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小小养殖场》导学案教学案_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小小养殖场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小小养殖场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小小养殖场北师大版一、学科背景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和空间等概念的学科。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数学在人类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开发他们数学智能和兴趣。

二、教材概述小小养殖场北师大版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材,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情境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本教材注重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注重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兴趣。

三、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的加减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加法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加法。

学生将通过慢慢增加的数值来逐渐掌握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同时,学生也将学会如何使用加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本单元中,学生还将学会以下内容:1.定位数字在数轴上;2.指出加数和加数的顺序不影响和的大小;3.在数表上找到和。

第二单元:减法减法是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将学会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同时,学生还将学会如何使用减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本单元中,学生还将学会以下内容:1.将一个数分解成一个减数和一个差;2.指出被减数和减数的替换不影响差的大小;3.认识数表中的减法。

第三单元:综合运用本单元将综合运用加减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生将学会如何将所学过的加减法知识用在实际生活中。

在本单元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以下内容:1.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2.数轴、数表的应用;3.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以情境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贯穿始终。

同时,以实物、数字图形和语言为教学手段,通过多维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小小养殖场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小小养殖场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小小养殖场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游戏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了解养殖过程,掌握一些基本概念;
3.能手工制作出鸡窝、猪圈等动物生活环境。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对养殖过程进行了解,掌握养殖的基本概念;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够制作出动物生活环境。

三、教学内容
1.探究“小小养殖场”;
2.认识养殖场中的动物;
3.制作鸡窝、猪圈等动物生活环境。

四、教学过程
1.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小小养殖场”
(1)通过观察图片或教具,让学生了解养殖场中的动物,并询问学生所知道的养殖场中的动物。

(2)教师讲解养殖场中各种动物的习性、生活习惯等内容。

2. 学生认识养殖场中的动物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养殖场中不同动物的特点,并学习相关的词汇,如:鸡、猪、羊、鹅等。

3. 制作动物生活环境
(1)教师示范制作鸡窝、猪圈等动物生活环境,让学生参与制作过程,并在其中学习数学知识,如:计算材料数量、尺寸大小等。

(2)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指导学生操作,并讲解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 学生展示制作成果
(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成果,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教师进行评价,指出学生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五、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观察、探究、游戏等多种形式,了解到养殖过程,掌握一些基本概念;
2.学生制作鸡窝、猪圈等动物生活环境的能力表现如何;
3.学生制作成果展示时的表现。

小小养殖场(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小小养殖场(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小小养殖场(教案)一、背景本教学内容适用于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本单元主题为“动物养殖”,通过引导学生参观小小养殖场,让学生学会认识、区分动物种类,并掌握简单的计数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能认识并区分不同的动物种类。

2.能用自然语言描述动物的外貌特征。

3.能掌握最基本的计数方法。

4.能用“多/少”来比较两组数量的大小。

三、教学内容3.1 集体活动1.带领学生参观小小养殖场,让学生熟悉各种动物的外貌特征,并提问学生动物名称。

2.让学生自由活动,观察动物并用自然语言描述动物的外貌特征。

3.引导学生参与到喂养动物中,让学生体验到养殖动物的生活。

3.2 计数和比较1.利用各种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对象(如桌子、椅子,花园等)让学生用自己的书包、铅笔、水杯等物体进行计数,并在纸上记录数字。

2.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用同样数量的小球、玩具等进行比较大小,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掌握最基本的数学概念。

3.3 小结通过以上的集体活动和课堂教学,学生们已经初步掌握了识别动物、计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将更加深入地探索和学习数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本教案主要是以观察、体验、探究为主,以小组合作、竞争为辅助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协作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要求1.学生必须携带笔记本、作业本、橡皮、铅笔等教学用品。

2.学生要遵守班级纪律,爱护动物,保护环境。

3.学生要在课后认真做好作业,独立思考并完成相关题目。

六、教学评价本教学内容主要侧重于启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应该及时关注和引导学生的表现,量化评价应以学生表现和参与度为主要评价标准。

七、自我检查作为教师,应该时刻关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做出反馈和调整,同时也应该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三单元小小养殖场-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三单元小小养殖场-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三单元小小养殖场-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简单的算数加减法运算;2.了解简单的面积计算方法;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小小养殖场;4.培养观察、记录和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算数的加减法运算;2.面积的计算;3.小小养殖场的设计。

三、教学重点1.算数的加减法运算;2.小小养殖场的设计。

四、教学难点1.面积的计算;2.小小养殖场的设计。

五、教学方法1.讲解法;2.演示法;3.实验法。

六、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教具、PPT等;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尺子等。

七、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一幅小小养殖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设计一个小小养殖场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2.讲解1.算数的加减法运算:通过PPT等讲解简单的算数加减法运算。

2.面积的计算:通过PPT等讲解矩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3.演示教师展示一个小小养殖场的设计,讲解设计思路,介绍设计过程中的算数和面积计算方法。

4.实验让学生分组设计自己的小小养殖场,通过实验锻炼观察、记录和推理的能力,同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设计。

5.总结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讨论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回顾所学知识。

八、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实验成果等;2.学生填写自评表,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

九、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算数加减法运算和面积计算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推理的能力,通过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最终完成自己的小小养殖场设计。

同时,本次教学也有不足之处,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第5课时 小小养殖场 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第5课时 小小养殖场 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5课时小小养殖场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养殖场的概念及养殖场的特点;2.了解养殖场中不同种类动物的名称;3.练习对不同物品的数量进行数数。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养殖场的特点;–理解和掌握不同种类动物的名称;–练习对不同物品的数量进行数数。

2.教学难点:–着重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动物数量的概念及其计数方法;–在数数过程中,指导学生数数时注意准确,不出漏数或重数。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师生互动问答:你们知道什么是养殖场吗?养殖场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讲述自己见过或了解过的养殖场经历。

2.新授(20分钟)–展示图片介绍养殖场里有哪些动物,如鸡、鸭、鹅、兔子、猫等;–介绍不同种类动物的特点和养殖方法;–让学生按序数写出不同种类动物的名称。

3.练习(20分钟)–给学生每人发放10个硬币或小石子,让学生在桌面上随意摆放;–提醒学生,你摆的这些硬币或小石子就像一个养殖场里的动物,你要数数你摆了多少个鸡,多少个鸭,多少个鹅等;–引导学生组合不同数量的硬币或小石子,并进行数量上的对比和排序。

4.小结(5分钟)–统计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情况,针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认可;–强调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养殖场的概念及动物名称,并强化数数练习。

四、教学方法1.桥梁式教学法:将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理解新知识。

2.演示法:以图片、实物等形式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3.合作探究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实践导向法: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促进知识的巩固与提高。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在数数过程中出现了漏数或重数的情况,需要进行针对性引导;2.为让数数过程更加生动,需要增加更多的实物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不同数量的变化;3.在练习环节中,学生的合作交流比较少,需要督促学生多交流,互相沟通,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5课时 小小养殖场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5课时 小小养殖场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5课时小小养殖场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三单元第5课时,课题是《小小养殖场》。

这一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学习用加法和减法计算养殖场中动物的总数;二是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用加法和减法计算养殖场中动物的总数。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这个方法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养殖场的模型、动物模型、计数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给学生展示一个养殖场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养殖场中有多少只动物。

2. 例题讲解:然后我会给学生出一道例题,比如:“养殖场中有3只鸡和2只鸭,请问养殖场中一共有多少只动物?”我会引导学生用加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学生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4. 小组合作:我会让学生分组,每组有一个养殖场的模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计算出养殖场中动物的总数。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小养殖场+ 3只鸡+ 2只鸭= 5只动物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养殖场中有5只鸡和3只鸭,请问养殖场中一共有多少只动物?2. 养殖场中有4只兔子和2只羊,请问养殖场中一共有多少只动物?答案:1. 5 + 3 = 8(只动物)2. 4 + 2 = 6(只动物)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用加法和减法计算养殖场中动物的总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应用这个方法到实际问题中还不够熟练,这是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重点关注和指导的地方。

对于拓展延伸,我可以在下一节课中给学生出一道更具挑战性的题目,比如:“养殖场中有鸡、鸭、兔子和羊,请问养殖场中一共有多少只动物?”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小养殖场》(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小小养殖场》(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小小养殖场教学设计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适用于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本节课将学习一个关于小小养殖场的数学问题。

通过解决问题,学生将深入了解数数和加法的概念和应用,加深对数学的认识。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数数和加法的概念。

2.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能够培养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和步骤步骤一:引入话题,了解养殖场1.教师介绍养殖场和养殖场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养殖场的基本情况。

2.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在一个小小的养殖场里,可以饲养猪、鸡、鸭等动物,也可以种植蔬菜等农作物。

这个小小的养殖场里有几只猪,请学生数数。

步骤二:加法小游戏1.告诉学生小小养殖场里的猪数量不断增长,需要进行加法计算,学生需要通过小游戏来进行练习。

2.教师可以先给出一些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

3.接着,为学生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解决方法。

比如:小小养殖场里原来有3头猪,过了一天,有2头小猪出生了,现在一共有几只猪?或者,小小养殖场里有5只猪,过了两天,每天都有1只小猪出生,现在一共有几只猪?4.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选出5道左右的问题,让学生搭配小组合作解答。

步骤三:小组讨论,设计自己的小小养殖场1.教师分发小组卡片,让学生分组,并要求学生协作设计自己的小小养殖场。

2.学生需要考虑自己的养殖场里将饲养多少只猪、鸡、鸭等动物,并且需要告诉其他小组自己养殖场里的动物数量是如何增长的。

3.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思路,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一起完成养殖场的设计。

步骤四:小组汇报和分享,提高自我评价能力1.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来进行养殖场分享,分享的内容包括:养殖场里的动物数量,增长方式等。

2.其他小组可以就分享的内容提出问题和建议,帮助改进养殖场的设计并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和试错方式掌握数数和加法等知识点,并且学习到团队合作和自我评价能力等一系列的重要技能。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单三单元《小小养殖场》教学设计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单三单元《小小养殖场》教学设计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单三单元《小小养殖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单三单元p30~31《小小养殖场》。

【教材简析】本节课教材设计了一系列的猜数游戏,通过具体的活动让学生既体会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

教材在编排上,把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问题,更多留给了教师和学生。

学生在教材上很难找到可以单纯地模仿与记忆的内容,而需要以“做数学”的方式参与学习活动,主动地去观察、想象、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理解这些词的含义并描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发展估算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由于学生年龄小,对于数量间相对大小关系的描述及对“多得多”“多一些”等概念的理解有一定困难。

教材首先借助一幅“小小养殖场”这一生活情境,呈现了鸡、鸭、鹅的数量,使学生理解感悟“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四个词语的意义。

然后通过一个猜数游戏,让学生猜一猜兔子的只数,感受“多得多”等词语的实际意义,既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又渗透了逼近的数学思想。

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接着通过选择的形式得到羊的只数,直观感受“差不多”的意义,体会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在课上教师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数学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数学素养,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学生体会和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对客观事物不仅能够进行定量刻画,还能够进行定性描述。

【教学目标】1.通过“小小养殖场”的生活情境,直观感受“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意义,体会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通过猜数游戏,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初步感受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和数感。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小小养殖场》导学案教学案_教学设计
项目内容
1.明明有30本图画书。

小红的图画书比明明的多一些,小军的图画书比明明的少一些。

三个人中谁的图画书最多?谁的图画书最少?
2.见教材第30页例题。

分析与解答:
(1)理解题意。

要求谁多谁少,就是比较92,22,100这三个数的大小,谁大,谁就多;谁小,谁就少。

(2)解决问题。

①探究三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因为10022,即鸡的只数鸭的只数鹅的只数,所以鸡最多,鹅最少。

②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100和22,这两个数之间相差几十,相差很多,用语言描述:100比22多得多,也可以说22比100少得多,因此可以说()比()多得多,()比()少得多。

100和92,这两个数之间相差不到十,相差较少,用语言描述:100比92多一些,也可以说92比100少一些,因此可以说()比()多一些,()比()少一些。

3.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量关系时,注意“多(少)一些”和“多(少)得多”的差别是强调多(少)的程度不同。

解决这类问题时,就要看哪个数更接近(),那个数就用“多(少)一些”;哪个数与比较量的差距大一些,那个数就用“多(少)得多”。

4.跑步的有86人。

拍球的人数比跑步的少得多,跳绳的人数比跑步的少一些。

拍球的可能有多少人?(画“○”)
跳绳的可能有多少人?(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