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一模试卷
2024年上海市青浦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上海市青浦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卷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2分)1.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2. 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3.日光下澈,__________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4.小语登高远眺,原野上艳阳高照,江中小洲草木茂盛,他不禁联想起崔颢《黄鹤楼》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5-10题(23分)【甲】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乙】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丙】庆历末,富文忠公①镇青州,会河决商胡②,北方大水,流民坌③入京东。
公劝所抚八州之民出粟以助赈给,因坊村择寺庙及公私空舍,又因山崖为窟室,以处流离。
择寓居官无职事者,各给以俸,即民所赘聚④,籍而受券,以时给之。
明年夏,大稔⑤。
计其道里,资遣还业。
八州之间所活者,无虑⑥五十余万人。
仁宗嘉之,拜公礼部侍郎,公曰:“恤灾赈乏,臣之职也。
”卒辞不受。
【注释】①富文忠公:北宋名相富弼。
②商胡:地名。
③坌:并;一齐。
④即民所赘聚:让他们到流民聚集的地方去。
⑤大稔:大丰收。
⑥无虑:大约。
5.【甲】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
(2分)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1)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__ (2)卒.辞不受__________7.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计算方圆百里的道路,出资修路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B.计算灾民回家的路程,出资修路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C.计算方圆百里的道路,资助路费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D.计算灾民回家的路程,资助路费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2024年海口市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海口市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科技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
为了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精神,海韵中学开展“科技创新·强国有我”主题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科技强国”书法展览】1. 在学校举办的“科技强国”书法展览活动中,同学们谈了对以下几幅书法作品书体特点的认识。
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甲是草书,结构简省、笔画勾连、笔势流畅。
B. 乙是隶书,字形宽扁、横长竖短、蚕头燕尾。
C. 丙是楷书,字体端庄、结构严谨、整齐美观。
D. 丁是篆书,瘦劲挺拔、因形立意、体正势圆。
2. 请用简化楷体,按现代汉语书写顺序,将上面任一幅书法作品内容正确、工整、规范地抄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科技创新·强国有我”主题班会】3. 在“科技创新·强国有我”主题班会上,班长带领同学们学习了文章《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请你阅读下面节选部分,按要求完成任务。
跨海大桥蜿蜓于蔚蓝的海面上,5G网络遍布在群众的生活中,________ ……近十年来,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十一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的机会(①),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
当今时代,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yì的主战场。
中国人发展科技事业的信心与意志从未动摇,自力更生、(②)的志气始终如一。
中国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一项项重大的科技成就,(③)起非凡十年的伟大跨越,激荡着踔厉奋发的满满信心。
2024年衢州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衢州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考试卷2024.04试卷满分12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班级开展“诗心解月”专题学习,请你参与完成各小组的学习任务。
(22分)1、第一组研究月的别名。
(9分)(1)以下诗句都含有月的别名,请你补充一则。
(2分)A.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古朗月行》李白)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苏轼)C.,。
(诗句出处不作要求)(2)用别名称月有何意趣?请你从第(1)题中选一个,结合诗句赏析。
(3分)(3)以下是组员汇总的月的别名,你建议从什么角度开展研究?请举例说明。
(4分)飞镜、冰镜、天镜、宝鉴、玉鉴、金轮、琼轮、孤轮、玉盘、银盘、晶盘、素丸、玉环、玉弓、玉钩、玉壶、冰兔、金兔、玄兔、兔影、兔辉、玉杵、桂宫、桂丛、桂魄、嫦娥、金娥、素娥、娥影、娥灵、婵娟、玉蟾、明蟾、寒蟾、灵蟾、素蟾、蟾阙、蟾光、蟾彩2、第二组研究月的意象。
请你帮助完成以下研究笔记中的内容。
(5分)蕴含哲思的诗文引发哲思的月“象”明月长存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AB日中则昃(zè,太阳西斜),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消减)息(增长)。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小组更进一步地理解了“意”和“象”之间的关系。
C(1)有同学认为,AB两处引发哲思的现象没有区别。
你赞同吗?请简述理由。
(3分)(2)请在C处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意”和“象”之间的关系。
(2分)3、第三组写诗咏月。
请你根据孟浩然《宿建德江》的情感,仿照蔡培国《月》的形式,以《月》为题写一首三行小诗。
(4分)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蔡培国一条银色的扁担这段天涯,那段故乡月4、第四组研究不同诗人的月。
下面是汇报研究成果时的串词,请你帮助写完整。
(4分)(开场白)千江有水千江月。
当月照进李白的诗,便化作了浪漫与不羁,是对影成三人的自得其乐;;。
2024普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

2024普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说明:1.本卷共22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
(《浣溪沙》)2.若夫______________,云归而岩穴瞑。
(《醉翁亭记》)3.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小浦参观历史博物馆兵器陈列室,看到文物中沉淀了历史的记忆与岁月的印迹,不禁联想到《赤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9题(22分)【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乙】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丙】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①。
师襄子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
”有间,有所穆然②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③,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④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⑤也。
”【注释】①进:这里指学习新曲子。
②穆然:沉静深思的样子。
③几然而长,眼如望羊:体形颀长,眼光远大。
④辟席:即避席。
古人席地而坐,离座而起,表示敬意。
⑤《文王操》:周文王作的琴曲名。
5.【甲】诗选自《_______》,【乙】文选自《________》,此两书与其他三本经典著作合称为“五经”。
2024年上海市崇明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上海市崇明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卷2024.01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13分)1.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3.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4.小明同学旅游时遥望山野,看到夕阳余晖下漫山红色的枫叶,情不自禁地用王绩《野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心情。
(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5一10题。
(22分)【甲】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醉翁亭记(节选)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丙】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
……为鲁山令,有盗系①狱,会虎为暴,盗请格②虎自赎,许之。
吏曰:“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德秀曰:“许之矣,不可负约。
即有累,吾当坐,不及余人。
”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
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
岁饥,日或不爨③。
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
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瓤而已。
(《新唐书》,有删改)【注释]①系:拘囚,关进牢狱。
②格:打斗,击杀。
③爨(cuàn):烧火煮饭。
5.【乙】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人名),我们还学过他另一篇作品《___________》。
(2分)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1)下列与文中加点词“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如释负重B.忘恩负义C.负荆请罪D.久负盛名(2)许.之矣___________7.用现代汉语解释【乙】文中划线句。
2024年4月山东曲阜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4月山东曲阜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一、基础积累: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我家老屋后面有一棵巨大的银杏树,树枝峥嵘....,..,层层叠叠的枝叶从三抱粗的树干上横斜逸出,冠盖如云摭天蔽日..了一方天地。
春日的银杏仍(沉湎/沉浸)在冬日的睡梦中,只待和煦的春风,甘柔的春....,荫庇雨将它唤醒。
春雨过后,①。
它不在乎穿什么新衣,它总是(随遇而安/随波逐流)。
夏天,银杏恣意喷薄....地展现出来。
冬天的..出生命的本色,②。
入秋,③。
将秋天最具有代表性的美淋漓尽致银杏最为安祥....和不可侵犯..,也最为悲壮。
即便是只剩下一副孤零零的骨架,它也依然显出一股凛然之气的庄严。
④。
无论刮风和下雪,它都只是坚定地屹立着,迎风对雪。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峥嵘冠.(guàn)盖如云B.喷薄.(bó)摭天蔽日C. 荫.(yìn)庇淋漓尽致D.安祥凛.(lǐn)然之气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沉湎随遇而安B.沉浸随遇而安C. 沉湎随波逐流D.沉浸随波逐流3. 在文中四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①它开出绿色的花,如同一攒攒未成熟的葡萄,掩藏在茂密的枝叶间②银杏伸个长长的懒腰,抖落一身的疲惫③银杏换上暖色的新装,枝叶掩映间,白果色泽晶莹,如珍珠般成群排列④它的躯干高耸入云,它的四肢顶天立地B. ①银杏伸个长长的懒腰,抖落一身的疲惫②它开出绿色的花,如同一攒攒未成熟的葡萄,掩藏在茂密的枝叶间③银杏换上暖色的新装,枝叶掩映间,白果色泽晶莹,如珍珠般成群排列④它的躯干高耸入云,它的四肢顶天立地C. ①它的躯干高耸入云,它的四肢顶天立地②银杏换上暖色的新装,枝叶掩映间,白果色泽晶莹,如珍珠般成群排列③它开出绿色的花,如同一攒攒未成熟的葡萄,掩藏在茂密的枝叶间④银杏伸个长长的懒腰,抖落一身的疲惫D. ①它开出绿色的花,如同一攒攒未成熟的葡萄,掩藏在茂密的枝叶间②它的躯干高耸入云,它的四肢顶天立地③银杏换上暖色的新装,枝叶掩映间,白果色泽晶莹,如珍珠般成群排列④银杏伸个长长的懒腰,抖落一身的疲惫4.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无论刮风和下雪,它都只有坚定地屹立着,迎风对雪。
202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牡丹江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一模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 分钟2.全卷共分三道大题,总分120 分3.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第1~5题,共22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从气势磅薄的吊水楼瀑布步行几分钟后便可到达红罗女文化园,走进文化园你会感受一份静mì,收获温馨的惬意和欢乐。
在这里,饱赏景区奇美的湖光山色的同时,还可以了解一段关于镜泊湖的传说故事。
红罗女是镜泊湖的象征,由于红罗女的美丽传说,让镜泊湖文化富有了迷人神奇的色彩。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善良的红罗女,她住在镜泊湖上。
红罗女有一面宝镜,哪里的人们有苦难,只要用红罗女的宝镜一照,便可以消灾.。
这件事传到了王母娘娘的耳朵里,她嫉妒红罗女并派天神盗走了宝镜。
红罗女到天上去索取,与王母娘娘发生了争执,宝镜从天上掉了下来,就变成了现在的镜泊湖。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静mì 惬.意(2)找出文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3)选段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4)依据选文内容,为镜泊湖拟写一则广告语。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A.万人大礼堂内,庄严的国徽与巨大的五角星灯交相辉映....。
B.宣扬清正廉明的《包公断案》、警示远离毒品的《虎门销烟》、展现忠肝义胆的《杨门忠烈》……舞台上的一幕幕表演让人目不暇接....。
C.《诗歌名物百例》一书的装帧十分漂亮,高贵优雅的绛紫色绒布面精装,全彩印制图文并茂的体例布局,从文字疏密到纸质选材,处处都透出一份匠心独运的设计,展读之余,确是琳琅满目....。
D.在中国历史中,曾有四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书籍,被称作四大名著。
它们分别是《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及《西游记》。
3.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A.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很多文人在自己的作品中写到它们,如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初三语文一模

初三语文一模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冗长(yǒng)
B. 窥伺(kuī)
C. 蹒跚(pán)
D. 恣睢(suī)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座大楼的建成,将为这个城市增光添彩。
B. 他说话时总是抑扬顿挫,声音十分好听。
C. 我们要努力学习,不能妄自菲薄,放弃自己。
D. 他在会议上慷慨淋漓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_____》三部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出自_____(作者)的《庄子》。
《沁园春·雪》中,“须晴日,_____,分外妖娆”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雪景图。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选段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_____
(2)濯清涟而不妖:_____
选出对“香远益清”中“益”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A. 更加
B. 好处
C. 增加
D. 渐渐地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品质?
文中作者将莲与菊、牡丹进行对比,其用意是什么?
四、作文(40分)
题目:我记忆中的那个人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内容具体,条理清晰,表达真情实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XXXX中学九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卷说明:1. 本试卷共 4页,附有答卷,答卷共4页2.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全卷满分为120分。
3. 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学校按要求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
5.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6. 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字迹的笔,不能用铅笔或红色字迹的笔作答。
一、基础(25分)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 ,!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分)(2) 关关雎鸠,。
(《诗经》)(1分)(3)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1分)(4) 假期我们到原始风貌保持完好的丹霞山旅游,沿途高山雄奇,涧水清澈,植被茂盛,简直可以用郦道元《三峡》中的“,”来描述眼前的美景和感受。
(2分)(5) 把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默写完整。
(4分)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 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bǐ yí( )的神色。
(2) 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áng wù ( ),便是敬。
(3) 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tì sì héng liú( )的。
(4)它们的传统是yǐn jǐng shòu lù(),即使是神话作家也不曾说森林逃亡。
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交警大队在校门口安装了红绿灯,大家进出校门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
(删去“和事故隐患都”)B. 听到几位华人拾贝者在英国遇难的消息,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删去“久久”或“长时间”)C. 当代青年应担负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
(在句末加上“的重任”)D. 既然你能够仔细地读完这本书,那么,你一生将受益无穷。
(将“既然”改为“只有”)4. 请从备选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并至少使用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人物动作或神态的话。
(80字之内)(4分)嗤笑嬉闹收敛面面相觑挖心搜胆唯唯连声对答如流奴颜婢膝5.怎样读书才更有效?请联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分)材料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多,在读书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既引起自己阅读兴趣价值的书。
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成熟。
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的水平也反映在书籍的选择上,犹如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就看谁有眼力能拿到货真价实的东西。
而选择的对象,恰恰也能表明一个人的情趣、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
因此,读什么书会像一面镜子,将人们的精神世界映照得一清二楚。
材料二: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衷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瓢。
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
其实,形成自己的阅读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不可分的,正因为找到了和预感到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
没有自己的趣味,仅凭道听途说,东瞧瞧,西瞧瞧,连兴趣也谈不上,更不用说癖好。
探究结果:二、阅读(45分)(一)满井游记袁宏道(12分)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 冻风时作/于时冰皮始解B. 作则飞沙走砾/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C. 欲出不得/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D.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余之游将自此始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8. 冬去春来,“□□□□”的郁闷随着稍微暖和的天气一扫而空,初到满井的作者感到自己“□□□□□”,尽情游览一番之后,油然而生“□□□□□□□□□□,□□□□□□□□”的感慨,并誓言“余之游将自此始”。
(用原文的语句填空)(4分)9.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开头并未像一般文章那样扣题行文,而是先写不能出游,不仅造成了行文的波澜,还欲抑先扬地为下文作好铺垫,目的是为了突出畅游满井的无比愉悦。
B. 第二段中“稍和”的交代和“偕”“出”“至”等一系列动词,足见作者挣脱束缚,渴望春游的心情急不可耐。
C. 第二段写景突出了北国春天的特点,寥寥数笔,景致特点鲜明,如在眼前。
D. 本文充分表露了作者厌弃官场,渴望置身于大自然惬意天地的心声。
(二)跟自己比(10分)①我们动不动就跟别人比,而且无所不比,比成绩、比结果、比地位、比职称、比权势、比财富等等,不一而足。
结果无非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强于别人,一种是自己弱于别人。
前者往往使我们变得愉悦、得意,甚至骄傲起来;后者往往使我们变得不快、郁闷,甚至燃起嫉恨之火。
也就是说,不管哪种结果,都会让我们变得不平静。
最可怕的是,在跟人比较中,我们丢失了自己。
②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如果总喜欢跟人比较,这种境界就很难达到。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在我看来,如果非要比较的话,那就跟自己比吧。
③桓温年轻时与殷侯齐名,所以常常怀有竞争之心。
有一次,桓公问殷侯:“你与我相比,如何?”殷侯回答说:“我和自己打交道已经很久了,宁愿做我。
”这是《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
元代学者黄元瑜用殷侯的答语来命名他的亭子,叫做“做我亭”。
看来,古人早已懂得把目光由外在事物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即自我。
换言之,从自己身上找“答案”不愧为明智的做法。
因此,跟自己比,总算找对“对手”了。
④女作家乔叶说:“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
”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既然这样,那么每个人在不同时期的思想、行为等就会有差别。
去年的你跟今年的你、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刚才的你跟现在的你……如果在它们之间用减法,结果往往不会是零,要么是负数,要么是正数。
也就是说,你可能进步了或倒退了,更加成熟了或更加幼稚了,懂得宽容了或更加狭隘了,宠辱不惊了或更加浮躁了……⑤因此,在成长中,我们不能总是前进,有必要时常停下来,想想自己的以前和现在,也就是让“旧我”和“新我”比一比。
如果“新我”名副其实地进步了,升级了,那么就要沿着脚下的路,一如既往地向前,朝更高的制高点迈进;如果不是这样,就要总结、反省,寻找、分析“退步”的原因,目的是把今后的路走好,让自己取得进步和收获。
从这个意义上说,跟自己比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⑥蒋勋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这样一件事情。
有一次,他问一位学植物学的朋友:“如果含笑的香味和百合的一样,会怎样?”那位朋友告诉他:“那它就会被淘汰。
因为它东施效颦,没有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
”看来,要想有声有色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能盲目地跟人比较,胡乱地模仿他人。
跟自己比,守住自我,才是正道。
10. 阅读④⑤两段,说说为什么“跟自己比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3分)11. 联系上下文谈谈第③段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4分)1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本文是针对有些人“动不动就跟别人比,而且无所不比”的现象引发议论的。
B. 喜欢跟别人比的人不是因为超过他人变得骄傲,就是在盲目攀比中失去自我,要么因为不如他人而产生嫉恨,不可能达到宠辱不惊的人生境界。
C. 第⑥段写蒋勋先生演讲时提到的事情,有力地论证了“不能盲目地跟人比较”的观点。
D. 本文采用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三)滴水之恩秦文君(15分)我们当时的班里,有个名叫金龙的男生,此人的名字起得富丽堂皇,可品行却是一塌糊涂。
他有点“斗鸡眼”,眼睛总像是在凝视鼻尖的正前方;头发理得极短,根根竖起;而且学习成绩也很烂。
当然,他最大的特点,一是穷,穷到非拖欠书杂费不可;还有就是爱打架,谁冒犯他,他就抡拳头。
有时他也打输,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的腮帮子被打肿了,顷刻间一张脸胀大了一圈,像猪头。
我和金龙几乎没有什么交往,那时我是个胆怯的女孩,我保护自己的诀窍是:不去招惹金龙这样的首恶分子,甚至连目光都不在他身上停留。
有一天轮到我值日,却发现金龙捂着肚子坐在椅子上。
我放慢打扫的速度,故意看着窗外。
隔了一会,忽听“哐”的一声,他竟跌坐在地上,牙齿将嘴唇咬出血来。
我不得不跑过去问他怎么了,他只是摇头;我拿出手巾给他擦血,他没接,只用手背在嘴上抹来抹去。
后来我才知道他肠子有病,有时会痛昏过去,可他怕贫穷的父母担忧,从不对家人言及,每次发病都是靠自己的免疫能力,慢慢挨过去。
又过了不久,班里排演大合唱,准备国庆节全体上台演出,并且规定每人准备白衬衣蓝裤子,可金龙说他不参加。
知情的人说,他没有白衬衣。
到了演出那天,大家都觉得少一个人不好。
于是我就出面向邻班的男生借了一件白衬衣交给金龙。
金龙先是推让,面红耳赤,最后还是接受了。
演出散场后,金龙将衬衣还给我,他居然把衬衣叠得工工整整,就像一个非常斯文的男生,这令我非常惊喜,忽然感觉他并不是那么可恨。
不久,班里就传出闲话,说金龙在他的小本子里记着我的名字。
有人说那是个黑名单,上了那个名单可能要挨拳头了;也有人说,金龙钟情谁,就把谁的名字记下来。
这两种说法对我来说都是可怕的。
可直到毕业,金龙都没来找过麻烦,弄得我倒在心里藏了个谜团,甚至又恢复了冷淡的态度。
不知过了多少年,有一次我在闹市与金龙相遇。
此时,他已是个沉稳、温和的父亲了,说起当年的生活,他忽然说:“你的名字也在我的名单册里……”我几乎叫出声来:“为什么?”他说他至今还保留着那个名单册,那里记的是帮助过他的人的名字,他是个不惯言谢的人,但他以他的方式表达深藏于心的感谢和敬意。
人与人骨子里也许都是记情的。
另一个我认识的女孩,也是家境贫寒到眼看要挨不过去了,后来社会送来了关怀,她的同学也慷慨捐款捐物。
她将同学们的赠物放在箱中,舍不得动用,说是每天打开箱子看一遍,想到周围有那么多的关怀、爱心,就忍不住喜极而泣。
她要永久保存它们,这是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