅读和考查的要求:
说 明 文 阅 读
例如:
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其中的“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是食物这一概 念的“种差〞即食物不同于其他概念的本质特 征,“物质〞是食物的属。这样,我们对食物 这一概念就有了更加准确的熟悉。
作诠释
作诠释是对事物、事理的某些特点所作的解释说 明,显示概念的部分含义的说明方法。 这种方法与下定义的方法相似,它的不同之处在 于语言不像下定义那样严谨、讲究科学,可以随 意些,形式也不拘一格。能够通俗地解释、解说 事物,使用起来较为方便,与下定义相比,用得 更多一些。 例如: “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 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
〞等词 格式: “XX〞表示……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1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中心 句〕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 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 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 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 马……〔比喻、排比,把云的万千姿态描述得非 常生动形象,能够激发读者的想像。〕它们有时 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 森。刚刚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 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对比〕云就像是天气 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 天气。〔比喻〕
讨论+发言
NO2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 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 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NO4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 下雨或者下雪。 为什么不能删去“往往〞 “常常〞?
“往往〞 “常常〞表示可能,不是绝对的,符 合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新课标、新教材 对说明文阅读和考查的要求:
说 明 文 阅 读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PPT优秀课件

五、说明顺序
• 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 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 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 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 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 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 特征。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 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 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 象等。
(二)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
“本句用了 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 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 (说明内容), 使读 者
”
答题技巧: 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列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 更有说服力。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 文章的趣味性。 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 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分析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1、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 据说秦始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 写了一篇文章,用了三千片竹简。
这里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者举 秦始皇批阅文书用简片之重和东方朔给 汉武帝写的文章用简之多为例,具体、 真切地说明了简书的笨重和不方便,给 读者留下鲜明、深刻印象。
3、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 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 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 遥遥相对。
说明文的阅读指导(中考及初中学年复习精品课件)

• 三种说明顺序: • 时间顺序
• 空间顺序
• 逻辑顺序
一般<—>个别 现象<—>本质 原因<—>结果 概括<—>具体 部分<—>整体 主要<—>次要
• 说明文的线索
• • • • • • 1、感情线索 2、事物线索 3、人物线索 4、思绪线索 5、景物线索 6、行动线索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 分类别、作比较、作引用、画图表、下定义、 作诠释、摹状貌。
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分类别 作比较 作引用 画图表 下定义 作诠释 摹状貌
运用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或事理得得方法。 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运用比喻的方法对事物和事理进行形象化的说明。可以增强说明 的形象性、生动性。 说明事物的特征,根据其性质、角度,把事物分成如干类别,分 别加以说明。 用相关联的相同或相反的事物进行对比的一种说明方法。 引用名言、故事、谜语、传说等资料说明事物,增加形象性的方 法。 通过画图、表直观形象说明事物的一种方法。 用判断句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简明、概括的说明,来说明事物的 本质属性。 对所说明的对象的属性进行解释、说明,使人们获得明确、清晰 的认识。 用描写的方法,摹写食物情状的方法。
●语言的准确性﹙加点的词能否去掉﹚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 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 “……”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 符合实际。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 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 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 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 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 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 空间顺序
• 逻辑顺序
一般<—>个别 现象<—>本质 原因<—>结果 概括<—>具体 部分<—>整体 主要<—>次要
• 说明文的线索
• • • • • • 1、感情线索 2、事物线索 3、人物线索 4、思绪线索 5、景物线索 6、行动线索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 分类别、作比较、作引用、画图表、下定义、 作诠释、摹状貌。
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分类别 作比较 作引用 画图表 下定义 作诠释 摹状貌
运用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或事理得得方法。 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运用比喻的方法对事物和事理进行形象化的说明。可以增强说明 的形象性、生动性。 说明事物的特征,根据其性质、角度,把事物分成如干类别,分 别加以说明。 用相关联的相同或相反的事物进行对比的一种说明方法。 引用名言、故事、谜语、传说等资料说明事物,增加形象性的方 法。 通过画图、表直观形象说明事物的一种方法。 用判断句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简明、概括的说明,来说明事物的 本质属性。 对所说明的对象的属性进行解释、说明,使人们获得明确、清晰 的认识。 用描写的方法,摹写食物情状的方法。
●语言的准确性﹙加点的词能否去掉﹚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 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 “……”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 符合实际。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 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 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 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 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 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说明文阅读专题 ppt课件

1.表态(不能删)
2.定性。如“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
3.若删去,原来……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了,表 意太绝对,不符合实际。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常见修饰限制性词语有:
• 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最、更……
• 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
• 表时间:当时、刚刚、迄今……
ppt课件
10
➢分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 一片片常绿红树林。”“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1)不能。(2)“部分”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指的是局 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都能生长红树林,(3)删去 后就变成全部都能生长,不符合实际,(4)“部分”一词表现 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比如一座山石,大约有城里的一座高楼那么大,侧面看它却 薄得像一本书,或者干脆是一张纸”“大约”一词能否删去, 为什么?
(1)不能。(2)“大约”一词表估计,(3)删去后意思就从 大概有城里一座楼那么大变成了刚好有城里的一座高楼那么大, 表意太绝对,不符合实际,(4)“大约”一词表现了说明语言 的准确性。
③荆州民歌的曲种繁多。有田歌、号子、山歌、情歌、灯
歌、风俗歌等数十种,荆州民歌曲调也十分丰富,仅江陵
民歌五大调即喇叭调、伙计调、“荆嘚州调民、歌叮”当的调特。点有是些:曲牌
后来发展为荆州花鼓戏的主要唱腔,脍炙人口,流传全
国。
1、 历史悠久
④荆楚民歌的内容十分广泛。有2反、映曲农种业繁生多产,的曲,调有丰反富映 爱情生活的,还有把生产劳动与男女爱情结合起来的,也 有劳动之余打趣逗乐的。 ppt课件3、(2内01容7黄广冈泛市中考卷) 5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PPT教学课件

14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4、阅读《你的唾液贵如金》,结合具体 内容分析本文语言特点。
A、分析说明语言的平实、准确性
B、分析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性
2020/12/11
15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方法归纳
1定性。本文语言平实、准确或生动、准确。
2列举修饰限制性词语、句子或具有比喻拟人 等修辞手法的句子
2020/12/11
17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5 通读全文,说说第⑥段中“我们已经得出的 这一结论”指的是 什么。(05。济南) 《2050,告别一百万个物种》
考察指示代词的指代内容。根据“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答案应在文 章中找。
据保守估计,这6个地区的物种到2050年将消 失15﹪~37﹪,即平均有26﹪的物种将因为气 温升高且无法寻找到适宜的栖息地而灭绝。
3分析词语、句子的表达作用,体现语言特点
2020/12/11
16
示例: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准确。例如“唾液 是消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帮手 ”、“研究 证明,唾液是你宝贵的信息库,是反应你 健康状况的一扇窗。 ”等语句中把“唾液” 比作“帮手 ”“信息库”“窗”,生动、 形象地说明了唾液可以帮助消化、传递珍 贵信息、反应健康状况的重要作用。语言 表达生动、形象。
强调了经济损失之大, 如果去掉这个词, 意思
变成“我国每年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济损失刚好
是200亿元”,太绝对了,表达就不准确,不严密
了。
“很可能”一词表估计,它说明月球成为人
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不一定能够实现,表达
准确,严密。
2020/12/11
11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中考复习之说明文阅读指导PPT优秀课件下载1(20张)

说明方法在语段中的作用
说明方法 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举例子 引用 准确地说明 突出说明了 生动形象地说明 具体地说明 充分具体地说明 作用 (对象)的 (对象)的 (对象)的 (对象)的 (对象)的 (特征) (特性) (特征) (特征) (特征)
(故事、传说、诗句)使文章有趣味,有文采,更生动。
(没有联系 引用古诗句,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增添文化情味。 语境)
充分说明纸质信已被广泛运用,增添了文学情趣。
答题技巧:作用+具体语境
表述:用( 类型) 的说明方法, (基本作用) 的说 明了 (说明对象)的 (特征)。 (提示:说明方法是为说明对象的特征服务的,找准了某 种说明方法所在段的中心句,一般也就找准了此种说明方 法在文中的具体作用,但有时候得从分析材料入手,自己 归纳。)
(2010南京卷《云锦,世博会上的南京名片》)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题型示例4
17 .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怎样才能让南京云 锦“焕发青春活力”?(3分) (2010南京卷《云锦,世博会上的南京名片》)
创新拓展,联系生活
课时目标
揣摩分析说明方法在说明事物中的重要作用。 准确把握说明文中的关键词,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2011南京卷《从“尺素书”到“伊妹儿”》)
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题型示例2
(1)写西汉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信用了什么方法? 说明了什么?(2分)
(2011南京卷《从“尺素书”到“伊妹儿”》)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题型示例3
15.第④节画线句中加点的“最多”一词能否删去? 为什么? 一天最多也只能织成不满两寸的云锦。
表频率的词:屡次、有时……
表资料来源的词:据调查、据统计……
据考证,在文字发明之前,人类曾经用实物作 为传达信息的工具,这就是“实物信”。
《中考说明文阅读》PPT课件

•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2
)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
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
”“有余”等表数量。 精选课件
13
•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 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 学性。
个词语不能互换的两个理由。
精选课件
21
2008年·河南
12.本文以“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为标题,有 什么作用?(3分)
2011 ·江西省南昌
22.文章以“太阳风暴对地球影响有多大?”为 题,有什么作用?(2分)
对说明对象或说明中心的考查
精选课件
22
2010年山东临沂
18. 以下两题任选其一做。 ①本文最突出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精选课件
8
6.摹状貌:对……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 具体生动形象。 7.画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让人一目了然,容易理解。 8.下定义: 准确严密的说明了……的本质特征 。
9.作引用:引用资料具体详实的说明……的特征 ,增强了说服力。
10.作诠释:对……解释说明,使……更通俗易 懂。
中考备考之
说明文阅读复习
精选课件
1
精选课件
2
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 绍事物特点、阐明事理,给人以知识的一 种文体。
精选课件
3
说明对象 及其特征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说明顺序三大类:
列举下, 时举下例定间子义空间和逻辑。
发分类展别变化有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应文段】由于世界各国对禁用溴甲烷十分重视,加上 《蒙特利尔议定书》的限制,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采取相 应的措施。目前,已经有15个发达国家明确表态不再使 用溴甲烷。不过,如果这一承诺不能兑现,87个发展中 国家将不可能在2015年放弃使用溴甲烷。
因为……所以、并且、但是、不仅……而且、无 论……都、不是……而是、如果……那么
中,这种化合物能够激发半数以上的嗅觉感受器 发 生 强 烈 的 反 应 。
×
D.西尼罗病毒从鸟类传染给人类的原因是它们都有某种特 定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壬醛。
×
原文传播西尼罗病毒的蚊子最喜欢叮咬的鸟类迁 徙 之 后 , 它 们 就 开 始 叮 咬 人 类 了 。
中考科学类说明文阅读选择题,有时似是测查“ 脑筋急转弯”的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有时并 不 难
C.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作者担心作为 传统文化标志的书斋也将被“读图时代” 的电脑和网络所替代。
[对应文段] 进入21世纪,人们对传统的兴趣在逐 步衰减。有些人认为,作为传统文化标志的书斋 也将被“读图时代”的电脑和网络所替代。
答案:错 小结:注意比照表述对象是否一致。
(2011山东卷)下列表述是否符合原文意思( )
答案:错。
总结:注意关联词
解答科技类说明文选择题有关“选 项是否符合文意”类题目的注意事 项:
1、审读选项时,要注意表述对象。 2、审读选项时,要注意时间性、绝 对性词语和关联词语等。
切记
所有的判断都必须来自原文, 切切不可以主观臆断,建议先通读 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 思。找到题干中句子在原文中的位 置,前瞻后顾,认真比对,多用排 除法(尤其是表述绝对的选项)。
例、 2011南宁市卷 ·12
下列表述与本文内容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南方库蚊是西尼罗病毒的主要携带者,这种病毒给人
类造成了灭绝性的灾难。 原文南方库蚊尽管不是唯一携带西尼罗病毒的蚊种,但却 是这种病毒的主要携带者。西尼罗热是一种病毒引起的疾 病,1 9 9 9年从中东地区传入纽约市,现已在北美地区广
怎样提高选择题正答率
要由我们习惯的研读、 泛读方式,转为精读方式。
方法提示: 大致读懂文本是基础, 关注选项抓关键词语只是辅助, 细心比对才是关键。
答题技巧: 确认:题干内容
定位:题干所指内容在文本中的
位置,圈定“一Hale Waihona Puke 之内” 。 比对:落实“确认整合”
(2011年江西卷)下列表述是否符合原文意思( )
研究选项,提高选择题正答率
涉及题材:科学技术类、自然生态类、文化历史类 1.分析说明对象及特征 2.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 3.理清说明顺序 4.掌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5.品味说明文的语言 6.依据内容进行的合理推断
近两年新题型答题分析
2011北海市《用什么点亮黑夜》 1.下列有关能源利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对句子使用说明方法判断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分析:第1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提取。 第2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作用的掌握。 第3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 小结:关于分析文章内容正误的选择题,错误的 类型主要有:指代不明、因果颠倒、偷换概念、 以偏概全、无中生有、超前肯定等。对此,我们 可以应用排除法,把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提 高答题命中率。
A.“呼吸运动计量法”是测试垃圾降解率的唯一有效方法
答案:错 总结:注意绝对性词语
唯一、只有、所有、全都、一切、必须必然、一定、只有 ……才,只要……就
2010四川 卷下列说法是否符合文意()
D. 因为87个发展中国家将在2015年放弃使用溴甲烷,所 以目前已有15个发达国家明确表态不再使用溴甲烷。
• 顺口溜
• • • • 整体阅读知大意 关键语句看仔细 题文对应别忘记 筛选比较要牢记
考前强化训练:
• (一)分清类别读懂文本 • (二)考试中应该三读文本
• • • • • • 一读,快速浏览了解大意 二读,根据题目细读重点句段 三读,这是对前两次阅读的深化 审清题意把握要求 准确表述灵活回答 掌握方法避免失误
D.图腾制度形成之后,随着图腾文化的发展而日 臻完善,但随即为其他社会组织制度所代替。
[对应文段] 图腾制度在形成之后,随着图腾文化
的发展而日臻完善,并随着图腾文化的衰亡而为 其他社会组织制度所代替。
答案:错
小结:注意时间性词语
(2010北京卷)下列说法是否符合文意( ) ·
。 【对应文段】一般来说,将垃圾生物降解是解决其污染环 境问题的有效方法。科学家用“呼吸运动计量法”来测试 垃圾的降解率。他们在一个富含微生物的容器中放入作为 测试样本的垃圾,例如报纸或香蕉皮,使它们暴露在空气 中,微生物会一点点地吸收这些样本,并释放二氧化碳, 单位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的水平是衡量降解率的一个重要 指标。
说明文阅读除了要求掌握文体知 识外,更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 解,筛选信息的能力。成功地阅读 一篇说明文,涉及到文体知识的题 目要做到万无一失,筛选信息的题 目要寻找准确有效的答题区间,提 取信息一要“准”,二要“全”保 证无一疏漏,宁多勿少。
• 答题技巧: • 1通读全文 • 2审清题意 • 3题文对应 • 4找准信息区 • 5筛选,比较,排 除
泛地传播开来。西尼罗病毒主要是给鸟类种群造成了灾难, 但是当人类被蚊子咬过以后,也会感染病毒。 *
B.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气味中有占主导地位的4种 成分,其中有一种叫壬醛。 原文结果发现,在人类气味中占主导地位的4种成
分 中 , 有 一 种 叫 做 壬 醛
。
√
C.经测试,在蚊子的嗅觉感应器中的1300个神经细胞 有半数以上对壬醛有强烈的反应。 原文 结果他们发现,在蚊子的1300个嗅觉感受器
河池市(2011)《食品添加剂无处不在》 9.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 10.本文第②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11.对本文说明语言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2.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南宁市(2011)《人与哪种动物气味相投?》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 项是( ) 10.本文运用的说明顺序准确的一项是( ) 11.根据文意,下列与蚊子相关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12.下列表述与本文内容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