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醋酿造完成的作业

食醋酿造完成的作业
食醋酿造完成的作业

食醋的酿造工艺

摘要:食醋作为我国传统的调味品,不但具有调味作用 ,同时兼具生理药理作用。文章简单介绍了我国食醋的种类,组成,功能,发酵工艺类型,生化发酵过程及详细的介绍了食醋生产工艺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食醋,价值,发酵,醋酸

概述

1、定义

食醋是以粮食、果实、酒类等含有淀粉、糖类、酒精的物质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一种酸性调味品。著名品种:山西陈醋、镇江香醋、四川麸醋、江浙玫瑰米醋、东北白醋、福建红曲醋。

食醋是传统的调味品,我国酿醋自周期开始,已有2500年历史。食醋分酿造醋、合成醋、再制醋三大类,其中产量最大且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酿造醋,它是用粮食等淀粉质为原料,经微生物制曲、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等阶段酿制而成,主要成分除醋酸(3%~5%)外,还含有各种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维生素、醇和酯等营养成分及风味成分,具有独特的色、香、味,不仅是调味佳品,经常食用对健康也有益。

合成醋也称醋精,用可食用的冰醋酸稀释而成,其醋味很大,但无香味。冰醋酸对人体有一定的腐蚀作用,使用时应进行稀释,一般规定冰醋酸含量不能超过3%-4%。这种醋不含食醋中的各种营养素,因此不容易发霉变质;但因没有营养作用,只能调味,所以,若无特殊需要,还是以持食醋为好。

再制醋是在酿造醋中添加各种辅料配制而成的食醋系列花色品种。添加料并未参与醋酸发酵过程,所以称再制醋。例如,海鲜醋、五香醋、姜汁醋、甜醋等是在酿造醋成品中添加鱼露、虾粉、五香液、姜汁、砂糖等而成的食醋品种。

2、营养价值

食醋不仅含有醋酸,而且还含有一定量的氨基酸、有机酸、糖等物质。因此,食醋具有以下几种作用:①增进食欲;②防止疾病;③提高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率;④杀菌作用。

3、食醋的种类

⑴按原料分类

米醋、麸醋、果醋、酒醋、代用原料醋等。著名的有四川保宁麸醋、广东果醋。

⑵按所用糖化曲分类

大曲醋(山西老陈醋)、小曲醋(镇江香醋)、红曲醋、麸曲醋(辽宁喀左陈醋)等。

⑶按发酵工艺分类

固态发酵醋: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

液态发酵醋:福建红曲醋、广东果醋

固液发酵醋:北京龙门醋、四川麸醋

⑷按成品的色泽分类

熏醋、淡色醋、白醋

白醋:传统酿造白醋中主要有两种方法,一个是以白酒为主要原料,添加营养液,以喷淋法塔醋工艺生产的白醋;另一个是以白酒、米酒醪为原料,采用分

次添加,平面静止发酵生产的白米醋。此外,多数酿造厂用酒醪经其他醋酸工艺发酵成醋酸后,再用活性炭脱色,经过滤后配兑成不同规格的白醋,这些白醋多少存在着酸度低,色泽不稳,易返黄,沉淀的缺陷。

一、食醋发酵工艺类型

⑴固态发酵法

固态发酵法指发酵时物料呈固态的一种酿醋工艺。

工艺特点:原料——粮食;辅料——麸皮;填充料——谷糠、稻壳;糖化发酵剂——麸曲、大曲、小曲;生产周期——1个月以上。

我国的传统食醋多数采用固态发酵法,产品风味优美,品质优良,色香俱佳。缺点:成本高,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卫生条件差。

⑵液态发酵法

液态发酵法指发酵时物料呈液态的一种酿醋工艺,即酒醪或淡酒液接入醋酸菌后,以深层通气或表面静止发酵法酿醋。

特点:不用辅料、劳动强度低;可减少杂菌污染机会,并有利于实现管道输送;机械化强度高;生产周期短;食醋风味较固态法的醋差一些。

二、食醋发酵的生化过程

1、酿造微生物

食醋的酿造过程以及风味的形成是由于各种微生物所产生的酶引起的生物化学作用。参与糖化发酵作用的主要微生物:霉菌、酵母菌和醋酸菌。

传统酿醋是利用自然界中的野生菌制曲、发酵,因此涉及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新法制醋均采用人工选育的纯培养菌株进行制曲、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因而发酵周期短、原料利用率高。

(1)淀粉液化、糖化微生物

适合于酿醋的淀粉液化、糖化的微生物主要是曲霉菌。

常用的曲霉菌种有:

甘薯曲霉AS 3.324:该菌生长适应性好、易培养、有强单宁酶活力,适合于甘薯及野生植物等酿醋;

东酒一号它是AS 3.758的变异株:培养时要求较高的湿度和较低的温度,上海地区应用此菌制醋较多;

黑曲霉AS 3.4309(UV-11):该菌糖化能力强、酶系纯,最适培养温度为32℃。制曲时,前期菌丝生长缓慢,当出现分生孢子时,菌丝迅速蔓延;

宇佐美曲霉 AS 3.758:是日本在数千种黑曲霉中选育出来的其糖化力极强、耐酸性较高的糖化型淀粉酶菌种。菌丝黑色至黑褐色。孢子成熟时呈黑褐色。能同化硝酸盐,其生酸能力很强。对制曲原料适宜性也比较强。

此外还有米曲霉菌株:沪酿3.040、沪酿3.042(AS 3.951)、AS 3.863等。黄曲霉菌株:AS 3.800,AS 3.384等。

(2)酒精发酵微生物

生产上一般采用子囊菌亚门酵母属中的酵母,但不同的酵母菌株,其发酵能力不同,产生的滋味和香气也不同。

北方地区常用1300酵母

上海香醋选用工农501黄酒酵母

K字酵母适用于以高梁、大米、甘薯等为原料而酿制普通食醋

AS 2.109、AS 2.399适用于淀粉质原料

AS 2.1189、AS 2.1190适用于糖蜜原料。

(3)醋酸发酵微生物

①醋酸菌的选择

醋酸菌是醋酸发酵的主要菌种。

醋酸菌具有氧化酒精生成醋酸的能力,其形态为长杆状或短杆状细胞,单独、成对或排列成链状。不形成芽孢,革兰氏染色幼龄菌阴性,老龄菌不稳定,好氧,喜欢在含糖和酵母膏的培养基上生长。其生长最适温度为28~32℃,最适pH值为3.5~6.5。

醋厂选用的醋酸菌的标准为:氧化酒精速度快、耐酸性强、不再分解醋酸制品、风味良好的菌种。

目前国内外在生产上常用的醋酸菌有:

奥尔兰醋杆菌(A. orleanense) :法国奥尔兰地区用葡萄酒生产醋的主要菌种。生长最适温度为30℃。该菌能产生少量的酯,产酸能力较弱,但耐酸能力较强。

许氏醋杆菌(A. schutzenbachii) :国外有名的速酿醋菌种,制醋工业较重要的菌种之一。在液体中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7.5℃,固体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8~30℃,最高生长温度37℃。该菌产酸高达11.5%。对醋酸没有氧化作用。

恶臭醋杆菌(A. rancens) :我国酿醋常用菌株之一。该菌在液面处形成菌膜,并沿容器壁上升,菌膜下液体不浑浊。一般能产酸6~8%,有的菌株副产2%的葡萄糖酸,并能把醋酸进一步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AS 1.41醋酸菌,属于恶臭醋酸杆菌:酿醋常用菌株。细胞呈杆状,常呈链状排列,单个细胞大小为(0.3~0.4)μm×(1~2)μm,无运动性、无芽孢。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细胞会伸长变成线形、棒形或管状膨大。平板培养时菌落隆起,表面平滑,菌落呈灰白色,液体培养时则形成菌膜。该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8~30℃,生成醋酸的最适宜的温度为28~33℃,最适PH3.5~6.0,耐受酒精浓度为8%(体积分数)。最高产醋酸为7~9%,产葡萄糖酸力弱。能氧化分解醋酸为二氧化碳和水。

沪酿1.01醋酸菌:丹东速酿醋中分离得到,食醋工厂常用的菌种。细胞呈杆形,常呈链状排列,菌体无运动性,不形成芽孢。在含酒精的培养液中,常在表面生长,形成淡青灰色薄层菌膜。在不良的条件下,细胞会伸长,变成线状或棒状,有的呈膨大状、分支状。该菌由酒精生成醋酸的转化率平均高达93~95%。

2、食醋生产的三个主要过程

一是原料中淀粉的分解,即糖化作用(水解);二是酒精发酵,即酵母菌将可发酵性的糖转化成乙醇(发酵);三是醋酸发酵,即醋酸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酸(氧化)。

(1)淀粉水解

将大米等淀粉质原料经过粉碎使细胞膜破裂,再经蒸煮糊化,加入一定量的淀粉酶,使糊化后的淀粉变成酵母能够发酵的糖类。由淀粉转化为可发酵性糖的过程称为糖化。

在糖化发酵时所用的霉菌中的酶包括α-淀粉酶、糖化酶、转移葡萄糖苷酶、果胶酶、纤维素酶等,由于这些酶的协同作用,使淀粉分解生成葡萄糖、麦芽糖,再由酵母生成酒精。还有少部分非发酵性糖变成残糖而存在醋中,使食醋带有甜味。

这一过程分为糊化、液化和糖化三个阶段。

1、糊化作用

原料蒸煮时,淀粉吸水膨胀,细胞间的物质和细胞内的物质开始溶解,植物组织细胞壁遭到破坏。淀粉颗粒的体积膨胀增大,粘度增加,呈溶胶状态,这一过程称为淀粉的糊化作用。淀粉来源不同或颗粒大小不同,其糊化温度不一样,见下表所示:

2

在α-淀粉酶的作用下,使原来浆糊状的淀粉溶胶变为溶液状态,粘度急速降低,流动性增大的过程叫淀粉的液化。在正常生产中,一般液化液的D.E值可高达15%~21%。

3、糖化

其反应式为(C6H10O5)n+nH2O—→n(C6H12O6)

食醋生产中常用的糖化剂有:糖化酶制剂、根霉曲、黑曲霉麸曲、白曲霉麸曲等。

(2)酒精发酵

淀粉水解后生成的大部分葡萄糖被酵母菌在厌氧条件下经细胞内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完成糖代谢过程,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根据计算,1分子的葡萄糖生成2分子的酒精和2分子的二氧化碳。具体来说,100份葡萄糖生成51.11份酒精及48.89份二氧化碳,但其中5.17%的葡萄糖被用于酵母的增殖和生成副产品,所以实际所得的酒精量为理论数的94.83%。这些副产物是甘油和琥珀酸、醋酸、乳酸等,是食醋香味的来源。

其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

酒精发酵不需要氧气,所以要求发酵在密闭条件下进行。如有空气存在,酵母不仅进行酒精发酵,而且部分进行呼吸作用,而使酒精产量降低,糖的消耗速率也减慢。

酒精发酵要求酵母菌具有以下性能:①繁殖速度快,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

②含有较强的酒化酶,发酵力强而迅速;③耐酒精力强;④耐高温、耐高酸;⑤生产性能稳定。

(3)醋酸发酵

醋酸菌为好氧菌,必须供给充足的氧气才能正常生长繁殖。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为28~33℃,最适pH值为3.5~6.5,醋酸菌最适宜的碳源是葡萄糖、果糖等六碳糖,其次是蔗糖和麦芽糖等。

醋酸发酵是依靠醋酸菌氧化酶的作用,将酒精氧化生成醋酸,其反应式为:C2H5OH十O2→CH3COOH十H2O十485.6KJ

乙醇脱氢酶 C2H5OH————→CH3CHO

乙醛脱氢酶 CH3CHO————→CH3COOH

整个反应放热485.6kJ,发酵时不需供热。理论上,1份酒精能生成1.304份醋酸,实际生产中,由于醋酸的挥发、氧化分解、酯类的形成、醋酸被醋酸菌作为碳源消耗等原因,一般1kg酒精只能生成1kg醋酸,也就是1L酒精可以生

成20升醋酸含量为5%的食醋(一般只能达到理论值的85%左右)。

(4)蛋白质水解

制醋原料中的蛋白质在微生物蛋白酶的催化下,逐步分解形成低分子含氮化合物,如胨、肽和氨基酸。若食醋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口味就浓厚,因为有的氨基酸具有甜味如甘氨酸,有的具有鲜味如谷氨酸。氨基酸与醇作用可生成酯。这些物质都能赋予食醋特有的风味。

(5)酯化反应

食醋在酿造过程中除生成醋酸外,原料中少量的脂肪成分经霉菌中解脂酶作用还生成羟基乙酸、β-羟基丙二酸、酒石酸、草酸、琥珀酸、己二酸、庚酸、甘露糖酸和葡萄糖酸等。醋酸中的乙醇又与这些物质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不同的酯类,构成了食醋中的香气成分,所以有机酸种类越多,其酯香的味道就越浓郁。

三、食醋酿造的原料及处理

1、酿醋原料

(1)主料

主料是指能被微生物发酵而生成醋酸的主要原料,它包括含淀粉、含糖或含酒精的物质,如谷物(玉米、大米等,粮食加工下脚料碎米、麸皮、谷糠等)、薯类(甘薯、马铃薯等)、果蔬(黑醋栗、葡萄、胡萝卜等)、糖蜜、酒类(酸果酒、酸啤酒)及野生植物(橡子、菊芋等)等。

一般选用淀粉含量高的原料。长江以南——糯米和大米;长江以北——高粱、甘薯、小米及玉米;东北地区——酒精、白酒。

(2)辅料

作用:提供微生物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增加食醋中糖分和氨基酸的含量;有助于形成食醋的色、香、味;辅料还起着吸收水分、疏松醋醅及贮藏空气的作用。

常用的辅料:细谷糠(也叫统糠)、麸皮或豆粕。

(3)填充料

疏松材料,使发酵料通透性好,好氧微生物能良好生长。

作用:疏松醋醅,使空气流通,利于醋酸菌进行好氧发酵。

要求:接触面积大,其纤维质具有适当的硬度和惰性。

常用的填充料:谷壳、稻壳(砻糠)、高粱壳、玉米秸、玉米芯、高粱秸、刨花、浮石以及多空玻璃纤维等。

(4)添加剂

食盐:以抑制醋酸菌活动,防止其对醋酸的进一步分解;食盐还能起调和食醋风味的作用。

砂糖:增加甜味。

芝麻、茴香、生姜等:赋予食醋特殊的风味。

炒米色:增加色泽和香气。

2、原料处理

(1)目的与方法

目的:避免磨损机械设备,堵塞管路、阀门和泵等;剔除霉变的原料,以免降低食醋的产量和质量;

方法:谷物原料多采用分选机将原料中的尘土和轻的夹杂物吹出,并经过几层筛子把谷粒筛选出来。鲜薯类,一般采取洗涤的方法,以除去附着于薯类表皮上的砂土。在洗涤薯类时,多采取搅拌棒式洗涤机。

(2)粉碎与水磨

原料粉碎常用的设备:①刀片轧碎机;②锤击式粉碎机;③钢磨。

一般使用锤击式粉碎机,粉碎度越细越好。水磨原料时采用的钢磨可根据处理量来选择。

(3)蒸煮

目的:使淀粉吸水膨胀,由颗粒状态转变为溶胶状态;使原料组织和细胞彻底破裂;使原料中的某些有害物质也会在高温下遭到破坏;对原料进行了杀菌。

操作:生产上一般不用很高的温度和压力蒸煮,如:采用蒸料发酵法酿醋,使用高梁粗粉为主料,蒸煮时的蒸汽压力为5.06×104Pa,蒸料时间仅为40min,也可常压蒸煮1h,再焖1h。

(三)固态发酵法生产食醋

1、固态酿醋生产类型与特点

固态发酵制醋是我国食醋的传统生产方法。类型:大曲醋、小曲醋、麸曲醋。

其特点是采用低温糖化和酒精发酵;应用多种微生物协调发酵;配用多量的辅料和填充料;用浸提法提取食醋。固态法食醋的优点是香气浓郁,口味醇厚,色深质浓。缺点是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出醋率低。

大曲,又称块曲或砖曲,以大麦、小麦、豌豆等为原料,经过粉碎,加水混捏,压成曲醅,形似砖块,大小不等,让自然界各种微生物在上面生长而制成,呈大砖状,因其体积大故得名“大曲”。所含的微生物以根霉菌、毛霉菌、曲霉和酵母菌为主。并有大量其他野生菌混杂其中,故产品风味好。工艺复杂、生存周期长。

小曲,也叫酒药,用小米(高粱)为原料,并酌加几种中药,呈小方块状,因其体积小故得名“小曲”。正因为曲块小,发生热量少,故适用于中国南方气候条件。所含的微生物主要是根霉菌和酵母菌。对原料选择性强,适用于糯米、大米、高粱等原料。

麸曲,这是现代才发展起来的,用纯种霉菌(曲霉)接种以麸皮为原料的培养物,可用于代替部分大曲或小曲。目前麸曲法白酒是我国白酒生产的主要操作法之一,其白酒产量占总产量的70%以上。成本低、制曲周期短、糖化力强、对原料适应性强。

2、固态发酵酿醋工艺流程(以麸曲醋为例)

工艺操作要点

(1)酿醋过程中所需曲及菌种制备

麸曲:国内醋厂普遍使用的糖化剂,生产同白酒。

酒母:使糖液或糖化醪进行酒精发酵的原动力是酵母菌,含有大量强活力酵母菌的酵母培养液,在酿酒、醋中被称为“酒母”。

传统→曲、空气中落入物料;新法→纯种培养

醋母:醋酸菌种子。

(2)麸曲醋酿造工艺操作

需要及时多次倒醅,以达到散热和通气的目的,采用人工倒醅方法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①原料处理:粉碎、混合、润水、蒸料、冷却

甘薯或碎米、高粱等100kg,细谷糠80kg,麸皮120kg,水400kg,麸皮50kg,砻糠50kg,醋酸菌种子40kg,食盐3.75~7.5kg (夏多冬少)。将薯干或碎米等粉碎,加麸皮和细谷糠拌合,加水润料后以常压蒸煮1h或在0.15MPa压力下蒸

煮40min,出锅冷却至30~40℃。

②淀粉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原料冷却后,拌入麸曲和酒母,并适当补水,使醅料水分达60%~66%。入缸品温以24~28℃为宜,室温在25~28℃左右。入缸第二天后,品温升至38~40℃时,应进行第一次倒缸翻醅,然后盖严维持醅温30~34℃进行糖化和酒精发酵。入缸后5~7d酒精发酵基本结束,醅中可含酒精7%~8%,此时拌入砻糠和醋酸菌种子,同时倒缸翻醅,此后每天翻醅一次,温度维持37~39℃。约经12d醋酸发酵,醅温开始下降,醋酸含量达7.0%~7.5%时,醋酸发酵基本结束。此时应在醅料表面加食盐。一般每缸醋醅夏季加盐3kg,冬季加盐1.5kg。拌匀后再放两天,再经2d后醋醅成熟即可淋醋。

③淋醋

三循环法(也称三次套淋法)即用二醋浸泡成熟醋醅20~40h,淋出头醋、剩下的渣子为头渣;用三醋浸泡头渣20~24h,淋出二醋,剩下的渣子为二渣;用清水浸泡二渣淋出三醋,三渣可作饲料。头醋为半成品,二醋和三醋用于淋醋时浸泡之用。

熏醋,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改善风味,把发酵成熟的醋醅放置于熏醅缸内,缸口加盖,用文火加热至70~80℃,每隔24h倒缸1次,共熏5~7d,所得熏醅具有其特有的香气,色红棕且有光泽,酸味柔和,不涩不苦。熏醅后可用淋出的醋单独对熏醅浸淋,也可对熏醅和成熟醋醅混合浸淋。

④陈酿

陈酿是醋酸发酵后为改善食醋风味进行的储存、后熟过程。陈酿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醋醅陈酿,即将成熟醋醅压实盖严,封存数月后直接淋醋,或用此法贮存醋醅,待销售旺季淋醋出厂;另一种是醋液(半成品)陈酿,即在醋醅成熟后就淋醋,然后将醋液贮入缸或罐中,封存1~2个月,可得到香味醇厚、色泽鲜艳的陈醋。

⑤配兑及杀菌

陈酿醋或新淋出的头醋都还是半成品,头醋进入澄清池沉淀,调整其浓度、成分、使其符合质量标准。除现销产品及高档醋外,一般要加入0.1%苯甲酸钠防腐剂后进行包装。

陈醋或新淋的醋液应于85~90℃维持50min杀菌,但灭菌后应迅速降温后方可出厂。一般一级食醋的含酸量5.0%,二级食醋含酸量3.5%。

(四)酶法液化通风回流生产食醋

一种新型制醋工艺,60年代上海醋厂开始,是利用自然通风和醋汁回流代替倒醅的制醋新工艺。本法的特点是:固态发酵法制醋以人工进行倒醅,劳动强度极高,劳动条件劳动甚差,利用自然通风和醋汁回流代替倒醅,同时利用酶制剂(α-淀粉酶)把原料中的淀粉液化或利用曲制剂(麸曲)把淀粉液化和糖化以提高原料利用率;采用液态酒精发酵、固态醋酸发酵的发酵工艺;醋酸发酵池近底处设假底的池壁上开设通风洞,让空气自然进入,利用固态醋醅的疏松度使醋酸菌得到足够的氧,全部醋醅都能均匀发酵;利用池底下积存的温度较低的醋汁,定时回流喷淋在醋醅上,以降低醋醅温度,调节发酵温度,保证发酵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

优点:出醋率比一般固态发酵法提高16%、便于机械化生产,降低了劳动强度。

工艺流程

酒母、Na2CO3、CaCl2 α-淀粉酶麸曲

↓↓↓

碎米→浸泡→磨浆→调浆→加热→液化→灭菌→糖化→冷却→液态酒精发酵→拌和入罐→通风固态醋酸发酵→醋醅成熟→淋醋→调配及灭菌→包装

↑↑

麸皮、砻糠、醋酸菌种子食盐

设备

①液化及糖化罐:用钢板材料制成,容积为2m3左右,罐内设有搅拌器、?蛇形冷却管和通入蒸气管。

②酒精发酵罐:容量为7000kg,设有冷却装置。

③通风回流醋酸发酵罐:为水泥圆柱形结构。高2.45m、直径4m,容积为30m3。在距罐底高15~20cm处装有竹篾假底,上面装料,下面存留醋汁,?竹篾周围对称设有直径10cm通风洞12个。回流液体用泵打入喷淋管,利用液压旋转将液体均匀地淋浇其表层。

④制醅机:由斗式提升及绞龙拌料兼输送两部分组成。

工艺操作

(1)原料处理

配料:碎米1200kg、麸皮1400kg、砻糠1650kg、碳酸钠1.2kg、氯化钙2.4kg、a-淀粉酶以每克碎米130酶活力单位计3.9kg,麸曲60kg、酒母500kg、醋酸菌种子200kg、食盐100kg、水3250kg(配发酵醪用)。

水磨与调浆:将碎米浸泡使米粒充分膨胀,将米与水1:1.5的比例送入磨粉机,磨成70目以上的细度粉浆。使粉浆浓度在20%~23%,用碳酸钠调至pH值6.2~6.4,加入氯化钙和α-淀粉酶后,送入糖化锅。

液化和糖化:粉浆在液化锅内应搅拌加热,在85~92℃下维持10~15min,用碘液检测显棕黄色表示已达到液化终点,再升温至100℃维持l0min,达到灭菌和使酶失活的目的,然后送入糖化锅。将液化醪冷至60~65℃时加入麸曲,保温糖化35min,待糖液降温至30℃左右,送入酒精发酵容器。

(2)酒精发酵

将糖液加水稀释至7.5~8.0′Be,调pH值至4.2~4.4接入酒母,在30~33℃下进行酒精发酵70h,得出约含酒精8.5%的酒醪,酸度在0.3~0.4左右。然后将酒醪送至醋酸发酵池。

(3)醋酸发酵

将酒醪与砻糠、麸皮及醋酸菌种拌合,送入有假底的发酵池,扒平盖严。进池品温35~38℃为宜,而中层醋醅温度较低,入池24h进行一次松醅,将上面和中间的醋醅尽可能疏松均匀,使温度一致。

当品温升至40℃时进行醋汁回流,即从池底放出部分醋液,再泼回醋醅表面,一般每天回流6次,发酵期间共回流120~130次,使醅温降低。醋酸发酵温度,前期可控制在42~44℃,后期控制在36~38℃。经20~25d醋酸发酵,醋汁含酸达6.5%~7.0%时,发酵基本结束。

醋酸发酵结束,为避免醋酸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应及时加入食盐以抑制醋酸菌的氧化作用。方法是将食盐置于醋醅的面层,用醋汁回流溶解食盐使其渗入到醋醅中。淋醋仍在醋酸发酵池内进行。再用二醋淋浇醋醅,池底继续收集醋汁,当收集到的醋汁含酸量降到5%时,停止淋醋。此前收集到的为头醋。然后在上面浇三醋,由池底收集二醋,最后上面加水,下面收集三醋。二醋和三醋共

淋醋循环使用。

(4)灭菌与配兑

灭菌是通过加热的方法把陈醋或新淋醋中的微生物杀死;破坏残存的酶;使醋的成分基本固定下来。同时经过加热处理,醋的香气更浓,味道更和润。

灭菌后的食醋应迅速冷却,并按照质量标准配兑。

(五)液态深层发酵生产食醋

液体深层发酵制醋是利用发酵罐通过液体深层发酵生产食醋的方法,通常是将淀粉质原料经液化、糖化后先制成酒醪或酒液,然后在发酵罐里完成醋酸发酵,70年代开始。

液体深层发酵法制醋不用谷糠、麸皮等辅助,具有机械化程度高、操作卫生条件好、原料利用率高(可达65-70%)、生产周期短、产量高、产品的质量稳定等优点,是食醋生产的发展方向。缺点是醋的风味较差,这主要是使用纯种培养的菌种,其微生物种类少,酶系不丰富的缘故,另外与酿造周期短也有关系。

其工艺流程如下:

α-淀粉酶、CaCl2、Na2CO3醋酸菌种子

↓↓

原料→磨浆→调浆→液化→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过滤→配制→消毒

↑↑↑↓

糖化曲酒母蛋白水解液滤渣→贮存→成品

优点

(1)出醋率明显提高。碎米采用酶法液化通风回流制醋新工艺比一般固态发酵法制醋旧工艺出醋率提高16%。

(2)旧工艺碎米用蒸熟的方法,耗煤量大,实现酶法液化新工艺后,用煤量显著下降。

(3)采用新工艺后,目前除出渣尚用人工外,已实现管道化,机械化生产,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节约了劳动力。

(4)新工艺在酒精发酵完毕后,酒醪内直接拌入生麸皮进行醋酸发酵,利用生麸皮不但简化工序,节约用煤,而且还增加糖化能力,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量。

设备:淀粉质原料液化、糖化和酒精发酵所用的设备与酶法液化回流制醋的设备相同。醋酸发酵多采用自吸式发酵罐。

工艺:

(1)在液体深层发酵制醋过程中,到酒精发酵为止的工艺均与酶法液化通风回流制醋相同,不同的是从醋酸发酵开始,采用较大的发酵罐进行液体深层发酵,并需通气搅拌,醋酸菌种子为液态,即醋母。

(2)醋酸液体深层发酵温度为32~35℃,通风量前期为1:0.13/min;中期为1:0.17/min;后期为1:0.13/min。罐压维持0.03MPa。连续进行搅拌。醋酸发酵周期为65~72h。经测定已无酒精,残糖极少,测定酸度不再增加说明醋酸发酵结束。

(3)液体深层发酵制醋也可采用半连续法,即当醋酸发酵成熟时,取出三分之一成熟醪,再加三分之一酒醪继续发酵,如此每20~22h重复一次。目前生产上多采用此法。

结论:

发酵工程已经从过去简单的生产酒精类饮料、生产醋酸和发酵面包发展到今天成为生物工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成为一个包括了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机械工程和计算机软硬件工程的一个多学科工程。现代发酵工程不但生产酒精类饮料、醋酸和面包,而且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抗生素和疫苗等多种医疗保健药物,生产天然杀虫剂、细菌肥料和微生物除草剂等农用生产资料,在化学工业上生产氨基酸、香料、生物高分子、酶、维生素和单细胞蛋白等。

参考文献:

[1]石岩.食醋的妙用[J].中国食品.2009年03期 2.

[2]胡学智.食醋和柠檬酸的保健功能(2)[J].江苏调味副食品.2000年01期.

[3]李勇.食醋促进钙吸收功能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02年03期.

[4] 张稳柱.中国醋文化的演变与发展趋势[J]. 旅游时代,2007(04).

[5] 陈丽媛.酸香郁冽味幽长——谈中华醋文化[J]. 运城学院学报,2003(01).

[6].亓正良.杨海麟.张玲.冷云伟.权武.王武高酸度醋发酵工艺研究[期刊论文]-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0(6

[7].国建娜.蒋予箭.王丽.励建荣浙江玫瑰醋酒化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期刊论文]-中国酿造 2008(8)

[8].徐玲.王文风.周广田高酸度酿造醋的生产方法及研究现状[期刊论文]-食品与药品A 2007(12)

[J].

[9]毛淑杰,李先瑞,马志静,等.中药炮制辅料的规范化示范研究-醋的现代研究概况[1]

中药研究与开发,2005,12(8):48

[10]李幼筠.论食醋的功能性与新型功能性食醋的开发[J].中国酿造,2004,1: 5.

勾兑食醋与酿造食醋的区别

1、看标签: 首先应选购有QS标志的食醋产品。产品标签标注有产品名称、产品类别、配料表、净含量、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总酸含量,同时应注明产品为配制食醋或酿造食醋。 2、观色泽、闻香气、品滋味、查体态: 酿造食醋是单独或混合使用各种淀粉、糖的物料或酒精,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调味品。配制食醋是以酿造食醋为主体,与冰乙酸、食品添加剂等混合配制而成的调味食醋。因此,从口感及营养角度而言,建议消费者最好购买酿造食醋。 质量较好的食醋透明澄清,浓度适当,没有悬浮物、霉花浮膜,没有霉花浮膜等变质现象。质优的酿造食醋,外观为琥珀色或红褐色或红棕色,有食醋特有的香味,不涩、无其它异味; 劣质醋通常以次充好或用冰醋酸、醋精和色素等勾兑,颜色发黑发暗,开瓶酸气刺鼻,无香味,口味单薄,甚至有明显苦涩味及悬浮物。 3、摇醋瓶: 一般酿造食醋,因其原料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氨基酸和蛋白质,在摇晃醋瓶的时候,会产生丰富的泡沫,且持久不消;配制食醋或劣质食醋虽然也有泡沫出现,但泡沫很快消失。 勾兑醋和酿造醋有何区别? 1 释疑 鲁绯博士是北京一家食品研究所的研究员,多年来一直对中国传统发酵食醋进行研究。 鲁绯介绍,按照国家标准,食用醋共分为两种,一种是酿造醋,一种是勾兑醋。勾兑醋是以酿造食醋为主体,与食品添加剂等混合配制而成的调味食醋。其中,酿造食醋的比例不得少于50%。前者酿造的时间长,工序复杂,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才出现了勾兑醋。但国 家对勾兑醋也是有要求的,其中酿造醋的含量不得低于50%。 酿造醋中除了含有醋酸,还含有乳酸等多种有机酸以及原料中带入的一些营养成分及其降解产生的营养成分,口感柔和。而勾兑醋中乳酸等有机酸营养成分含量少,酸烈一些。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籍保平表示,有的老陈醋要用半年时间发酵,而勾兑醋就是简单勾兑,工艺相差很多,成本也低很多。 勾兑醋和酿造醋好区分吗? 据鲁绯介绍,国家标准没有办法对酿造醋和勾兑醋进行很好地区分。因此,“山西陈醋 勾兑门”其实暴露出了醋业国家标准存在漏洞。 他们曾与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一起,从大超市、农贸市场购买了各种食用醋,进行过检测方法的研究和调研,希望能找到判定酿造醋和勾兑醋的方法,但是很难把两者区别开来。 但根据他们的检测,一些厂家担心消费者对勾兑醋有抵制情绪,因此在勾兑醋的产品上也标称为酿造醋。 今年5月底,中国调味品协会组织了勾兑醋产品标准修订的研讨会,有关部门、检测 单位等曾经召开过一个食用醋的标准讨论会,有人提出了区分方法,但是,由于方法还很不成熟,数据也不完善,检测成本也高,还有待要把如何检测、如何区别加到标准里,但由于检测成本太高,未能如愿。

食醋的酿造工艺

食醋的酿造工艺 人类食用醋的历史非常悠久,有人认为约有一万多年。有关醋的文字记载的历史,至少也有三千年以上,是和食盐一样属于最古老的调味品。因此,正如茶文化、酒文化一样,醋也是一种文化。 我国在数千年前已经可以掌握谷物酿醋的技术。公元1058年周公所着《周礼》一书,就有有关酿的记载,春秋战国时代已出现专门酿醋作坊。《齐民要术·作酢法》,“酢,今醋也”。我国古代称醋为酢、酐、苦酒或醯,《齐民要术》中有详细酿醋过程的记载。历史学家郝树候经过对太原的考证后认为,在公元前479年,晋阳城建立起来时就有了醋的制造者了。外地人称山西人为“老西儿”,这“西儿”就是古字醋的谐音,把古代的醋字作为山西人的代名词也可反映出历史上酿造醋的时间之早和人数之多。因此,可以说山西是酿醋的发源地,醋的酿造至少也有2480多年的历史。 传说在古代的中兴国,即今山西省运城县有个叫杜康的人发明了酒。他儿子黑塔也跟杜康学会了酿酒技术。后来,黑塔率族移居现江苏省镇江的地方。在那里,他们酿酒后觉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来,在缸里浸泡。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香气扑鼻而来。在浓郁的香味诱惑下,黑塔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浆”。这种调味浆叫什么名字呢?黑塔把二十一日加“酉”字来命名这种酸水叫“醋”。 中国是世界上谷物酿醋最早的国家,早在公元前8世纪就已有了醋的文字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专门酿醋的作坊,到汉代时,醋开始普遍生产。南北朝时,食醋的产量和销量都已很大,其时的名著《齐民要术》曾系统地总结了我国

劳动人民,从上古到北魏时期的制醋经验和成就,书中共收载了22种制醋方法,这也是我国现存史料中,对粮食酿造醋的最早记载。 食醋古代又称为醯、酢、苦酒等,因其在烹调中位居“五味之首” ,酷爱食醋的古人给它起了一个拟人的称号--“食总管”。 按食醋生产方法的不同,食醋可分为酿造醋和配制醋。配制醋是以食用冰酸醋,添加水、酸味剂、调味料,香幸料、食用色素勾兑而成,仅具有一定的调味功用。而酿造醋,是以粮食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酿造而成,其营养价值和香醇味远远超过配制食醋,具有调味、保健、药用、医用等多种功用。 香醋以镇江香醋为代表,是我国江南地区的名醋,具有色、香、酸、醇、浓”的特点,是人们喜爱的调味品。 一、原料: 传统制法以黄酒糟为主要原料,但产量较低,现改为优质糯米。 二、辅料: 麸皮、稻壳、食盐、食糖。 三、配料: 糯米1000kg、麸皮1700kg、稻壳940kg、酒曲4kg、麦曲60kg、食盐40kg、食糖12kg。 四、工艺:

食醋制作工艺知识

←一、食醋发展状况 ●我国酿造醋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品种繁多,由于酿造的地理环境、原料与工艺不同,也就 出现许多不同地区及不同风味的食醋。随着人们对醋的认识,醋已从单纯的调味品发展成为烹调型、佐餐型、保健型和饮料型等系列。 ●烹调型:这种醋酸度为5%左右,味浓、醇香,具有解腥去膻助鲜的作用。对烹调鱼、肉类 及海味等非常适合。若用酿造的白醋,还不会影响菜原有的色调。 ●佐餐型:这种醋酸度为4%左右,味较甜,适合拌凉菜、蘸吃,如凉拌黄瓜,点心,油炸食 品等,它都具有较强的助鲜作用。这类醋有玫瑰米醋、纯酿米醋与佐餐醋等。 ●保健型:这种醋酸度较低,一般为3%左右。口味较好,每天早晚或饭后服1匙(10毫升)为 佳,可起到强身和防治疾病的作用,这类醋有康乐醋、红果健身醋等。制醋蛋液的醋也属于保健型的一种,酸度较浓为9%。这类醋的保健作用更明显。 ●饮料型:这种醋酸度只有1%左右。在发酵过程中加入蔗糖、水果等,形成新型的被称之为 第四代饮料的醋酸饮料(第一代为柠檬酸饮料、第二代为可乐饮料、第三代为乳酸饮料)。具有防暑降温、生津止渴、增进食欲和消除疲劳的作用,这类饮料型米醋尚有甜酸适中、爽口不粘等特点,为人们所喜欢。这类饮料有山楂、苹果、蜜梨、刺梨等浓汁,在冲入冰水和二氧化碳后就成为味感更佳的饮料了。 ←二、食醋标准 ●定义: 酿造食醋:单独或混合使用各种含有淀粉、糖的物料或酒精,经微生物发酵酿制成的液体调味品。 配制食醋:以酿造食醋为主体,与冰乙酸、食品添加剂等混合配制而成的调味食醋。 ●现行标准: 酿造食醋 GB18187-2000 配制食醋 SB10337-2000 ←三、食醋工艺 ●食醋的工艺流程:原料处理——泡米——磨浆——蒸煮——液化——糖化——酒精发酵——醋 酸发酵——取醋——陈酿——过滤——精制——灭菌——包装——检验——成品 ●生产工艺分固态法及液态法两类。 固态发酵醋是一种传统工艺,产品质量高、风味好,酸味柔和、回味绵长等,这与所用原料精良、参与酿造的微生物种类较多、酶系较全、生产周期较长、经过陈酿等因素有关。但也存在缺点,即淀粉利用率低、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等。 液态发酵醋,尤其是液态深层自吸发酵食醋,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种食醋工艺,其优点是原料利用率高,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单位产能占地面积小,全封闭发酵生产工作环境较好,但风味与传统食醋相比较,有一定差异,风味纯正、清香等。 ●传统的固态法酿醋工艺主要有3种。1、用大曲制醋:以高粱为主要原料,利用大曲中分泌的酶, 进行低温糖化与酒精发酵后,将成熟醋醅的一半置于熏醅缸内,用文火加热,完成熏醅后,再加入另一半成熟醋醅淋出的醋液浸泡,然后淋出新醋。最后,将新醋经三伏一冬日晒液与捞冰的陈酿过程,制成色泽黑裼、质地浓稠、酸味醇厚、具有特殊芳香的食醋。著名的有山西老陈醋。2、用小曲制醋:以糯米和大米为原料,先利用小曲(又称酒药)中的根霉和酵母等微生物,在米饭粒上进行固态培菌,边糖化边发酵。再加水及麦曲,继续糖化和酒精发酵。然后酒醪中

食醋酿造完成的作业

食醋的酿造工艺 摘要:食醋作为我国传统的调味品,不但具有调味作用 ,同时兼具生理药理作用。文章简单介绍了我国食醋的种类,组成,功能,发酵工艺类型,生化发酵过程及详细的介绍了食醋生产工艺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食醋,价值,发酵,醋酸 概述 1、定义 食醋是以粮食、果实、酒类等含有淀粉、糖类、酒精的物质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一种酸性调味品。著名品种:山西陈醋、镇江香醋、四川麸醋、江浙玫瑰米醋、东北白醋、福建红曲醋。 食醋是传统的调味品,我国酿醋自周期开始,已有2500年历史。食醋分酿造醋、合成醋、再制醋三大类,其中产量最大且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酿造醋,它是用粮食等淀粉质为原料,经微生物制曲、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等阶段酿制而成,主要成分除醋酸(3%~5%)外,还含有各种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维生素、醇和酯等营养成分及风味成分,具有独特的色、香、味,不仅是调味佳品,经常食用对健康也有益。 合成醋也称醋精,用可食用的冰醋酸稀释而成,其醋味很大,但无香味。冰醋酸对人体有一定的腐蚀作用,使用时应进行稀释,一般规定冰醋酸含量不能超过3%-4%。这种醋不含食醋中的各种营养素,因此不容易发霉变质;但因没有营养作用,只能调味,所以,若无特殊需要,还是以持食醋为好。 再制醋是在酿造醋中添加各种辅料配制而成的食醋系列花色品种。添加料并未参与醋酸发酵过程,所以称再制醋。例如,海鲜醋、五香醋、姜汁醋、甜醋等是在酿造醋成品中添加鱼露、虾粉、五香液、姜汁、砂糖等而成的食醋品种。 2、营养价值 食醋不仅含有醋酸,而且还含有一定量的氨基酸、有机酸、糖等物质。因此,食醋具有以下几种作用:①增进食欲;②防止疾病;③提高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率;④杀菌作用。 3、食醋的种类 ⑴按原料分类 米醋、麸醋、果醋、酒醋、代用原料醋等。著名的有四川保宁麸醋、广东果醋。 ⑵按所用糖化曲分类 大曲醋(山西老陈醋)、小曲醋(镇江香醋)、红曲醋、麸曲醋(辽宁喀左陈醋)等。 ⑶按发酵工艺分类 固态发酵醋: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 液态发酵醋:福建红曲醋、广东果醋 固液发酵醋:北京龙门醋、四川麸醋 ⑷按成品的色泽分类 熏醋、淡色醋、白醋 白醋:传统酿造白醋中主要有两种方法,一个是以白酒为主要原料,添加营养液,以喷淋法塔醋工艺生产的白醋;另一个是以白酒、米酒醪为原料,采用分

酿造醋的生产工艺

酿造醋的生产 一,简介 1,醋的分类 食醋由于酿制原料和工艺条件不同,风味各异,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若按制醋工艺流程来分,可分为酿造醋和人工合成醋。酿造醋又可分为米醋(用粮食等原料制成)、糖醋(用饴糖、糖渣类原料制成)。米醋根据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再分为熏醋、香醋、麸醋等。人工合成醋又可分为色醋和白醋(白醋可再分为普通白醋和醋精)。醋以酿造醋为佳,其中又以米醋为佳。 若按原料处理方法分类,粮食原料不经过蒸煮糊化处理,直接用来制醋,称为生料醋;经过蒸煮糊化处理后酿制的醋,称为熟料醋。若按制醋用糖化曲分类,则有麸曲醋、老法曲醋之分。若按醋酸发酵方式分类,则有固态发酵醋、液态发酵醋和固稀发酵醋之分。若按食醋的颜色分类,则有浓色醋、淡色醋、白醋之分。若按风味分类,陈醋的醋香味较浓;熏醋具有特殊的焦香味;甜醋则添加有中药材、植物性香料等。 2,醋的作用 醋含有丰富的各种物质,如氨基酸、醋酸、乳酸,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钾、钙、钠、铁、铜等。此外,醋中含有维生素B1、B2、B6等元素。可以帮助人体消化吸收。另外,醋可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是高血压等心血管病人的一剂良方。醋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诸多作用:烹调菜肴时加点醋,可以使菜肴更加脆嫩可口,还能保护一些营养素的流失。食醋对皮肤、头发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中国古代医学就有用醋入药的记载,认为它有生发、美容、降压、减肥的功效。食醋可以消除疲劳,促进睡眠,并能减轻晕车晕船的不适症状。 二,醋酿造过程中所用微生物 1常用糖化菌及其特性 ①甘薯曲霉 培养最适温度为37℃.含有较强活力的单宁酶与糖化酶,有生成有机酸的能力.适宜于甘薯及野生植物酿醋时作糖化菌用.常用的菌株为AS3.324. ②邬氏曲霉 邬氏曲霉是由黑曲霉中选育出来的.该菌能同化亚硝酸盐,淀粉糖化能力很强,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力都很高,并有较强的单宁酶与耐酸能力,适用于甘薯及代用原料生产食醋.常用的菌株为AS3.758. ③河内曲霉 又称白曲霉,是邬氏曲霉的变异菌株.其主要性能和邬氏曲霉大体相似,但生长条件粗放,适应性强.生长适温为34℃左右,该菌主要在东北地区广泛使用. 另外,酶系也较母株邬氏曲霉单纯,用于酿醋,风味较好. ④泡盛曲霉 最适生长温度30~35℃;能生成曲酸和柠檬酸;淀粉酶活力较强. Ⅱ常用酵母菌及其特性

食醋酿造中主要微生物及应用

1.1 食醋 食醋是一种酸性调味品。它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在人们饮食生活中不可缺少。食醋按加工方法可分为合成醋、酿造醋、再制醋三大类。其中产量最大且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酿造醋,它是用粮食等淀粉质为原料,经微生物制曲、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等阶段酿制而成。其主要成分除醋酸(3%~5%)外,还含有各种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维生素、醇和酯等营养成分及风味成分,具有独特的色、香、味。它不仅是调味佳品,长期食用对身体健康也十分有益。 1.1.1 生产原料 目前酿醋生产用的主要原料有: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粮谷类如玉米、大米等;粮食加工下脚料如碎米、麸皮、谷糠等;果蔬类如黑醋栗、葡萄、胡萝卜等;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等;其他如 酸果酒、酸啤酒、糖蜜等。 生产食醋除了上述主要原料外,还需要疏松材料如谷壳、玉米芯等,使发酵料通透性好,好氧微生 物能良好生长。 1.1.2 酿造微生物 传统工艺酿醋是利用自然界中的野生菌制曲、发酵,因此涉及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新法制醋均采用人工选育的纯培养菌株进行制曲、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因而发酵周期短、原料利用率高。 1)淀粉液化、糖化微生物 淀粉液化、糖化微生物能够产生淀粉酶、糖化酶。使淀粉液化、糖化的微生物很多,而适合于酿醋 的主要是曲霉菌。常用的曲霉菌种有: 甘薯曲霉AS 3.324因适用于甘薯原料的糖化而得名,该菌生长适应性好、易培养、有强单宁酶活 力,适合于甘薯及野生植物等酿醋; 东酒一号它是AS 3.758的变异株,培养时要求较高的湿度和较低的温度,上海地区应用此菌制醋 较多; 黑曲霉AS 3.4309(UV-11) 该菌糖化能力强、酶系纯,最适培养温度为32℃。制曲时,前期菌丝生 长缓慢,当出现分生孢子时,菌丝迅速蔓延; 宇佐美曲霉AS 3.758是日本在数千种黑曲霉中选育出来的其糖化力极强、耐酸性较高的糖化型淀粉酶菌种。菌丝黑色至黑褐色。孢子成熟时呈黑褐色。能同化硝酸盐,其生酸能力很强。对制曲原料适宜性 也比较强。 此外还有米曲霉菌株:沪酿3.040、沪酿3.042(AS 3.951)、AS 3.863等。黄曲霉菌株:AS 3.800, AS 3.384等。 2)酒精发酵微生物 生产上一般采用子囊菌亚门酵母属中的酵母,但不同的酵母菌株,其发酵能力不同,产生的滋味和香气也不同。北方地区常用1300酵母,上海香醋选用工农501黄酒酵母。K字酵母适用于以高梁、大米、甘薯等为原料而酿制普通食醋。AS 2.109、AS 2.399适用于淀粉质原料,而AS 2.1189、AS 2.1190适用 于糖蜜原料。 3)醋酸发酵微生物 ①醋酸菌的选择

香醋酿造工艺综述

香醋酿造工艺综述 王磊生物工程11-1 06112746 摘要:食醋可划分为酿造醋、合成醋、再制醋三大类。 酿造醋是用粮食等为原料,经微生物制曲、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等阶段酿制而成。除主要成分醋酸外,还含有各种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维生素、醇和酯等营养成分和风味成分。合成醋是用化学方法合成的醋酸配制而成,缺乏发酵调味品的风味,质量不佳。再制醋是以酿造醋为基料,经过进一步加工制成,如五香醋、蒜醋、固体醋等。其中以镇江恒顺香醋为我国最著名的食醋之一, 产品具有“ 色、香、酸、醇、浓” 等特色, 其口味“ 香而微甜, 酸而不涩, 色浓而味鲜”[1] 我国食醋的生产方式有很多, 有传统的固态发酵法、液态发酵法和回流发酵法。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液态深层发酵制醋工艺。 关键词:食醋液态深层发酵工艺 液态深层发酵制醋是将淀粉质原料经液化.糖化、酒精发酵后,在醋酸发酵罐中完成液体深层醋酸发酵的新工艺。具有原料利用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生产周期短(8-24h)等优点。 深层发酵法是向酒醪中接入醋酸菌后,采用向醪液中通入空气的方法来增加醪液中的溶解氧,使醋酸菌的醋酸发酵正常进行。 原料选择为小米,此原料广泛,且小米制出来的醋口感较好。 1生产流程 1.1 原料预处理 (1)原料的筛选和除杂 1.剔除霉变的原料,除去附着的尘土和杂物。 2.对带有皮壳的原料去除皮壳。 (2)粉碎与水磨 扩大原料同微生物酶的接触面积,使有效成分被充分利用,大多数情况下先粉碎,然后再进行蒸煮、糖化。 (3)原料蒸煮液化 使植物组织破裂,细胞中的淀粉被释放出来,淀粉由颗粒状转变为溶胶状态,另一个作用是高温杀菌。 技术要点:液化后的糖浆具有香味i,用竹片撩液滴点呈渣水分离状;碘反应成棕黄色;DE值15%~20%。 工艺参数:流加法液化浆温88~90℃,90℃最佳。维持30min;升温煮沸20分钟。用NaCO3调pH;加CaCl20.2%补充Ca2+;加淀粉酶0.3%(酶活力2000u/g)。 1.2糖化: 采用高温糖化法,也称酶法液化法[2],它是先以α-淀粉酶制剂在85~90℃对原料粉浆进行液化,然后再用麸曲在60℃进行糖化。具有糖化速度快、淀粉利用率高等优点。技术要点:糖化液碘呈淡橙黄色;DE值25%~30%;酸度0.2%。 工艺参数:加糖化酶5%(酶活力1200u/g);降温至60℃,糖化温度为58-60℃;糖化时间2-4h 。 1.3. 酒精发酵 淀粉经过糖化后可得到葡萄糖, 将糖化30min 后的醪液打入发酵罐, 再把酵母罐内培养好的酵母接入。酵母菌将葡萄糖经过细胞内一系列酶的作用, 生成酒精和

食醋的生产工艺

食醋生产工艺 1.食醋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物化学变化。 答 一是原料中淀粉的分解,即糖化过程; 二是酒精发酵,即酵母菌将可发酵性的糖转化成乙醇; 三是醋酸发酵,即醋酸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酸。 2.食醋色、香、味、体是如何形成的? 答 ①酸味的形成:原料中的淀粉经霉菌(或酶制剂)、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分解生成了醋酸,是食醋中酸味的主要来源。除醋酸外,食醋中还含有乳酸、延胡索酸、琥珀酸、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α-酮戊二酸等不挥发性酸。 ②甜味的形成:食醋中的糖类来源于各种原料,其中以葡萄糖与麦芽糖最多,此外还有甘露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糊精、蔗糖等。另外甘油、甘氨酸等也具有一定的甜度。 ③鲜味的形成:食醋中的鲜味来源于食醋中的氨基酸,如谷氨酸及谷氨酸-钠盐均有鲜味。 ④咸味的形成:醋酸发酵完毕之后,加入食盐不仅能抑制醋酸菌对醋酸的进一步氧化,而且还给食盐带来咸味,并促成各氨基酸给予食醋鲜味。 ⑤苦味、涩味的形成:食醋的苦味和涩味主要来源于盐卤。另外,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形成的胺类,如四甲基二胺,1,5-二氨基戊胺,

都是苦味物质,它们赋予食醋苦味。有些氨基酸也呈苦味。过量的高级醇呈苦涩味。 ⑥香味的形成:食醋中香味物质含量很少,但种类很多。只有当各种组分含量适当时,才能赋予食醋以特殊的芳香。 ⑦色素的形成:食醋的色素来源于原料本身和酿造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变化。原料中如高粱含单宁较多,易氧化生成黑色素。原料分解生成的糖和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氨基糖呈褐色,葡萄糖在高温下脱水生成焦糖。另外,还可人工添加色素,如添加酱色或炒米色,以增加色泽。 ⑧醋体的形成:食醋的体态决定于它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组成可溶性固形物的主要物质有食盐、糖分、氨基酸、蛋白质、糊精、色素等。固形物含量高,体态粘稠;反之则稀薄。 3.食醋生产中常用的糖化菌、酵母菌和醋酸菌各有哪些?其生理特性如何? 答 1常用糖化菌及其特性 ①甘薯曲霉 培养最适温度为37℃。含有较强活力的单宁酶与糖化酶,有生成有机酸的能力。适宜于甘薯及野生植物酿醋时作糖化菌用。常用的菌株为AS3.324。 ②邬氏曲霉 邬氏曲霉是由黑曲霉中选育出来的。该菌能同化亚硝酸盐,淀粉糖化

食醋制作工艺知识

一、食醋发展状况 我国酿造醋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品种繁多,由于酿造的地理环境、原料与工艺不同,也就 出现许多不同地区及不同风味的食醋。随着人们对醋的认识,醋已从单纯的调味品发展成为烹调型、佐餐型、保健型和饮料型等系列。 烹调型:这种醋酸度为5%左右,味浓、醇香,具有解腥去膻助鲜的作用。对烹调鱼、肉类 及海味等非常适合。若用酿造的白醋,还不会影响菜原有的色调。 佐餐型:这种醋酸度为4%左右,味较甜,适合拌凉菜、蘸吃,如凉拌黄瓜,点心,油炸食 品等,它都具有较强的助鲜作用。这类醋有玫瑰米醋、纯酿米醋与佐餐醋等。 保健型:这种醋酸度较低,一般为3%左右。口味较好,每天早晚或饭后服1匙(10毫升)为 佳,可起到强身和防治疾病的作用,这类醋有康乐醋、红果健身醋等。制醋蛋液的醋也属于保健型的一种,酸度较浓为9%。这类醋的保健作用更明显。 饮料型:这种醋酸度只有1%左右。在发酵过程中加入蔗糖、水果等,形成新型的被称之为 第四代饮料的醋酸饮料(第一代为柠檬酸饮料、第二代为可乐饮料、第三代为乳酸饮料)。具有防暑降温、生津止渴、增进食欲和消除疲劳的作用,这类饮料型米醋尚有甜酸适中、爽口不粘等特点,为人们所喜欢。这类饮料有山楂、苹果、蜜梨、刺梨等浓汁,在冲入冰水和二氧化碳后就成为味感更佳的饮料了。 二、食醋标准 定义: 酿造食醋:单独或混合使用各种含有淀粉、糖的物料或酒精,经微生物发酵酿制成的液体调味品。 配制食醋:以酿造食醋为主体,与冰乙酸、食品添加剂等混合配制而成的调味食醋。 现行标准: 酿造食醋 GB18187-2000 配制食醋 SB10337-2000 三、食醋工艺 食醋的工艺流程:原料处理——泡米——磨浆——蒸煮——液化——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取醋——陈酿——过滤——精制——灭菌——包装——检验——成品 生产工艺分固态法及液态法两类。 固态发酵醋是一种传统工艺,产品质量高、风味好,酸味柔和、回味绵长等,这与所用原料精良、参与酿造的微生物种类较多、酶系较全、生产周期较长、经过陈酿等因素有关。但也存在缺点,即淀粉利用率低、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等。 液态发酵醋,尤其是液态深层自吸发酵食醋,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种食醋工艺,其优点是原料利用率高,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单位产能占地面积小,全封闭发酵生产工作环境较好,但风味与传统食醋相比较,有一定差异,风味纯正、清香等。 传统的固态法酿醋工艺主要有3种。1、用大曲制醋:以高粱为主要原料,利用大曲中分泌的酶,进行低温糖化与酒精发酵后,将成熟醋醅的一半置于熏醅缸内,用文火加热,完成熏醅后,再加入另一半成熟醋醅淋出的醋液浸泡,然后淋出新醋。最后,将新醋经三伏一冬日晒液与捞冰的陈酿过程,制成色泽黑裼、质地浓稠、酸味醇厚、具有特殊芳香的食醋。著名的有山西老陈

食醋加工工艺流程图及技术参数

【加工调查表附件1】 加工工艺流程图及技术参数 工艺流程图 蒸料选料 电加热锅 洗粮污水炉 配料粉料 噪声 酒化制曲 醋化灭菌 淋醋加山梨酸

醋渣 灭菌灌装 电加热锅 炉 噪声、包 装垃圾陈酿成品 xxx伏陈醋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系列伏陈醋采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酿醋方法,具 体加工工艺规程和参数如下: 1、选料 选取优质小麦,剔除灰尘杂质,然后进行两次淘洗,保证原料的干净及产品的质量。 2、粉料 将处理干净的原料进行粉碎。标准:麦粒粉碎为4-5瓣,粗:细=3:7,粉料过程不可过细。 3、制曲 按比例选取一部分原料制曲,控制室温温度为26-34℃,品温22-45℃,湿度60-90%,注意各期二温和一温的保持,保证麦曲的品质。 4、蒸料

将剩余原料用蒸锅进行蒸制,入锅前应先进行润料1h,压气入锅,蒸制时间为1.5h。 5、配料 将制成的麦曲按比例加入到时蒸制好的原料中,进行均匀搅拌。 6、酒化 入池温度不低于20℃,时间为7天室温维持在16℃-20℃。注:入池温度,冬22℃,夏25℃。 7、醋化 时间19天,室温22-28℃,原料温度28-42℃,注意夜间控制,防止烧醅跑醋。每天搅一次,液面开始有层薄膜出现,说明醋酸菌大量繁殖,闻之已有酸味,测定酸度,记录增酸数据。以后隔天测,并且早晚各搅拌一次。如此持续发酵49天,醋液逐渐澄清,进行质量检测,酸度达到3.5g/ml以上,表明醋酸发酵完毕,如不能达到煮醋标准应按醋液容量的1%加入NaCL直至醋酸继续氧化完成。 8、淋醋 将醋化后的原料加入100℃开水浸泡8h。注:浸泡时间应不低于8h。 9、灭菌 将总酸度达到3.5g/ml以上的半成品醋,用泵打入储醋罐内,进行质量化验。质量合格后,移入夹层锅内,加配料、盐、加热至95-100℃之间,进行灭菌使其沸腾1.5h,以杀灭细菌。 10、陈酿 加入麦麸制成的调料调色,形成色、香、味沉淀。

酿造食醋与配制食醋的不同

美食知识 从制作工艺的不同来看的话,食醋又可以分为酿造食醋和配制食醋两种,它们分别有什么不同呢?下面就为你一一介绍。 1.原料工艺不同 酿造食醋以粮食、果实、酒类为原料,经微生物酿造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酸性调味品。配制食醋是以酿造食醋为主体,与冰乙酸、食品添加剂等混合配制而成,它是以发酵法工艺制成的食用乙酸经兑制而成的产品。配制食醋中酿造食醋的比例(以乙酸计)不得少于50%。 2.标准要求的总酸含量不同 酿造食醋总酸(以乙酸计)不小于3.50克/100毫升,配制食醋总酸(以乙酸计)不小于2.50克/100毫升。 3.色泽不同 酿造食醋呈现琥珀色、红棕色或淡黄色;配制食醋呈现淡琥珀色或淡红棕色,配制醋精及配制白醋为无色透明液体。 4.体态不同 酿造食醋澄清,无沉淀物,摇动时不生花;配制食醋澄清,有时有沉淀物,摇动时生花。 5.滋味不同 酿造食醋酸味柔和而稍带甜味,回味绵长,无异味;配制食醋酸味柔和,无异味。 首先,特色小吃店要以顾客的眼光出发,以顾客的消费理念为知道,顺应市场需求来选择相应的项目进行投资。必须把自己当铸是替顾客采购商店,这样才能设法去了解顾客的需要。因此,了解顾客是开店的第一步。 其次,要想取得更多的利润,加盟商必须以更好的服务,才能获得正常的利润。从正常的利润中,取出部份再投资到事

业中去,以便长期性地对顾客提供更佳的服务以及更佳的商品。在经营中,要灵活,要贴心,多听取顾客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的对开店策略做出相应的改变,让特色小吃店盈利更轻松更方便。 最后,在食品卫生上也要做足功夫,消费者在外面吃东西,最怕吃到不干净的食品,夏季更是如此。一个能给消费者带来良好卫生印象的特色小吃店,其生意往往会更好。 现在选择经营特色小吃店能走上致富之路,投资者在掌握了以上的经营方法更是能让营业额提升一个档次。还有许多细节的东西就要经营者在开店中自己去摸索寻找经验了。希望这些开店经验信息对您有更多的帮助,让您的特色小吃店日日红火,取得更多的财富! 首先,特色小吃店要以顾客的眼光出发,以顾客的消费理念为知道,顺应市场需求来选择相应的项目进行投资。必须把自己当铸是替顾客采购商店,这样才能设法去了解顾客的需要。因此,了解顾客是开店的第一步。 其次,要想取得更多的利润,加盟商必须以更好的服务,才能获得正常的利润。从正常的利润中,取出部份再投资到事业中去,以便长期性地对顾客提供更佳的服务以及更佳的商品。在经营中,要灵活,要贴心,多听取顾客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的对开店策略做出相应的改变,让特色小吃店盈利更轻松更方便。 最后,在食品卫生上也要做足功夫,消费者在外面吃东西,最怕吃到不干净的食品,夏季更是如此。一个能给消费者带来良好卫生印象的特色小吃店,其生意往往会更好。 现在选择经营特色小吃店能走上致富之路,投资者在掌握了以上的经营方法更是能让营业额提升一个档次。还有许多细

酿造食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酿造食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有限公司

第一章概述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酿造食醋项目 (二)项目选址 xxx新兴产业示范基地 项目属于相关制造行业,投资项目对其生产工艺流程、设施布置等都有较为严格的标准化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并综合考虑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项目选址的一般原则和项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该项目选址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的要求。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13940.30平方米(折合约20.90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2.34%,建筑容积率1.30,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05%,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5.81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13940.30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7296.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122.39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14144.13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916.01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55台(套),设备购置费1181.01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742790.21千瓦时,折合91.29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7109.50立方米,折合0.61吨标准煤。 3、“酿造食醋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742790.21千瓦时,年 总用水量7109.50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91.90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32.29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4.39%,能源 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xxx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符合xxx新兴产业示范基 地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 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 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4656.7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883.43万元, 占项目总投资的83.39%;流动资金773.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61%。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食醋发酵生产

食醋发酵生产 食醋是以粮食、果实、酒类等含有淀粉、糖类、酒精的物质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一种酸性调味品。著名品种:山西陈醋、镇江香醋、四川麸醋、江浙玫瑰米醋、东北白醋、福建红曲醋。 食醋是传统的调味品,我国酿醋自周期开始,已有2500年历史。食醋分酿造醋、合成醋、再制醋三大类,其中产量最大且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酿造醋,它是用粮食等淀粉质为原料,经微生物制曲、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等阶段酿制而成,主要成分除醋酸(3%~5%)外,还含有各种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维生素、醇和酯等营养成分及风味成分,具有独特的色、香、味,不仅是调味佳品,经常食用对健康也有益。 合成醋也称醋精,用可食用的冰醋酸稀释而成,其醋味很大,但无香味。冰醋酸对人体有一定的腐蚀作用,使用时应进行稀释,一般规定冰醋酸含量不能超过3%-4%。这种醋不含食醋中的各种营养素,因此不容易发霉变质;但因没有营养作用,只能调味,所以,若无特殊需要,还是以持食醋为好。 再制醋是在酿造醋中添加各种辅料配制而成的食醋系列花色品种。添加料并未参与醋酸发酵过程,所以称再制醋。例如,海鲜醋、五香醋、姜汁醋、甜醋等是在酿造醋成品中添加鱼露、虾粉、五香液、姜汁、砂糖等而成的食醋品种。 一、食醋发酵工艺类型 ⑴固态发酵法 ⑵液态发酵法 二、食醋发酵的生化过程 1、酿造微生物 食醋的酿造过程以及风味的形成是由于各种微生物所产生的酶引起的生物化学作用。参与糖化发酵作用的主要微生物:霉菌、酵母菌和醋

酸菌。 传统酿醋是利用自然界中的野生菌制曲、发酵,因此涉及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新法制醋均采用人工选育的纯培养菌株进行制曲、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因而发酵周期短、原料利用率高。 醋酸菌是醋酸发酵的主要菌种。 醋酸菌具有氧化酒精生成醋酸的能力,其形态为长杆状或短杆状细胞,单独、成对或排列成链状。不形成芽孢,革兰氏染色幼龄菌阴性,老龄菌不稳定,好氧,喜欢在含糖和酵母膏的培养基上生长。其生长最适温度为28~32℃,最适pH值为3.5~6.5。 醋厂选用的醋酸菌的标准为:氧化酒精速度快、耐酸性强、不再分解醋酸制品、风味良好的菌种。 2、食醋生产的三个主要过程 一是原料中淀粉的分解,即糖化作用(水解);二是酒精发酵,即酵母菌将可发酵性的糖转化成乙醇(发酵);三是醋酸发酵,即醋酸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酸(氧化)。 三、食醋酿造的原料 (1)主料 主料是指能被微生物发酵而生成醋酸的主要原料,它包括含淀粉、含糖或含酒精的物质,如谷物(玉米、大米等,粮食加工下脚料碎米、麸皮、谷糠等)、薯类(甘薯、马铃薯等)、果蔬(黑醋栗、葡萄、胡萝卜等)、糖蜜、酒类(酸果酒、酸啤酒)及野生植物(橡子、菊芋等)等。 一般选用淀粉含量高的原料。长江以南——糯米和大米;长江以北——高粱、甘薯、小米及玉米;东北地区——酒精、白酒。 (2)辅料 作用:提供微生物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增加食醋中糖分和氨基酸的含量;有助于形成食醋的色、香、味;辅料还起着吸收水分、疏松醋醅及贮藏空气的作用。

勾兑醋成本不及酿造醋的两成

勾兑醋成本不及酿造醋的两成本报对沈阳食醋市场进行调查解析勾兑醋背后巨大经济利益 新闻背景 日前,山西醋产业协会副会长王建忠爆出:市面上的山西老陈醋95%都是勾兑醋。醋精本身不含营养成分,勾兑比例掌握不好的话,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国家目前虽有所谓配制食醋的标准,但尚无手段检测出勾兑的是不是工业级冰醋酸,以及勾兑比例是否合乎标准。 晨报讯(记者付鸣川实习记者汤龙)十几元钱一瓶的酿造醋和几元钱一瓶的勾兑醋,到底有啥区别? 又该用何方法鉴定勾兑醋? 昨日,记者对食醋市场进行调查,勾兑醋的成本仅为酿造醋成本的1/8,生产周期及营养成分都远低于酿造醋。 勾兑醋自标100%酿造食醋 南二温州城里的陈醋种类大概有十几种,批发价从0.8元到4元钱不等。配料表除了水、高粱、麦麸、大曲等外,有一部分陈醋还包括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 商户李大姐指着一种山西产的水塔牌瓶装陈醋介绍,这种陈醋价格便宜些,批发价在3元左右,销量挺好,主要是一些便利店前来批发,“标签上写是‘100%酿造食醋’,其实是勾兑的,但口感上和酿造的陈醋差别也不太大,一般人吃不出来啥。” 李大姐说,温州城里大多数商家卖的都是这种勾兑的陈醋,而这个牌子的陈醋在超市里也很常见,“但最便宜的还属这种袋装的勾兑陈醋,8毛钱一袋。一般小吃部都买这种。” 一家专门做批发陈醋生意的商户表示,一般有添加剂的陈醋就不能算是“老陈醋”了。因为正宗老陈醋的原料经过高温发酵后,保质期都很长,基本不需添加防腐剂。 勾兑醋成本为酿造醋的1/8 在辽宁地区,朝阳喀左地区生产的酿造醋比较有名。随后,记者采访了喀左一陈醋酿造公司销售部张经理。 张经理介绍,酿造食醋用红高粱作原料,是一滴滴酿出来的,需要28天的固态发酵以及3至6个月的沉淀。而配制醋用冰醋酸和食品添加剂等原料制作,周期短,有时候当天做出来就能销售。很明显,两者生产周期和原料成本不同,因此价格相差也很多。

食醋酿造完美版

食醋酿造 原料价格:玉米1.2元每斤,麸皮0.65元每斤。以一池子投料600斤麸皮与600斤玉米来算,就原料成本来说就是1100元。那么按照玉米一斤最高产6斤来算。600斤玉米可以产酿造醋为3600斤,那么以每斤1元卖出去。以有3600元,其中在扣除曲与人工1500元,那么单纯的一个池子可以的利润在1000元,这是以一个池子来算。那么如果用配制醋,我们来算下成本。1100元可以最大限度购买5桶醋酸,5桶可以配制7000斤醋,但是这样的醋发价只能在0.4-0.5元一斤,那么按照0.5元一斤来算,可以卖出3500元,3500-人工1400-1100=1000元,与酿造来的成本一样,但是配制在销售的量与味道上不及酿造,在卖的时间周期与利润上来看酿造的醋占有优势。 那么这样为何不来酿造醋呢。 难道说酿造醋有很高深的只是或者是说很是神秘么。我现在就以一种麸皮醋的酿造方法给大家破解酿造醋:根据各地不同所选原料不同,一般以玉米、高粱、红薯、大米、麸皮为主。辅料一般以麸皮、稻壳为主。 1:破解原料的处理:主料一般都要求粉粹为好,说那么多麻烦,我就干脆点说怎么做算了。准备曲子:酒曲的准备,这个市场上卖的有卖好了,找不到的话可以自己做,但是我想一般的人做不了。实在找不到就联系我,我给你提供有关酒曲的公司的电话与联系方式。这个不多说了。醋酸菌种的购买,这个市场上以有卖的。 工艺流程: 玉米→粉粹→ ]→混合——润水——蒸料——出料摊凉——加酒曲——入池发酵——7天后麸皮→ 加入醋酸菌——翻醅 2:具体的来说下; 玉米的粉粹,从大小或者粗细来说,小颗粒或者能通过100目就行。麸皮就是外面购买回来的就直接用就行。关于这个混合的问题。我建议玉米与麸皮的用量比例在1比1,这个比例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自己调整。 关于润水,一般玉米与麸皮中的干料含水在10%左右,基本上润水水分要求在25%左右,意思是在总量的基础上要加15%左右的水分。以1000斤玉米,1000斤麸皮来算,需要家水600斤左右。 3:关于蒸料;混匀后的物料在蒸汽的作用下蒸40分钟到1个小时,在闷1个小时左右,然后出料。出料摊凉,在摊凉的过程中加入水,水泼洒在物料上,然后加入酒曲拌匀。 4:入池发酵,在池子中堆码发酵。堆码物料占池子的三分之二左右。插上温度计,在上面盖上塑料薄膜,四周把薄膜嵌入物料中,在在上面用草垫或者棕垫子盖住,这个的根据季节情况来看。温度起来后去除草垫等,可以调节薄膜与物料的空隙来调整物料的温度。同时可以翻动物料来降温。 5:一般在孰料制醋的过程中,7天后就可以加入醋酸菌。把物料翻拌均匀。在用薄膜或草帘盖住就行。 这样之后会基本上根据温度的情况来经常翻动物料。基本上是每隔3天就的翻动下。这样便于醋酸菌的繁殖,有利于产醋。同时车间内要保持好一定的空气流通。大概在总结25天左右醋发酵就该好了。 这样就可以淋醋了。 特别说下淋醋这个问题,最好采用三级淋醋。有的地方会把发酵好的物料一部分来熏,有的加盐等在后熟等。这个的根据各地的情况来定。四川一般就是发酵好后直接淋醋。 淋醋后需要过滤、加热杀菌、加盐、冷却、根据醋的等级不同来分别存放。

食醋的家庭制作方法

家庭酿造米醋的方法 一、准备材料:坛埕,大米(根据坛子的大小而定,大概每5斤水用半斤大米)。 二、方法:烧开水(不能有一点儿的油!),放凉;大米不用洗直接放去炒,炒至发黄(同样不能有一点油,炒锅也不能有油),水和炒黄的大米放凉后,一起放入坛埕里盖好盖子就可以啦。 三、时间:约一个月。 米醋DIY 醋味指数100% 主料:米饭。 配料:发酵粉。 用具:大玻璃缸一个、纱布一块、醋瓶几个。 【制法】 1.将米饭煮熟后凉至常温(大约20~25℃左右),并加入发酵粉混合均匀; 2.将米饭放入大玻璃缸中,注意只占容器的三分之一,等待酵化; 3.发酵完成后,米饭会变成酒酿一般的浆状即可将水加满; 4.在缸上覆盖一块清洁纱布,以便氧气进入、二氧化碳逸出; 5.当米浆中产生醋味,并且酸味最后由浓转淡时就表示发酵完成; 6.滤去缸中表层的悬浮物,再将发酵完成的米醋装入瓶中; 7.将米醋放入水中蒸煮杀菌,注意温度保持在65~70℃之间; 8.30分钟米醋杀菌完成即可。 【秘诀】 1.等待产生醋味的时候,一定要让缸静置,千万不要随便移动,并随时留意米醋的味道变化。 2.如果在发酵过程中闻到的不是酸味而是别的奇怪味道,那就说明发酵失败了! 【说说】 尽管米醋到处都可以买到,不过自己尝试制作米醋可就有不同的感觉 喽! TIPS ●泡醋的材料、器皿要注意沥干水分。 ●泡醋用的器皿要注意用可以抗酸的可密闭容器,比如玻璃瓶就是最佳的选择。 ●泡醋装瓶后,最好贴个标签,写上品名和制作日期,以免记性不好放到变质或者还未成功就拿出来食用。 7月22日农历六月初一,今天我尝试第一次做米醋,以前吃的都是奶奶和家婆做的,听她们说过制作过程后,觉得很简单,自己也想试一下。 其实我做米醋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到秋天啦,秋天五行属金,代表收敛,吃些酸的东西有助身体的收敛,而米醋的发酵时间需要一个多月,这个时候做就刚好,嘿嘿。。。

食醋制作工艺知识电子教案

食醋制作工艺知识

←一、食醋发展状况 ●我国酿造醋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品种繁多,由于酿造的地理环境、原料与工艺不同,也就 出现许多不同地区及不同风味的食醋。随着人们对醋的认识,醋已从单纯的调味品发展成为烹调型、佐餐型、保健型和饮料型等系列。 ●烹调型:这种醋酸度为5%左右,味浓、醇香,具有解腥去膻助鲜的作用。对烹调鱼、肉类 及海味等非常适合。若用酿造的白醋,还不会影响菜原有的色调。 ●佐餐型:这种醋酸度为4%左右,味较甜,适合拌凉菜、蘸吃,如凉拌黄瓜,点心,油炸食 品等,它都具有较强的助鲜作用。这类醋有玫瑰米醋、纯酿米醋与佐餐醋等。 ●保健型:这种醋酸度较低,一般为3%左右。口味较好,每天早晚或饭后服1匙(10毫升) 为佳,可起到强身和防治疾病的作用,这类醋有康乐醋、红果健身醋等。制醋蛋液的醋也属于保健型的一种,酸度较浓为9%。这类醋的保健作用更明显。 ●饮料型:这种醋酸度只有1%左右。在发酵过程中加入蔗糖、水果等,形成新型的被称之为 第四代饮料的醋酸饮料(第一代为柠檬酸饮料、第二代为可乐饮料、第三代为乳酸饮料)。具有防暑降温、生津止渴、增进食欲和消除疲劳的作用,这类饮料型米醋尚有甜酸适中、爽口不粘等特点,为人们所喜欢。这类饮料有山楂、苹果、蜜梨、刺梨等浓汁,在冲入冰水和二氧化碳后就成为味感更佳的饮料了。 ←二、食醋标准 ●定义: 酿造食醋:单独或混合使用各种含有淀粉、糖的物料或酒精,经微生物发酵酿制成的液体调味品。 配制食醋:以酿造食醋为主体,与冰乙酸、食品添加剂等混合配制而成的调味食醋。 ●现行标准: 酿造食醋 GB18187-2000

配制食醋 SB10337-2000 三、食醋工艺 ●食醋的工艺流程:原料处理——泡米——磨浆——蒸煮——液化——糖化——酒精发酵——醋 酸发酵——取醋——陈酿——过滤——精制——灭菌——包装——检验——成品 ●生产工艺分固态法及液态法两类。 固态发酵醋是一种传统工艺,产品质量高、风味好,酸味柔和、回味绵长等,这与所用原料精良、参与酿造的微生物种类较多、酶系较全、生产周期较长、经过陈酿等因素有关。但也存在缺点,即淀粉利用率低、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等。 液态发酵醋,尤其是液态深层自吸发酵食醋,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种食醋工艺,其优点是原料利用率高,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单位产能占地面积小,全封闭发酵生产工作环境较好,但风味与传统食醋相比较,有一定差异,风味纯正、清香等。 ●传统的固态法酿醋工艺主要有3种。1、用大曲制醋:以高粱为主要原料,利用大曲中分泌的 酶,进行低温糖化与酒精发酵后,将成熟醋醅的一半置于熏醅缸内,用文火加热,完成熏醅后,再加入另一半成熟醋醅淋出的醋液浸泡,然后淋出新醋。最后,将新醋经三伏一冬日晒液与捞冰的陈酿过程,制成色泽黑裼、质地浓稠、酸味醇厚、具有特殊芳香的食醋。著名的有山西老陈醋。2、用小曲制醋:以糯米和大米为原料,先利用小曲(又称酒药)中的根霉和酵母等微生物,在米饭粒上进行固态培菌,边糖化边发酵。再加水及麦曲,继续糖化和酒精发酵。 然后酒醪中拌入麸皮成固态入缸,添加优质醋醅作种子,采用固态分层发酵,逐步扩大醋酸菌繁殖。经陈醋酿后,采用套淋法淋出醋汁,加入炒米色及白糖配制,澄清后,加热煮沸而得香醋。著名的有镇江香醋。3、以麸皮为主料,用糯米加酒或蓼汁制成醋母进行醋酸发酵,醋醅陈酿一年,制得风味独特的麸醋。著名的有四川保宁(今阆中县)麸醋及四川渠县三汇特醋。固态发醋法酿醋,由于是利用自然界野生的微生物,所以发酵周期长,醋酸发酵中又需要翻醅,劳动强度大。目前已采用纯种培养麸曲作糖化剂,添加纯种培养酵母菌制成的酒母,进行酒精发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