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意象意境(42张PPT)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42张PPT)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诗歌 鉴赏- 意象意 境(42 张PPT)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诗歌 鉴赏- 意象意 境(42 张PPT)
2. (2018·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11分)
寄和州刘使君① 唐·张 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年份 题材
题型情境
考点考向
唐诗 (1) 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
把握基本内容
《寄和州刘
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5 分)
2018使君》来自(2) 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 分)
概括情感
张籍
宋诗 (1) 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6 分) 把握基本内容
2017 《秋兴》 陆游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诗歌 鉴赏- 意象意 境(42 张PPT)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诗歌 鉴赏- 意象意 境(42 张PPT)
(2) 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5 分)
参考答案:独抒己见,不随大流;但求尽力,不计结果;贵在实干,无意显名。(5 分)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诗歌 鉴赏- 意象意 境(42 张PPT)
(1) 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① “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② 细石与大海对比, 表现了抱负之大;③ 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每点 2 分,6 分)
诗歌鉴赏之 意象与意境ppt

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 批给雨支风券,累上流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玉 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我是天宫里掌管山水的郎官,天帝赋予我狂放不羁
的性格,曾多次批过支配风雨的手令,我也多次上呈留
住彩云,借走月亮的奏章。
我自由自在,吟诗万
首不为过,喝酒千杯不会醉,王侯将相,哪儿能放在我
①词人由远望萦绕远山的这抹微云, 自然联想到心爱的妻子的画眉的画面; ②运用比喻,把微云比作亡妻在世时清 早描画的清淡美好的眉毛;③表达了他 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
相见欢 纳兰性德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 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 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水调歌 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
在后世的艳情小说戏曲文中沈约瘦腰常用作男女因情思而引起的病瘦也用作咏写身材细长的男子的典实以及为身材细长的男子的借指含称美之意
1
诗歌中的意象
景物形象 事物形象 人物形象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意象:
枯藤、老树、 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
意境的答题模式
这首诗描写了
等意象,描绘
了
的画面,营造(创设、渲染)
了 的意境(氛围、气氛),抒发
了诗人 的感情。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两类: 第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第二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近试上张籍水部 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张敞画眉、韩寿偷香、 相如窃玉、沈约瘦腰”被称 为中国古代四大风流韵事。
《古诗的意象与意境》(共60张)PPT课件

诗歌鉴赏之形象
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 人物形象。 2、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 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 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诗歌中描写的人 物形象。
(2)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 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的“ 事物”。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1.流人:流入江湖的乐人;2.这首诗作于王昌 龄晚年赴龙标贬所途中。
(1)找出诗中点明季节的词语。由该词语可以联 想到白居易《琵琶行》中送别时描写环境的哪一 句诗? (2)第四句中“泪痕深”描写形象新鲜,请简 析其原因。 (3)一、三两句同为写景,写法和作用不同, 请作简要说明。
鉴赏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
意象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象”——物象、形象。
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 与“象”的统一。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
意象举例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 头思故乡。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 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 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物象赏析
马诗(李 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枫林。枫叶荻花秋瑟瑟 (2)一是晚年贬官远赴外地,离别亲人朋友,容易牵动愁 情而落泪;二是流落江湖的乐人演奏了哀切的水调子,与诗 人被冷落的心境相吻合,产生了同是沦落人的感慨,因而流 泪多。
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PPT课件

柳絮
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 —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 人一种飘忽不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易引起 离别者的愁绪。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问道龙标过五 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选 “杨花”“子规”点明时令,其飘零之感、流 离之恨,跃然纸上。苏轼《水龙吟》:“细看 来不是杨花,点点离人泪。”
燕子
燕子: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 思念情人之切。也表现时事变迁 ,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 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兴亡之感 )。
★★★ 语文网 中网 ★★★
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 姓家。”诗人抓住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
㈡如何分析诗歌的意境
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 景物(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 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适当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 造,语言力求简洁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 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 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5 年全国卷1)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提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 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 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5年全国卷1)
诗歌之意象意境PPT课件

• __不_是__花__中_偏__爱_菊___,此花开尽更无花。
• 荷尽已无擎雨盖,_菊__残_犹__有_傲__霜__枝__。
梅
• 梅:坚强,不屈不挠,在逆境中抗争。不 改变自己的气节。
• 遥知不是雪,___为__有__暗__香_来____。 • 零落成泥碾作尘,___只__有_香__如__故______。
• 松 :__清__幽_、__隐__逸__(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
• 长亭 :_送__别__,_依__恋___(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 夕阳:__暮__年_,__衰__老___(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杜鹃(子规)__哀__伤_____(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白发:________(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鸟
• 鸟:飞鸟可任意飞翔,象征自由。鸟声清脆明 亮,又是春天的写照,或是幽静的反衬。
• __羁__鸟_恋__旧_林___,池鱼思故渊。 • 山气日夕佳,___飞__鸟_相__与_还_____。 • 春眠不觉晓,____处_处__闻_啼__鸟___。 • __月__出_惊__山_鸟___,时鸣深涧中。
柳
• 柳:以折柳表惜别。柳因其缠绵柔长的特点而 成为多情之物。
• 渭城朝雨浥轻尘,__客_舍__青__青_柳__色_新__。___ • 今宵酒醒何处,____杨_柳__岸_晓__风__残_月__。___ • _此__夜_曲__中_闻__折__柳_,何人不起故园情。 • _忽__见_陌__头_杨__柳__色_,悔教夫婿觅封侯。
猿猴
• 猿猴:叫声哀伤,凄厉,引人伤怀。
• __风_急__天_高__猿__啸_哀___,渚清沙白鸟飞回。 • 谢公宿处今尚在, __渌__水_荡__漾__清_猿__啼___ 。
2024中考诗歌鉴赏意象意境ppt课件

01意象与意境基本概念Chapter意象定义及作用意象定义意象作用景物描绘情感表达想象空间030201意境构成要素两者关系及相互影响意象与意境关系相互影响02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类型Chapter01020304月斜阳(夕阳、落日)流水烟自然景象类意象01020304表现品行高洁、哀怨忧愁的象征。
蝉常被用来表达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鸿雁表现离情别恨、依依惜别之情,也表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之景。
柳傲雪、坚强、不屈不挠,常用来表达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志向。
梅登高饮酒吹笛(吹箫、吹笙)垂钓神话传说类意象嫦娥奔月牛郎织女蓬莱仙境瑶台银阙03古代诗歌中意境创造方法Chapter描绘法呈现生动场景细致入微的描绘色彩与光影的运用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借景抒情通过描绘景物来抒发诗人的情感,使情感与景物融为一体,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表达诗人的喜怒哀乐和爱憎好恶。
寓情于景将情感寄托在景物之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暗示诗人的情感。
抒情法表达深厚感情象征法暗示隐含意义具体物象的象征通过具体物象来暗示某种抽象的意义或情感,如松、竹、梅等常被用来象征高洁的品质。
色彩的象征运用不同的色彩来象征不同的意义或情感,如红色象征热情、白色象征纯洁等。
意境的象征通过营造特定的意境来象征某种意义或情感,如荒凉的景象往往象征着衰败和落寞。
由一事物想到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与之接近的另一事物,从而拓展诗歌的艺术空间。
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创造性想象由一事物想到在性质上或形态上与之相似的另一事物,增强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反或相对的另一事物,通过对比来突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和再创造,形成新的艺术形象和意境,使诗歌更具独特性和创新性。
联想和想象法拓展艺术空间04中考诗歌鉴赏题型及解题技巧Chapter识别并分析诗歌中意象和意境意象识别01意境分析02常用意象和意境术语03理解作者创作背景和情感态度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分析情感态度注意情感变化把握诗歌整体风格和语言特点语言特点风格判断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包括用词、句式、修辞手法等,体会其表达效果。
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专题PPT课件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如“孤 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暗喻
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但不用比喻词, 常用“是”、“变成”等词代替。如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 高洁,待到雪化时”。
2024/1/25
13
拟人手法运用
2024/1/25
把事物人格化
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 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
多传达思乡怀亲之情和 羁旅伤感。
多传达离愁别绪和旅途 艰险。
多传达哀怨、凄恻、思 归之情。
2024/1/25
9
植物类意象
柳树
多传达送别、留恋、伤感之情 。
2024/1/25
落花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 深沉喟叹和哀愁。
松柏
多传达孤直耐寒、坚韧不拔之 品格。
竹
多传达气节、虚心、坚贞等品 格。
10
人造物品类意象
意象定义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 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简单地说,意象 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 的客观物象。
客观性
意象来源于客观世界,是对客观事物的艺术加工 和提炼。
2024/1/25
主观性
意象是诗人表达情感的载体,融入源自诗人的主观 情感和审美体验。象征性
通过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共读《会真记》(《西厢记》)的情景,展现了二人纯真的爱情 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二人悲剧性的命运。
吴承恩《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
通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情节,表现了孙悟空的智慧、勇敢和正义感,同时也揭示了 妖怪的狡猾和邪恶。这一章节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是《西游记》中的经典篇章之一 。
意象和意境42页PPT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高考题目展示
2005年浙江卷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 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傍晚 西风
▪ 明月——乡思 ▪ 菊花——坚贞高洁 ▪ 冰雪——忠贞高洁
意象寄寓了诗人的情感
离骚
屈原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高洁品行
意象寄寓了诗人的情感
2006年浙江卷
[正官]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自横,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 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 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往。
[注]①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
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
图画,其中
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 意
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腹
梦江南
哀怨
临水看花 花自飘零
唐·温庭筠
对月怀远 月却不解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
孤寂 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壮 愤志 懑未 不酬 平的 。
王维诗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自由 宁静”)
红花沾雨 紫烟渐散
雨过至城西苏家 作者:黄庭坚 (宋)
雨过日 丽
尘土涤净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柳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色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葱
对古诗词思想感情的理解(写了什么)与表达(怎么写的,即语言和表达技巧)是设问、 考查的重点,但命题是具体的,往往考查理解某个诗词中的一词、一句或一联。对于语 言和表达,很少考查整体评价或直接考查术语(比如艺术手法、表现技巧),而是将考点 隐藏在具体的问题中。
考点1 鉴赏诗词作品的意象、意境 ——品象悟境,领悟作品的内涵
致酒行
• [ 唐 ] 李贺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2. (2018·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11分)
宋词 (1) 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 把握基本内容,
《八声甘 材有什么表达效果?(5 分)
赏析写法(选材)
2016
州》 (2) 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
概括情感
辛弃疾 要分析。(6 分)
唐诗 (1) 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4 分) 把握基本内容
《秋日题窦 (2) 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 分) 赏析表达方式
寄和州刘使君① 唐·张 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注:①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1) 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5 分)
吴松①道中二首(其二) 羁旅漂泊
风雨潇潇 宋·晁补之 江南水乡
清晨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路上
深秋季节 落叶飘飞
北雁南飞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客程遥远
看似闲趣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实则孤寂
羁旅 漂泊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效古人借枫
桥抒幽思
1. 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 分)
把握基本内容
《寄和州刘
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5 分)
2018
使君》
(2) 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 分)
概括情感
张籍
宋诗 (1) 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6 分) 把握基本内容
2017 《秋兴》 陆游
(2) 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 分)
赏析表达方式
年份 题材
题型情境
考点考向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
1. (2019·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11分)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唐·韩 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1) 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 分)
欲扬先抑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声色 结合
涨满山 涧小溪 池塘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清高自守
高考的古代诗歌阅读题目,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以选择题为主要形式。
选项设置“考点”往往有两种:一是对.诗.词.里.词.句.的.理.解.(或“颠倒黑白”,或“无中 生有”);二是对.诗.词.中.个.别.诗.句.技.巧.的.赏.析.。因此,解读此类题目要逐项与相关诗句 检索比对,聚焦判断,找出选项中的确切依据或设置“误点”。
2015 员外崇德里
新居》
(3) 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 分)
概括情感
刘禹锡
年份
题材
题型情境
考点考向
(1) 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
唐诗
把握基本内容
化过程。(3 分)
《休暇日访王侍御
(2) 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
2014 不遇》/韦应物
分析形象
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3 分)
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3分)
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 悄然落下;(1分)
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 鸣叫;(1分)
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 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1 分)
恬静 幽美 充满生机
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作者:贺铸 (宋) 夏日风景图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
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参考答案:① “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② 细石与大海对比, 表现了抱负之大;③ 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每点 2 分,6 分)
解析:本题考査对诗歌表达技巧的把握能力。注意题干对答题步骤的提示,先从各 句中提炼出对比点,再写清形象特点。诗歌中“山石细”和“海波平”两词形成对比, 嘴里衔着山上的细石,决心把滔滔的海水填平,从中表现精卫的雄心壮志和坚强的意志; “抱寸诚”的决心、“衔细石”的举动与“海波平”的宏图大愿形成巨大反差,在对比 中充分表现精卫的心诚志坚。
感遇
唐 ·张 九 龄
兰叶春葳蕤①,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①葳蕤:形容枝叶茂盛。
诗中的“兰”“桂”是怎样的形象?试简要分析。 (6分)
在地面流 淌却能倒 映出天的 颜色
赞美
恬淡自 然
咏物诗 咏 山 泉 淡泊清高,任性自然
唐·储光羲
出塞 唐·马 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赏析本诗的人物形象。 (5分)
全诗通过外貌、环境和行动描 写,(2分)为我们塑造了英姿勃 发、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戍 边将士的形象。(3分)
鹧鸪天·酬孝峙
细节描写
对比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
参考答案:表现:把洒当春,绕道送客,常去赏花。原因:长期得不到升迁,怀才 不遇;喜欢自然山水。(5 分)
解析:由“闲向春风倒酒瓶”“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三句概括出 刘禹锡“闲”的表现。由首句“别离已久犹为郡”可推知他如此之“闲”的原因除了热 爱自然山水,还有长期得不到升迁。
(2) 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
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比喻
闲倚杖,戏临罾。折腰久矣谢无能。熏 风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容貌病态怪异
性格坚韧不拔
3. 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这些物象有的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有的 通过诗人人格化的描写,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在诗词发展过程中,形成 了很多传统的物象,它们的象征意义基本上是固定的,熟悉这些形象,有助于解读诗歌。 借物抒怀、托物言志类诗词,往往在对事物形象的描绘中寄寓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和 人生理想,诗词中所描绘的形象往往既是事物的形象,也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一) 古典诗歌的基本元素——意象 诗歌的意象是指外在事物形象与诗人内在情意的交融,主要是通过形容词与名词的 叠加组合得以呈现。有些诗歌会由一个单一的意象构成,而大多数诗歌会由若干意象组 合的意象群构成,在文本中的形象与色彩如果和通常的理解有差异,就需要特别关注, 因为诗人所创造的这一独特的意象可能具有某种特别的意义。
参考答案: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对刘禹锡目前境况的同情之感;对自己
能感知对方心意的知音之许。(6 分)
解析:从“诗情应更远”可看出刘禹锡诗歌水平 更高,表达诗人由衷的钦佩之情;从“醉中高咏” 可看出刘禹锡境况悲凉,诗人对此深表同情;从“ 有谁听”可以看出诗人认为自己能成为刘禹锡的知 音。
江苏卷历年考题分析
参考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潇潇、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1 分)
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2 分)
2. 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参考答案: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
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2 分)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3
(2) 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5 分)
参考答案:独抒己见,不随大流;但求尽力,不计结果;贵在实干,无意显名。(5 分)
解析:本题考査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后六句大意为:人们讥笑此举太轻率, 只有我欣赏其专一精诚。何必终日计较不休,本应如此度过一生。问心无愧报仇事,哪 怕《刺客传》不留名。分句理解概括,则不难得出要点。
《访隐者不遇成二
(3) 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
绝(其二)》/李商隐
赏析写法(结尾)
分)
江苏高考的题目指向比较明确,题干中有明显的关键词“景物”“什么样的感情” 等显性提问,并和“景”“情”的表达手法(表达技巧)结合起来综合考查。这也说明了 “景”和“情”不仅是考查的目的,也是赏析的切入点。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