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负氧离子观测及其空气质量分析
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效益分析

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效益分析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朝阳市,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纯天然次生林保护区。
该保护区面积广达1370平方公里,其中森林占据了绝大部分面积,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本文将对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效益进行分析。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天然的生物多样性宝库。
该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结构复杂,保护了大量珍稀濒危物种。
森林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境之一,它为许多物种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源。
通过保护森林生态系统,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许多植物和动物提供了安全的繁衍生息环境,保护了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
二、气候调节效益森林在调节气候、水分和土壤保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能够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参与到全球碳循环中。
森林通过蒸腾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夏季气温、增加降水量,稳定气象环境。
森林还对土壤保持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减少土壤流失,水土保持效益显著。
三、水源涵养效益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有着良好的水源涵养效益。
森林能够吸收降雨水分,并通过蒸腾作用释放水汽,维持地区水量的稳定。
森林覆盖能够减少径流量,减缓雨水冲刷土壤速度,提高水的透过性和滞留性,减小地表径流的冲击力,使水资源得以有效地储存和利用。
森林还能够保持水质,减少水源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品质。
四、生态景观效益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能够提供优美的自然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旅游资源。
游客可以在森林中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观赏各种珍稀濒危的动植物,体验大自然的宁静与神奇。
生态旅游的开展还能够增加当地的旅游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态效益。
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和生态景观等方面的效益,保护区为当地的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效益分析

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效益分析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抚顺市东北部,是中国最早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中国国家安全的自然保护区。
该保护区占地面积达2.8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80.8%。
保护区内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包括珍稀物种如东北虎、豆松、银杏等。
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对于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持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其生态效益进行分析非常有意义。
森林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对整个生态系统起到重要的维持平衡和稳定的作用。
辽宁医巫闾山保护区内的森林丰富多样,涵盖了温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阔叶林等类型,栖息着大量的动植物物种。
通过对保护区内森林生态系统的效益分析,可以直观了解到森林的重要性和作用。
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保护区内栖息着大量的珍稀濒危动植物,其中包括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北虎。
森林为这些珍稀物种提供了适宜的生境,为它们的繁殖和生存提供了条件。
保护区内的森林还为其他物种提供了栖息地,促进了物种多样性的稳定。
森林生态系统在水源涵养方面作用显著。
保护区内的森林覆盖率高,根系众多,能够有效保持土壤湿度和保水能力。
森林起到了天然的水源涵养作用,通过保护区内森林的存在,可以有效地减少水源污染和土壤侵蚀,保护了周边地区的水源安全。
森林生态系统在气候调节和环境改善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森林的光合作用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
森林能够降低温度,减缓气温变化。
保护区内森林的存在,能够有效改善周边地区的气候和环境质量。
森林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多项经济价值。
保护区内的森林资源丰富,可以进行林木采伐、草药采集等经济活动,提供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来源。
森林还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对于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其生态效益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价值和作用,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效益分析

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效益分析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辽宁省朝阳市北部,总面积约125.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为51.5平方公里。
该保护区包含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中涵盖了森林、草地、荒漠、湿地等多种不同的生态系统,拥有大量珍稀濒危的物种和森林资源。
本文将重点分析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效益。
一、森林生态效益的概念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北方地区罕见的森林保护区,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森林资源非常丰富。
保护区内的森林主要以桦木、松木和樟树为主,其中桦木面积占比最大。
其中,桦木是地区特有的植物,其生长速度较快,木材质地良好,是工业和家居建材的重要来源,同时还是许多动物的聚居地和食物来源。
1. 防风固沙作用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具有很强的防风固沙作用。
森林覆盖率高、且植被繁茂,可以防止风沙侵蚀,保护土地。
同时,森林可以减少干旱和晒伤,改善气候环境,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2. 涵养水源保护区内许多头水(水源)都在山林跟踪起源。
森林的植被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水源的稳定不变,从而对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生水源。
这一方面能够促进当地的农业,另一方面还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提供了保护。
3. 生态旅游保护区的森林资源是区内生态旅游的核心资源之一。
森林本身就是旅游景点,而且森林里的野生动植物也为旅游者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观赏和体验。
因此,通过农家乐、露营和探险等多种方式的生态旅游,森林资源实现了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为了充分利用和保护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需要加强保障措施,以确保其持续性。
具体包括:1. 生态保护:森林保护必须得到重视,必须在平衡开发和保护时找到相应的方法。
保护区内的森林应该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管理,加强火灾预防和管理,尽可能减少人为破坏和非法伐木。
2. 生态修复:现有的森林应得到合适的维护和管理,同时,要加强森林的修复和比较少量的再造。
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效益分析

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效益分析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北部锦州市境内,面积约为15.3万公顷。
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森林生态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保护功能明显。
该区域内森林覆盖率高,森林植被茂密,保护了大量的濒危物种和珍稀植物。
保护区内有大量的野生动物,如狍子、獾、山猪等,形成了完整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
保护区的设立和管理有力地维护了该地区的生态平衡,保护了生物多样性,有助于保护和恢复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提高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对水土保持起到重要的作用。
森林植被能够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地表水源和土壤质量。
特别是在该地区山地区域,森林植被的覆盖可以有效减少降雨对地表的冲刷和侵蚀,减少土壤流失,保护水源。
保护区内的森林还起到了水源涵养和改善气候的作用,有利于维持区域的生态水平和气候环境的稳定。
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对于气候调节和空气净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森林植被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缓解气候变化。
森林植被还可以起到降温和湿度调节的作用,提高气候舒适度。
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对于生态旅游和科学研究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科研人员来此观光和研究。
保护区内的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系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对象。
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
它的保护功能、水土保持作用、气候调节和空气净化功能以及对生态旅游和科学研究的推动作用都发挥了积极的影响,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效益分析

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效益分析作者:王国军张爽妍来源:《吉林农业》2019年第08期摘要: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医巫闾山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其所保护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在该地区,乃至辽河平原的工农业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保护区;森林生态;效益分析辽宁医巫阊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阊山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任务是保护医巫阊山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自然综合体,保护华北植物区系现存较完整的天然针阔叶混交林,恢复医巫阊山自然植被,发挥天然屏障作用,为研究顶极油松阔叶混交林的演替规律,为珍禽黑鹳、白头鹤、天鹅、鸳鸯等候鸟的栖息和迁徙创造条件,促进生态平衡。
同时,建设好生态旅游区更造福于人民。
闾山保护区地处华北、蒙古、长白3个植物区系交错地带,又是动物区系古北界华北区、东北区、蒙新区3个区的交汇地区。
因此,区内成分复杂,动植物种类繁多,明显地反映出植物植被的多样性和动物的区系过渡特点。
保护区分5个植被类型组,即针叶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灌丛、栽培作物。
有6个植被型,18个群系,31个群丛。
保护区内有植物191科620属1459种,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2种。
保护区内有野生动物272科1049属1587种,其中,兽类38种,隶属15科30属;鸟类271种,隶属52科139属;两栖动物22种,隶属10科13属;鱼类35种,隶属6科33属;昆虫1114种,隶属177科800属;蜘蛛107种,隶属23科73属。
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5种(黑鹳、金雕、大鸨、白头鹤、丹顶鹤),二级保护鸟类32种。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种(黄羊)。
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8种,其中,兽类10种,两栖爬行类4种,鸟类154种。
保护区内数以千种的昆虫及其他动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和自然资源宝库。
闾山保护区是医巫阊山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它所保护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在该地区,乃至辽河平原的工农业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效益分析

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效益分析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辽阳市太子河区北部,总面积8659公顷。
该保护区由巫山与闾山组成,是辽宁地区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该地理位置特殊,地势崇山峻岭,森林覆盖率高达85%,植被类型丰富,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丰富,起到了重要的生态效益。
该保护区的森林能够保持水土资源,减少土壤侵蚀。
由于林木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肥力,保持水资源的供给。
森林能够调节气候,减少气温的变化。
森林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大量的氧气,降低空气中的温度,减少了城市的热岛效应,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森林还能够净化空气,过滤污染物,改善空气质量,降低雾霾天气的发生。
森林是动植物的栖息地,保护了大量珍稀物种的繁衍生息。
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基地,拥有300多种野生动物和1200多种植物,包括一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植物。
森林为这些动植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环境,保护了它们的生存。
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的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光旅游,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对森林的破坏也日益增加。
非法砍伐、乱砍滥伐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生态旅游带来的人员涌入,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如垃圾处理不当、过度开发等。
我们需要加强对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
加大对非法砍伐的打击力度,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监测和巡逻,依法打击违法砍伐行为。
加强对生态旅游的管理,规范旅游行为,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和引导,减少对森林生态环境的破坏。
加强对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工作,推动植被的多样性保护,增加珍稀物种的保护力度。
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效益分析

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效益分析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内,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该保护区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类型,其森林生态效益对于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效益进行分析,探讨其在生态系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一、生物多样性维护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其中包括珍稀濒危物种如东北豹、东北虎、朱鹮等。
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为这些珍稀濒危动植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有效地维护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与持续发展,不仅让这些濒危物种得以生存,同时也为区域的生态平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护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有助于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护。
森林的植被具有很强的保水能力,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现象,维护了水源的稳定和土壤的肥沃。
保护区内的森林能够在降雨时吸收大量雨水,延缓降雨径流速度,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森林的植被还能净化水质,改善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质,使得周边地区的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三、气候调节森林具有良好的气候调节功效,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在改善当地气候和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森林的蒸腾作用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森林还能够减少土地的辐射和热岛效应,缓解区域的气候酷热和高温天气,保障了周边地区的气候舒适性。
四、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为当地的生态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保护区内的原始森林、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保护区还在生态教育和环境宣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各种形式的环境教育活动,增强了公众对自然保护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提高了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环境素养。
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运行情况及发展对策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62XIANGCUN KEJI 2020年4月(上)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运行情况及发展对策艾红伟(锦州市林业草原保护中心,辽宁锦州121000)[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然后从景区管理体系、景区环境管理、景区宣传与保护、景区从业人员管理、景物受众范围以及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6个方面分析其运行情况,最后简要提出促进森林公园发展的对策,希望对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发展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森林公园;森林旅游;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0)10-62-21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概况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简称闾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隶属于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北镇市、义县交界处。
闾山国家森林公园始建于1993年,共开发了4个景区,即大朝阳景区、宝林楼景区、老爷岭景区和大石湖景区,总面积1482.3hm 2,于2008年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该森林公园景色秀丽,有独占鳌头、飞龙瀑、鞭打石门等主要景观120余处,像一幅恢宏博大的泼墨画卷,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想。
2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运行情况闾山国家森林公园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驻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年接待游客人数逐年增加,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步显现。
2010年,该景区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为“AAA ”级旅游景区。
此外,闾山国家森林公园还荣获第二届、第三届辽宁生态旅游“十佳”森林公园、国家级科学教育普及基地、辽宁省旅游服务文明窗口等荣誉称号。
当前,闾山国家森林公园已被辽宁大学生命科学系、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确定为教学实习基地,同时还是北镇市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基地、北镇市摄影家协会摄影创作基地,是人们亲近自然、认识自然、体验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场所。
2.1景区管理体系景区管理体系是景区正常运营的重要保障,闾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景区管理体系建设经历了不断强化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 14000 10720 104050 55470 1960 1400 40000 22080
由表 3 可见,大朝阳景区春、夏、秋三季的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分别为 14,000 个·cm - 3 、104,050 个·
凉亭中
中院
9内朝阳沟10 Nhomakorabea独占鳌头
11 野生 凉亭中
12 动物园 石阶上
13 门口水边 鹤笼旁
北纬 41°36'027″ 41°36'028″ 41°36. 470' 41°36'12″ 41°36'15″ 41°36'14″ 41°36'31″ 41°36'28″ 41°36'28″ 41°36'08″ 41°36. 107' 41°36. 092' 41°36. 124'
·182·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第 29 卷
峦苍郁峻拔,溪流清澈萦回,风光秀丽,空气清新,舒爽宜人,人称亚洲地区最大的天然" 氧吧" 。其气候特
点属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型,全年平均气温 8℃ - 9℃ ,1 月份最冷,7 月份最热。这里四季分明,雨热
同季,年降水量平均为 540 - 640mm。
将森林公园四大景区之一的大朝阳作为观测基地,在大朝阳景区内选区 5 个具有不同环境特征的景
/
16660 11030
7
7080 4120 25000 10630 480
240 10860 4890
8
31020 13220 58500 34280 2000 1010 30510 14370
9
11800 7230 41500 43370 780
640 18030 17630
10
5000 2610
3
4440 3520 35000 17050 600
360 13350 6620
4
7330 4250 101500 36440 9640 6710 39490 25430
5
6340 5710 17600 17410 640
300 8200 7120
6
6320 5300 42700 27710 950
涧、流水边的点位浓度最高,其次是草木茂密的阔叶林间,而以孤立于山顶且植被稀少的点位浓度最低。不同
植被环境的负氧离子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 阔叶林 > 混交林 > 针叶林 > 草地 > 山石。用森林空气负离子系数
( p) 及其对应的评价指数( FCI) 为标准对其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各季节平均,全部 13 个点位的空气质量 FCI 等
为了确切了解森林公园中空气负氧离子分布状况,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和指导林分结构优化调整,营造 生态效益更高的森林及森林资源结构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和北镇市气象局受 北镇市政府委托,于 2012 年 10 月至 2013 年 8 月间,对闾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四大景区之一的大朝阳景区 进行了春、夏、秋 3 个季节的观测实验。文中研究分析了该景区负氧离子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空气质量 状况,对比了国内同类地区的研究结果,讨论了不同植被环境对负氧离子浓度和空气清洁度的影响。
cm - 3 ,检测精度 ± 20% 。每天观测前均将仪器在室内充电 8 小时以上,目的是启动仪器本身自带的驱潮
器进行驱潮,以免影响测量结果。测量时待仪器稳定后读数,取记录稳定值为测量值,波峰值为最大值,波
谷值为最小值。每个测点连测 3 次,将 3 组测量值取平均后记为该次测量的平均值。
1. 2 空气质量评价方法 以日本学者安倍[9]( 1980) 提出的单极系数和空气离子评价指数以及石强等[10]根据森林环境中空气
重。 森林空气离子评价模型( FCI) : FCI = p × n - /1000,p 为空气负离子系数,p = n - / ( n - + n + ) 。
2 结果与分析
2. 1 负氧离子浓度时间分布特征
第3 期
周德平等 闾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负氧离子观测及其空气质量分析
·183·
已有的研究表明,空气负离子浓度会表现出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10]。表 3 给出了 2012 年 10 月
/
/
440
400 1820 960
11
47900 40860 351500 126900 4200 4700 134500 50300
12
30600 32280 423200 274200 2140 1200 151980 96510
13
14450 12840 94000 33460 2410 430 80300 36300
地理位置 东经
121°41'026″ 121°41'029″ 121°41. 469' 121°41'22″ 121°41'21″ 121°41'23″ 120°41'51″ 121°41'29″ 121°41'49″ 121°41'19″ 121°42. 301' 121°42. 313' 121°41. 291'
子浓度( 单位: 个·cm - 3 ) 。当 q 值等于或小于 1 时,才能给人以舒适感。q 值越小,空气中负离子浓度比
正离子浓度越高,对人体越有利。 安倍空气离子评价指数 CI = n - /1000q。1000 为人体生物学效应最低负离子浓度。当 CI 值≥0. 50
时,空气质量较好,CI 值越大表明空气越清洁; CI 值 < 0. 30 时,空气质量较差,CI 值越小,表明污染越严
级均为 I 级。闾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持完好的茂密森林植被资源是其空气处于清洁、舒适,有益于人体健康状况
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 空气质量; 负氧离子; 森林空气离子评价指数; 森林公园; 医巫闾山
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识码: A
空气负氧离子是指带负电荷的氧离子,无色无味,其含量是衡量空气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世界卫生 组织规定: 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为 1000 ~ 1500 个·cm - 3 。负氧离子在带有正电颗粒离子的污 秽空气中发生中和作用,从而可以改善空气质量[1]。另外,作为活性氧的重要成员之一,空气负氧离子对 人的生命活动有着很重要的影响[2,3]。负氧离子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调节机能平衡,令人 心旷神怡,被喻为" 空气维生素"[4]。每天吸入适量的负氧离子,持之以恒,对健康大有裨益,可使人精力 旺盛,消除疲劳和倦怠,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睡眠,消除神经衰弱。负氧离子还能杀菌,降低疾病发病率,预 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5,6]。基于以上优点,人们逐渐开始重视负氧离子及其 对人体的生理效应作用。森林中高浓度的负氧离子含量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森林旅游资源," 生态旅 游" 、" 森林浴" 等健康旅游方式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青睐,成为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我国已于 2008 年将空气负离子浓度列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一项评价指标[7]。
观测在春、夏、秋三个季节进行,每个季节选择晴朗、微风、湿度较小的天气条件观测 6 d。2012 年的
10 月 9 - 11 日和 17 - 19 日的观测代表秋季; 2013 年春季在 5 月 14 - 19 日,夏季在 8 月 12 - 16 日进行观
测。每天观测 2 次: 上午 8: 30 - 11: 30 和下午 14: 00 - 17: 00 各观测 1 次。 观测使用 DLY - 3 型空气离子测定仪,其量程为 10 ~ 1. 999 × 109 个 · cm - 3 ,最小检测量 10 个 ·
点共 13 个点位进行空气离子测量( 表 1) 。
表 1 大朝阳景区各测点基本信息 Table 1 The information of measuring spots in Dachaoyang
测点
序号
名称
1
广场边
萝卜地
2
小山上
停车场
3
林间路上
4
阔叶林
魔云塔
5
塔底平地
塔旁
6
针叶林
7
中院院内
三清观
8
*
闾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负氧离子观测及其空气质量分析
周德平1 ,佟维华2 ,温日红1 ,姜鹏1,3 ,贾宁2 ,王扬锋1 ,洪也1
( 1.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沈阳 110166; 2. 北镇市气象局,锦州 121001; 3. 辽宁省气象学校,沈阳 110166)
提 要: 为研究评价辽宁北镇医巫闾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春、夏、秋三个季节负氧离子浓度及其空气质量状
等级
A
B
C
D
E1
E2
E3
清洁度 最清洁
清洁
中等清洁
允许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FCI 值 ≥2. 40 2. 39 - 1. 40 1. 39 - 0. 90 0. 89 - 0. 50
0. 49 - 0. 16
< 0. 16
等级
Ⅰ
Ⅱ
Ⅲ
Ⅳ
Ⅴ
VI
功能浓度
保健
允许
临界
有害
单极系数 q 是空气正离子浓度与负离子浓度的比值,即 q = n + / n - 。其中: n + 和 n - 分别为正、负氧离
海拔( m) 422 423 421 432 443 459 330 423 310 466 125 123 122
环境特征与植被类型
半封闭,稀疏松树林中,临矮草 全开放,山石上,临树木、灌木丛 全封闭,稀疏松树林中,矮草上 全封闭,桉树等混交林、灌木、杂草 全开放,临少量灌木、矮草,山石上 半封闭,松树林中,杂草上 全开放,大树下,草地上 临树木、灌木丛,石凳上 山间阶梯上,两侧临树林、灌木、杂草 全开放,临少量低矮灌木,山石上 石凳上,水上 全开放,一侧临跌水,一侧临沙石路 山石上,山泉流出口,临树木、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