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急救应急预案样本

合集下载

产科急救应急预案

产科急救应急预案

产科急救应急预案在产科工作中,随时可能面临各种紧急情况,如产后大出血、羊水栓塞、子痫等,这些情况往往危及母婴生命安全。

为了有效应对产科突发事件,保障母婴安全,特制定本产科急救应急预案。

一、应急组织与职责(一)成立产科急救领导小组组长:由医院分管领导担任,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产科急救工作。

副组长:由产科主任担任,协助组长工作,负责具体组织和实施急救方案。

成员:包括产科医生、护士、麻醉师、检验科医生、血库工作人员等相关科室人员,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急救工作。

(二)职责分工1、组长职责(1)全面负责产科急救工作的指挥和协调,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2)在紧急情况下,有权调动医院的一切资源,包括人员、设备和物资等。

(3)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急救工作的进展情况。

2、副组长职责(1)协助组长制定和实施产科急救方案,组织现场抢救工作。

(2)负责与相关科室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各科室之间的密切配合。

(3)对急救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3、成员职责(1)产科医生负责对产妇进行病情评估和诊断,制定治疗方案。

实施紧急手术和操作,如剖宫产、子宫切除术等。

密切观察产妇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护士协助医生进行病情评估和诊断,做好护理记录。

执行医生的治疗方案,如输液、输血、给药等。

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

(3)麻醉师负责产妇的麻醉工作,确保手术安全。

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麻醉并发症。

(4)检验科医生负责产妇的血液、尿液等检验工作,及时提供检验结果。

协助医生进行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5)血库工作人员负责保障急救用血的供应,及时调配血液。

做好血液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

二、急救流程(一)接诊1、产妇到达医院后,急诊科护士应立即将产妇送至产科病房,并通知产科医生进行接诊。

2、产科医生应迅速对产妇进行病情评估,包括生命体征、胎位、宫缩情况、阴道出血等,初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二)诊断1、根据产妇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尽快明确诊断。

产科抢救应急预案方案模板

产科抢救应急预案方案模板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孕产妇及围产儿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命安全,提高产科急救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产科范围内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孕产妇及围产儿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产科抢救应急领导小组(1)组长:产科主任(2)副组长:产科副主任、麻醉科主任、ICU主任(3)成员:产科、麻醉科、ICU、儿科、急诊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医护人员职责:负责产科抢救工作的全面领导和指挥,制定抢救方案,协调各部门资源,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2. 产科抢救应急办公室(1)主任:产科护士长(2)副主任:产科责任护士(3)成员:产科医护人员职责:负责日常产科抢救工作的组织实施,制定抢救流程,组织培训,监督抢救工作落实。

3. 产科抢救应急专业小组(1)组长:产科主任(2)副组长:产科副主任(3)成员:产科、麻醉科、ICU、儿科等相关科室专业技术人员职责:负责抢救工作的技术指导,制定抢救方案,参与抢救工作,提高抢救成功率。

四、应急响应1. 一级响应(1)发生严重产科并发症,如产后出血、子痫、羊水栓塞等。

(2)孕产妇及围产儿生命体征不稳定,需紧急抢救。

(3)孕产妇及围产儿出现危及生命的突发状况。

2. 二级响应(1)发生产科并发症,如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等。

(2)孕产妇及围产儿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需紧急处理。

(3)孕产妇及围产儿出现其他紧急情况。

五、抢救流程1. 产科医护人员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抢救应急办公室组织抢救小组,到达现场后迅速进行评估。

3. 根据病情,制定抢救方案,并协调各部门资源。

4. 产科、麻醉科、ICU、儿科等相关科室密切配合,共同开展抢救工作。

5. 抢救过程中,密切关注孕产妇及围产儿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抢救成功后,及时将孕产妇及围产儿转至相应科室进行后续治疗。

7. 整理抢救资料,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产科抢救水平。

妇产科应急救援预案模板

妇产科应急救援预案模板

一、预案名称妇产科应急救援预案二、预案目的为提高妇产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灾害性事件的能力,确保母婴安全,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妇产科在处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灾害性事件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

四、应急原则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2. 统筹协调,分级负责;3. 反应及时,措施果断;4. 信息畅通,资源共享。

五、组织结构与职责1. 妇产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科主任- 副组长:科副主任- 成员:护士长、住院医师、护士等2. 职责:(1)制定本科室应急预案;(2)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3)负责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4)协调各部门,确保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六、应急响应流程1. 紧急事件报告(1)医护人员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重大灾害性事件时,应立即向科主任报告;(2)科主任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医院应急办报告。

2. 应急响应启动(1)医院应急办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2)妇产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物资、设备等投入应急工作。

3. 应急处置(1)医护人员根据病情,对孕产妇进行紧急救治;(2)保障孕产妇及新生儿安全,防止病情恶化;(3)及时沟通,确保信息畅通。

4. 应急结束(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重大灾害性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医院应急办宣布应急结束;(2)妇产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人员、物资、设备等撤回。

七、应急物资与设备1. 急救药品:止血药、抗生素、抗过敏药、止吐药等;2. 急救设备:氧气袋、吸痰器、除颤器、呼吸机、监护仪等;3. 其他物资:消毒用品、防护用品、应急照明设备等。

八、应急演练1. 演练内容:模拟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灾害性事件,包括火灾、地震、洪水、集体中毒等;2. 演练目的: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反应能力,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3. 演练周期: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

九、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需要修订,由妇产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修订。

产科急救应急演练预案

产科急救应急演练预案

一、目的为了提高产科急救能力,确保母婴安全,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产科所有医护人员,适用于产科发生的各类紧急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产科主任- 副组长:产科护士长- 成员:产科医生、护士、助产士、新生儿科医生、检验科、影像科等相关科室人员2. 应急小组- 急救小组:负责急救现场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后勤保障组:负责急救物资、设备的准备和供应- 信息联络组:负责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发布四、应急响应程序1. 发现紧急情况- 医护人员发现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2. 启动应急预案- 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到位。

3. 现场评估- 急救小组到达现场后,迅速对病情进行评估,确定救治方案。

4. 救治实施- 根据病情,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包括但不限于:- 胎儿宫内窘迫:进行胎儿监护,调整产程,必要时进行剖宫产。

- 产后出血:立即进行止血、输血、抗休克治疗。

- 新生儿窒息:进行新生儿复苏,包括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

5. 信息传递- 信息联络组及时向上级领导、家属及相关部门报告救治情况。

6. 后续处理- 急救结束后,应急小组对救治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五、应急物资及设备1. 急救药品:止血药、抗生素、输血用品等。

2. 急救设备: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呼吸机、新生儿复苏设备等。

3. 防护用品:口罩、手套、隔离衣等。

六、演练内容及流程1. 演练内容- 胎儿宫内窘迫急救演练- 产后出血急救演练- 新生儿窒息急救演练2. 演练流程- 确定演练时间、地点、人员及场景。

- 组织参演人员学习预案和相关知识。

- 进行模拟演练,包括现场评估、救治实施、信息传递等环节。

- 总结演练,评估演练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七、附则1. 本预案由产科主任负责解释。

产科应急救治预案

产科应急救治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母婴安全,提高产科救治水平,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救治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产科及新生儿科在孕产妇及新生儿发生紧急情况时,采取的应急救治措施。

三、应急原则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2. 统筹协调,分级负责;3. 反应及时,措施果断;4. 以人为本,确保母婴安全。

四、组织结构与职责1. 产科应急救治领导小组(1)组长:产科主任(2)副组长:主治医师、护士长(3)组员:全体产科医护人员2. 产科应急救治办公室(1)主任:护士长(2)副主任:助产士(3)成员:全体产科医护人员3. 产科应急救治专业小组(1)组长:主治医师(2)副组长:住院医师(3)组员:助产士、护士、新生儿科医师五、应急流程1. 产科首诊医师发现紧急情况时,立即报告副组长,并通知应急办公室。

2. 应急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到场。

3. 产科应急救治专业小组根据病情,迅速制定救治方案。

4. 相关科室(如麻醉科、输血科、新生儿科等)接到通知后,立即到位,配合产科进行救治。

5. 在救治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确保母婴安全。

六、应急措施1. 产后出血(1)立即进行宫缩剂注射,促进子宫收缩。

(2)建立静脉通路,输血、输液。

(3)如有必要,进行宫腔填塞、子宫动脉结扎等手术操作。

2. 羊水栓塞(1)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2)给予抗过敏、抗休克、抗纤维蛋白溶解等药物。

(3)必要时,进行剖宫产、紧急剖宫产等手术操作。

3. 胎盘早剥(1)立即给予宫缩剂注射,促进子宫收缩。

(2)进行阴道检查,了解胎盘剥离情况。

(3)如有必要,进行剖宫产、紧急剖宫产等手术操作。

4. 子痫(1)给予镇静、解痉、降压等药物。

(2)必要时,进行剖宫产、紧急剖宫产等手术操作。

七、演练与培训1. 定期组织产科医护人员进行应急救治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对新入职医护人员进行应急救治培训,确保人人掌握急救技能。

产科急救应急预案

产科急救应急预案

产科急救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目的产科急救应急预案是为了应对产科突发疾病或意外情况,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救治,最大限度地保护产妇和胎儿生命安全。

通过科学、规范的急救流程,减少事故伤害,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障医疗质量。

二、应急预案内容1.突发病情识别和应对流程(1)产妇出现剧烈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第一时间进行观察,并立即通知专业产科医生进行诊断。

(2)发现产妇有严重出血、高血压、心悸等情况时,应马上向领导汇报情况,并立即启动急救措施。

(3)胎儿窒息或羊水栓塞等情况发生时,应立即通知产科医生、呼吸科医生等医护人员进行救治。

2.急救设备和物资准备(1)产科急救包必须放置在易于取用的地方,包括止血带、医用垫、气囊、氧气瓶、输液器等急救用具。

(2)急救车辆和通道需要保持畅通,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转运到医疗点进行救治。

3.人员配备和分工(1)产科急救团队应包括产科医生、护士、呼吸科医生等专业人员,按照分工合作,快速处理急救病例。

(2)设立急救值班制度,保障24小时内有专业人员进行急救响应。

4.应急处置流程(2)到达患者现场后,立即进行病情评估和诊断,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急救措施。

(3)在进行急救过程中,要保持通畅的沟通,协调好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5.事故后续处理(1)事故发生后,要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2)对急救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医护人员的表现,对表现突出的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对存在不足的人员进行培训指导,提高应急处理的水平。

三、应急预案实施1.定期开展产科急救培训,提升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和应变能力。

2.经常组织模拟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

3.制定科学的急救演练计划,保证医护人员在平时就熟悉急救流程,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效率。

四、应急预案总结产科急救应急预案是医院产科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应急措施是保障产妇和胎儿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

产科应急处理预案方案模板

产科应急处理预案方案模板

一、目的为确保孕产妇及新生儿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命安全,提高产科应急处理能力,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产科在孕产妇分娩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紧急情况,包括但不限于:1. 产程异常;2. 产后出血;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 子宫破裂;5. 胎盘异常;6. 新生儿窒息;7. 其他危及母婴安全的紧急情况。

三、应急原则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2. 快速反应,措施果断;3. 协同作战,分级负责;4. 保障母婴安全,维护医疗秩序。

四、组织结构与职责1. 产科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业务院长副组长:医务部主任、妇产科主任组员:护理部主任、麻醉科主任、药剂科主任、检验科主任、影像科主任、产房助产长、病房护士长、住院部二线医生、副主任医师、后勤部主任。

2. 产科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1. 负责医院产科应急处理的领导和指挥;2. 负责产科应急措施的重大决策;3. 组织协调产科应急工作。

3. 产科应急处理办公室主任:医务部主任副主任:妇产科主任成员:护理部主任、麻醉科主任、检验科主任、药剂科主任、影像科主任、产房助产长、病房护士长。

4. 产科应急处理办公室职责1. 制定产科应急处理的对策、措施及应急预案;2. 建立与完善产科应急原则与流程;3. 组织协调产科应急工作;4. 组织预案演练和负责产科应急体系日常管理;5. 负责将会诊及抢救的危重孕产妇情况及时上报。

五、应急处理流程1. 紧急情况发生时,首诊医师应立即报告二线医师或科主任,必要时报告应急办,由应急办组织各专业协同制定治疗方案。

2. 产科应急处理办公室根据病情,组织相关科室进行抢救,包括:1. 建立静脉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2. 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3. 使用各种抢救药物,进行对症处理;4. 如需手术,做好术前准备工作,立即进行手术。

3. 严密观察孕产妇及新生儿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4. 病情稳定后,将孕产妇及新生儿转入相应病房继续观察。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产科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最新范本医院卫生院妇产科急救应急处置预案

最新范本医院卫生院妇产科急救应急处置预案

最新范本医院卫生院妇产科急救应急处置预案一、编制目的为加强我院妇产科急救管理,提高妇产科急救能力,确保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妇产科在接诊、治疗、分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急救情况,包括孕产妇突发疾病、分娩并发症、新生儿急救等。

三、组织机构成立妇产科急救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妇产科急救工作。

组长:院长副组长:副院长、妇产科主任组员:妇产科全体医护人员、急诊科、检验科、放射科等相关科室人员四、急救原则1. 以人为本,患者至上。

2. 及时、准确、高效地处理急救事件。

3. 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确保急救工作顺利进行。

4. 严格遵守医疗法律法规,保护患者隐私。

五、急救流程1. 接诊:首诊医师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根据病情制定初步治疗方案,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2. 评估:妇产科主任或上级医师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启动急救预案。

3. 启动预案:妇产科主任或上级医师宣布启动急救预案,各相关部门按照预案要求进行配合。

4. 救治:妇产科医护人员按照救治方案进行抢救,其他相关科室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5. 记录:妇产科护士负责记录急救过程,包括病情变化、救治措施、患者及家属沟通等内容。

6. 总结:急救结束后,妇产科主任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总结,分析急救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六、应急预案1. 孕产妇突发疾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抢救,通知相关科室会诊,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 分娩并发症: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抢救,通知相关科室会诊,确保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安全。

3. 新生儿急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抢救,通知相关科室会诊,确保新生儿生命安全。

七、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妇产科医护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急救能力。

2. 定期开展妇产科急救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科急救应急预案
一、目
加强产科急救管理,有效控制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保证母婴安全。

二、合用范畴
本预案合用于我院危重孕产妇急救应急解决工作。

三、应急原则
防止为主,常备不懈,统筹协调,分级负责,反映及时,办法坚决。

四、组织构造与职责:
1、产科急救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业务院长
副组长:医务部主任、住院部主任
组员:护理部主任、妇科门诊主任、麻醉科主任、药剂科主任、检查科主任、影像科主任、产房助产长、病房护士长、住院部二线医生、副主任医师、后勤部主任。

2、产科急救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2.1负责医院产科急救领导和指挥。

2.2负责产科急救应急办法重大决策。

3、产科急救应急办公室:
主任:医务部主任
副主任:住院部主任
成员:护理部主任、麻醉科主任、住院部二线医生、检查科主任、药剂科主任、影像科主任、产房助产长、病房护士长。

4、产科急救应急办公室职责:
4.1 制定产科急救对策、办法及应急预案。

4.2 建立与完善产科急救原则与流程。

4.3 组织协调产科急救工作。

4.4组织预案演习和负责产科急救体系寻常管理。

4.5 负责将会诊及急救危重孕产妇状况及时上报。

5、产科急救应急专业小组:
组长:住院部主任
副组长:麻醉科主任
组员:新生儿科、检查科主任、药剂科主任、影像科主任、
住院部医生、产房助产长、病房护士长
6、产科急救应急专业小组职责:
6.1 负责本院危重、疑难孕产妇急救工作。

6.2 依照孕产妇死亡及急救中诊治、急救薄弱环节,及时制定相应改进办法并指引贯彻。

6.3 及时完善各种急救记录。

五、产科急救应急流程:
1 院内产科急救流程:
1.1 首诊医师积极处置,同步及时报告二线医师或科主任,必要时报告应急办,由应急办组织各专业协同制定治疗方案。

1.2 应急办到达现场后负责组织急救:妇产科负责产科状况,由现场产科最高职称总指挥产科急救;麻醉科负责术中患者安全;药房负责组织急救应急药物;检查室、B超室负责随时提供急救需要各种辅助检查。

由产科总指挥指定一名医师负责记录病情并随时与患者家属沟通,指定一名护士负责记录口头医嘱及计算出入量等;请上级专家会诊时,由现场产科最高职称负责报告病史。

其他护士负责液体通道畅通,医疗物质供应及执行医嘱等;应急办负责现场协调及院内外联系。

2 院前产科急救流程:
2.1 妇产科接到出诊电话,询问并记录:地点、发病时间、初步诊断、当前病情、需求、联系电话等。

2.2 不需产科现场解决由住院医师及助产士出诊接产妇回院,需要产科现场紧急解决由总住院医师和助产士出诊。

如病情危重需要增援,在积极急救状况下同步报告应急办,必要时可直接报告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或直接向市妇幼院医院联系呼救。

2.3 应急办在处置同步及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依照急救工作状况进行人员、物资、设备调配。

3 产科急救保障办法:
3.1 医疗保障:妇产科负责实行医疗急救,应急办负责人员、物资协调,其她科室以妇产科工作为中心,协助医疗急救,保障药物、物资供应,做好妇产科急救辅助检查准备。

3.2 通讯与交通保障:各小构成员保证24小时开机,听候调遣,应急办负责急救车辆调配。

3.3 物资保障:妇产科负责产科急救药物和器械准备和保管;麻醉科负责麻醉急救药物和器械准备和保管,检查科负责组织血源,药房负责急救应急药物供应,产房负责急救车内急救用品齐备。

3.4 制度保障:实行问责制,全院医护人员及急救应急专业小构成员须严格服从应急办调遣,对不听从调遣或履行职责不力导致不良后果,医院予以相应惩罚。

4 高危孕产妇急救流程
六、高危孕产妇会诊、转诊应急管理
1 会诊
1.1 凡属于高危孕产妇,一律先通过本院产儿科合伙会诊后再转诊,必要时经医院会诊小组会诊;
1.2 医院会诊小构成员涉及:院长或业务院长、医务部主任、住院部主任、新儿科主任、内科主任、麻醉科主任等,医院会诊由医务部主任或业务院长组织;
1.3 会诊程序:经本院妇产科主任诊断,考虑为高危孕产妇需要会诊或转诊时,先经住院部妇产科主任和内科主任、儿科主任、麻醉科主任共同会诊,并及时报告医务部主任或业务院长,需要时可组织院内会诊,院内会诊由会诊小组会诊提出解决意见,需要转诊,由医务部主任或业务院长联系转诊,联系妇幼院医院派车来接,在车来接前做好院内急救解决妇幼院无车接时,可联系其她上级医院;
1.4 本院转诊上级医院为:市妇幼院、市中心医院
2 高危孕产妇三级转诊制度(一级医疗保健机构):
2.1 在负责高危妊娠监护与护理范畴内,妊娠合并轻度子痫前期,经积极治疗观测两周效果无明显者,须予以转诊。

2.2 产检中,如浮现如下高危因素,应转诊。

2.2.1 特殊基本状况:初产妇,年龄<18岁或≥35岁;体重<40公斤或>85公斤或过度肥胖(超原则体重20%);身高≤145公分;先天异常或遗传性疾病家族史。

2.2.2 异常妊娠及分娩史:不孕症、早产(≥2次以上者)、死产、畸形儿、阴道难产、剖宫产及产后出血史、新生儿溶血病。

2.2.3 妊娠合并症:妊娠合并心脏病、肝病、高血压、肾脏病、红斑狼疮、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血液病、严重贫血、肺结核、胸廓畸形、精神病、性病及其她感染等。

2.2.4 妊娠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病、前置胎盘、胎盘初期剥离、羊水过少或过多、胎儿宫内生长迟缓、胎膜早破(超过24小时无临产者)、母儿血型不合、过期妊娠等。

2.2.5 也许发生异常分娩因素:胎位异常、巨大胎儿、骨盆异常、软产道异常、多胎妊娠、盆腔肿瘤等。

2.2.6 妊娠不大于34周早产或胎膜早破者,应及时转诊。

2.3 预计胎儿体重≥4000克初产妇或有头盆不称者(胎头跨耻阳性或临界骨盆),凡医院无血源及剖腹产条件应及时转诊。

2.4 有产程异常:潜伏期延长,活跃期迟缓、停滞者,凡医院无血源及剖腹产条件应及时转诊。

2.5 发生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者,必要及时按《阳江市产科急救常规程序》解决。

出血量>500ml者应边急救边转诊,休克者应现场
急救,请区、县级孕产妇、围产儿急救小组会诊指引。

2.6 发生胎盘滞留引起产后出血(出血量>500ml),必要按《东莞市产科急救常规程序》解决。

严重粘连或植入者,不能强行剥离,必要及时转诊或请区、县级孕产妇、围产儿急救小组会诊指引或现场急救,并做好手术准备。

2.7 发生产道裂伤(血肿)出血者,必要按《东莞市产科产后出血诊断与防治常规》解决。

解决后仍有持续性出血者或裂伤严重者,必要及时转诊或请区、县级孕产妇、围产儿急救小组会诊指引,现场急救,并做好手术准备。

2.8 浮现先兆子宫破裂或可疑羊水栓塞症状时,必要在急请区、县级产科急救小组同步,做好输血和手术准备。

如正使用催产素者,必要及时停用。

2.9 浮现可疑凝血功能障碍所致产后出血(出血量>500ml)或DIC症状时,必要在急请区、县级产科急救小组同步,做好输血和手术准备。

发生以上情形,病情持续加重,且本院无法预估或无应急解决能力与条件时,应及时做好转诊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