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的发展状况

合集下载

抗静电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化

抗静电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化

抗静电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化抗静电剂是一种用于阻止物体表面产生静电并减少静电的物质。

它们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子、纺织、塑料、化妆品等领域,对于防止静电引起的火灾、电击和材料损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对于抗静电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在材料方面,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新型抗静电剂材料,以提高其抗静电性能和环境友好性。

传统的抗静电剂主要包括离子型抗静电剂、聚合物型抗静电剂和导电材料。

离子型抗静电剂通过分解产生带电气体来抵消物体表面的电荷,但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聚合物型抗静电剂通过质子共轭结构来吸纳电荷,但在高湿度环境下效果较差;导电材料则是直接利用电子流动来消除电荷,但容易导致导电性增加而引起火灾风险。

因此,近年来,研究者们致力于开发新型抗静电剂材料,如抗静电纳米复合材料、多相界面改性和纳米孔结构调控。

这些新材料具有优异的抗静电性能和低环境污染,显示出很大的应用前景。

此外,抗静电剂的发展也离不开应用技术的突破。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复合材料和无机化学领域的发展,抗静电剂的应用技术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例如,利用纳米技术可以制备出尺寸微小的纳米颗粒,增加表面积和界面效应,提高抗静电剂的附着性和稳定性。

复合材料的使用也能够改善抗静电剂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

此外,利用无机化学的方法可以改善材料的导电性能和稳定性,使抗静电剂在不同环境中都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

未来,抗静电剂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功能化和绿色化。

功能化的抗静电剂不仅可以抵消电荷,还具有其它特殊的功能,如抑菌、防腐、抗污染等。

这些功能化的抗静电剂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在绿色化方面,抗静电剂应该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成分,降低对人体和环境的损害。

因此,在抗静电剂的开发过程中应重点考虑材料的可降解性、可再利用性和生态友好性。

总之,抗静电剂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发展,我们将能够制备出具有优异抗静电性能和环境友好性的新型抗静电剂,满足不同领域对静电问题的需求。

浅谈高分子材料抗静电技术

浅谈高分子材料抗静电技术

通常情况下,两种不同的物质表面接触的时候就会形成电荷的迁移。

在理论上来说,静电是普遍存在的,我们通过高分子材料一般都具有电绝缘性,所以会在摩擦后易产生带电现象。

这种静电轻则吸附灰,重则引起火灾等重大事故。

所以,怎样消除积聚在高聚物表面的静电,以及防止高聚物表面产生静电作用,已成为当今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

一、防静电技术的现状目前静电技术是有很多种的,像我们平时用的塑料以及刷墙时用的涂料都是加入了导电的粉末,还有像石墨以及炭黑和和其他每一种金属粉末以及易于离子化的很多种无机盐类等这些是都可以防静电。

有机静电剂主要是包括季铁盐类等。

一般常用的有机抗静电剂是表面活性剂,我们可以把它加到塑料内部之后在扩散到它的表面里,还可以用到塑料的表面上。

表面活性分子中有亲水的部分还有亲油的部分。

亲水的那部分就留在塑料的表面上,就在表面形成导电层,因此形成了防静电的表面层。

二、高分子抗静电的方法概述高聚物本身对电荷泄放的性质决定了高聚物表面聚集的电荷量,它主要泄放方式为表面传导、本体传导以及向周围的空气中辐射,在这三者中以表面传导为主要途径。

这是因为表面电导率一般大于体积电导率,所以高聚物表面的静电主要受组成它的高聚物表面电导所支配。

因此,通过提高高聚物表面电导率或体积电导率使高聚物材料迅速放电可防止静电的积聚。

抗静电剂是一类添加在树脂或涂布于高分子材料表面以防止或消除静电产生的化学添加剂,添加抗静电剂是提高高分子材料表面电导率的有效方法,而提高高聚物体积电导率可采用添加导电填料、添加抗静电剂或与其它导电分子共混技术等。

三、添加导电填料这样的方法一般的是每种不同的无机导电填料掺入高分子材料基体中去,目前此方法中所使用的无机导电填料主要是碳系填料、金属类填料等。

四、与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共混导电高分子材料中的高分子是由许多小的重复出现的结构单元组成,当在材料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材料中就有电流通过,即具有导体的性质,凡同时具备上述两项性质的材料称为导电高分子材料。

抗静电剂的介绍和发展现状

抗静电剂的介绍和发展现状

(烷氧基聚氧乙烯基硫酸酯)三乙醇胺 特点:硫酸酯盐的水溶性比较大,除用作抗静电剂外,还 是 良好的乳化剂、纤维处理剂,但不耐酸和热。

磷酸酯及磷酸酯盐
OR O P OH ONa OR O P ONa ONa OR O P OR ONa
O (C12H25O)2PONa
O OH NH(CH2CH2OH)2 RO P OH NH(CH2CH2OH)2
树脂加工中混和后再进行成型加工外部磨损内部迁移树脂加工中混和后再进行成型加工外部磨损内部迁移相有迁移性与树脂的相容性有关树脂的极性结构有关树脂的有关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有关tg室温tg室温树脂的室温树脂的结晶度有关?抗静电剂的使用效果
抗静电剂
静电现象 静电危害 静电的产生 静电的逸散 抗静电剂的类型与合成
CH 3
CH3SO4
-
R N
R
X
-
CH 3

脂肪胺、胺盐及其衍生物
O NH O O N CH2(CH2)6CH3 O
+ 2 +
O CH3(CH2)6CH2Br
KOH
N CH2(CH2)6CH3 + HBr O COOH
H2O COOH
+
CH3(CH2)6CH2NH2
C12H25OH
+
CH2 CH CH2Cl O
摩擦产生的静电的大小与摩擦力、摩擦速度有关。 聚合物与其他物体接触和摩擦时,一方面不断产 生静电,另一方面又不断泄漏,因此电荷的积聚 是两个过程的动态平衡,最终达到某一稳定带电 状态。

返回
4 静电的逸散

聚合物一般有优良的电绝缘性 由于主链一般由共价键组成,既不能电离,又不 能传递电子,在其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当同其他 物体相接触和摩擦时,会有电子的得失,很难通 过传导而消失。 电荷泄漏的快慢取决于材料的介电常数ε和电阻率 ρ的乘积,而一般聚合物ε 和ρ 很大,因此泄漏 很慢。 ∴电荷会不断聚积。

抗静电剂的发展概况及前景

抗静电剂的发展概况及前景

抗静电剂的发展概况及前景王凯(四川理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四川自贡643000)内容提要抗静电剂是添加在树脂中或涂附在塑料制品、合成纤维表面的用以防止高分子材料静电危害的一列化学添加剂。

由于聚合物的体积电阻率一般高达1010~1020Ω·cm,易积蓄静电而发生危险,抗静电剂多系表面活性剂,可使塑料表面亲合水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还有导电作用。

可将体积电阻高的高分子材料表面层电阻率降低到1010 Ω以下,从而减轻高分子材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静电积累。

以免有静电积累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抗静电剂可以分为内部抗静电剂和外部抗静电剂。

本文介绍了几种抗静电剂,阐述抗了静电剂的作用机理,并对抗静电剂的发展趋势作了进一步的猜想关键词抗静电剂;抗静电剂;聚乙二醇己二酸磷酸酯;Antistatic Agent and Prospects of the generalSituation of the StudyWang kai(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Zigong,Sichuan,643000)Antistatic agent is added to the resin coated or attached to the plastic products, synthetic fiber surface to prevent high polymer material electrostatic hazard a list of chemical additive. Due to polymer volume resistivity generally up to 1010 ~ 1020 Ω· cm, easy savings electrostatic and dangerous, antistatic agent many system surface active agent, can make the plastic surface affinity moisture, ionic surfactant and conductive role. Can the volume resistancehigh polymer materials surface resistivity decreased to 1010 Ω the following, so as to reduce the high polymer materials in processing and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electrostatic accumulation. In order to avoid electrostatic accumulation cause fire and explosion accident. Antistatic agent can be divided into internal antistatic agent and external antistatic ag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several kinds of antistatic agen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electrostatic agent,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antistatic agent was further conjectureKeywords(Antistatic agent; Antistatic agent;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adipic acid phosphate ester; )前言:近年来,高分子合成材料因具有质轻价廉、外观优美、电绝缘性好以及易成型加工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抗静电剂的研究

抗静电剂的研究

永久型抗静电剂的研究进展摘要:介绍了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的特点,作用机理和目前的应用概况。

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对空气的相对湿度依赖性小,抗静电效果持久,无诱导期,不受擦拭和洗涤等条件影响。

高分子抗静电剂在基体树脂中形成网络结构,树脂中聚集的电荷通过形成的导电通路得以释放。

关键词:永久型;抗静电剂;渗滤网络大多数高分子材料在生产和使用中易产生静电积累,从而造成静电吸尘、静电放电等不良现象。

严重时可产生火花,引起火灾或爆炸。

给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带来麻烦。

据报道,美国仅1985年因静电引起的电子元件损失达5亿多美元。

因此,对于具有抗静电功能的材料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随着抗静电剂日益广泛的应用,对抗静电剂的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合成纤维用抗静电剂要求有良好的通用性、耐久性和低毒等特点。

本文叙述了永久型抗静电剂及其研究进展。

1永久型抗静电剂的特点传统型抗静电剂是由小分子的表明活性剂组成,它含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

由于它与树脂本身不完全相容,因此抗静电剂会从树脂内部迁移到树脂表面。

传统型抗静电剂需要在一定的湿度条件下方可起作用,其亲水基团能促进塑料表面被水湿润,从而疏导静电荷,降低塑料的表面电阻率。

只有当传统抗静电剂分子迁移到表面后才能起作用,塑料内部的抗静电剂分子不断地迁移至表面,直至完全消耗,因而其作用效果仅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有效。

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只能通过混炼的方法加入到基料中。

它不是靠迁移至塑料表面,而是靠在塑料内部形成一个具有导电能力的渗滤网络,以此为通路解掉表面及本体内静电荷,降低电阻率。

与传统抗静电剂相比,其抗静电效果持久,无诱导期,不受擦拭和洗涤等条件影响;因为它的导电性能不是靠水层来达到的,因而对空气的相对湿度依赖性小;制品的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不受其影响,但添加量较大(一般为5%~20%),价格偏高¨,2J。

2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是近年来研究开发的一类新型抗静电剂,属亲水性聚合物。

抗静电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化(最新整理)

抗静电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化(最新整理)

抗静电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1.静电的危害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

一般来说,静电会在正当两个物体的解出与分离、摩擦、变形以及离子附着等情况下产生。

静电的危害有很多,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1.1 静电的第一类危害静电的第一类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相互作用。

飞机机体与空气、灰尘、水蒸气等微粒摩擦时会使飞机带电。

若不及时采取措施,飞机的无线电设备将会失灵。

在印刷厂静电会使纸张粘合,极难分开,给印刷带来麻烦。

静电也很容易吸附灰尘和油污造成产品污染。

1.2 静电的第二类危害第二类危害是指由于静电火花点燃易燃物发生爆炸。

平时静电产生的火花对人体基本无害,可是在空气中充满易燃气体和粉尘时,电火花引发威力巨大的爆炸。

例如,手术台上,麻醉剂主要成分为乙醚,静电火花会引起麻醉剂的爆炸,伤害医生和病人;在煤矿,则会引起瓦斯爆炸,会导致工人死伤,矿井报废。

2 抗静电剂的定义抗静电剂是一类添加在树脂或涂布于高分子材料表面以防止或消散静电荷产生的化学添加剂。

抗静电剂自身没有自由活动的电子,属于表面活性剂范畴,它通过离子化基团或极性基团传导或吸湿作用,构成泄露电荷通道,达到抗静电的目的。

[1]3 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常用的抗静电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增加产品的润滑性,防止静电荷产生,第二种是加快静电荷的泄露。

因此抗静电剂的使用方法也有两种,一种是涂刷、喷洒在产品表面,另一种是添加到生产材料的内部。

这两种使用方法都可以提高材料的电导率,并且对应着两种作用机理。

3.1 外部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通过键与空气中的水分子结合,抗静电剂的亲水基在塑料表面形成一个单分子导电膜,能够降低表面电阻,加快电荷的泄露。

摩擦间隙中的介电常数高于空气中的介电常数,使电场变弱,从而导致产生的电荷减少。

3.2 内部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在树脂中添加足够量的抗静电剂时,树脂表面会形成一层稠密的排列,亲水基向着空气一侧形成导电层,表面浓度高于内部。

加工时,由于外界的作用可以使树脂表面的抗静电剂分子缺损,抗静电性能下降,但与此同时,树脂内部的抗静电剂会不断渗出到表面,向表面迁移,补充缺损的抗静电剂分子的导电层并且形成水吸附层,通过吸附层使电导率提高。

2024年抗静电剂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抗静电剂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抗静电剂市场规模分析引言静电是物体表面带电状态引起的现象。

它在许多行业中都会造成问题,如电子制造、塑料加工、化工等领域。

为了解决静电问题,抗静电剂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本文将对抗静电剂市场规模进行分析。

市场概述抗静电剂市场是一个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市场。

随着各行业对静电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抗静电剂市场也迅速发展。

抗静电剂通过改变物体表面的电导性来消除或减少静电现象,因此它在许多领域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市场驱动因素1. 行业需求增加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电子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抗静电剂的需求不断增加。

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静电会对元器件造成损害,因此需要使用抗静电剂来保护产品质量。

2. 制造业发展各个制造行业对抗静电剂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塑料加工、化工等领域中都会遇到静电问题,使用抗静电剂可以减少产品缺陷率,提高生产效率。

3.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抗静电剂的研发不断涌现。

这些新型抗静电剂具有更好的效果和更高的安全性,因此受到市场的欢迎。

技术创新推动了抗静电剂市场的发展。

市场分析1. 市场规模抗静电剂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抗静电剂市场在过去几年中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

2. 市场份额目前,全球抗静电剂市场呈现出竞争激烈的局面。

市场上存在着多家知名的抗静电剂制造商,它们拥有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然而,随着新型抗静电剂的涌现,市场份额可能会发生变化。

3. 地区分布抗静电剂市场的地区分布不均衡。

亚洲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抗静电剂市场份额,尤其是中国和日本。

北美和欧洲地区也是重要的市场,而其他地区的市场规模较小。

4. 应用领域抗静电剂的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电子制造、塑料加工、化工、纺织、食品包装等多个行业。

电子制造业是抗静电剂的主要应用领域,其对市场规模的贡献最大。

市场前景抗静电剂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各行业对静电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抗静电剂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

高分子材料抗静电技术

高分子材料抗静电技术

高分子材料抗静电技术CATALOGUE 目录•高分子材料抗静电技术概述•高分子材料抗静电技术分类•高分子材料抗静电性能影响因素•高分子材料抗静电技术应用领域•高分子材料抗静电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高分子材料抗静电技术概述CATALOGUE01静电产生原理030201静电对高分子材料的危害产生电火花静电会吸附灰尘和微小颗粒,影响高分子材料的表面质量和光洁度,降低产品性能。

降低产品质量产生电击高分子材料抗静电技术的重要性高分子材料抗静电技术分类CATALOGUE02添加型导电填料通过在高分子材料中添加导电填料,如碳黑、石墨等,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从而消除静电荷积累。

添加型抗静电剂通过在高分子材料中添加抗静电剂,降低材料表面电阻,从而消除静电荷积累。

抗静电效果添加型抗静电技术的抗静电效果取决于抗静电剂或导电填料的种类、用量和分散程度等因素。

添加型抗静电技术表面涂层抗静电技术表面涂层材料涂层附着性抗静电效果导电纤维抗静电技术纤维分散性抗静电效果导电纤维高分子材料抗静电性能影响因素CATALOGUE03分子链结构极性基团分子结构与抗静电性能关系导电填料抗静电剂填料与抗静电性能关系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高分子材料的电阻通常会降低,这主要是因为温度升高促进了分子链的移动性,从而增加了载流子的迁移率。

湿度湿度对高分子材料的抗静电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湿度较高时,材料表面的水分可以形成导电的水膜,从而降低表面电阻。

而在干燥的环境下,材料表面的水分蒸发,表面电阻会增大。

温度、湿度与抗静电性能关系其他因素对抗静电性能的影响加工条件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条件对其抗静电性能也有一定影响。

如注射成型、挤出成型等加工过程中,由于摩擦作用可能会产生静电,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摩擦,以降低静电的产生。

表面形貌高分子材料的表面形貌对抗静电性能也有一定影响。

表面粗糙的材料容易产生静电,而表面光滑的材料则不易产生静电。

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表面形貌来调节其抗静电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的发展状况
作者:高军等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年第02期
摘要:介绍了高分子型抗静电的特性与类别,阐述了其作用机理及影响其抗静电性能的因素,分析了国内外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关键词:抗静电剂;高分子;永久型
抗静电剂是一类具有减少或抑制高分子材料静电荷产生作用的化学添加剂。

它是通过增加制品润滑性或加速静电荷泄漏,来达到抗静电的目的。

抗静电剂作为塑料、橡胶的常用改性剂,其研究技术日益成熟,目前研究主要趋向于高性能、持久性方面。

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由于具有永久抗静电性,是近年来研究开发的热点。

1 高分子型抗静电剂
1.1 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的特性与类别
高分子型抗静电剂又叫永久抗静电剂,是指抗静电剂本身也是聚合物,一类亲水或导电单元的聚合物。

主要类别有:季铵盐型(季铵盐与甲基丙烯酸酯缩聚物的共聚物、季铵盐与马来酰亚胺缩聚物的共聚物),聚醚型(聚环氧乙烷、聚醚酰胺、聚醚酰胺亚胺、聚环氧乙烷-环氧氯丙烷共聚物),内铵盐型(羧基内铵盐接枝共聚体),磺酸型(聚苯乙烯磺酸钠),其它类型(高分子电荷移动结合体)[1]。

高分子型抗静电剂具有优异的抗静电性、耐热性和抗冲击性,不受擦拭和洗涤等条件影响,对环境湿度依赖性小,且不影响制品力学和耐热性能,但添加量较大(一般为5%~20%),价格偏高,而且只能通过混炼的方法加入到树脂中。

可作为塑料、合成纤维外部用永久性抗静电剂。

1.2 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
高分子型抗静电剂主要在母体中形成“芯壳结构”,并以此为通路泄漏电荷。

高分子型抗静电剂作为一类内添加型抗静电剂,改善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抗静电性能的方式是采用与高分子基体共混;比起外抗静电剂,高分子抗静电剂与树脂具有更好的相容性,在制品表层呈微细的层状或筋状分布,在中心部分呈球状分布,即“芯壳结构”,有助于释放静电荷,提高制品抗静电性能。

因此其技术关键是提高高分子型抗静电剂在树脂中的分散程度和状态。

卢霜[2]选用了反应型水溶性聚氨酯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DM-3723,通过浸轧法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织物进行抗静电改性。

研究发现,DM-3723可赋予涤纶和锦纶织物优异的抗静电性,并且手感富有弹性,丰满度好,洗涤后仍能牢固吸附在织物表
面。

已有报道,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中添加3%-5%的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其表面电阻率就能降到1010Ω以下,且半衰期小于10s[3-4]。

2 影响高分子型抗静电性能的因素
成型加工条件和与树脂的相容性是决定高分子型抗静电剂形态结构的主要因素,而抗静电剂与树脂基体的熔融粘度差最直接的影响因素。

高分子抗静电剂受环境湿度影响小,影响其抗静电作用效率的主要因素为微观形态、成型工艺、与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等。

2.1 微观形态
具有较高的极性高分子型抗静电剂与极性较低的材料复合,相容性不佳且抗静电效果差。

如AB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中加入抗静电剂PEEA,应使平均1个羧基基团能够与PEEA的酰胺基团结合或生成酯,从而提高他们的相容性,进而提高ABS树脂的抗冲强度和改善层状剥离问题。

2.2 成型工艺
其它条件一定时,合理的成型加工条件对材料的抗静电性能也有显著影响。

在共混过程中抗静电剂的浓度应该低于塑料基体的浓度;在熔融加工成型时,抗静电剂的粘度应该大于材料的粘度,这有助于其更好地分散于基体中;由于受到高剪切力,在挤出加工成型时,应该综合考虑粘度和剪切力两个因素。

当然,适宜的混料方式、加工温度、螺杆转速及冷却速率均有助于提高材料的抗静电性能。

2.3 与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
抗静电剂的抗静电效果与其与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有很大关系,影响主要源于抗静电剂的迁移作用[5]。

高分子型抗静电剂作为一种添加型抗静电剂,与材料应有适宜的相容性,若两者相容性过好,基体树脂对抗静电剂的吸引作用增强,抗静电剂在树脂内部向表面迁移的能力降低,最终影响抗静电效果;而与材料的相容性太差,抗静电剂会在材料表面析出,不仅制品外观受影响,且难以达到长久抗静电效果,甚至造成加工性能下降,成型困难[6]。

如将抗静电剂PEEA加入到聚烯烃塑料中时,应同时加入相容剂与PEEA中的酰胺基团发生接枝反应。

其次,还有高聚物分子结构、其它添加剂等的影响。

3 国内外发展状况
高分子型抗静电剂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重点,但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在国外,已经商品化的高分子型抗静电剂并不少见。

如汽巴精化的Iragastat P 系列的产品,其中Iragastat P 18适用于加工温度低于220℃的制品,而Iragastat P 22适用于PP、HDPE、PS、PET、PBT等塑
料。

日本旭化成工业公司成功开发的牌号为Adion-A的ABS系永久型抗静电塑料,是以聚乙二醇系聚酰胺作为永久抗静电剂。

Atofina公司的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Pebox 4011,适用于PVC、ABS、PS等树脂。

日本油墨公司采用聚二环氧甘油醚乙二醇酯,并添加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作为永久抗静电剂,能使尼龙6的电阻率降至108Ω·cm。

国内能够商品化的抗静电剂比较少,高分子型抗静电剂则更少。

其中研究开发抗静电剂比较有名的单位有杭州市化工研究所、上海助剂厂、重庆主机厂、山西省化工研究所、济南市化工研究所。

周向东等[7]将封端型水系聚氨酯抗静电剂与相关助剂复配成了耐久型抗静电整理液,抗静电效果显著且具有很好的持久稳定性。

总的来说,国内抗静电剂特别是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因此应在现有抗静电剂研究基础上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进程,开发抗静电性能优异、高效稳定、用途广泛的抗静电剂,才能满足我国各行各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传兆.异壬醇的发展现状及市场分析[J].齐鲁石油化工,2010,38(4):341-345.
[2]卢霜.抗静电剂DM-3723[J].印染,2009(11):35-37.
[3]杭伟明,朱亚伟.涤纶和棉纶织物的抗静电整理[J].纺织学报,2009,30(6):86-89.
[4]宋会芬,高琳,梁继月.丙纶纺粘非织造布抗静电整理的工艺研究[J].合成纤维,2006(5):18-21.
[5]田瑶珠,于杰,罗筑等.不同类型4种抗静电剂在PE-HD中的应用效果及机理分析[J].聚合物与助剂,2004(2):32-37.
[6]梁玉兰,周礼邦.抗静电剂的合成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1997(4):26-28.
[7]周向东,李纯清,桂陆军.封端型水系聚氨酯抗静电剂的研制及应用[J].纺织学报,2003,34(4):293-2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