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必须掌握的初三历史知识点

必须掌握的初三历史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
1. 三皇五帝和夏、商、周
- 三皇五帝:神话中的远古统治者,分别是伏羲、女娲、黄帝、颛顼、尧、舜、禹。
- 夏、商、周:中国远古时期的三个朝代,夏朝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是商业发达的朝代,周朝是中国历
史上最长的朝代。
2. 秦朝和汉朝
-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统一
六国后建立,实行了许多重要的制度和政策,如统一文字、度量衡等。
- 汉朝:秦朝灭亡后,刘邦建立的朝代,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
两个时期,西汉时期最为繁荣,东汉时期逐渐衰落。
3. 隋朝和唐朝
- 隋朝:隋文帝统一北方后建立的朝代,统一度量衡、货币制度,修建了大运河。
- 唐朝: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开创了唐代文化的鼎盛时期,有着辉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成就。
二、世界史知识点
1. 文艺复兴
- 文艺复兴:发源于欧洲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对中世纪的宗教观念和封建制度进行了批判,提倡人文主义和个人自由。
2. 《宣言》
- 《宣言》: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于1848年发布的著名政治宣言,宣布了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世界两次大战
-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至1918年,是一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破坏。
-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至1945年,是一场全球性的战争,由法西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家组成的轴心国与盟军国家之间的冲突。
以上是初三历史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希望对你的有所帮助。
初三历史必须掌握的知识

初三历史必须掌握的知识为了确保初三学生在历史学科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本文将列出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增强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认知,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西周- 夏朝的建立与覆灭- 商朝的兴衰- 西周的分封制与礼乐文明2. 春秋战国-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诸侯国的兼并与争霸- 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兴起3. 秦、汉- 秦朝的统一与灭亡- 汉朝的兴衰-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4.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与魏、蜀、吴的兴衰- 两晋南北朝的更迭- 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5. 隋、唐、五代十国- 隋朝的建立与灭亡- 唐朝的繁荣与衰落- 五代十国的分裂与战乱6. 宋、元、明、清- 宋朝的兴衰- 元朝的统一与灭亡- 明朝的兴衰- 清朝的兴起与衰落二、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与晚清时期- 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2. 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动荡- 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改革开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三、世界史1.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 古埃及的文明成就-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古罗马的法律制度与扩张2. 中世纪欧洲与文艺复兴- 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3. 近现代欧洲与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拿破仑帝国与欧洲格局- 两次世界大战4. 美洲与非洲- 美洲的印第安文明- 非洲的奴隶贸易与殖民化5. 近现代国际关系- 冷战与美苏争霸- 全球化与当代国际关系四、历史分析方法与技能1. 年代推算- 掌握公元纪年法、农历纪年法等- 了解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与年代关系2. 地点与地域格局- 掌握重要历史事件的地理位置- 了解各地域的历史发展脉络3. 历史资料的搜集与解读- 学会查阅历史文献、地图、图片等资料- 提高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和解读能力4. 历史思维与论述能力- 培养批判性思维,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评价- 学会撰写历史论文和论述题掌握以上知识点和技能,将有助于初三学生在历史学科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三历史学习的核心知识点

初三历史学习的核心知识点
1. 中国古代历史
- 夏商周时期:了解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以及重要的历史事件。
- 秦汉时期:研究秦朝的统一、汉朝的兴盛,分析两个朝代的
政治、军事、科技等方面的成就。
- 魏晋南北朝时期:了解这一时期的政权更替、社会经济状况、文化艺术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 隋唐时期:研究隋朝和唐朝的政治制度、农业、手工业、商
业等方面的特点和变化。
- 宋辽金元时期:了解这一时期北方和南方政权的兴衰变迁,
以及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 明清时期:研究明朝和清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特
点和历史事件。
2. 世界古代文明
- 埃及古文明:了解埃及古文明的发展历程、政治制度、宗教、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 希腊罗马古文明:研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体制、哲学、
艺术、科技发展等方面的特点。
- 印度古文明:了解印度古文明的政治制度、宗教、社会阶级
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 中国古代与世界古代文明的交流:研究中国古代与埃及、希
腊罗马、印度等古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影响。
3. 现代史
- 近代中国的变革:研究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
的变革,探讨晚清时期的改革与变革运动。
- 世界两次大战: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分析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 冷战与现代国际关系:研究冷战时期的国际形势、主要冲突、国际组织的建立等内容。
以上是初三历史的核心知识点,通过这些内容,可以对中国古
代历史、世界古代文明和现代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一、古代亚非文明。
1. 古埃及文明。
- 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它定期泛滥,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其中胡夫金字塔最大。
-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2. 古巴比伦文明。
-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
- 古巴比伦人还发明了楔形文字。
3. 古印度文明。
- 印度河流域是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
- 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吠舍(平民)、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四个等级,此外还有“贱民”。
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主张“众生平等”。
二、古代欧洲文明。
1. 古希腊文明。
- 地理环境:多山、多岛屿、多港湾,这种环境促使古希腊形成众多城邦。
- 雅典民主政治:- 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外邦人、妇女、奴隶没有政治权利。
- 古希腊的建筑: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
2. 古罗马文明。
- 罗马共和国:- 公元前509年建立,国家权力机构有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
- 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 罗马帝国在2世纪时达到最大规模,地跨欧亚非三洲。
-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三、封建时代的欧洲。
1. 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
- 1世纪时,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创始人是耶稣。
- 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定为国教。
2. 法兰克王国。
- 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他皈依基督教,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支持。
- 查理曼帝国: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国王,他四处征伐,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初中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

初中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夏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传说中的大禹是夏朝的创始人。
2. 商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商朝的首都是殷墟。
3. 周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分为东周和西周两个时期。
4.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战国七雄并立的时期,中国历史上诸多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等众多重要人物就活跃于此时期。
5. 秦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始皇统一了六国。
6. 汉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7.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曹操、刘备、孙权是这个时期的主要人物。
8. 隋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大一统王朝,隋文帝统一了南北朝。
9. 唐朝:中国历史上的第四个大一统王朝,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
10. 宋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五个大一统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11. 元朝:中国历史上的第六个大一统王朝,由蒙古族的忽必烈建立。
12.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七个大一统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13. 清朝: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二、世界古代史知识点1.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是古代人类的伟大文明之一,尼罗河流域的河流决定了古埃及人的生活方式和农业生产。
2. 古巴比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是现在伊拉克地区的一种重要的古代文明,其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3. 古中国文明:古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杰出的文明之一,创造了众多的发明和发现,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
4. 希腊古典文明:希腊古典文明是古代希腊时期的文明,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哲学家、艺术家和政治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伯里克利等。
5. 古罗马文明:古罗马文明是古代罗马的文明,对西方的政治、文化、法律等有着深远影响。
6. 波斯帝国:波斯帝国是古代波斯人建立的一个辽阔的帝国,统治了中东和东南欧的大部分地区。
初三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初三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一)夏商周时期
1、介绍夏商周时期的历史背景:这是以水利的发展、农业的发达和青
铜文明的发展为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2、夏朝的统治体制:建立日本月制政府,弘大和农政的施行;行宫殿制,建立中央历法。
3、商朝的统治体制:建立封建王朝,分封制,朝代变更;开展郡县制、博弈政府、得耳目车;采取五音制及乐制。
4、周朝的统治体制:“九卿、太史、六官、六卒”的政权组织形式,
启动转任制,采取《春秋》进行行政制度的改革;形成相对民主的分
封制及先民的传统礼仪。
(二)秦汉时期
1、介绍秦汉时期的历史背景:汉武帝时期,汉朝实行一统疆土、采用
中央集权而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封建统治制度。
2、秦朝的统治体制:采取长江以南十六国并为一政府,分五十二郡,
统一称秦国;实行政治标准化、法制化;实行戊戌变法和郡县制。
3、汉朝的统治体制:实行一国二制、建立中央集权;实行以官吏为主
的税收制度;重视兵势的发展,编制兵书,发布百官制。
初三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

初三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
以下是初三《历史》知识点的归纳总结精华:
1. 近代史:
- 了解近代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趋势,如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等。
- 研究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和改变。
2. 中国近现代史:
- 学习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过程,如晚清时期的变革、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
- 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 世界两次世界大战:
- 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
- 了解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4. 冷战与全球化:
- 学习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和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冲突与合作。
- 了解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5. 当代世界问题:
- 研究当代世界的问题和挑战,如环境污染、恐怖主义等。
- 了解国际组织和合作,如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
6. 文化与思想:
- 了解重要思想家和哲学家的思想,如启蒙运动和人权思想。
- 研究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交流与对话,如东西方文化的对比与融合。
以上是初三《历史》知识点的归纳总结精华,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从历史角度理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历程,认识历史对现实的影响和启示。
请注意,具体的学习内容可能因地区和教材版本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上只是一个概括。
初三历史重点知识归纳

初三历史重点知识归纳
一、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1.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黄河流域
2. 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殷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
3. 中华文化的主要特征——儒家思想、礼仪文化、文化交流
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起源——夏、商、周
2. 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形成——春秋战国、秦汉
3. 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衰落——唐宋、元明清
三、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
1. 农业经济的发展——夏商周、秦汉、唐宋
2. 工商业的兴起——唐宋、明清
3. 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四、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贡献
1.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主要成就——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等
2.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贡献对世界的影响——文化交流、科技创新
五、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 中国古代思想的传承——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
2.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创新——宋明理学、清代和谐思想、新文化
运动等
六、中国近代史的变革与发展
1. 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2. 中国近代史的思想变革——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3. 中国近代史的政治变革——北洋政府、国共合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以上就是初三历史重点知识的归纳,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了解中国文化、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科技文化、思想传承与创新、近代史变革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这些知识点,同时也要学会运用历史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学习初三历史的时候,学会总结需要背诵的知识点,理出一条线索,记忆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下面是为大家的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人类的出现
1、起源:非洲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
2、时间: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3、形成原因:长期的进化和劳动,在使用工具过程中学会了制造工具。
5、完全形成的人:进化阶段主要代表
早期猿人坦桑尼亚的“能人”
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早期智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
晚期智人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
二、人种的出现1、时间: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
2、分类及依据:根据人的体貌特征划分为黄种、黑种和白种人。
3、差异原因: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而成。
三、氏族社会1、形成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氏族。
2、阶段及特点:母系氏族特点:①由于“群婚”的缘故,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②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③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都以集体为基础。
父系氏族的特点:①婚姻关系相对固定,人们开始“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②男子在经济中开始占主导地位;③男子开始支配社会。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一四大文明古国名称建立时间统一时间大河流域(北纬20°—40°)文明成果
古代埃及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000年尼罗河流域金字塔
古代巴比伦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
古代印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
古代中国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3世纪长江、黄河流域分封制等
二、古代文明发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
1、气候湿润,光热充足;
2、水源充足,便于饮水、灌溉;
3、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三、古埃及相关知识补充1、评价金字塔:①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②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古埃及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③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给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
▲2、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意思是指: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埃及人民,也孕育了古代埃及文化
四、▲古代两河流域相关知识补充▲1、两河流域的最早居民是苏美尔人。
▲2、汉谟拉比的主要贡献:①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②制定《汉谟拉比法典》。
3、“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见之于《汉谟拉比法典》▲
4、《汉谟拉比法典》目的或实质:维护奴隶主利益。
▲
5、价值: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五、▲种姓制度婆罗门祭祀贵族掌握神权?
刹帝利国王、武士和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向国家纳上供,供养第一、二等级;首陀罗被征服的土著居民、贫困破产和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实质:维护奴隶主利益。
▲影响:激化了当时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西方文明之源
一、古代希腊文明
“木马计”的故事出自特洛伊战争,与古代希腊文明有关。
与希腊文明发展有关的重要地理因素是海洋。
二、雅典城邦的繁荣1、雅典城邦建立的时间:公元前8世纪▲2、雅典全盛时间: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
3、雅典繁荣表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4、雅典繁荣的原因:①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
②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权利,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重大问题。
③重视文化教育。
三、罗马共和国的兴亡(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
1、罗马城建立:公元前8世纪
2、共和国建立: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6世纪
)3、共和国发展:①逐步征服意大利半岛。
②为争夺地中海霸权,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同迦太基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胜利,占领北非部分地区。
③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地中海霸主,繁荣强盛。
4、罗马共和国的危机: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生严重的社会危机,斯巴达克起义发生于此时。
公元前49年,恺撒夺取政权。
5、罗马帝国建立的标志: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大权。
▲6、帝国取代共和国的主要原因:严重的社会危机。
7、帝国繁荣时期:帝国最初大约200年间,是当时世界上强大帝国之一。
帝国时期相当于中国的汉朝。
▲8、简述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27年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罗马城建立→罗马共和国→称霸地中海→罗马帝国(屋大维)前8世纪前509年前2世纪前27年
注意:雅典城邦的建立和罗马城的建立都在公元前8世纪。
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和罗马共和国的建立,都在公元前6世纪。
1.初三历史下册必背知识点总结
2.初三历史知识点大总结
3.xx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4.初三历史知识要点归纳
5.xx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