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制造业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08年本)

浙江省制造业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08年本)
浙江省制造业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08年本)

关于印发《浙江省制造业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08年本)》的通知(浙制造办[2008]2号)

2008年07月30日

各市、县(市、区)经贸委(经委、经贸局),省级有关部门: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国家宏观调控形势,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和社会资金合理投向,促进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制造业创新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国家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40号令)及其2007年本征求意见稿精神,在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及产品导向目录》(浙政办发[2004]113号)等相关产业目录基础上,结合我省制造业发展实际,修编形成了《浙江省制造业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08年本)(以下简称《目录》)。

本《目录》由鼓励、限制和禁止淘汰三大类目录组成。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淘汰类,且符合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允许类不列入《目录》内容。本《目录》原则上适用于浙江省省域内的各类企业。为便于今后对鼓励类产业、产品在我省发展情况的统计分析,此目录在编制时原则上采用了国家统计局颁发的《工业行业分类目录》标准。

鼓励类目录主要是指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我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生产和清洁生产,有利于增强我省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需要采取政策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的关键技术、装备及产品。对鼓励类投资项目,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投资管理规定进行审批、核准或备案,各金融机构按照信贷原则优先提供信贷支持;有关优惠政策可按国家和省相关规定执行。

限制类目录主要是指工艺技术落后,不符合国家行业准入条件、资源环境承载条件以及人民提高生活品质的诉求,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督促加快改造和禁止新建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凡列入限制类的,禁止投资建设新建项目。投资管理部门不予审批、核准或备案,各金融机构不提供信贷支持,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和建设、环境保护、质检、消防、海关、工商等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凡违反规定进行投融资建设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对限制类现有生产能力,允许企业在一定期限内采取措施改造升级,各金融机构按信贷原则继续给予必要的信贷支持。

禁止淘汰类目录主要是指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节能减排需要,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对禁止淘汰类项目,禁止投资。各金融机构应停止各种形式的授信支持,并采取措施收回或保全已发放的贷款;各地区、各部门和有关企业要采取有力措施,按规定期限淘汰。在淘汰期限内省市有关部门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等手段,实施差别电价、差别水价等办法提高资源能源供给价格。对明令淘汰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一律不得进口、转移、生产、销售、使用和采用。对不按期淘汰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的企业,各级政府及省有关部门要依据国

家、省有关法律法规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

本《目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此前由省经贸委等部门发布的相关产业目录同时废止。在实施过程中,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调整修订《目录》并予公布。本《目录》施行期间如逢国家发布新的规定,则按国家新的规定执行。

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

省经贸委

2008年7月1日

浙江省制造业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08年本)

Ⅰ.鼓励类

一、食品加工业

1.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相关技术及设备

2.天然食品添加剂原料及生产技术开发应用

3.智能化成套食品加工与包装设备(流水线)

4.粮食、蔬果、肉食品、水产品等的贮藏、保鲜、干燥、加工技术和设备5.绿色食品系列化精深加工

二、纺织业

1.高档纺织品生产、印染和后整理加工

2.高附加值纺织面料

3.产业用特种纺织面料及制品

4.新型医用防护材料

5.农用非织造布

6.高性能过滤材料和土工合成材料

三、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功能性内衣

2.品牌服装及服饰产品系列化生产

3.服装及服饰产品的品牌经营和虚拟设计生产

四、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1.高档产业用革

2.高档服饰用革

3.精品皮鞋、皮箱及包袋

4.轻量化高保暖羽绒产品系列化生产

5.高性能皮革化工产品及皮革五金制品

五、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

1.速生竹(木)材精深加工

2.高档新颖家具系列化生产

六、造纸及纸制品业

1.林纸一体化木浆、纸和纸板生产

2.工业技术配套用纸

3.农业技术配套用纸

4.低克重高强度纸板用纸

5.废纸为主要原料的再生纸生产

七、包装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1.新型生态型(易降解、易回收、可复用)包装材料研发生产

2.聚酰胺等阻隔型及保鲜型食品包装材料

3.包装信息技术产品(智能检测、安全识别、跟踪调配等)的研发及生产4.印前数字、网络技术的开发应用及印后技术创新

5.高新、数字印刷技术及高清晰度制版系统开发

6.包装印刷防伪技术产品研发

7.柔性版印刷

八、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大型游乐设施

2.高端比赛用艇、帆等船只

3.高附加值智能玩具

4.精品型文教用具

5.实际操作能力培训测试用仪器设备

6.中高档健身器械(器具)

九、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1.大型乙烯及烯烃系列产品

2.大型芳烃及芳烃系列产品

3.大型合成树脂及其合成树脂加工用新型助剂、吸附剂、添加剂和复配技术

4.大型合成橡胶及橡塑性弹性体先进工艺、新产品

5.复合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工程塑料及低成本新型塑料合金生产6.新型聚氨酯系列材料配套原料(MDI,TDI等)

7.采用先进工艺技术的大型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生产

8.非粮类醇醚燃料生产

9.辐射防护技术开发与监测设备制造

10.核设施实体保护仪器仪表开发

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高效、低毒、安全、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品种、新剂型及专用中间体、助剂开发生产

2.新型绿色环保型涂料、颜料、染料及其中间体开发生产

3.新型生物化工产品、专用精细化学品和膜材料生产

4.新型高效、无污染催化剂开发生产

5.高端有机硅、有机氟和无机氟化工产品及其下游延伸产品生产

6.无机纳米及功能性材料生产

7.农药清洁生产工艺及三废治理新技术

8.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开发与利用

十一、医药制造业

(一)新型化学合成药及半合成药

1.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

2.抗肿瘤药

3.呼吸系统药物

4.精神病及神经系统药物

5.抗早老痴呆药

6.抗溃疡药

7.糖尿病药

8.甾体激素系列

9.关键医药中间体开发及生产

10.原料药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开发及应用

11.重大传染病防治疫苗和药物开发生产

(二)生物技术及产品

1.基因诊断及治疗等临床应用技术和治疗药物

2.细胞因子与免疫调节制剂

3.单克隆抗体治疗药物

4.生物芯片技术及新型诊断试剂生产

5.酶制剂

6.活性蛋白质与多肽药物

7.生物传感器

8.生物分离技术和高效分离纯化介质

9.生物技术提取稀有矿物质

10.天然药物、海洋药物开发与生产

11.微生物开发利用

(三)新型制剂技术与产品

1.新型药物制剂技术开发与应用

2.制剂新辅料开发与生产

3.药物生产中的膜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手性技术及自控技术等的开发利用

4.大规模药用多肽和核酸合成、发酵生产、纯化技术开发和应用

5.优质新型药用包装材料及其技术研发

6.重大疾病诊断试剂

(四)中药现代化

1.高经济价值药材及优良地道药材种植、繁育及产业化

2.中药有效成份的提取、纯化、质量控制新技术开发和应用

3.中药现代剂型的工艺技术、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和装备的开发与应用4.中药饮片、中成药质量标准研究和质控技术

5.治疗重大疾病的新型中药

十二、化学纤维制造业

1.大型合成纤维及差别化合成纤维新品种

2.各种差别化、功能化化学纤维、高技术纤维

3.纤维及非纤维用新型聚酯

4.特种天然纤维和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新型纤维生产

十三、橡胶制品业

1.高等级子午线轮胎及配套专用材料生产

2.高档新型橡胶板、管、带系列化生产

3.医用橡胶制品

十四、塑料制品业

1.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玻璃钢)的开发生产

2.工程塑料、塑料合金、填充增强、塑料改性材料的开发应用

3.木塑料复合材料

4.精密注塑制品

5.汽车轻量化、节能用塑料零部件

6.医用高分子材料(用于制造人工器官和塑料医疗器具)

十五、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6万吨/年及以上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3万吨/年电子级玻璃纤维池窑拉丝和高性能玻璃纤维及制品生产

2.特殊品种优质浮法玻璃生产技术及玻璃深加工

3.新型节能环保墙体材料、绝热隔音材料、防水材料和建筑密封材料、涂料开发生产

4.特种水泥、水泥改性添加剂及高性能混凝土用外加剂

5.高纯、超细、改性等精细加工矿物材料生产及其装备开发制造

6.高品质人工晶体材料开发生产

7.高档优质建筑卫生陶瓷制品及配件

8.特种玻璃(光学玻璃、中空、真空等节能玻璃、防火耐热性玻璃、安全玻璃、生物玻璃、液晶显示玻璃、太阳能基板、微晶玻璃)

9.汽车玻璃

10.玻璃钢复合材料制品

11.无机纤维、碳纤维及复合材料

12.高性能、耐腐蚀性等新型耐火材料

13.功能性陶瓷、新型结构陶瓷等陶瓷新型材料和部件

14.陶瓷基复合材料

15.纳米材料及应用

16.各类功能无机涂层

17.新型环保型、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生产

18.无菌包装材料、抗菌性包装膜、耐辐射包装膜的开发生产

十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直接还原、熔融还原等钢铁冶金技术开发及应用

2.合金钢大方坯、大型板坯、圆坯、异型坯及近终型连铸技术开发及应用3.现代化热轧、冷连轧宽带钢轧机关键技术开发应用和关键部件制造4.薄板坯连铸连轧关键技术开发应用及关键部件制造

5.控轧控冷工艺技术应用

6.冶金综合自动化技术应用

7.冷轧宽幅薄板

8.轿车、家电、食品包装等用涂镀层钢板

9.热轧宽带钢

10.宽幅中厚板

11.热轧、冷轧不锈钢卷及高性能不锈钢材

12.专用特种钢管生产:石油开采用油井钢管,高压锅炉钢管、油、气等长距离输送用钢管,核电、海底输送、石化用大口径、高性能(耐高温、耐低温、耐高压、耐腐蚀)特种不锈钢、合金钢钢管

13.高性能精密合金板带管

14.汽车、交通、航空航天、军工及核电用特殊钢

15.轴承、齿轮、工模具等高附加值特种钢材

16.优质合成、不定形耐火材料生产

十七、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高精度铜板、带、箔、管技术开发与生产

2.高强韧、高性能铝(镁)合金材及铸件

3.集成电路用大直径单晶硅、抛光片、外延片

4.太阳能电池用低成本多晶硅、单晶硅

5.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开发及应用

6.高性能、高精度硬质合金及深加工材料和陶瓷材料生产

7.钛及钛合金材、核电站用新型锆合金管

8.稀土磁性材料、发光材料、催化材料、储氢材料和其他高技术功能材料及其应用产品

9.金属及合金粉末(超细粉体材料、电子浆料等)

10.高性能环保型焊料

11.有色金属生产过程检测和控制技术开发

十八、金属制品业

1.钢结构大跨度、抗震、防腐、防火技术开发

2.住宅高性能外围护结构材料与部件制造

3.高层结构、空间结构等的设计、制作、安装

4.智能建筑产品与设备生产制造及其集成技术研究

5.优质节能复合门窗、五金配件及新型管材生产和技术开发

6.厨具用品系列化、成套化生产

7.五金工具系列化、成套化生产

8.高附加值特种性能金属丝绳制品

9.中高压压力容器及附件

十九、通用设备制造业

1.大型空分成套设备和深冷成套设备

2.工业汽轮机

3.大中型化工成套设备

4.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设备

5.冶金及有色金属加工材生产专用装备制造

6.散装水泥装备技术开发

7.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火力发电机组及其关键零部件

8.大型余热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水煤浆锅炉制造

9.高效加工装配流水线

10.建筑、矿山、地下工程等用大型智能化工程机械

11.超大型起重机械

12.高速、智能、节能电梯

13.高端机械通用件(泵阀、密封件、核级阀门等)

14.数控机床关键零部件及刀具制造

15.三轴以上联动的高速精密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及伺服系统、功能部件开发制造

16.大型、数控、高效机械成型加工装备

17.大型成套铸造机械

18.加工中心及开放式数控系统

二十、专用设备制造业

(一)纺织、轻工、包装等专用装备

1.气流纺、紧密纺等新型纺纱设备

2.机电一体化新型无梭织机及针织设备

3.节能、节水和环保型染整设备

4.新型丝绸系列设备

5.化纤长丝后加工设备

6.大注射量、高精度、机电一体化塑料成型机

7.高速化、智能化、功能型机电一体化服装缝纫设备和制革制鞋设备8.造纸、印刷包装机械等成套设备制造

(二)医药、医疗专用设备

1.磁共振等大型医疗设备

2.高效精密医疗器械及诊断测试设备

3.医疗急救及康复工程技术装备

4.高速智能化药品生产包装设备

5.微创手术用精密医疗设备

(三)军民结合制造业

1.无人驾驶飞行器、航空电子和航空材料

2.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和业务遥感卫星系统

3.航空航天技术应用及系统软硬件产品、终端产品开发生产

4.便携式卫星天线和短波固定站小基础测向系统

5.光纤陀螺技术、特种光源和特种光电倍增器件

6.水下声纳技术应用产品

二十一、交通运输制造业

(一)汽车、摩托车及其关键零部件

1.符合国家安全、节能、环保要求的经济型轿车、中高档客车、摩托车及发动机

2.电动汽车

3.汽车发动机、自动变速箱、制动器总成及系统、传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4.车用新型动力关键部件和产品

5.新型汽车电子

6.高档休闲用电动车

7.高性能特种车、专用车

8.燃料汽车、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

9.汽车安全气囊及安全带气体发生器

(二)船舶制造

1.高技术、高性能特种船舶和5万吨级及以上大型船舶设计及制造

2.海洋工程设备、外海捕捞和高性能渔船、先进多功能化学品船、深冷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和超大型集装箱船、高速渡船、冷藏船

3.大功率船用动力系统、先进船舶推进系统、大中型船用发电设备、甲板机械、辅机等船用关键配套产品开发制造

4.船舶控制与自动化、通讯导航、仪器仪表等船用设备制造

5.船舶信息技术应用系统及产品

(三)交通运输配套装备

1.高性能智能化电梯(扶梯)、立体停车仓储、起重机、管道长距离输送等升降输送设备

2.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配套用关键零部件和控制系统

3.港口新型机械设备

4.城市交通管制系统设备

5.集装箱、托盘、集装袋等集装单元器具

6.升降台、电动搬运车、叉车、输送机、自动化立体仓库等储运设备7.条码打印机、数据采集终端、条码质量检测仪、电子标签信息管理系统等条形码识别系统

8.检测、称量装置、付款机等设备

二十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高压和超高压、环保、低耗、高性能输变电设备制造

2.数字化、智能化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关键电器件

3.变频调速系统和交直流伺服系统等机电一体化产品

4.工业机器人及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

5.智能化自动焊接设备

6.高压、特种、复合线缆

7.微型、特种及节能电机

8.新型节能环保电动工具

9.大型精密模具及汽车模具设计制造

10.精密轴承及各种主机专用轴承制造

11.大型铸锻件

二十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一)通信及网络设备

1.宽带数字同步系列光纤通信系统设备

2.光通信有源(无源)器件及模块

3.数字交叉连接设备

4.第三代移动通信产品

5.WAP(无线网络)产品

6.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及设备

7.移动智能网络系统及设备

8.宽带数字同步系列微波通信系统设备

9.宽带(有线、无线及卫星等)接入技术、专用芯片及系统设备10.高速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网关、网卡等网络设备

11.卫星导航定位产品

12.下一代网络系统及设备

13.IPTV系统及设备

(二)计算机及软件产品

1.高性能微型计算机、便携式PC机及其外围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耗材2.工作站及高性能服务器

3.大中型电子计算机

4.控制器与工业控制机

5.大容量光、磁盘存储设备及其零部件

6.新型打印设备及其关键部件

7.多媒体信息终端

8.仿真系列产品

9.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工具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共性基础软件10.嵌入式软件及其相关产品

11.重点行业应用软件及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12.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

13.远程监控系统

14.可编程控制器(PLC)应用产品

15.税控一体机

(三)集成电路设计制造

1.8英寸及以上单晶硅、抛光片、外延片

2.线宽0.25um以下集成电路制造、封装、测试设备

3.数字视频专用集成电路

4.移动通信专用集成电路

5.卫星导航、汽车电子、工业控制专用集成电路

6.射频与微波集成电路、半导体照明专用集成电路

7.芯片设计、封装及测试技术(设备)

8.集成电路用新型关键电子材料(靶材;高密度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等)9.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P核

(四)数字音视频产品

1.高分辨率数字摄录及视频监控产品

2.海量信息存储器件

3.数字媒体终端(PMP、PDA、DC、DV等)

4.高清晰度数字视盘机及其芯片、光头

5.高分辨率CCD

6.基于国标的数字电视系统及关键设备

7.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相关技术开发与标准的制定

8.机卡分离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五)新型电子元器件及应用电子

1.大尺寸新型显示器件(TFT-LCD、LED、OELD、PDP、DLP、LCOS)

2.超小型片式元器件(陶瓷电容、电阻、电感、频率器件、晶体管)3.高可靠、高精度、高分辨率传感器件(传感器、敏感元器件、光机电组件)

4.新型继电器(第三代通信用继电器、高频继电器、汽车用继电器等)5.高性能电子基板(高密度互连多层印制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

6.光通信用关键器件(平面集成波导器件、光电耦合器、光开关阵列、光纤激光器)

7.光纤及光纤预制棒

8.红外探测器及材料

9、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IGBT等)

10.新型高频频率器件

11.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12.工业及机电控制(工业过程控制、数控机床控制、工业变频控制)

13.自动识别产品(RFID,包括IC、标签及读写器等)

14.重大自然灾害监控及预警系统或产品

二十四、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1.集散型控制系统及智能化现场仪表开发及制造

2.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全开放分散控制系统及智能仪表

3.光学仪器、科学测量测试仪器、高性能传感器等精密仪器开发及制造4.新型液压、气动、密封元器件及装置制造

5.安全生产及环保检测仪器设计制造

6.智能化工业控制部件与执行机构

二十五、环保、节能、清洁生产及资源综合利用

(一)再生能源开发

1.垃圾、沼气、枝条、桔杆等综合利用发电设备

2.地热利用、节能空调(热泵)设备

3.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潜流、潮汐等清洁能源发电设备及关键零

部件制造

(二)节能降耗技术及设备

1.蓄冷(热)技术开发及设备制造

2.大型能量回收装置成套设备设计制造

3.节能、低污染取暖设备制造

4.城市节水技术及装备开发与应用

5.高效输配水、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制造

6.交流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开发与应用

7.新型节能照明产品和配套的材料、设备技术开发

8.半导体照明技术及产品

9.生产过程在线能源消耗分析及管理控制系统

(三)污染处理技术及设备

1.粉煤灰储运、利用成套设备制造

2.高性能清淤设备制造

3.高效多功能除尘装置和废气净化装置

4.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及重复利用装置

5.废气(废液、废渣)环保污染实时监控系统

(四)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

1.固体废物(包括家电、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等)集中收集、分筛、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及设备

2.废旧电器、塑料、橡胶、轮胎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设备制造3.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设备制造

4.报废汽车拆解、破碎处理设备制造

5.消纳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的无害化与资源化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

6.尾矿、废渣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及其产业化

7.高效环保金属再生回收技术及装备

二十六、创意产业

1.工业设计(工业品设计、工艺美术品设计、工艺流程设计、服装服饰设计等)

2.咨询策划(市场调查,会展服务,规划、投资、知识产权等企业管理类咨询等)

3.品牌营销策划和广告制作

Ⅱ.限制类

一、钢铁行业

1.钢铁企业未同步配套建设干熄焦、装煤、推焦除尘装置的焦炉项目

2.180平方米以下烧结机项目

3.有效容积1000立方米以下或1000立方米及以上、未同步配套煤粉喷吹装置、除尘装

置、余压发电装置,能源消耗、新水耗量等达不到标准的炼铁高炉项目

4.公称容量120吨以下或公称容量120吨及以上、未同步配套煤气回收、除尘装置,能

源消耗、新水耗量等达不到标准的炼钢转炉项目

5.公称容量70吨以下或公称容量70吨及以上、未同步配套烟尘回收装置,能源消耗、

新水耗量等达不到标准的电炉项目

6.800mm以下热轧带钢(不含特殊钢)项目

7.25万吨/年及以下热镀锌板卷项目

8.10万吨/年及以下彩色涂层板卷项目

9.普通铁合金项目

10.含铬质耐火材料项目

二、有色金属(含黄金)行业

1.重有色金属传统冶炼工艺(铜、铅、锌等)

2.电解铝项目(环保改造工艺除外)

3.新建5万吨/年(改扩建为3万吨/年)再生铝项目

4.10万吨/年及以下多品种综合铝加工新建项目和普通建筑铝型材加工项目5.日处理矿石100吨以下无配套采矿系统的独立黄金选矿项目

三、建材行业

1.普通浮法平板玻璃生产线

2.100万平方米/年及以下的建筑陶瓷砖、50万件/年及以下隧道窑卫生陶瓷、2000万平方米/年及以下纸面石膏板、沥青纸胎油毡生产线,500万平方米/年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和聚乙烯膜层厚度在0.5mm以下的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生产线

3.中碱玻璃球生产线、铂金坩埚球法拉丝玻璃纤维生产线

4.粘土砖

5.15万平方米/年以下的石膏(空心)砌块、单班2.5万立方米/年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15万平方米/年的混凝土铺地砖、5万立方米/年人造轻集料(陶粒)及10万立方米/年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6.60万吨/年水泥粉磨站

四、石油化工行业

1.基本化学原料(烧碱、氢氧化钾等)

2.不符合国家行业准入要求的聚乙烯、聚丙烯、丙烯腈、聚氯乙烯、精对苯二甲酸、醋酸、己内酰胺、联碱、硫磺制酸、硫铁矿制酸等项目或生产线3.以石油为原料的化肥生产项目

4.硫酸法钛白粉生产线

5.1000吨/年以下铅铬黄生产线

6.5000吨/年及以下氧化铁红颜料装置

7.新建高毒农药(按国家有关界定标准)

8.力车胎项目(指手推车胎)

9.汽车斜交轮胎项目

10.无水氟化氢(HF)生产装置(配套自用和电子高纯氟化氢除外)11.新建10万吨/年(含)以下有机硅(甲基)单体生产装置

12.新建经济规模以下甲烷氯化物生产项目

13.草甘磷原药

14.新建双氧水项目(利用回收氢工艺除外)

15.粮食制溶剂项目

16.工业气体、溶解乙炔

五、机械行业

1.普通内圆磨床、导轨磨床、滚齿机、立式车床制造项目(数控机床除外)2.技术能级和附加值较低的铸铁件、工业电阻炉、普通标准件等一般机电产品项目

3.普通金属切削机床制造

4.普通电火花加工机床和线切割加工机床制造

5.普通机械压力机制造项目

6.普通中速工业平缝机、包缝机系列生产线

7.落后的染整生产线、络筒机、机横机等设备

8.毛精梳机、毛巾织机、热定型机、粗纺梳毛机

9.普通电焊条、电焊机、电线电缆、工程机械、电瓷产品等

10.农用运输车项目(三轮汽车、低速载货车)

11.普通剪板机、折弯机、弯管机制造

12.普通高速钢钻头、铣刀、锯片、丝锥和板牙项目

13.普通高、中、低压开关柜制造项目

14.普通低档标准紧固件、中低压碳钢阀门和农用瓦轴制造项目

15.传统工艺小五金、铅制品、低档钟表等项目

16.民用普通电度表制造项目

六、轻工纺织行业

1.不符合国家电耗限定和能效等级标准或以CFC-12为工质的冷藏冷冻设备、洗衣机、空调器项目

2.聚氯乙烯普通人造革生产线

3.一般塑料板、管、棒材、袋(厚度低于0.015毫米超薄形)等塑料制品制造项目

4. 新建和改扩建制革前工段(生产兰湿皮)项目

5. 生产速度低于1500只/时的单螺旋灯丝白炽灯生产线

7.普通真空保温瓶玻璃瓶胆生产线

8. 年产量2万吨以下的玻璃瓶罐生产线

9.合成脂肪醇项目(含羰基合成醇、齐格勒醇、不含油脂加氢醇)

10. 3万吨/年三聚磷酸钠生产线

11. 糊式锌锰电池、镉镍电池和开口式普通铅酸蓄电池项目

12. 白酒、酒精(燃料乙醇项目除外)生产线

13.糖精等合成甜味剂生产线

13. 新建味精用谷氨酸生产线

14.新建常规化纤纺丝项目

15.达不到环保标准的印染生产线

16.年产2万辆及以下电动自行车

七、医药行业

1.维生素C、青霉素等高能耗高污染的基本医用原料药项目

2.药用丁基橡胶塞项目

3.普通医用器材等生产项目(如一次性注射器、输血器、输液器等项目)4 无新药、新技术应用的各种剂型扩大加工能力的项目(填充液体的硬胶囊除外)

5.原料为濒危、紧缺动植物药材,且尚未规模化种植或养殖的产品生产能力扩大项目

6.二步法生产输液用塑料瓶项目

Ⅲ.禁止和淘汰类

一、冶金有色行业

1.300立方米(含)高炉(不含专业铸铁管厂高炉)

2.20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炼钢(不含铁合金转炉和高合金钢和机械铸造电炉)、10吨以下的高合金钢电炉(不含机械铸造电炉)

3.工频炉和中频感应炉等生产地条钢、钢锭或连铸坯及以其为原料的钢材产品

4.复二重式或横列式型、线材轧机

5.叠轧薄板轧机、普钢初轧机、开坯中轧机、热轧窄带钢轧机、小辊径热轧无缝管机组等落后的钢压延工艺设备

6.环保不达标的各类冶金炉窑

7.含铬质耐火材料生产线

8.半封闭直流还原电炉和精炼电炉(3000kVA以下)

9.电炉、反射炉、密闭鼓风炉精矿炼铜工艺及装备

10.土法炼锌、炼铅、炼铜、炼铝、铁合金(含回收)及其制品

11.烟气制酸干法净化和热浓酸洗涤技术

12.“二人转”式有色金属轧机

13.热轧硅钢片

14.再生有色金属生产中采用直接燃煤的反射炉项目

二、建材及其它非金属工艺产品

1.年产70万平方米以下的建筑陶瓷砖、年产20万件以下卫生陶瓷生产线2.年产400万平方米及以下的纸面石膏板生产线

3.直径2.4米及以下水泥粉磨设备

4. 建筑卫生陶瓷土窑、倒焰窑、多孔窑、煤烧明焰隧道窑,卫生陶瓷隔焰隧道窑、匣钵装卫生陶瓷隧道窑

5. 建筑陶瓷砖成型用的摩擦压砖机

6. 石灰土立窑

7. 陶土坩埚玻璃纤维拉丝生产工艺与装备

8. 砖瓦18门以下轮窑以及立窑、无顶轮窑、马蹄窑等土窑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总体看来,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异常迅速,产业基础越做越大,但总体科技含量不高,军工我不知道,就民用而言。凑合在中低端。 2、生产设备方面。机器的制造称为制造的制造,目前虽然很多设备可以国产了,但比其品质,稳定性,扩展性上看和国外相比,还有差距。像我现在搞的精密模具,要用的加工中心就是纯进口。 3、从业人员,奋斗在制造业第一线的人文化素质不高,缺少技术工人。 4、自主产品有限,很多厂就是外国世界工厂上的一点,依赖性强。 据我在工厂接触的几个外国技术人员来看,世界上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应该是标准化数字制造,即生产实现数字化控制,人只要把需要设计出东西输入电脑后,即可实现全自动生产。但这样的生产建立的前提是精加工。 所以很多外国企业把初级加工转嫁给第三世界国家,自己做精加工,然后出自主产品,赚取高额利润。

中国装备制造如何走出国门 推动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的合作,让更多中国企业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作用,可以为全球经济质量提升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也能够为中国化解过剩产能提供一个重要出口,为中国经济转型、提质增效创造有利条件。 国务院公布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包括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大力开发和实施境外电力项目、加快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等主要任务。这份文件对于推进我国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侵袭后的最近几年来,全球产业结构出现加速调整趋势,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一轮新的高潮,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视。国际市场出现的这种变化,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国门,在全球市场上占据制高点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在评估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前景时,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组建亚投行的倡议,受到了相关国家的广泛认同。国家领导人频频出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不仅使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了一个新台阶,也为中国与相关国家创造了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良机。目前,无论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还是亚非拉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都较为薄弱,中国企业如果能够在这方面的合作中占领先机,对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提升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使“一带一路”和其他一些合作构想出现突破性进展。因此,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对于我国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班级:13经济2班姓名:李溢智学号:2013333501134 浙江自古以来就有着“丝绸之府”的美誉而闻名世界,到目前为止,浙江省是我国纺织业的生产大省和出口大省,而纺织行业在全省工业生产和出口贸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极大的促进了浙江省整体的经济实力。浙江省的纺织工业近几年来一直持续高速增长。根据国家纺织工业部多年的调查数据统计显示,从2003~2008年,按照当年价格计算,我国纺织业的工业总产值从7730.9亿元持续增至21272.5亿元,年均增长18.38%。这个惊人的增长不仅仅是在数量上得到增长,而是整个纺织实力都得到了增长。在2004年,纺织行业的出口总量首次超过广东省,成为我国纺织行业的第一大省。浙江纺织行业的发展是离不开产业集群的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不容忽视。浙江纺织产业集群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经济地理现象。许多研究表明,浙江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基于产业集群区域特色经济的快速成长和由此产生巨大活力的支持。 一.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分布 1. 浙江纺织产业发展状况 作为浙江省制造企业中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改革开放尤其是1993年以来,浙江纺织产业发展迅猛,纺织服装业的生产与出口均取得快速的增长:与1978年相比,2002年规模以上纺织工业总产值增长了92.36倍,生产总量跃居全国第一;2003~2008年,我国纺织业的工业总产值从7730.9亿元持续增至21272.5亿元,年均增长18.38%,同期,纺织业产品销售收入从7466.1亿元持续增至18562.2亿元,占同期制造业的比重超过5%;利润总额从243.5亿元持续增至675.0亿元,占同期制造业的比重稳定在3.8%~4.5%。;2005-2010年浙江省纺织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总体均呈增长态势,平均增长20%和15%(如图1);2009年至2014年间,纺织业(不含服装及其他纤维制造业)出口额由217.36亿美元上升到323.68亿美元,增长幅度达1.49倍(如图2)。至此,浙江省的纺织行业年利润总额已连续十年居全国第一位,经济总量,出口额、利润三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位。

化工新材料产业现状剖析与未来发展

化工新材料产业现状剖析与未来发展 以下是出guo实用资料栏目的化工新材料产业现状剖析与未来发展,供您参考,请点击出guo()查看。 化工新材料,即通过化学合成的手段生产的新材料,以及以化工新材料为基础通过二次加工生产的复合材料。从物质结构看,主要是有机材料,也包括部分无机材料(主要是无机非金属的纳米粉体材料);从产品工业类别看,包括:新领域的高端化工材料—工程塑料、合成橡胶、高性能纤维、生物降解塑料、热塑性弹性体、纳米复合材料、有机氟硅材料、无机化工新材料等、传统化工材料的高端品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吸水性丙烯酸树脂等、通过二次加工生产的化工新材料—木塑材料、功能性膜材料等。 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已成为世界化工新材料最活跃的市场,据测算xx年市场规模达3300亿元人民币,但是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尚未完全满足国内需求。为此,化工新材料相关产品被明确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基础原材料主题。 十一五期间发展成就 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经过“十一五”时期发展,已初步形成一个新兴的产业门类。xx年全行业总产值约为2000亿元人民币,企业和科研单位数量达2000家,从业人员在100万左右。化工新材料各个领域主要品种中国均有生产,所有小品种均开始着手进行了研究,

部分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少量出口,中国已逐步成为世界化工新材料生产大国。 针对国内外下游市场需求,培育了一批化工新材料产业。如中国合成橡胶总生产能力由xx年的132.7万吨增长到xx的271.7万吨,年均增长率达到21.0%,超过中国合成橡胶40多年产能发展的总和。中国已成为世界合成橡胶生产大国,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二。国家多年来的引导和支持加速了中国功能膜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现在,全国从事功能膜研究的院所、大学近100家,膜制品生产企业有300余家,工程公司超过1000家,在功能膜几乎所有的领域中国都开展了工作。 针对国家重大工程及产业需求,突破了一批关键化工新材料产业化制备技术并发展了一批龙头企业。碳纤维一直是航空航天重要的配套材料,这一材料生产技术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产业化突破。威海拓展公司和中复神鹰公司均已建成千吨级碳纤维(相当於日本东丽T300级)生产线。丁基橡胶在汽车内胎、轮胎气密层、药瓶橡胶塞中大量使用,以往长期依赖进口。 “十一五”期间,中石化集团开发出聚合级异丁烯生产技术,形成了万吨级丁基橡胶生产能力,填补了国内紧缺的丁基橡胶生产空白,使中国七大通用合成胶种全部实现了国产化。聚苯硫醚(PPS)工程塑料在“十一五”期间也取得突破。四川得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十五”千吨级加压法合成线性高分子量PPS树脂生产线基础上,不断突破工程化放大技术,目前已形成超过3万吨的树脂合成规模,装置能力居世界第一。

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认定办法

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认定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落实对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套)产品扶持政策,鼓励我省企业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装备工业产品,提升我省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浙委〔2007〕76号)和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首台(套)产品是指本省企业首次自主研发生产并经用户单位使用且符合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及年度扶持重点的单台产品或成套设备,包括国内首台(套)和省内首台(套)两种基本类型。 第三条省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管理工作,并依据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研究确定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及年度扶持重点,组织开展全省首台(套)产品的申报、认定和监督管理,原则上每年组织申报。 第二章认定范围、条件 第四条凡在浙江省行政区域内依法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管理规范,依法纳税,并在浙江省境内的研发、生产企事业单位,其产品符合本办法第三条所规定

的领域,均可申请认定。 第五条申请认定首台(套)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产品具有明确的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即申请单位经过其投资主导的技术创新活动,在国内外依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者通过依法受让取得知识产权的使用权。申请单位拥有该产品注册商标的所有权。 (二)申请单位具备产品设计及主要关键部件的制造、组装能力,产品市场前景好,且能够实现批量生产和销售,满足售后服务需要。 (三)产品创新程度高。掌握产品生产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或应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方面对原有产品率先进行根本性改进,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取得标志性突破。 (四)产品技术先进,对于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省内首台(套)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于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国内首台(套)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五)产品质量可靠,通过省级及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实验室和检验机构的检测。属于国家有特殊行业管理要求的产品,必须具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批准颁发的产品生产许可证;属于国家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必须通过强制性产品认证。 (六)产品已应用于重大工程或相关领域,能够提供至少一项产业化应用案例。

新材料行业发展趋势

新材料行业发展趋势 与传统材料相比,新材料产业具有技术高度密集,研究与开发投入高,产品的附加值高,生产与市场的国际性强,以及应用范围广,发展前景好等特点,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下面是有关于新材料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一起来看看。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分析新材料作为二十一世纪三大关键技术之一,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已成为全球经济迅猛增长的源动力。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科技的研究成果,开发出新材料。新材料按组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陶瓷、砷化镓半导体等)、有机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四大类。按材料性能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的力学和理化性能,以满足高强度、高刚度、高硬度、耐高温、耐磨、耐蚀、抗辐照等性能要求;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具有的电、磁、声、光热等效应,以实现某种功能,如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光敏材料、热敏材料、隐身材料和制造原子弹、氢弹的核材料等。新材料在国防建设上作用重大。例如,超纯硅、砷化镓研制成功,导致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诞生,使计

算机运算速度从每秒几十万次提高到每秒百亿次以上;航空发动机材料的工作温度每提高100℃,推力可增大24%;隐身材料能吸收电磁波或降低武器装备的红外辐射,使敌方探测系统难以发现等等。 在新材料产业中分布情况 21世纪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是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新材料的研究,是人类对物质性质认识和应用向更深层次的进军。 信息材料是最活跃的新材料领域,微电子材料在未来10~15年仍是最基本的信息材料,集成电路及半导体材料将以硅材料为主体,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及新一代高温半导体材料共同发展。光电子材料将成为发展最快和最有前途的信息材料,主要集中在激光材料、高亮度发光二极管材料、红外探测器材料、液晶显示材料、光纤材料等领域。 XX年,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计划的推动下,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加速,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蓝光功率型LED芯片发光效率达到90mW,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封装的功率型白光LED发光效率超过30lm/W,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了上海、大连、厦门、南昌4个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民营资本投资近37亿元人民币,我国LED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XX年我国推出了激光电视样机,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摘要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环节。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创新能力差、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税负过重和成本增加、缺乏国际品牌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从中国制造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参考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为中国制造业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采取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为重点,降低税负水平和成本,打造中国制造国际品牌,使中国制造业又好又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自主品牌

Th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bstract Manufacturing is a national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rehensive streng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not only for the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Manufacturing in China at present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cluding the poor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enterprise tax burden is overweight, and the cost increase,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international brands.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erence of foreign successful experience, put forwar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s the foundation, take the right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the key point, reduce the tax burden level and cost, create international brand made in China, make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nice and fa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self-ownsdbrand

浙江省产业集群的分析与建议

浙江省产业集群的分析与建议 龚佩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 要:浙江作为我国长江三角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近年来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浙江的经济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放慢了,而且可以看出地区的产业结构还没有适应这种世界性的变化,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去分析浙江产业在改革开放以后索取得的成就及原因。从理论上分析其内部的问题,并在这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意见。 关键词:产业发展 产业集群 分工理论 1.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点 1.1定义 我们所说的产业集群是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如大学、研究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的地理集聚体。 对于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机理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马歇尔(1920)。他提出了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即市场规模的扩大带来了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以及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从而可以导致外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之后的韦伯(1929)把区位因素归结为区域因素、集聚因素。而到了新古典经济学时期,即80年代中期以来,以罗默(1986)和卢卡斯(1988)为代表内生增长理论,从人力资本溢出、技术扩散和收益递增这些内生因素分析产业集群的问题。之后的克鲁格曼则在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将产业集群理论与新古典主流经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技术型外部性”和“经济型外部性”的观点来进一步进行解释。而与新古典经济学不同,新制度经济学从减少交易成本和降低交易费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一定区域产业集聚的产生原因。代表人物为威廉姆森(1975),他认为不确定性、交易重复的频率和资产专用性这三个交易特征高低程度不同,与其匹配的规制结构也不同,提出了产业集群是企业间分工基础上的互补性活动和资源的相互依赖。 1.2 产业集群的特点与优势 产业集群的成本优势首先是交易成本优势。一方面通过产业集群这种组织减少了资

浙江省制造业百强企业

浙江省制造业百强企业 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2杭州钢铁集团公司 3万向集团公司 4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海亮集团有限公司 6普天东方通信集团 7浙江中烟工业公司 8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 9正泰集团 10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1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12纵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13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 14人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15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 16宁波富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17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8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 19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钱江集团有限公司 21杭州橡胶(集团)公司 22荣盛化纤集团有限公司 23杉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24浙江森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25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 26长城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27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8杭州汽轮动力集团有限公司 29新世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0巨化集团公司 31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 32华通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33纳爱斯集团有限公司

34浙江远东化纤集团有限公司35兴乐集团有限公司 36浙江华孚集团有限公司 37宁波乐金甬兴化工有限公司38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9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40浙江大东南集团有限公司 41西子电梯集团有限公司 42浙江龙盛控股有限公司 43盾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44浙江赐富化纤集团有限公司45精工集团有限公司 46杭州金鱼电器集团有限公司47浙江富春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48升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49兴惠化纤集团有限公司 50浙江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51杭州锦江集团有限公司 52浙江化纤联合集团有限公司53宁波韵升股份有限公司 54光宇集团有限公司 55浙江翔盛集团有限公司 56星星集团有限公司 57浙江红剑集团有限公司 58苏泊尔集团有限公司 59浙江天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60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61华峰集团有限公司 62富通集团有限公司 63飞跃集团有限公司 64久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5中国石化集团杭州炼油厂 66绍兴滨海石化集团有限公司67浙江永通染织集团有限公司68浙江南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69浙江北仑发电有限公司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 要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9-2012年) 为应对全球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变化和挑战,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要求,发挥我省新材料产业优势,抢占新材料技术制高点,推动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09-2012年。 一、发展背景和现状 (一)产业界定与特点 新材料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材料:一是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的材料;二是高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三是由于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使新材料性能比原有性能有明显提高,或出现新功能的材料。新材料具有应用领域宽广,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强等特点。鉴于新材料种类纷繁,涉及面广,结合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实际,本纲要针对我省具有特色的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等10类材料产业作出规划。 (二)发展背景与趋势 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和新型平板显示材料等蓬勃发展,各类新型化工新材料等层出不穷,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世界各国均把大力研究和开发新材料作为21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美国提出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极端环境材料及材料科学等新材料产业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日本、欧盟、韩国等也制订了促进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计划。我国新材料产

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分析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起步早,但发展又最令人担忧,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机械制造业如何发展,本人做以下几大现状分析: 一、“节省”意识助长了低效率 机械制造业设备是万能的,精雕细着搞出一辆坦克来也没什么惊奇,有了这种优越的条件就极尽之发挥,在加上中国人的“节省、勤劳”意识,生产辅助用具、夹具、刀具等等辅助性的生产无所不干,最后企业成了一个大杂铺。这在中国机械制造业是一个通病,表面看起来企业运转顺利,实质算一算辅助性工作人员所占的比例和产出价值就会惊人。如果站在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这个行业就是在浪费资源。如何简化企业,剥离出非主导性的业务是未来机械制造业需重视的一个方向。 二、“机械盲”关闭了企业的大门 企业大门不打开就难以有大的发展。企业如何对外宣传?看过很多机械企业的产品宣传资料、企业网站,感觉就是个机械盲,不懂得用户到底需要什么信息?信息模糊。在这方面机械配件生产企业表现得更为突出。很多企业也很想将自己的一些零散性的任务转发出去,但不知找谁,逗逗转转还是自己干。一些零散性的生产任务在一个企业是零散,将很多企业的累积起来就成了专业。 “啊里把把”的机械配件交易版块就是一个最大的“机械盲”,如果其结构稍做一下改正就能解决好机械行业许多的问题。 三、“保守思想”守住的是无效率 “大而全”是保守的模范,同时也是一种最虚假规模的表现,其实质就是没有效率,样样上,样样不专业。 “将图纸当机密”其实质是最没技术水平缺乏自信的表现,现代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创新与经管模式的有效性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将一些机械配件的图纸转化为一种公共资源进而促进更多的产品成为半规范化的产品将能大步的提高整个行业的制造水平。

浙江台州市椒江区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论文关键词]产业集群;浙江台州椒江区;发展状况 [论文摘要]产业集群是一种大量企业、产业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聚集的经济过程或现象。浙江台州椒江区的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基本都是在市场化进程中,依靠内源性民间力量发展起来的,属于原生型产业集群。其成功的路径、发展的经验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发展的政策建议。产业集群是一种大量企业、产业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聚集的经济过程或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相继发展起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产业集群带。其中浙江地区产业集群是在自然资源并不丰富、国有投资不多,外资引进较少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这种依靠地区内生力量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其成功的路径、发展的经验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对推动中国其他地区发展产业集群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为了实地了解浙江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状况,中央党校战略研究所调研小组对台州市椒江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调研组与椒江区相关部门召开了座谈会,随后实地考察飞跃集团、海正药业、星星集团、吉利汽车四家当地龙头企业,从政府部门和企业两方面了解地区产业集群具体成功路径以及在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一、椒江产业集群的特点产业集群是指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货商、服务供货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如大学、行业协会等)的地理集聚体。产业集群内聚集的企业是属于同一特定产业或具有直接上下游产业关联或具有其他密切联系的相关产业的企业。集群内企业之间、企业与支撑机构之间产生紧密的合作关系。集群内企业是纵向专业化分工或横向竞争、合作关系,而不仅仅是空间上的扎堆。同时,集群内企业能够充分共享技术、信息、人才、政策等公共资源;知识与创新能够通过产业链迅速传递,企业在获得规模经济的同时,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也大大提高。椒江产业集群有四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椒江产业集群以医药化工、服装机械、电子电器为主。2005年,医药化工、服装机械、电子电器分别占全区工业生产总值的29%、16%、17%。2006年1季度,医药化工、专用设备制造、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的产值比前一年同期分别增长100.2%,332.8%,130.3%。第二,配套、协作基础完善。目前,在椒江已形成了模具加工制作、铸造、热处理、零件粗精加工、整机装配、产品包装、运输等前后相连的服装机械产业链,也形成了塑料加工、制冷器件加工、包装纸箱、泡沫等与家电制造行业相关的配套产业,工业园区的建立更为各种配套、协作提供空间优势,各种资源环环相扣,相互依存。因此,配套产业的完善是椒江产业集群优势的又一体现,它使得许多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减少了成本,降低了风险。 [!--empirenews.page--] 第三,龙头企业居国内领先地位。椒江区医药化工、服装机械和电子电器产业集群中都有居国内行业领先地位的优秀大企业。海正集团、飞跃集团、杰克控股集团、方远集团、星星集团入围全国500强企业。这些大企业带动了周围相同或相关产业的小企业发展,并在生产技术方面起示范作用。海正药业集团是国内最大的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生产基地,全国重点化学原料药骨干企业和出日创汇企业;飞跃集团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缝纫机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年产各类缝纫机200万台,“飞跃”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并进入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加强。第四,产业外向度高。椒江区产业外向度高,2006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与外贸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已分别达到48.3%和31.7%。服装机械、医药化工和家用电器企业一半以上产品用于出口。海正药业公司80%以上的原料药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特别是在欧美地区拥有领先的市场份额;飞跃、宝石等缝纫机整机制造企业,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最具竞争力的缝纫机品牌企业,飞跃集团所生产的超高速包缝机、绷缝机占世界总产量50%。一批优秀企业还在海外建立了自己的客户网络和研发基地,这对稳定市场,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大有帮助。 [1][2][3]下一页二、椒江产业集群成功路径椒江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基本都是在市场化进程中依靠内源性民间力量发展起来的,属于原生型产业集群。民营企业家创新和创业是椒江产业集群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同时,地方政府采取柔性化和灵活性的“开明政策”,积极鼓励、

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概况

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概况 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乍浦经济开发区内,一、二期规划面积各4平方公里。2008年7月,中国石油化工协会为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授牌,该园区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级化工新材料园区。园区重点发展以聚碳酸脂、硅材料、合成橡胶、环氧乙烷等为主导的化工新材料产业。英荷壳牌、日本帝人、德山化工、韩国晓星、韩国湖南石化、新加坡美福、以色列化工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已相继落户。 产业情况 在嘉兴市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产业率先突破千亿大关,2011年实现产值1183.3亿元,占全市新兴产业产值的67%,成为新兴产业中的支柱产业。2011年,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大项目呈现加速集聚的势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超165亿元,同比增长44.5%,占嘉兴港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2%。今年,园区内5个投资额超10亿元的大项目将陆续上马,项目建成后,将为园区贡献200亿元以上的工业产值。根据规划,到2015年底,嘉兴港区化工新材料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形成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积极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实现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将达13家、超100亿元的企业3家。 地理位置 嘉兴港区区位条件优越。与上海化学工业区、吴泾化工区的距离分别为55和90公里;沪杭高速、乍嘉苏高速、杭沪01省道、乍嘉苏航道,杭州湾跨海大桥,使嘉兴港区成为“长三角”沪、苏、杭、甬地区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临港的海上运输优势,也是很多企业看重的,海运通道为国外化工原料的运输提供了最好的途径。另外,园区在规划初期引

入了区内化工原料基础核心企业——浙江嘉华集团下属的浙江嘉化工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园区产业链 园区以嘉化工业园为基础原料为核心,选择引进一批重大化工新材料项目,构建了以硅材料、橡塑材料、环氧乙烷等三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以浙江信汇丁基橡胶、帝人聚碳酸酯、湖石化学、晓星化工等为主,构成橡胶塑料材料的产业链。 以浙江合盛硅业、德山化工、联合化学为主,构成“硅----有机硅单体----硅橡胶材料”硅材料产业链; 以美福石油、鸿基化工、三江化工、永明石化等为主,构成“丙烯、聚丙烯—环氧乙烷—表面活性剂”环氧乙烷产业链; 随着协成硅业的多晶硅项目、桐棍PTA项目的投产及下游产业的延伸,将逐步形成以 “多晶硅—单晶硅—光电池”的光伏产业链和以PTA 为原料的下游产业链。 此外,为推进园区内化工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引入了为产业 链“补链”的项目,使之成为园区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配套,让企业在主业之外,又获得循环产生的效益。三江、嘉化等公司回收的氮气、二氧化碳、氢气(2400万标方,年可实现经济效益1800多万元)、炉尾气等供给双氧水、德山化工、赞宇科技作为生产原料;冷凝水、废酸等都实现了回流回收加工再利用,实现了循环使用,如合盛硅业、金燕化工使用过蒸汽冷凝液回收利用约45吨/小时,庆安废酸回收再利用制富马酸等。通过为产业“补链”,为三个基础循环产业链补上了最后一 块“短板”, 实现园区的循环经济。 发展规划 园区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在前五年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整合、空间集聚、功能优化重构的基础上,取得新的成就,实现质的飞跃。 产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实现经济总量持续扩张,基础设施完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一些权威数据分析中国制造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研究中国制造业落后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制造业今后发展的策略和方向。 引言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极大地带动中国的经济,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找出问题所在,加以重视,中国的制造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是继续着“大而不强”。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2001-2010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10.5%,由2000年的99214.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3260.0亿元,第一产业增长4.2%,第二产业为11.5%,第三产业为11.2%。2010年工业总产值为698591亿元。1990-2003年我国制造业出口年均增长达17.5% ,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生产基地 由1980年为49.7%,1990年为74.4%,1999年为89.8%,2000年以后接近90%,2003年已上升到92.1%。 单位(亿美元) 3.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上升 (1)2003年机电产品进、出口规模均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分别达到2249.9亿美元、2274.6亿美元,占总进口和总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54.5%和51.9%,其中出口比重较上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2003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突破了1000亿美元,达到1101.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2.7%。

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发展

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班级:13经济2班:溢智学号:2013333501134 自古以来就有着“丝绸之府”的美誉而闻名世界,到目前为止,省是我国纺织业的生产大省和出口大省,而纺织行业在全省工业生产和出口贸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极大的促进了省整体的经济实力。省的纺织工业近几年来一直持续高速增长。根据国家纺织工业部多年的调查数据统计显示,从2003~2008年,按照当年价格计算,我国纺织业的工业总产值从7730.9亿元持续增至21272.5亿元,年均增长18.38%。这个惊人的增长不仅仅是在数量上得到增长,而是整个纺织实力都得到了增长。在2004年,纺织行业的出口总量首次超过省,成为我国纺织行业的第一大省。纺织行业的发展是离不开产业集群的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不容忽视。纺织产业集群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经济地理现象。许多研究表明,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基于产业集群区域特色经济的快速成长和由此产生巨大活力的支持。 一.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分布 1. 纺织产业发展状况 作为省制造企业中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改革开放尤其是1993年以来,纺织产业发展迅猛,纺织服装业的生产与出口均取得快速的增长:与1978年相比,2002年规模以上纺织工业总产值增长了92.36倍,生产总量跃居全国第一;2003~2008年,我国纺织业的工业总产值从7730.9亿元持续增至21272.5亿元,年均增长18.38%,同期,纺织业产品销售收入从7466.1亿元持续增至18562.2亿元,占同期制造业的比重超过5%;利润总额从243.5亿元持续增至675.0亿元,占同期制造业的比重稳定在3.8%~4.5%。;2005-2010年省纺织业实现的销

广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和招商重点

广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和招商重点 (2018年11月) 广州市作为全国首批7 个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全市新材料研发范围已基本覆盖国家重点支持的新材料高新技术领域,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垄断性的骨干企业和独创性新材料产品,产业特色优势突出。 一、发展情况 截至2017 年底,全市拥有新材料企业300 多家、总产值2900 多亿元,其中产值超百亿元企业有2 家、超十亿元企业有25 家、超亿元企业有120 多家,形成了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多个优势产业集群。集聚了金发科技、白云化工、广州聚赛龙、LG 化学、陶氏化学、高氏涂料等一批国际新材料龙头企业。 (一)产业基础发展良好 广州新材料产业科技实力较为雄厚,初步形成了一个企业技术中心、高校、科研院所和各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在内的新材料研发和科技创新体系。目前,广州具有国家钛

及稀有金属粉末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3 家新材料领域国家级研发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二)产业配套条件优越 在黄埔、南沙、白云、花都等地已初步形成产业集聚度较高的新材料产业群,其中,南沙钢铁基地、广州开发区拥有高端金属材料生产及深加工基地;广州科学城、从化明珠工业园已形成国内技术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先进改性塑料产业基地;而在广州民营科技园、白云化工新材料基地,对标国际水平的日用化学品、胶粘剂、涂料等精细化学品产业集群正在崛起。 (三)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强 当前,广州以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有利契机,大力实施NEM 计划,明确将新材料列为《广州制造2025战略规划》、《广州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 年)》的重点发展产业,在资金、用地、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还专门成立“广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促进会”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二、未来三年招商计划 (一)广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招商工作目标 到2019 年底,新材料产业高端化、品牌化取得明显成效,产值达到3600 亿元,推动新材料产业智能化、绿色化、

湖州关于成立新材料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湖州关于成立新材料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泓域咨询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说明 目前,我国部分新材料领域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新材料产业投资支 持的是一些“点”,尚未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联动效应。国家更愿 意把扶持资金投入到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对民营企业虽然从政策上鼓励 参与竞争,但从操作层面上看,民营企业进入国家大型项目壁垒重重。此外,作为发展主体的新材料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产业发展缺乏统筹规划, 投资分散,成果转化率低,产业链不够完整。有些行业的新材料企业大多 集中在中下游环节,产业配套能力不强。 新材料是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或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 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或产生新功能的材料。新材料的发现、发明和应用推 广与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密不可分。加快发展新材料,对推动技术创新, 支撑产业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关于成立新材料公司由xxx(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60.0万元,占公司股份55%;B公司出资50.0万元,占公司股份45%。 关于成立新材料公司以新材料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 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关于成立新材料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关于成立新材料公司计划总投资9793.3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 投资7577.99万元,占总投资的77.38%;流动资金2215.39万元,占 总投资的22.62%。 根据规划,关于成立新材料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15647.00万元,总成本费用12466.68万元,税金及附加166.75万元,利润总额3180.32万元,利税总额3785.73万元,税后净利润2385.24万元,纳税总额1400.49万元,投资利润率32.47%,投资利税率 38.66%,投资回报率24.36%,全部投资回收期5.61年,提供就业职位224个。 新材料是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或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 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或产生新功能的材料。新材料的发现、发明和应用推 广与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密不可分。加快发展新材料,对推动技术创新, 支撑产业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认定办法浙经信技术〔2010〕520号

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认定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落实对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套)产品扶持政策,鼓励我省企业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装备工业产品,提升我省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浙委〔2007〕76号)和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首台(套)产品是指本省企业首次自主研发生产并经用户单位使用且符合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及年度扶持重点的单台产品或成套设备,包括国内首台(套)和省内首台(套)两种基本类型。 第三条省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管理工作,并依据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研究确定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及年度扶持重点,组织开展全省首台(套)产品的申报、认定和监督管理,原则上每年组织申报。 第二章认定范围、条件 第四条凡在浙江省行政区域内依法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管理规范,依法纳税,并在浙江省境内的研发、生产企事业单位,其产品符合本办法第三条所规定的领域,均可申请认定。 第五条申请认定首台(套)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产品具有明确的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即申请单位经过其投资主导的技术创新活动,在国内外依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者通过依法受让取得知识产权的使用权。申请单位拥有该产品注册商标的所有权。 (二)申请单位具备产品设计及主要关键部件的制造、组装能力,产品市场前景好,且能够实现批量生产和销售,满足售后服务需要。

制造业现状及建议

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税收政策思考和建议 制造业是现代经济的基石,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一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往往能体现其经济发展程度、生产力水平和综合实力。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制造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制造业发展现状 1.制造业比重日益壮大。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制造业蓬勃发展,迅速崛起,规模日益壮大。统计数据显示,制造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均在92%以上,且呈逐年上升态势。就业人员、资产总额、利润总额、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也达到90%左右。制造业已成为工业经济的支柱。 2.制造业构成集中于传统产业。从行业构成上看,制造业囊括了从农副产品加工至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共30个行业。 3.制造业组织形态呈块状集群态势。 (二)制造业的困境 虽然制造业总体来说发展速度较快,行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也有了较大的成效,但在产业层次、投资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依然存在许多不足,直接影响了浙江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 1.产业层次不高,人均附加值普遍偏低。制造业的主要产业集中在传统领域,处在较低的加工制造环节,与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人均附加值严重偏低。产业层次低下,势必影响制造业的后续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进度,推动产业由低技术、低附加值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化演变,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投资意愿不强,增长率持续回落。制造业投资对工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制造业投资增加,会带动整个生产链条新的生产活动,带动消费和需求,从而拉动经济稳定增长。然而,近年来制造业投资增长率却呈持续回落态势,政府性投资项目仍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体,政府主导型投资还未有效带动民间投资的增长。制造业投资不足将影响整个工业增长,进而影响整个经济增长,因此,必须优化投资结构,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提高投资效率。 3.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水平相对偏低。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是企业竞争的关键推动力。浙江制造业技术基本处于模仿和引进阶段,对外依存度偏高。技术引进明显存在重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