淠史杭灌区认识实习报告
淠史行灌区认知实习报告

目录摘要 (2)一、实习背景和目的 (3)1.1 实习背景 (3)1.2实习目的 (3)二、实习进行情况 (3)2.1 实习时间 (3)2.2 实习地点……......…...………………………………………………………………… ..32.3 实习安排 (3)2.2 实习具体清况……......…...…………………………………………………………… ..3三、水利枢纽概况3.1 淠史杭灌区工程简介 (6)3.2 佛子岭水利枢纽 (6)3.3 响洪甸水利枢纽 (7)3.4 横排头水利枢纽 (7)3.5 将军山渡槽 (8)四、主要建筑物功用 (9)4.1 水工建筑物的功用 (9)4.2 建筑物主要特点 (9)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努力方向 (10)5.1存在的主要问题 (10)5.2对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和努力方向 (10)六、实习体会 (10)七、附图 (11)7.1横排头枢纽工程平面图 (11)7.2 响洪甸水库平面手绘图 (12)7.3 佛子岭水库、将军山渡槽平面手绘图 (13)摘要本报告主要介绍了淠史杭灌区自建国以来的建设概况,包括淠河总干渠、横排头水利枢纽、响洪甸水库、佛子岭水库及将军山渡槽等水工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管理运行及加固维护措施等情况。
并简述了淠史杭灌区自建成以来在防洪、灌溉、水力发电、城市供水、航运和水产养殖等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及显著成就,且对在管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措施和新加固建筑的建设规划方案。
此外,本报告还对淠史杭灌区所辖水工建筑物及发电厂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作简单分析及就此类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出作者的独特见解,并希望通过此报告能对所存在的问题解决起到一定作用。
真正实现建国初期毛主席提出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宏伟目标,使淠史杭灌区真正做到“人水和谐,福泽皖西”。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1.1实习背景:进入大学已经两年有余,学习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也已经两年了,对这个专业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课本的理论知识仅仅让我们的知识停留在理论阶段,距离本专业培养要求的技术实践型人才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为了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并让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及就业方向,且让我们可以切身的感受水工建筑物的规划、建设及管理,我们学院组织了这次淠史杭灌区认识实习活动。
横排头枢纽工程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横排头枢纽工程一、实习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水利工程的基本情况,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横排头枢纽工程的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旨在了解横排头枢纽工程的基本组成、作用及其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横排头枢纽工程位于六安市裕安区苏家埠镇,是淠史杭灌区的淠河渠首,主要包括进水闸、冲沙闸、溢流闸、土坝和船闸等部分。
实习期间,我们在导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横排头枢纽工程的各个部位,并了解了其运行原理和作用。
首先,我们参观了进水闸。
进水闸是横排头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调节水流进入淠河总干渠。
在导师的讲解下,我们了解到进水闸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并观看了现场操作演示。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深刻体会到进水闸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接着,我们参观了冲沙闸。
冲沙闸主要用于排除渠道中的泥沙,保持渠道畅通。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冲沙闸的运行机制和冲沙效果,并通过实地观察了解了冲沙闸在维护渠道畅通方面的重要性。
然后,我们参观了溢流闸。
溢流闸是横排头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调节渠道水位。
在导师的讲解下,我们了解到溢流闸的运行原理和作用,并观看了现场操作演示。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深刻体会到溢流闸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土坝和船闸。
土坝是横排头枢纽工程的挡水建筑物,负责拦蓄和调节水源。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土坝的建造材料、结构和作用,并参观了土坝的施工现场。
船闸则是负责船只通过的通道,我们了解了船闸的运行原理和操作过程。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实习,我对横排头枢纽工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横排头枢纽工程作为淠史杭灌区的渠首,具有重要的水资源调控作用,为周边地区的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水资源开发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灌区规模论证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前言灌区规模论证实习是我在学习水利工程专业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实践,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灌区规模论证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伶俐水库及灌区工程、屏山水库及灌区工程的规模论证报告技术咨询会议,并积极学习了相关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学习和实践成果。
二、实习内容1. 伶俐水库及灌区工程规模论证在伶俐水库及灌区工程规模论证中,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工作:(1)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我通过查阅文献、调查访问等方式,收集了伶俐水库及灌区工程的相关资料,包括工程背景、地理位置、水资源状况、农业需求等,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详细分析。
(2)计算灌区需水量: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我计算了伶俐水库灌区的需水量,包括农业灌溉、城乡供水、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求。
(3)分析灌区规模:结合伶俐水库的供水能力,我分析了灌区的规模,包括灌溉面积、受益范围等,并提出了合理的灌区规模建议。
2. 屏山水库及灌区工程规模论证在屏山水库及灌区工程规模论证中,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工作:(1)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我通过查阅文献、调查访问等方式,收集了屏山水库及灌区工程的相关资料,包括工程背景、地理位置、水资源状况、农业需求等,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详细分析。
(2)计算灌区需水量: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我计算了屏山水库灌区的需水量,包括农业灌溉、城乡供水、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求。
(3)分析灌区规模:结合屏山水库的供水能力,我分析了灌区的规模,包括灌溉面积、受益范围等,并提出了合理的灌区规模建议。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颇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到了灌区规模论证的相关知识,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2. 增强了实践能力:通过参与实际项目的规模论证,我增强了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3.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完成了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4. 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了解到水利工程对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横排头枢纽工程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水利工程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和管理方法,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我们一行人于2021年10月赴横排头枢纽工程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1. 通过实习,了解横排头枢纽工程的基本情况,掌握其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 深入了解水利枢纽工程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学习水工建筑物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方法。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水利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习内容1. 工程概况横排头枢纽工程位于淠史杭灌区淠河渠首,是淠河渠首的重要水利枢纽工程。
该工程主要由进水闸、冲沙闸、溢流闸、土坝和船闸等部分组成。
工程总设计灌溉面积660多万亩,多年平均引水量为18.0亿立方米。
2. 规划与设计(1)规划:横排头枢纽工程规划立足于解决淠史杭灌区的水资源问题,兼顾防洪、发电、航运等功能。
(2)设计:工程设计充分考虑了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以及周边环境和社会经济需求。
在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水利枢纽的综合效益。
3. 施工与管理(1)施工:横排头枢纽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过程中,注重环保,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管理:工程建成后,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枢纽工程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通过科学的管理,确保工程长期稳定运行。
四、实习心得1. 水利枢纽工程是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促进农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设施。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水利枢纽工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2. 水利枢纽工程设计复杂,涉及多个学科领域。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水工建筑物、水文、地质、生态等多个方面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3. 实习过程中,我们团队紧密协作,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这使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也为今后从事水利相关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水工认识实习报告(2)_实习报告.doc

水工认识实习报告(2)_实习报告在参观了佛子岭水利枢纽后我又进一步的了解了水利枢纽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对连拱坝的认识。
周三上午,我们去了横排头水利枢纽,下午我们来到了淠河干渠。
淠河灌区渠首枢纽工程位于横排头,渠首以上来水面积4370平方公里。
其中,淠河东源的佛子岭水库以上来水面积1840平方公里,淠河西源的响洪甸水库以上来水面积1400平方公里,水库至渠首区间来水面积1130平方公里。
渠首枢纽于1958年8月19日开工。
1959年7月29日进水闸引水抗旱抢种,抗旱保苗。
1959年9月底除船闸外,溢流坝等主体工程建成。
因建时缺少水泥,修改了设计,降低了防洪能力,还采用了一些代用材料,影响了工程质量,1964年7月进行加固,1965年6月竣工。
横排头渠首自1959年引水灌溉后,进水闸每年启闭多达百次,引水流量已达到300立方米每秒的设计要求。
横排头风景名胜区,位于六安市裕安区苏家埠以南4公里处,是一处以水文景观为特色,以山水风光为依托,集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六安近郊型风景名胜区。
她距六安仅20多公里。
先认识横排头水利枢纽工程。
这项工程呈现了中国水利建设的壮举。
皖西自古多灾多难。
这与它的山川地势有关。
这里有流入淮河的淠河、史河和流入长江的杭埠河三大河流,但这三河均是河床低洼,两岸多高岗丘陵。
天旱时,三河很难进行自流灌溉;而一旦连日阴雨,河床积水,排流不畅,又容易发生涝灾。
这就陷入了“旱时盼水水不来,涝时恨水水不走”的悲凄境地。
自1958年起,皖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历时数载,兴建了著名的“淠史杭综合利用工程”。
这是一项以灌溉为主,兼有航运、发电、城镇给水、养殖、旅游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地跨安徽、河南两省,在江淮之间的千里岗峦上,交织成密密的水网,可以浇灌十多个县、市、区的1000多万亩农田,是中国继都江堰之后的又一大型人工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七大灌区之一。
劳动人民为兴建此项工程所挖、所炸、所搬走的土石方,如果筑起1米见方的长堤,足可绕地球20多圈!著名诗人郭沫若在《淠史杭颂》这首诗歌中,曾经由衷地赞颂说:“排沙拆水分清浊,喜见源头造海洋。
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报告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实习单位: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学校指导老师: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对水工建筑物有基本认识二、实习时间:1月7日——1月9日三、实习地点:淠史杭灌区四、实习的内容和要求:做为水利水电工程一年级的学生,学校安排了本次为期三天的认识实习。
要求学生对水工建筑物有基本认识。
通过实习让我们对水工建筑物的规模,作用及特点有了很大的了解。
同时对电站的工作模式,关中地带的灌溉系统及电站运行一段时间后所产生的问题与处理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
从1月7号开始我们先后参观了佛子岭水库、横排头水利枢纽工程、六安九里沟水电站还有一些小的水利工程。
一、佛子岭水库佛子岭水库是建国初期我国自行设计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连拱坝水库,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航运,系治淮委员会佛子岭水库工程指挥部设计。
指挥汪胡祯,政委张云峰。
1952年1月动工,1954年11月建成,历时2年又10个月。
水库位于淠河东源上游霍山县内,坝址在巴山县城西南17公里处,漫水河、黄尾河径流入库。
坝下东淠流至两河口与西得河上的响洪甸水库泄水合流,经横排头、六安市、正阳关注入淮河,实际控制面积1270平方公里。
水库总库容 4.96亿立方米,相应洪水位130米,汛期兴利库容1.2亿立 方米,死库容 1.25佛子岭大坝亿立方一米,防洪标准为千年一遇。
水库工程是在既无经验、条件又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参加施工队伍来自四面八方,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来自治淮委员会、六安干部学校和大专院校应届毕业生;轧钢、灌浆、起重、运输等技术工人来自上海、蚌埠、合肥;民工来自六安、阜阳两专区农民,中国人民解放军改编的第一水利师咱始至终参与最艰苦的工程,工地最多上工人数达一万余人。
工程耗用钢材8010吨,水泥6.3万吨,共做土方99万立方米,石方82万立方米,混凝土23.9万立方米。
水库大坝垛拱浇筑到顶后,当年经受洪水和6月17日10时15分5.25级地震考验,安然如故。
水利水电暑假实习报告字七篇

水利水电暑假实习报告字七篇水库类型水库库容量小:下午听淠史杭灌区规划报告、灌区建设管理报告参观沙盘模型。
10 月23 日.水利枢纽工程概况横排头枢纽工程为淠史杭灌区淠河渠首,位于六安市裕安区苏家埠镇,拦蓄和调节磨子潭、佛子岭、响洪甸等三大水库下泄水和横排头坝上区间来水。
渠首以上来水面积4370 平方公里。
,但社会效益十分明显,更显示出水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王家崖水库工程坝基防渗处理:在河床砂卵石层较浅处明挖至基岩,回填粘土,形成截水槽,在槽内回填粘土前浇筑一道混凝土齿槽。
在左、右侧河槽部位,明挖到一定深度后,再用人工支撑开挖窄槽至基岩,浇筑混凝土防渗墙。
右岸阶地设有倒挂井分层开挖形成的深59m的混凝土连续墙。
石头河水库建成运行后,由于右坝肩基础存在上下游贯通的砂卵石层,长期持续渗漏,需进行防渗加固,采用倒挂井防渗墙方案进行防渗处理后,效果并不明显。
20xx年设计又采用在倒挂井防渗墙的上游侧2.0米处,新建一道混凝土防渗墙的方案进行防渗加固处理。
工程于20xx年10月15日开工,20xx年10月20日竣工。
新建防渗墙轴线长181.6米,墙厚0.8米,最大墙深71.2米,平均墙深55.6米。
为了确保防渗效果,在防渗墙底部,进行帷幕灌浆,孔距2米,灌浆孔深入防渗墙底下25米,以及采取钻排水孔降低下游坝体的浸润线等综合治理措施。
圆满完成合同工程量后,大坝渗漏量明显减少,经陕西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站对防渗墙进行质量检测,得出“防渗墙体均匀连续性好,未发现混凝土裂缝、离析、孔洞等现象,防渗墙的强度大于设计要求,弹模在设计规定范围内,达到了设计防渗处理目的,满足设计要求”的结论。
七、.汤峪电站及渡槽汤峪渡槽的建筑结构很科学..原来的U形渡槽改为流量更大的矩形渡槽引过来的水流到汤峪电站的压力前池..压力前池通过管道将水引到山脚的电站中,电站于20xx年动工修建,20xx年8月加入系统运行,总投资2100万元,总装机31000千瓦,电站设计引用流量 5.7 m3,水头68.21m,年设计发电量1900万kwh.多年平均发电量1500WKWH电站水工部分由引水渠,压力前池,进水闸,厂房,引水渠组成,电气部分由户内配电部分,户外升压站及8.77km,35kv输电线路组成.八、漆水河渡槽漆水河渡槽位于乾县龙岩寺,据渠首34公里,是总干渠跨越漆水河的输水建筑物。
关于淠史杭大桥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为了更好地了解桥梁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和工程管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我在2023年的暑假期间,有幸参加了淠史杭大桥的实习活动。
淠史杭大桥位于我国安徽省,是一座重要的交通枢纽,全长约4.2公里,是一座跨越淠河的大型桥梁。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桥梁工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二、实习内容1. 实习期间,我首先了解了淠史杭大桥的基本情况,包括桥梁结构、设计参数、施工进度等。
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我学习了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如桥梁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
2. 参观了施工现场,亲眼目睹了桥梁施工的全过程。
从桩基施工、承台施工、墩身施工到梁体施工,每一个环节都让我对桥梁工程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3. 在实习过程中,我跟随技术人员学习了桥梁工程中的测量、监控和验收等环节。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了监控数据的重要性。
4. 参观了桥梁的养护部门,了解了桥梁的日常养护工作。
这让我认识到,桥梁工程不仅仅是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还包括了后期养护和管理。
三、实习收获1.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桥梁工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了解了桥梁工程从设计、施工到养护的全过程。
2. 在施工现场,我学会了如何与技术人员沟通,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实习过程中,我掌握了桥梁工程中的测量、监控和验收等环节的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通过与工程师的交流,我对桥梁工程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指明了方向。
四、实习体会1. 桥梁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专业知识。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2. 实习期间,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实际问题,提高了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习让我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自己专业素养的关键。
4. 在实习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学会了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总之,淠史杭大桥的实习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淠史杭灌区认识实习报告
水利水运工程系
08水利水电工程
Xxx(xxxxxx)
淠史杭灌区认识实习报告
淠史杭工程是建国初期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工程之浩大、意义之深远、福祉之广泛,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可称得上举世闻名。
淠史杭
灌区是新中
国成立后兴
建的全国最
大灌区之一,
横跨长江、淮
河两大流域,
由淠河、史
河、杭埠河三
个毗邻灌区
组成,覆盖面积为14107平方公里,担负着皖豫两省14个县(区)的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供水的重任,设计灌溉面积119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1026万亩。
提供灌区主要水源的佛子岭、磨子潭、响洪甸、梅山、龙河口五大水库群,汇集大别山区6352多平方公里的来水,总库容66.21亿立方米。
灌区渠网纵横,七级固定渠道总长2.5万公里,灌区80%以上农田实现自流灌溉。
灌区被中外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水利建设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本人于二零一零年十月八日至十月十日于安徽省六安市淠史杭
灌区做认识实习,据这段时间对此的深入了解和亲身感受作此报告。
①实习目的:
◆了解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及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灌区、水库、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等水利枢纽的参观和现场报告增加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感性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加工程概念,丰富生产知识,对今后将要从事的工作有较全面的了解与感受,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了,为今后学习与工作打下基础。
◆熟悉水利枢纽的组成与总体布置,各种水工建筑物的类型、作用,水电站的组成、典型布置方式及其运行管理。
◆了解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等基本建设程序及其运行管理。
②实习任务:
◆通过报告、现场参观和讲解,了解水利工程的组成以及规划设计特点。
◆了解水电站的组成、作用及典型布置方式。
◆了解水利枢纽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的全过程实习任务
③实习地点:
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响洪甸水库管理处、佛子岭水库管理处、将军山渡槽等。
④实习过程
1.报告会
1.1淠史杭灌区规划报告
从水利枢纽的布局,规划和特点加深对淠史杭灌区的了解,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灌区管理的要求,实现由农业灌溉型向全方服务型的转变,由粗放管理型向集约管理型的转变,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灌区加快推进机构设置、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
1.2淠史杭灌区建设管理报告
1.2.1介绍灌区建设配套与管理
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促进灌区良性循环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灾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推进灌区的建设配套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完善了从项目申报与审批,资金管理,组织实施,项目验收,建后水利工程管护,进而达到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改善和适度扩大有效灌溉面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1.2.2介绍节水型社会的进展情况
节水型社会的节水,主要通过制度建设,注重对生产关系的变革,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
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整个社会走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道路。
而传统的节水,更偏重于节水的工程、设施、器具和技术等措施,偏重于发展节水生产力,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来推动。
但两者殊途同归,
都是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这是它们的共同点。
1.2.3介绍灌区的管理体制改革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农田水利工程,实质性地推进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发挥水价经济杠杆作用,促进节约用水,积极推进农民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
2.响洪甸水利枢纽
1958年7月,响洪甸水库建成蓄水,这是新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重力拱坝。
水库是多年调节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431平
方公里,占淠河流域
面积的21%。
总库容
26亿立方米,居皖西
五大水库之首。
响洪
甸水库以防洪灌溉为
重结合发电、城市供
水、航运、水产养殖
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响洪甸水库枢纽工程由水库大坝、泄洪隧洞、引水隧洞、发电厂四部分组成。
响洪甸水库大坝以五百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五千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为一级水工建筑物,可抗八级烈度地震。
但是由于当初的勘察设计的缺陷,施工工艺的限制和年代久远出现的很多的问题,2003年,安徽省水利厅主持对响洪甸水库大坝进行安全鉴定,
水库大坝被评定为三类坝,2004年开始对大坝进行除险加固。
在在坝左肩的山体新浇注了混凝土并锚固,工人正在吊车上给坝身刷保温涂料以防止再出现新的裂缝,为了防止生病的大坝阻挡不了洪水在山的那一头一个新的溢洪道正在紧张的修建过程中。
3.佛子岭水电站
佛子岭水库是淠史杭灌区主要水源之一,其灌区称淠河灌区,
水库集水面积1840平方公里,以防洪为主,控制淠河洪水,削减洪峰,减轻淮河中下游洪水负担,并结合蓄水灌溉,发电,改善航运,发展渔业。
枢纽工
程包括大
坝、溢洪道、
输水钢管及
发电站4部
分,拦河列
为钢筋混凝
土连拱坝,东岸端为重力坝,西岸端为平板坝,全长半5洼拱坝段长413.5米,有20个垛和21个拱组成。
于1952~1954年建成。
最大坝高原为74.4米,坝顶长510米坝址两岸露出变质岩系,即上层是灰白色石英岩夹片岩层,下层为黑色石英岩层。
此外有花岗岩,呈岩瘤,岩瘤呈漏斗状,穿插与上述编织岩系中,河床中有近代沉积物,厚度在
7-10米。
大坝最后选择在露头花岗岩体上,其抗压强度为1000-3500公斤/平方厘米,孔隙率0.5-0.8%。
坝基岩为黑色石英岩,花岗岩和白色石英岩夹片层。
发电站装机7台,共3.1万千瓦,年发电量9350万度。
有效灌溉面积已接近33万公顷。
以灌溉水稻为主。
4.横排头水
利枢纽
淠史杭枢
纽工程建的最
早的便是横排
头枢纽,工程
由溢流坝(长
500米,高7.75
米)、土坝(长610米,高7米)、总干渠进水闸(5孔,每孔净宽5米,高6.6米,设计流量(300立方米/秒)、分流岛和船闸(闸室长120米,宽6米,高6米)六大部分组成。
在溢流坝和土坝上面,抬高佛子岭、磨子潭和响洪甸三大水库发电后的尾水和区间来水,形成一个面积达125公顷的浩浩渺渺的湖泊,名曰“丰源湖”。
5.将军山大渡槽
该渡槽距渠首龙河口水库梅岭水电站27km,沟通淠河、杭埠河两大灌区,起相互调节水量的作用。
渡槽为钢筋混凝土横墙腹拱式双曲拱结构,U型槽身。
拱体为悬链线变截面无铰拱。
将军山渡槽的主
要任务是输水灌溉,渡槽主要用砌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成,采用双曲拱结构。
渡槽用自动翻板式泄洪闸和节制闸来调节水位,自动翻板式泄洪闸根据河流的水位来控制闸门的开闭。
渡槽由进出口段、槽身、支承结构和基础等部分组成。
⑤实习体会
大二的学习已经过去两年多了,转眼间我们进入了大三的专业课学习阶段。
众所周知,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是短短大学生活的另一个课程,是我们得以锻炼的有效途径。
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为此我院组织了这次声势浩大的淠史杭灌区认识实习,旨在提高我们的知识和技能,为大三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短短的三天实习过程中,我们见到了很多以前从来没涉及过的领域,在指导老师和灌区各级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下,我们从一脸
的茫然无知到渐得体会,从灌区模型展馆到响洪甸电站,佛子岭水库再到横排头枢纽,将军山大渡槽,老师们忙碌的身影无处不在……
通过对模型展物和水工建筑实物的参观,我们了解了很多水工建筑物的构造和组成,尤其是各种坝型的结构特点和建造历史,包括从最初的坝基选址、艰难的建造过程到最后的建成完工,这其中无不体现着早期水利工作者们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时的伟大创造力和凝聚力,经过这次实习,让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定胜天”。
能够参加学院第一次组织的这么大规模的外出实习我感到非常荣幸,感谢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指导老师你们辛苦了,但这次实习仍然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首先时间太短,每到一处还没能大概了解就得赶往另一个地方,然后我觉得在参观完将军山渡槽之后完全有时间去龙河口水库参观,主坝离105国道不到十公里,而且车子可以直接开到主坝下面......再次感谢学院领导,感谢指导老师,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