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静电剂
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

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
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是通过改变物体表面的电荷分布,减少或消除静电的积累。
静电通常是由物体表面的电子负荷不平衡引起的,而抗静电剂可以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或涂层,改变表面的电子分布,从而使负荷得到均匀分散。
具体来说,抗静电剂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发挥作用:
1.导电机制:某些抗静电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形成一
个导电层,使静电电荷能够快速流动,从而减少电荷的积累。
这种导电层可以与环境中的电流相连,将积累的电荷释放到地面,达到抗静电的目的。
2.抗静电荷分散机制:抗静电剂可以改变物体表面的电荷分布,使电荷分散得更加均匀。
此时,表面的正负电荷相互平衡,不会出现明显的静电现象。
3.抗静电屏蔽机制:有些抗静电剂可以形成一层绝缘膜,阻止
静电电荷在物体表面聚集,并起到屏蔽外界静电场的作用。
这样,即使环境中存在静电电荷,也不会对物体表面产生太大的影响。
总的来说,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是改变物体表面的电子分布,使电荷得到均匀分散,或通过导电层将电荷导出,从而减少或消除静电的积累。
这样可以防止静电对物体造成的危害,如火花放电、吸附尘埃等问题。
塑料抗静电剂规格

塑料抗静电剂规格
塑料抗静电剂是一种添加剂,可以使塑料制品具有抗静电特性。
在工业、医疗、电子等领域广泛应用。
以下是常见的塑料抗静电剂规格:
1. 外观:无色或淡黄色液体、粉末或颗粒状。
2. 溶解性:可溶于水、醇类、酮类和酯类溶剂。
3. 抗静电性能:电阻率要小于10的10次方欧姆。
4. 添加量:一般为0.5%-5%。
5. 适用塑料:适用于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等塑料。
6. 包装:常见的包装形式有25kg/袋、200L/桶、1000L/桶等。
注意事项:
1. 使用时需按照产品说明书和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2. 存储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3. 添加量过多可能会影响塑料的性能。
4. 产品应保存在密封、干燥、清洁的地方,避免杂质的混入。
总之,选择适合的塑料抗静电剂规格对于塑料制品的质量和使用效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 1 -。
禾大129抗静电剂分子量

禾大129抗静电剂分子量
摘要:
1.禾大129 抗静电剂简介
2.禾大129 抗静电剂的分子量
3.禾大129 抗静电剂的应用领域
4.禾大129 抗静电剂的优势与特点
5.禾大129 抗静电剂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正文:
禾大129 抗静电剂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抗静电剂,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抗静电处理。
本篇文章将为您详细介绍禾大129 抗静电剂的分子量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首先,禾大129 抗静电剂的分子量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
经过科学实验测定,禾大129 抗静电剂的分子量适中,既能保证抗静电效果,又能在材料中良好分散,不产生负面影响。
这种分子量使得禾大129 抗静电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应用于多种材料。
禾大129 抗静电剂广泛应用于各类聚合物、塑料、橡胶、涂料等材料的抗静电处理。
例如,在电子产品的包装材料中添加禾大129 抗静电剂,可以有效防止静电对电子产品造成的损害。
此外,禾大129 抗静电剂还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汽车内饰、家用电器等领域,提高产品的抗静电性能。
禾大129 抗静电剂具有以下优势与特点:
1.良好的抗静电性能:能有效消除材料表面的静电,提高产品的抗静电能
力。
2.良好的相容性:与各种材料的相容性良好,添加过程中不产生分层、沉淀等现象。
3.环保性能:禾大129 抗静电剂符合环保要求,对人体和环境无害。
4.持久性:添加禾大129 抗静电剂的材料,抗静电性能持久,不会随时间推移而减弱。
在我国,禾大129 抗静电剂的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抗静电剂

防止静电的方法
要解决材料带电问题有两种方式 : ▪ 抑制静电荷的产生 ▪ 促进电荷的泄漏
.
主要方法:
▪ 提高环境湿度
▪ 对材料进行结构改性
▪ 在材料加工过程中利用导电装置,或在 制品中夹带导电性材料形成泄漏通道
▪ 使用氧化剂和采用电晕放电处理制品表 面
▪ 在高分子材料中添加导电性填料
▪ 使用抗静电剂 ,这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 法
.
电荷的传导及抗静电剂作用原理
抗静电剂分子在聚合物表面吸附示意图 纤维防静电. 示意图
抗静电PVC
.
抗静电PS
防静电PI
防静电PC
EVA
.
静电保护 PE
电纺丝PLA EP
PMMA
.
丁腈
PVC
PU .
抗静电剂
▪ 所谓抗静电剂是指涂敷于材料表面或掺和在 材料内部,以防止或减轻静电积累的一类化 学助剂.
.
抗静电剂作用原理
添加型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抗静电剂的亲水基团 增加薄膜表面的吸湿件,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形成微薄的水 膜,起泄漏电荷的作用。也可增加薄膜表面的光滑性,降低 摩擦系数,防止摩擦起电。涂层型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主要 是增加薄膜表面的离子浓度,以阴离子中和正电荷或以阳离 子中和负电荷的方法防止电荷积累。介屯常数大的抗静电剂 可增加摩擦体间的介电性,使介电损耗增加,起到抗静电作 用。
.
抗静电剂的分类
种类
结构
主要成分
适用树脂
阳离子型 季胺盐
<亲油基>单烷基、二烷基
PVC
<对离子>卤素、硝酸、有机酸
阴离子型
磷酸盐 磺酸盐
<亲油基>脂肪酸、聚氧化乙烯附加物 <亲油基>烷基、烷基苯
抗静电剂作用

抗静电剂作用
嘿,你问抗静电剂作用啊?那咱就来唠唠。
这抗静电剂啊,作用可不小呢。
首先呢,它能减少静电产生。
你想啊,有时候咱碰到一些东西,“啪”的一下就被电到了,那可难受啦。
抗静电剂呢,就像个小卫士,阻止静电的产生。
比如说在塑料啊、纺织品这些容易产生静电的东西里加上抗静电剂,就没那么容易被电到喽。
然后呢,它还能消除已经产生的静电。
要是不小心有了静电,抗静电剂就赶紧行动起来,把静电给消除掉。
就像消防员灭火一样,把静电这个小“火”给扑灭。
这样就不会被静电弄得心烦意乱啦。
接着呢,抗静电剂能让东西表面更光滑。
静电会让东西表面变得粗糙,不好看。
抗静电剂就像个美容师,让东西的表面变得滑溜溜的,看着就舒服。
还有啊,它能提高东西的使用安全性。
要是静电太多,可能会引起火灾啥的,那可就危险啦。
抗静电剂就像个保镖,保护着我们的安全。
我给你讲个事儿吧。
我有个朋友,他在一个电子厂工作。
他们厂里生产的电子产品很容易产生静电,经常会把零件弄坏。
后来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抗静电剂,哇,静电问题就解决了。
零件也不容易坏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
他说这抗静电剂可真是个好东西。
总之呢,抗静电剂的作用就是减少静电产生、消除静电、让东西表面更光滑、提高使用安全性。
只要有了它,我们就能远离静电的困扰,让生活更美好。
让我们一起认识抗静电剂,用好抗静电剂吧。
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

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
抗静电剂是一种能够减少或消除静电现象的化学物质,它们在许多领域都有着
广泛的应用,比如纺织品、塑料制品、电子产品等。
那么,抗静电剂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
首先,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与其成分有关。
抗静电剂通常包含离子表面活性剂,它们能够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改变表面的电荷分布,从而减少静电的产生。
此外,抗静电剂还可能含有导电颗粒或导电聚合物,能够在材料表面形成导电网络,使静电能够迅速地传导到地面,减少静电的积聚。
其次,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还与其在材料表面的分布有关。
抗静电剂需要均匀
地分布在材料表面,以达到最佳的抗静电效果。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涂布或喷涂工艺,确保抗静电剂能够均匀地覆盖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连续的保护膜。
此外,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还与其与材料表面的相互作用有关。
抗静电剂需要
与材料表面发生物理或化学吸附,形成稳定的薄膜,从而改变材料表面的电性质。
因此,需要选择适合的抗静电剂,考虑其与不同材料的相互作用,以达到最佳的抗静电效果。
总的来说,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是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电荷分布,减少静电的
产生,从而达到抗静电的效果。
其作用原理与成分、分布和与材料表面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材料和工艺选择合适的抗静电剂,以达到最佳的抗静电效果。
尼龙抗静电剂的原理

尼龙抗静电剂的原理尼龙这玩意儿啊,在我们生活里到处都有它的身影。
像那些漂亮的尼龙丝袜啦,耐磨的尼龙包包之类的。
但是呢,尼龙有个小麻烦,它容易产生静电。
你有没有过冬天脱尼龙衣服的时候,噼里啪啦响,头发都被电得飞起来的经历呀?可搞笑又有点小烦人呢。
那抗静电剂是怎么来拯救尼龙这个小调皮的呢?其实啊,这里面有好多小奥秘哦。
抗静电剂里面的成分就像是一群小小的魔法精灵。
一部分抗静电剂是通过吸湿的方式来起作用的。
你可以想象一下,尼龙就像一个小沙漠,很干燥的时候就容易产生静电。
而抗静电剂小精灵呢,它们特别喜欢水,就像小海绵一样。
它们跑到尼龙的表面或者内部,把周围空气中的水分子都吸引过来。
当尼龙表面有了这些水分子,就相当于有了一层小小的导电层。
静电啊,就很难在上面积累啦,因为电这个调皮鬼,它就喜欢干燥的地方,一有水分子在,它就没办法搞出大动静了。
还有些抗静电剂呢,它们是靠离子导电来解决问题的。
这些抗静电剂里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就像一群小蚂蚁在尼龙里面跑来跑去。
当尼龙表面因为摩擦之类的原因开始积累电荷的时候,这些小离子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它们会快速地把电荷导走,就像一个小小的运输队一样。
正电荷和负电荷本来在尼龙表面要打架,产生静电的不良现象,结果这些小离子把它们拉走,让它们和平相处,不产生静电危害了。
另外呀,抗静电剂还能改变尼龙的表面性质呢。
尼龙本身的表面是比较光滑的,电荷在上面跑的时候可顺畅了,就容易积累起来。
抗静电剂就像一个小小的装修工,把尼龙的表面变得粗糙一点。
这样一来,电荷在上面跑的时候就会磕磕绊绊的,不容易聚集在一起。
而且啊,这种改变表面性质的抗静电剂还能让尼龙和周围的环境更好地融合。
就好像尼龙不再是一个特立独行容易产生静电的家伙,而是和周围的空气啊、其他物体啊,都能和谐相处,静电自然就少啦。
再说说,抗静电剂和尼龙的关系就像好朋友一样。
抗静电剂会紧紧地抱住尼龙分子。
它们不是那种很生硬的结合,而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
抗静电剂

抗静电剂抗静电剂英文名称是Antistatic agent,简称ASA。
由于聚合物的体积电阻率一般高达1010~1020Ω·cm,易积蓄静电而发生危险,而抗静电剂多系表面活性剂,可使塑料表面亲合水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还有导电作用,因而可以使静电及时泄漏。
概念任何物体都带有本身的静电荷,这种电荷可以是负电荷也可以是正电荷,静电荷的聚集使到生活或者工业生产受到影响甚至危害,将聚集的有害电荷导引/消除使其不对生产/生活造成不便或危害的化学品称为抗静电剂。
英文:Antistatic agent, ASA结构特征抗静电剂一般都具有表面活性剂的特征,结构上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兼而有之。
常用的极性基团(即亲水基)有:羧酸、磺酸、硫酸、磷酸的阴离子,胺盐、季铵盐的阳离子,以及-OH、-O-等基团,常用的非极性基团(即亲油基或疏水基)有:烷基、烷芳基等,从而形成了纤维工业常用的五种基本类型的ASA,即胺的衍生物,季铵盐,硫酸酯、磷酸酯以及聚乙二醇的衍生物。
ASA 当涂层用时,疏水基团吸附于材料表面,最外层形成一层ASA 的分子层;当采用共聚方法形成双组分纤维时,外部的ASA 分子层受到破坏,内部的ASA 便可以渗透到材料表面;材料表面有一个平滑的ASA 分子层,表面摩擦系数的降低使静电产生几率减少,但外用ASA 耐洗牢度不好,可考虑用反应性化合物与纤维在高温下形成共价键结合[11]。
抗静电机理外用ASA 一般以水、醇或其它有机溶剂作为溶剂或分散剂,进行涂覆疏水基团附着于材料表面,向外排列的亲水基团吸收环境中的微量水分,因为水是高介电常数的液体而形成导电层,并且纤维中所含的微量电解质也一定程度地降低表面电阻;用于织物的ASA 多为饱和长碳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因纤维表面呈负电性而容易被吸附形成湿气膜,这样材料摩擦间隙的介电常数也明显提高;如果ASA 为离子化合物时,本身便具有离子导电作用[12]。
内用ASA 在聚合物中分布是不均匀的,当添加到一定数量时,复合材料的表面会形成一层亲水基团向外排列的膜,同时内部的ASA 能向表面渗透以补充膜层的缺损;因此ASA 与聚合物的相容程度便形成了矛盾的两方面,相容性好会使向外表渗透速度放慢,难以及时补充表层ASA 损失,反之又会使材料过早地丧失抗静电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烯烃 PS PVC
抗静电剂及其作用机理
抗静电剂是指添加于塑料内部或
直接涂敷在其制品表面,降低塑 料的表学组成而 言,目前实用的抗静电剂以表面 活性剂和亲水性高分子为主。
抗静电剂及其作用机理
经典理论认为,在两个物体相互磨擦时,
电子离开一个物体的表面而附着在另一 个物体的表面,这样推动电子的物体带, 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磨擦过程中电 荷在不断产生的同时也不断消失,电荷 的散去一般通过磨擦体自身的体积传导、 表面传导和向空气中三种途径进行。只 有当磨擦体的电阻值过高,电荷来不及 泄漏时才会产生静电蓄积现象。
静电剂的重要类型,其效果优于多 元醇脂肪酸酯,由于胺类结构可能 构成对接触制品的腐蚀,近年来随 着电子包装材料要求的日益苛刻, 其应用市场逐渐萎缩,消费增长速 度已明显低于抗静电剂的平均增长 速率。
多元醇脂肪酸酯类抗静电剂
多元醇脂肪酸酯类化合物是最早使用作混炼型抗静电 剂的类型之一。 常见的品种有甘油酯和山梨醇酐脂肪酸酯,硬脂酸甘 酯(GMS)是应用最为普遍的抗静电剂品种,在聚乙烯 制品中具有优异的成本和效果平衡性,但由于其从内 部向表面迁移时容易形成硬脂酸单甘酯的岛状物而固 定凝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抗静电性能的发挥。 山嵛酸单甘酯(GMB)的效果大优于GMS,其表面电荷 散去的速度大大高于GMS。脂肪酸酯类抗静电剂不含 胺基基团,不会产生诸如胺类抗静电剂对包装材料腐 蚀和影响稳定体系助剂等现象。
电剂) 添加于聚合物中 特点:不易逸散, 耐磨,耐洗涤
外部抗静电剂的要求
有可溶的溶剂 与树脂表面结合牢靠 不逸散 耐磨檫 耐洗涤 毒性低 价格低 低温低湿下仍有效果
涂敷型抗静电剂
涂敷型抗静电剂经常被配成水、醇
等适当溶剂的溶液,通过浸渍、喷 涂或刷涂等方法处理塑料表面,随 后干燥脱除溶剂得到具有抗静电剂 包覆膜表面的塑料制品。这种方法 多用于PVC加工上,而且涂敷型抗 静电剂多系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尤 其以阳离子型效果最佳。
消除静电的途经
加装导电装置
提高空气湿度
接枝改性聚合物
强氧化剂氧化表面
添加抗静电剂
抗静电的方法
塑料制品的抗静电方法有很多,概括起 来大致包括使用导电装置,制品表面处 理和添加导电生物质等三种类型。综合 评价成本、效能,可加工性等诸多因素 的结果表明,使用抗静电剂不失为当今 抗静电技术领域最为普遍和实用的手段。 为此抗静电剂已成为众多塑料添加剂中 的重要类型。
两性离子型(两性烷基咪唑啉 盐)
1-羧甲基-1-β-羟乙基-2-烷基-咪唑 啉盐氢氧化物
两性离子型
烷基氨基酸盐 (胺基丙酸金属盐)
R-HN-CH2-CH2COOH
二羧酸型金属盐
非离子型抗静电剂
与离子型抗静电剂不同,非离子型抗静电 剂不具有电离性,所以无法通过自身导电 来泄漏电荷,其抗静电效果明显不及离子 型抗静电剂。但是,非离子型抗静电剂热 稳定性优异,一般不对塑料制品制品产生 有害影响,多数产品无毒或低毒,因此构 成了塑料混炼型抗静电剂的主流。据统计, 非离子型抗静电剂约占世界塑料用抗静电 剂市场总量的60%以上。
一些塑料摩檫后的静电电压
UPVC SPVC HDPE LDPE PP
2000~4000V 1000~3000V 1000~2000V 400~800V 2000~4000V
抗静电塑料的划分
1016~1020Ω.cm 抗静电塑料表面电阻 108~1010Ω.cm
一般塑料表面电阻
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抗静电剂
因此,利用聚合物合金化技术是 保证改性制品具有优异抗静电性、 耐热性、抗冲击性的技术关键。 由于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与基础 树脂之间以合金形式,均匀而细 微的分散成线状或网状“导电通 道”,故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属 永久性抗静电剂。
永久性抗静电剂
永久性抗静电剂大致包括如下六种类型: (1) 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 (2) 超高分子量聚乙二醇; (3) 环氧氯丙烷/环氧乙烷共聚物; (4) 含季铵盐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 (5) 聚乙二醇共聚类聚酰胺; (6) 聚乙二醇共聚物类聚酯。
抗静电剂的类型
有机抗静电剂 胺的衍生物 季铵盐 磷酸酯 硫酸酯 聚乙二醇的衍生物
无机填料
•碳黑 •金属粉末 •金属氧化物
抗静电的机理
抗静电剂的结构通式:
R-Y-X
R 亲油基(C12以上的烷基) X 亲水基(羟基、羧基、磺酸基、醚键) Y 连接基
抗 静 电 剂 的 官 能 团
抗静电剂Anti-Static Agent
苑会林 北京化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绪论
塑料的应用
一般说来,塑料制品的绝缘性好,
广泛用于电器、办公机器、仪表仪 器等外壳,电线电缆外套,建筑型 材,装饰材料,农用及包装薄膜, 日用品等。
塑料静电的危害
然而塑料在显示高绝缘性的同时
往往伴有静电的积累,由此产生 吸尘、吹膜加工困难,印刷及涂 装油墨附着不匀,人体触电,仪 表操作故障甚至发生火灾,粉体 爆炸等危害。为此,防静电危害 就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
抗静电剂及其作用机理
在塑料中加入碳黑、金属粉末等
导电生物质是提高制品体积传导 的有效措施,能使体积电阻率得 以显著下降,主要适用于电磁屏 蔽和抗静电要求非常高的场合。 同时亦有降低物性、无法着色、 外观不良等种种弊端。
抗静电剂的功能
抗静电剂的功能则是通过表面传导的方式
使蓄积在制品表面的静电荷有效泄漏实现 抗静电目的,它们可以直接涂敷在制品表 面,也可以在塑料盛开时混炼在树脂内, 经过一段时间后迁移到表面,最终形成表 面抗静电剂分子层。
胺缩水甘油醚加合物 N-(3-十二烷氧基-2-羟基丙基)乙醇胺
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
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作为抗静电剂使用 是80年代后期抗静电剂领域开发研究的 重大进展。所谓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是 指分子内含有聚环氧乙烷(PEO),聚季 铵盐结构等导电性单元的高分子聚合物, 不同于传统的表面活性剂类抗静电剂, 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与基础树脂是不相 容的,普通方法不可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与二乙醇胺的酰胺化产物,其性能 类似于乙氧基胺类抗静电剂。由于 分子内不含胺基结构,对与配合制 品相接触的产品腐蚀性小,近年来 作为乙氧基胺类抗静电剂的替代品 颇受关注。
阴离子型
二烷基磷酸盐
阴离子型
二烷基磷酸盐
阴离子型
醇或烷基酚的环氧乙 烷加合物的酸性磷酸 酯(盐)
阴离子型
醇或烷基酚的环氧乙烷加合物的酸性磷酸酯(盐)
(6) 不影响制品的机械物理性能,表面性能和耐热性能等。
永久型抗静电剂的缺点
永久型抗静电剂的开发和研究
及工业化的时间不太长,在应 用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 缺点。例如,添加量大,成本 高等。
其他
碳黑 无机盐 金属氧化物 CuCl2, MgCl2, NaCl, CaO,MgO
抗静电剂的应用
阳离子型(季铵盐)
硬脂酰胺丙基-β-羟乙基-二甲基硝酸铵
阳离子型(季铵盐)
硬脂酰胺丙基-β- 羟乙基-二甲基磷酸 二氢铵
阳离子型(季铵盐)
N,N-二烷基吗啉盐 (N-鲸蜡基-N-乙基吗啉硫酸乙酯盐)
两性离子型
季铵内盐 (烷基二甲基胺乙内盐)
两性离子型
季铵内盐 烷基二(聚氧乙烯基)季铵乙内盐氢氧化物
抗静电剂与水份的关系
显然,亲水基团与亲油基团的适
当平衡是保障抗静电剂即效性与 持久性的必要条件。抗静电剂的 吸水性越强,其效果越显著。
抗静电剂
外表型(外部抗 静电剂) 配成0.2~2%的溶 液用涂布、喷雾、 浸泽的方法使之 付着在聚合物的 表面。 特点:耐久性差
添加型(内部抗静
静电产生的必要条件
高绝缘材料
摩檫
抗静电能力的表征--表面电阻
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是反映塑料制品静 电蓄积程度的重要参数。不同类型的塑料制 品往往显示不同的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 一般说来,表面电阻率或体积电阻率越大, 导电率越低、塑料制品越容易蓄积静电,静 电危害也越显著。
塑料的表面电阻率
添加型抗静电剂
由于蓄积在树脂内部的抗静电剂分
子随时都有向外部迁移和取向的倾 向,即使在加工、使用中因摩擦、 洗涤等原因致使表面抗静电剂分子 层缺损,随后源源不断的补充,亦 能保证持久的抗静电效果。
添加型抗静电剂
因此,混炼型抗静电剂通常即效性差
而持久性好。与涂敷型抗静电剂相比, 混炼型抗静电剂添加量少,应用方便, 但对树脂、加工温度、制品性能等条 件较为敏感。混炼型抗静电剂以非离 子表面活性剂为主,同时阴离子、阳 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一定的制品中也可 以添加。
抗静电剂的功能
抗静电剂的功能
由于抗静电剂是表面活性物质,其分子 由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两部分组成。出 现在塑料表面上的抗静电剂亲油性基团 植于树脂内部,亲水性基团则在空气一 侧排列,前者使抗静电剂与塑料基体保 持一定的相容性,后者吸附空气中的水 分,形成均匀分布的导电溶液或自身离 子化传导表面电荷,防止静电蓄积而发 挥静电效能。
乙氧基化胺抗静电剂
乙氧基化胺类抗静电剂是混配型抗 静电剂的重要类型,其效果优于多 元醇脂肪酸酯,由于胺类结构可能 构成对接触制品的腐蚀,近年来随 着电子包装材料要求的日益苛刻, 其应用市场逐渐萎缩,消费增长速 度已明显低于抗静电剂的平均增长 速率。
烷醇酰胺类抗静电剂
烷醇酰胺类抗静电剂一般为脂肪酸
聚乙烯的体积电阻率较高达到1016~1020 Ω.cm ,经 常用作绝缘制品,如电线电缆包皮。 聚丙烯 1016~1020 Ω.cm 聚氨酯 1013~1015 Ω.cm 尼龙 1013~1014 Ω.cm 涤纶 1012~1014 Ω.cm 聚氯乙烯1013~1016 Ω.cm 聚乙烯醇107~109 Ω.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