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的服饰文化
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

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一部描写清代封建社会的长篇小说。
在小说中,作者曹雪芹通过对人物的服饰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差异、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
一、服饰与身份地位红楼梦中的人物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他们的服饰反映了他们的身份地位。
例如,贾府的人物多穿着华丽的衣裳,富丽堂皇,象征着他们的财富和地位。
而贾蓉等底层人物则穿着朴素的衣服,反映了他们的贫穷和低下的社会地位。
这种阶级差异的体现,使得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更加丰富多样。
二、服饰与审美观念红楼梦中的服饰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审美观念的体现。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人物服饰的描写,展示了当时社会对美的追求和审美标准。
例如,黛玉的服饰常常以黑色为主,象征着她的独特和不拘一格的个性。
而宝钗的服饰则以大红色为主,象征着她的高贵和典雅。
这种审美观念的体现,使得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三、服饰与文化传统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融汇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元素。
例如,小说中常常出现的襦裙、蟒袍等服饰,都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服饰。
这些服饰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通过对这些服饰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底蕴。
四、服饰与人物形象红楼梦中的服饰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人物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人物服饰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例如,黛玉的服饰常常以黑色为主,与她的忧郁和敏感的性格相契合。
而宝玉的服饰则以明亮的颜色为主,与他的开朗和活泼的性格相呼应。
这种服饰与人物形象的相互作用,使得红楼梦中的人物更加立体和生动。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对社会阶级、审美观念、文化传统和人物形象的展示。
通过对人物服饰的描写,作者曹雪芹使得红楼梦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清代封建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点。
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了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红楼梦里的服饰文化

整理课件
《红楼梦》完整体现中国服饰文 化,主要从以下五方面来反映。
整理课件
写极做工之复杂。
整理课件
第三,饰物。
所谓服饰,是服和饰的合称。《红楼梦》 中非常重视饰物的运用,书中写到的饰品有 “璎珞图”、“宫绦”、“钗”、“佩”、 “金冠”、“抹额”、“箭袖”、“排穗”、 “坠角”、“凤冠”、“昭君套”、“勒 子”、“荷包”、“金魁星”、“念珠”、 “朝珠”、“靴掖”、“扇囊”、“香袋 儿”、“戒指”、“吉祥如意”、“耳坠 子”、“麒麟”、“汗巾”、“鲛帕”、 “一炷香”、“朝天凳”、“象眼块”、 “方胜”、“连环”、“梅花”、“柳叶”、 “手巾”、“包头”、“如意绦”、“观音 兜”、“虾须镯”、“联垂”、“珊瑚”、 “猫儿眼”、“祖母绿”、“一丈青”、 “碧玉佩”、“慵妆髻”、“玉塞子”、 “汉玉九龙珮”、“抹胸”、“脂玉圈带”、 “妙常髻”、“尾念珠”……真是如古人所 云:“一首之饰,盈千金之价;婢妾之服,兼 四海之珍。”这些饰物中有许多种类,不要 说在18世纪时是罕见之物,即使在21世纪的 今天,除了亿万富翁以外,绝大多数人还是 要整到理“课件珠宝商店”里才能见识见识而已。
整理课件
芦雪庵联诗众人
一语未了,只见李纨的丫头走来请黛玉。宝玉便邀着黛玉同往稻 香村来。黛玉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绉面白狐 狸皮的鹤氅,系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上罩了雪帽。二人一 齐踏雪行来,只见众姊妹都在那里,都是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 篷,独李纨穿一件哆罗呢对襟褂子,薛宝钗穿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 洋线番羓丝的鹤氅。邢岫烟仍是家常旧衣,并没避雨之衣。一时湘云 来了,穿着贾母给他的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 烧大褂子,头上带着一顶挖云鹅黄片金里子大红猩猩毡昭君套,又围 着大貂鼠风领。黛玉先笑道:“你们瞧瞧,孙行者来了。他一般的拿 着雪褂子,故意妆出个小骚鞑子样儿来。”湘云笑道:“你们瞧我里 头打扮的。”一面说,一面脱了褂子,只见他里头穿着一件半新的靠 色三厢领袖秋香色盘金五色绣龙窄裉小袖掩衿银鼠短袄,里面短短的 一件水红妆缎狐肷褶子,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 脚下也穿着鹿皮小靴,越显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众人笑道:“偏 他只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
《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服饰文化赏析

《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服饰文化赏析《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一部经典之作,其中展现了丰富的服饰文化。
在古代社会,服饰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符号,能够表现人物身份、地位和性格等方面,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的审美观念和时代风貌。
下面将主要人物的服饰进行赏析。
1. 宝玉宝玉是《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在小说中穿着华丽的服装,彰显出他的富贵身份。
在小说中,宝玉经常穿着宝蓝色的衣服,并配上珠宝、玉佩等装饰品。
宝玉的服装不仅彰显他的身份,还反映出他的柔弱、清纯的性格特点,与他的名字相符。
2. 黛玉黛玉是一个神秘的女孩,她的服装也是富有魅力的。
她穿着黑色的衣服,身上没有多余的装饰,但是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黑色在古代常被用来表示忧郁、沉闷,这符合黛玉的性格特点,外表深沉内心寂寞。
此外,她经常戴着银制的发饰和玉佩,表现出她高贵的身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3. 袭人袭人是一个常年服侍贾母的丫鬟,她的服装体现了她的质朴和朴素。
她穿着淡色的衣服,很少佩戴任何的饰品。
这种朴素的穿衣风格表现出袭人的温和和节俭的性格特点。
此外,袭人经常用丝绸和棉布制成的手工打造的衣服,体现出她的劳动和勤劳的精神。
4. 薛宝钗薛宝钗是一个优雅、高贵的人物,她的服装表现出她的身份和气质特点。
她的衣服通常是白色、粉色和浅紫色等柔和的颜色,配以珠宝和锦绣,体现出她的高雅和品位。
同时,薛宝钗经常穿着绫罗绸缎制成的衣服,这种质地珍贵的纺织品反映出她的富有和地位。
总之,《红楼梦》中的人物服饰体现了不同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时代风貌,是小说的重要元素之一。
它们反映出古代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底蕴,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服饰文化赏析

《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服饰文化赏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他们的服饰也是一大特色。
通过对《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服饰文化进行赏析,不仅可以了解到他们的个性特点,还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风貌。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人公之一,他是贾府的长孙,家境富裕。
宝玉的服饰多为丝质,常常穿着绣花蟒袍,背着斗笠,戴着花巾,身上佩戴有金饰。
这种服饰展现了宝玉的富贵身份,彰显了他的出身。
宝玉的服饰也体现了他的文人气质,绣花蟒袍、花巾等细节处的装饰描绘了他的闲适生活。
贾母是贾宝玉的祖母,贾府的权威人物之一。
贾母的服饰多为官服,她喜欢穿着青色官袍,戴着黄金勾玉,手持宝珠。
这种服饰彰显了贾母的高贵身份和权势,展现了她作为族长的威严和统治者的形象。
贾母的服饰也凸显了她的佛家信仰,如勾玉、宝珠等配饰都象征着福报和神圣。
林黛玉是贾府中的一个少女,她聪明、敏感,天生丽质。
黛玉的服饰多为露背的单衫,辅以质地柔软的丝裤、罗带,头上束有发饰。
黛玉的服饰展示了她的时尚品味和不拘一格的个性。
黛玉的服饰多为素色,简约而不失高贵,表达了她与众不同的艺术气质。
黛玉的发饰也是重要的服饰之一,她常常佩戴着花环、发饰,这种身上的装饰给人一种诗意和浪漫的感觉。
晴雯是贾府中的一个丫鬟,聪明伶俐,直率大胆。
晴雯的服饰多为便服,她常常穿着浅色的褂子,头上用彩绸束发。
这种服饰展现了晴雯的朴素和活泼,体现了她的自由个性。
晴雯的服饰不像贾府其他人那样讲究,更多地体现了她的实际需求和生活状态。
以上介绍了《红楼梦》中几位主要人物的服饰文化,在这部作品中,人物的服饰不仅仅是装饰品,更是展示他们身份地位、个性特点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通过对这些服饰文化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人物形象,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服饰文化赏析

《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服饰文化赏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部巨著,也是中国文化的宝库,在书中有许多主要人物,他们的服饰文化也是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
本文将从宫廷服饰、家族服饰以及个人服饰三个方面来对《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的服饰文化进行赏析。
宫廷服饰是《红楼梦》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主要人物如贾母、贾宝玉、贾迎春等都生活在富贵之家,他们的服饰与众不同。
贾府的女性常穿戴丝绸、纱罗等华美而奢华的服装,比如贾母常穿着金丝绣的宝蓝色蟒袍,上面描绘了盘亘山川、水湄波流的景色,更是前卫独特,彰显了她的高贵地位。
而贾宝玉常穿戴细腻、华美的衣裳,如倚着翡翠绿羊毛背心,搭配红丝缎披风,状如锦绣,彰显了他的高贵出身。
这种宫廷服饰既体现了主人公的阔气,又彰显了他们的身份地位和审美品味,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时期人们对服饰的追求。
家族服饰是《红楼梦》中的另一个服饰文化重要方面,主要人物如贾母、贾宝玉、贾迎春等都有自己的家族服饰。
贾府的女性常穿戴一些古代的家族遗制服装,如宝袄、古装等。
宝袄是一种独特的服装,它通常是丝绸制成,色彩丰富多样,绣有各种图案,宝袄丰富的色彩和精致的绣花体现了主人公的家族荣耀和尊贵。
贾府的男性通常穿着轻盈而宽大的长袍,裤子宽松,流露出一种和谐、舒适、豪华的气质。
这些家族的服饰不仅彰显了主人公的家族地位和荣誉,也反映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承袭以及对家族历史和传统的尊重。
与宫廷服饰和家族服饰相对应的是个人服饰,主要人物如贾母、贾宝玉、贾迎春等都有自己的个人服饰。
个人服饰反映着主人公的个人品味和独特性,也反映了时代的潮流和审美观念。
贾母穿着华丽而庄重,贾宝玉则注重舒适和独特性,他对服装的追求更多地体现在色彩与面料上。
贾宝玉经常穿着一些鲜艳、独特的衣物,如湖绿色、金色、银色等,这些颜色在古代是一种非常昂贵和珍贵的颜料,穿着这样的衣服既能体现主人公的经济实力和个人品位,又能体现他的与众不同。
相比之下,贾迎春的个人服饰更注重实用和朴素,她通常穿着简洁的衣物,不过这种简洁的衣物也有一定的厚重感,体现了她淳朴、善良的性格。
《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服饰文化赏析

《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服饰文化赏析《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在这部小说中,不仅有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
从服饰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时代的变迁,更能够窥见当时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赏析《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服饰文化。
贾宝玉的服饰文化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是贾府的少爷,出身显贵,家境富裕。
在小说中,描述了贾宝玉的服饰装束,细节中透露出了他的情感和性格。
贾宝玉的服饰以轻盈、柔软为主,色彩鲜艳,常常穿着绸缎衣裳。
在一些场合,他还会穿着锦缎、云锦等豪华的服饰。
这些服饰不但考究细致,而且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
他的服饰充满了宫廷贵族的气息,彰显了他出身显贵的身份。
贾宝玉的服饰还常常搭配一些珠宝首饰,比如镶嵌珠宝的玉佩、金银首饰等。
这些珠宝首饰不但点缀了贾宝玉的服饰,也体现了他的富贵身份和品味。
从贾宝玉的服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那种纨绔子弟般的奢华与情调。
他的服饰不仅反映了他出身的显贵,更显示了他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态度。
林黛玉的服饰文化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另一个主要人物,她与贾宝玉是如胶似漆的表兄妹,她的性格既敏感又执拗,衣着服饰也彰显了她的性格魅力。
林黛玉的服饰注重的是轻盈柔软和淡雅清新,常常穿着以素色为主的绸缎衣裳,也喜欢穿一些淡雅的云锦、水墨画般的花纹服装。
这些服饰款式简洁大方,配以细腻的刺绣和精致的钮扣,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林黛玉的服饰中常常点缀一些精致的首饰,比如玉佩、项链、耳环等,这些首饰也注重简约大方,与她的服饰相得益彰。
整体来看,林黛玉的服饰给人一种淡雅清新的感觉,雍容华贵中不失知性自然。
林黛玉的服饰文化反映出她那种清新脱俗的品味和性格魅力。
她的服饰不仅体现了她的贵族出身,更显示了她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于美好的追求。
王熙凤的服饰文化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她是贾府的女主人,性格刚毅、聪明机智,她的服饰散发出强烈的气场和权威。
《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

第二,做工。
包括原料做工要求非常高的技艺和缝 制技艺。例如书中写到:“缕金百蝶”、 “五彩刻丝”、“插牙背心”、“二色 金百蝶穿花”、“五彩丝攒花结长穗”、 “起草八团排穗”、“锦边弹墨” <<红楼梦》中有名的“晴雯病补雀金裘”的 故事,这件雀金裘“后襟上烧了一块”, “有指顶大的烧眼”。书中写道,让婆 子们拿出让织补匠织补,可是“不但能 干织补匠人,就连裁缝绣匠并作女工的 问了,都不认得这是什么,都不敢揽”。 这一方面说明雀金裘确实名贵罕见,另 一方面也告诉读者如同这样的服饰在制 作工艺上的非常难度。
第三,饰物。
所谓服饰,是服和饰的合称。《红楼梦》 中非常重视饰物的运用,书中写到的饰品有 “璎珞图”、“宫绦”、“钗”、“佩”、 “金冠”、“抹额”、“箭袖”、“排穗”、 “坠角”、“凤冠”、“昭君套”、“勒 子”、“荷包”、“金魁星”、“念珠”、 “朝珠”、“靴掖”、“扇囊”、“香袋 儿”、“戒指”、“吉祥如意”、“耳坠 子”、“麒麟”、“汗巾”、“鲛帕”、 “一炷香”、“朝天凳”、“象眼块”、 “方胜”、“连环”、“梅花”、“柳叶”、 “手巾”、“包头”、“如意绦”、“观音 兜”、“虾须镯”、“联垂”、“珊瑚”、 “猫儿眼”、“祖母绿”、“一丈青”、 “碧玉佩”、“慵妆髻”、“玉塞子”、 “汉玉九龙珮”、“抹胸”、“脂玉圈带”、 “妙常髻”、“尾念珠”……真是如古人所 云:“一首之饰,盈千金之价;婢妾之服,兼 四海之珍。”这些饰物中有许多种类,不要 说在18世纪时是罕见之物,即使在21世纪的 今天,除了亿万富翁以外,绝大多数人还是 要到穿戴。
《红楼梦》中不仅有服饰细致的静态 描写,更有传神的“动态表演”,反映 了不同人物、不同场合、不同季节的不 同穿戴。比如,贾宝玉的礼服着装: “头上戴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 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 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涤, 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 缎粉底小朝靴。”而王熙凤穿着褂服的 形象是:“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 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 螭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 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 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服饰文化赏析

《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服饰文化赏析《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巨著,也是中国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其描述了清朝封建社会的生活和文化,而其中的人物服饰更是让人耳目一新,令人着迷。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服饰文化。
1. 贾宝玉贾宝玉是故事中的主角之一,他的衣着风格在众人之中最为别具一格。
作为贵族世家出身的他,自然要穿着考究。
通常情况下,他所穿的是素色或者淡雅的颜色,不会选择花哨或者夸张的样式。
在日常生活中,贾宝玉喜欢穿着宽大舒适的衣服,比如宽袖长袍和宽腰褡裢。
这种服饰的特点是以实用性和舒适性为主要考虑因素。
同时,贾宝玉的头发也很特别,通常会挽成一个“鸟巢”型的发髻,或者是系成一条与衣服相匹配的色彩优雅的头巾。
2. 林黛玉林黛玉的名字在古代就有“赏心悦目”的意思,她的服饰也同样充满了艺术感和时尚感。
林黛玉的衣服通常是以密密的花样和色彩的碰撞为特点。
她穿的长袍有时会有非常浓郁的印花,有时则会选用一些像蕾丝、雪纺等柔软的材质。
与她颜色斑斓的衣着相对应的就是她的容貌,身材娇小玲珑,大眼睛细眉毛,额头上挽的丝绸带子也充满了古代女人的文静气质。
她还喜欢在发髻上挂些个性化的饰品,比如缀满珠珠的丝线绳,以及用象牙做成的发簪。
3. 薛宝钗薛宝钗是一个美丽典雅的小姐,她的服饰也同样体现了她的高贵和优雅。
她穿的衣服通常选择柔软的华丽材质,比如锦缎、绸缎等,颜色以深灰和深绿为主。
这些服饰如此的简洁而精致,也充分彰显了清新脱俗的女性气质。
除了衣着,薛宝钗的垂发同样是她整个形象中的一大亮点。
她通常将头发扎成一个简单的髻形,然后用牛角或者象牙做成的毫针轻轻固定起来。
这样不仅耐用而且非常符合她的品味。
4. 王熙凤与其他女性角色不同的是,王熙凤的服饰格调更为现代,色彩更加明亮和张扬。
她的长袍通常是以大量的金色和红色为主,有时还搭配一些亮片和其他装饰物来突出她的个性。
值得一提的是,她还会在头发上挂上一些别致的金属饰品,显得更加的个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
在《红楼梦》这座金碧辉煌的艺术殿堂里,人物的服饰也美不胜收,熠熠闪光。
曹雪芹为他笔下人物设计的服饰,不管是在体制上,还是在款式、色彩上,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我们透过那多姿多彩的服饰,看到了这部不朽巨著艺术成就的又一个方面。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一个服饰审美大师,这与其出身密切相关。
他出生于祖辈连任“织造”的家庭,他饱读诗书,知识广博,这使他在服饰文化方面获得了精深的造诣,但是文学作品中描写的服饰毕竟不同于现实生活中人们所穿的服饰。
在《红楼梦》里,我们没有看到清朝官员帽子上标志官阶的花翎,也少见长袍马褂,而多是明代的宽衣大袖,有时还有其它朝代服饰的痕迹。
但每当服饰涉及到清廷禁律时,曹雪芹又不敢僭越。
这是《红楼梦》服饰的特点。
一、贾宝玉的服饰
贾宝玉是作者着墨最多、寄托最深的人物之一。
他的服饰特色体现在红色上,红色是他情感内涵的象征符号。
他对红色情有独钟。
初见黛玉时,他“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结成小辫,红丝结束,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厚底大红鞋。
”服饰以红为主色:大红箭袖、红丝束发、银红大袄、大红鞋;黛玉替他拢头发时,他戴的是“绛”色的簪缨(绛:深红色);贾芸去看他时,他屋里“悬着大红销金撒花帐子”;群芳夜宴时,穿着大红小袄子,枕着红香花枕;祭晴雯时,穿着血点般大红裤子;看破红尘出家时,身披“大红猩猩毡的斗篷”。
他为何独爱红色呢?因为红色是最能体现他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的颜色。
第一,红色在光谱中相对于其他颜色来说,有强烈和兴奋的视觉效果,具有令人产生激动、热烈的本性和感情力量,与他热情奔放的性格暗合。
第二,红色体现了他尊重女性的心理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常是女性的代名词,古代男子常称其女性好友为“红颜知己”,称美女为“红粉佳人”。
宝玉非常推崇、爱慕和关心女性,红色岂不正是他怡悦红颜的绝妙注解?第三,红色是他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象征。
他虽被视为掌上明珠,却处处受羁绊,恨不能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发扬正常的人性,在自由的空间里“任情任性”地活着。
而红色常使人联想到火焰和鲜血的颜色,是充满刺激性和令人振奋的色彩,它能使人产生积极进
取的态度,这正是宝玉性格的写照。
二、林黛玉的服饰
林黛玉主要的个性特征是自然率真、不同流俗、纯洁无瑕,这从她的服饰中也能见出一二。
第四十九回,她“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皮里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前往李纨处。
红香羊皮小靴、大红鹤氅,鲜艳的红色服饰在素雪的辉映下,令她显得明艳鲜美、光彩照人,加上那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更显得生气勃勃,神采飞扬了,因为绿色是一种蓬勃、有朝气的颜色,她这身打扮使肃杀的雪地似乎也变得灵动起来了。
她虽多愁善感,但也有少女的浪漫、青春的欢乐和生活的乐趣,这套服饰反映了她天真活泼的一面。
第八十九回,宝玉去看她,她“穿着月白绣花小毛皮袄,加上银鼠坎肩,头上挽着随常云髻,簪上一枝赤金匾簪,别无花朵,腰下系着杨妃色绣花绵裙。
服饰色彩淡雅、洁净:月白、洁白、淡粉红,与她纯洁无瑕的性格相一致。
“头上挽着随常云髻,簪上一枝赤金匾簪,别无花朵”,显得清新自然,符合她率真的性格。
她寄人篱下,衣服多来自贾府人的馈赠,其衣着自然会带有贾府小姐们的服饰特点,但又与贾府其他小姐不同,既不有意展示华丽,也不刻意追求朴素,显得卓尔不群,反映出她不同流俗、自然率真和无所掩饰的个性。
第八十五回,她生日时,“略换了几件新鲜衣服,打扮得宛如嫦娥下界,含羞带笑的出来见了众人”。
作者虽没有具体写其服饰装扮,但肯定不会很艳丽、繁琐。
“只略换了几件”衣服,说明服饰较为简约,“新鲜衣服”令她显得清丽而有活力,“宛如嫦娥下界”说明其服饰的整体风格为脱俗、飘逸,不愧是“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
寥寥几笔,便将她高妙的审美情趣和脱俗的气质充分展现出来。
她的服饰淡而不俗、清丽高雅,合乎“湘妃子”自然洒脱的气质,是她个性的外化。
服饰不但能突现人的外貌和性格,在阶级社会里,更能显示人的地位。
这说明从服上可以看出人物经济状况的好坏和身份地位的尊卑高下。
穷困的人置不起华美的服饰,曹雪芹也不愿多费笔墨。
贾雨村还是寄住在葫芦庙内的一个穷儒时,
曹雪芹只用“敝巾旧服”四个字就画出了这个落魄文人的潦倒。
邢岫烟虽为小姐,无奈家道艰难,只能着“家常旧衣”,连冬天也穿得“很单薄”,寥寥几笔,她窘迫中寄人篱下的困境就一目了然了。
以贾府之富,本可把丫头也打扮得非常华贵,然而尊卑有序,丫头们的服饰都是美而不贵。
只有袭人一次是例外,这正说明了她的特殊地位。
袭人有一次回娘家,“头上戴着几枚金钗钏”,“身上穿着桃红百花刻丝银鼠袄,葱绿盘金彩裙,外面罩着灰鼠褂”。
凤姐嫌褂子太素,把自己的一件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给她换上。
这是一种妇女的高贵礼服,袭人独能享受这种殊遇,是因为“贾母曾将他给了宝玉”,以至第六回她就和宝玉“初试云雨情”;到第三十六回王夫人则更明确地对袭人说“我索性把他(指宝玉)交给你”,不久又把袭人的月银从一两增为二两。
这说明她早就是被当作宝玉的妾物色的,到此时她便正式在经济上享受妾——半个主子的待遇了。
对那些美貌而又富贵的人曹雪芹更是不惜浓墨重彩装扮他们。
我们只要看看宝玉的佩戴物就知道了。
他的帽子是嵌玉紫金冠;颈上挂着饰有“金螭缨络”的项圈;那须臾不可离的通灵宝玉,先是用“五彩金丝”系着,后又由莺儿织了一个“梅花络”套上。
仿佛这还不够,又有“寄名锁”——在神僧面前“寄名”为“弟子”,再铸一把锁,以示神命锁住;还有“护身符”,一种道士所画,能祛邪的“符”。
仅从这为保证宝玉安全的佩物,我们就可看到他作为贾母、王夫人的掌上明珠,贾府宠儿的特殊地位。
丽位高至皇妃的元春,曹雪芹又不细写她的服饰了。
元春省亲时,我们只看到皇家仪仗队里有人捧着她的“冠袍带履”,回到家后,也只知道她一次次“更衣”。
她到底穿戴如何,没有具体写。
这是不写之写。
曹雪芹很懂辩证法,位极人尊的人,无论穿什么都不足以标榜其尊贵,便索性不写。
这不写之写能引起人种种美的联想,比详写更经济,更含义深远。
总之,曹雪芹笔下的服饰是在不违背清廷禁律的前提下,按照封建审美标准,遵循美的规律创造的。
他用服饰塑造人物形象,渲染不同的环境气氛,点缀大自然的景色,推动情节发展,同时体现封建的伦理道德。
《红楼梦》的服饰集中国封建社会服饰美之大成,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