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第二章习题及答案第二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一.单项选择题1.()以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A.自然条件B.生产关系C.社会生产力D.上层建筑2.()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A.自然条件B.生产关系C.社会生产力D.上层建筑3.二战后,国际分工向()过渡和发展。

A.垂直型B.水平型C.垂直型和水平型D.水平型和混合型4.国际分工的形成始于()。

A.第一次科技革命以后B.机器大工业建立以后C.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D.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5.世界自由市场价格形成的客观基础是()。

A.国际供求关系B.买卖双方的约定C.各国政府间的协商 D.各国资源的禀赋6.可以对国际分工起到推进或延缓双重作用的是()。

A.上层建筑B.资本流动C.社会生产力D.社会制度7.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国际分工主要是在()之间进行的。

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B.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C.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D.宗主国与殖民地8.单位商品的国际价值量的高低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劳动强度()。

A.成反比B.相同C.成正比D.不相关9.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最初出现于国际分工的()。

A.萌芽阶段B.形成阶段C.发展阶段D.深化阶段10.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的是()。

A.国际资本的流动B.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C.大机器工业的建立D.黄金二、多项选择题1.国际分工是()A.国际贸易的基础B.国际市场的基础C.国际贸易的产物D.国际市场的产物E.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2.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包括()A.社会生产力B.社会生产关系C.自然条件D.资本流动 E.上层建筑3.对于生产力与国际分工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内容B.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C.生产力对于国际分工的形成起决定作用D.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4.对外贸易的乘数作用表现为()。

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二)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分工的发展历程,大致经过萌芽、发展、形成和深化四个阶段。
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
国际分工萌芽于16世纪。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促进了西欧国家的个体手工业生产向工场手工业生产过渡。
当时国际分工形成阶段的产业革命还未到来,世界范围内仍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这些处于萌芽状态的国际分工形式仍主要依赖于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带有明显的地域局限性。
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你认为关键在哪里?(结合生源地谈)
科学技术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分工地位提高
2.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具有重要的影响
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为什么?
讨论:如何加强地方资源的开发利用?
3.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讨论:
为什么西北部适宜农牧业生产,而东南部主重加工业生产?
政策的双重影响
分析:通过对影响国际分工发展因素的分析来探讨我国相关产业提高国际分工地位途径。
二、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影响
(一)国际分工的扩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二)国际分工的形式决定国际贸易的格局
(三)国际分工的地位影响着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
三、有关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者、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绝对成本理论来论证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
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成本理论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可使劳动配置更合理,可增加生产总额,对贸易各国均有利。但其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
思考:根据 “两利取重,两害取轻”比较成本理论思想,从个人或企业或国家的角度,思考比较成本理论的现实意义。

陈宪《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国际价值与国际价

陈宪《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国际价值与国际价

第2章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2.1 复习笔记一、国际分工1.国际分工的含义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内部的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广泛发展的结果。

2.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国际分工的性质则由国际生产关系所制约。

具体说,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生产力①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增长是一切分工发展的前提条件。

分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生产力发展对分工,包括国际分工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上。

迄今为止出现的三次科学技术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许多生产领域的状况,改善了生产工艺、劳动过程和生产过程,并促使新部门和新产品不断出现,从而使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的形式和内容、深度和广度随之发生变化。

②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历史上,英国最先完成产业革命,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成为“世界工厂”而在国际分工中居于中心地位。

继英国之后,欧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生产力迅速发展,因而与英国一起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和支配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政治上取得独立,努力发展民族经济,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它们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得到逐步改善。

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因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

(2)自然条件自然条件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自然条件为国际分工提供了可能性,使国际分工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的发生和发展虽然很重要,但决不是决定因素。

自然条件只提供进行生产和国际分工的可能性,并不提供现实性,要把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就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必须发展到一定程度,否则,单纯依靠自然因素是无法催生出国际分工的。

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第二章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40P-PPT精选文档

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第二章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40P-PPT精选文档
参加国际 分工国家 的经济所 有制形式 发生了变 化
2
国际分工 的类型多 样化
3
参加国际 分工的方 式发生了 变化
4
参加国际 分工的机 制发生了 变化,分 工机制更 加文明
5
在国际分 工的格局 中,工业 国之间的 分工占主 导地位
6
各国之间
工业部门 分工逐步
加强
发达国家与 发展中国家 之间分工在 发展,工业 国与农业国、 矿业国之间 的分工在减 弱
举足轻重的作用。跨国公司的兴起不仅使商品交换市场 不断扩大,同时还推动了国际分工向多层次、多元化方 向发展。
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经典PPT模版 欢迎下载
第二节
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
六、人口、资源、生产规模和市场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各国人口和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 提供了必要性。资源丰富,人口稀少的国家往往侧重 于发展农业、牧业、矿产等产业;人口众多,资源相 对匮乏的国家和地区则更偏重于对工业特别是劳动密 集型产业的扶持。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
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经典PPT模版 欢迎下载
第二节 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
二、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自然条件主要指环境、气候、地质条件、资源状况、 国土面积等。它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
虽然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有重要影响,但随着生产力
产业内贸易、中间性机械产品贸易比重不断提高;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经典PPT模版 欢迎下载
第三节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六、国际分工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第二章
不稳固;流通的 商品主要是小生 产者的商品和资 本主义工场手工 业生产的商品。
产业革命确立了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统治地位;资本主 义机器大工业使世 界市场最终形成。
特 点
各国之间的商品 交换在广度上和 深度上都大大发 展;流通的商品 是资本主义大工 业的产品。
三次科 技革命
时间
主要标志
与世界市 主要内容 场的关系
C
2000年12月25日出版的《瞭望》周刊载文指 出,经济全球化有许多突出表现,其中最主要 的就是跨国公司的运行超越了国界。这表明跨 国公司( ) A、是在本国拥有一个基地,并在每一个国家 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大企业 B、在世界贸易中和各国出口贸易中占有举足 轻重的地位 C、是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D、是从事国际生产和经营的大企业
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第一节 国际分工 第二节 世界市场 本章练习
教材第二章第一节
一、国际分工的涵义
1、性质: 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 分工; 2、阶段: 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家内 部分工超越国界发展的结果; 3、作用: 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
早期的交换思想 荷马史诗 《伊利亚特》一个女奴等于四头公牛 《奥德赛》一个铜质三角鼎等于二十头公牛
D
第二章结束
TBC……
产业革命有哪些成就?对世界市 场的形成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
产业革命亦称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大工业的资 本主义工厂制度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 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变革过程。 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是产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作用: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使社会生产力得到 迅速发展,为发展世界交通事业提供了物质基 础,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首次登月成功

国际经济与贸易课后答案第二章国际分工

国际经济与贸易课后答案第二章国际分工

1.绝对成本论的内容是: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

他们都可以使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初一比其他国家有利的地位。

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的有利条件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个国家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

2.比较成本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比较成本说是大卫。

李嘉图剔除的一种国家分工学说,是在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上发展起来的。

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

由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均有利。

3.要素禀赋论的三个主要结论是:①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应该生产或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

②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见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③商品贸易趋向于(即使是部分的)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4.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依照要素禀赋论,一个国家拥有较多的资本,就应该生产和输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输入在本国生产中需要较多使用国内比较吸血的劳动力要素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基于以上的认识,他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果进行具体计算来验证赫一俄原理,结果发现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程度低于进口替代商品,这一验证结果与赫一俄原理相反。

里昂惕夫发表其验证结果后使西方经济学界大为震惊,因而将此不解之谜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5.什么是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他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是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的基础。

6.为什么说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所以说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因为:1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2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3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的形式、广义和深度4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产品内容7.论述题:国际分工形成阶段国际分工呈现的特点是什么?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的产业革命使国际分工进入形成阶段,这一时期国际分工呈现的特点是:1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二章和第三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第二章和第三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第二章国际分工第三章世界市场一、填空题1.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______________分工。

2.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______________,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4.国际商品交易所、拍卖、博览会、展销会等市场属于______________组织形式的世界市场。

5.世界市场中的“内部市场”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内部市场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内部市场。

6.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

7.劳动生产率与国际价值量成______________比。

8.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围绕着______________而上下波动,波动程度主要受国际市场上______________的影响。

9.商品国际市场价格通常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0.转移价格又称______________价格。

11.相同产业部门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生产专业化称为______________分工。

同一产业内产品根据外观设计、内在质量、规格、品种、商标、品牌、价格等的差异进行的专业化生产,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同一产业内部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来进行的专业化生产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影响国际分工的首要因素是()。

A.人口、生产规模和市场情况 B.自然因素C.生产力发展水平D.国家政策2.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于()。

A.地理大发现时期 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叶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3.国际分工形成于()。

A.15世纪末到16世纪上半叶 B.18世纪产业革命C.19世纪末垄断资本主义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可以对国际分工起到延缓或推动双重作用的是()。

国际贸易之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ppt 57页)

国际贸易之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ppt 57页)
1单位粮食的价格为1.25单位的衣服
1单位衣服的价格为0.8单位的粮食
R
80 粮食 40
O'
F'
60
衣服 C
E'
50
P
30
E
C' 衣服
F
O
50
粮食 100
图 2-3 贸易后的两种商品交换比例和贸易利益
贸易的静态利益
• 从静态上看,贸易利益是指通过国家之 间的相互交换,参与国消费者可以得到 的贸易数量,要大于各国在封闭状态中 由自己生产所得的数量。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
• 包括19个主要条款,约2万条规定
• 主要涉及三国之间的商品、劳务贸易和投 资自由化、知识产权保护、争端解决机制
• 在15年的过渡期内,最终完全取消全部产 品的关税,同时取消产品配额、许可证等 各种非关税壁垒
• 在农林、矿产、房地产建筑业、旅游、通 信、金融和保险等领域互为国民待遇
主要区域贸易集团
• 欧洲联盟(EU) •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 亚太经合组织(APEC)
欧洲联盟(EU)的演变
• 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 ,EU)的前身是 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EC)。
• 1957年3月25日,法国、前联邦德国、荷 兰、比利时、意大利和卢森堡6国在罗马签 署了欧盟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条约, 统称《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国际市场的价格(Ⅱ)
封闭市场价格: 指买卖双方在一定的约束关系下形成的价格。商品 在国际间的供求关系,不会对它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开放(自由)市场价格: 指在国际间不受垄断或国家垄断力量干扰的条件下, 由独立经营的买者和卖者之间进行交易的价格。国 际供求关系是这种价格形成的客观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第二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分)
1.__________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2.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国际分工基本上是以__________为中心而形成的。

3.国际分工是__________发展的必然结果,__________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4.亚当·斯密在其代表著《__________》一书中,提出了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理论________学说。

5.世界市场萌芽于__________时期,形成于__________ 。

6.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商品市场主要商品交易所、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7.补偿贸易是一种与__________相结合的一种商品购销形式。

8.世界市场上的销售渠道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__________的销售渠道;第二部分是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间的销售渠道;第三部分是__________的销售渠道。

9.垄断价格在世界市场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__________垄断价格;另一种是__________垄断价格。

10.在世界市场上,由于各国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对价格进行干预,所以出现了__________价格和__________价格。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国际分工发展的基础是()
A自然条件B市场规模C劳动规模D国际生产关系
2.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俄林D罗伯特逊
3.A国生产手表需6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9个劳动日,B国生产手表需12个劳动日,
生产自行车需10个劳动日,根据比较成本说()
A.A国生产和出口手表,生产和出口自行车
B.B国进口手表,进口自行车
C.A国生产出口手表,B国生产出口自行车
D.A国生产出口自行车,B国生产出口手表
4.几个发展国家进行专业化协作,联合生产,这种分工是()的国际分工。

A垂直型B交叉型C水平型D混合型
5.以进行大宗商品期货交易为主的市场()
A拍卖中心B商品交易所C国际博览会D国际贸易中心
7.邮购贸易常用的市场渠道是()
A.出口企业→国外顾客
B.出口企业→出口商→进口商→国外顾客
C.出口企业→出口商→中间商→进口商→批发商→国外顾客
D.出口商→进口商→国外顾客
8.通过拍卖成交的产品主要为哪一组()
A.谷物、棉花、食糖、油料B.毛皮、原毛、茶叶、烟草
C.黄麻、橡胶、木材、牲畜D.可可、咖啡、茶叶、有色金属
9.能够反映商品供求关系变化的价格是()
A.世界封闭市场价格B.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C.世界垄断价格D.国际商品协定价格
10.跨国公司为减轻税赋或逃避东道国外汇管制在公司内部购买商品时使用的价格叫()A.垄断价格B.协定价格C.内部价D.转移价格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产物。

()
2.大卫·李嘉图主张按"比较成本"进行国际分工。

()
3.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是垂直型分工,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和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是水平型分工。

()
4.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与国际分工的发展呈反比例变化。

()
5.商品是世界市场的构成之一。

()
6.补偿贸易、对等贸易属于有形的世界市场。

()
7.单纯商品购销形式是世界上最基本、最普通的国际商品交易方式。

( )
8.商品拍卖前必须由买主先验看,但在拍卖后,如发现有问题,买方仍可向卖方提出索赔。

()
9.竞争的结果使商品国际市场价格越来越接近国际生产成本。

()
10.国际供求关系是世界自由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国际分工2.世界市场3.商品交易所4."自由市场"价格5."封闭市场"价格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影响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当代世界市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影响国际市场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六、论述题(任选一题,共10分)
1.解释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

2.解释赫一俄要素禀赋学说的主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