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PPT课件
第一课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说课稿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下午)好!我是XX号,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是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的第一课。
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课程要重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的范围、性质,美术各门类的特点和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
(2)帮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典型分析,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尽量做到每课教学能使学生了解相关的美术观点、美术规律。
重在理解、贯通,养成独立分析能力,而不在于记住个别结论。
(3)学生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美术现象,结合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包括作著录、绘示意图、做统计、调查报告等),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第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概略地了解美术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的门类,懂得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哪些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受到审美教育。
二、学生分析:大部分同学初中根本没上过美术课,对美术课早已麻木,失去兴趣。
不了解其对健康心理的塑造和个人素质的完善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一幅经典绘画直观的形象和蕴涵的丰富哲理会影响人的一生。
三、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美术范畴,建立“大美术” 观念。
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情感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培养学习兴趣,掌握鉴赏方法五、教学难点:应用该方法进行练习。
六、教学方法:激趣法、多媒体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在小学和初中都学习了美术,你都喜欢哪些美术作品,请说说原因。
美术鉴赏模块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美术鉴赏模块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课题:《美术鉴赏》模块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学设计与授课:瓦房店市第六高级中学王岩推荐:大连教育学院高中教师教育中心相毅敏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案)瓦房店市第六高级中学王岩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2.理解、区分美术“鉴赏”与美术“欣赏”;理解具象作品、意向作品、以及抽象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的关系。
懂得美术鉴赏对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难点: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学生会使用专业术语描绘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表述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师: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人们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各种专门的技术以维持自身的生存,更需要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善美好的人生。
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是完满和有意义的。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培养审美的情趣和审美的眼睛。
培养审美的眼睛有两个途径:一是欣赏大自然;二是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美术鉴赏》的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师:大屏幕出现课题)(二)新授:1.讲授美术的概念①什么是美术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
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②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 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课件(共40张ppt)

意义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
《拾穗》中,农民的贫穷与地主的丰收形 成鲜明的对比,但这种对比不是利用脸部的 表情而是略去细节的人物动作与环境,他使 人物具有了雕塑的力量,从而歌颂了劳动者 质朴、勤劳的美德。正如他自己所表达一样, 他真实地生活、真实地创作 。
拾穗(油画,83.5厘 米×111厘米,1857年, 巴黎卢浮宫藏) 米勒 (法国)
美术鉴与赏的区别
所谓“鉴”,就是归类、分析、判断,具
体的说,就是要弄明白一件美术作品的作者、
创作年代、材料、手段、语言形式和内容等直
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以及美术作品产生的社
会、历史、文化背景等相关知识。
所谓“赏”即欣赏,就是接受者把他通过鉴
别获得的感受、体验、联想等与个人经验相结 合,进行综合的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
神采、气韵、意境,都是无形之物,他须要通过 有形的用笔,结构与章法加以表现。神采美只有 通过形质美才能表现出来。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6.摄影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按内容:人物摄影、风景摄影、动物摄影、 静物摄影。
看到周围的情况,但从其视图上就
可以看出其高度、造型和明亮的盖
瓦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美国纽约建筑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4.设计(工艺)
按功能:实用美术、商业美术、特 种工艺美术。
意义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
高中人教版美术鉴赏(一)中国美术鉴赏1学些美术鉴赏知识课件(共31张PPT)

• C题材内容---绘画可分为人物画、风 景画、静物画、动物画等。
• D作品的形式---绘画可分为壁画、年 画、连环画、漫画、宣传画、插图等。
油画 版画
水彩 水粉
年画 宣传画
漫画 插画
雕塑:指用各 种可塑材料(如石膏、 树脂、粘土等)或可 雕、可刻的硬质材料 (如木材、石头、金 属、玉等),创造出 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 可触的艺术形象,借 以反映社会生活、表 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 审美情感、审美理想 的艺术。
思考:“art”一词有“美术”和 “艺术”的含义,那么“美术”和 “艺术”两者的领域是否等同?
• 在艺术分类中,美术 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 空间艺术。但是美术不等 于艺术。(艺术包括文学、 音乐、舞蹈、戏剧、影视、 杂技、美术等)我们要把 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
“美术”的定义和类型:
• 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 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 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 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 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 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宫殿建筑 纪念性建筑
宗教建筑 园林建筑
美术鉴赏的方法:
•(1).感悟鉴赏 •(2).社会学鉴赏 •(3).比较式鉴赏
感悟鉴赏:从自身 的经验出发,充满想 象力和激情地去欣赏 美术作品。在欣赏过 程中,可以任由思维 自由想象而不受限制 -----适合于写意性 和表现性的艺术作品, 因为这类作品所追求 的不是客观地记录形 象,而是通过主观化 的形象处理来表达艺 术家的情感。
雕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它 划分为以下不同的类别:
• A. 制作工艺----雕塑可分为雕和塑。
新人教版高中美术中国美术鉴赏 1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课件 (共79张PPT)

欣赏他们时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通过 同一个感官来实现的
———— 视觉
一、什么是美术?
学术界 没有 明确定义……
美术-------视觉艺术
• 由于美术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是客观事 物视觉形象的构成因素,人们欣赏时 也是通过视觉感官感受到它的形象的, 所以,美术又称视觉艺术 。
美术-------造型艺术
那么艺术就是指美术吗?
音乐、舞蹈、戏剧与美术有关系 吗?
当音乐以MTV的形式出现的时候,就 不仅是听声音了,而是出现了可供欣 赏的画面,这时,音乐与美术有没有 关系?
同样,舞蹈和戏剧呢?
以舞台画面出现时都与美术产生了联 系。如邰丽华的千手观音。如戏剧类 的变脸等。
有没有发现我们刚才欣赏的讨论的内容都 属于什么?
• “美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构图、 透视、用光等艺术手段,在一定的空间中 塑造直接可视的平面形象或立体形象的艺 术。
• 可以感觉到实际物象的形状外貌,这样对 象的外形便是美术的基础,造形是美术的 特殊功能,所以我们可称它为造型艺术
美术-------空间艺术
• 由于美术形象是在空间二维或三维中展开, 所以人们也称它为空间艺术
广义分类:
世界上的美术作品,从物质材料和制作方 法看,可以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设计、书法、工业设计、装饰 艺术等几个门类,它们还可以从不同角度 进一步细分。如书法可以分篆书、隶书、 草书、行书、楷书等。其中每一个小类还 可以进一步划分。如篆书则还包括商代的 甲骨文、周代的金文、战国篆书和秦代小 篆。
什么是美术?
徐 悲 鸿 《 芭 蕉 夜 雨 》
:
素 描
荷 玛 像
长 信 宫 灯
欧洲建筑
摄 影 新 媒 体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
南
宋
)
《
泼
墨
仙
人
图
》
梵高(荷兰)《星月夜》
表现手法之 抽象绘画
吴冠中(当代) 《春如线》
康定斯基(俄国)《即兴之作》
中国画中的写意画与工笔画
1.写意画:生宣、水墨交融 2.工笔画:熟宣、工整精细 3.兼工带写
图 》梁
楷 ( 南 宋 ) 《 泼 墨 仙 人
之何 二家 》英
( 当 代 ) 《 四 季 美 人 图
欣赏作品,试着说出其内涵。
《墨梅图》上题《咏梅诗》一首: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 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 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 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 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 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 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美术:泛指创作占有一定 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 性的艺术,就叫作美术。
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画布、 泥土、石头、木料、金属、木头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 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思想 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思考:什么是“鉴赏”?
欣赏 ——使人赏心悦目 鉴赏 ——鉴别和欣赏
鉴赏的内涵大于欣赏
思考:什么是“鉴赏”?
“鉴赏”和“欣赏”虽只一字之差,其意义却
大不相同。
是怀着喜欢与美好的心情去品味、
感受你认为美好的东西。而
是通过对
照、比较、评价判断和知识性的欣赏。从定义
来看,很明显欣赏和鉴赏是在两个层次上,如
果将美术的赏析看成一片海,那欣赏就是浅海,
而鉴赏就是深海。用比较文学的语言来说,鉴
《格尔尼卡》1937年 毕加索(西班牙) 立体 派
素养与情操——美术鉴赏的意义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43张PPT)

南宋 李唐《采薇图》
8/31/2024
活动五:学习评价 按照下表要求比较李唐和高更的作品, 将你的评价与同学分享,并展开辨析和互评。
内容 《采薇图》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时代 背景
画家 经历
创作 意图
8/31/2024
南宋 李唐《采薇图》赏析
《采薇图》是一幅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 以殷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为题。
8/31/2024
活动一:欣赏作品小组探讨后回答问题
1、这幅画是以什么形式展开的?题材是什么?画了 几个场景?这些人物分别在做什么? 2、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头发、服饰、体态、动态神 态)各有什么特点?哪些细节最让你有感受? 3、你从这幅作品中还读出了哪些信息?
8/31/2024
作品局部细节分析
作品《捣练图》是唐代画家张萱的代表作,画面以横幅长卷展开, 描绘了盛唐时期宫廷贵族妇女劳动的场景。
中间一个正在伸手采摘果子的青年,代表生命的成长和 成熟。
画面的最左端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代表着生命的死 亡和终结。画上的人物以各自的方式向我们诉说着生命的过 程和状态。
此画反映了高更完整的人生观,表现了人类从出生到死 亡的过程。
8/31/2024
审美判断:四川省安岳县石窟佛像被油漆彩绘事件
8/31/2024
8/31/20Βιβλιοθήκη 4从这幅作品中,同学们读出了那么多信
息,这是否就是在进行美术鉴赏了呢?
8/31/2024
知识点一:美术欣赏和美术鉴赏的区别
欣赏:注重领略作品的视觉(形式)美感与趣味。 鉴赏:就是甄别、归类、分析、判断。
首先,就是要直观的鉴别,要弄明白一件美术 作品的作者、创作年代、材料、手段(方法)、语 言形式和内容等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
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教师活动:
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 基的《即兴之31》
提出问题:1、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 2、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 3、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
学生活动:
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
4、内容结构 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
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 意义。
二、教法:本课涉及的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演示法。
三、学法:观察、讨论、思考、记录、理解、记忆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美术 鉴赏,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理 由: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在看画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而然的引出美术鉴赏的 概念,比单纯由老师来讲述要直观和具有乐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什么是美术鉴赏?
3、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 教师活动:
让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美术作品有哪些种类,生活中接触过哪些; 对美术作品分类知识进行讲解,并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联系刚刚所 学到的知识,回答这些美术作品是属于什么种类。 学生活动: 以自己所知道了解到的知识,踊跃回答,谈谈自己知道的美术种类; 通过对分类知识的学习,尝试对教师展示的图片进行分类。 教师点评: 总结学生所提到的美术种类,给于肯定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我们所 提到的这些种类又是怎样来分类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美术作品它是怎样分 门别类的。 刚刚我们对美术作品的分类作了初步了解。这些分类并不是绝对的, 有的美术作品可以同时包含在两个或者几个种类之中,我们所提到的分类只 是我们理解美术的归纳和参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
1
鉴赏=欣赏?
❖ 欣赏:主要是以欣赏者为中心。欣赏就指欣赏者对 某事物进行在审美上的观察。
❖ 鉴赏:主要以其他人为中心。鉴赏主要是指鉴赏者 通过对事物在某方面的审美评价和介绍来表现事物 的价值,目的是引导其他人欣赏这个事物。
.
2
美术的来源
❖ 美术、艺术: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都指自然 造化的人工艺术,即通过手工制作的一种艺术。包 括文学、音乐和戏剧等等。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 界才把“美术”和“艺术”。
画人物的民族传统风格,至
此已经形成。
.
9
作品欣赏
奔 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借助于马 昂扬奔驰的形象,寄予对祖 马 国强盛民族振兴的热望。并 ( 以此与观众在情感上引起共
鸣。
徐
悲 鸿 ❖ 马,是中国传统绘画的要表
现题材。徐悲鸿以淋漓的水
) 墨写意画法很好地表现出了
正面飞奔而来的骏马疾驰的
速度和力量。
.
10
安排要合理美观)
❖ 传移模(摹)写—即—临摹
.
11
小结
❖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美术的定义、范围; 2.结合美术的定义欣赏作品; 3.学习了中国古代评价美术的标准和原则。
.
12
.
6
作品欣赏
作品描绘了
《 宴
宴请宾客、 乐
歌舞声乐、
采 桑
采桑、狩猎、狩
交战(水战、猎
陆战)等场
交 战
景。
纹
壶
》
.
7
《宴乐采桑狩猎交战纹壶》
时代:战国早期
尺寸:通高40.7厘米,口径10.9厘米,现收藏故宫博物馆
容酒器。圆鼓腹,长颈,斜肩,侈口,圈足 。肩上一对 兽面衔环耳, 器身布满线刻图像,以斜角云纹为界带, 将画面分为三层,每层又有两种图景。从上至下,第一层 为竞射图和采桑图。第二层表现的是宴乐武舞和弋射、习 射图。第三层为陆上和水上的攻战图,刻画入微,形象生 动陆战图表现了架云梯登城的场面。此器造型古朴典雅, 刻画人物技法纯熟,画像内容反映了战国时代社会生活的 许多侧面,是研究战国时期生产、生活、战争、礼俗、建 筑等各方面的重要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 c、工艺美术:也叫实用美术,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 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如陶瓷、刺绣、编织等)
❖ d、建筑艺术:是以建筑的工程技术为基础的一种造型艺术。
.
5
作品欣赏
《放牧》 ❖ 艺术形式:雕刻岩画,岩石,
这自然界的基本要素,从远 古时代起,它就不断地被人 类使用着,作为劳动工具, 作为日常用品。 ❖ 岩石,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 的画布,先民们在岩石上刻 划和涂绘,来描绘人类的自 身生活, 以及他们的想象和 愿望,这就是岩画。 ❖ 年代:古代 ❖ 内容:对动物的各种基本形 状和人手掌的描写,表达出 当时人类的生活方式。
.
4
美术的种类
❖ a、绘画: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 (如油画、国画、素描、水彩、版画、壁画。)
❖ b、雕塑:又称雕刻(圆雕、浮雕、透雕),指用各种可塑 材料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 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 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 想的艺术。(如石膏像、木雕等。)
❖ 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艺术包含美术,美术是艺术 的一个门类,艺术还包括音乐、戏曲、影视、文学、 杂技等。
.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美术的定义
❖ 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 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 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 美术的范畴: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园林)、设计艺术、摄影等。在中国还 包括书法和篆刻。
“六法”理论 (中国古代品评美术作品的标准和重要原则)
❖ 气韵生动—即—气质,作品的精神内涵 (作品和作品的形象 有生动的气度、具有生命力。)
❖ 骨法用笔—即—用笔 (指用笔力度) ❖ 应物象形—即—形象 (指描绘的形象要形似) ❖ 随类赋彩—即—色彩 (指色彩要与所画的物象相似。对色彩
感觉稍作介绍。) ❖ 经营位置—即—构图 (作品要注意构图,作品中各物件的
.
8
帛
作品欣赏
画 《
《人物御龙帛画》帛画正中 绘一有胡须的男子,峨冠博 带,上遮华盖,侧身驭龙。
人 龙身前下方有一大鱼开道,
物 龙尾立一白鸟护卫,显示主
御 龙
人的华贵。全图人物形象富 有神采,尤其是配长剑,执 缰绳的姿态,颇有大丈夫气
帛 概。线条有轻重刚柔之变,
画 色彩平涂与渲染兼用,运笔
潇洒自如。可以说,我国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