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亲仁篇

合集下载

弟子规第37课_能亲仁_无限好_德日进_过日少_不亲仁_无限害_小人进_百事坏(1)

弟子规第37课_能亲仁_无限好_德日进_过日少_不亲仁_无限害_小人进_百事坏(1)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 [译文]
不亲近品德高尚的人,对自 己有莫大的坏处;如果品质恶 劣的小人接近你,不管什么事 都会办坏。
【解】 亲近仁者,亲近我们的良师 益友;
必定使我们得到很多的好处。 道德学问一天天的进步; 自已的过失越来越少。
幸福美满的生活不一定是“富贵”的生活.
苏文春和蔡金行是老同学中处境最差的两个,苏文春直 到45岁才成家,几个孩子都年幼,除了一亩田外没有其他收 入,住房已成危房;蔡金行本来就身体有残疾,至今还是孤 身一人。 柯运武老师了解到苏文春、蔡金行等人的现状后, 马上找到老吴等学生商量,把聚会没用完的六千元分别送给 这8个学生,他还自己拿出五百多元为牙齿已经掉光的苏文春 定制了假牙,还准备出次五千元帮苏文春翻建住房。
于是就跟他讲说,我有一个大法传给你,五天以后咱们在 这桥上等候,天亮的时候你一定得到。五天以后,张良天刚亮 就来到桥边,发现老人已经在那等候,老人很生气的对张良说, 你怎么跟老人家约会都迟到,今天不能传给你,五天以后咱们 在这个桥边再见面。于是五天以后,这时候张良天没亮就来了, 来了以后一看,老人家已经在那里等了,结果老人家又要把他 撵回去,说五天以后你再来。结果五天以后,张良干脆晚上就 不睡觉,半夜就到桥边在那儿等,结果等了一段时间,天没有 亮老人就来了。这时候老人家点头说,好,我现在就传一部 《太公兵法》给你,姜太公的兵法,你读了这本书以后,你将 来可以推翻秦朝,定国安邦都没问题。张良接受了这部宝书以 后回去就认真的学习,后来辅佐刘邦推翻了秦始皇的残暴统治, 建立了汉朝大一统的天下,也为自己的国家、人民雪耻。
老吴说,柯老师得知蔡金行左眼已经失明时,专门带他 到玉山人民医院治疗,感动得医生们不停念叨:“只看到学 生陪年迈的老师来看病的,年迈的老师带学生来看病还是头 一回看到!”

《弟子规之亲仁》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弟子规之亲仁》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亲仁》原文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亲仁》译文
同样是人,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却是良莠不齐。

普通的俗人最多,仁慈博爱的人少。

如果是有仁德的人,人们对他都心怀敬畏,因为他说话公正无私,又不讨好他人。

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是再好不过了,这会使我们的德行一天比一天进步,过错也跟著减少。

如果不亲近仁人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因为不肖的小人会趁虚而入,带给我们不好的影响,往往坏很多事。

《弟子规-泛爱众.亲仁》逐字翻译注音

《弟子规-泛爱众.亲仁》逐字翻译注音

《弟子规》逐字翻译注音([清]李毓秀原著,华静7811译注,2013-10-2)《弟子规》的这个版本,不仅能帮助中小学生学会为人处事的正确方法,而且能帮助他们加强古文素养。

<泛f àn 爱ài 众zh òng >广泛地关怀爱护 大众凡f án 是sh ì人r én , 皆ji ē 须x ū 爱ài ,只要 是 人, 都 应当 相亲相爱,天ti ān 同t óng 覆f ù, 地d ì 同t óng 载z ài 。

因为天空下,我们一起 被覆盖,大地上,我们一起 被承载,我们彼此利害相关 ,应当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共生共荣。

————————————————————————行x íng 高g āo 者zh ě,名m íng 自z ì 高g āo ,品行 高尚的人,名声 自然 显赫, 人r én 所su ǒ重zh òng , 非f ēi 貌m ào 高g āo 。

人们 所敬重的是德行,并不是 外表 比常人好。

才c ái 大d à 者zh ě,望w àng 自z ì 大d à,才能 突出的人,声望 自然 突出,人r én 所su ǒ服f ú, 非f ēi 言y án 大d à。

人们 所信服的是真才,并不是 说话 比常人漂亮(说大话)。

————————————————————————己j ǐ 有y ǒu 能n éng , 勿w ù 自z ì 私s ī;自己 有 能力可以服务众人时,不要 自己 私藏,舍不得付出;人r én 所su ǒ能n éng , 勿w ù 轻q īng 訾z ǐ。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一、《弟子规》总叙【原文】: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到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

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

二、《弟子规》入则孝【原文】: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译文】:父母亲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

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

早晨要向父母请安。

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

【原文】: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译文】: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

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立定的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

不要因为小事情,就不禀告父母而擅自去做。

假如自作主张地去做事,那就不合乎为人子女的道理了。

东西即使很小,也不要偷偷私藏起来。

否则,一旦被发现,父母一定会非常伤心生气。

凡是父母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尽力替他们准备好;凡是父母所讨厌的东西,一定要小心地处理掉。

【原文】: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译文】:如果身体有所不适或受到损伤,就会让父母为我们担忧;如果在德行上有了缺欠,就会使父母感到丢脸。

父母亲喜欢我,做到孝顺并不难。

弟子规亲仁篇心得体会

弟子规亲仁篇心得体会

弟子规亲仁篇心得体会"弟子规"是我国古代儿童教育经典之一,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对儿童的行为修养和道德礼仪进行教导。

其中的亲仁篇,强调了"亲仁"的重要性。

在读完亲仁篇后,我不禁思考自己与亲仁的关系,以及亲仁对我的影响。

以下是我对"弟子规"亲仁篇的心得体会。

亲仁,是一种高尚的美德。

从小我们就听过"亲仁者必其言"这句话,意味着一个人只有拥有了亲仁之心,才能发出慈悲的声音,用温和的口吻与他人相处。

读完亲仁篇后,我深刻认识到亲仁并非止于道德规范,而是一种内心感悟。

亲仁的第一步,是要先从自我出发。

作为一个学生,我要做到自律自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这样,我才能拥有良好的气质,与他人相处时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同时,我也要尽力去理解他人,换位思考,体谅别人的困难和痛苦。

只有这样,我才能真正做到以德化人,与人为善。

亲仁的第二步,是要关心他人的生活和情感。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

就像亲仁篇中所提到的一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们应该主动了解朋友们的状况,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

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关怀和帮助。

只有在与他人真诚的交流中,我们才能建立起亲密的友谊,从而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和完善。

亲仁的第三步,是要在行动上诠释这种美德。

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称道亲仁,更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实践。

亲仁不仅限于家庭和朋友关系,也包括与社会的互动。

我们可以参加公益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只有当我们用实际行动积极投入社会事务时,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亲仁之道的深刻和意义。

亲仁的最高境界是以仁之心看待世界。

世界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我们应该用宽容、理解和尊重的眼光看待他人,不批评、不嘲笑。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别人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带给我们不同的启示,我们要秉持"广学,厚古,慎罚,明理"的原则,保持虚心,不断进取。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一、《弟子规》总叙【原文】: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弟子就就是学生,规就是规范。

《弟子规》就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得教诲而编成得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得六门课与辅修得一门课。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与大众相处到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得人,向她学习,这些都就是很重要非做不可得事。

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得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得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得学问。

二、《弟子规》入则孝【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译文】:父母亲叫您得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您做事得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

对父母得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得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她们温暖,夏天要让她们清爽凉快。

早晨要向父母请安。

晚上要替她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原文】: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译文】: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

平时居住得地方要固定,选定得职业或立定得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不要因为小事情,就不禀告父母而擅自去做。

假如自作主张地去做事,那就不合乎为人子女得道理了、东西即使很小,也不要偷偷私藏起来、否则,一旦被发现,父母一定会非常伤心生气。

凡就是父母所喜欢得东西,一定要尽力替她们准备好;凡就是父母所讨厌得东西,一定要小心地处理掉、【原文】: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译文】:如果身体有所不适或受到损伤,就会让父母为我们担忧;如果在德行上有了缺欠,就会使父母感到丢脸。

父母亲喜欢我,做到孝顺并不难。

父母亲不喜欢我,我还能用心尽孝,那才就是难能可贵得!如果父母有了过失,子女应当耐心地劝说使其改正。

弟子规第六篇亲仁

弟子规第六篇亲仁

弟子规第六篇亲仁亲仁一篇共分为七个小节,每小节都围绕着亲人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

在亲仁的道路上,必须首先从对父母敬孝开始。

作为一个弟子,要以敬爱的心态对待父母,时刻尊敬他们,尽孝道之责。

父母养育了我们,是一种天然的亲缘,我们应该珍惜这份缘分,并用行动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在亲仁的过程中,还要学会尊重长辈。

长辈是我们生活中的智慧源泉,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我们要虚心向长辈请教,学习他们的长处,遵从他们的教诲。

与长辈相处,要以礼貌为先,不可失礼,更不能有不敬之态。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家庭和睦、和谐。

此外,在亲仁的道路上,还要关心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兄弟姊妹是共同生长的伙伴,是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里的亲人,我们要互相关心,和睦相处。

遇到问题时,要学会宽容,包容对方的过错,拉近彼此的关系。

亲仁不仅仅局限于家庭内部,还包括对亲戚朋友的关爱。

在亲戚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助互助。

在别人遇到困难时,要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帮助和支持。

同时,也要学会感恩,记得自己所受到的帮助和关爱,用心回报他人的恩情。

在人际关系中,尤其要注意遵守道德规范,不做出对不起亲人的事情。

要做一个守信用、守承诺的人,言行一致,让人信赖。

只有这样,才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亲仁之道得以弘扬。

亲仁之道是弟子修身养性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言行举止,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弟子们要时刻铭记在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亲仁之道,以此来塑造品格,提升修养,成为真正的有德之人。

通过对《弟子规》第六篇亲仁内容的解读,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亲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贯彻亲仁之道。

只有将亲仁之道融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能实践道德,提升修养,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以亲仁之道为指引,共同努力,共同成长。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_《弟子规》_原文_注释_翻译_解读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_《弟子规》_原文_注释_翻译_解读

能亲仁,无限好。

德日进,过日少。

【出处】本句出自《弟子规》第七章亲仁【原文】能亲①仁②,无限好。

德③日④进⑤,过日少。

【注释】①亲:亲近。

②仁:有仁德的人。

③德:品德。

④日:一天天。

⑤进:提高,进步。

【翻译】如果我们能够亲近道德高尚的人,可以向他们学习,真是非常好的事情,因为这样我们的德行才能不断地进步,我们的错误也会相应地减少。

【解释】我们学业的成功、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老师对我们的教导,所以我们要亲近道德高尚的人,要听他们所说的话,要观察他们的行为,并且像他们那样做人做事,我们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榜样,不断地和他们学习。

我们如果找到了令人佩服、值得我们学习的老师,就要真诚地去敬重他们,去学习他们身上好的地方。

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们保持谦卑的心态,拥有一颗恭敬的心,才可以更好地跟老师学习。

我们接近我们的老师,自然能够接受他们的感染,在他们的熏陶下,我们才能更快地取得成功。

“德日进,过日少”,我们的缺点、毛病,也会因为老师对我们的教诲而逐渐减少,就连我们的形象和气质也会不断变好。

所以,想要成功,首要就是要亲仁,亲近那些仁德的人,亲近那些道德高尚的人,亲近那些对我们有所帮助的人。

【解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如果接近品德优秀的人,会对我们的未来人生有很大的帮助,而一位具有优秀品质的老师,则会成为我们未来的人生路上至关重要之人。

一位好的老师,不仅可以教会我们知识,更能教会我们人生的道理,他们是我们未来人生的向导。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在面对自己的老师时,我们应该尊重对方,应该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不可做出忤逆之事。

据说,有一年宣化府曾经摆下一个擂台,吸引了周边很多个州县的武功高手前来打擂台。

这场擂台一连摆了21天,每天都有很多人上场、下场,有些人是自己认输,而有些人则当场被打死。

这样的恶性循环让很多人都惨死在擂台之上,直到最后那天,一个和尚的出现,终于终止了这场擂台,他将所有的对手全部击败,最后夺得了头奖,而他就是当时人称“生铁佛”的武林高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亲仁篇》
2010-05-25 17:16:56| 分类:儒家|字号订阅
“亲”,是亲近。

“仁”,是指仁者,是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以师事之。

这是讲择师;仁者无敌。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


译文:同样在世为人,品行高低各不相同。

跟着潮流走的普通俗人很多,而有仁德的人却很少。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译文:真正品行高尚的人,人们都心存敬畏。

因为仁者说话时直言不讳,也不阿谀奉承。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译文:能够亲近品德高尚的仁者,就会得到无限的好处。

与仁者亲近,德行就会一天比一天增进,而过失就会一天比一天减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译文:不亲近品德高尚的仁者,就会有无限的害处。

这样一来小人就会乘机接近,很多事情都因此而不能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