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发育

合集下载

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颌面部发育

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颌面部发育

鄂部发育过程
侧腭突:向下或垂直生长
前腭突 联合 水平生长 融合
鄂部发育过程
切牙管 切牙孔 切牙乳头
腭部发育异常
v 腭裂(cleft palate): 侧腭突之间及鼻中隔 未融合或部分融合
v 轻者—腭垂裂 v 重者—切牙孔至腭垂全部裂开
腭部发育异常
Ø 颌裂(cleft jaw)
上颌裂:前腭突与上颌突 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Ø 异位甲状腺 Ø 甲状舌管囊肿
根尖病、牙周病、口腔粘膜病、颌骨病、涎腺病、 口腔颌面部囊肿、涎腺肿瘤、牙源性肿瘤、及颌 面部其它肿瘤等。
学习要求
Ø 了解:面部腭部发育时间、结构和形成组织; 面部、腭部发育异常的类型和组织学原因;舌 的发育过程及其发育异常。
腮弓及咽囊的发育
鳃弓:额鼻突下方(相当于未来头颈部两 侧);左右对称,背腹走向,6对柱状突 起。
口腔基础医学中的重要学科 是联系基础医学和口腔临床医学的桥梁 对正确认识口腔疾病的本质,从而正确
诊断和治疗疾病有重要的意义
组成成分
口腔组织学包括牙体组织、牙周组织、口腔粘膜、 涎腺、颞下颌关节等口腔结构。
口腔胚胎学将介绍口腔颌面部发育和牙的发育。 口腔病理学主要讨论牙发育异常、龋、牙髓病、
鼻突和侧鼻突 胚胎第五周: 中鼻突末端出现球状突 胚胎第六周: 面突联合形成大部分组
织 胚胎第七-八周:联合完毕
1 面突的联合(merge) 突起之间的沟变浅、消失
1 面突的融合(fuse) 突起之间表面接触、破裂、退化、消失
异常
面部发育异常
两侧球状突 上颌突与同侧球状突 侧鼻突与上颌突 两侧下颌突 上下颌突 额鼻突 中鼻突 上颌突
唇裂Biblioteka 面部发育异常面裂: 横面裂:上颌突与下颌 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口腔医学中儿童口腔颌面发育的评估与干预

口腔医学中儿童口腔颌面发育的评估与干预

口腔医学中儿童口腔颌面发育的评估与干预口腔颌面发育对于儿童的整体口腔健康和面部外观具有重要影响。

儿童期是口腔颌面发育最关键的时期之一,因此对儿童口腔颌面发育的评估和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口腔医学中儿童口腔颌面发育的评估与干预的相关内容。

一、儿童口腔颌面发育的评估儿童口腔颌面发育的评估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测试,对儿童的口腔颌面发育状态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分析。

评估的目的是发现潜在的发育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1. 面部外观评估面部外观评估是儿童口腔颌面发育评估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观察儿童的面部特征,如嘴唇、鼻子和下巴等,可以初步判断儿童的口腔颌面发育是否正常。

例如,唇裂和腭裂等畸形可能会影响儿童的面部外观。

2. 牙齿排列和咬合评估对儿童的牙齿排列和咬合进行评估可以发现异常的牙齿位置或不正常的咬合方式。

例如,龋齿严重、牙齿缺失或交叉咬合等问题可能会影响口腔颌面发育的正常进程。

3. 牙槽骨评估牙槽骨评估是评估儿童口腔颌面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X光检查,可以准确地观察到牙槽骨的形态和密度,从而判断儿童的牙槽骨发育情况。

4. 软组织评估软组织评估主要是评价儿童口腔颌面发育中的软组织结构,包括舌头、唇部和面颊等。

异常的软组织结构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口腔功能和面部外观。

二、儿童口腔颌面发育的干预针对口腔颌面发育存在问题的儿童,需要进行相应的干预和治疗,以促进其正常的发育。

以下是常见的口腔颌面发育干预的方法。

1. 牙齿矫正牙齿矫正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口腔颌面发育干预方法。

通过牙齿矫治器的使用,可以调整牙齿的位置和咬合方式,达到良好的口腔颌面发育效果。

2. 扩弓矫治扩弓矫治是针对儿童牙槽骨狭窄问题的干预方法。

通过扩大儿童的牙弓宽度,可以改善牙齿排列和咬合情况,促进口腔颌面的正常发育。

3. 修复龋齿和缺失牙齿修复龋齿和缺失牙齿是保持儿童口腔健康和正常发育的重要环节。

通过及时的龋齿治疗和牙齿缺失的修复,可以保持儿童的牙齿位置和咬合方式的稳定。

口腔组织病理学-名词解释-问答(详细)

口腔组织病理学-名词解释-问答(详细)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发育一、名词解释1.外胚间叶:头面部的的大部分结缔组织都来自于神经嵴细胞,由于它们起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嵴细胞,所以这些结缔组织又称外胚间叶组织或外间充质。

2.鳃弓:胚胎第4周时,原始咽部的间叶细胞迅速增生,形成左右对称的背腹走向的6对柱状隆起,与6对主动脉弓动脉相对应,称鳃弓。

3.咽囊:相邻的鳃弓之间有浅沟,在体表侧者称鳃沟,与之相对应的鳃弓的内侧是原始咽部,其表面衬覆的内胚层上皮向侧方增生呈囊样,形成与鳃沟相对应的浅沟,称咽囊。

4.口凹:在额鼻突、上颌突和下颌突的中央形成的凹陷,称为口凹或原口,即原始口腔。

5.口咽膜:口凹的深部与前肠相接,二者之间有一薄膜即口咽膜相隔,此膜来自于胚胎早期的索前板,由内外两胚层构成。

在胚胎第4周,口咽膜破裂。

6.融合:面部发育过程中,面部突起和突起之间在生长过程中发生表面的外胚层相互接触、破裂、退化、消失,此谓面突的融合。

7.联合:面部突起之间的沟会随着面突的生长而变浅、消失,此过程称为面突联合。

8.原腭:嗅窝下方,球状突在与对侧球状突及上颌突联合过程中,不断向口腔侧增生,形成的突起称前腭突。

前腭突将形成前颌骨和上颌切牙。

9.奇结节:胚胎第4周时,在下颌突的原始口腔侧,内部的间充质不断增生,形成3个膨隆的突起。

其中两侧两个对称的隆起体积较大,称侧舌隆突,在侧舌隆突稍下方中线处为一个小突起,称奇结节。

奇结节以后被侧舌隆突所覆盖,仅形成盲孔前舌体的一小部分,或退化消失,不形成任何结构。

10.Meckel 软骨:也称第1鳃弓软骨或下颌软骨。

分别为左右第1鳃弓中的条形软骨棒。

在发育中,下颌软骨的后端膨大形成锤软骨;下颌软骨耳前区部分还形成锤前韧带和碟下颌韧带,其余部分消失。

二、问答(思考)题1.颌面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答案要点:唇裂和面裂。

唇裂的形成背景:在上唇是球状突和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所致;两侧球状突中央部分未联合或部分联合形成上唇正中裂;两侧下颌突在中线处未联合则形成下唇裂。

儿童颌面发育管理

儿童颌面发育管理

儿童颌面发育管理一、引言儿童颌面发育管理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儿童颌面部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进行监测、评估和干预的过程。

颌面发育是指颌骨和面部软组织的发育,对于儿童来说,颌面发育的健康与美观对其整体形象、咀嚼功能和言语能力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儿童颌面发育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二、儿童颌面发育的特点儿童颌面发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生长发育阶段:儿童颌面发育一般从出生后开始,到青春期结束。

在这个过程中,颌骨和面部软组织会经历多次生长和发育的阶段。

2. 个体差异:不同儿童之间的颌面发育存在差异,这主要与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3. 多因素影响:儿童颌面发育受到遗传、营养、咬合习惯、呼吸方式、口腔卫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三、儿童颌面发育管理的重要性儿童颌面发育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正常生长发育: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帮助儿童颌面部实现正常的生长发育,使其具备健康和美观的面容。

2. 提升咀嚼功能:颌面发育不良会影响儿童的咀嚼功能,导致饮食偏好、消化不良等问题。

通过管理,可以有效改善儿童的咀嚼功能,保障其健康成长。

3. 改善言语能力:颌面发育异常可能导致口腔畸形,影响儿童的发音和言语能力。

通过管理,可以纠正畸形,提高儿童的言语表达能力。

4. 预防矫治:早期发现和干预颌面发育问题,可以避免或减轻后期的矫正治疗,降低治疗的时间和费用成本。

四、儿童颌面发育管理的方法儿童颌面发育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方法:1. 定期监测:通过定期的口腔检查、面部摄影、X射线检查等方法,对儿童的颌面发育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

2. 营养均衡:良好的营养是儿童颌面发育的基础,要保证儿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

3. 咀嚼锻炼:适当的咀嚼锻炼可以促进颌骨的生长发育,可以选择硬质食物进行咀嚼。

4. 矫正治疗:对于已经出现颌面发育异常的儿童,可以采取矫正治疗,如牙齿矫正、正颌手术等。

五、儿童颌面发育管理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儿童颌面发育管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个体差异:不同儿童之间的颌面发育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

口腔颌面部发育

口腔颌面部发育

联合突(copula)
舌根
会厌突 会厌
59
1 — 舌体: 表面覆盖外胚层上皮 3 — 舌根: 表面覆盖内胚层上皮
界沟:口咽膜所在位置
舌盲孔:甲状舌管起始部位 ,来自内胚层上皮。
60
甲状舌管萎缩 留下—舌盲孔
61
界沟
(二)舌的发育异常 1、分叉舌(舌裂): 侧舌突未联合或联合
不全。 2、正中菱形舌:舌盲
——位于左右两侧,为第1鳃
弓腹侧份分叉而成。
胚胎第3周
前脑 额鼻突 第1鳃弓
25
胚胎第3周末
拉特克囊
(Rathke pouch)
26
口咽膜
第4周
视 泡
上颌突
1、 第1鳃弓
27
下颌突
上颌突 (maxillary process) 下颌突 (mandibular process)
28
1
2 3 4
①维甲酸综合征、中耳发育异常、下颌骨发育不全、小脑发 育缺陷、腭裂等:是因为神经嵴细胞在迁移前或迁移过程 中发生死亡而产生 。
② Treacher Collins综合征:原因是神经节原基细胞死亡,邻 近的神经嵴细胞吞噬死亡细胞的碎片,而使本身的迁移和 分化受到影响, 导致如外、中耳轻度发育异常,颧骨对称 性发育不全或缺失,上、下颌骨后部发育异常等。
侧鼻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所致。常伴有切牙和尖 牙之间的颌裂及腭裂。
42
单侧唇裂
43
双侧唇裂
2、面裂
1)面斜裂:上唇与眼内呲之间的裂缝;是上颌 突与同侧外侧鼻突未联合。
2)横面裂: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裂隙可自口角至耳屏前。 3)侧鼻裂:因侧鼻突与中鼻 突之间发育不全,在鼻部形成 纵行的裂隙(极少见)。

第1章 口腔颌面部发育

第1章 口腔颌面部发育
根尖病、牙周病、口腔粘膜病、颌骨病、涎腺病 、口腔颌面部囊肿、涎腺肿瘤、牙源性肿瘤、及 颌面部其它肿瘤等。精品课件
第一章
口腔颌面部发育
Oral and Maxillofacial Development
精品课件
教学要求
掌握: 神经嵴、鳃弓和咽囊的概念,面部、腭和舌发育的基本过程;
熟悉: 舌发育的基本过程,面部、腭和舌发育畸形的胚胎学背景;
了解: 涎腺、颌骨、颞下颌关节发育的过程,口腔颌面部发育的基因
调控。
精品课件
2013年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要求
1.鳃弓和神经嵴:神经嵴、鳃弓、咽囊 2.面部的发育:发育过程及常见异常 3.腭部的发育:发育过程及常见异常 4.舌的发育:发育过程及常见异常 5.唾液腺、颌骨的发育:发育过程
精品课件
胚胎发育Three periods
精品课件
神经沟 神经褶 神经嵴
4w neural tube,neural crest cell,ectomesenchyme 神经嵴
神经沟
脊索 轴旁中胚层
胚胎发育第4周
神经嵴
轴旁中胚层 间介中胚层
神经管
胚胎发育第4周
卵黄囊
胚胎发育第4周
胚内体腔
精品课件
胚胎发育第4周
脊神经节 体节
中肾原基 大动脉 原始肠管
口腔组织病理学
• 口腔基础医学中的重要学科 • 是联系基础医学和口腔临床医学的桥梁 • 对正确认识口腔疾病的本质,从而正确诊
断和治疗疾病有重要的意义
精品课件
组成成分
1. 口腔组织学包括牙体组织、牙周组织、口腔粘膜 、涎腺、颞下颌关节等口腔结构。
2. 口腔胚胎学将介绍口腔颌面部发育和牙的发育。 3. 口腔病理学主要讨论牙发育异常、龋、牙髓病、

儿童和青少年牙颌面生长发育规律

儿童和青少年牙颌面生长发育规律

儿竘和青少年牙颌面生长发育规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口腔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牙颌面生长发育是儿童和青少年口腔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牙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了解儿童和青少年牙颌面生长发育规律对于口腔疾病的防治和口腔整形美容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儿童和青少年牙颌面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影响因素、异常现象以及相关的预防和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基本规律1.1 乳牙和恒牙的萌出时间乳牙是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最先萌出的牙齿,大约在6个月至1岁之间开始出现,直到2岁6个月至3岁之间全部萌出。

而恒牙则在6岁至7岁的时候开始萌出,一直到12岁至13岁全部完成。

1.2 牙槽骨生长随着芳龄的增长,牙槽骨也在发生相应的生长和发育。

5岁时,牙槽骨的生长已经完成了大约50,11岁时,已经达到近完全成熟状态。

牙颌面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是5岁至11岁。

二、影响因素2.1 遗传因素儿童和青少年的牙颌面生长发育主要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父母的牙齿和牙颌面形态往往会对孩子的牙颌面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

2.2 生活习惯儿童和青少年的生活习惯也对牙颌面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

例如长期吮吸手指、咬指甲、咬物等不良习惯会影响牙齿的排列和咬合关系。

2.3 环境因素生活环境也是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牙颌面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比如生活饮食习惯、骨骼发育等都会对牙颌面生长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异常现象3.1 龅颌畸形龅颌畸形是儿童和青少年牙颌面生长发育中比较常见的异常现象。

主要表现为上颌前牙过度突出,下颌前牙牙齿排列不整齐。

3.2 开颌畸形开颌畸形是指上下颌骨的关系异常,上下颌骨之间的垂直距离增加,导致口腔开合时存在异常的咬合关系。

3.3 反颌畸形反颌畸形是指下颌骨过长或者上颌骨过短,导致咬合关系异常,这种异常现象往往会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正常进食和发音。

四、预防和治疗4.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父母和老师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不吮吸手指、不咬指甲、不随地乱吐等不良习惯。

《口腔组织病理学》第一章 颌面部发育

《口腔组织病理学》第一章 颌面部发育

1.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共形成几对鳃弓,分别叫什么,最后形成什么?
2.颈窦是由第鳃弓覆盖第鳃弓和第鳃沟并在颈部融合形成的腔。

与外部相通时,形成。

3.外胚间充质由细胞转化而来,该细胞来源于层,外胚间充质最后形成口腔颌面颈部除外的大部分组织,如等。

4.面部的发育来源于弓和突衍化出的面突,其中弓衍化出、,突衍化出、。

5.胚胎的第周至第周,各种致畸因子可形成面部畸形。

6.单侧唇裂:(分别是什么突起未联合或融合)双侧唇裂:
正中唇裂:
横面裂:
斜面裂:
7.①(

②(②来源于)
8. 腭裂(第周至第周):
上颌裂:
正中上颌裂:
正中下颌裂:
9.舌体来源于发育形成的两个和一个,舌根由第鳃弓的和第鳃弓形成的构成。

P7(舌根和舌体
的分界?分别占整个舌的长度比?)
10.甲状舌管囊肿来源于在形成后,未完全退化残留的上皮组织。

P8
11.腮腺在胚胎的第周开始发育,上皮芽最初形成处为,下颌下腺发育于胚胎第周,舌下腺发育于胚胎第周,小唾液腺发育较晚,约在。

P8
12.下颌骨发育于胚胎第周,发育自第鳃弓。

13.上颌骨的生长方向是:向上形成,向后形成,向前形成,向下形成,向内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甲状软3鳃弓D7w间充质舌盲联孔合突
向前生长 舌后1/3(舌根)

甲状腺
第一章
菱形舌的临床表现
第五节 涎腺发育
涎腺的基本发育过程 各类涎腺发育时间和部位
第一章
第一章
涎腺的发育过程示意图:A 上皮芽的形成;B 上皮条索形成
第一章
涎腺的发育过程示意图:C 上皮条索发出分支;D 小叶形成 前期导管形成 细胞分化
发育中的脊索 邻近间充质
1.神经系统:schwann细胞、面神经
的膝状节、舌咽神经的上节和迷走神经颈
外胚层 神经板
柱状细胞形态改变
植物性神经节
神经嵴 层交界处 神经褶
2.内分泌系统:降钙进素细入胞中颈胚动层脉体
4w
的化学感受器和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
3.结缔组多织潜:能头面干部细的大胞部分,又称
第一章
大涎腺发生部位示意图
细胞外网状纤维聚集 毛细血管芽,胶原纤维
D3w
D5-6w
D8w
退化
外胚层
单层上皮
双层上皮 前庭处增厚
口腔前庭
D7w
轮廓乳头,叶状乳头
菌状乳头 味蕾
唇黏膜
牙槽黏膜
D10w
丝状乳头
咀嚼黏膜
硬腭,牙槽嵴
12w后 10-
12w
被覆黏膜
黑色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
梅克尔细胞
16w
棘细胞,桥粒 明显弹性纤维
THANK
下颌软骨耳前区
D8-12w
听骨链 下颌骨体
锤前韧带,蝶下颌韧带
思考题
第一章
1. 什么是神经嵴、外胚间充质、鳃弓、咽囊? 2.面部由哪些突起分化形成,唇裂是如何发生的? 3.腭部是怎样形成的,腭裂是如何发生的? 4.面突的联合与融合有何不同? 5.舌起源于哪些突起,舌的发育异常有哪些,它们是如 何形成的?
颌面部发育过程模式
第一章
面裂畸形发生的部位 面突之间未如期联合或 联合不全所至
第三节 腭的发育
面突的分化:6周~3月
球状突→前腭突(2)
上颌突→侧腭突(2)
面突融合:
鼻中隔
侧腭突 侧腭突 腭发育异常:腭裂;颌裂
第一章
D3W
神经嵴细胞
额鼻突
28天 外胚层上皮
间充质细胞 下颌突
上颌突 侧腭突(2)
嗅板/鼻板
向下或垂直生长
鼻凹/嗅窝
中鼻突 D5W 球状突(2) 联合
人中
侧鼻突(2)
前腭突
第一章
侧腭突融合过程:
A. 侧腭突的发育 B. 侧腭突融合前 C. 侧腭突的融合
第一章
侧腭突的融合模式 前腭突 侧腭突
第一章
唇、腭裂示意图
第一章
腭裂的临床表现
第四节 舌的发育
第一章
舌的发育过程:侧舌隆突→舌体 联合突→舌根
口角
上颌突
大部分上颌 软组织上颌 骨,上颌尖 牙,磨牙
鼻孔
鼻凹/嗅窝
融 实性条索并 合
上唇远中2/3
于表面分开
鼻侧面,鼻翼,
中鼻突
侧鼻突(2)
鼻部泪分管面,颊部上分颌面颊
D5W 球状突(2)
骨额突,泪骨
鼻梁,鼻尖,鼻中 隔,附有上颌切上牙唇近中1/3 的上颌骨及临近软
融合
上唇
联合
组织
人中
第一章
A 胚胎第4周 B 胚胎第5周 C 胚胎第6周 D 胚胎第8周 E 成人面部各突起融合的位置
面突的融合(fuse):
突起之间无连续外胚层上皮,随突起的生长,其表面上皮 发生相互接触、断裂、退化、消失,最终合并在一起。
第一章
(1)面突的联合
(2)面突的融合
额部软组 织,额骨
D3W
神经嵴细胞
额鼻突
28天 外胚层上皮
下颌突
间充质细胞 联合
鼻黏膜 嗅神经上皮
嗅板/鼻板
下唇,下颌软组织,面颊部 下颌骨,下颌牙
D1320w
下颌骨的发育
第一章
鼻囊软骨
D7-8w
第一鳃弓软骨
条形软骨棒
纤维被膜
耳囊
下颌神经
出 颅
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
中线 切牙神经
D13w
锤软骨 听泡
D6w 颏神经
结锤缔砧组关织节凝聚
D14-15w 分骨化化骨化 听骨
第二鳃弓软骨
与下颌骨 体融合
D16w 髁头
下颌升支
下颌小舌
下镫颌骨骨 (雏形)
D13w 髁突
颌面部发育
绪论
口腔组织病理学学什么?
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组织胚胎学与病理解剖学的分支, 主要研究口腔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发育过程及口腔常 见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也 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在口腔 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包括范围: 1.牙体组织 2.牙周组织 3.口腔黏膜 4.涎腺 5.口腔颌面发育 6.牙的发育 7.牙齿、黏膜相关疾病等
第二节 面部发育
第一章
面突的分化:3~5周
3周:额鼻突(1);下颌突(2)
4周:上颌突(2);中鼻突(1)

侧鼻突(2)
5周:球状突(2)
面突联合:6~8周
面部发育异常:唇裂;面裂
面突联合与融合的概念
第一章
面突的联合(merge)):
突起表面被覆连续的外胚层上皮,突起之间为沟样凹陷 随面突的生长,沟状凹陷逐渐变浅,直至消失。
腹部:舌骨小角、舌骨体上部
神第经2鳃嵴沟细胞 第3鳃弓软骨
4菱脑原节
第2鳃弓
舌骨大角、舌骨体下部
第中3鳃线沟处有未发育5的菱心脑脏原颈节窦
凋亡
第4 鳃弓软骨 6菱脑原甲节状软骨 第4鳃沟
第3、4鳃弓
第6鳃弓软骨 7菱脑原环节状软骨
第6鳃弓
原始中胚层轴心
第一章
外胚层
鳃弓和咽曩发育示意图(胚胎正面剖面观)
神经管
神经沟
外胚间叶组织或外间充神质经管背外侧
4.皮肤组织:细皮胞肤及索粘膜的黑色素细
胞、真皮及平滑肌
第一章
神经嵴发育和细胞分化
第一章
鳃弓发育示意图(胚胎侧面观)
原始咽部 间叶细胞
下第颌1 弓鳃弓软骨 1、2菱脑下原颌骨节的发育有关第1鳃弓
第1鳃沟 舌第弓2 鳃弓软骨
3外菱耳脑生道原、背长节耳侧较丘:快、中并耳耳在廓的中镫线骨凋处颞亡联骨茎合突
甲状舌管的形成 舌的发育异常:异位甲状腺
甲状舌管囊肿 菱形舌
第一章
舌的发育模式图
舌体来源于侧舌隆突;舌根来源于联合突
D4w
中线处
第1,2鳃弓
联合
下颌突原始口腔侧
间充质
舌前2/3(舌体)
较大 较小
D6w 中线联合
侧舌隆突(2) 界沟
(口咽膜) 奇结节(1)
甲状舌管
内胚层上皮 盲孔前舌体的一小部分/退化消失
口腔组织胚胎学 口腔病理学
第一章
口腔颌面发育
第一章
本章重点
神经嵴的分化和外胚间叶的概念 面、腭发育的基本过程及常见的发育畸形 舌的发育及甲状舌管的形成 涎腺的基本发育过程 颌骨的发育
第一节 神经嵴和头部的分化
第一章
神经嵴的分化和外胚间叶的概念 鳃弓及咽囊的发育
神经嵴的分化
三胚层 D第3四w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