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的概念、类型

合集下载

民法学习——5.法人

民法学习——5.法人

彼此独立
第一编
民法总论
第二分编
民事法律关系
(二)法人权利能力的限制
1、自然属性的限制 法 人——组 织
不得享有
基于“血肉之躯”享有的权利
自然人——有机体
2、法律法规的限制 法律、法规禁止法人享有、承担某些权利、义务 3、法人目的的限制 法人——为特定目的而存在
限制权利、义务的享有、承担
讨论:法人权利能力与自然人权利能力的差别 • 享有时间不同---与民事行为能力一致 • 享有范围不同----权利能力不完全相同 • 平等性上不同-----?
二、法人机关的构成
可分立 可合一
权力机关 —— 形成法人意思 执行机关 —— 执行法人意思、对外表示 监督机关 —— 监督执行机关的活动,向权力机关负责 代表机关等
三、法定代表人
(一)概念:指依法律或法人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
(二)特征: 1、 其由法律或法人的组织章程规定的。 2、 其是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 3、 其代表法人进行民事活动的自然人。 (三)权利:
(二)种类:
1、法定代表人,其行为无需另外的确认和授权,既可 被认为是法人的行为; 2、法定代理人,即根据法律规定,在特定条件下,通过 一定手续或外在表现形式,其行为视为法人的行为; 3、授权代表,根据书面或者非书面协议,或者根据民 法表见代理的形式,其行为被视为法人的行为。
第一编
民法总论
第二分编
如:李某与合伙企业“大木采石场”各出资 50万元组建了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大 木贸易责任公司,经营建筑材料,聘请营 销专家陈某担任经理。这里谁负“有限责 任”? A.“大木采石场”对合伙企业所负的债务 B.大木有限责任公司对公司所负的债务 C.李某和“大木采石场”对大木有限公司 D.陈某对大木有限公司所负的债务

名词解释 法人的意思

名词解释  法人的意思

名词解释法人的意思法人是指依照法律设立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能够拥有财产权和民事权利的组织或机构。

法人在法律上被视为一种具有独立意识和行为能力的主体,可以代表自身进行经济交易、参与法律纠纷、享受和承担法律保护和责任。

一、法人的概念和背景法人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罗马法中的“法定名字”(persona ficta),意味着一个虚构的个体,在法律上可以与真实的个体享有相同的权益和义务。

在现代法律体系中,法人依托于国家法律的授权设立,并且拥有与自然人相似的权益。

法人的出现一方面可以弥补自然人在一些活动中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地管理和保护组织的利益。

二、法人的分类和特征1. 法人可以根据其性质和目的进行分类。

例如,有些法人是以营利为目的成立的,如公司、合伙企业等;而有些法人则是以非营利为目的,如基金会、慈善机构等。

不同类型的法人在法律上享有的权益和义务可能会有所不同。

2. 法人的特征在于其独立的法律地位和权能。

与自然人相比,法人可以独立于其成员存在并行使权益。

法人可以拥有财产、获得贷款、与他人签署合同、参与诉讼等。

此外,法人也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受到法律的制约与保护。

三、法人的设立和要求1. 法人的设立需要依照国家法律和相关政府机构的规定进行。

通常情况下,法人的设立需要提交一系列申请文件,如设立申请书、章程、法人代表人身份证明等,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后才能正式设立。

2. 法人的设立还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条件,如具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有明确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具备一定的注册资本等。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法人能够有效地履行其权益和义务,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四、法人的作用和意义法人作为一种法律主体,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1. 法人能够为经济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

由于其独立性和持续性,法人能够吸引投资、开展经营活动、推动创新和发展,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条件。

2. 法人能够保护个人财产和权益。

法人的概念和分类

法人的概念和分类

法人的概念和分类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作为民事主体,与自然人一样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成为享有权利、负担义务的民事主体。

法人的本质在于法人能够与自然人同样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成为享有权利、负担义务的民事主体。

《民法典》以法人成立目的的不同为标准,将法人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三种基本类型。

营利法人:指以取得利润并分配给股东等出资人为目的成立的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等。

非营利法人:指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

特别法人:指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

非法人组织则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等。

名词解释 的含义法人

名词解释 的含义法人

名词解释的含义法人名词解释的含义——法人法人是指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组织或机构,其在法律上享有独立的权利和承担独立的责任。

法人可以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非盈利组织等。

一、法人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法人是在法律意义上被赋予了具有法律人格的组织或实体。

它可以作为单独的主体参与各种法律活动,并独立承担责任。

法人具有以下特征:1. 独立性:法人具有自主的独立地位,不受其成员个人的支配。

无论法人的成员发生变动,法人的存在与权力是不变的。

2. 单位性:法人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其权益与责任与其成员个人分开,成员之间不可自由转移法人的权益。

3. 有限责任性:法人的责任通常限于其财产,其成员个人不负担法人的债务和义务。

4. 法人事物分隔:法人与其成员个人之间有明确的边界划分,成员的个人财产与法人的财产是分开的。

二、法人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法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以下是常见的法人分类:1. 国家法人:指由国家权力机关职能、且代表国家进行法律活动的法人实体,如政府机关、法院、检察院等。

2. 企事业单位法人:指由国家行政机关批准设立并以盈利为目的的法人组织,如公司、合伙企业、社会团体等。

3. 社会团体法人:指具有独立法人地位、非盈利性质、由社会成员共同组成、自愿参加的组织,如公益基金会、慈善机构等。

4. 地方法人:指特定地区内依法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组织,如城市管理机构、乡镇企事业单位等。

5. 公民非盈利法人:指由个人根据自己的志愿而设立的、非盈利性质的法人组织,如个人创办的教育机构、研究中心等。

三、法人的作用与意义法人作为法律上的一种主体,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1. 组织结构:法人作为组织体系中的单位,有助于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各种活动,提高效率和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2. 风险分散:法人的成立可以将风险分散到组织内部,降低个人承担风险的程度,为个体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保障。

3. 维护权益:法人的独立性能够在法律上保障其权益,有助于法人实体与他人之间公平交易的进行,并为其成员提供法律救济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请问什么是法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请问什么是法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请问什
么是法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组织机构。

法人可以独立享有财产权利、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包括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

企业法人是以盈利为目的,依照法定程序成立并取得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

非企业法人是指非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机构,如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

根据《民法典》规定,法人具有以下特点:
1. 独立性:法人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可以独立行使权利和承担责任,与其成员之间具有法律上的独立性。

2. 平等性:法人在法律上与自然人地位平等,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平等地位。

3. 限责性:法人的债务和责任主要限定在其自身的财产范围内,不扩及其成员的个人财产。

4. 继承性:法人具有继承权,可以继承和被继承财产。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法人的概念和性质做出了
明确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的组织机构,可以
独立行使权利和承担责任。

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是法人的两种主
要形式。

法人具有独立性、平等性、限责性和继承性等特点。

第三章 法人

第三章  法人

3.1.2 法人的条件 1. 依法成立 法人的设立须符合国家法律规定。 目前我国 法人的设立有两种情形: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 (1)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行政命令成立 ——国家机关 ——国家机关 (2)依法经核准登记程序成立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2. 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 法人以自己名义参加经济活动,享有民事权 利、承担民事义务,就必须能够承担债权债务的 财产或经费,以该项财产或经费承担责任。即法 人应有独立的财产。 注意:法人的独立财产有两方面涵义: 注意:法人的独立财产有两方面涵义: (1)法人财产独立于投资者其他财产 (2)法人财产独立于法人内部成员
(3) 法人场所 法人场所,即场地,是法人进行业务活动的处 法人场所,即场地, 所。 法人可以有多个场所,但进行登记时以主要 营业场所或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 营业场所或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 一个法人只能申请登记一个住所。 一个法人只能申请登记一个住所。 住所的法律意义: 住所的法律意义: (1)确定民事主体的状态; (2)确定某些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终止 和履行; (3)确定行政或司法管辖; (4)确定法律适用;
(2)机关法人 机关法人,是指依照法律或国家授权,享有国 机关法人,是指依照法律或国家授权, 家权力, 家权力,并因行使职权的需要而享有民事权利能 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国家机关。 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国家机关。 依传统分类标准,《民法通则》 依传统分类标准,《民法通则》中所规定的 机关法人属于公法人。 权力(立法)机关——各级人大 权力(立法)机关——各级人大 行政机关——各级政府 行政机关——各级政府 司法机关——各级法院、检察院 机关法人 司法机关——各级法院、检察院 军事机关——团以上具有独立编制的 军事机关——团以上具有独立编制的 军事单位。 机关法人因其享有国家权力, 机关法人因其享有国家权力,只有在进行事 民事活动时,才称为法人。 民事活动时,才称为法人。

什么是企业法人企业法人

什么是企业法人企业法人

什么是企业法人企业法人一、企业法人是什么法律常识:法人的概念: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定代表人: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三条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

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二、什么是企业法人法律常识:企业法人是指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资金数额、企业名称、组织章程、组织机构、住所等法律条件,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社会经济组织,经主管得法人资格的社会经济组织。

法人是一种不同于自然人的社会组织。

它不是以生命的存在为特征,而是由个人、集体或个人和集体组成的社会组织。

这是它与自然人的根本区别。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三条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

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三、什么叫企业法人?法律常识:企业法人,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独立地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社会经济组织。

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联营企业、公司制企业等。

公司法人是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法人。

我国的公司法人包括两种基本类型,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法人和企业法人的区别:企业法人的范围大于公司法人,公司法人属于企业法人。

法律依据《公司法》第三条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

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四、企业法人是什么意思?法律常识:企业法人指的是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并且具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财产或者经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

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第四章 法人

第四章 法人



(二)区分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的意义 1、成立基础不同。社团法人是人的结合,其成 立基础在人,以社员为必要。例如,甲乙二人各 出资10万元成立一个有限责任公司,甲和乙都是 这个公司的股东,也就是这个公司的社员,因此 这个公司就是社团法人。财团法人是财产的结合 体,其成立基础在财产,并无社员。例如,为了 纪念宋庆龄,中国成立了宋庆龄基金会,基金成 立的目的是为了募集资金服务于中国的慈善事业。 这个基金会并没有任何社员,只有财产,这个基 金会的工作人员并不是这个基金会的社员,他们 只是为了管理好各方人士捐来的财产。因此,这 个基金会的基础就是财产,因此是财团法人。
三、公益法人与营利法人 以法人的目的为标准,可以私法人分为公益 法人和营利法人。以公益为目的的法人是公 益法人,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是营利法人。 公益指社会一般利益,即不特定多数人的利 益,且一般是非经济的利益。营利是指积极 的营利并将所得利益分配于其成员。各种公 司为典型的营利法人,而各种基金会则是典 型的公益法人。 社团法人多数为营利法人,但也有的属于公 益法人。财团法人则一定是公益法人。

六、本国法人与外国法人 依据法人的国籍可以分为本国法人和外国法 人。具有本国国籍的法人为本国法人,不具 有本国国籍的法人为外国法人。 对中国来说,依据中国法律在中国设立的法 人为中国法人,中国法人之外的法人均属于 外国法人。

问题:1、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与中国相关 机构合资在中国天津设立的合资汽车公 司是中国法人还是外国法人? 2、日本三菱银行在中国北京设立的办事 处是中国法人,还是外国法人,或者是 非法人团体?

四、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一)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我国民法通则采法人组织体说,因为认为 法人有民事行为能力。一般来说,法人在 工商管理部门登记的经营范围就是法人的 民事行为能力的范围。 但是,由于法人不具有思维能力,因此它 的一切行为都是由代表人进行。因此民法 规定了法人代表人制度,由代表人代表法 人对外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代表人的行为 就是法人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人的概念、类型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团体。

法人是与自然人对称的,由法律拟制的“人”。

首先,法人是团体。

它是由自然人及其财产的集合而组成的团体或者说是社会组织,这个社会组织被法律确认为民事主体。

其次,法人拥有独立的财产。

法人的财产来源于法人成员的出资、政府划拨或捐献等途径,这些财产一旦进入法人之后,就独立于法人成员、创立人和自然人的财产,属法人所有。

第三,法人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既然拥有独立财产,便能够以此财产负担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

任何以法人名义所为的行为,其后果由法人承担,即使行为的做出者是作为法人成员的自然人。

第四。

法人能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民事法律关系。

法人既为民事主体,它就能够以自身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而无须以其成员或者代表人的名义来进行。

《民法通则》依照法人担负的不同的社会职能,将法人划分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四类。

其中,主要是企业法人。

企业是从事生产、运输、贸易等经营活动,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法人就是取得法人地位的企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成为法人,例如合伙企业等。

由于企业法人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从事商业性活动,考虑到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宏观管理和对交易安全的保护,法律
对企业法人的规定也较对其他法人的规定完善一些。

在企业法人之下,又可划分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人、私营企业法人;按出资人的身份,可以划分为中外合资企业法人、中外合作企业法人和外资企业法人;对于公司形式的企业,依《公司法》可以划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与自然人相同,可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其意义就在于,将组织的责任与个人责任离,从而降低个人承担的风险,避免个人受到损失。

从主体来区分,所有的企业就可以分为自然人企业和法人企业。

自然人企业而言,最终承担企业所有管理职能和经营风险的就是企业的所有人,作为自然人,对于企业的发展负有无限责任(比如个体经营者、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假如当一个企业破产清算时,如果是自然人企业,那么企业的资产不足以清偿企业的债务话,那么他必须使用自己的个人财产来偿还;而对于法人企业来说,只要企业的资产全部清算完毕后实体消失,那么未能偿还的债务从此就一笔勾销,对于投资者而言,损失的只是投入的那一部分而已,不会威胁到个人其他财产。

企业法人中又分为公司法人和非公司法人(比如中外合作企业),其中我们最常见的,也是最关注的,就是企业法人中的公司法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