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强迫症案例的个案概念化

合集下载

论文案例报告-刘建设 (2)

论文案例报告-刘建设 (2)

使用CBT治疗一例强迫症案例报告博远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刘建设1.0基本资料信息:W,性别女年龄16岁汉族湖南省重点高中一年级学生出生在本地其父母在本市事业单位工作。

第一印象:客观描述,中等身材,稍胖,齐耳短发,身穿衣服得体干净、手提学校中学生常见的背带式书包,包的外面明兜里插着一部带有小熊公仔吊坠的手机,带着怀疑的表情四处张望,随母亲前来;主观感觉,但是和本人的年龄仿佛不协调,看着衣服虽然干净但衣服的样式是一种娃娃装,很稚气和中学生的年龄和她本人的气质似乎不相称,看起来有些内向胆却的样子。

来诊原因:W已经因病休学在家,曾到本市一家心理诊所求治,被诊断为强迫症。

经过一个疗程时间为3个月的治疗,治疗后效果自己感觉到效果不佳,感觉问题依然存在还有加重的感觉遂中断治疗。

其母亲到我诊所3次探查询问,在多次确定后带领W前来。

W本人因首次治疗效果不佳而对心理治疗师有偏见,认为难以治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来治疗。

2.0主诉:总有很矛盾的想法和小时候的负面情绪画面出现,想控制就是控制不住,认为是强迫思维而焦虑烦躁,感觉难受想要停却无法停止,内心矛盾反复出现半年多,已经休学在家。

2.1问题行为发生与发展变化;上小学的时候原来就有和现在同样的情况出现,不过没有影响学习。

在初三升高中的考试时加重,因为要考取的是考省里的知名重点中学,学校名额有限竞争激烈。

自己彻夜学习很少正常睡觉,感觉压力很大,平常就质疑自己的能力不行,认为自己再努力再奋斗也不行,越努力会越糟糕,越奋斗死的越快。

她自己也感觉这种想法不对,不应该有这种想法不应该丧失斗志,但是想控制住这种想法可是就是控制不了。

她控制不住的时候会感觉焦躁和难受,无法上课和复习功课。

考上重点高中后,高中一年级这个时候开始逐渐严重,满脑子的东西总是打架,无法集中精力上课成绩一直下滑。

另外,她的也身体出现变化,月经也明显不正常消瘦体重下降,不得以只好休学在家。

休学后妈妈带领她找到中医调治,身体逐渐恢复。

强迫症的案例分析报告

强迫症的案例分析报告

强迫症的案例分析报告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特征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以下是对几个典型强迫症案例的分析,旨在深入了解强迫症的症状、成因及治疗方法。

案例一:_____,28 岁,女性,强迫清洁_____是一位办公室职员,她每天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清洁自己的家。

她觉得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必须一尘不染,每天至少要拖地三次,擦拭家具数次。

即使已经非常干净了,她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清洁行为。

如果有一点灰尘或者污渍,她就会感到极度的焦虑和不安。

这种强迫清洁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

她经常因为清洁而迟到,与朋友和家人的社交活动也减少了,因为她觉得没有时间去参与。

在工作中,她也因为过于关注清洁而无法集中精力,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经过深入的交谈和心理评估,发现_____的强迫症成因与她童年的经历有关。

她小时候生活在一个不太整洁的环境中,父母经常因为家务问题争吵。

这让她内心深处产生了对混乱和不洁的恐惧,认为只有保持绝对的清洁才能避免冲突和不安。

针对_____的情况,治疗方案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她认识到自己的强迫观念和行为是不合理的,并通过逐渐暴露于不清洁的环境中,来减轻她的焦虑。

同时,配合使用抗焦虑药物,缓解她的焦虑症状。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_____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她逐渐减少了清洁的次数,能够合理分配时间用于工作和社交,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案例二:_____,35 岁,男性,强迫检查_____是一名工程师,他每次出门前都会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电器是否关闭。

即使已经确认过多次,他还是无法放心地离开家。

这种强迫检查行为常常导致他上班迟到,也让他在旅行或外出时感到极度的紧张和不安。

进一步了解发现,_____的工作压力较大,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这种过度的责任感和对不确定性的恐惧,逐渐发展成为了强迫症。

一例伴有强迫症状的一般心理问题个案报告

一例伴有强迫症状的一般心理问题个案报告

1.一般资料1.1一般人口学资料何某,男,31岁,汉族,大专文化,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现在某监狱服刑,2011年入监,已服刑4个月。

1.2个人成长史资料幼时学习努力,学习成绩中上,平时很少与别人吵嘴打架,初中未毕业因经济原因开始打工生涯。

在打工期间,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自考了大专文凭。

经过几年的打工,感觉有了一些经验,然后开始经商,服刑前以做销售为主。

1.3精神状态求助者神志清晰,起初有些焦虑、紧张,对难以克服的心理问题感到痛苦。

1.4身体状况身体健康,无躯体疾病,最近一段时间感觉营养不良。

1.5社会功能平时朋友少,不爱说话,很少与他犯交流,与干警及其他服刑人员交往正常,其他社会功能基本正常。

1.6心理测验SCL-90测试结果:躯体化1.75;强迫症状2.7;人际关系敏感1.9;抑郁1.15;焦虑2.1;敌对1.8;恐怖1.5;偏执2.0;精神病性1.6。

SAS:标准分59分,显示轻度焦虑。

一例伴有强迫症状的一般心理问题个案报告李金山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心理咨询师编者按:该篇文章系作者的观点,并不作为国家职业鉴定考核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答辩时的标准范文,特此说明。

摘要:何某,男,31岁,大专文化,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现在某监狱服刑。

近一月来,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时短时记忆受到影响,心中感到困惑、苦恼。

本文通过对此个案的具体分析,运用阿伦·贝克(A.T.Beek)的认知疗法方法对其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与发展过程进行了探讨与解释,并以相关技术帮助求助者识别并改变错误认知,结合森田疗法和音乐疗法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使求助者增强改造信心,运用正确观念和心理保健技术去健康生活。

关键词:强迫症状贝克认知疗法森田疗法音乐疗法212.主诉与个人陈述2.1主诉近一个月来,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时短时记忆受到影响,心中感到困惑、苦恼。

2.2个人陈述2.2.1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时短时记忆受到影响。

一例强迫症个案的心理咨询报告

一例强迫症个案的心理咨询报告

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 学 术 论 坛1 强迫症概述1.1强迫症的概念强迫症(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简称OCD)是一种源于自我且又违反自己意愿而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情理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等强迫症状为主,具有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且冲突强烈,虽力图克制但又无力摆脱为特点的神经症(傅安球,2001)。

强迫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强迫症状,国内一般分为三类: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强迫行为。

1.2强迫症的归因目前流行的生理学理论认为,强迫症病人血液中的5-羟色胺代谢异常。

但有研究比较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RIs)、非5-羟色胺混合物和安慰剂对于强迫症治疗的功效,结果并不支持上述假说(Zohar&Insel,1987)。

也有研究发现,血浆中率丙咪嗪(CMI)水平与强迫症状有显著相关,治疗效果方面,CMI也优于SRIs。

社会心理因素也是强迫症重要的诱发因素:诸如由于工作、生活环境的变迁,责任加重,处境困难,担心意外,家庭不和或由于丧失亲人,受到突然的惊吓等等。

有些正常人偶尔也有强迫观念但不持续,但可在社会因素影响下被强化而持续存在,从而形成强迫症。

2 个案资料与治疗2.1临床资料个案男,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理科,性格内向,过分要求完美和细节,独生子, 2008年11月首次就诊于某市精神卫生中心,母述有自残行为,脾气暴躁而无法控制,经诊断为强迫症。

住院治疗2个月,于2009年1月出院,病情有所减轻。

2009年3月再次来诊,自述经常反复思考同一问题或根本不可能出现的事情。

诊断结果为强迫症,尤以强迫思维为主要症状伴随强迫行为。

2.2咨询过程与方法2.2.1与来访者的面谈来访者在预约咨询之前,已经接受了两个月的药物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但并未痊愈。

来访者在辅导员的建议下,主动要求心理咨询。

强迫障碍的认知行为个案概念化咨询个案报告

强迫障碍的认知行为个案概念化咨询个案报告
【摘 要】 探讨如何从认知理论 和行 为理论 的视 角建 构强迫 障碍 的个 案概念 化 ,以及个 案概念 化对 制定 咨询策 略的重要指导作用 。以一例强迫 障碍大学 生为对象 ,依据 强迫障碍 的认知行 为概念化模 型对其 强迫症状发生 、发展及维持 的机制进行解析 ,在此基础上 制定暴露 与反应阻止技 术结合认 知技术 的干 预策 略 ,开展为期 l3周共计 17次 的咨询实践 。采用焦虑 自评量表 (SAS)、抑郁 自评量表 (SDS)和耶鲁 一布 朗强迫量表 (Y-BOCS)对症状 的严重程度进行基线和干预 13周后 评估 。结 果显示 ,来访 者焦虑和抑 郁的 情绪均有 明显下降 ,Y—BOCS得分从 咨询前 25分 降低 为咨询 后 11分 ,每天 花费在强 迫检查 、强迫清 洗上 的时 间明显减少 ,社会功能恢复正常 。结果提示 ,强迫障碍 的认 知理论 和行为理论 能有效指导 个案概 念化 的建构过程和咨询实践 。
【关键词 】 强迫障碍 ;个案概念化 ;认知理论 ;行为理论 ;个案研究 中图 分 类 号 :R749.7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0—6729 (2018)003—0207—08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8.03.005
(中 国心 理 卫 生 杂 志 ,2018,32 (3):207—21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bstract】 To explore how to formulate the case conceptualization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
in t 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theory and behavioral theory.The current st udy utilized t he cognit ive b e havioral con。

一例强迫症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一例强迫症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一例逼迫症咨询事例的剖析报告要点词:逼迫症、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领悟疗法、新精神剖析疗法、有效咨询一、同样资料来访者 S,女,年纪:十八岁,出生地:福建晋江,教育程度:高三年学生,民族:汉,婚姻状况:未婚。

初诊时辰: 2008 年 3 月。

来访者家住晋江市某镇,其父亲母亲为农民,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家庭经济状况同样,家族内没有觉察精神病史。

二、主诉和个人陈说主诉:进入高三年以来,自己常常感觉忧虑不安、心情愁闷、痴心妄想,注意力不特意集中,食欲不振、失眠、头晕、心悸,进而严重地阻挡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个人陈说:我是在父亲母亲的珍爱下度过自己的童年时代,在父亲母亲关心的生活里达成小学的学业,好运的成长。

父亲母亲没有什么知识,但对我们兄弟姐妹的学习都特意关心、特意重视。

升入中学后,因为学校离我的家特意近,所以每日都通学,并无走开父亲母亲过集体生活,所以在家除了学习之外的状况差不多上由父亲母亲照料。

此刻我是一名高中毕业班的学生,学习成绩向来名列年级前列。

但只管我是一名高三年学生,二年多的高中学习生活,我对父亲母亲的迷恋不只没有减弱,并且还更为的迷恋,感觉此后上大学走开了父亲母亲自己就会失掉方向感。

所以,我常常为这些不用要烦恼的状况苦楚不已,堕入思念父亲母亲的情绪中不可以自拔。

我对高中毕业班沉重的学习任务感觉压力特意大,面对学习上的压力,我成天内心不安,不可以浑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有时担忧自己会患病,有时担忧自己在回家路的上会出车祸。

在上高三放学期的某一天,我有时在报刊上看到某大学校园发生了一起震动全国的凶杀案,从那一天后,此凶杀案在我的脑筋中向来回旋没法挥去,使我更为担忧的是自己什么缘由还有杀人的念想,并且可怕这类念想的确会变为杀人的行为,所以,我成天呆在家里不敢上学校,感觉自己极端的害怕和苦楚,总之,从那一天此后我没有一天往好的方面想。

夜里不是失眠,的确是噩梦连续。

所以,我更为担忧自己此刻的躯体状态和此后的前程。

强迫症个案咨询报告

强迫症个案咨询报告

强迫症个案咨询报告这个案例是学生由于考试焦虑造成强迫症的案例。

案例分析得很细致, 咨询教师从家庭、学校和本人多方面入手使学生得以恢复。

咨询教师主要是通过其自身的训练来缓解被咨询者考试中的强迫症;但是此个案咨询对于被咨询者来自家庭的原因重视不够, 如果咨询教师能够同时关注家庭治疗, 相信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基本情况分析陈×, 男, 11岁, 海珠区某小学校五年级学生, 独子。

父亲是某医院的药剂师, 母亲为某商店的售货员, 家里的经济状况较好。

陈×遵守纪律, 聪明温顺, 从小是班中的“尖子生”,尤其是数学成绩, 几乎每次都在97分以上。

但父母对该生的期望过高, 要求也过严。

有时数学期未考得了98分, 在班里居前茅, 父母仍不满意, 总认为丢掉那2分太不应该, 呵斥他太粗心, 并要求该生做完试卷后, 一定要仔细、逐字逐题地检查五六次, 倘若成绩达不到满分, 必须重抄试卷三次。

由于父母的过高期望, 陈×的心理压力很大, 学习更加刻苦认真, 每逢测验、考试必然按照父母的要求仔细检查, 丝毫不敢懈怠。

但从小学四年级初开始,他做试卷越来越慢,尤其是做数学试卷, 看题目时, 他必须一笔一画一字一句地看, 以防止自己看错或看漏题;解完题后, 必须将计算结果验算一遍又一遍, 有时甚至为一道题反复检查将近四十分钟, 否则就放心不下, 以致无法及时完成后面的试题。

这样, 长时间地反复检查同一道题, 使得陈×头晕、胸闷, 而且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导致学习效率降低, 数学成绩也下降到六十多分。

老师把陈ד在试卷上常留空白”的问题告知其父母, 家长既后悔又心急, 开始要求其子不要老是反复检查。

该生也觉得自己的做法过于认真, 却怎么也改不掉, 心里焦虑万分。

现在连做作业也出现该症状。

二、分析诊断询问了陈×的具体情况后, 我认为该生患上了一种心理障碍一一-儿童强迫症。

强迫症案例

强迫症案例

强迫症案例某小区的居民李女士是一位强迫症患者。

她非常注重清洁卫生,经常整理家里的物品,任何一点不整齐的地方都会让她感到极度不安。

由于她的强迫症状日益严重,居住的小区的其他居民也受到了一定的干扰。

李女士每天早上必须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整理东西,并且要用特定的顺序来摆放物品。

如果有一天时间不够,她会因为无法完成任务而感到焦虑和烦躁。

不仅如此,她还要经常检查门窗是否关好,电器是否关闭,如果有一点不放心的地方,她会一遍又一遍地检查,直到她觉得放心为止。

这种行为不仅给李女士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给她的家庭带来了很多麻烦。

她的丈夫和孩子对她的行为感到不解和无奈,觉得她的举动过于反常,并且妨碍了家庭的正常生活。

丈夫曾经多次劝告她放松心情,不要过于纠结于细节,但是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在小区里,居民们也开始感觉到了李女士的存在,她经常在公共区域打扫和整理,把自己家的物品摆放到公共区域。

这让其他居民感到不适和无奈,有的人甚至对李女士的行为表示了抱怨。

李女士的强迫症症状渐渐影响到了她的工作。

在她的工作岗位上,她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方法来处理工作,任何一点细微的错误她都无法接受,并且会不断检查和纠正。

这让她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同事们也对她的过于苛求感到无奈。

终于,李女士的家人和朋友集体向她表达了他们的关切和帮助。

他们带她去了医院,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结合她的症状进行了治疗。

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李女士的症状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和控制。

治疗过程中,医生不仅针对李女士的强迫症症状进行了缓解,还帮助她调节了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医生告诉她,完美并不是必须的,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小缺点,只要尽力而为就可以了。

同时,她的家人和朋友也一直陪伴她,并给予她无限的支持和理解。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整,李女士的强迫症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她学会了放松自己,不再对细节过于纠结,并且能够接受一些小的不完美。

她的家庭和工作也恢复了正常,她的丈夫和孩子对她的变化感到非常高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小组案例分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学时,有一次同学过生日,王某也去参加,第二天有个同学感冒 发烧没来上学,母亲知道后立即带王某去检查身体,在检查过程中,王 某开始呕吐,从此不参加同学聚会。
大学时,她睡上铺,有一次一位女生调皮从另一个床铺跳到她的床 上,她知道后,立即将床单和被罩洗掉。到后来,只要人家碰到她用过 的东西,她都要小心清洗。
心理测验的结果: 1、 EPQ(艾森克人格问卷):E8分、P10分、N16分、L8 分 2、 SCL—90(九十项症状清单):显示有中等程度强迫、 焦虑、抑郁 3、 SDS(抑郁自评量表):61分 4、 SAS(焦虑自评量表):60分
求助者主诉:
王某称:讨厌家庭,讨厌同学,也厌恶了学习。总是担心有不 干净的东西侵入身体,看着别人在一起就想找人吵架,明知道 不需要洗很多遍,也知道大家讨厌这种行为,可她就是控制不 住。现在,大家都认为我有病,我什么活动也不敢参加,也不 想和别人接触。我心里很痛苦,想得到解脱,有时不想活了。
父母在事业上非常努力,因此对王某也要求很严,特别是在考 试名次上,总是说:“你的条件多好啊!”。王某的母亲,为人谨 慎,加之多年的职业习惯,对王某的各方面特别严格,尤其在卫生 方面,每次都要求其洗手消毒后才能用餐。
因为王某是其母亲35岁时才生下的,所以王某的个人卫生要求 非常严格,在学校吃午餐都是用随身携带的酒精棉先擦拭餐具。从 不和同学们一起共餐用筷。
这些都不能解决她的问题。以至于她产生了死的本能,一 部分死本能转向外部,所以她对别人大吼大叫,责怪父母,攻 击同学。部分死本能也转向她自己,她想要解脱,不想活了。
她自己非常痛苦,曾找到系里的辅导员,寻求帮助,辅导员老师建 议她回家修养一段时间。回家后,父母白天忙工作,很晚才回来,但每 天回来都发现她在洗衣服洗床单。特别是洗手,只要碰了东西就要洗手, 一洗就很长时间。她曾统计过,一天至少要洗20遍手,每次洗手都要至 少8分钟。
5+2小组案例分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5+2小组案例分析
概念化: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王某过分讲卫生,每天洗手至少20次,每次至少8分钟,并 且自己也控制不住。这样的行为是强迫症的表现。我们认为, 在她一岁到三岁,也就是肛门期时,由于王某父母和外婆对她 要求严格,在她大小便时可能训斥了她,这个时候她的本我和 超我产生了不协调,性心理也存在冲突。于是,在她长大后对 自己的卫生方面过于追求,应该是对幼时压抑力比多的一种补 偿。
当时老师提到她很聪明很细致,但情绪不太稳定,同时比一 般孩子爱干净。
从上大学后,行为变得很古怪,过分讲卫生,很容易丢三落 四,脾气不大好,有时对我们大吼大叫,说都是你们的错。一 点小事不如意,就又哭又闹,特别脆弱;人也越来越瘦,每天 无精打采,学习也很糟糕,
5+2小组案例分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个案概念化
精神分析流派
(精神分析流派认为个体早年的的环境和经验对其成年 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认知行为流派
(认知行为理论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 变不良认知。)
。 5+2小组案例分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精神分析流派
问题行为: (1)过分讲卫生,别人碰过的东西都要反复擦洗,一天至少洗 20次手,每次至少8分钟 (2)不愿与人交往,也不参加任何活动,讨厌家庭、同学,也 不想学习 (3)想和人吵架,甚至想要解脱、不想活了 背景: (1)父母工作忙,经常不在身边,并且对王某考试名次上的要 求十分严格。母亲由于职业关系对其卫生要求也非常严格。曾 因为同学聚会上一个同学的发烧导致她自此不参加聚会。 (2)王某与外婆一起生活,外婆为人要强,对子女要求严格, 也十分注重卫生习惯,因为外公是食物中毒身亡。外婆在其初 中病逝,她伤心了很久。 (3)因为王某平时对卫生的过分追求,导致她与同学的关系也 不好。
和她接触的人都知道她很怪,同学们对她要不就是抵触,要不就是 敬而远之。看到别人都有几个好友围绕左右,自己形单影只,她非常苦 恼。
最近又要考试了,可是她根本无法专心看书,她不知道怎会这样, 反复擦洗的行为更加加重,她把从妈妈那拿来的消毒液擦洗桌椅,因为 过浓,而让同学们非常无法忍受,大家提出“决不跟她再住在一起”。
个案资料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王某,女,大学三年级学生,21岁,身高158厘米左右,无重 大躯体疾病历史。父亲为某公司负责人,母亲为医院护士,工作三 班倒,家庭由父母、外婆和她组成,较为和睦,父母工作忙,外婆 与其一起生活,外婆原是某校校长,为人要强,在其初中时病逝。 家族无精神病历史。
王某的母亲对于王某来说,是重要他人,她的母亲对王某的 卫生要求十分严格,她自小和母亲在一起,也将这样的要求内 化为自己的价值观,所以她很讲究卫生。而一直以来王某父母 对她的严格要求和个体本我追求的快乐原则之间的冲突一直都 伴随着她。在她童年的时候,这种冲突被强行压抑,也正如她 的父母老师说的那样,她一直百依百顺,聪明细致。在她长大 之后,这些压抑了的冲突以变化了形式表现了出来,就是王某 过分讲卫生,用酒精擦拭餐具,不断的洗手等等这样的行为。
5+2小组案例分析
概念化: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这些行为并没有降低她由于心理冲突而产生的焦虑。相反, 她的这些行为引发了她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由于过分讲卫生, 她对同学们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同学们都不愿意与她交往,甚 至不愿意与她住一起。这些也使王某更加焦虑,也加重了她的 强迫行为。她感到痛苦,她更加压抑自己的感情,也否认自己 的一些想法(比如,她不承认自己其实需要伙伴),她把焦虑 表现在更加频繁地洗手上。
5+2小组案例分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父母主诉:
外婆是中学校长,对子女要求都很严格,可是对王某非常百 依百顺,就是卫生问题上非常注意,因为王某的外公当时就是 因为食物中毒身亡。
王某与外婆在一起时很开心,见到父母不大说话。小学时很 乖,成绩很好,老师很喜欢她,说她懂事。上初一时,外婆因 病去世,她非常伤心,很长时间都没有恢复过来,那段日子几 乎没有同学和她往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