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指导——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_课件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指导课件

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只有切实抓住“今天”,才能巩固“昨天”的成绩,获得“明天”的果实。
说明文阅读一、辨析说明方法二、体会说明语言1.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十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2、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3、星云分为亮星云和安星云。
4、松鼠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摹状貌)5、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
6、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解释。
7、“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8、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
(举例子)(作引用)(下定义)(作诠释)一.辨析说明方法命题方式:考查对说明方法的掌握主要有两个方向:①会判断②会分析其作用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
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
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表达效果?1、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句子生动形象。
2、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的介绍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点。
3、这段文字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人民英雄纪念碑比做顶天立地的巨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回答模式:“这段文字运用了(说明方法),(准确的/具体的/生动的/清楚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说明文的方法及作用提示:1举例子:具体真实的说明了说明的对象-----的特点。
2作比较:突出说明了-----------------------的特点。
3打比方(摹状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
4列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的特点。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指导》PPT教学课件图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 章体裁,它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形貌、构造、 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成因、关系、 功用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 律,使人获得有关知识。
二、说明文的类型
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说明事物特征的
是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说明科学原理的
是事理说明文。
时间顺序 三、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说明文常识; 2、知道说明文阅读的考题类型; 3、掌握说明文阅读题的答题方法技巧; 4、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说明文常识
• 一、什么是说明文? • 二、说明文的类型 • 三、说明顺序 • 四、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 五、说明文语言特征 • 六、说明对象的特征
一、什么是说明文?
逻辑顺序
年代:古→今; 季节:春→冬;
近→远、前→后、左→右、 南→北、低→高……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 变化等词语)
由整体到局部、 由因到果、 由主到次、 由概括到具体、 由特征到作用、 由现象到本质等
四、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说明方法
列数字
特征
有具体的数字
作用(结合原文作答)
具体准确地
作比较 两个事物之间的对比 突出强调地
近年来中考对说明文的考查内容:
2008 《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 1、题目作用 2、说明思路和信息概括 3、说明方法及其 作用 4、知识拓展运用:材料探究 2009 《速冻食品也新鲜》 1、拟题 (说明对象及特征) 2、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语言准确性 4、知识拓展运用:生活中运用 2012 《高山上的守望者——岳桦》 1、段落作用(首段) 2、说明思路和概括内容 3、说明 方法及其作用 4、说明文语言特色:准确性和生动形象性 2013 《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 1、概括内容 2、分析说明顺序 3、段落作用(尾段) 4、知识拓展运用:生活运用和口语交际 2016 《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 1、概括内容 2、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说明顺序和思路 4、段落内容还原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共张精品PPT课件

方 画图表
法 下定义
作诠释
分类别 摹状貌
• 常见说明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口诀)
• 列(数字)、举(例子)、 下(定义) ,
• • 分(类别)、作(比较)、
打(比方) , • • 摹(状貌)、(作)诠(释)、
画(图表) 。
• ⑩引用说明: • 有以下几种形式——
•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于举例子) •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于列数字) •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
说服力)
•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 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 的作用。)
➢掌握说明方法 (语言标志)
• ★举例子:例如、比如、据说、譬如……
• ★列数据:数词(大写也是)确数、约数;小 数、分数、百分数、度数、倍数……(与年代 区别)
2、找说明事物的特征: 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 则注意段意、中心句。(如《中国石拱桥》三大 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说明:说明事物,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 就是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是某一事物所具有而 别的事物不具有的特点。
例如《死海不死》主要说明了死海咸度高 的特征,死海水中的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 海水的23%-25%(这和一般的淡水湖不同)。
再如《苏州园林》,文章主要写苏州园林是各 地园林的标本,它独具的特点就是:“务必使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 的图画。”全文从亭台轩榭的布局,花草树木 的映衬,门窗雕刻的图案等方面进行介绍,使 读者能了解苏州园林区别于其它各处园林的鲜 明特征。
3、 说
举例子 列数据 作比较
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ppt课件

【对应文段】由于世界各国对禁用溴甲烷十分重视,加上 《蒙特利尔议定书》的限制,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采取相 应的措施。目前,已经有15个发达国家明确表态不再使 用溴甲烷。不过,如果这一承诺不能兑现,87个发展中 国家将不可能在2015年放弃使用溴甲烷。
因为……所以、并且、但是、不仅……而且、无 论……都、不是……而是、如果……那么
中,这种化合物能够激发半数以上的嗅觉感受器 发 生 强 烈 的 反 应 。
×
D.西尼罗病毒从鸟类传染给人类的原因是它们都有某种特 定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壬醛。
×
原文传播西尼罗病毒的蚊子最喜欢叮咬的鸟类迁 徙 之 后 , 它 们 就 开 始 叮 咬 人 类 了 。
中考科学类说明文阅读选择题,有时似是测查“ 脑筋急转弯”的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有时并 不 难
C.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作者担心作为 传统文化标志的书斋也将被“读图时代” 的电脑和网络所替代。
[对应文段] 进入21世纪,人们对传统的兴趣在逐 步衰减。有些人认为,作为传统文化标志的书斋 也将被“读图时代”的电脑和网络所替代。
答案:错 小结:注意比照表述对象是否一致。
(2011山东卷)下列表述是否符合原文意思( )
答案:错。
总结:注意关联词
解答科技类说明文选择题有关“选 项是否符合文意”类题目的注意事 项:
1、审读选项时,要注意表述对象。 2、审读选项时,要注意时间性、绝 对性词语和关联词语等。
切记
所有的判断都必须来自原文, 切切不可以主观臆断,建议先通读 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 思。找到题干中句子在原文中的位 置,前瞻后顾,认真比对,多用排 除法(尤其是表述绝对的选项)。
例、 2011南宁市卷 ·12
中考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ppt课件

9.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
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如《中国石拱桥》中“这些石
刻 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
万状,惟妙惟肖”。这样的说明显得十分生动、活泼。
10.作引用:即引用说明,有四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 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 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 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另引用说明如果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3.作者在第③段中列举了一系列数字,请分析它们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③段中数字是为了准确说明食品添加剂的防腐保鲜效果十分明显。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做这类题要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如: 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在第③段中有“8万个、第五天、10万 个”等数字,因此所用说明方法是“列数字”,作用是说明“食品添加剂对食 品的防腐保鲜效果十分明显”。 4.阅读链接材料,请你根据本文有关食品添加剂的知识,判定这一食品能否安全 食用,说说你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该食品不能安全食用。理由1:该食品添加剂中的硫氰酸钠是 非法添加物,超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理由2:山梨酸钾的添加量超出 0.5%的规定标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文章最后两段介绍了食品添加剂对 食品安全的影响,由此可以判断出该食品是否合格。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方法、语言细品味》课件

3.加点词有什么作用 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4.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可分四步回答: (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表达效果。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表达效果。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说明不符合实际。
5.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可分四步回答: (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例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 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的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 对。 (4)……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在很多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正在改变着大众 的生活。
④导航卫星的精确定位功能可广泛用于农场规划、田间测图、土壤取样以及 肥料、杀虫剂的使用等方面,助力精细农业增产。例如,它能够提升农药、肥料 使用的精度,同时更好地控制化学物质的扩散,从而降低成本、扩大产量,建设 环境友好型的新农场。据.估.计.,卫星导航技术带动的平均增产可以达到10%,平 均成本能够降低15%。
4.有人问,有了GPS,我国为何还要研发“北斗”?请结合选文和下面的【链接 材料】,谈谈你的看法。(3分) 【链接材料】印度曾经高度依赖美国GPS系统。1999年,印度、巴基斯坦“卡吉 尔战争”期间,美国直接关闭印巴战区的所有GPS服务,导致印度的武器和士兵 瞬间“失明”。印度损失巨大。 【答案】示例:①只有高科技独立,不依赖、受制于人,才能保卫国家安全;② “北斗”可以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造福百姓;③“北斗”可以加快产业融合,促 进经济发展。(意思相近即可)
据.估.计.,卫星导航技术带动的平均增产可以达到10%,平均成本能够降低 15%。 【答案】示例:不能删去。“据估计”表明“增产”和“成本降低”的数据是推 测的,删去后表达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性和严密性。(意思相近即可)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说明文阅读指导》课件

作诠释
下定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示事物的本质。甲
乙(正反说都正确)
作诠释:解释说明。 甲 乙() 甲 乙()
下定义作用答题模板:科学准确地揭示“×”的本质特点,使人们在阅 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理解。
作诠释作用答题模板:向读者解释说明了······通俗易懂,便于读者对抽象概念
的理解。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一般说明文的语言风格有两种: 一是简明平实,二是生动活泼。
举例子作用答题模板:文中举了“······”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便于读者 理解。
必杀技:看“如”字前面一句话。
明方法 说作用 定模板
例3:③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要素。浓墨书写时行笔实而沉, 墨不浮,具有凝重沉稳,神采外耀的效果。淡墨介于黑白之间,呈灰色调,给 人以清远淡雅的美感。涨墨是指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这 种墨法既保持了笔画的基本形态,又线面交融,富有朦胱的墨趣。(
打比方作用的答题模板:文中把“×”比作成“×”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化抽 象为具体,便于读者理解。
明方法 说作用 定模板
例2:②胡萝卜和生菜、芹菜属于植物中的一大类,但它质脆味美,更受大 部分家庭主妇青睐。胡萝卜栽培广泛,其根部富含营养物质,如胡萝卜素和 多种维生素等,是世界各国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题型1:句子中加点词有何作用?
答题模式: 先结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 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
明方法 说作用 定模板
例1: 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
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 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 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指导之说明方法及作用课件

只是目前核电站发电成本的10%,如以石油价格为标准,每吨氦-3价值约40-100亿美元,
是月球上的超级“金矿”。
③有关氦-3在地球和月球上的储量目前说法不一:有的说在地球上氦-3储量为半吨,也
有的说是15吨;有的说月球蕴藏的氦-3约为100万吨,也有的说沉积在月球上的氦-3约有
5亿吨。俄罗斯专家估算,在10-15平方千米范围内发掘并加工深度为3米的月壤,即可获
音的文字化使网络低俗语言不断翻新;四是网民自我矮化、讽刺挖苦的创造性词语。
③网络低俗语言的使用,主要有以情绪发泄为目的网络谩骂、以恶意中伤为手段的语
言暴力、以粗鄙低俗为个性的网民表达等三方面的现象。部分网民在不深入了解事实的
情况下,将情绪性的谩骂宣泄向公共空间。现实社会里的粗鄙化市侩化的语言也在互联
测一测
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 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 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 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 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 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降落,从而化解了高速降落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 柔克刚”,到达“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 ⑦蚊子在雨中安稳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 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 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3)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测一测
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 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 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到达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 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 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 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视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 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 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估计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 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④本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 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 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 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战演练
我们身边的辐射 1.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当 照射剂量是2000~4500毫西弗(mSv)时,人 体会受到怎样的影响?(2分) 2.“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 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 一句中“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3.请你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④段中画线句 子的作用。(3分) 4.读了本文后,你在日常生活中会采取哪些措 施来防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至少写出四种) (4分)
答题模式:
①不能删。 ②因为“„„”表示„„,删掉后就变 成了„„,这与文意不符。
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两词可否互换,并说明理由。
广西乐业的一个洞中大厅——红玫瑰大厅长300米, 宽200米,最高处达260米,这规模与人民大会堂相当, 但高度要高多了。句中的“相当”可以换成“相同”吗? 说说理由。
【答案】 11.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2至6周内死亡。(2分,意 思对即给分) 12.不能删除。“主要”一词表明天然放射线大部分来自宇宙射线、地 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三个方面,但不排除来自于 别的方面的。若删去,说明天然放射线只来自这三个方面,与事实不符。 (3分,意思对即给分) 13.画线句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CT检查 给人带来伤害,甚至可能是永久性伤害。(3分,说明方法2分,表达作 用1分) 14.不佩带异常光彩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房屋装修后不马上入住,不 在燃煤污染严重的地方停留,劝诫吸烟者戒烟,不随便做CT检查,少看 电视,少用电脑等。
奥运火炬在传递过程中,可能会面临 各种意想不到的天气状况。说说划线词语 “可能”的表达作用。
作用:“可能”表揣测语气,说明火炬 传递过程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临的天气状况是不确定的,加 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分析词能否去掉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句 中”大多”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不能删掉, “大多”表示大部分是这样, 但也不排除有不引用活水的情况。用在这 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解题技巧:这类题的解题先要作出判断, 然后分析词的本义及在文中的作用,进而分 析去掉后的表达效果,最后答体现了说明文 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答案: 不能。“相当”表示红玫瑰大厅和 人民大会堂的规模差不多,但仍有差别。如果换 成“相同”则表示两者完全一样,这和事实不相 符。用“相当”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 密性。 技巧点击:这类题的解题要先作出判断, 然后从词义来分析两个词的区别,最后分析互 换后的表达效果
说明文阅读
一、辨析说明方法 二、体会说明语言 起限制、修饰作用
上课时,老师发现有一个学生在 吃东西,还把脚伸到了桌子外面。老 师对那个学生说:“把嘴里的东西拿 出来,把你的脚放进去。”
二、体会说明语言
命题方式:
①找出体现语言准确性的词语或分析该词语的表 达作用。 ②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③加点词语能否换成另外一个词语,为什么?
要求理解的词语一般有两种情况:
1、 起限制作用 2 、 起修饰作用
1、 起限制作用 a、分析词的表达作用 松鼠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 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句中“好像”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好像”一词表示猜测,并非肯定。松鼠白 天不出来的原因可能不止是害怕强烈的日光, 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 技巧点击:解答此类题型时,可先解词或说 明词性作用,再分析词在句中的作用,最后再说 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的特点。
一.辨析说明方法
命题方式: 考查对说明方法的掌握主要有两个方向:
①会判断
②会分析其作用
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 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 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 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 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 表达效果?
1、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句子生 动形象。
2、生动形象的介绍了人民英雄纪念 碑的特点。 3、这段文字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 人民英雄纪念碑比做顶天立地的巨人,生动形 象地说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 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列数字(用“25厘米”“18厘米”,科学准确地 写出森林翼龙体形娇小的特点,使说明内容更具 体。)
作比较(把森林翼龙的翼展和燕子、麻雀作比较, 突出了森林翼龙体形的娇小。) 打比方(把翼龙比喻成“婴幼儿”,生动形象地 说明德国发现的翼龙化石更小。)
注意:对“说明方法作用”
的辨析,一定要结合句子内容作 具体分析,切忌术语的堆积,导 致空、泛,不具体。
回答模式: “这段文字运用了(说明方法), (准确的/具体的/生动的/清楚的……) 说明了(说明对象)的 特点。”
说明文的方法及作用提示:
1 举例子:具体真实的说明了说明的对象-----的特点。
2 作比较:突出说明了------------- ----------的特点。
3 打比方 (摹状貌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
说明文阅读 一、辨析说明方法 二、体会说明语言
1.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十层楼那 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列数字、作比较) 2、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 一颗灿烂的明珠。 (打比方)
3、星云分为亮星云和安星云。 (分类别) 4、松鼠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 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摹状貌)
8画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
森林中翼龙的体形娇小,翼展仅25厘米, 相当于一只燕子或麻雀大小,但它们是那些体形 巨大的进步的鸟掌翼龙类的祖先类群。被发现的 森林翼龙几乎为一完整的化石骨架,保存完好。 它的嘴巴尖长,眼晴很大,嘴里的牙齿已经完全 退化消失,属于无齿的翼龙。在此之前,科学家 仅仅在德国发现过一种比它更小的出生不久的具 有牙齿的翼龙化石,翼展约18厘米,科学家认 为它是刚刚孵化出来的“婴幼儿”。 这一段主要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任选一 种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10年南通中考题)
(举例子) 5、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 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 6、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作引用) 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 道理来解释。 (下定义) 7、“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 数学方法。 8、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 (作诠释) “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 相似于猫。
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
——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
说明 文
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
说明语言
说明文
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说明方法
说明顺 序
说明语言
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抓住说明 对象的特征
下定义 作诠释 举例子 作比较 作引用
分类别 打比方 列数字 摹状貌 列图表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准 确 科学 生 动
4 列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的特点。 使说明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 5下定义:准确科学的阐述了--------------的本质特点。 6作诠释:科学的解说了------的(某一 ------ )特征。
7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