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淠史杭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与分析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与分析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自然资源。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水资源的有限性和分布不均使得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巨大挑战。
因此,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与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当前,全球水资源开发利用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性的特点。
在农业领域,灌溉用水占据了大量的水资源。
许多地区仍然采用传统的灌溉方式,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工业用水方面,一些高耗水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且排放的废水若未经有效处理,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在生活用水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也在逐渐增加。
同时,城市供水管网的漏损问题也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
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则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甚至出现了水危机。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性的评价指标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价指标:1、水资源量与需求量的平衡指标包括水资源总量、可利用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等。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衡量水资源开发程度的重要指标,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可能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水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
2、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如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城市人均生活用水量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出不同领域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效率越高,可持续性越强。
3、水环境保护指标包括水质达标率、废水处理率、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等。
良好的水环境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
4、水资源管理制度指标包括水资源管理法规的完善程度、水资源规划的科学性、水资源管理机构的执行力等。
健全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其可持续性。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它指的是在满足当代人对水资源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
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合理利用现有的水资源,还要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再生,以确保水资源能够长期稳定地为人类服务。
当前,全球水资源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是水资源的分布不均。
在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甚至出现过剩的情况;而在另一些地区,水资源极度匮乏,人们面临着严重的缺水危机。
这种分布不均导致了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调配困难。
二是水资源的污染。
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生活污水等,都使得大量的水资源受到污染,降低了水的质量,甚至无法使用。
三是水资源的浪费现象严重。
在农业灌溉中,大水漫灌的方式仍然普遍存在,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流失;在工业生产中,一些企业缺乏节水意识和措施,水资源的利用率低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经意间的用水习惯,如长时间流水洗漱等,也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在政策层面,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明确水资源的产权和使用权,规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行为。
同时,建立健全水资源的监管机制,加大对水资源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在技术层面,要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和污水处理技术。
在农业领域,推广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工业领域,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并加强对工业废水的处理和回用。
在城市建设中,推广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增加水资源的供给。
在教育层面,加强对公众的水资源教育,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
通过学校教育、媒体宣传、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向人们普及水资源的重要性、水资源面临的危机以及节水的方法和措施。
淠史杭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分析

[ 关键词] 水 资源 ; 可持 续发展 ; 策 对
[ 中图分 类号] T 2 V1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77 (060 —06 —0 06 15 20 )6 35 2
An lsso h ou i n t h u t ia l a e o ay i n t e S l t o t e S san b eUs g f o
1 5×l 8m 。 3. O 3
流; ③灌 区边缘 的天然 河 、 湖等外 给水源 。全灌 区水资 源
的年均总量约 10 8 3 0 X1 m 。 0
() 4 灌区可用水量 情况。灌 区用水 主要 通过 横排头 、 红石嘴渠首枢纽 工程 和梅 岭、 牛角 冲进 水 闸从水 源水 库
引入 。见 表 2 。
() 1佛子岭 、 子潭 、 磨 响洪甸 、 山和龙河 口水 库是灌 梅
区 的 主 要 水 源,控 制 面 积 共 630k? 3 n ,总 库 容
19 —19 96 99年各渠首年均引用水量分别为 : 史河 灌 区
8. 1×l 8 , O m3
6 . o m , 利库 容共 3 . Xl 3 多 年平均 来水 量 55×l 3兴 8 0 2 o m , 8
Ke r s y wo d :w trrs  ̄ ae eo ;s s ia l e eo me t olt n u t n be d v lp n ;s ui a o
淠史杭灌 区是淠河 、 史河 、 埠河 3 毗邻灌 区的总 杭 个
径流多年平均4 . ×l8 3见表 1 26 O 。 m 。 表 1 淠河、 史河 、 埠河三流域 的具体 情况 杭
称, 为全 国三大 灌 区 之一 , 以灌 溉 、 水 为 主 , 是 供 兼有 发 电、 航运 、 水产 、 旅游等综合 利用 的大型水利 工程 , 位于安 徽省 中西部 大别山余脉的丘 陵地带 , 横跨长 江、 河两大 淮 流域 , 区 内共有 1 灌 2个市 、 ( , 县 区) 总人 口118 5 万人 , 耕 地 面积7 .3 4 , 73 1 设计灌溉面积7 . , 际 X 0h 33 Xl h 实 3 o 4
关于淠河总干渠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措施的思考

PRACTICE实 践区域治理关于淠河总干渠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措施的思考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 罗菊一、淠河总干渠概况淠河总干渠是淠史杭灌区两大总干渠之一,也是淠河灌区最重要的引水渠道,位于安徽省中西部,南起于六安市裕安区横排头枢纽工程,东止于合肥市肥西县新民坝,淠河总干渠始建于1958年,全长104.5km,是以响洪甸、佛子岭、磨子潭和白莲崖四大水库为主要水源,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
润及我省合肥、六安、淮南三市,其水源是700多万城乡居民的生命之源,已列入重要饮用水源地名录;淠河灌区通过淠河总干渠承担着660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使得灌区成为安徽省重要的粮食基地,对全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二、水资源概况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区域用水要求 也在不断的提升,区域用水结构和用水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生产、生活用水逐年增多,同时淠河总干渠周边的居民区和工业企业等点源污染逐渐增多,入渠污染物总量不断增长,渠道水质受沿渠排污、汇流影响,部分河段水质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使灌区水资源更加紧张,原来灌溉渠单一的供水功能已经无法应对更加高质量、高要求的供水标准。
污染源情况。
淠河总干渠水源污染主要来源,一是点源污染。
淠河总干渠两岸共有入渠排放口38个,包括雨水排放口10个(基本废弃的有5个),雨污混流排污口25个(已封堵7个排污口),生活和工业混合排污口3个。
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氮、磷、含碳有机物,需要消耗水中溶解氧,将造成水中溶解氧缺乏,影响水中生物的生活和生存,从而恶化水质;二是面源污染。
面源影响因素较多,主要为以下5个方面:农村生活污水及固体废弃物、化肥农药的施用,分散式禽畜养殖、水土流失和城镇地表径流。
农业退水是指农作物栽培、牲畜饲养等过程中排出的污水和液态废物。
农业退水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残留物,被雨水淋湿后,随径流进入河道,以及水土流失过程中,土壤养分和有机物随泥沙一起带入渠道,从而造成水污染,水质富营养化;三是盗采砂、电捕鱼等人为活动,造成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四是沿河建设的一些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未能做好保护措施。
建立安徽省淠史杭灌区水权市场初探

不是福利供水。 此, 地、 市、 县政府 的负责人 等组成 , 为灌 性收费 的性质 ,
整个灌 区县区人平均水 资源 占有量
理模式是统一管理 、 条块结合 、 分级 负 进 行 分 配 , 主要 是 以行 政 手 段 配 置水 府 在 市 场 和 价 格 政 策 扭 曲 中 的 调 控 作
责。具体 就是 在全灌 区成立安徽 省淠 资源。在市场经济 的条件下 , 存在着许 用 ,为此必 须建立和完善 资源有 偿使用 第一, 现在的 “ 水 费” 性质是商 和 转 让 制 度 。 史 杭 灌 区 管理 委员 会 , 由省 农 委 、 水 利 多弊端 :
淠河 、 史河 、 杭埠河 个毗邻灌区组成 , 局隶属 省水利厅 ,各管理县区管理分 不能有效地调动节约 、 保护水资源的积极
覆盖 面 积 为 1 4 1 0 7 k m ,担 负 着 豫 皖两 局隶属各县 水行政主管部 门。六安 性。第 , 由于行政手段脱离了市场 的极 省 1 7个 县 ( 区) 的农 业 、 工 业 和居 民生 市 城 市 ] 矿、 自来 水企 业 供 水 , 由总 局 其灵敏 的反 馈机制 ,加之水 资源的特殊 活供 水 , 其 设计 灌 溉 面积 1 1 9 8万亩 , 有 与 氽 、 I 签 供 用 水 合 同提 供 供 水 。 向合 性 , 计 划 的盲 目和 失误 就 在所 难 免 。 第四 ,
史杭 灌 区 水量 分 配 方 案 》 ( 以 下 简 称 分
建 立 安 徽 省 淠 史 杭 灌 区 水 权 市 场 初 探
吴 寰
浅析水土保持在淠史杭灌区淠河总干渠肥西段工程中的实施

本 工程所在区域属于安徽省水土保持~级标准 和二级标
水是生命之源 、 产之要 、 生 生态 之 基 。加快 水利 改 革 发 展 , 不 仅关 系 到 防 洪 安 全 、 水 安 全 、 食 安 全 , 且关 系 到 经 济 安 供 粮 而
准未涉及 的其它 区域 , 根据 《 开发建设项 目水土流失 防治标准》
安
徽
建
筑
2 1 年第 5期( 1 O ) 01 总 8期
浅析水土保持在淠史桓灌区
的 实施
Pi hi an r i t on s h g I rga i
壬 旦 西 巴
猩中
O n S l d W at r Con r at on i h oi an e se v i n t e Cons r t o t uc i n of Fei i x Par n ne i g o =Pi i er Mai t E gi er n i v R n Chann n el i
淠 河 总 干 渠 肥 西 段 为 六 合 切 岭 至 新 民 坝段 ,共 计 长 度 为 4 . 6 m。淠 河 总 干 渠 于 15 28 k 4 9 8年 开 工 ,9 9年 开 始 发 挥 效 益 。 15 渠 道 通 水 后 , 于岸 坡 没 有 护 砌 , 道 冲刷 及 水 土 流 失 较 为 严 由 渠
施
建设 区包括 征用 、 租用及土地使用管辖 范围 ; 防治措施 总体布
工
1 水 土 保 持 实施 的必 要性
淠 河 总 干 渠 自渠 首 横 排 头 起 , 经 六 安 市 、 管 庙 、 古 途 罗 骚 井 等 地 , 肥 西 县 新 民坝 止 , 长 145 m, 首 设 计 灌 溉 流 量 至 全 0 .k 渠
灌区年度用水总结及计划

灌区年度用水总结及计划摘要本文对灌区的年度用水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未来一年的用水计划。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我们将确保灌区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1. 引言灌区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用水是灌区发展的基石。
因此,合理利用灌区水资源,做好用水规划和管理,对于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年度用水总结经过对去年灌区用水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2.1 用水总量去年灌区的总用水量为XXX万立方米,与前年相比增长了X%。
主要用水指标如下表所示:用水指标数量(万立方米):: ::耕地灌溉用水XXX养殖业用水XXX农村生活用水XXX工农业生产用水XXX2.2 水资源利用效率去年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继续提高。
主要的改进措施包括:- 推广科学灌溉技术,采用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方式;- 强化水资源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调整用水计划;- 宣传普及水资源保护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社会参与。
由于这些努力,灌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X%。
3. 问题与挑战尽管过去一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3.1 水资源供需矛盾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尤其是在干旱季节,水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较为严重。
需要加强与上游水利部门的协调,在提高水资源供给的同时,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
3.2 水资源污染问题灌区的水资源受到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影响,水质呈现下降趋势。
需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大农药农化品的监督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友好性。
3.3 水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灌区的水资源管理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用水意识和管理能力,建立健全水资源定量管理制度。
4. 年度用水计划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挑战,确保灌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制定了如下用水计划:4.1 提高用水效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水资源监测和调度,确保用水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用水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用水计划的动态调整与精细化管理。
淠史杭灌区水土流失对城市供水的影响及对策

淠史杭灌区水土流失对城市供水的影响及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越来越重视水土流失的危害性,水土流失对城市供水的影响对策研究对于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水土流失对城市供水的影响及对策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 城市;供水;水库;水土流失;对策引言城市水土流失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环境问题,它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城市水土流失包括土的流失和水的流失。
其中以水资源流失为主体,重点应为水保持,即强化入渗减少硬化。
其特殊性表现在人们意识中还未觉察到的一种水土流失。
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城市水资源的流失与土壤资源的流失一样,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水土流失不仅发生在地表,也发生在地表以下,共同构成城市水土流失的立体系统。
同时,城市水土流失在区域上也具有一定的差异特征。
一、淠史杭灌区水源区现状淠史杭灌区位于安徽省中西部大别山余脉的丘陵地带,总设计灌溉面积1198万亩。
灌区骨干工程多建于60-70年代,80-90年代又陆续进行了部分续建配套建设。
目前,本省境内主要骨干工程控制灌溉面积已达110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为1026万亩,年均实际灌溉面积(灌溉保证率70%以上)已达860万亩。
灌区内共有14个县(区),总人口1158万人,粮食总产量约56亿公斤。
灌区还向合肥、六安等城镇提供了优质水源,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为皖西、皖中地区经济的稳步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自然条件灌区水源来自佛子岭水库、响洪甸水库、磨子潭水库、龙河口水库和梅山水库。
总库容66亿立方米。
该灌区于1958年开工,1959年开始灌溉农田,以后逐年续建配套,1987年干渠以上工程完工,支渠以下工程还在进行。
工程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航运、水产养殖、城市用水的综合利用工程,包括:淠河、史河、杭埠河三大渠首枢纽工程,7级渠道的2条总干渠,11条干渠,19条分干渠,总长1384千米;1.3万条支渠、斗渠、农渠,总长2.26万千米;大小渠系建筑物2万多座;中小型调节水库1066座和21万口塘坝,有效库容12.3亿立方米;抽水站、补水站总装机容量14.1万千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淠史 杭灌 区的规 划设计是 经 2 0多年努力 , 在广 泛深 入地调查 、 复 论证 、 反 不断 总 结修 正 提 高 的基 础 上 产 生 的。灌 区建设布局 的指 导思想是 : 充分利用一切水源 , 、 蓄 引、 提并举 , 扩大灌溉 面积 , 建立一 个渠 、 、 、 库 塘 站联合 运 用以及大 、 小型水利工程结合 的“ 中、 长藤结瓜 ” 的灌 溉 式
2 1 3 在 灌 区服 务理 念上 , 学调度 促进 了灌 区 .. 科
持 续发展
全 面分 析灌 区水资 源状况 和作物 种植 情况 , 本着 量 人为出 、 先栽后保 、 节制供水 的原则制 定科学 合理 的年度 供水预案 , 以淠史 杭灌 区管 理工 作会 议形 式 , 中讨论 , 集 民主决策 。抓住水 资 源统一 调度 的 主动性 , 筹 灌 区城 统 乡供水 、 农业 供 水 、 下 游供 水 以及 灌 溉 与 发 电 的关 工 上 系, 通过 轮灌 、 错峰 、 强计量 、 加 水价调节等技术 、 经济 和管 理等措施 , 进水 资源科 学 配置 , 大供水 协 调 , 促 加 缓解 跨
Ma ., y 201 2
浅 议 淠 史 杭 灌 区 水 资 源 可 持 续 发 展
檀 祥 云
( 安徽省淠史杭灌 区管理总局 工 程管理处 , 安徽 六安 2 70 ) 3 0 5
[ 要] 淠 史杭 灌 区在 5 摘 0多年 的历 史发展 中 , 造 出人 与 自然 和谐 相 处 的 范例 , 创 已经 成 为推 动地 方 经济和 社会 发展 不 可缺 少的重 要 基 础 设施 。淠 史杭 灌 区在 由传 统 水利 向现 代 水 利 、 可 持 续发展 水 利转化 的道 路上 进行 积极 的探 索 , 累 了宝贵 的 经验 。 积
2 1 1 科 学、 .. 合理 的规 划是 淠 史杭 灌 区得 以顺 利 建成 并发 挥效 益 的基础 纵横交错在 岗峦 起伏 的江淮 大地 上 , 沟通 淠 河 、 史河 、 杭
堰组成的蓄 、 、 引 提相结合 的“ 藤结瓜 式” 长 的灌 溉 系统 , 埠河三大水系 , 横跨江 淮两大 流域 , 实现 了雨洪 资源 的科 学利用 和水 资源 的优化 配置 , 使昔 日赤 地千 里 的贫脊 之
淠 史杭 灌 区位于安 徽省 中西 部和河 南省 东南 部 , 横 跨 江淮两大流域 , 是淠河 、 史河 、 杭埠河 3个 毗邻 灌区的总 称 , 以防洪 、 是 灌溉为主 , 兼有水力 发电 、 城市供水 、 航运和 水产养 殖等 综合 功能 的特大 型水 利工程 , 益范 围涉及 受 安 徽 、 南 2 省 4 市 1 个 县 区, 计 灌 溉 面 积 河 7 设
应对特大暴雨 、 重冰冻等 自然灾 害 , 障 了渠道 的安全 严 保 度汛和供水安全 。
7 . 3×1 h 占 全 省 16 有 效 灌 溉 面 积 73 0 m, /; 6 . 7×1 h 占全省14; 66 0 m, / 粮食产 量 占全省 14 水稻 产 /;
以维修 养护 常态 化 为 目标 , 极践 行 管 养新 措施 。 积
3 3 加快 灌 区发展 的转型 和转 轨 .
() 1 要在管理理念上转型 , 提高发 展的 引领 力 。灌 区
理单位达标考 核。 农 民用水 户协会 的成立 加强 了对 灌 区支 渠及支渠 一
余 干渠 及支渠 的全 面配套 , 力把 新改造 的建 筑物 打造 努
成设计 先进 、 配套齐全 、 准规范 、 标 形象亮丽 的“ 品点 ” 精 , 把全面配套 的渠 系打造 成路 畅林美 的“ 风景线 ” 把灌 区 ,
13×1 m ,占 全 省 国 土 面 积 1 1 ;耕 地 面 积 . 0k /0
复杂下 的安全 运行 。认 真组 织工程 “ 三大查 ”, 持工 程 坚 每周运行快报制度 , 即时掌握 工程 运行情 况 , 险工险段 能 够重点观测 , 各类 险情 能够 早发 现 、 报告 , 时 有效 地 早 及
县 ( ) 跨 乡镇 的上 下 游 之 间 的供 水 矛 盾 , 保 灌 区农 田 区 、 确
适时灌溉 。
度, 形成正 常 化机 制 , 为 区域 生 态文 明建 设 的重 要 依 成
托 ; 自身 效 益上 , 级 管理 单 位 经济 状 况 进 入 良性 循 在 各
环, 管理设施条件 大幅改善 , 职工收入水平有 巨大提高 。
第 l 第 5期 8卷
21 0 2年 5月
水利 科 技 与 经 济
W a e n e v n y S in e a d Te h o o y a d Ec n my tr Co s r a c c e c n c n lg n o o
V0.1 No 5 1 8 .
2 淠史杭 灌 区的历 史经验 以及在发 展 中面 临 的主 要 问题
2 1 纵 观淠 史杭 灌 区持续 发展 的历 程 , 三条 历 . 有 史 经验值 得 借鉴
大水库 、 大渠首 、. 三 2 5×1 k 0 m七级 固定 渠 道 、 多 座 6万
各类渠系建筑物 , 以及 1 0 多 座 中小 型 水 库 、1万 多 座 塘 0 2 2
标, 以先进 的科学技术 和管理 为手段 , 确立 可持续 发展 的 水利新 思路 , 构建适应 市场经济 的水利 新体制 , 培育具有 现代气 息的水利 创新 精神 , 把淠 史杭灌 区建成 配套完 善 、
功能齐全 、 理 科 学 、 务一 流 的效 益工 程和 生态 工 程 , 管 服
十分 细致 , 操作 性很 强 。按 照规 定开 展局 直工 程管 理 以 奖 代补考 核活 动 , 同时 推荐局直 工程 管理 中先进 单位 申
报省级水利工程管 理单 位。 目前 , 红石嘴管 理处 、 三十铺 分局 、 官亭分局先后获得 省二级水 利工程 管理单 位称号 。 2 1 年横排头渠首枢纽工程 准备 申报 国家级水 利工程 管 0 1
淤, 堤顶 道路 的 随时维 护 , 高杆 杂树 杂草 的 有效 清 除 , 堤
防工程基本上实现 了养护 的动态化 。 以工程达标 升级 为 手段 , 进规 范 化管 理 。按 照安 促 徽省水利厅《 区工程考 核标 准》 灌 及有关 技术 规程 , 结合 灌 区系统工程 管理 实际情 况 , 进行 “ 工程 管理考 核 ” 项 专
颗璀璨明珠。
1 淠 史杭 灌 区的 发 展 历 程 及 其 巨大
效 益
1 1 发展 历程 .
从 15 9 8年开工兴 建 至 17 9 2年基 本建 成 通水 的1 4a 里, 在经济极端 困难 、 物资 十分 匮乏 、 术设 备 落后 的条 技
件下 , 安徽 人 民用 十字镐 、 独轮车 等简单工具 , 肩挑 手抬 , 以最高 日上工人数 达 8 0万 人 、 累计 4亿工 日的“ 民战 人 争” 和建设 时 期 每公 顷 不 足 60元 的 国家 投 资 , 挖 了 0 开 6×1 。 0 m 的土方量 , 建起 了纵横 皖西 、 贯皖 中的庞大灌 横 溉系统 , 创造 了新 中国水 利建 设史上的奇迹 。
的 田间 工 程 打 造 成 现 代 化 节 水 技 术 推 广 应 用 的 “ 范 示
片 ” 。
下 田间工程 的管理 , 为节约用 水 和灌 区效 益 的进 一步 发 挥创造 了有力 条件。
3 2 强化 灌 区服务功 能 , . 增强 灌 区主体 效益
在农业 灌溉上 , 灌溉保证率 由 7 %提升到 8 % , 2 0 通过
节水改造新增 灌溉 面积 1 0×1 h 恢 复 和改善 灌 溉面 0 m , 积3 . 3×1 h 灌溉面积达 到7 . 7×1 h 成 为稳 33 0 m , 98 0 m, 产高产的粮食生产基地 ; 在城市供 水上 , 市供水 能力达 城
到 8× 0 农 业 年 新 增 节 水 能 力 5×1 成 为 皖 西 皖 1 m , 0m , 中优 质 的城 市 水 源 供 应 地 ; 生 态 补 水 上 , 强 优 化 调 在 加
[ 收稿 日期 ] 2 1 0 0 0 2— 1— 9 ‘ [ 作者简介 ] 檀祥云 (9 6一) 男 , 17 , 安徽 池州人 , 工程 师 , 主要从事水利 工程 建设 与管理
一
91 —
第 1 第 5期 8卷 21 0 2年 5月
水 利 科 技 与 经 济
W ae n e v n y S in e a d Te h o o y a d Ec n my trCo s r a c c e c n c n lg n o o
Vo .1 No 5 1 8 . M a ., 01 y 2 2
推行水闸管理工作 由粗 放式 管理 向精 细化管 理转变 。通 过对水凼 、 淋沟 、 天洞 的及 时 回填 , 雨 朝 截水 沟 的定 期 清
程、 一流 的管理 、 一流的服务 、 一流 的效益 ” 指导 思想 的要
求, 以科学 发 展观 为 指导 , 以水 资 源 的可 持 续 利用 为 目
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
考评 , 出台了《 安徽省淠史杭灌 区工程检查办法 ( 试行 ) , 》
修订 了《 安徽 省淠 史杭灌 区工 程考核 标准 》 这两项 规定 ,
3 1 抓好灌 区水 利基 础设 施建 设 .
在全面完成灌区三 大渠首 、 2条 总 干渠 和 1 1条 干渠 除险加 固的基础上 , 利用 1 时 间, 0a 完成 2条 总干渠 和剩
[ 关键词] 水 资源 ; 可持 续发展 ; 史杭 灌 区 淠
[ 中图分类号 ] T 2 39 V 1. [ 文献标识码 ] C [ 文章编号 ] 10 0 6—77 ( 0 2 0 0 9 0 15 2 1 ) 5— 0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