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法指导(简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学法指导素材

高中语文 学法指导素材

语文学法指导语文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语文素质、语文能力提高的过程,而语文素质、语文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读和写。

所以,解决了读和写的问题,就提高了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也就是学好语文了。

读,即阅读和理解;写,指书写和作文。

语文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两件事了。

读,可以培养语感。

语言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语感。

“这个语段中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是用那一个〞,“这个句子为什么是一个病句〞,很多时候,我们无须去问“为什么〞,语感早已经告诉我们理由了。

而语感的培养就来自于平时点点滴滴的“读〞的积累。

读,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这里所说的“读〞,并不仅仅是指把文章朗读或默读一遍,而是还要包括思考和识记等内容。

换言之,读,应该是一个动口动脑动手的过程。

学习一篇文章,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概括起来就是:第一,解决“写了什么〞的问题;第二,解决“怎么写〞的问题;第三,记忆文章中的精彩语段和词语。

这三个方面其实就是在说一个动口动脑动手的问题。

在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去解决好这三个问题,这才是“读〞。

也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读,也是一个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和作文素材的手段。

涉猎广泛,见多识广,胸中自有“丘壑〞。

这样,在作文的过程中,就不会感觉自己无话可说,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空洞干巴,而是洋洋洒洒,言之有物了。

既然“读〞有这么多好处,那么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就从重视“读〞开始吧。

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书写和作文。

在书写方面,高考考纲有明确的要求:作文一类卷书写美观,二类卷书写工整清楚,三类卷比较工整清楚,四类卷书写潦草。

高考考纲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必须把字写好。

退一步说,要求所有的人都达到美观的程度,也不现实,但是书写工整清楚,避免潦草,这却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

也许有人拿“写工整了会影响答题速度〞之类的话来给自己的书写欠工整找借口。

是的,在你认真书写的最初阶段,它是会对你的答题速度有一点影响的。

【推荐下载】【学习指导】高一新生语文学法指导

【推荐下载】【学习指导】高一新生语文学法指导

[键入文字]
【学习指导】高一新生语文学法指导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新生语文学法指导,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高中语文内容更加广泛、丰富
(二)知识性强,系统性强,自学性高
(三)语文学习时间相对紧张
伴随着同学们年龄和身体、思想的逐步长大和成熟,以上语文学习的特点和要求是自然的,面对新的环境、老师和语文学习的内容,同学们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果能够提早知晓高中语文学习的内容和特点,那么你就走在了别人的前面,也会更好、更快地进入状态。

下面我们就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些内容、特点和方法介绍给大家,并配合资料、练习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自己语文素养,为开学和今后的高中语文学习布好局。

一、高中语文学习的内容、要求和目标
1、高中语文内容更加广泛、丰富,主要表现在共5 册的必修和10 多本的选修(根据高考至少要选修4 本)。

以单元学习为主,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注重语文素养的逐步养成。

1。

(初升高)高一语文衔接班第1讲——学法指导

(初升高)高一语文衔接班第1讲——学法指导

(初升高)高一语文衔接班第1讲——学法指导初升高衔接之语文第一讲——高中语文学习入门关窍一、学习目标:⏹ 了解初中和高中语文教材的不同,中考与高考语文学科考查依据的不同⏹ 明确高中语文的学习特点⏹ 了解如何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寻找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等⏹ 解决初升高衔接阶段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易出现的问题。

二、学习重点:⏹ 高中语文学习在知识储备、能力要求以及学习机制上与初中阶段的不同之处;⏹ 如何避免初高中衔接阶段容易出现的学习上的问题;⏹ 如何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保持和强化学生已有的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进一步发展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要求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最终建立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规律的学习机制。

总之,就是要让学生在高中起始年段尽快适应高中语文学习,保证学生语文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重点讲解:1、教材层面分析(包括教学标准和能力培养要求比较;教材编排指导思想比较;中考、高考考试要求比较等)高中学什么高中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语文学习的基本“四维能力”:听、说、读、写。

2、教师教法分析高中老师怎么教1)基础知识靠自己2)课外拓展靠自己3)课堂听课是在听“启示”4)课堂成果是“受到启发有感悟”3、学生学法分析与指导学好语文要做到的三件事1)听好课:专心,积极主动2)读好书:静心,持之以恒3)写好文:用心,务去陈言4、指导学生如何在这个暑假进行语文的复习和预习,做好高一新学期学习的准备。

这个暑假做什么1)利用暑假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

2)利用暑假多做事,多思考。

3)利用暑假多动笔。

四、学习小贴士:(要点:多一些经验、技巧的指导。

也可以是一段有启发性的文字。

)1、高中语文学习要改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定势,掌握并贯彻自主学习、自觉读写、主动探究即主动学习的原则。

做到课前预习、圈点批注,复习旧知识、理解新知识,把新旧知识进行粗略的联系,力争自己从预习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课上要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课后要及时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

高中各学科学习规范与学法指导

高中各学科学习规范与学法指导

高中各学科学习规范与学法指导语文学习要领及口诀2009级部语文组第一部分:学习要领“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

”语文学科知识要点繁多,能力要求高,但是只要把握要领,方法得当,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定会取得丰厚的回报。

下面是依据语文学习的基本环节,对学习要领进行的简要概述。

一、听课要领。

1、全神贯注地听课,抓住老师的思路。

2、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思考,参与讨论,特别注意吸收讨论发言中的有用信息。

3、做到眼看、耳听、口说、心想、手写,记住关键内容。

4、完成课堂作业,注意课堂小结。

二、作业要领。

1、定时保质完成书面作业。

2、切不可忽视读背作业,注意在读背中加强语感。

3、切不可急功近利,语文作业重在能力的长期培养。

4、作业是基础,重视作业知识点在生活中的体现和拓展运用。

三、课外阅读要领。

1、选好书。

选择对自己身心健康有利、对提高阅读写作能力有作用的;提倡阅读有文化内涵的散文随笔、名人传记、文言典籍等。

2、合理安排时间。

充分利用零散时间,经常读,不占用课上时间,不占用正常吃饭、休息时间。

3、掌握正确方法。

必须圈点勾画,记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深入思考问题,积累字词句知识。

4、合理解决课外阅读与其他科作业的关系,坚持科目作业优先原则。

四、课外自学要领。

1、有目的。

知道自己的弱项,有针对性进行训练弥补。

文言文常丢分,就侧重文言文,现代文常丢分,则侧重学现代文……。

2、有计划。

不能一曝十寒,依据高考知识点,统筹安排课下语文学习,不可偏废,也不可间断。

3、有恒心。

切忌急功近利,不要希望做了几个题,以后就能不丢分或少丢分,语文考察的是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知识,而能力的提高需要日积月累。

4、有耐心。

字音、字形和词语,属于识记类知识,琐碎繁多,容易遗忘,还有古诗文知识,都是需要天天记,不断重复。

五、写作要领。

1、认真领悟老师讲解,掌握关于拟题,开篇,行文,结尾的技巧等。

2、每位学生需有一本关于作文的辅导书,如《高考优秀作文》,多看多思考。

高中语文学法指导

高中语文学法指导

高中语文学法指导高中语文学法指导精华近年来由于淡化语法知识,有的同学以为语法不用学了,其实学语法对于我们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是非常有帮助的。

运用这些语法知识分析理解文章内容;运用这些语法知识,使自己的文章写得更加通顺、简明、连贯。

1.短语的学习不要脱离句子,要结合短语在句子中的作用,理解句子的组成。

2.单句的成份的划分可以利用不同成分的基本位置,和结构助词的不同用法来掌握。

①[状语] (定语)主语 [状语] 谓语(定语)宾语<补语>注意:表时间、地点的状语一般在主语前。

而表时间、地点的词语如在谓语后,称之为补语。

②巧用结构助词“的”“地”“得”“的”字前一般是主语或宾语的定语。

“地”字前一般是谓语的状语。

“得”字后一般是谓语的补语。

3.对复句的复习主要是记住常用关联词以辨析复句的类型,熟记口诀,便于记忆。

有一个复句关联词语歌诀,几分钟就能背熟,可以一试。

既又也还表并列,不是而是别记错;不是就是是不是,或者要么表选择;不仅不但表递进,而且并且更还也;虽然但是为转折,尽管可是加可却;因为所以既然就,因而因此是因果;只有和才只有就,条件还有无论都;如果和就即使也,要是和就表假设。

4.学习语法知识重在运用语法知识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不必单纯地死记语法的名词术语、概念、理论,单句侧重在病句修改;复句则重点关联词的运用;对复句中分句内容的理解。

因此,在学习时应在掌握了语法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这些知识,为正确运用语言服务经过精心的整理,有关“高中语文学习:高中语文学法指导精华”的内容已经呈现给大家,祝大家学习愉快!高中语文学习:高中语文学习和记忆的方法为大家提供“高中语文学习:高中语文学习和记忆的方法”一文,供大家参考使用: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有许多知识概念和相关内容是需要记忆的。

语文记忆的方法有多种,对不同的内容要采用不同的记忆方法。

1.机械记忆法这种记忆方法适用于记忆互不关联的、分散的、孤立的知识点。

高中语文学法指导

高中语文学法指导

高中语文学法指导高中语文学法指导语文的学习也要讲究方法,“死读书”“读死书”的人是学不到东西的。

因此,我们要培养学习的好习惯,确立自己的学习方法,成为一个会学善学的人。

以下的建议供同学们借鉴参考:牢记“读、摘、背、悟、写、练”六字诀读首先是读课文及读本中与课文相关的文章。

语文学科选编的文章有其代表性,编者从各个时代各种题材选择内容,由浅入深让同学们从不同层面接触语文,提升语文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读本是课本的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起来。

此外,同学们还必须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尤其是名著。

读书要有计划,一学期安排利用周末和假期阅读2-3本名著,积水成渊,积少成多,两三年累积下来就有十本之多。

当然,还可根据个人喜好有选择的阅读,扩展知识面,增长见识。

读书又可分为精读和略读,精读文章可边读边评、边抄边背。

对待经典文章和名著就要采取精读的方式,通过反复阅读,反复评注,达到对文章不断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摘摘就是摘抄。

要求每个同学准备2-3个本子,作为知识本和杂记摘抄本。

知识本是用来记录语文基础知识的,也可用于课堂记录和知识点整理。

针对高考,同学们可从现在动手整理课文中生活中发现的重要字词音节、易错标点句子、重要文化常识、有用的写作知识等,建立一个属于你自己的个性化的知识体系,以备他日所用。

杂记摘抄本的内容就很丰富了,从妙辞佳句到精美文章、从历史掌故到民间俚语都可大量的摘抄于内。

此外,也可记录你的生活所感、作读书笔记等。

阅读摘抄都是为写作服务的,储存丰富的素材才能对写作有帮助。

背首先强调背课文和记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对于要求背诵篇目一篇也不能马虎,而文言实词虚词记忆则多多益善。

然后,可多记些名言警句、精彩文段、名人典故等,增加知识储备。

把别人作品中优秀之处背熟了才能最终吸收为自己的东西,才能为自己的文章增加亮点。

背诵要下苦功夫。

可以分层背诵;可以化整为零地背诵;可以先抓要点背诵,然后连贯地背诵背出。

记住的东西还要经常复习运用,不是一劳永逸的。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法指导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法指导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法指导
学法,它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求知的过程中所积累的成功的经验和方法的总和。

它是保证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关学习活动的经验系统。

学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

当学生学会了怎样去学习、怎样去记忆、怎样对自己的思维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分析,这样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提高自己的自教和自学的能力。

本着此目的,我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索。

在探索研究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抓学生语文学习的常规入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着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背的习惯培养,进而探索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1 建立常规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我给每位学生印发了一份《语文学习常规》。

学生的年段语文学习常规要求如下:(1)备置《现代汉语词典》和《成语小词典》等工具书。

课内课外,遇到疑难字、词,要自觉勤查勤翻,做到积极掌握、熟练使用。

(2)制定读书计划。

(3)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学会勾、点、圈、划、批的读书方法。

(4)主动、专注、细心地听话。

在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听报告、听广播及平时交谈等听说环境中,训练快速而准确地捕捉住对方说话要点的能力。

(5)积极、主动、大胆的练习说话。

上课发言,音量放开,不仅敢说,更要能说、善说,努力把要说的内容用普通话准确、清晰地说出来。

(6)作业书写笔顺正确,。

高一语文学法指导

高一语文学法指导

准备工作及常规作业
一、课堂笔记本和错题本(可以二合一) 二、语文随笔本和摘抄本(可以二合一) 三、《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古汉 语常用字字典》
• 不要为失败找借口 • 要为成功找出路
约法6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我们的前途命运 语文学习也关系我们的生命质量 是立身处世之本,建功立业之基 是精神的建筑师、心灵的守护神 语文是内功心法,可以提升涵养,培
二、准备三本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三、勤读课外书籍
“书到用时方恨少,船到江心补漏迟”。 欧阳修利用“马上、枕上、厕上”读书 郑板桥利用“舟中、马上、被底”背诵 每天睡觉前问一问自己,今天我读了吗?
四、不看无聊影视。
A、青春偶像剧
内容:恋爱地点一般在上海,男主角一般高大英 俊、年轻有为。一般为某公司经理,有车、有房。女 主角一般美丽动人,大部分是白领。连周围那些临时 配角式的人都好得不得了:心直口快的愣头小伙小丫 头,饶有风趣的老头老太太,安心设计地为男女主角 操持。。经过狂风暴雨、死去活来式的恋爱后,女的 一般就出国了(方便地象到菜市场去买菜)或者得了 白血病,要么女的一般准备嫁给另一个男人,在婚礼 上男主角突然出现,大呼小叫、寻死觅活的,然后女 主角回心转意,最后大团圆结局。
3.刻苦钻研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痛苦 煎熬
善始者实繁,
克终者盖寡
想想:你可能就想到了 什么!
为什么要读书?考大学, 上大学又为什么?找份好工 作,找个好工作可以买个好 房子,借此找个好媳妇,然 后呢?生孩子,让他考大学, 找工作,买房子,娶媳 妇……
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
三、 语文的学习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学习习惯与学法指导讲座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刻了解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一学习语文的意义1.语文的文化熏陶2.语文的学科功能语文成绩的提高与其它学科的关系:语文提高, 总分提高。

二现代文阅读1.精读与泛读(高考文章)2.做题程序读书贵思,读书贵疑。

意大利诗人彼得拉克说过:“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癫癫。

”我国南北朝时有一位叫做陆澄的学者,他自幼好学,苦读诗书,比“头悬梁、锥刺骨”有过之而无不及,以至“行坐眠食,手不释卷”。

他苦读了三年《易经》,读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但却不懂书中的道理;他想编一部《宋书》,却一辈子也没能实现。

后人评价他说:“陆公,书橱也。

”只是一味死读书,读而不解其意,这无异于不读。

所以读书,要认真思考,领会作者的神思所在,这样才能达到读书的目的。

像陆澄那样只读不思,盲目背诵,即使装了一肚子书,也是什么道理都不懂的,真成了实实在在的“书橱”。

还有一些人,读的书可谓汗牛充栋,但却只是盲目接受书中的思想观点,“尽信书”,毫无创建,没有自己的观点,这也是不可取的。

我们应当吸取古人的经验教训,既要扩大阅读量,多读书,又要敢于怀疑书中的观点,有自己的思想。

“读书贵知疑,知疑则有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古人曾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说的是,在读书方面肯付出辛苦,写起文章来就会轻松。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愈多愈广,就愈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可以实现五个“获得”:1、获得间接经验作为写作材料。

2、获得作者的思想、道理,形成观点可供思索和立意。

3、获得作者的感情以陶冶情操。

4、获得认识事物的方法,以便自己会观察、会思考。

5、获得布局谋篇、铺陈比兴之法有所借鉴。

汉代大作家杨雄就说:“能读千赋则善赋。

”唐代大诗人杜甫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古今中外的文学家之所以能写出好文章,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青少年时代,不怕辛苦地大量阅读。

目前,许多同学作文写得不好,原因之一就是缘于课外阅读太少。

因此,要想写好作文,就要肯下读书的苦功。

吃过了“劳于读书”的苦,才能享受“逸于作文”的乐。

3.背诵与摘录3.练笔与修改例文:(2009·山东卷)记住回家的路周国平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

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

我想,人生也是如此。

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

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

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

机会诱惑着人去尝试,压力逼迫着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

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

年轻的心灵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

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

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

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

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

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

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宁静的需要。

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

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同一个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

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

外面的世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路,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地点。

那只知死死盯着外部生活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条上,其余的路对于他等于不存在。

只有不忘外部生活且更关注内心生活的人,才能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时始终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

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寻找到回家的路。

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

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

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

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

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

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有删改)19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20.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⑴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定有路途。

(2分)⑵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2分)21.结全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理解。

(4分)22.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

”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

(6分)(2007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灯火的温情叶延滨不知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段经历,在记忆中留下一段对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我把这种感触叫做:“荒野无灯。

”小时候怕黑,怕一个人呆在家里,怕窗外那些与神怪故事相连的响动。

这种恐惧不是对黑暗本身,而是对藏在黑夜里的鬼怪的敬畏。

长大了,常走夜路,在乡间,一次又一次地强化了我对黑暗的印象。

天地浑然于漆黑的夜幕之中,天上无星无月,有时飘洒一些无端的雨丝,黑影幢幢,或是浓云或是山影或是树阴,黑暗在你面前悄然分开,又在你背后迅速合拢,只有路面上的水洼是亮的。

这时候,我往往疾走如飞,目光朝着前方茫然地搜索,直至一盏灯像萤火飞进心田,猛地点燃温暖全身的火——一种热爱和感激之情。

人生之旅,总会经常穿行于荒野无灯的境界,如火车会钻进漆黑的隧洞。

当列车在长长的隧洞中穿行时,虽然身处险境,但作为乘车人,我们处之泰然,泰然是因为一种信任感和依赖感。

是的,我们处于这个闹哄哄的世界,常常身处黑暗而不惊,有时来自一种盲目依赖和盲目信任。

因为无知,反而坦然地生活于黑暗中,哪管死神正盯着自己。

孤绝是一种人生境界,它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独行夜路所带给我们的刺激。

有时候我身处闹市,四周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两旁是红红绿绿的彩灯,而我却如处荒野,心里刮着凄冷的风。

谁都可能产生这种体验,你明明被这个世界紧紧搂着,然而内心却感到自己是无人理睬的弃儿。

不仅在闹市里,甚至在熟悉的人群中,也会有这种孤绝感。

那些熟悉的脸一下子变得陌生了,没有一张嘴对你说真话,没有一双眼睛使你感到温暖,无靠无助的感觉紧紧攫住你的心,从环境到心境,都真是“荒野无灯”。

乞助和寻求怜悯是常被人采取的解脱方法,可惜这种解脱是以出卖或出让尊严与自信为代价的。

人生之旅常常有一段难以摆脱的黑暗,它对每个人都同样严酷。

这种黑暗也许是一个大时代的国家民族的浩劫,个人只分担了其中的一份;这种黑暗也许只是个人命运中的小插曲,诸如失恋、被诬、疾病等等,对其他人而言是微不足道的琐事。

然而每个人在通过这段黑暗时所产生的心境是不同的,解脱的方式也会各异。

说到这里,我可以认为人是有灵魂的,因为我们平素看不到的内心世界,在这个时候往往会显眼,会左右我们的言行。

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应该是孤绝心境的最美描绘。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在此绝灭之境,能心平气和地垂钓,是一种境界,能够不与人为伍的独钓又是一种境界,而能在绝灭孤独之中钓寒江之雪,乃是最高境界。

以前老师讲课总说这是诗人失意心态的写照。

其实,人难免不失意,失意时不失人格,不失风骨,不失高洁,才可独居寒冷的江峡中,成为高天银雪世界的唯一自持者。

假如你在蓑笠翁的位置,会如何呢?我曾问自己。

我说,我不如他,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文章有删改)19.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20.第一、三段都出现了“荒野无灯”,请分别指出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4分)21.作者最后说:“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意?(5分)22.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

你怎样看等这种人生态度?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5分)(2010·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一19题。

饮一口汨罗江熊召政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的诗史中,已经流了,两千多年。

诗人如我辈,视之为愤世嫉俗之波的,不乏其人;取它一瓢饮者,更是大有人在。

当然,饮的不是玉液琼浆,而是在漫长的春秋中浊了又清,清了又浊的苦涩。

这苦涩,比秋茶更酽。

这会儿,我正在汨罗江的岸边,掬起一杯浑黄得叫人失望的江水。

为了在端午节这一天,饮一口汨罗江的水,我可是千里奔驰特意赶来的啊!脖子一扬,我,饮了一口汨罗。

立刻,我感觉到,就像有一条吐着芯子的蛇窜入我的喉管,冰凉而滑溜,在我肝胆心肺间穿行,如同在烟雨迷蒙的天气里穿过三峡的蛟龙。

愤世嫉俗的味道真苦啊!同行人大概看出我脸色难堪,埋怨说:“叫你不要喝你偏要喝,这水太脏了。

”我报以苦笑。

朋友继续说:“你们诗人都是疯子,不过,也像圣徒。

恒河的水污染那么严重,圣徒们也是长途跋涉,非得跑到那里去喝一口。

”我得承认,朋友这么说,并不是讥笑我,他只是不理解。

我的行囊中,带有青岛啤酒和可口可乐,为什么,我非得饮这浑黄的汨罗?这小小的隔阂,让我想起禅家的一段公案。

一次,著名禅师药山椎俨看到一个和尚,问:“你从哪里来? ”和尚答:“我从湖南来。

”药山又问:“湖水是不是在泛滥? ”答:“湖水还没有泛滥。

”药山接着说:“奇怪,下那么多雨,湖水为什么没有泛滥? ”和尚对此没有满意的回答。

因而药山的弟子云岩说:“是在泛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