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

合集下载

重症监护病房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分析
d i s e a s e( C O P D)i n i n t e n s i v e c a r e u n i t( 1 C U) .Me t h o d s 5 4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C O P D i n I C U w 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r e e g r o u p s b a s e d 0 n v e n t i l a —
t i o n t i m e .T h e v e n t i l a t i o n t i me o f t h e g r o u p A( 1 8 c a s e s )w a s l e s s t h a n o r e q u a l 7 d a y s .T h e v e n t i l a t i o n t i m e o f t h e g r o u p B( 1 8 c a s e s )
s Ho s pi t al ,Nan ni n g, Gu a n g xi 5 3 0 40 5, C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r e l a t e d f a c t o r s o f m e c h a n i c a l v e n t i l a t i o n t i m e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h n o n a r y
wa s h i g h e r i n t h e g r o u p C t h a n i n t h e g r o u p A a n d B.T h e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g r o u p C h a d t h e mo s t h i s t o r y o f c e r e b r a l i n f a r c t i o n,a n d t h e l e v e l s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失败原因临床分析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失败原因临床分析
t r a n s d e r ma l d e h v e r y s y s t e ms o f p e n t a z o c i n e:i n v i t r o / i n v i v o p e r —
用量及患者满意度 。 其次 , 在要求无痛化舒适的医疗 环境 中 , 麻 醉医生和管床医生要严格交接患者使用镇痛药剂量 。 防止
参 考 文 献
[ 1 ] 胡兴 国 , 曾因明. 疼 痛的临床评 估与治疗 基础 [ M] / /  ̄心 良 , 曾 因明 , 陈伯銮 . 现代麻醉 学. 3 版. 北京: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0 4 :
2 5 4 0 . 2 5 7 2 .
理解并配合视觉模拟疼 痛 V A S 评 分和 R a m s a y 镇静评分 . 增 加对术后镇痛治疗 的配合程度 ,不论患者疼痛程度 如何 . 对 患者进行疼痛控制知识教育 , 可以改善患者对疼痛控制 的满
意度 。
[ 2 ]S e s s l e r C N , G r a p M J , R a m s a y M A . E v a l u a t i n g a n d m o n i t o r i n g a n a l g e s i a a n d s e d  ̄ i o n i n t h e i n t e n s i v e c a r e u n i t [ , 1 ] . C r i t C a r e ,
郝建光 张新 日
本研 究对 1 4 0例接受 有创机 械通气 治疗 的慢性 阻塞 性 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 A E C O P D) 患者 的临床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
析 ,探讨机 械通气治疗 失败 的主要 原 因 ,以期为临 床提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呼吸衰竭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疗效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呼吸衰竭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疗效研究

疗效 。方法 对 3 cP o例 O D重症呼吸 衰竭 患者进行 气管插 管并施行 机械通 气 , “ 出窗后 ” ,随机 分为序 贯 治 疗组 和 对 照组 ,序 贯 组 治 疗 方 法 : 出窗后 ,立 即拔 出气管 插 管 ,改 用 口鼻 面罩 双 水 平 气道 正压 通 气 ( A ) Bi P :对 照组治 疗方法 :肺部 感染控 制窗 出现 后 ,继续按 常规有创 机械通 气 方法治疗 , 以 目前临床 常 P 用压 力支持 通 气 ( s 模 式脱机 。 两组 同时进行监 护 ,观 察 两组 患者有创 通 气时间、呼吸机 相 关肺 炎 ( A ) P) V P 发生 例数 、总机械 通 气时间 、住 院时 间、监 护 时间、撤 机成 功例数 、住 院费用和 院内死亡例数 。结果 两
i f c i n a b e c n r l e , h I o t e a i n s( r a m n g o p we e x u a e a d n e t o h d e n o t o l d a f f h p t e t t e t e t r u ) r e t b t d n t e t d y o — n a i e e h n c l e t l t o ’ h o h r a f( o t o g o p w r k p r a e b n n i v s v m c a i a v n i a i n t e t e h l c n r i r u ) e e e t
c r . t e n i e c o v n i a o — s o i t d n u o i V P a d u c s i e w a i g n d a h a e h i c d n e f e t l t r a s c a e p e m n a( A ) n s c e s v e n n a d e t

呼吸内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

呼吸内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

呼吸内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
引言
呼吸内科涉及多种常见病种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档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呼吸内科常见病种的诊疗规范,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治疗患者。

常见呼吸内科病种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 病因:吸烟、环境污染等
- 诊断标准:肺功能检查、症状评估等
- 治疗策略: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康复治疗等
2. 哮喘
- 病因:遗传因素、过敏等
- 诊断标准:症状评估、肺功能测试等
- 治疗策略: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抗炎药物等
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 病因:感染、创伤等
- 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影像学等
- 治疗策略:机械通气、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等
4. 肺癌
- 病因:吸烟、环境因素等
- 诊断标准:影像学、组织活检等
- 治疗策略: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等
诊疗规范
在诊疗呼吸内科常见病种时,应注意以下规范:
1. 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包括症状、体征、影像学结果等。

2. 遵循诊断标准进行准确的诊断。

3. 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4. 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和评估疗效。

5.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6. 定期进行随访和复诊,持续监测患者病情。

结论
本文档为呼吸内科常见病种的诊疗规范提供了概述。

医务人员在诊治这些疾病时应遵循规范,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中的真实体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中的真实体验
c a i a n ia i n h n c l Ve tl t o
I ig MENG n —ig CHEN Yu q n , . P n , I Qig l , n — u 。 FAN a — a g , Xioj n 。 XU — o g 1 i Xuh n 。( .Nu sn p rme t r ig De at n , Afi ae z o n r l fl td Qu h u Ce ta Ho p tl f h j n Unv riy f i s i o Z ei g a a ie st o Tr dt n l a ii a Chn s Me iie o iee dcn ・Qu h u zo
【 y wo d h o i o sr cie p l n r ie s ( Ke r s c r n c b tu t u mo a y ds a e COP ;n a ie me h n c lv n i to e p re c ; l v D) iv sv c a ia e t a in; x ein e l
i a i e m e ha i a e tl to r r ntf r t e a r ra e a d m e i u ousnur i a e nv sv c n c lv n ia i n a e u ge o h pp op i t n tc l sng c r .
1 对 象 与 方 法
1 1 研 究 对 象 2 0 . 0 9年 1 1 — 2月 , 择 在 本 院 选 I U 经 过有 创机 械通 气治 疗后 转入 呼 吸科 的 C D C OP 患者 1 名 。入 选 标 准 为 : 1 患 者 能 够 回忆 机 械 通 2 ()
C D) OP 患者 具有病 情 危 重 复杂 、 心 都 受 到病 痛 巨 身

呼吸内科常见五种疾病诊疗规范标准

呼吸内科常见五种疾病诊疗规范标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定义: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

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

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能诊断为COPD。

二、临床表现:1.症状:(1)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

(2)咳痰: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常有脓性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4)喘息和胸闷:(5)全身性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

2.病史特征(危险因素和诱因):(1)吸烟史:多有长期较大量吸烟史。

(2)职业性或环境有害物质接触史:如较长期粉尘、烟雾、有害颗粒或有害气体接触史。

(3)家族史:COPD有家族聚集倾向。

(4)发病年龄及好发季节:多于中年以后发病,症状好发于秋冬寒冷季节;3.体征:COPD早期体征可不明显。

(1)视诊及触诊:胸部过度膨胀、前后径增大、剑突下胸骨下角(腹上角)增宽及腹部膨凸等;呼吸困难加重时常采取前倾坐位;低氧血症者可出现黏膜及皮肤紫绀,(2)叩诊:由于肺过度充气使心浊音界缩小,肺肝界降低,肺叩诊可呈过度清音。

(3)听诊:两肺呼吸音可减低,呼气相延长,平静呼吸时可闻干性啰音,两肺底或其他肺野可闻湿啰音;心音遥远,剑突部心音较清晰响亮。

三、实验室检查:1.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舒剂后FEV1/FVC%<70%者,可确定为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是判断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

2.胸部X线检查:X线检查对确定肺部并发症及与其他疾病(如肺间质纤维化、肺结核等)鉴别有重要意义。

主要X线征为肺过度充气:肺容积增大,胸腔前后径增长,肋骨走向变平,肺野透亮度增高,横膈位置低平,心脏悬垂狭长,肺门血管纹理呈残根状,肺野外周血管纹理纤细稀少等,有时可见肺大疱形成。

有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要点

有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要点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31282投稿邮箱:sjzxyx88@有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要点汪佳(黑龙江省医院呼吸内科,黑龙江 哈尔滨)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在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 RICU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 从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收治在RICU 的慢阻肺患者中,选取50例纳入此研究中,均接受有创呼吸机治疗,并探讨相关护理措施。

结果 50例患者中,治愈42例,死亡8例,平均通气时间(7.6±1.4)d;干预后患者PaO 2、SaO 2、PaO 2/FiO 2均高于干预前,中心静脉压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ICU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接受有创呼吸机治疗时,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通气时间,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RICU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创呼吸机;临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6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31.198本文引用格式:汪佳.有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要点[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1):282-283.0 引言近年来,肺部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中比较严重的一种为慢性阻塞性肺病,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肺部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通气功能减弱、通气障碍等症状,并且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肺功能会持续恶化,患者就会出现合并呼吸衰竭的症状,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将会导致患者窒息死亡[1]。

有创呼吸机是ICU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常见治疗方式,也是抢救患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临床应给予有效的护理配合,通过气道护理、呼吸机护理、用药指导、基础护理等措施进行干预,从而改善患者肺功能,预防并发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大大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2]。

9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应用机械通气发生呼吸机依赖患者脱机的护理

9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应用机械通气发生呼吸机依赖患者脱机的护理

2 护 理
2 1 人 工气 道的 护理 : . 慢性 阻 塞性肺 病 ( 0 D 以支气 管炎 症 , 道 C P ) 气 阻塞 为主 要特征 。肺部 感染 是引 发和 加重 慢性 阻塞 性肺 病合 并 呼 吸衰 竭 的主要 原 因 , 且多为 院 内感染 , 药高 率 , 耐 混合 感染 和 ( ) 重 感染 多[ 或 二 3 ] 慢性 阻塞 性肺病 患者病 情 反 复发 作 , 常使 用 广谱 抗 生素 、 素等 , 体 经 激 机 抵 抗力 低 下 , 久病 体虚 , 力 咳 嗽 、 且 无 咳痰 . 能 清 除气 道 内 分 泌物 , 引 不 易 起 肺不 张 和肺 部感 染 ; 而人 工气 道 的建立 使气 管直 接 向外 开放 , 去了 正 失 常情 况下 呼吸道 对病原 微 生 物的 过 滤 和非 特 异性 免 疫保 护 作 用 , 原 菌 病 可以直 接 进入下 呼吸道 , 增加 了肺 部感染 的机 会 , 加强 人 工气 道 的护 理 而 是护理 上减 少肺 部感染 的一 个关键 。慢性 阻塞 性肺病 患者人 工 气 道的 护 理重 点在 于保 持 呼 吸 道 通 畅 , 痰 液 的 处 理对 保 持 呼 吸 道通 畅 至关 重 而 要Ⅲ 。在护理 中我 们采用 下列 措施 : 1 有 效 湿化 气 道 的措 施 : 呼吸 机 () ① 的加温 湿化 在湿化 器 内加入 无菌 注 射用 水 , 温度 调 至 3 ~ 3 ℃ 。② 持续 2 4 气 管 内滴药 法 应用输 液泵 和微量 泵 进行 持 续气 管 内滴 药注 人 湿化 液 , 能 将 湿化 液稳定 、 缓慢 而持续 地注 人 呼吸道 , 到 有效 的湿 化功 能 。缪 争 主 达 张根据 病人痰 液 的性质调 整 微泵速 度 , 少为 4 8 / ; 液 粘稠 , 多 痰 ~ mlh 痰 量 者速度 调为 8 0 / , ~2 ml 以保证 湿化 气道 , 痰液 稀释 l 。( ) 1 h 使 _ 5 _ 2 每 —2小 时翻身拍 背一 次 , 使其 附着 于肺 泡周 围 、 支气 管壁 的痰 液 松 动、 脱落 , 易于 吸出 。( ) 3 根据 病情决 定 吸引 次 数 和 时间 , 患者 条 件差 时 , 采取 增 加 吸引 次数 , 缩短 吸引 时间 的方法 , 少吸 引给 患者带 来 的不 利 影响 。选 择 管径 减 小 于气管 插管 内径 1 2的 吸痰 管 , / 我们 选 择 1 4#吸 痰 管 , 有利 于 插入 , 既 又有 利 于空气 进入 肺内 , 以免 过 度负 压而 致肺不 张 , 每次 不超 过 1 5秒 , 插 入 深度 要适 当 , 1 ~ 2 c 为宜 , 宜过 深 或 过浅 。 吸痰 期 问严 密 观察 以 5 0m 不 患 者病 情 变 化 , 有 心率 、 压 、 p z等 明显 改 变 , 要 立 即 停 止 吸 引。 如 血 SO 均 吸 引前 提高 吸入氧 气浓度 ( i 2 至 1 o 并 保 持 3 s mi ; FO ) o O ~3 n 吸痰 后继 续 高浓 度 吸氧 l 5 i , 至 心率 、 压 或 血 氧饱 和度 恢 复 至 吸 痰 前水 平 。 ~ rn直 a 血 () 4 妥善 固定 导 管 , 将插 管 深度 列 入 护士 交班 内容 , 明插 管 深度 距 门齿 注 多少 e 以便观察 。( ) 确 操 作 气 襄 充气 与放 气 , 放 气前 应 充分 吸 m, 5正 在 引, 以避免 咽喉部 分泌 物在气 囊放 气后 进入 气道 , 造成 感 染加 重 。应调 节 好气 管插 管 、 管切开套 管气 囊 的最 小 封 闭 容积 ( V) 一 般 不需 要 反 气 M0 , 复充 放气 。 2 2 营养支持 : . 慢性 阻塞性 肺病 患者 由 于病 情反 复 发作 , 食 少 , 进 约 6 患者 合并 有 营养 不 良l , 机 械通 气 的状 态 下 , O _ 在 6 ] 机体 同时 承受感 染 、 气 管 置 管 等 能 量 消 耗 , 于 高 分 解 状 态 , 养 不 良 加 重 , 致 呼 吸 肌 做 功 处 营 导 无力 , 顺应 性下 降 , 重 响呼 吸功能 , 患 者难 以脱 离机 械 通气 , 肺 严 使 造成 恶 性循环 , 因此 患者 的营养 支持 显得 尤为 重要 。实施 营 养 支持 时 , 先要 全 首 面评 估其 营养状 况 , 对 性 给 予 足 够 的 营养 支 持 , 供 足 够 的热 卡和 氮 针 提 源 , 日热供 应量 达 1 8 2 0 J k 、 白质 1 5 2 5 / g 每 8 ~ 3 k/ g 蛋 . ~ . g k 。经 研 究 证 实 , 内营 养是接 受呼 吸机 治疗 患 者 较好 的营 养支 持 方 法[ 。在 对患 者 肠 7 ] 行气 管插 管时 我们均 放置 了 胃管 , 察 患者 胃液 引流 情 况及 肠 道通 畅 情 观 况, 同时加用 促 胃肠 动 力 药及 肠 外 营养 , 随着 感 染 控 制 和 胃肠 功 能 的 恢 复 , 渐加用 肠 内营养 。肠 内营养 主要 给予 各种 营养 丰 富 、 逐 种类 齐 全 的食 物经 搅拌 、 碎而成 的流 质 、 粉 半流 质 , 质从 稀 到 稠 , 量从 少到 多 逐 步增 加 ; 采用 高脂 和低碳 水化合 物 的营养 以减 轻 呼吸负 荷 。肠外 营 养时 注 意静 脉 输入 氨基 酸和脂 肪乳 同时 输入 , 以足 够 的热 量保 证 氨基 酸充 分发 挥 合 成 蛋 白质 的作用i 。 s ] 2 3 呼 吸肌功 能锻 炼 : . 由于 长时 间机 械通 气 , 成 呼吸 肌功 能不 全 , 造 病人 易产 生呼吸 机依赖 。 因此 , 对病 人 进 行有 效 的 呼 吸肌 功 能锻 炼 非 常 重要 。有报 道 , 通过有 效 的呼 吸肌锻 炼 可明显 增强 呼 吸肌 的 肌力 和耐 力 , 者 月经 期应 推迟灌 注 时间 。 2 2 4 饮食指 导 : .. 指导 患者 治疗 期 间少食 多 餐 , 进食 高 热量 、 高维 生 素、 高蛋 白、 低脂 肪 、 清淡 易消 化软 食 , 增加 身体 抵抗力 。 2 3 并发 症 的护理 : 膀胱刺 激 征 : 格无菌 操 作 , 入尿 管 应尽 可 . ① 严 插 能深 , 勿使 大量 药液 流在 尿道里 , 注 后多饮 水 。发 生 血尿 , 灌 暂停 灌 注 , 多 饮 水并 应 用抗生 素治疗 后 再行 灌 注 治 疗 。② 白细 胞 降低 : 灌注 过 程 中 监 测血 常规 变化 , 白细 胞 。 3 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家讲机械通气患者肠内外营养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原瑞桐.比较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1(2):54-55.
[2]姚俊英,陶应龙,孙德强.COPD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效果观察[J].新疆医学,2009,39(12):99-100.[3]蒋朱明,吴蔚然.肠内营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77-380.
机械通气容易引起危重患者营养消耗增加,营养不良,撤机困难和呼吸肌疲劳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增加[1]。

营养不良可改变骨骼肌的代谢和结构,损害呼吸肌功能和通气动力,也可严重损害机体的防御功能,延长患者脱机时间[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60%[3],并且容易出现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及撤机困难。

因此,营养支持在对这类患者的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选取了66例实施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探讨不同营养方式对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2008年10月至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66例,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4],入选条件:①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存活时间大于7天;②无代谢性疾病及炎性肠道病史;③机械通气期间无消化道应激性溃疡或出血;④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⑤实施观察阶段未应用糖皮质激素及血液制品。

将以上66例患者随机
分为2组,每组33例。

试验组(EN组):患者留置鼻胃管或鼻空肠管予以EN支持治疗,男22例,女11例,年龄58~89岁,平均(66.8±5.7)岁。

对照组(PN组):患者均留置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给予PN支持治疗,男20例,女13例,年龄52~91岁,平均(67.5±6.9)岁。

所有入
选患者均已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营养支持治疗
1.2.1 营养支持目标每日基础热量消耗每日基础热量消耗(basal
energyexpenditure,BEE):根据Harris-Benedict公式,M为体质量(kg),身高为H(cm),A为年龄。

男性:BEE(kJ/d)=66.7+13.75M+5.0H-6.76A;女性:BEE(kJ/d)=65.5+9.6M+1.7H-4.7A。

呼吸衰竭实际需要量为BEE校正系数期刊论文发表扣扣1269292199(男1.16,女1.19)+10%BEE。

1.2.2营养支持方法EN组从机械通气第2天开始给予EN液,本试验所用EN液均使用荷兰Nutricia公司产品,第1次给予具有预消化功能型EN液—百普力应用,以后均使用能全力,能全力的能量配比为蛋白质16%,脂肪35%,碳水化合物49%。

PN组给予由20%脂肪乳、18-氨基酸(凡命)、安达美、水乐维他、丙氨酰谷氨酰胺、格列福斯、多种微量元素、50%葡萄糖液等配置成1500~2500ml的营养液加入3L袋中,由深静脉连续输注,同时胰岛素伴行泵入,注意每小时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值调整胰岛素用量。

1.3 监测指标两组营养支持前后:①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测定;②上臂肌围测定;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④入住ICU时间;⑤撤机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0.0期刊论文发表扣扣125432432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血清白蛋白、血清前蛋白、血红蛋白、上臂肌围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PN组治疗后除血清前蛋白外其余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N组治疗后4项指标与治疗前明显增高(均P<0.05),且均高于PN组治疗后水平(均P<0.0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对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患者,由于全身炎症反应和器官功能障碍,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患者往往存在较为严重的营养不良,这不仅可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还可导致呼吸肌疲劳,加重呼吸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5]。

机械通气会使患者营养消耗增加、摄入减少,长期机械通气将导致营养不良和脱机困难[6]。

因此对于COPD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早期EN能明显缩短危重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VAP的发生率和病死率[7]。

通过对EN组与PN组营养支持治疗前后及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分析证明: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尤其是EN组能有效地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指标,降低VAP发生率,缩短应用呼吸机及入住ICU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

近年来许多研究已证实,PN由于缺少对胃的刺激和肠道营养,易导致黏膜屏障受损,发生应激性溃疡。

PN还可使肠蠕动和分泌消化功能减弱,导致细菌和内毒素移位[8],出现全身炎症反应,增加感染机会。

与PN相比,EN更符合生理状态。

早期EN治疗可改善胃肠黏膜的血液循环,保护胃肠黏膜的完整性,预防菌群失调和应激性溃疡。

减轻蛋白质缺乏和营养不良,降低严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费用低,实施方便[9]。

本研究显示两组治疗后所测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EN组的营养状况和预后均优于PN,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VAP的发生率均明显下降。

因此,与PN相比,EN更符合人体生理状态、营养更均衡、更利于人体吸收、实施更方便等特点。

对于胃肠功能完整或具有部分肠道功能的COPD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应尽可能早期采用EN。

综上所述,对COPD急性呼吸衰竭或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实施机械通气患
者的营养状态应早期正确地评估,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及早给予合理有效的营养疗法。

正确、有效的营养方式不仅维持了氮平衡,改善了机体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缩短呼吸机应用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是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患者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