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点一、化学基本概念。
1. 物质的变化。
-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等)、形状改变(铁丝弯曲、纸张撕碎等)。
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了改变,物质本身的组成不变。
-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又叫化学反应。
例如:铁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蜡烛燃烧(蜡烛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常伴随有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发光是物理变化。
2. 物质的性质。
-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例如:铁是银白色固体(颜色、状态),酒精有特殊气味(气味),水的沸点是100°C(沸点)。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
3.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药品的取用。
- 固体药品:- 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将试管横放,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然后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块状固体缓缓滑到试管底部。
例如取用大理石。
- 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到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
例如取用二氧化锰粉末。
- 液体药品:- 较多量液体:直接倾倒,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缓慢倒入。
- 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吸取并滴加,滴管应垂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不能伸入容器内,更不能接触容器内壁。
- 物质的加热。
-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管口约1/3处),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先预热(使试管在火焰上来回移动),然后用外焰加热,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他人。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基础知识归纳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基础知识归纳分(fèn)外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数(shǔ)风流喑(yīn)哑襁(qiǎng)褓(bǎo)颤(chàn)动旁骛(wù)亵(xiè)渎强聒(guō)不舍污蔑(miè)深邃(suì)睿(ruì)智恪(kè)尽职守舐(shì)犊(dú)重蹈覆辙(zhé)灰烬(jìn)涕泗(sì)横流廓(kuò)然无累气吞斗(dǒu)牛忐(tǎn)忑(tè)繁衍(yǎn)无与伦(lún)比怒不可遏(è)寒噤(jìn)鄙(bǐ)夷嗤(chī)笑恣(zì)睢(suī)戳(chuō)穿栈(zhàn)桥拮(jié)据(jū)煞(shà)白褴(lán)褛(lǚ)阔绰(chuò)撇(piě)嘴发窘(jiǒng)抽噎(yē)恍(huǎng)惚(hū) 棱(léng)角斩钉截(jié)铁根深蒂(dì)固孜孜(zī)不倦汲(jí)取锲(qìè)而不舍不言而喻(yù)持之以恒(héng)彷(páng)徨(huáng) 诘(jié)难味同嚼(jiáo)蜡吹毛求疵(cī)狡黠(xiá)狂妄(wàng)自大咬文嚼(jiáo)字豁(huò)然贯通开卷(juàn)有益省(xǐng)悟祈(qí)祷(dǎo)尴(gān)尬(gà)面面厮觑(qù)恃(shì)才放旷缀(chuò)耕鸿鹄(hú)陈胜王(wàng)间(jiàn)令忿恚(huì)被(pī)坚社稷(jì)怫(fú)然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造诣(yì)存恤(xù)归咎(jiù)1、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总纲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复习一、应掌握的知识点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
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18.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
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2.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3.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溶质的质量。
24.酸的pH<7;如:HCl、H2SO4、CO2通入水中;碱的pH>7;如:NaOH、Ca(OH)2、CaO溶于水、Na2O溶于水、Na2CO3中性溶液pH=7。
如:水、NaCl25.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2 2 8 2 ,该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2,核电荷数为12,核外电子数为12,最外层电子数为2,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成为阳离子。
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

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第一章基础知识复习第1节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就是化学变化.2.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别:变化指的是生成了新物质,性质指的是可以生成新物质.3.CuSO4·5H2O=== CuSO4+5H2O CuSO4+5H2O=== CuSO4·5H2OCuSO4+2NaOH===Cu(OH)2↓+Na2SO4CuSO4溶液为蓝色用途(1)可以用CuSO4来检验水的存在,如果有水,则会变蓝色;(2)可以用硫酸铜检验蛋白质的存在,如果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沉淀产生,则有.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1.酸的性质:(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不变色.(2)酸+碱==盐+水 3HCl+Al(OH)3=AlCl3+3H2O 2HCl+Mg(OH)2=MgCl2+2H2OHCl+NaOH=NaCl+H2O(3)酸+盐==新酸+新盐实验:鸡蛋壳(主要万分是CaCO3)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伸入试管的燃着的火柴熄灭化学方程式: 2HCl+CaCO3=CaCl2+H2O+CO2↑用途:可以用来检验CO2 2的存在,也可以用于实验室制CO2气体(4)酸+金属氧化物==盐+水实验一: 除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实验现象: 溶液变成黄色,时间稍长有气泡产生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 Fe+2HCl=FeCl2+H2↑实验二: 氧化铜(黑色)与盐酸的反应现象: 黑色氧化铜溶解,溶液变成蓝色化学方程式CuO+2HCl=CuCl2+H2O5.酸的个性:(1)盐酸(HCl)A.浓盐酸是无色液体,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会有白零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B.工业盐酸因含有杂质而显黄色C.实验: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现象: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产生化学方程式: HCl+AgNO3=AgCl↓+HNO3用途:可以用来检验氯离子的存在△蓝色白色白色蓝色(2)硫酸(H 2SO 4)A.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溅到皮肤上,要先用干布拭去,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 B .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时,可发现很热.C.浓硫酸有脱水性,当滴在纸上时,会使纸变黑(化学性质)D.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用它来用干燥剂(物理性质)E .检验稀硫酸(或-24SO )——取少量待检液体取于洁净的试管中,各滴入几滴2BaCl 溶液和稀3HNO ,有白色沉淀产生(3)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取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各滴入几滴2BaCl 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硫酸,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盐酸.(4)硝酸(3HNO ) A .挥发性; B .腐蚀性; C.不稳定性(见光易分解,贮存在棕色瓶中)第3节 探索碱的性质1.碱的概念: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离子(-OH )化合物叫做碱.2.碱的性质:(1)碱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碱使无色酚酞变红,使紫色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用途:A.治胃病; B.用熟石灰[]2)(OH Ca 改良酸性土壤.(2)碱+酸===盐+水 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O H NaCl HCl NaOH 2+=+ O H SO Na SO H NaOH 2424222+=+用途:A.治胃病; B.用熟石灰[]2)(OH Ca 改良酸性土壤.(3)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实验:澄清石灰水中通入2CO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22)(CO OH Ca +===O H CaCO 23+↓(4)碱+盐===新碱+新盐实验一:氯化铜溶液(蓝色)氢化钠溶液反应. 现象:生成蓝色沉淀化学方程式:NaCl OH Cu NaOH CuCl 2)(222+↓==+实验二:氯化铁溶液(黄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现象:生成红褐色沉淀3. 碱的个性(1)氢氧化钠(NaOH )A 、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B 、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在空气中易潮解,同时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需密封保存.C 、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D 、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E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a.加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已变质:↑++==+223222CO O H NaCl HCl CO Nab.加入氯化钙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已变质:NaCl CaCO CaCl CO Na 23232+↓==+c.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已变质:NaOH CaCO OH Ca CO Na 2)(3232+↓==+ F 、氢氧化钠变质后除杂方法:)(32CO Na NaOH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 NaOH CaCO OH Ca CO Na 2)(3232+↓==+G 、氢氧化钠可以用来做干燥剂,可以干燥氢气和氧气,不能干燥2CO 和2SO(2)氢氧化钙[]2)(OH CaA 、俗名:熟石灰、消石灰;B 、氢氧化钙溶液俗称石灰水;C 、O H CaCl HCl OH Ca 22222)(+==+、O H CaSO SO H OH Ca 244222)(+==+(3)鉴别2)(OH Ca 和NaOH 溶液—分别取少量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通入2CO 气体(或各滴入32CO Na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2)(OH Ca ,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NaOH .第4节 几种重要的盐一、盐的概念—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合的化合物.1、几种常见的盐:(1)俗名:纯碱或苏打 (2)结晶水合物:O H CO Na 23210⋅(3)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易风化 (4)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显碱性2.碳酸钙(3CaCO )(1)是大理石、石灰石、贝壳和鸡蛋壳的主要成分; (2)3CaCO 是一种难溶的盐;(3)O H CaCO CO H OH Ca 233222)(+↓==+(4)碳酸盐的检验:加稀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3.食盐(NaCl )(1)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 (2)33NaNO AgCl AgNO NaCl +↓==+三、盐的性质(1)盐+酸==新盐+新酸(2)盐+碱==新盐+新碱(3)盐+盐==新盐+新盐(4)某些盐加热易分解↑++2234CO O H NH HCO NH四、盐的制取1.酸、碱、盐的溶解性:-OH 只有+K 、+Na 、+4NH 、+2Ca 、+2Ba 溶. -3NO :全溶:-Cl 只有AgCl 不溶 -24SO :只有4BaSO 不溶 -32CO :只有+K 、+Na 、+4NH 溶2.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手互相交换成份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3.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1)反应物中没有酸时,反应物必须都能溶于水;(2)生成物中必须有气体、沉淀或水中的一种。
九年级月考必考知识点

九年级月考必考知识点在九年级的月考中,有一些知识点是必考的。
这些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以下内容中,将介绍九年级月考必考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1. 数学知识点1.1 代数表达式和方程式- 代数式的概念和性质- 方程的概念及解法- 代数式和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2 几何知识- 线段、角度和面积的计算- 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判定- 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 圆的相关概念及计算1.3 数据和图表的应用- 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图表的制作和分析- 概率的计算和应用2. 英语知识点2.1 语法- 时态的应用和变换-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用法- 从句的构成和转换- 主谓一致、虚拟语气等语法规则2.2 阅读理解- 根据语境猜测词义- 快速阅读和细节理解- 推理和归纳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阅读策略和技巧2.3 写作能力- 句子的连接和衔接- 前后文的连贯和逻辑- 文章结构和段落划分- 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3. 物理知识点3.1 力学基础- 力和运动的关系- 物体的力学性质和力的合成 - 质量、密度和压力的计算- 力的平衡和动力学问题的解决3.2 光学基础- 光的传播和反射- 物体的形成和成像- 镜片和透镜的使用和原理 -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3.3 电学基础- 电荷和电流的基本概念 - 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压- 并联和串联电路的计算 - 电能和电功的转化和计算4. 化学知识点4.1 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周期表 - 化合物的构成和命名规则 - 反应方程式的表示和平衡 -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4.2 酸碱与盐- 酸碱的性质和酸碱指示剂- 盐的构成和盐的应用- 中和反应和酸碱反应的计算- 酸碱溶液的浓度和PH值的计算4.3 化学实验与应用- 常见实验操作和实验室安全-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化学反应的应用和燃烧反应原理- 化学能的转化和化学能的利用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全面复习和掌握,同学们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成绩,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化学常用基础知识

姓名九年级化学常用基础知识一、物质颜色(一)固体的颜色红色固体: 铜、氧化铁、红磷黑色固体:碳、氧化铜、四氧化三铁、铁粉、二氧化锰蓝色固体:氢氧化铜、胆矾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淡黄色固体:硫磺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无水)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二)液体的颜色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氯化亚铁溶液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盐:硫酸钡、氯化银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物质:碳酸钙、碳酸钡等不溶性碳酸盐;氢氧化镁,氢氧化铜等不溶性碱二、物质用途CO2:气体:灭火、制汽水、作温室化肥干冰:人工降雨、致冷剂Ca(OH)2: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波尔多液CaCO3:建筑材料CaO:食品干燥剂、建筑材料NaCl:调味、防腐剂、腌渍食品、生理盐水(0.9%)CuSO4:农业杀菌剂、波尔多液、泳池消毒Na2CO3:洗涤剂、做馒头去酸性物质并使其松软NaOH:肥皂、石油、造纸、(固体可作干燥剂)O2:支持燃烧、供给呼吸(航天、登山、潜水、救病人,富氧炼钢)H2:清洁能源、冶炼金属CO:能源、冶炼金属、煤气中毒CH3COOH:调味、(厨房中可用其区别食盐和纯碱、除水垢、制无壳鸡蛋)工业酒精:有毒(含甲醇CH3OH)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有毒三、物质俗称:CaO:生石灰NaOH :火碱、烧碱、苛性钠Na2CO3:纯碱(不是碱) Ca(OH)2:熟石灰,消石灰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胆矾、蓝矾干冰:(不是冰)固体二氧化碳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 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汞(Hg):水银甲烷 (CH4):沼气乙醇(C2H5OH):酒精四、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一)质量增加的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二)质量减少的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五、气体的检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相关例题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变化.1、分类.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形状变化)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伴随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区别:化学变化中生成其他物质,物理变化中没有生成其他物质.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二、物质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延展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毒性等.变化和性质的区分: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常带有关键词,如“可以、能、会、易、具有”等.如说“酒精燃烧”属于化学变化,说“酒精能燃烧”就是在叙述酒精的化学性质.三、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早期的化学实验是炼丹和炼金,通过炼丹和炼金,发明了许多化学实验器具、一些用于合成和分离的有效方法,如过滤、蒸馏等.2.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的八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2)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是实验.3.实验成功的关键:(1)严谨的科学态度;(2)合理的实验步骤;(3)正确的操作方法.4.观察化学实验的方法:(1)变化前:物质的外观、形态.(2)变化中:发生的主要现象(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3)变化后:物质的外观、形态.四、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现象.五、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原则: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应该扇闻,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节约原则:按规定用量取药,如没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液体1—2毫升、固体盖满试管底部)3.剩药处理原则(“三不一要”):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放回原瓶,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内.4.取药原则:(1)取药时瓶盖倒放(防止把杂质带人瓶内或药液腐蚀桌面).(2)用完的药匙、镊子擦干净放回原处(用干净的纸擦拭).(3)药瓶要标签向外,放回原处.(二)药品取用:1.固体药品取用(用广口瓶盛放):(1)粉末:一斜、二送、三直立①试管倾斜;②装药品药匙或纸槽小心送到试管底部;③直立,使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部(防止沾在管口、管壁).(2)块状:一横、二放、三慢竖①试管横放;②用镊子把药品放在试管口;③慢慢竖立,使药品缓缓滑到底部(以免打破容器底部).(3)定量称量——托盘天平①称前,移游码到零处,调节螺丝,使之平衡;②左右两盘放等量纸,如腐蚀性或易潮解药品放在小烧杯中或表面皿中(防止污染药品和腐蚀托盘);③称量物左,砝码右,砝码用镊子夹,先夹质量大的再夹质量小的,最后移动游码;④指针在分度盘左、右两边摆动格数接近相等,静止时则指针在分度盘中间;⑤称量完毕后,砝码放原处,游码回零处;⑥精确到O.1g.(注:当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时,药品的真实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一游码的质量).2.液体药品取用(用细口瓶盛放):(1)倾倒法取:①取下瓶盖,倒放在桌面上;②标签向手心(防止药液腐蚀标签);③细口瓶口紧挨试管口,使液体缓缓流下.(2)用滴管取:①手捏胶头赶出空气,伸入瓶中,放开手指,吸少量,吸液后的滴管不能平放和倒置,以免药液倒流,沾污试剂,腐蚀胶头②滴管垂直于承接仪器口稍上方(如倾斜药液腐蚀胶头,不要接触器壁,以免沾污滴管或造成试剂污染);③滴管用后洗净放回原处;④滴瓶中的滴管不能一管多用,用后放回原瓶.(3)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①把量筒放平稳;②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要紧挨着量筒口,液体的量先倒至接近所需刻度;③用滴管滴至所需刻度;④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注:如仰视读数比实际体积小;俯视读数比实际体积大).(三)意外事故的处理:1.洒在皮肤上:先冲后药酸:①用水冲洗②用质量分数为3%一5%NaHCO3气溶液冲洗碱:①较多水冲②涂上硼酸2.少量酒精洒出并在桌口燃烧:用湿抹布盖灭.3.实验时一旦酸或碱溶液溅入眼睛,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洗的时候要眨眼睛,不要用手揉眼睛,必要时看医生.(四)仪器的装配和连接1.检查装置气密性——(一浸、二贴、三观察)(1)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2)用手紧贴烧瓶外壁,容器内空气膨胀;(3)如不漏,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2.连接(1)玻璃管与带有孔的橡皮塞的连接;(2)玻璃管与胶皮管的连接;(3)容器口与橡皮塞的连接.(五)给物质加热:1.热源——酒精灯(1)酒精灯灯焰分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2)先查灯芯是否烧焦或不平,用剪刀剪去(以免难以点燃或燃烧效果不好);(3)酒精量不超过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1/4(防止酒精溢出或引起内燃);(4)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失火;(5)用火柴点,不能在燃着的灯上对点,防止失火;(6)不用时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防止内燃;(7)灯帽要盖好,防止酒精挥发,灯芯积水,下次不易点燃;(8)酒精万一洒出燃烧,用湿抹布盖灭.2.仪器(1)给固体加热的仪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2)给液体加热的仪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划线的仪器要垫石棉网).(3)不能加热的仪器:漏斗、集气瓶、量筒.(六)过滤1.原则: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用水润湿,不要留有气泡,否则影响过滤速度).二低:(1)滤纸低于漏斗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和漏斗外壁流下,弄脏滤液);(2)液面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与漏斗内壁之间流下).三靠:(1)液体紧靠玻璃棒(防止液体溅出,不经过过滤进入滤液,冲破滤纸);(2)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引流(防止冲破滤纸,液体不经过过滤进入滤液);(3)漏斗底端紧靠烧杯内壁(使液体沿烧杯内壁流下,防止滤液溅出,加快过滤速度).2.粗盐提纯步骤——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④转移仪器——①烧杯②玻璃棒③药匙④铁架台(带铁圈)⑤漏斗玻璃棒作用:(1)溶解——搅拌、加速溶解(2)过滤——引流、防止液体溅出(3)蒸发——搅拌、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4)转移——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如两次过滤仍浑浊,则可能原因是:①滤纸破损②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仪器不干净)(七)蒸发1.液体量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2.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3.当蒸发皿中出现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不能全部蒸干,防止固体进出)(八)洗涤方法:1.水洗:一般注入半管水,用力振荡,把水倒掉,洗数次即可.2.刷洗:用试管刷,刷在盛水管内转动或上下移动,别用力过猛.3.药洗:不溶碱、盐:先加稀盐酸,再用水冲洗.油脂:先用热纯碱溶液洗,再用刷洗,也可用去污粉,再用水冲洗.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明洗干净.(九)药品存放1.一般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2.易挥发、受热,见光易分解,放在棕色瓶中.3.盛碱瓶子用橡皮塞,酸不能用橡皮塞.4.药品一般密封,放阴凉处保存.(十)溶液配制仪器: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滴管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十一)化学实验常见的仪器(1)试管用途:常温或加热条件下,供少量卧液试剂反应之用注意:①加热时液体量不超过容积的1/3(防止液体溅出),固体盖满试管底部②加热前外壁擦干③受热均匀(防止试管炸裂)④给液体加热与桌面成45。
九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初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旋转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图形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
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
(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着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的长度、对应角的大小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2.旋转对称中心: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初始图形重合,这种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叫做旋转对称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旋转角小于0°,大于360°)。
3.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自身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4.中心对称的性质: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者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本章内容通过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等过程了解旋转的概念,探索旋转的性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察,培养几何思维和审美意识,在实际问题中体验数学的快乐,激发对学习学习。
九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1、一元二次方程3x2+5x-2=0的常数项是-2。
2、一元二次方程3x2+4x-2=0的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是-2。
3、一元二次方程3x2-5x-7=0的二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是-7。
4、把方程3x(x-1)-2=-4x化为一般式为3x2-x-2=0。
知识点2: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1、直角坐标系中,点A(3,0)在y轴上。
2、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0。
3、直角坐标系中,点A(1,1)在第一象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1、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民族,也是一部民族,更是一部民族。
2、中华文明有悠久而辉煌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诸子百家、四书五经、、、,是中华灿烂文化的代表;我国古代的、、数学、军事等都曾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华文明曾经是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的文明之一。
3、由于,,,中华民族经历了白年的沧桑。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有着顽强信念和不屈精神的民族。
虎门、三元里、甲午、戊戌、辛亥------为了捍卫国家独立,维护民族尊严,近代中华儿女藐视强敌,甘赴国难,浴浴血奋战,宁死不屈,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抗争。
4、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以为核心的、、、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脊梁”指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
5、民族精神的作用: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中华民族在,表现出。
6、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
7、爱国主义表现为对,对,对,对,,等。
8、长征精神、、、等,是中国革命年代和建设时期对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和强大的生命力。
9、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①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人民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共同;②在对外交往中,中华民族历来奉行、的原则;③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传统,坚持政策,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
10、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因为①新中国的离不开中国共产党;②新中国的离不开中国共产党;③实现中华民族的离不开中国共产党。
11、中国共产党是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和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12、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因为没有、的,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
13、中国共产党以、、、“”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14、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作为理论基础。
1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6、当祖国发展兴旺时,忧患可以促使我们,;当祖国的发展处于低潮时,忧患会使我们、,。
17、先人忧国忧民,自觉承担建设祖国重任的名句:“天下兴亡,。
”“长太息以掩涕兮,。
”“先天下之忧而忧,。
”“死去原知万事空,。
”18、青少年为什么要树立忧患意识?①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逸豫可以。
当祖国发展兴旺时,忧患可以促使我们,;当祖国的发展处于低潮时,忧患会使我们、,。
②由于我国基础差,底子薄,人口多,仍然是一个国家。
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等方面仍然存在差距,处于劣势。
19、青少年为什么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①历史上许多中华儿女都“”。
②中国还不,中国人民还不,中国要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还要。
③青少年是祖国的,是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我们才成长。
20、树立忧患意识,振兴中华,青少年应该怎么做?①青少年必须继承,发扬,把建设社会主义的。
②必须从我做起,从,紧跟时代,在,使自己。
第二单元财富论坛1、“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内容是①以年为基点,到年,国民生产总值,解决;②到,国民生产总值,达到;③再经过年,到,人均国民收入达到,基本。
2、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的基础上,社会质量,达到。
3、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
4、同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5、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6、在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即。
与总体的、初步的小康相比,全面的小康具有的新特点是较高标准的,是与的统一。
7、全面小康的具体要求:经济更加、民主更加、科教更加、文化更加,社会更加,人民生活更加,生态更加。
8全面小康目标实现的重大意义: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将进一步造福十几亿人口,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9、,是先进生产力的和,和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10、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有(或者财富获得的办法和途径)、、与、、等。
11、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首先要:形成为主体、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还要建立健全:要坚持和完善为主体、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和等生产要素按参与分配的制度。
1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广泛、充分地调动,调动,使全体人民、、和谐相处。
13、我国的分配制度是适合我国的要求而提出的,也是让。
14、正确的财富观是合法致富,见利,依法;富而,富而;勤俭,文明。
15、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按照规定,、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
16、依法纳税是公民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义务。
17、税收具有性、性、性。
18、我国的富民政策是允许和鼓励、,带动和帮助,逐步走向。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根本目的。
19、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是;是;是。
20、培养勤俭节约的品德对中学生有何意义?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即使国家足够发达了,我们的生活,。
在艰苦的年代,我们要用,在富裕的年代,更要。
作为中学生,正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如果,必然有益于;相反,如果,不但,而且。
第三单元同在阳光下1、弱势群体是指依靠,需要的社会群体。
2、弱势群体存在是因为我国,、发展不平衡;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之间、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人在生存和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困难。
3、弱势群体的三大特点:一是其的群体。
(生活困难)二是依靠。
(力量薄弱)三是要改变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需要。
(需要帮助)4、我国的弱势群体包括:①②③④。
5、弱势群体的主体是的农村人口和的城市居民。
6、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以为基础,体现为和的平等。
7、平等的内涵是什么?①人人生而,没有。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总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都享有、和。
②每个人都应当享有的权利。
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平等的享有和权,都平等地拥有、、、等各方面的权利。
8、维护社会平等有什么意义?维护社会所有成员特别是社会中处境不利的人的和,使社会每一个成员享有,获得平等参与社会的,这是一个合理社会的和,也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和。
只有维护这些,才能。
9、我国已经不存在不平等现象了,也不存在弱势群体了。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虽然我国公民,国家也在为,但受到,加之,,还存在、和的不均衡,同时我国还处于社会转型期,所以还是存在需要我们帮助和关心的弱势群体。
10、如何正确认识共同富裕?平等不等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并带动和帮助其他,携手共进,实现。
这不仅体现了一个,反映了一个,二者的统一构成了。
11、怎样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平等总要受到。
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
我国仍是,城乡之间、、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相当突出。
提高,从根本上改变,实现,。
12、为什么要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既是的职责,也是的责任。
只有大家一起来,才会形成,才能促进,不断走向。
13、我国政府在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方面采取的措施:14、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的民间组织有“春蕾计划”、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华慈善总会、联合国难民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
15、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哪些帮助?①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首先需要的是来自社会的。
②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特别需要来自社会的。
16、中学生应如何关爱弱势群体?第四单元又到两会时1、两会就是和。
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3、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当家做主、管理国家的根本途径和有效形式。
4、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5、在我国,人民通过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集中行使,再有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等机关,分别行使、等各项权力。
6、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都对人民代表大会,受人民代表大会。
7、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过程,就是的过程。
8、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每届任期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般召开一次会议,决定当年的大事,包括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最高监督权),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最高决定权),制定或修改基本法律(最高立法权),增选或罢免国家领导人(最高任免权)等。
9、人民政协履行、、的职能。
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
11、和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
12、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的和。
13、和是我们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14、选举的程序有、、、。
15、我国的基层民主的形式主要有、、。
16、我国基层民主的内容有、、、。
17、居民换届选举广泛采用的选举形式是、、。
18、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具有国籍;年满岁;依法享有。
19、我国农村最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是它们的选举制度是选举;城镇最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是。
20、健全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和。
它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充分发挥,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逐步提高。
基层民主政治搞好了,。
2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
22、依法治国就是的领导下,依照和的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管理,管理,保证国家,逐步实现、。
23、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24、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25、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有效、最靠得住的办法是实行。
26、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是,坚持、、、。
27、依法治国的前提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是。
28、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备的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有:①尊重,追求。
②正确行使,。
③行使自己享有的。
29、我国的民主监督制度包括:、、、。
30、所谓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的权利。
它是国家权力监督体系中最具活力的一种监督。
31、行使监督权的意义:32、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的行使,要在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更不得采用张贴大字报或聚众闹事等方式。
33、我们行使监督权利的途径:34、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树立。
掌握,自觉地,养成,同违反作斗争,这是法治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具备的素养。
35、人大代表是的直接行使者,他们代表人民,他们是。
36、人大代表的职责:在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他们代表人民,决定国家和地方的。
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他们回到自己的,到,到,,了解。
37、假如我是人大代表我会发表一段热情洋溢的演说,表达我为民。
我要,。
每年我会向选民。
我会十分慎重地对待我的每一次举手表决。
我会在工作中兢兢业业,生活中遵纪守法。
面对诱惑,洁身自好,头脑清醒;面对邪恶,嫉恶如仇,仗义执言。
38、政协委员的职责:深入了解,认真,为维护、推进。
39、,是培养我们的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的好方法。
40、写议案的方法:第一步,,并将最有价值的问题确定为议案主题。
第二步,想出。
第三步,。
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