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复习课件: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 (共23张PPT)

罗
素 观点:要勇于坚持真理
高材生 观点:要相信自己;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8
④求异法
如果几项材料中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审题 时,就应找出正反材料之间的对立点(关联点),从 正反材料的对比中得到启发,提炼观点。
例1:下面两段话反映出两种对立的观点,请联系实际,自 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甲: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一个人都节约一根火柴的钱给我, 那我就成了百万富翁了。 乙:也有人想,如果我能够给全国每一个人作出一根火柴 的贡献,那我一生就很有价值了。
观点是对立
两种不同的价值观
观点:人生需要奉献。
9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 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在美国阿拉斯加温利钦自然保护区,为 保护区内的鹿群,人们射杀了狼。十几年后, 鹿群从4000只发展到40000只,但它们体 态笨拙,没有了昔日的灵秀狼,并且因为体 质衰弱,开始大批死亡。人们只好把狼再请 回来,鹿又开始四散奔逃,但却恢复了昔日 的勃勃生机。 鹿 狼
中考作文的立意注意问题
第一、避免“第一构思” 阅读材料或话题时首先“冒”出来的 “第一构思”,在通常情况下是为大家所普 遍认知、一再提起的,也是考场上绝大多数 考生在第一时间想到的。 作为选拔性考试,要求考生能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 出,在写作方面就应当注意立意的新颖与深刻,有 别于“众生俗论”,因此,应当注意避免“第一构 思”。
4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5
①透过现象看本质法
如果材料的中心内容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一种现 象,我们在审题中最要注意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 列举的现象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
例:阅读下列材料,从中概括出最佳观点。 茉莉、白兰、米兰等花香气袭人,但不艳丽;牡丹、君子 兰、郁金香等花虽不很香,但显得华贵奇异;玫瑰花色彩缤纷, 美艳动人,而且不失清香,但它浑身是刺。 有人说,香花不美,美花不香,色香兼有则带刺。
《中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ppt课件

紧接着是提取论点.
歌德成功的秘诀实际上印证了一个普遍 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想成就一番大事 业,没有上山推石头的那股韧劲和毅力,都是 不可能成功的.这样推理,论点就可以提炼出 来了.比如百折不挠方为英雄本色、坚忍不 拔才能走向成功、人生就是要向自我挑战、 挑战人生的极限、人生的目标永远在巅峰等 都可以作为论点.
4抓住关联,求同存异,辨证分析. 有时候,命题由多则材料内容组成,材料一 多,材料之间必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关系.我们 在审题时,一定要学会辨证思维,从现象到本质 地深入分析,抓住多则材料间的关联点. 此类试题,对材料理解方式上与前两类并 没有什么差别,最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孤立、片 面地理解其中的一则,而应全面地.联系地理解 材料.
审材常见病症
1. 脱离材料 随意而为 2. 朦胧感知 似是而非 3. 抓一鳞而弃全鱼 4. 抓现象而弃本质
有一个充满温馨、令人感动的广告;一个上了一天 班的女人,晚上回到家,给自己刚满四岁的小孩洗脚,然后, 转身到母亲房间(或婆婆房间 )给老人洗脚,她的小孩 看见了这一幕,就使尽他全身的小力气也端了一盆水,并晃 晃悠悠地走到母亲面前,说:妈妈,洗脚……
第二步,根据材料主题,找角度,定立意.
1、从材料涉及的人、物、事 件入手,从不同角度、不同方 向进行全面思考.
2、从原先列出的各项内容进行分析、比 较、筛选和剔除.从材料的整体和主要意 图出发,看看哪些是普遍的、浅层的;哪 些是深层的,独特的.从而识破材料的庐山 真面目’’,找到最佳立意.
26 45 13 7
中考作文的审题立意
小结:
“一见钟情”式 的第一构思?
第一、第一构思
阅读材料或话题时首先冒出来的第一构 思,在通常情况下是为大家所普遍认知、一再 提起的,也是考场上绝大多数考生在第一时间 想到的.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PPT课件

17
▪ 一、写记叙文。
最棒就是你
我是一朵雏菊,在阳光明媚的早晨被人栽种在这
里。这里是花的天地。富贵的牡丹舞姿绰约动人,
娇媚的玫瑰舞步优美清新。我低头看看自己,平凡
的枝叶,矮小的身躯,自卑感涌上心际。一阵风雨
过后,牡丹、玫瑰被掀倒在地,只有我傲然矗立。
鸟儿飞过头顶,对我说:“最棒就是你。”
——题
记
面对着初三那扇冰冷的门,我深呼一口气,怕
“我已决定径直飞向地球。”
8
1、整体阅读,确定材料中的主要描述对象
树叶 东风、西风
2、分析所有描述对象的主次关系,确定主角
树叶
3、分析所写对象的主要特点。
随风而动,无风落地
4、加以联想和想象,将主角的特点对应生活中的 现象和事理
生活中有些人善于适应环境,能顺应潮流而动; 或者说有些人没有主见和固定的目标,面对生活 左右摇摆。
字要求、内容要求等),看懂文字材料。这是快
速审题的第一步,对整篇作文的立意、结构有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
▪ 其次,明断是非优劣,通过阅读材料要迅速判断
出材料所提供现象的属性,是与非,正与误,优
与劣,以便确立自己文章的中心。
▪ 再次,挖掘深意,有的材料作文内容比较复杂,
主旨比较“隐蔽”,在这种情况下,深入领会材
▪ 2.深刻:一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二揭 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三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 3.集中:只有一个主题,中心突出 ▪ 4.新颖:新的观念、新的见解、新的思考
角度,能充分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给 人新的启迪、新的联想 。
5
▪ 写给材料作文,审题和领悟非常重要,可以从3
方面做起:
▪ 首先,要看清要求(如拟题要求、文体要求、文
中考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共29张PPT

中考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 共29张P PT
中考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 共29张P PT
• 4.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 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 :“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 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 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 下一个!” 立意: 1.永不满足 精益求精 2.追求永无止境
中考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 共29张P PT
• 1.英国某医院一位教授,上课时端出糖尿病人的 尿,自己先用手指蘸着品尝作示范,而后逐个要 求学生仿效。学生们个个愁眉苦脸,照办后报告 尿有甜味。这时,教授笑问学生:“我这样要求 你们是为了什么?”学生齐声答:“让我们知道 糖尿病人的尿是甜的。”教授严肃地纠正:“不 !是教育你们要观察细节。我用食指蘸,舔中指 ,你们没看到就只好吃苦头了。”
一、如果材料里主要人、事、物是单一的片 段,那就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其内在涵义, 由其内在涵义确定立意; 二、如果材料里人物、故事叙述完整,有原 因有结果,那就由果溯因,先分析原因然后 从原因确定立意; 三、如果材料里主要人、事为两个以上且呈 对比状态,那就比较分析,深度剖析其异同 之处,从其异同之处确定立意;
有道理,没办法最后只好抬着驴子回了家。 结果
中考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 共29张P PT
中考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 共29张P PT
原因
• 5.猴子喜欢喝甜酒。捉猴子的人往往在猴子出没 的地方摆上甜酒,分别用大、小杯子装着。猴子见 了,知道是诱惑,但其中一个对大家说:“何不 尝一点点呢?不喝多了就行!”于是大家先喝小杯 甜酒,但实在抵制不住诱惑,不久又拿大杯甜酒 喝,一个个都喝得烂醉。捉猴子的人轻而易举就 把它们全部捉住了。
中考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 共29张P PT
• 4.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 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 :“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 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 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 下一个!” 立意: 1.永不满足 精益求精 2.追求永无止境
中考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 共29张P PT
• 1.英国某医院一位教授,上课时端出糖尿病人的 尿,自己先用手指蘸着品尝作示范,而后逐个要 求学生仿效。学生们个个愁眉苦脸,照办后报告 尿有甜味。这时,教授笑问学生:“我这样要求 你们是为了什么?”学生齐声答:“让我们知道 糖尿病人的尿是甜的。”教授严肃地纠正:“不 !是教育你们要观察细节。我用食指蘸,舔中指 ,你们没看到就只好吃苦头了。”
一、如果材料里主要人、事、物是单一的片 段,那就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其内在涵义, 由其内在涵义确定立意; 二、如果材料里人物、故事叙述完整,有原 因有结果,那就由果溯因,先分析原因然后 从原因确定立意; 三、如果材料里主要人、事为两个以上且呈 对比状态,那就比较分析,深度剖析其异同 之处,从其异同之处确定立意;
有道理,没办法最后只好抬着驴子回了家。 结果
中考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 共29张P PT
中考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 共29张P PT
原因
• 5.猴子喜欢喝甜酒。捉猴子的人往往在猴子出没 的地方摆上甜酒,分别用大、小杯子装着。猴子见 了,知道是诱惑,但其中一个对大家说:“何不 尝一点点呢?不喝多了就行!”于是大家先喝小杯 甜酒,但实在抵制不住诱惑,不久又拿大杯甜酒 喝,一个个都喝得烂醉。捉猴子的人轻而易举就 把它们全部捉住了。
中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课件(共64张幻灯片)

立意也可以不走寻常路:
1.反弹琵琶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俗称从反面思考,也就是向着人们正常的思路
相反的方向思考定位,另辟蹊径。运用这种立意方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法可以打破常规,提出与一般人及状元成才路常理不同的观点,
状元成才路
使文章活泼新颖。
状元成才路
此种立意方式一般有两种思路:一是变肯定为否定,
我因我而不同凡响,因为我是在为整个人 类黎明的到来而热情歌唱。
范文点评
作者构思奇特,运用逆向 思维,从反面入手,提出中 心论点,由猫头鹰的叫声, 联想到科学的先哲布鲁诺、 哥白尼、伽利略,阐明了 “众人所恶并非就一定有错 误,要保持自己的个性”的 观点,联想丰富,出语不凡, 用语犀利,个性张扬。
“你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不改变你 的叫声,即使到了东方,还是会惹人讨厌的。”
范文展示
不同凡响 猫头鹰在遭遇了人们的歧视之后,想通过迁 徙到其他地方来改变人们对它的看法,显然这是 行不通的。但是,改变自己的叫声就能做得到吗? 猫头鹰天生就是这么叫,正是它这种特殊的叫声, 才标明了它是一只猫头鹰。所以,它无须改变。 由此看来,每个人都是天地间独特的个体, 每个人都应是世界上骄傲的存在。
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
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
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
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的
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好奇,往往是发明和创新的原动力。
• 材料:鞋匠的好奇
•
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
与这些人有所不同的,是那些轻 而易举动摇信念的人,他们往往被埋 葬在历史深处。或许,这种人因为一 时讨好世俗而获得褒奖与吹捧,但当 历史的潮流退去,他们也将如细沙般 隐去,被时间抛弃。
中考作文指导:《中考作文审题立意》课件(共24张PPT)

和主观臆断,使他惹下了这么一个笑话, 所以我们在审题过程中一定要仔细琢磨推 敲,不可忽视。
审题的重要
• 审题准确是作文成功的第一步
• 而作文偏题是考场作文的大忌。作文偏题 分数上不了30分。 • 所以写作之前应该安排足够时间认真审题
• 1.命题作文常见类型 • (1)有比喻义的作文题 如:《兴趣是最 好的老师》2014年济宁、《送你一轮明月 》 • (2)以动词为核心词的作文题 如:《分 享》、《感动》 2016年济宁 • (3)题目中含有副词或修饰词的作文题 如:《这也是一种美》 《有一种色彩属于 我》 • 2. 何谓审题
限定词
“奇遇”是写作 的重点
考场 考场奇遇 奇 奇遇
限定了事件的类型: 特殊的,稀罕,不常见的; 出人意料的;惊异的
遇:遇到、遭遇、看见 或经历
★2.注意有
隐喻性质的作文题目
再一次见到,暗示前面还有一次, 那么要在文章前面作必要交代
吐新芽 又见 又见枝头吐新芽
弄清隐喻的内涵有哪些
第二步:立意
一.什么是“意”?什么是“立意”?
4.立意要“深刻”:
——有深度,能透过表象深入挖掘,发现内 在的东西。
例如: “礼拜天,我和朋友一起去美食城吃美食,琳琅满 目的食品,我们都尝遍了,今天真是吃得很快乐!”
“礼拜天我和朋友一起去美食城吃好吃的,琳琅满目 的食品,我们都尝遍了,今天真是吃得很快乐!哪怕是 “吃”这一件小事,都可以让生活变得很快乐,我们要热 爱生活,懂得享受珍惜生活里美好的事情。
表现人类的“真善美”情 感。 情感基调:
不片面、不偏激、不灰色、 没有低级情趣等等。健康、 积极又向上。
鲜明的立意应该是:
所谓“鲜明”,就是态度鲜明、表达清楚。作者赞同 什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恨什么,爱什么;在作文 中都应该态度鲜明,决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
审题的重要
• 审题准确是作文成功的第一步
• 而作文偏题是考场作文的大忌。作文偏题 分数上不了30分。 • 所以写作之前应该安排足够时间认真审题
• 1.命题作文常见类型 • (1)有比喻义的作文题 如:《兴趣是最 好的老师》2014年济宁、《送你一轮明月 》 • (2)以动词为核心词的作文题 如:《分 享》、《感动》 2016年济宁 • (3)题目中含有副词或修饰词的作文题 如:《这也是一种美》 《有一种色彩属于 我》 • 2. 何谓审题
限定词
“奇遇”是写作 的重点
考场 考场奇遇 奇 奇遇
限定了事件的类型: 特殊的,稀罕,不常见的; 出人意料的;惊异的
遇:遇到、遭遇、看见 或经历
★2.注意有
隐喻性质的作文题目
再一次见到,暗示前面还有一次, 那么要在文章前面作必要交代
吐新芽 又见 又见枝头吐新芽
弄清隐喻的内涵有哪些
第二步:立意
一.什么是“意”?什么是“立意”?
4.立意要“深刻”:
——有深度,能透过表象深入挖掘,发现内 在的东西。
例如: “礼拜天,我和朋友一起去美食城吃美食,琳琅满 目的食品,我们都尝遍了,今天真是吃得很快乐!”
“礼拜天我和朋友一起去美食城吃好吃的,琳琅满目 的食品,我们都尝遍了,今天真是吃得很快乐!哪怕是 “吃”这一件小事,都可以让生活变得很快乐,我们要热 爱生活,懂得享受珍惜生活里美好的事情。
表现人类的“真善美”情 感。 情感基调:
不片面、不偏激、不灰色、 没有低级情趣等等。健康、 积极又向上。
鲜明的立意应该是:
所谓“鲜明”,就是态度鲜明、表达清楚。作者赞同 什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恨什么,爱什么;在作文 中都应该态度鲜明,决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六步法PPT课件

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2020/10/13
3
第一步:看材料涉及到哪些人或事物:老鹰、乌鸦、山羊,牧羊人、
牧羊人的孩子。
第二步:材料的原作者把哪个人或事物作为主体了:乌鸦。
第三步:作者对主体人物或事物的感情倾向:中性。
第四步:由果寻因,为什么是中性:通过牧羊人的话,否定乌鸦不
顾自身实际盲目模仿;又借孩子之口肯定乌鸦不安于现状勇于求变。
当初它只是一棵树苗,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曾被闪电击中14次,
经历了无数次的山崩和风雨摧残,然而它顽强地生长成为一棵大树。
④可是后来飞来一群甲虫,由树皮往里吃,以它们微小的却不停止
的攻击,渐渐摧毁了大树的内在力量。⑤它终于毁在一群人类可以
用两个手指捏碎的甲虫面前。
此材料叙述的对象有两个:大树和甲虫。依据句③中“然而它顽强地生长成为一
一、分清主次,揣摩出题意图
一个材料,其叙述对象往往不是单一的,常常具有多个叙述
对象。因此在阅读材料时,我们一定要分清哪个叙述对象体现了整
个材料的主要倾向,哪个叙述对象没有体现主要倾向。体现主要倾
向的就是叙述的主要对象,反之,就是次要对象。把握了这个倾向,
材料的立意也就不难搞清楚了。
①山坡上有一棵巨树的残干。②据说它的存在已有400年了。③
材料作文 六步审题法
2020/10/13
1
一、方法指导:
古语说,审题如审贼,讲究一个“细”字。材料作文的审
题忌一步到位,还没有读懂材料,头脑中冒出一个念头就
写,往往偏离题意,审题应按步骤操作。材料作文的审题
的基本步骤是:
第一步:看材料涉及到哪些人或事物;
第二步:材料的原作者把哪个人或事物作为主体了;
2020/10/13
3
第一步:看材料涉及到哪些人或事物:老鹰、乌鸦、山羊,牧羊人、
牧羊人的孩子。
第二步:材料的原作者把哪个人或事物作为主体了:乌鸦。
第三步:作者对主体人物或事物的感情倾向:中性。
第四步:由果寻因,为什么是中性:通过牧羊人的话,否定乌鸦不
顾自身实际盲目模仿;又借孩子之口肯定乌鸦不安于现状勇于求变。
当初它只是一棵树苗,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曾被闪电击中14次,
经历了无数次的山崩和风雨摧残,然而它顽强地生长成为一棵大树。
④可是后来飞来一群甲虫,由树皮往里吃,以它们微小的却不停止
的攻击,渐渐摧毁了大树的内在力量。⑤它终于毁在一群人类可以
用两个手指捏碎的甲虫面前。
此材料叙述的对象有两个:大树和甲虫。依据句③中“然而它顽强地生长成为一
一、分清主次,揣摩出题意图
一个材料,其叙述对象往往不是单一的,常常具有多个叙述
对象。因此在阅读材料时,我们一定要分清哪个叙述对象体现了整
个材料的主要倾向,哪个叙述对象没有体现主要倾向。体现主要倾
向的就是叙述的主要对象,反之,就是次要对象。把握了这个倾向,
材料的立意也就不难搞清楚了。
①山坡上有一棵巨树的残干。②据说它的存在已有400年了。③
材料作文 六步审题法
2020/10/13
1
一、方法指导:
古语说,审题如审贼,讲究一个“细”字。材料作文的审
题忌一步到位,还没有读懂材料,头脑中冒出一个念头就
写,往往偏离题意,审题应按步骤操作。材料作文的审题
的基本步骤是:
第一步:看材料涉及到哪些人或事物;
第二步:材料的原作者把哪个人或事物作为主体了;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优秀PPT课件

形 式:
①多则材料。(两则或两则以上) ②材料之间的性质既不相同,也不相反,而是各 偏执于一点,带有片面性,互为补充。
方 法:
①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 ②将几则材料的内涵叠加补充起来,体现辨证性。
1.甲说:“勤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 能致富,所以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仍应发扬光 大。”
2.乙听了不以为然地说:“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靠 勤劳仅仅能温饱,要致富,必须依靠科技。高科技= 高效益,这是致富的公式。”
1.1915年,大洋洲北面一原始部落民族。一批欧洲传教士 见当地人在使用磨制石斧,便大量赠送短柄钢斧,帮助他们提 高效益。不料,其结果只增加了当地人的睡眠时间。
2.日本兵库县有个小山村。一天,村里的长者把村人召集 到一起说:“都什么年代了,咱们还过着与原始人差不多的生 活,要改变这种状况,办法不是没有。大都市里的人长期过现 代生活,肯定会腻味的。咱不妨走回头路,干脆过原始人的生 活,利用落后的‘特长’,‘出卖’这落后,定能赚不少钱。” 这回天妙计,博得全村人喝彩,大家说干就干,有的在树上筑 巢,有的用兽皮缝衣,有的用石器打磨工具……一时间舆论大 哗,旅游者、考察者慕名而来,小山村暴富起来。
立意:
①做事要脚踏实地,日积月累,切忌急 功近利;②欲速则不达。
《庄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朱平曼喜好剑法,总想练 就一身独步天下的绝技。
他听说有个叫支离益的人善长屠龙之术,便赶去拜支离 益为师,立志将这种人间稀有、世上少见的剑法学到手。
他苦学苦练了三年,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终于他的屠 龙剑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便辞别了老师,开始仗剑闯 荡江湖,希望杀尽天下害龙,显姓扬名。
少年冥思苦想,良久,终于大悟。
关键句:
这是一则禅宗故事。从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练就一身 超群的剑术,便千里迢迢来到一座仙山求教于一位世外高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作文
根据给定的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看法和观点的一种作文形式。
寓言故事、历史事实 诗歌、漫画、名人名言 材料来源 事件、新闻 一段歌词、一组素材 一句格言、一个成语
寓言故事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 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 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 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 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 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过程分析
本材料的主角是乌鸦,而不是老鹰。 面对乌鸦的行为,涉及到牧羊人和孩子两种不同的评价。 1.盲目模仿 2.缺乏自知之明 牧羊人 忘了自己叫什么 3.一味好高骛远 4.聪明反被聪明误
立意: 好奇心,往往是发明和创造的原Hale Waihona Puke 力。 我们要保持好奇心总结:
善于抓住关键词句。关键词句往往 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 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 意的突破口。
2.因果分析法(以果溯因)(例1)
材料:传说猩猩非常喜欢喝酒。有些山里人就经常在猩猩 出没的地方摆放装满甜酒的酒壶,以及大小不一的酒杯,还在旁 边放上一些编在一起的草鞋。猩猩知道这是用来引诱它们的, 可是过不了多久,还是忍不住拿上小酒杯喝上两口,喝完了便立 刻走开。过一会儿,它们又回来拿起大一些的酒杯喝上一杯,这 样反复好几次,最后干脆拿起最大的酒杯喝起来,全然忘记了醉 酒的危险。渐渐地,猩猩都喝多了,它们打打闹闹,把草鞋穿在脚 上。这时人们跑了出来,猩猩们吓得四散奔逃,可鞋子都穿在一 起,它们你撞我,我踩你,一个也没跑掉。
2.因果分析法(练习二)
材料: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 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结果:枭搬到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他。 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能 更鸣)
立意: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立意:永不满足、再接再厉
追求是无止境的
1.抓关键句法(例2)
材料中国移动通信有一则广告词,它引用了 以为业余攀登爱好者的话:“每个人都是一座山, 其实最难攀登的是我们自己。有时哪怕是一小步, 也有新高度。做最好的自己,我能!”
立意: 挑战自己,超越自我,不断树立新目标 不要忽视一小步 相信自己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 死亡的年轻)
结果:猩猩被抓了 立意:戒贪婪
原因:猩猩太贪婪
懂得放弃
2.因果分析法(例2)
材料: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兢兢握固, 自分失手,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 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原因:被自己凭空设想的困难吓倒。(冰箱小故事) 固执己见,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立意:要敢于尝试。不要被自己凭空设想的困难吓倒。 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不要固执己见。
练习一
材料: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 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德 得出的结论。天经地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18世纪,瑞士 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 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 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 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 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年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乌鸦
1.向强者学习理应得 到鼓励
小孩
它也很可爱
2.“东施效颦”未尝不可 3.有一种拼命追求的精神
4.模仿是创新的基础
审题立意的方法
抓关键句法
因果分析法 多个角度法 整体把握法
抓关键句法
开头句 结尾句 对话句 结语句
1.抓关键句法(例1)
材料:有人问巴西球员贝利:“你最满意的 进球是哪一个?”贝利答道:“下一个。”
2.因果分析法(练习一)
材料: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不是西游记里 的井)里捞了两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 条鲫鱼。第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虾米。第四天,第 五天……什么都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
鲫鱼 藏水空 于域间 不狭不 多窄宽 井 里 捞 鱼 原因 结果 鲤鱼 虾米 什么都没了
立意:要到广阔的空间去撒网,方有丰硕的收获。
立意:借助已有的平台,可以轻松地达到目的
原因:沿着设计好的路径走
结果:错过了径外的风景
立意:只有勇于探索创新、不畏艰险,才能欣赏到更美的风景。
按部就班与探索创新
牛刀小试
材料:一个小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都在家里拉个不停。家人 不堪这种“锯床腿”的干扰,每次都向小女孩求饶。小女孩一气 之下跑到一处幽静的树林,独自演奏了一曲。突然,她听到一个 老妇人的赞许声:“拉得真不错!”老人继而说:“我的耳朵聋 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是感觉你拉得不错!”于是,小女孩每天 清晨都来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会连声赞许: “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有一天,小女孩的家人发现,小女 孩的琴拉得早已不是“锯床腿”了,便惊奇地问她有什么名师指 点。这时,小女孩才知道,树林中的那位老妇人竟是着名的器乐 教授,而她的耳朵也从未聋过。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2)自选文体, 诗歌不少于16行;(3)字数不少于600;(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 人名等。
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小郑老师
火车与铁轨 铁轨:按照我设计的路径,你会到达远方,一个全新的世界。 火车:按照你设计的路径,我会错过路径外的许多美丽。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 抒发感情,还可……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2)自选文体,诗歌不少于16行;(3) 字数不少于600;(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赢得别人的赞同在于完善自我
火车与铁轨
铁轨:按照我设计的路径,你会到达远方,一个全新的世界。
火车:按照你设计的路径,我会错过路径外的许多美丽。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 抒发感情,还可……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2)自选文体,诗歌不少于16行;(3) 字数不少于600;(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原因:按照设计的路径走 结果:到达全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