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仪报警上下限设置规范标准[详]
心电监测报警值设定标准

心电监测报警值设定标准
心电监测报警值设定标准因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基本生理参数而异,没有统一的规定。
一般来说,正常心率次/分)的报警值设定为上限100次/分,下限60次/分。
对于异常心率,如心动过速,上限可以上浮5-10%,最高不超过140次/分;下限可以下浮10-20%,或遵医嘱设报警限。
对于心动过缓,
上限可以上浮15-20%;下限根据血流动力学情况,可调至45-50次/分,
或遵医嘱设报警限。
对于有心脏起搏器的心率,上限可以上浮10-20%,或遵医嘱设报警限;下限应设置起搏器下限的频率。
对于窦性心律,一般设置报警值为低限为50,高限为110,对有室上速或者室速的患者,上限可以调大至150,对有心动过缓的患者下限可以调低至40。
此外,血氧饱和度报警低限一般设置为90,血压报警值的设置原则上为患
者所测血压的20%,低限值比低压低20%,高限值比高压高20%,呼吸的报警值一般设置为低限为8次,高限为35次。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与医生讨论后确定报警值。
心电监护的报警界限设定

心电监护的报警界限设定
心电监护仪的报警界限并无明确规定,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基础血压心率,监护后的数值等结合起来,设置合适的高低限报警值,现将临床通常的设置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1..心率报警值的设置:若为窦性心律上下限通常为患者所测心率的±20%;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根据发作时心率的次数来设置心率的上限,调至大于150次/分钟,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根据血流动力学改变下限,调至35~50次/分钟,心房纤颤患者上限调至100次/分钟。
2.血氧饱和度报警值的设置: SpO2正常值98~100%(吸空气时SpO2测得值≥95%~97%),通常报警低限的设置应高于90%(SpO2<90%为轻度低氧血症,SpO2<85%为重度低氧血症)。
3.血压报警值的设置:正常收缩压11.99~18.67kPa (90~
140mmHg),舒张压7.99~11.99kPa (60~90mmHg)。
根据患者病史、病情适当调整报警值的范围,通常调节收缩压、舒张压报警的高低限为患者所测血压的±20%。
4.呼吸报警值的设置:通常为患者呼吸的±20%;但最低限为8~10次
/min;最高限为35次/min。
在呼吸报警中还有呼吸暂停时间的报警,通常应小于20秒。
1/ 1。
心电监护报警设置

监护仪报警规范设置
一、报警范围设置原则:
1.根据病情及监护需要调整主要监护参数报警上下限,并随时调整设置,避免漏报及无效报警。
2.根据医疗设定目标值。
3.根据正常值,调定允许的最低安全范围。
生命体征异常者:根据病情、异常值、医嘱设置。
报警限不是正常范围而是安全范围。
二、心电监护报警设置方法
(一)心率报警设置
1.正常心率(60-100 次/分),若无特殊情况,以现有的心率值上下限各上浮及下浮10%-20%,一般以上限不超过100次/分和下限不低于60次/分为宜。
2.异常心率:心率过快或过慢时,上限为当前值加5%;下限为当前值减5%;
(二)血压设置
1.正常血压(90-140/60-90mmHg),若无特殊情况,以现有的血压值上下限各上浮及下浮10%-20%,一般收缩压上限为140 mmHg,下限为90 mmHg ;舒张压上限为90 mmHg,下限
60mmHg 为宜。
收缩压、舒张压高者:收缩压、舒张压上限为目前血压值加5%
低血压者:收缩压、舒张压下限为目前血压值减5%
2.高血压患者,应询问平时血压控制范围,根据医嘱调节报警限。
3.需要严格控制血压或使用血管活性药的患者(如主动脉夹层、液体复苏过程),根据医嘱调节报警限。
4.如治疗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血压无法维持在正常范围,根据医嘱调节报警限。
(三)呼吸设置
呼吸:下限12次/分,上限24次/分;
呼吸过快时,上限为当前值加5%;呼吸减慢时,下限为当前值减5%
(四)氧饱和度设置
氧饱和度常规设置上限为100%,下限为90%,如某些原因无法维持在90%,
下限为当前值减5%;或根据医嘱调节报警限。
心电监护仪报警上下限设置规范

心电监护仪报警上下限树立典型之阳早格格创做
一、监护仪报警设定的准则:1 包管病人的仄安.2 报警音量的树立必须包管护士正在处事范畴之内不妨听到.
3 不允许关关报警功能,除非患者处于临末状态,家属央供搁弃抢救及治疗;正正在抢救时才不妨姑且关关.
4 报警范畴的设定不是仄常范畴,而应是仄安范畴.
5 报警范畴应根据情况随时安排,起码每班查看一次树立是可合理.接接班时,接班者按央供安排报警上下限.
6 转运历程中,转运监护仪上的报警设定必须取床边监护仪相共.两、报警参数
1心率:自己心率上下的10%-20%.下限不得矮于40次/分,上限不得下于150次/分.波速25mm/s.2 血压:根据医死医嘱央供的设定范畴,如果不简直央供,根据仄常范畴设定SBP90-140mmHg,DBP60-90mmHg,MAP70-110mmHg.例:下血压.颅脑脚术.心脑血管徐病患者,根据医死医嘱举止树立.波速25mm/s 3指脉氧鼓战度:报警上下限设为90%~100%;或者根据病情树立.例:COPD患者设为85%~100%.波速25mm/s. 4呼吸:自己呼吸上下的10%—20%.呼吸仄常者,下限不得矮于8次/分,上限不得下于30次/分.波速6.25mm/s.
三、注意:1)3导联心电监护不妨赢得I.II.III.导联心电图.2)5导联心电监护不妨赢得I.II.III.AVR.AVF.AVT.V导联心电图.3) 最时常使用的是II导联心电图.4)感知呼吸的电极I导联时:RA战LA;II导联时:RA战LL.。
监护仪报警设置规范

监护仪报警设置规范
1.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内,报警设置为:
心率:下限60次/分,上限100次/分;
呼吸:下限12次/分,上限24次/分;
指脉氧:下限95%,上限100%;
血压:收缩压:下限90mmHg, 上限140mmHg;
舒张压:下限60mmHg,上限90mmHg。
2.生命体征异常者:(1)根据医嘱、病情设定。
(2)根据异常值设定。
收缩压高者:上限为目前收缩压加5%;
舒张压高者:上限为目前舒张压加5%;
低血压者:收缩压下限为目前收缩压减5%,舒张压下限为目前舒张压减5%;
指脉氧过低时,下限为当前值减5%;
心率、呼吸过快时,上限为当前值加5%;
心率、呼吸减慢时,上限为当前值减5%。
心电监护仪报警上下限设置要求

成人心电监护仪报警范围参考值设置——数值设置1.心率:(1)生命体征稳定在正常范围以内的患者设置正常范围即可,60-100次/分(2)生命体征异常的患者:心率快于正常者,报警上限设置自身心率增加5%~10%,下限减去20%-30%;心率慢于正常者,报警上限设置自身心率增加20%~30%,下限减去5%-10%。
2.血氧饱和度(SP02):(1)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设定在85%以上;(2)没有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设定在95%以上;(3)高流量吸氧者SPO2仍低于95%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数值下浮5%作为报警下限。
下限不得低于85%。
3.血压:(1)报警值的设置根据医生医嘱要求的血压范围设定。
(2)如果没有具体要求,在正常范围以内的患者设置正常范围即可,正常范围设定收缩压(SBP)90-140mmHg,舒张压(DBP)60-90mmH,平均动脉压(map)70-110mmg(3)如病人为异常血压:血压高于正常者,报警上限设置自身血压增加5%~10%,下限减去20%~30%。
血压低于正常者,报警上限设置自身血压增加20%~30%,下限减去5%~10%。
4.呼吸:一、报警值的设置在其自身值的基础上±20%,低限不得低于8次。
二、常规必须把报警处于开通状态,包括心率已经设定的心律失常分析、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其他数据根据具体情况及医生要求。
三、起搏器安置术后在使用监护仪时需打开监护仪的起搏开关,避免造成误报警而延误患者的病情。
四、当监测的生命体征数值超出报警高低设置限时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分析原因,而不能盲目地调节报警参数。
五、对于特殊患者生命体征到达报警高值或低值时汇报医生无处理意见时,报警应在安全范围内适当调节,心率的安全范围在45-65次/分之间,否则易引起血液动力学障碍。
血压的安全范围在160/100mmHg。
儿童可参照执行。
1.Ⅰ型呼吸衰竭PaO2<60mmHg PaCO2正常或下降 2.Ⅱ型呼吸衰竭 PaO2<60mmHg PaCO2>50 mmHg监护仪报警参考值。
心电监护仪报警范围设置

如果医生有特殊要求可按医生的要求
No 设置,如移植,虽然患者平时血压就
在170mmHg左右,但医生要求术后 必须控制在180mmHg以内,那上限 就设置180mmHg。
Image
No 血氧饱和度Βιβλιοθήκη 设置:正常范围95~100%,如果波动范围较大,最 低设置不低于90%。
如果肺功能不好,氧饱和度在85%以上,一
Image 段时间内也升不上去,那下限可适当下调2
个百分点随时监测。
Image 如果患者生命体征平时是正常的,只是因 烦躁一时的加快,可按正常范围调节;
No 患者平时生命体征就高于或低于正常值:
如心率是50次/分;
或因为术后暂时一段时间内加快,短时间 内又恢复不到正常,但对患者病情影响不
Image 大;
可根据实测数值上下浮动10~20%,以后随 时根据监测数值再进行调整
No 报警范围设置
如果监测正常:原则上为监测数值上下浮动 10~20%或生命体征的正常值,如:心率: 60~100次/分
Image 如果监测数值不正常,一定要评估一下患 者处于什么情况再调节。
如抢救时,我们护士随时监测,报警范围 也可不管
No 报警范围设置
其他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报警范围, 如:
监护仪报警上下限设置规范

监护仪报警上下限设置规范一、设置目的1.保证患者的安全。
2.减少护士的工作风险,及时发现病人的异常生命体征。
3.使监护仪物尽其用,更加准确的反应出病人的病情变化。
二、设置原则1.不是设置正常范围,而是设置安全范围。
2.根据患者前一日24小时的生命体征波动范围、病情的动态变化及医嘱进行设置。
(特殊情况例外:病情突变、手术等)3.报警上下限的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病人病情的动态变化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
4.每天必须设置一次。
5.异常范围的设置要与医生及时联系三、设置规范心率设置原则1.正常范围:患者前24小时心率处于在正常范围中间段区间(65—95次/分),且目前病情平稳,报警上下限的设置为上限100次/分;下限60次/分。
2.正常临界范围:患者前24小时心率处于正常临界范围时,且目前病情平稳,报警上下限的设置如下:临近60次/分时,上限设为100次/分;下限设为递减10%-20%(根据病人的病情设定);临近100次/分时,下限为60次/分;上限设为递增10%-20%(根据病人的病情设定)。
3.异常范围:患者前24小时心率超出正常范围:低于正常范围者,上限设置依据24小时波动增加20%,下限递减10%(但极限不低于50次/分,且及时与医生沟通,高度关注患者)。
高于正常范围者,下限设置依据24小时波动递减20%,上限递增10% (但极限不高于150次/分,且及时与医生沟通共同商榷决定)。
血压设置原则1.正常范围:患者前24小时血压处于正常范围,报警上下限的设置为:收缩压上限140 mmHg,下限90 mmHg;舒张压上限90 mmHg,下限60 mmHg(正常临界状态除外)2.正常临界范围以及异常范围:上下限报警设置依据前24小时波动为基线,上下增减20 %。
(收缩压上限极限不高于180 mmHg,下限不低60mmHg;舒张压上限不超过110,下限不低40mmHg。
同时与医生取得联系共同商榷决定)3.危象状态的血压(60mmHg>收缩压>180mmHg;40mmHg>舒张压>110mmHg):必须与医生联系共同商榷决定,动态监测血压变化血氧设置原则正常范围:上限100%,下限95%异常情况:必须与医生共同商榷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电监护仪报警上下限设置规范
一、监护仪报警设定的原则:
1 保证病人的安全。
2 报警音量的设置必须保证护士在工作范围之内能够听到。
3 不允许关闭报警功能,除非患者处于临终状态,家属要求放弃抢救及治疗;正在抢救时才可以暂时关闭。
4 报警范围的设定不是正常范围,而应是安全范围。
5 报警范围应根据情况随时调整,至少每班检查一次设置是否合理。
交接班时,接班者按要求调节报警上下限。
6 转运过程中,转运监护仪上的报警设定必须与床边监护仪相同。
二、报警参数
1心率:自身心率上下的10%-20%。
下限不得低于40次/分,上限不得高于150次/分。
波速25mm/s。
2 血压:根据医生医嘱要求的设定范围,如果没有具体要求,根据正常范围设定SBP90-140mmHg,DBP60-90mmHg,MAP70-110mmHg。
例:高血压.颅脑手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医生医嘱进行设置。
波速25mm/s
3指脉氧饱和度:报警上下限设为90%~100%;或根据病情设置。
例:COPD患者设为85%~100%。
波速25mm/s。
4呼吸:自身呼吸上下的10%—20%。
呼吸正常者,下限不得低于8次/分,上限不得高于30次/分。
波速6.25mm/s。
三、注意:
1) 3导联心电监护可以获得I.II.III.导联心电图。
2)5导联心电监护可以获得I.II.III.A VR.A VF.A VT.V导联心电图。
3) 最常用的是II导联心电图。
4)感知呼吸的电极I导联时:RA和LA;II导联时:RA和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