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_806遗传学2017年_考研专业课真题

浙江农林大学_806遗传学2017年_考研专业课真题

浙江农林大学

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遗传学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多线染色体

2. 简并

3. 显性上位

4. 伴性遗传

5. 四体

6. 双单体

7. 异源多倍体

8. 移码突变

9. 胚乳直感 10. SNP标记 11. 接合 12. 遗传漂变 13. 等位基因 14. 基因组 15. 外显子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一个合子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和A'及B和B',在它的生长期间,你预料在体细胞中是下面的哪种组合():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2. tRNA的功能是():

A. 活化特定的氨基酸

B. 转运特定的氨基酸

C. 控制mRNA的信息

D. 活化mRNA的信息

3. mRNA核苷酸顺序的3’ 5’分别相应于蛋白质氨基酸顺序的( )。

A. N端-C端

B. C端-N端

C. 与N端、C端无对应关系

4. 已知大麦籽粒有壳(N)对无壳(n),有芒(H)对无芒(h)为完全显性。现以有芒、

有壳大麦×无芒、无壳大麦,所得子代有1/2为有芒有壳,1/2为无芒有壳,

则亲本有芒有壳的基因型必为:()

A. NnHh

B. NnHH

C. NNHh

D. NNHH

2017年浙江大学医学综合(西医)考研大纲

2017 年医学综合(西医)考研大纲 Ⅰ.考试性质 医学综合(西医)考试是为浙江大学招收医学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及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为学校选拔优秀学子提供一定依据。 Ⅱ.考查目标 医学综合(西医)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和外科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3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基础医学约 65% (其中生理学约 25% 生物化学约 25% 病理学约 15%) 临床医学约 35%(其中内科学约 20% 外科学约 15%) 四、试卷题型结构 A 型题第 1~9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135 分第 91~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B 型题第 121~15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 X 型题第 151~18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Ⅳ.考查内容 一、生理学 (一)绪论 1. 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 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 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878)考研大

2017浙江大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878) 考研大纲 2017浙江大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878)考研大纲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878)是浙江大学自主命题,2017年《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878)综合考试有较大调整,《计算机专业基础》(878)涵盖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两门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Ⅰ考查目标 《计算机专业基础》(878)综合考试涵盖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两门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程序设计基础(C)60分 数据结构9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70分(35小题,每小题2分) 综合应用题80分 Ⅲ考查范围 程序设计基础(C) 【考查目标】 1.理解C程序设计语言结构,掌握数据表示和输入输出的基本方法,掌握流程控制、函数设计与调用方法; 2.理解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掌握基本的C语言程序设计过程和技巧; 3.掌握初步的算法设计及数据组织方法,具备基本的问题分析和利用C语言进行求解问题的能力。 一、数据表达与组织 (一)常量,变量,运算与表达式

(二)一维和二维数组,字符数组和字符串 (三)指针与数组,结构与数组 (四)指针与结构,单向链表 二、语句及流程控制 (一)复合语句 (二)分支控制(if、switch) (三)循环控制(for、while、do—while) 三、程序结构和函数 (一)C程序结构 (二)函数的定义、参数传递和调用 (三)函数的递归调用 (四)变量的存储类别、作用域,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四、输入/输出和文件 (一)标准输入和输出 (二)文本文件与二进制文件

高级生化题库(四川农业大学)

1. 蛋白质超二级结构:在蛋白质分子中,特别是球状蛋白质中,由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即α-螺旋,β-折叠片和β-转角等)彼此相互作用组合在一起,形成有规则、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单元,称超二级结构。 2 sanger反应:在弱碱性溶液中,氨基酸的α-氨基易与DNFB(2,4-二硝基氟苯)反应,生成黄色的DNP-AA(二硝基苯氨基酸),此反应最初被sanger用于测定N-末端氨基酸,又被称为sanger反应。 6 引发体:引物酶与相关蛋白质结合成的一个有活性的复合体叫做引发体。 8 分子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发生变异,使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减退或丧失,甚至造成生理功能的变化而引起的疾病,称为分子病。 10 固定化酶:将酶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出,将其用固定支持物(称为载体)固定,使其成为不溶于水或不易散失和可多次使用的生物催化剂,这种固定的酶称为固定化酶。 11 解偶联作用:在完整线粒体内,电子传递与磷酸化是紧密偶联的,当使用某些试剂而导致的电子传递与ATP形成这两个过程分开,只进行电子传递而不能形成ATP的作用,称为解偶联作用 二,简答 1. 简述信号肽的特点和转运机制。 答:信号肽具有两个特点:1)位于分泌蛋白前体的N-端2)引导分泌蛋白进入膜以后,信号肽将被内质网腔内的信号肽酶切除。信号肽的转运机制:信号肽运作的机制相当复杂,有关组分包括信号肽识别颗粒(SRP)及其受体、信号序列受体(SSR)、核糖体受体和信号肽酶复合物。信号肽发挥作用时,首先是尚在延伸的、仍与核糖体结合的新生肽链中的信号肽与SRP结合,然后通过三重结合(即信号肽与SSR的结合、SRP及其受体结合、核糖体及其受体的结合)。当信号肽将新生肽链引导进入内质网腔内后,在信号肽酶复合物的作用下,已完成使命的信号肽被切除。 3. 生物膜主要有哪些生物学功能?任举一例说明膜结构与功能的密切关系。生物膜的生物学功能可以概括如下:1)区域化或房室化 2)物质的跨膜运输 3)能量转换(氧化磷酸化) 4)细胞识别 4. 研究蛋白质一级结构有哪些意义?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即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N端—C端)是由基因编码的,是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基础,因此一级结构的测定成为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一级结构的特定的氨基酸序列决定了肽链的折叠模式,从而决定其高级结构,从而决定其功能。 一级结构的种属差异与分子进化(细胞色素C) 一级结构的变异与分子病(镰刀状红细胞) 1. 信号肽/导肽:二者都是新生肽链用于指导蛋白质跨膜转移(定位)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 信号肽含10到20个疏水氨基酸,合成后即可特异被SRP识别,并将核糖体引导到内质网停泊蛋白上继续翻译。肽链前端进入内质网腔后,信号肽即被切除。边合成边转运.导肽富含碱性和疏水氨基酸,这导致它既亲水又疏水,利于穿越脂双层。同时带正电的头更利于顺跨膜电势穿膜。跨膜后被切除。先合成后转运! 4. 超二级结构/结构域超二级结构是指多态链上若干相邻的构象单元(如α-螺旋,β-折叠,β-转角等)彼此作用,进一步组合成有规则的结构组合体。结构域指存在于球状蛋白质分子中的两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三维实体,每个有二级结构组合而成,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其间由单肽链连接。 5. 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凡是物质逆浓度梯度的运送称为主动运输,这一过程的进行需要能量。 凡是物质顺浓度梯度的运送叫做被动运输,这一过程是自发的,无需能量。 8. 胞间信号/胞内信号二者是按照作用范围来分的。当环境刺激的作用位点与效应位点处于生物体的不同部位时,需要作用位点细胞产生信号传递给效应位点,引起细胞反应。这个作用位点细胞产生的信号就是胞间信号,也称为第一信使。胞内信号是胞间信号由膜上信号转换系统产生的有调节活性的细胞内因子,也称为第二信使。 1. 蛋白质特定构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环境因素对蛋白质构象形成有无影响?为什么? 蛋白质特定构象形成的驱动力有R-侧链基团间的相互作用;肽链与环境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天然构象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环境因素对蛋白质构象形成有影响,因为维持蛋白质高级结构的主要是氢键、范德华力、疏水作用和盐键等次级键,环境因素会影响这些作用力的形成和大小,从而影响蛋白质构象的形成。 2. 试比较光合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能量转化机制的异同。 答:光合磷酸化是指在叶绿体ATP合成酶的催化下依赖于光的由ADP和Pi合成ATP的过程。氧化磷酸化是指电子从一个底物传递给分子氧的氧化与酶催化的由ADP和Pi生成ATP相偶联的过程。 光合磷酸化的能量是来自光能的激发,是储存能量;氧化磷酸化能量是来自底物的分解,释放能量。

2018年浙江大学845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科目代码845)考试大纲这个大纲是2017年9月25日浙大控制官网才出的,虽然是新的,但是和以前基本 一模一样,没有变化。 参考书目: (1)各出版社出版的各种自动控制原理教材及习题集 (2)孙优贤、王慧主编. 自动控制原理.北京:化工出版社,2011年6月 (3)胡寿松主编.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第五版、第六版). 分别于2001年2月、 2007年6月、2013年5月由科学出版社的(该书初版于1979年,前三版均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亦可作为参考书) 特别提醒:本考试大纲仅适合报考2018级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硕 士研究生、专业课考《自动控制原理》(科目代码845)的考生。该门课程的 满分为150分。 一、总的要求 全面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深入理解与掌握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 综合设计的方法,并能用这些基本的原理与方法举一反三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基本要求 (1)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自动控制系统组 成、分类,能熟练地将具体对象的控制系统物理结构图表示抽象成控制系统的方块图表示,能清楚地分析其中各种物理量、信息流之间的关系。 (2)动态系统的数学模型:能建立给定典型环节与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微分方程、 传递函数、状态空间等模型;能熟练地通过方块图简化方法与信号流图等方法获得系统总的传递函数;能根据要求进行各种数学模型之间的相互转换。 (3)线性时不变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熟悉一阶、二阶及高阶系统的特征,掌握基 于微分方程模型的时域分析,包括微分方程的求解、拉普拉斯变换的应用;状态空间模型的求解与分析;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计算;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稳态误差系数与稳态误差的计算等。 (4)根轨迹:掌握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及推广法则;能正 确绘制根轨迹并利用根轨迹分析方法进行系统性能的分析,根据性能要求进行设计。

四川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147404--四川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期末备考题库147404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单选题: (1)关于有氧条件下,NADH从胞液进入线粒体氧化的机制,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NADH直接穿过线粒体膜而进入。 B.磷酸二羟丙酮被NADH还原成3-磷酸甘油进入线粒体,在内膜上又被氧化成磷酸二羟丙酮同时生成NADH。 C.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入线粒体再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停留于线粒体内。 D.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人线粒体,然后再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再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天冬氨酸,最后转移到线粒体外。 正确答案:D (2)下列关于cAMP的论述那个是错误的: A.是由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产生 B.是由鸟苷酸环化酶催化ATP产生的 C.是细胞第二信息物质 D.可被磷酸二酯酶水解为5'-AMP 正确答案:B (3)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具有下列哪种动力学效应: A.Vm不变,Km增大 B.Vm不变,Km减小 C.Vm增大,Km不变 D.Vm减小,K m不变 正确答案:A

(4)下列物质在体内氧化产生ATP最多的是: A.甘油 B.丙酮酸 C.谷氨酸 D.乳酸 正确答案:C (5)下列关于化学渗透学说的叙述哪一条是不对的: A.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都有质子泵的作用 B.H+返回膜内时可以推动ATP酶合成ATP C.线粒体内膜外侧H+不能自由返回膜内 D.呼吸链各组分按特定的位置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正确答案:A (6)氰化物中毒是由于抑制了细胞色素: A.Cytc B.Cytb C.Cytc1 D.Cytaa3 正确答案:D (7)关于同工酶: A.它们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 B.它们的分子结构相同 C.它们的理化性质相同

浙江大学化工原理考研大纲

太原科技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业务课考试大纲(初试) 科目代码:837 科目名称:化工原理 1.前言 化工原理课程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测试考生化工单元操作的掌握情况。测试分两个方面:一是化工单元过程原理,测试考生基本概念,过程计算和熟悉程度;二是综合应用化工单元过程原理能力,从而对考生有较全面的评价。 2.题型说明 化工原理考试采用闭卷考试,试卷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基本概念题:由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构成。 (2)计算题:包括过程计算、公式推导。 (3)实验题:包括实验设计、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解释。 3.考试内容 3.1绪论 (1)化学工程及其发展。 (2)化工原理课程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3)四个基本关系: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平衡关系及速率关系。 3.2流体流动 (1)流体静力学方程及其应用。 (2)流量与流速、定态与非定态流动、连续性方程式、能量衡算式、柏努利方程式的应用。 (3)牛顿粘性定律与流体的粘度、非牛顿型流体的概念、流动类型与雷诺准数、滞流与湍流、边界层的概念。 (4)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阻力、摩擦系数、因次分析、管路上的局部阻力、管路系统中的总能量损失。 (5)并联管路与分支管路。 (6)测速管、孔板与文丘里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 3.3流体输送设备 (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离心泵的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离心泵的性能改变和换算、离心泵的气蚀现象与允许吸上高度、离心泵的工作点与调节、离心泵的联用、离心泵的类型与选用。其它类型泵,如往复泵、旋转泵、漩涡泵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2)离心通风机的结构、性能参数和选择,离心鼓风机和压缩机、旋转鼓风机、真空泵。 3.4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1)沉降速度、降沉室、沉降槽。 (2)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过滤基本方程式、恒压过滤、恒速过滤与先恒速后恒压过滤、过滤常数的测定、过滤设备、滤饼的洗涤、过滤机的生产能力。

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考试 生化试卷以及答案

《基础生物化学》试题一 一、判断题(正确的画“√”,错的画“×”,填入答题框。每题1分,共20分) 1、DNA是遗传物质,而RNA则不是。 2、天然氨基酸都有一个不对称α-碳原子。 3、蛋白质降解的泛肽途径是一个耗能的过程,而蛋白酶对蛋白质的水解不需要ATP。(错) 4、酶的最适温度是酶的一个特征性常数。(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对) 5、糖异生途径是由相同的一批酶催化的糖酵解途径的逆转。 6、哺乳动物无氧下不能存活,因为葡萄糖酵解不能合成A TP。 7、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催化反应都需要引物。 8、变性后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也发生改变。 9、tRNA的二级结构是倒L型。 10、端粒酶是一种反转录酶。 11、原核细胞新生肽链N端第一个残基为fMet,真核细胞新生肽链N端为Met。 12、DNA复制与转录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以双链DNA为模板,以半保留方式进行,最后形成链状产物。 13、对于可逆反应而言,酶既可以改变正反应速度,也可以改变逆反应速度。 14、对于任一双链DNA分子来说,分子中的G和C的含量愈高,其熔点(Tm)值愈大。 15、DNA损伤重组修复可将损伤部位彻底修复。 16、蛋白质在小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向阳极移动,而在大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将向阴极移动。 17、酮体是在肝内合成,肝外利用。 18、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病是一种先天性遗传病,其病因是由于血红蛋白的代谢发生障碍。(对) 19、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都是蛋白质。 20、脂肪酸的从头合成需要NADPH+H+作为还原反应的供氢体。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框内。每题1分,共30分) 1、NAD+在酶促反应中转移() A、氨基 B、氧原子 C、羧基 D、氢原子 2、参与转录的酶是()。 A、依赖DNA的RNA聚合酶 B、依赖DNA的DNA聚合酶 C、依赖RNA的DNA聚合酶 D、依赖RNA的RNA聚合酶 3、米氏常数Km是一个可以用来度量()。 A、酶和底物亲和力大小的常数 B、酶促反应速度大小的常数 C、酶被底物饱和程度的常数 D、酶的稳定性的常数 4、某双链DNA纯样品含15%的A,该样品中G的含量为()。 A、35% B、15% C、30% D、20% 5、具有生物催化剂特征的核酶(ribozyme)其化学本质是()。 A、蛋白质 B、RNA C、DNA D、酶 6、下列与能量代谢有关的途径不在线粒体内进行的是()。

19考研-浙江大学软件工程878考试大纲

19考研|浙江大学软件工程878专业考试大纲 《计算机专业基础》(878)综合考试涵盖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两门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程序设计基础(C)60分 数据结构9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70分(35小题,每小题2分) 综合应用题80分 Ⅲ考查范围 程序设计基础(C) 【考查目标】 1.理解C程序设计语言结构,掌握数据表示和输入输出的基本方法,掌握流程控制、函数设计与调用方法; 2.理解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掌握基本的C语言程序设计过程和技巧; 3.掌握初步的算法设计及数据组织方法,具备基本的问题分析和利用C语言进行求解问题的能力。 一、数据表达与组织 (一)常量,变量,运算与表达式 (二)一维和二维数组,字符数组和字符串 (三)指针与数组,结构与数组 (四)指针与结构,单向链表 二、语句及流程控制 (一)复合语句 (二)分支控制(if、switch)

(三)循环控制(for、while、do—while) 三、程序结构和函数 (一)C程序结构 (二)函数的定义、参数传递和调用 (三)函数的递归调用 (四)变量的存储类别、作用域,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四、输入/输出和文件 (一)标准输入和输出 (二)文本文件与二进制文件 (三)文件打开、关闭、读写和定位 五、编译预处理和命令行参数 (一)宏定义和宏函数 (二)命令行参数和使用 六、基本算法设计与程序实现 (一)简单排序算法(插入、选择、冒泡)、二分查找(二)链表、文件中查找 (三)级数求和、进制转换

浙江大学844考研大纲

《信号与电路基础》(科目代码844)考试大纲 特别提醒:本考试大纲仅适合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该门课程包括两部分内容,(-)信号与系统部分,占100分;(二)数字电路部分, 占50分。 (一)信号系统部分 1.考研建议参考书目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于慧敏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 2.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用基本信号(单位冲激、复指数信号等)分解一般信号的数学表示和信号分析法;掌握LTI系统分析的常用模型(常系数线性微分、差分方程、卷积表示、系统函数及模拟框图等);掌握信号与系统分析的时域法和变换域法。要求学生掌握信号与系统分析的一些重要概念和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性质,熟练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运算;掌握信号与系统概念的工程应用及方法:调制、采样、滤波、抽取和内插;掌握连续时间信号的离散化处理的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 一.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1)连续时间与离散时间的基本信号 (2)信号的运算与自变量变换 (3)系统的描述与基本性质 二.LTI系统的时域分析 (1)连续时间LTI系统的时域分析:卷积积分,卷积性质 (2)离散时间LTI系统的时域分析:卷积和,卷积性质 (3)零输入、零状态响应,单位冲激响应 (4)LTI系统的基本性质 (5)用微分方程、差分方程表征的LTI系统的框图表示 三.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1)连续时间LTI系统的特征函数 (2)连续时间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表示 (3)非周期信号连续时间的傅里叶变换 (4)傅里叶变换性质 (5)连续时间LTI系统频率响应,连续时间LTI系统的频域分析 (6)信号滤波、理想低通滤波器 四.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1)离散时间LTI系统的特征函数 (2)离散时间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表示 (3)非周期离散时间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4)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的性质 (5)离散时间LTI系统的频率响应,离散时间LTI系统的频域分析 五.采样、调制与通信系统 (1)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采样定理 (2)欠采样与频谱混叠 (3)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采样定理,离散时间信号的抽取和内插

四川农业大学20年12月《生物化学(专科)》作业考核-答案

1.生物体内大多数氨基酸脱去氨基生成α-酮酸主要是通过下面()作用完成的 A.氧化脱氨基 B.还原脱氨基 C.联合脱氨基 D.转氨基 答案:C 2.合成嘌呤环的氨基酸为() A.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B.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 C.甘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 D.蛋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酸 E.蛋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 答案:B 3.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酶都有活性中心 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 C.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 D.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酶活性中心 答案:A 4.下列关于氧化磷酸化偶联机理的化学渗透学说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H?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 B.呼吸链中各递氢体可将H?从线粒体内转移到线粒体内膜外 C.在线粒体膜内外H?形成跨膜梯度 D.线粒体内膜外侧pH比膜内侧高 答案:D 5.原核细胞中掺入氨基酸的第一步反应是() A.甲酰蛋氨酸-tRNA与核糖体P位结合 B.甲酰蛋氨酸-tRNA与核糖体A位结合

C.甲酰蛋氨酸-tRNA与核糖体E位结合 D.甲酰蛋氨酸-tRNA与核糖体随机结合 答案:A 6.假设翻译时可从任一核苷酸起始读码,人工合成的(AAC)n(n为任意整数)多聚核苷酸,能够翻译出的多聚氨基酸有()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答案:C 7.脂肪酸从头合成的脂酰基载体是() A.CoASH B.Ser C.生物素 D.ACP 答案:D 8.大肠杆菌蛋白质合成起始时模板mRNA首先结合于核糖体上的位点是() A.30S亚基的蛋白 B.30S亚基的16S rRNA C.50S亚基的23S rRNA D.50S亚基的蛋白 答案:B 9.氧化磷酸化的化学渗透假说提出关于ATP形成的原因() A.线粒体内膜对ADP渗透性的变化造成的 B.ADP泵出基质进入膜间隙所致 C.线粒体蛋白质中形成高能键所致 D.H?被泵出形成线粒体内膜内外质子电化学梯度所致 答案:D

四川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考研要点

第一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DNA的变性:在理化因素作用下,DNA碱基对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解开成为单链,从而导致DNA的理化性质即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变性。这是一个跃变过程,伴有增色效应,DNA功能丧失。 DNA的复性:在一定条件下,变性DNA单链间碱基重新配对,恢复双螺旋结构,伴有A260减小(减色效应),DNA功能恢复。(将变性DNA经退火处理,使其重新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称为DNA的复性。) 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当将DNA的稀盐溶液加热到80-100°C时,双螺旋结构发生解体,两条链分开,形成无规则线团,一系列理化性质也随之改变:变性后,260nm紫外吸收值升高,此效应称之为增色效应。核酸的光吸收值常比其各核苷酸成分的光吸收值之和少30%-40%。这是在有规律的双螺旋结构中碱基紧密地堆积在一起造成的。这种现象叫做DNA的减色效应。 增色效应:当DNA从双螺旋结构变为单链的无规则卷曲状态时,它在260nm处的吸收便增加,这叫增色效应。 减色效应:DNA在260nm出的光密度比在DNA分子中各个碱基在260nm处吸收的光密度的总和小得多(约少35%-40%),这种现象称为减色效应。 分子杂交:不同来源的DNA单链间或单链DNA与RNA之间只要有碱基配对的区域,在复性时可形成局部双螺旋区,称为核酸分子杂交。 核酸探针:是以研究和诊断为目的,用来检测特定序列核酸(DNA或RNA)的DNA片段或RNA片段,称为核酸探针。回文结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在DNA两条链中的顺读与倒读意义是一样的,脱氧核苷酸以一个假想的轴称为180°对称,这种结构称为回问结构。 回文序列:DNA分子中以某一中心区域为对称轴,中心区域一侧的碱基序列旋转180°后与另一侧的碱基序列对称重复。Tm值:DNA变性发生在一个很窄的温度范围内,通常把热变性过程中A260达到最大值一半时的温度称为该DNA的溶解温度或熔点,用Tm表示。 Chargaff定律:腺嘌呤和胸腺嘧啶的摩尔数相等,即A=T;鸟嘌呤和胞腺嘧啶的摩尔数也相等,即G=C; 含氨基的碱基总数等于含酮基碱基总数,即A+C=G+T。 嘌呤的总数等于嘧啶的总数,即A+G=C+T。 碱基互补规律:在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碱基的大小与结构的不同,使得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只能在G-C (或C-G)和A-T(或T-A)之间进行,这种碱基配对的规律,称为碱基配对规律(互补规律)。 超螺旋DNA:双螺旋DNA进一步扭曲所形成的麻花状构象。超螺旋DNA比双螺旋DNA分子更紧密。双螺旋的DNA分子通过自身的多次转动扭曲形成螺旋的螺旋结构,称为超螺旋结构;大多数天然DNA分子为负超螺旋。 拓扑异构酶:是一类剪接DNA分子、改变DNA拓扑状态的酶。拓扑异构酶在DNA复制、转录和重组中起重要作用。顺反子:基因功能的单位,一段染色体,它是一种多肽链的密码,一种结构基因。 1、某DNA样品含腺嘌呤15.1%(按摩尔碱基计),计算其余碱基的百分含量。 DNA RNA 化学组成DNA中的戊糖是β-D-2'-脱氧核糖 DNA中的碱基是A、G、C、T 脱氧核糖核苷 核苷酸:dAMP、dGMP、dCMP、dTMP RNA中的戊糖是β-D-核糖 RNA中的碱基是A、G、C、U 核糖核苷 核苷酸:AMP、GMP、CMP、UMP 分子结构一级结构 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三链 三级结构:超螺旋大多数天然RNA分子是一条单链,其可以发生分子自身回折,而使互补碱基区形成局部类似DNA的双螺旋区。不能配对的碱基区域则形成突环,不同的RNA分子因碱基序列不同而具有不同比例的双螺旋区。 tRNA二级结构:单链、三叶草形、四臂四环 tRNA三级结构:在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扭曲形成倒L 型 细胞内分布在真核细胞中,DNA主要集中在细胞核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有各自的DNA 原核细胞,DNA存在于类核 细胞质,少量存在于细胞核 生理功能DNA是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负责遗传信息的储存和发不,并通过复制将 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RNA负责遗传信息的表达,它转录DNA的遗传信息,直接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将遗传信息翻译成各种蛋白质,使生物体进行一系列的代谢活动,从而能够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

四川农业大学考研生物化学习题

四川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习题1-10章第一章蛋白质一名词解释1 两性离子dipolarion 2 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3 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pI 4 稀有氨基酸rare amino acid 5 非蛋白质氨基酸nonprotein amino acid 6 构型configuration 7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protein primary structure 8 构象conformation 9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protein secondary structure 10结构域domain 11蛋白质的三级结构protein tertiary structure 12氢键hydrogen bond 13蛋白质的四级结构protein quaternary structure 14离子键ionic bond 15超二级结构super-secondary structure 16疏水键hydrophobic bond 17范德华力van der Waals force 18盐析salting out 19盐溶salting in 20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 21蛋白质的复性renaturation 22蛋白质的沉淀作用precipitation 23凝胶电泳gel electrophoresis 24层析chromatography 二填空题1蛋白质多肽链中的肽键是通过一个氨基酸的_____基和另一氨基酸的_____基连接而形成的。2大多数蛋白质中氮的含量较恒定平均为___如测得克样品含氮量为mg则蛋白质含量为____。3在种氨基酸中酸性氨基酸有_________和________2种具有羟基的氨基酸是________和_________ 能形成二硫键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 4蛋白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3种氨基酸具有紫外吸收特性因而使蛋白质在nm 处有最大吸收值。5精氨酸的pI值为.76将其溶于pH7的缓冲液中并置于电场中则精氨酸应向电场的_______方向移动。6组成蛋白质的种氨基酸中含有咪唑环的氨基酸是________含硫的氨基酸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7蛋白质的

浙大841《工程光学基础》2018考研大纲

浙江大学《工程光学基础》(科目代码841)考研大纲 注意:本考试大纲仅适用2018年浙江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 1、考研建议参考书目 郁道银、谈恒英主编《工程光学》第1~7,10~16章,机械工业出版社。 2、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了解费马原理,掌握完善成像条件; 2)熟练掌握共轴球面系统、平面系统和理想光学系统成像的基本特征,掌握基点、焦距、放大率、物像关系、拉赫不变量等概念及相关计算并能熟练作图,掌握光组组合的计算与作图方法;掌握光的色散原理和光学材料的描述参数; 3)熟练掌握光学系统的孔径光阑及入瞳出瞳、视场光阑、渐晕光阑的概念、判断、作用和计算方法,光学系统景深及远心光学系统的基本特征; 4)熟练掌握光度学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国际标准量纲体系,掌握光学系统传输光能的特征; 5)熟练掌握各种几何像差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6)熟练掌握各种典型光学系统的成像原理、光束限制、放大倍率、分辨本领,掌握显微镜、投影系统及其照明系统、望远镜和转像系统的关系,能够解决典型光学系统的外形尺寸计算问题。 7)熟练掌握光的电磁波表达形式和电磁场的复振幅描述;掌握光在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尤其是正入射的情况;掌握光波的叠加原理与方法。 8)熟练掌握光程差概念以及对条纹的影响及基本的等厚等倾干涉系统。掌握条纹定域和非定域的概念及条纹可见度概念;典型的多光束干涉系统以及单层增透、

减反膜的计算结论和实际应用。 9)熟练掌握典型的夫朗和费衍射系统概念和计算;掌握闪耀光栅的原理和计算;衍射极限的概念及在典型光学系统设计中的运用;夫朗和费衍射与傅立叶变换的关系;菲涅耳波带片的概念和使用。 10)熟练掌握电磁场叠加以及空间频率的概念;掌握4F系统光学系统用于光学信息处理的概念和过程;相干光学系统和非相干光学系统对成像影响的结论和运用;空间滤波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11)熟练掌握平面电磁波在晶体中的传播过程及寻常光线、非寻常光线各电磁分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惠更斯作图法及应用;典型晶体器件的琼斯矩阵表示及其应用;典型类型偏振光的判断。 12)熟悉平板波导基本原理及特性;掌握激光器基本原理、组成及特性;熟悉激光器的谐振腔理论及速率方程理论;了解半导体激光器基本原理,并熟悉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的基本结构及特点;了解电光调制基本原理。

浙江大学《物理化学(甲)》考研大纲

内容: 涵盖物理化学(占左右)和结构化学(占左右). 二、物理化学大纲 1. 气体地关系 基本内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理想气体地微观模型;气体地液化;范德华方程与维里方程;临界性质;对应状态原理;压缩因子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基本概念:重要热力学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功;内能;焓;热容;可逆体积功;相变焓;反应焓;节流膨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基本内容:热力学基本概念及术语;热力学第一定律地表述与数学表达式;ΔΔ及地定义;过程热地计算;与地关系;由计算和Δ;理想气体地等温可逆过程与绝热可逆过程功地计算;其他常见过程功地计算;相变焓、相变过程、相变热地计算;化学变化过程、化学反应热效应地计算;化学反应进度;标准热力学函数地计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3.热力学第二定律 基本概念:卡诺循环,过程可能性判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及熵变,第三定律,吉布斯自由能,亥姆霍兹自由能,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特性函数,克-克方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基本内容:卡诺循环;自发过程地共同特征;卡诺定理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熵函数,熵判据;各种典型过程熵变地计算;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熵与标准熵;亥姆霍兹函数与吉布斯函数;Δ与Δ判据;一些基本过程Δ地计算与应用;热力学基本方程与麦克斯韦关系式;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克拉贝龙方程及其应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4.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基本概念:偏摩尔量,化学势,化学势判据,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理想液态混合物,理想稀溶液,稀溶液地依数性,逸度与逸度因子,活度与活度因子,热力学标准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基本内容:偏摩尔量与摩尔量;偏摩尔量地集合公式;方程;化学势地定义与各类系统化学势地表示式;化学势判据;拉乌尔定律与享利定律;理想液态混合物地定义及其特征;稀溶液地定义及其依数性;逸度与逸度因子地计算;活度和活度因子地计算;标准态选择与活度地关系;简单汽液平衡计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相平衡 基本概念:相律,相数、组分数和自由度数,单组分体系相图,二组分体系相图,步冷曲线,杠杆规则,三组分系统相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基本内容:相律;常见单组分系统相图;一级相变与二级相变;二组分气液平衡相图及杠杆规则;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地气液平衡相图;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地气液平衡相图;水蒸汽蒸馏、精馏原理;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及完全不互溶系统地气液平衡相图;二组分系统液—固平衡相图;二组分固态不互溶凝聚系统相图;相图分析;热分析法制相图及溶解度法制相图;重结晶原理;二组固态互溶系统相图;固态完全互溶系统相图;固态部分互溶系统相图;生成稳定化合物与不稳定化合物凝聚系统相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化学平衡 基本概念:摩尔反应函数,化学反应等温方程,标准平衡常数,经验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平衡转化率,范特霍夫方程,平衡移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四川农业大学历年生物化学博士考题解答

生物化学历届博士考题 1 名词解释: (1)Rnase /ribozyme:Rnase:核糖核酸酶,即水解核糖核酸的酶,是一种蛋白质;ribozyme:核糖酶,某些RNA分子具有酶活性,1982年Cech等实验发现四膜虫的rRNA分子在没有任何蛋白质酶的存在下,能切除自身的内含子,使两个外显子拼接起来变成成熟的rRNA分子,证明RNA分子具有酶活性。为区别传统的蛋白质酶,对这种具有催化活性的RNA成为ribozyme。 (2)别构酶:酶分子的非催化部位与某些化合物可逆地非共价结合后发生构象改变,进而改变酶的活性状态,称为酶的别构调节。具有这种调节作用的酶称为别构酶。 (3)抗体酶:抗体是专一于抗原分子,有催化活性的一类具有特殊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它由抗原分子促进而大量产生,并与抗原分子间有结合专一性,这种专一性和酶与底物间结合的专一性非常相似。因而,人们设想是否可以认为抗原分子能促使机体产生大量的新酶,并模拟酶与底物的过渡态结构合成一些类似物(称半抗原,hapten)对动物进行免疫,诱导出具有相应酶活性的“抗体酶”。 (4)拓扑异构酶:可以改变DNA拓扑异构体的L值(连环数)的酶,称拓扑异构酶。拓扑异构酶有两类,拓扑异构酶Ⅰ使双超螺旋DNA转变成松弛形环状DNA,每一次催化作用可使L值增加1,反应不需能量;拓扑异构酶Ⅱ相反,可使松弛形环状DNA 转变成超螺旋DNA,每一次催化作用使L值减少2,由ATP供应能量。 (5)同工酶: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蛋白质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性能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的一组酶。 (6)原级同工酶:多基因座或复等位基因编码的一组酶。 (7)寡聚酶:两个或两个以上亚基组成的酶,称为寡聚酶。这些亚基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8)Km:酶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单位:mol/L。 (9)Tm:加热变性使DNA双螺旋结构失去一半时的温度称为该DNA的熔点或熔解温度,用Tm表示。 (10)Na+,K+-ATPase:存在于脂膜上,由一个跨膜的催化亚单位α亚基和与其结合的一个糖蛋白β亚基组成。在膜上形成α2β2四聚体。起着Na+、K+交换泵的作用。 (11)生物酶工程:生物酶工程是酶学和以DNA重组技术为主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因此,亦可称为高级酶工程。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用基因工程技术大量生产酶(克隆酶);对酶基因进行修饰,产生遗传修饰酶(突变酶);设计新酶基因,合成自然界不曾有的新酶。 (12)化学酶工程:称初级酶工程,指天然酶、化学修饰酶、固定化酶以及人工模拟酶的研究应用。 (13)亲和标记法:根据酶与底物特异结合的性质,设计或合成一种含有反应基团的底物类似物作为活性部位基团的标记试剂。这种试剂象底物一样进入活性部位,接近结合位点,并以其活泼的化学基团与活性部位的某一基团共价结合,而指示出酶活性部位的特征。 (14)定位诱变法:针对一些结构资料比较齐全的酶,进一步通过单诱变(改变一个氨基酸残基)、双诱变(改变两个氨基酸残基)或多诱变(系统地改变几个相关的氨基酸残基)。对所得到的诱变酶进行系统的动力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并与野生型酶对比,来判断被诱变氨基酸残基在结合底物、催化底物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及机理。 (15)透析、超过滤、盐析:透析指蛋白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性质,使蛋白质和其它小分子物质如无机盐、单糖等分开;超过滤指利用压力或离心力,强行使水和其它小分子物质通过半透膜,蛋白质被留在膜上,以达到脱盐和浓缩的目的;盐析指在蛋白质溶液

2019考研浙江大学软件学院878考试大纲参考

2018年浙江大学研究生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878)考试大纲 Ⅰ考查目标 《计算机专业基础》(878)综合考试涵盖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两门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程序设计基础(C)60分 数据结构9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70分(35小题,每小题2分) 综合应用题80分 Ⅲ考查范围 程序设计基础(C) 【考查目标】 1.理解C程序设计语言结构,掌握数据表示和输入输出的基本方法,掌握流程控制、函数设计与调用方法; 2.理解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掌握基本的C语言程序设计过程和技巧; 3.掌握初步的算法设计及数据组织方法,具备基本的问题分析和利用C语言进行求解问题的能力。 一、数据表达与组织 (一)常量,变量,运算与表达式 (二)一维和二维数组,字符数组和字符串 (三)指针与数组,结构与数组 (四)指针与结构,单向链表 二、语句及流程控制 (一)复合语句 (二)分支控制(if、switch)

(三)循环控制(for、while、do—while) 三、程序结构和函数 (一)C程序结构 (二)函数的定义、参数传递和调用 (三)函数的递归调用 (四)变量的存储类别、作用域,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 四、输入/输出和文件 (一)标准输入和输出 (二)文本文件与二进制文件 (三)文件打开、关闭、读写和定位 五、编译预处理和命令行参数 (一)宏定义和宏函数 (二)命令行参数和使用 六、基本算法设计与程序实现 (一)简单排序算法(插入、选择、冒泡)、二分查找 (二)链表、文件中查找 (三)级数求和、进制转换 数据结构 【考查目标】 1.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的实现,能够对算法进行基本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的分析; 3.能应用数据结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具备采用C或C++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 一、栈、队列和数组 (一)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 (二)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三)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四)栈和队列的应用 二、树与二叉树 (一)树的基本概念 (二)二叉树 1. 二叉树的定义及其主要特性 2.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3.二叉树的遍历 (三)树、森林 1.树的存储结构 2.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 3.树和森林的遍历 (四)树与二叉树的应用 1.二叉排序树

川农生化854考研简答论述真题

四川农业大学2001至2015考研真题简答题及论述题 2015 1.简述蛋白质三级结构形成的特点 2.列举细胞内乙酰CoA的代谢去向 3.请写出米氏方程,并说明米氏常数的物理化学意义。已知某酶的K m为0.05mol/L,要使此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大道最大反应速度的80%的底物浓度为多少? 4.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痛的生化基础是什么? 5.大多数蛋白质在280nm具有特征吸收峰的生化基础是什么? 6.请阐述维生素B族缺乏如何通过酶来影响糖代谢的分子机制 7.写出天冬氨酸在体内彻底氧化成CO2和H2O的反应历程,注明催化反应的酶及其辅酶,并计算分解产生的ATP摩尔数 8.DNA双螺旋有什么基本特点?这些特点能解释哪些最重要的生命现象? 9.论述在DNA复制,转录以及多肽链的翻译过程中,通过什么样的措施来保证信息传递的忠实性? 10.在pH6.5的α-酮戊二酸和丙酮酸混合液中,加入适量的新鲜猪肝匀浆后与37℃水浴中保温30min,煮沸后蛋白质发生沉淀,将上清液滴在层析滤纸上,层析结束后茚三酮显示出两个斑。这两个斑是什么物质,其原因是什么?说明发生这种现象的原理是什么? 2014 11.什么是ATP?ATP的生物学功能 12.简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 13.真核生物mRNA的结构特点? 14.解释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基本原理 15.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其作用特点是什么? 16.为什么人摄入过多的糖容易发胖? 17.乙酰CoA进入代谢的途径有哪些?同2? 18.DNA是怎样保持复制的高度真实性?同9 19.关于碱基互补配对的题 20.以细胞色素C为例,简述同源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分子进化的关系 21.在DNA分离纯化中,十二烷基磺酸钠,1mol/L的氯化钠,氯仿-异丙醇,95%的乙醇,EDTA,柠檬酸在分离纯化中的作用各是什么?若OD260比上OD280小于1.8,说明纯度如何?(以DNA的分离纯化为例,阐述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的基本原则)22.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的关系,二者之间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协同调节的?这种调节方式有什么生理意义? 2013版本1 23.可逆性抑制剂有哪些类别?说明异同/特点(大致是这个意思) 24.简述α-螺旋的特点 25.简述化学渗透假说的内容(大致是这意思)P243 26.DNA合成的高度准确性是如何实现的?同9,18 27.什么是遗传密码?有哪些特征?(大致是这意思) 28.请描述细胞转运无机离子的原理。同25? 29.请描述脂肪生成糖的过程 30.描述遗传密码的特性同27? 31.举例说明乙酰CoA在物质代谢中的中心作用同2,17? 32.磷酸戊糖途径有何特点?生理意义何在? 33.以细胞色素C.....同20 34.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质、蛋白质代谢的共同途径?(大致是这意思) 35.植物种子萌发时脂肪转为糖(植物学的必做)同29 36.试述动物/生物体内氨的来源和去路(动物学的必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