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治疗病例分享
合集下载
胰岛素治疗病例分享

治疗过程
由于李女士的血糖不能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医生决定启动胰岛素 治疗。治疗期间密切监测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
效果
通过胰岛素治疗,李女士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成功完成了妊 娠。
病例三:特殊类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01
背景
患者张小姐,20岁,被诊断为单基因突变引起的特殊类型糖尿病。
02
治疗过程
由于张小姐的糖尿病类型对口服降糖药反应不佳,医生选择胰岛素治疗
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这些情况下应首选静脉输液 纠正代谢紊乱,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胰岛素治疗。
低血糖倾向:患者有严重低血糖史或无症状性低血糖, 不宜使用胰岛素治疗。
过敏反应:对胰岛素或其制剂成分过敏者,不能使用胰 岛素治疗。
02
病例介绍
病例一: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
背景
患者王先生,50岁,被诊断为2 型糖尿病5年,一直通过口服降
胰岛素治疗病例分享
汇报人:XXX 2023-11-22
目录
• 胰岛素治疗概述 • 病例介绍 • 胰岛素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 总结与展望
01
胰岛素治疗概述
胰岛素治疗的意义
01
02
03
血糖控制
胰岛素治疗能够有效地降 低血糖水平,并将其维持 在正常范围内,减少糖尿 病并发症的风险。
保护胰岛β细胞
通过外源性胰岛素的补充 ,可以减轻胰岛β细胞的 负担,保护其功能,延缓 糖尿病的进程。
智能胰岛素输送系统
研发能够实时监测血糖水平并自动调整胰岛素剂量的智能胰岛素 输送系统,以实现更精准、更自动化的治疗。
THANKS
感谢观看
作为主要治疗手段。根据血糖和病情调整胰岛素类型和剂量。
03
由于李女士的血糖不能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医生决定启动胰岛素 治疗。治疗期间密切监测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
效果
通过胰岛素治疗,李女士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成功完成了妊 娠。
病例三:特殊类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01
背景
患者张小姐,20岁,被诊断为单基因突变引起的特殊类型糖尿病。
02
治疗过程
由于张小姐的糖尿病类型对口服降糖药反应不佳,医生选择胰岛素治疗
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这些情况下应首选静脉输液 纠正代谢紊乱,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胰岛素治疗。
低血糖倾向:患者有严重低血糖史或无症状性低血糖, 不宜使用胰岛素治疗。
过敏反应:对胰岛素或其制剂成分过敏者,不能使用胰 岛素治疗。
02
病例介绍
病例一: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
背景
患者王先生,50岁,被诊断为2 型糖尿病5年,一直通过口服降
胰岛素治疗病例分享
汇报人:XXX 2023-11-22
目录
• 胰岛素治疗概述 • 病例介绍 • 胰岛素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 总结与展望
01
胰岛素治疗概述
胰岛素治疗的意义
01
02
03
血糖控制
胰岛素治疗能够有效地降 低血糖水平,并将其维持 在正常范围内,减少糖尿 病并发症的风险。
保护胰岛β细胞
通过外源性胰岛素的补充 ,可以减轻胰岛β细胞的 负担,保护其功能,延缓 糖尿病的进程。
智能胰岛素输送系统
研发能够实时监测血糖水平并自动调整胰岛素剂量的智能胰岛素 输送系统,以实现更精准、更自动化的治疗。
THANKS
感谢观看
作为主要治疗手段。根据血糖和病情调整胰岛素类型和剂量。
03
正确使用胰岛素的六个实例

控 制得 较 好 。 1 前 , 在 医 年 她
院检 查 出 自 己怀 孕 了 。 据 她 根
用胰 岛素进 行治疗 ,他 没有 同 意 。 近ຫໍສະໝຸດ , 大爷 出现 了视 力模 最 王
的 情 况 , 医生 让 她 停 服 降 糖
糊、 双脚麻木 等症状 。 医院检 去
前 他 去 医院检 查 , 其糖 化 血 红
糖一 直控制得 不好 。 3个月前 ,
经做 血糖 检 查 ,她 的 空腹 血糖
就是通过每 日多次 注射胰 岛素 或 使用胰 岛素 泵 注射胰 岛 素 ,
使患 者血液 中胰 岛素的变 化接
开始使用胰 岛素进 行治疗 。
那 么 ,怎样 正确 地 使 用 胰 岛 素 进 行 治疗 呢 ?笔 者 根据 临 床 经验 ,搜 集 并 整 理 了糖 尿 病 患者 正确 使 用 胰 岛 素 的几
个 病例 , 供参 考 :
近于正常人血液 中胰 岛素 的变
化 。在进行 胰 岛素 强化治疗 t
为 9毫摩 尔/ , 升 糖化 血红蛋 白
为8 %。根据 这种情 况 , 医生让 她 以后加用“ 基础胰 岛素” 进行
治疗 , 每天注射 1 次。此后 , 她
的 血 糖 得 到 了很 好 的 控 制 。
张先 生今年 4 9岁 。半年
病 。 经检 查 , 的 空 腹 血 糖 为 他
者 可 不 需 使 用 胰 岛 素 和 降糖
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后 ,患者 血糖容易 控制的这个 时期被称 为胰 岛素患者的“ 月期 ” 蜜 。但
不超过 1 。 年 另外 , 不是 所有初
人体 空腹血 糖正 常 的胰 岛素 。 使用基础胰 岛素进行 治疗 能有 效地控制 空腹血糖 ,还 可使 空 腹血糖 和全天血糖尽快 达到正
诺和佳双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盐城实战案例分享

诺和佳双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盐城实战案例分享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
近年来,诺和佳双胰岛素作为一种新型治疗糖尿病的药物,逐渐得到医学界的关注。
盐城实战案例病例信息- 患者性别:男性- 年龄:50岁- 病史:2年- 诊断:2型糖尿病- 病情控制情况:不稳定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医生决定采用诺和佳双胰岛素进行治疗。
用药方案1. 胰岛素注射:每日早餐前皮下注射诺和佳双胰岛素。
2.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身体状况,医生调整胰岛素剂量。
3. 饮食控制:医生建议患者配合饮食控制,避免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
治疗效果经过持续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以下是治疗后的一些主要改善情况:1. 血糖水平: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了稳定控制,长期血糖平均水平降低。
2. 症状改善:患者的多种症状如多饮、多尿、乏力等有所改善。
3. 身体状况:患者体重、血压等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注意事项在使用诺和佳双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遵循医生的用药方案:按时按量使用诺和佳双胰岛素,避免漏服或过量使用。
2.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3. 配合饮食控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控制饮食中的糖分和脂肪摄入。
4. 注意副作用:诺和佳双胰岛素治疗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低血糖等,患者需密切观察自身症状。
结论诺和佳双胰岛素作为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在盐城的实战案例中展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对于每个患者而言,治疗方案应根据其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因此,在使用诺和佳双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并注意个体化的治疗效果评估。
门冬胰岛素及地特胰岛素病例分享

入院诊断
2型糖尿病 消瘦原因待查
急诊检查:
随机指血糖:32.0mmol/l。 尿常规:酮体 1+,葡萄糖 3+。 血气分析:PH 7.44,PCO2 、PO2未见明显异常, HCO3 29.9mmol/l。
治疗:
1.补液(静脉、口服) 2.电解质平衡(补钾) 3.降糖:胰岛素静脉输注
辅助检查:
病例分享
病例汇报
患者姓名:刘XX 性别:男 年龄:77岁 主诉:发现血糖升高20+年,消瘦5月。
病例汇报
现病史:2型糖尿病病史20+年,未正规治疗,未监测 血糖,病程中有双眼视物模糊、四肢肢端麻木,无双下 肢对称性凹陷性水肿、间歇性跛行。近5月,患者无明 显诱因出现消瘦,体重减轻约10千克,伴口渴、多饮、 多尿,无多食、易饥,无咯血、黑便。
血糖(mmol/l) 晚餐后2小时血糖
25
20
15
10
5
住院时间(天 0
89
1234567
住院时间(天
89
治疗
4.药物治疗 诺和锐+诺和平
/
胰岛素强化方案
诺
早餐时胰岛素 中餐时胰岛素 晚餐时胰岛素 基础胰岛素
和
锐
诺 和
11
13
15
15
18
18
18
18
平
8
计
量 (
8
8
10
10
10
10
10
10
)
6
1
8
1.糖尿病健康教育
治疗
2.饮食+运动控制
3.血糖监测
治疗
治疗
血糖(mmol/l)
地特胰岛素临床使用病例

地特胰岛素的药效学作用曲线平稳,作用时间24小时
葡萄糖输注率 (mg/kg/min)
2.5 2.0
1.5 1.0
0.5 0 0
2型糖尿病
NPH胰岛素 (0.3 IU/kg; 2型糖尿病)
NPH 地特胰岛素 甘精胰岛素
6
12
18
24
时间 (h)
Klein et al. Diab Obes Metab 2007; 9:290–9 Heise et al. Diabetes 2004;53:1614–20
12.9
9.8
二甲双胍0.5口服3/日.格列美脲 4mg/日 地特胰岛素26u 睡前
9.8
8.5
二甲双胍0.5口服3/日.格列美脲 4mg/日 地特胰岛素30u 睡前
二甲双胍0.5口服3/日.格列美脲 4mg/日
9.7
6.5
地特胰岛素30u 睡前
二甲双胍0.5口服3/日.格列美脲 4mg/日
9.6
地特胰岛素30u 睡前
8.1
7.5
9.3
晚餐前 7.9
7.2
7.8
5.9
8.7
6.1
体重86.9kg BMI29.0kg/m2
7.9
6.2
7.7
6.8
体重85.7kg BMI28.6kg/m2
8.0
5.3
7.8
6.6
体重84.5kg BMI28.2kg/m2
7.9
5.1
7.3
晚餐后 9.2 8.5 7.5 7.6 7.9 8.1
• 目前使用OAD+基础胰岛素治疗方案 :MET1.5/天+格列喹酮90mg/天 +NPH16U睡前注射。空腹血糖控制不良,FBG 8-11mmol/L,餐后血糖控 制尚好,9mmol/L左右。
甘精胰岛素病例分享ppt课件

UKPDS:对强化血糖控制的“记忆 ”
RRR=Relative Risk Reduction P=log Rank
UKPDS 80. N Eng J Med 2008; 359.
ADVANCE/ACCORD/VADT研究
Downloaded from on December 18, 2008
The Action to Control Cardiovascular Risk in Diabetes Study Group* N ENGL J MED 358:2545-2559, 2008
降低HbA1C对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性(UKPDS)
37%
微血管并发症 e.g. 肾脏和致盲*
HbA1c
1%
43% 21%
外周血管并发症导 致手术截肢*
糖尿病相关致死*
* p<0.0001 ** p=0.035
14% 12%
心血管并发症* 脑卒中**
Stratton IM et al. BMJ 2000; 321: 405–412. 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该患是否继续应用胰岛素?
– FPG>8 mmol/l,HbA1c > 7% – 肾功能已受损害 – 中国2型糖尿病发病特点
该选用何种胰岛素?
– 低血糖风险更小
- 平稳降糖
– EASD/ADA共识及ADA指南推荐
入院后调整治疗方案
降糖:三速一长:诺和锐早中晚均6U 、4U、4U,调到早中晚各6U;甘精胰 岛素从4U调到12U
早期强化,远期获益;晚期强化,很难获益
William Duckworth,June 8,2008
应尽早控制血糖,实现血糖达标!
亚洲人与白种人T2DM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差异
胰岛素治疗病例集

诺和锐30、诺 和 灵® 30R或50R
2007年9月
贵州省糖尿病中心&贵阳医学院附院内分泌代谢病科
病例1—体查
BMI=22.34kg/m2,WHR=0.89 心肺腹无阳性体征,双下肢无水肿,四肢浅 感觉减弱,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2007年9月
贵州省糖尿病中心&贵阳医学院附院内分泌代谢病科
贵州省糖尿病中心&贵阳医学院附院内分泌代谢病科
2007年9月
病例3-治疗经过
静脉输注胰岛素:患者入院后先予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输注
(0.1U/h/kg),待血糖降至14 mmol/L以下后改为胰岛素皮 下注射(三餐前短效及睡前中效)。
入院5天后做 OGTT、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结果见下:
血糖(mmol/L) 胰岛素(mU/L) C肽 (nmol/L)
病例3-点 评
该病例糖尿病4年,未认真治疗。入院随机血糖32.4 mmol/L,尿酮3+,说明该患者糖尿病控制极差。 后做 OGTT、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显示患者胰岛β 细胞功能很差 按糖尿病酮症处理使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输注 (0.1U/h/kg),待血糖降至14 mmol/L以下后改为胰 岛素皮下注射(三餐前短效及睡前中效) 治疗中发现每日胰岛素用量增加至50u以上时血糖仍 控制欠佳,说明患者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因此加用 格华止使血糖得到进一步控制。 后采用预混胰岛素30R,联合格华止使血糖良好控制。
2007年9月
贵州省糖尿病中心&贵阳医学院附院内分泌代谢病科
病例2—辅查
OGTT+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结果为:
0h
血糖(mmol/L) 8.92 胰岛素(mU/L) 5.11 C肽 (nmol/L) 0.69
甘精胰岛素病例分享-文档资料

甘精胰岛素使用病例分享
寻求理想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改善 生活质量 减少慢性并发症 长期有效的治疗 方便:保证患者依从性 有效:全面控制血糖达标 安全:减少低血糖发生和血糖波动
病例
王某,女性,65岁,退休 主诉:口干、多饮、多尿7年,加重伴 视物模糊、双下肢浮肿2月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房颤病史4 年,反复高尿酸病史4年。 家族史:一兄长患有糖尿病、长子患 有糖尿病 入院时间:2019年9月8日
患者存在肾脏损害,虽点值监测血
/for-media/pr-intense-blood-glucose-control-yields-nosignificant-effect-on-cvd-reduction.jsp
亚洲人与白种人T2DM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差异
胰岛素水平 (mU/ml) 早在IGT阶段胰岛素分泌水平就 有很的大差异 美国白种人
体格检查: T36.8℃、P84次/分、R21次/分、Bp148 /80mmHg、Wt74Kg、BMI28.2Kg/㎡ 头颅五官正常,双肺阴性,心界稍大,心 率84次/分,心律绝对不齐,强弱不等, 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阴性,双 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
辅助检查:
FBG:6.37mmol/L HbA1C7.0% TG1.17 mmol/L、TC2.94 mmol/L HDL0.97 mmol/L、LDL1.44 mmol/L 血钙2.09mmol/L,余电解质正常 FIB 3.41g/L ESR 22mm/h
The Action to Control Cardiovascular Risk in Diabetes Study Group* N ENGL J MED 358:2545-2559, 2019
寻求理想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改善 生活质量 减少慢性并发症 长期有效的治疗 方便:保证患者依从性 有效:全面控制血糖达标 安全:减少低血糖发生和血糖波动
病例
王某,女性,65岁,退休 主诉:口干、多饮、多尿7年,加重伴 视物模糊、双下肢浮肿2月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房颤病史4 年,反复高尿酸病史4年。 家族史:一兄长患有糖尿病、长子患 有糖尿病 入院时间:2019年9月8日
患者存在肾脏损害,虽点值监测血
/for-media/pr-intense-blood-glucose-control-yields-nosignificant-effect-on-cvd-reduction.jsp
亚洲人与白种人T2DM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差异
胰岛素水平 (mU/ml) 早在IGT阶段胰岛素分泌水平就 有很的大差异 美国白种人
体格检查: T36.8℃、P84次/分、R21次/分、Bp148 /80mmHg、Wt74Kg、BMI28.2Kg/㎡ 头颅五官正常,双肺阴性,心界稍大,心 率84次/分,心律绝对不齐,强弱不等, 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阴性,双 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
辅助检查:
FBG:6.37mmol/L HbA1C7.0% TG1.17 mmol/L、TC2.94 mmol/L HDL0.97 mmol/L、LDL1.44 mmol/L 血钙2.09mmol/L,余电解质正常 FIB 3.41g/L ESR 22mm/h
The Action to Control Cardiovascular Risk in Diabetes Study Group* N ENGL J MED 358:2545-2559, 20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 格 检 查
Ht 1.70m Wt 71kg BMI 24.57kg/m2 Bp 140/80mmHg
实验室检查
FPG 16.03mmol/L GAD (-) 2hPG 14.8mmol/L IAA (-) GHBA1C 11.6% ICA (-)
空腹C-peptide 2.11ng/mL
CHOL 5.18mmo/L HDL-C 0.98mmo/L AST 80u/L B超:脂肪肝
我国CDS指南对胰岛素治疗的推荐
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路径
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联合治疗HbA1c≥7%
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
基础胰岛素睡前注射 (中效人胰岛素/ 长效胰岛 素类似物) 预混胰岛素每日1-2次注 射(预混人胰岛素/预混胰 岛素类似物)
或
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预混胰岛素类 基础+餐时胰岛 或 似物每日3次注 素每日1-3次注射 射
13/6
14/6
5.6
5.4
7.2
6.8
6.2
出院
请假
3个月后复查„
Wt 70kg FPG 5.62mmol/L BMI 24.22kg/m2 2hPG 6.8mmol/L Bp 120/80mmHg C-peptide 2.1ng/mL
GHBA1C 6.0%
TG 1.38mmol/L
CRP 0.54mg/L
LDL-C 1.43mmol/L
CHOL 4.46mmol/L
HDL-C 1.16mmol/L
治疗期间无严重低血糖发生,轻度低血糖反应出现,即酌减降糖药物用量;
3月后考虑胰岛功能已大部恢复,故停诺和锐30,予诺和龙0.5mg tid降糖。
2007年8月
又过了6个月„
Wt 70kg BMI 24.22kg/m2 BP 130/85mmHg
OAD控制不佳患者简便的来得时®起始及调整方法
OADs患者 治疗3个月 A1C仍≥7% (或FPG>
5.6mmol/L
推荐0.2 IU/kg/天起始,以空腹5.6mmol/L为目标 积极调整,促进A1C尽早达标
A1C-空腹血糖-调整剂量对照表
加用来得时®
FPG A1C
+8
10 9
+67.8 8+41~2W
二甲双胍(0.5g/片) 诺和龙(1mg/片)
0.5
0.5
0.5
0.5
1
1
20 ↓ 16
6.1
6.9
6.6
8.1
随访情况
时间 来得时
2~4 W 二甲双胍(0.5g/片) 诺和龙(1mg/片) 来得时 4~8 W 二甲双胍(0.5g/片) 诺和龙(1mg/片) 来得时 8~14 W 二甲双胍(0.5g/片) 诺和龙(1mg/片)
10
8 6.43 5.62 4.99 4 5.51 6.82 6.92 6.38 6.27 5.99 5.62
6
2
0
空腹血糖(mmol/L)
诺和锐30 更好实现HbA1c达标
体会(1)
对T2DM患者进行早期强化治疗使血糖正常,可以防止发 生被称为“葡萄毒性”的不可逆的β细胞功能改变,逆转
葡萄糖感知现象。晚期强化治疗就失去了恢复β细胞葡萄 糖感知能力的机会,使胰岛素治疗仅恢复控制血糖的作用 而不能恢复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
目前存在的问题
血糖控制不理想 体重超重 私企老总,晚餐多在社交场合,饮食控制难
以规律 对接受胰岛素注射有顾虑
病例思考和分析
患者血糖控制目标是什么?有哪些依据? A. 空腹血糖先达标,FBG ≤5.6 B. 餐后血糖先控制,PPG ≤7.8 C. 空腹血糖先控制,并同时调整餐后血糖 D. HbA1c ≤ 7即可
FPG 6.27mmol/L
2hPG 7.6mmol/L
GHBA1C 6.3%
服用诺和龙0.5mg tid治疗期间仍有轻度低血糖反应出现,
考虑胰岛功能继续恢复中,故于第四个月起停诺和龙,改拜
唐苹50mgBid降糖至今。
2008年2月
目前…
Wt 70 kg BMI 24.22kg/m2 Bp 130/80 mmHg
国内外临床试验表明,部分新诊断的T2DM患者经短期胰 岛素治疗让β细胞充分休息从而促进其功能的恢复,诱导
出长期血糖控制良好而不需服用任何降血糖药物的“蜜月 期”。
病例二 A1C达标新路径— 尽早启用基础胰岛素
患者的基本情况
男性,47岁,体重85.5kg,BMI 30.29Kg/m2 诊断2型DM5年余,平时对血糖和饮食控制不
Ins 3.68uIU/ml
LDL-C 3.42mmo/L CRP 1.5mg/L GGT 123u/L
TG 1.50mmol/L BUA 241.1μmmol/L ALT 127u/L
眼底:未见异常
治疗方案
降糖:
胰岛素类似物治疗
起步:诺和锐30 12u/早,6u/晚;
逐渐调整
降压:
蒙诺10mg qd
联用口服药的考虑
二甲双胍,作为一线用药,对肥胖患者既
可“增敏”作用,减少胰岛素剂量,又起 到减重作用,故适合该患者 诺和龙,餐时血糖调节剂,可弥补基础胰 岛素无峰,对餐后血糖作用稍嫌不足的弱 势,随餐服用,比较灵活
病例体会
及时启用基础胰岛素治疗,空腹血糖易于
达标,餐后血糖“水落船低”。 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曲线平稳,有 “消峰去谷”之功,低血糖发生率降低。 作用时间长,每日注射一次,依从性高。
患者下一步该如何治疗?请评价利弊。
A. 增加口服药的剂量或者品种
B. 改换胰岛素三长一短强化治疗
C. 改换预混胰岛素或类似物一天两次的注射
方案 D. 改换来得时加口服药的方案
随访情况
时间 瑞易宁(5mg/片) -~0W 二甲双胍(0.5g/片) 来得时 0~1W 二甲双胍(0.5g/片) 诺和龙(1mg/片) 来得时 治疗方案 1 1 0 1 1 0 1 0 0 0 1 1 0 1 1 0 12 ↓ 20 7.6 9.5 8.5 9.8 9.4 12.7 10.8 14.7 FBG B 2hBG L D
治疗方案 0
0 0.5 0 0 0.5 0 0 0.5
FBG 0
0.5 0.5 0 0.5 0 0 0.5 0
2hBG B L D
0
1 1 0 1 1 0 0.5 1 16 ↓ 14 6.2 7.1 7.5 8.4
14 ↓ 12
12 ↓ 12
6.4
6.9
6.2
7.0
6.8
7.0
6.9
7.6
HbA1C 6.7% ,体重下降2kg/3月
FPG 5.62mmol/L
CHOL 4.87mmo/L
2hPG 7.8 mmol/L
TG 2.49mmol/L
GHBA1C 6.3%
LDL-C 3.06 mmo/L
HDL-C 1.23 mmo/L
AST 27u/L
ALT 33 u/L
2008年7月
18
空腹血糖(mmol/L)
16.03
16
14
12
病例分享
病例 一
初诊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选择----停用
患者周某,男,54岁,首次就诊时间为2007年6月。 患者入院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口苦、多饮,伴全身 乏力,1月内体重下降5kg,单位体检发现空腹血糖高达 16.03mmol/L,随后查中餐后2小时血糖14.8mmol/L,为进一 步诊治收入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年,服用蒙诺10mg qd治疗; 本次体检同时发现高脂血症、脂肪肝。 家族史:父母有高血压史,否认糖尿病家族史。
改用来得时的考虑
2型糖尿病患者用2或3种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提示胰
岛B细胞功能进行性衰退,在促泌剂作用下降时,特别是
当FBG升高尚未达14mM时(此时B cell尚未完全衰竭), 用超长效胰岛素的效果可能更好。
该患者体重超重明显,用大剂量胰岛素治疗,担心有增加 体重的付作用。
通过来得时很好控制全天基础血糖,“水落船低”餐后血 糖也应能得到较好控制,且可解决多次注射不便的问题
诺和龙1mgqd(中餐前) 文迪雅4mgqd
调脂:
血脂康2#Bid
微量血糖监测
日期 31/5 1/6 2/6 3/6 4/6 5/6 6/6 7/6 8/6 9/6 10/6 11/6 12/6 16-0-8 18-0-8 诺和锐30(u) 12-0-6 空腹 16.03 9.0 8.9 8.1 6.6 8.6 5.9 7.6 7.4 6.2 6.8 6.8 5.7 12.1 请假 请假 请假 15.3 13.1 10.3 8.8 4.0 8.2 12.5 11.1 早餐后 晚餐前 14.8 13.6 10.1 12.1 11.5 4.4 9.5 12.3 10.1 7.3 11.1 3.8 8.7 晚餐后 请假 请假 请假 请假 请假 7.6 10.2 请假 请假 请假 请假 6.0 6.8
CDS: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或 持续皮下胰岛
素输注(CSII)
成人T2DM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 专家指导建议(2017版)
《预混胰岛素临床应用共识》(2016年版)
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
1、每日1次方案 (1)适用人群:生活方式干预及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最大有效剂量治疗后 HbA1c≥7.0%的患者。 (2)预混胰岛素选择:低预混人胰岛素、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中预混人胰岛素、中预混 胰岛素类似物。 (3)起始剂量:每日1次起始剂量一般为0.2IU/(kg•d),晚餐前注射,根据患者情况作适当 调整。 (4)注意事项: ①如果HbA1c或空腹血糖仍不达标,则可改为每日2次治疗方案,可参考1-2-3次方案; ②预混人胰岛素应在餐前30min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可在餐前即刻注射或餐后即注 射; ③在预混胰岛素选择方面,临床医生应注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中预混胰岛素主要针 对餐后血糖升高明显的患者; ④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口服降糖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