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广州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广州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广州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通过学习,学生应能理解空调系统的工作流程,掌握空调的节能量和能效比的基本概念,了解广州气候特点对空调系统设计的影响,以及掌握空调系统的日常维护和节能减排的方法。
在知识目标上,学生需要掌握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
在技能目标上,学生应通过实验和实践,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对空调系统进行简单的故障诊断和维护。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学生应树立节能环保的意识,理解节能减排对广州乃至全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负责任的消费习惯。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围绕广州空气调节的主题,深入探讨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节能技术以及在广州地区的应用案例。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制冷循环、热力学基础、空调负荷计算等。
2.空调设备及其选型:涉及冷水机组、风冷热泵、冷却塔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选用原则。
3.广州气候特点与空调系统设计:分析广州的气候条件,探讨其对空调系统设计的影响。
4.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介绍变频技术、热回收技术等节能措施。
5.空调系统的运行与管理:讲解空调系统的日常维护、故障诊断及节能管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包括:1.讲授法:系统讲解空调调节的基本原理、设备选型和设计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广州地区的典型空调项目,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空调系统的实际应用。
3.实验法:学生进行空调设备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和运行管理,激发学生的思考。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空调调节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技术资料和案例分析,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某商场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某商场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空调系统在商场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其基本工作原理;2. 学生掌握空调系统的能量守恒定律,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 学生了解商场空调系统的分类及特点,能分析不同类型空调系统的适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商场空调系统的运行状况,提出优化建议;2. 学生能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进行商场空调系统能耗的计算,并提出节能措施;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出符合商场需求的空调系统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认识到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树立节能减排的意识;2.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对空调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物理学科知识,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节能意识,为我国节能减排事业贡献力量。
同时,课程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空调系统基本原理:介绍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制冷剂循环、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组成部分;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制冷原理及其应用”。
2. 商场空调系统分类及特点:分析中央空调、分体式空调、多联机等不同类型空调系统的优缺点;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空调系统的分类与选择”。
3. 空调系统能量守恒定律:讲解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能量转换,以及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空调系统能耗分析与计算”。
4. 商场空调系统优化与节能:探讨商场空调系统运行中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介绍节能措施;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与节能”。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商场空调系统调研,设计空调系统优化方案,进行能耗计算;相关教材章节:第六章“空调系统实践操作”。
某商场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某商场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商场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培养他们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商场空气调节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部分。
•掌握空气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
•了解商场空气调节在不同季节和场合下的应用和优化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商场空气调节系统的基本性能和效果。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商场空气调节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
•能够进行空气调节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和求知欲,提高他们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珍惜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商场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工作原理、运行方式以及在不同季节和场合下的应用和优化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1.空气调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商场空气调节系统的组成部分和作用。
3.空气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
4.商场空气调节在不同季节和场合下的应用案例分析。
5.商场空气调节系统的优化方法和策略。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商场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培养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季节和场合下商场空气调节的应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空气调节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实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商场空气调节技术与应用》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如《空气调节原理》、《空调与制冷技术》等。
空气调节工程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了解空气调节工程在现代建筑、工业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目标包括: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掌握空气调节工程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分析空气调节工程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能够进行空气调节工程的计算和设计;能够操作和维护空气调节工程设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空气调节工程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首先,介绍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让学生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知识。
然后,讲解空气调节工程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让学生掌握空气调节工程的关键技术。
最后,介绍空气调节工程在现代建筑、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其次,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知识。
再次,采用实验法,进行空气调节工程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调节工程的魅力。
最后,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首先,教材《空气调节工程》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其次,参考书《空气调节工程设计与实践》为学生提供实际案例和设计方法。
再次,多媒体资料包括PPT、视频和图片等,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空气调节工程的相关内容。
最后,实验设备包括风扇、空调等,用于进行空气调节工程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调节工程的魅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在空气调节工程课程中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
空气调节第四版教学设计 (2)

空气调节第四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空气调节教学,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和知识:1.了解空气调节基本原理和常见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掌握空调的安装、维修和保养方法;3.能够了解空气调节节能技术;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空气调节基本原理讲解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几个基本术语。
2. 空气调节常见设备介绍空调、新风系统、新风机组、风管、排风扇等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其它组成部件的功能。
3. 空调的安装、维修和保养方法1.空调的安装流程和注意事项;2.空调故障诊断和排查方法;3.空调系统的保养和维护方法。
4. 空气调节节能技术介绍空气调节节能技术的概念、应用范围和示范案例,分享空气质量监测和质量治理的方法。
5. 空气调节创新思维和实践案例本章将启示学生从多角度思考空气调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教材介绍为主,辅以教学资料,安排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
四、教学重难点1.了解空气调节基本原理;2.掌握空调的安装、维修和保养方法;3.了解空气调节节能技术;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与考核本次教学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将会考核学生对于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空调安装和维修、节能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计划1.第一课时:空气调节基本原理–讲解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几个基本术语。
2.第二课时:空气调节常见设备–介绍空调、新风系统、新风机组、风管、排风扇等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其它组成部件的功能。
3.第三课时:空调的安装、维修和保养方法–空调的安装流程和注意事项;–空调故障诊断和排查方法;–空调系统的保养和维护方法。
4.第四课时:空气调节节能技术–介绍空气调节节能技术的概念、应用范围和示范案例,分享空气质量监测和质量治理的方法。
5.第五课时:空气调节创新思维和实践案例–本章将启示学生从多角度思考空气调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空气调节仲恺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仲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掌握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2. 使学生掌握空调系统的工作流程,了解其调节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等方面的作用。
3. 帮助学生了解空调系统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如家庭、商场、办公室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空调系统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正确使用和维护空调设备。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践等形式,共同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空气调节技术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他们对科技创新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空调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并学会节能减排。
3. 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让他们在选择空调设备时,能够综合考虑性能、价格、能耗等因素。
本课程针对仲恺地区学生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注重实践性与实用性,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空调调节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关注环保和节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空气调节基本原理:讲解空调系统的制冷和制热原理,以及空气湿度、洁净度的调节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空气调节原理- 内容列举:制冷原理、制热原理、湿度调节、洁净度调节2. 空调系统组成及功能:介绍空调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空调系统组成与设备- 内容列举: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控制系统3. 空调系统工作流程:讲解空调系统从制冷到制热的整个工作流程,分析各环节的作用。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空调系统工作流程- 内容列举:制冷循环、制热循环、自动调节与控制4. 空调系统在不同场合的应用:介绍空调系统在家庭、商场、办公室等不同场合的应用,分析其优缺点。
- 教材章节:第五章 空调系统应用实例- 内容列举:家用空调、商用空调、中央空调5. 空调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教授学生正确使用空调设备的方法,以及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技巧。
南方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南方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南方气候特点及其对空气调节的影响。
2. 学生能掌握空调工作原理及在南方气候条件下的高效运行策略。
3. 学生能描述并解释空调系统的能耗构成及其与环保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南方室内外温差,合理调节空调温度,提高舒适度的同时实现节能。
2. 学生能够操作空调设备,进行基本的故障排查和日常维护。
3. 学生能够运用节能知识,评估并优化家庭空调使用习惯,降低能源消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节能环保重要性的认识,树立节能减排的意识。
2. 增强学生对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激发其对相关领域的学习兴趣。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提高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结合南方地区气候特点,以实践操作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旨在提高学生对空调设备使用的认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培养节能环保意识。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合作与探究。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和思考分析,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教学评估,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程质量。
二、教学内容1. 空调工作原理:介绍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制冷剂循环过程、热交换原理等,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一节。
- 空调设备结构与功能- 制冷剂的选择与循环过程- 热交换原理及其在空调中的应用2. 南方气候特点与空调运行策略:分析南方高温潮湿气候对空调运行的影响,探讨合理调节温度、湿度等参数的方法,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二节。
- 南方气候特点概述- 空调运行策略调整- 节能运行案例分析3. 空调能耗与节能技术:介绍空调能耗构成、节能技术原理及实际应用,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三节。
- 空调能耗分析- 节能技术介绍- 节能效果评估与优化4. 空调设备操作与维护:教授空调设备的日常操作、故障排查和保养维护方法,对应教材第三章第四节。
2024《空气调节》课程教学大纲

学大纲•课程概述与目标•空气调节基础知识•舒适性空气调节系统设计与实践•工艺性空气调节系统设计与实践•空调系统能耗分析与节能优化措施•实验环节与创新能力培养课程概述与目标空气调节定义及重要性空气调节定义空气调节是指对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清洁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度和生产工艺要求的过程。
空气调节重要性空气调节对于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保障人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0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工程实践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01知识目标掌握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设备类型及其性能特点,了解相关标准和规范。
0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空气调节系统设计、选型、施工、调试及运行管理的能力,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课程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包括空气调节基础知识、负荷计算、系统类型及选择、设备选型与布置、管道设计与施工、系统调试与运行管理等。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验实训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考核方式与标准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
考核标准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包括知识掌握程度、能力表现、素质体现等方面,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
空气调节基础知识热力学基础回顾热力学系统基本概念包括系统、边界、环境等定义,理解热力学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能量守恒原理,了解热量和功的转换关系,及其在空气调节中的应用。
热力学第二定律理解熵增原理,分析不可逆过程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探讨提高空气调节系统效率的途径。
湿空气性质及处理过程湿空气的物理性质了解湿空气的组成、状态参数(温度、湿度、焓等)及其相互关系。
湿空气的焓湿图掌握焓湿图的基本原理,能够利用焓湿图分析湿空气处理过程。
空气处理设备及过程熟悉常见的空气处理设备(如冷却器、加湿器、除湿器等),理解其工作原理及在空气调节系统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指导书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指导单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教研室
2011年6月20日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指导书
1.课和设计任务和要求
1.1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以小组方式进行,每小组人数5~10人,各小组从给出的建筑物中选出一定区域范围(空调面积不少于600㎡),并根据建筑结构和用途,进行该区域范围的局部空调工程设计。
1.2编写该空调工程的设计书、设计书不少于5000字,计算机打印。
1.3绘制该空调工程的风管平面图、水管平面图、机房布置图、设备安装图,图纸量折合一张A1以上,尽可能用计算机绘制。
2.设计书的内容和要求
2.1设计书应包括以下内容并装订成册:
2.1.1封面
2.1.2设计任务书
2.1.3目录
2.1.4前言
前言内容:工程名称、建筑面积、空调建筑面积、功能、人流量、所处的地域、方位等。
2.1.5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内容如下:
⑴明确说明室内空气参数的要求
对各空调间夏季温、湿度要求。
若对温度和湿度无特殊要求,则按有关规范进行设计。
⑵阐明当地主要设计气象参数
空调室外空气夏季计算干球温度;室外空气夏季计算湿球温度;室外空气夏季相对湿度;夏季大气压力。
⑶列表说明各空调房间的设计条件
夏季的温度、相对湿度、平均风速、新风量。
⑷阐明空调系统方式的选择及其依据和服务范围
全风系统及其选择依据;空气-水系统及其选择依据;全分散式系统及其选择依据;
防火排烟及特殊系统及其选择依据。
⑸阐明空调系统的划分、组成与其服务区域,并列表说明各系统的送风量、夏季的设计
负荷、空气调节方式、气流组织分布;
⑹阐明冷源的选择及其依据;
⑺对冷冻水系统应说明如下问题:
供回水温度、供水量;不同管径管材材质的选择;管道附件的选择情况;
⑻对风系统应说明如下问题:
对风管材料、厚度、加工方法、联接方式的选择及其依据(可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确定);管道穿越变形缝的措施;调节阀、防火阀的选择及配套说明;管道支、挂、托架的要求;选配空气处理设备和风机的型号、规格及其依据,对设备、风机安装的要求;对管道防腐保温的要求;对施工的要求。
⑼对调试的要求和设计全年运行管理工况的说明分析(包括对自控系统的要求和调整)。
2.1.6设计计算及其结论列表汇总
设计计算内容如下:
⑴空调房间冷负荷计算及汇总表(尽可能用计算机计算,并配以平面图和围护结构构造
图;
⑵各空调房间送风量和新风量计算(尽可能用计算机)并列表汇总;
⑶风系统、水系统的阻力计算;
⑷保温层厚度计算;
⑸空气处理设备选型计算;
以上计算要求每种只举一例进行计算,其它列表汇总。
2.1.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
⑴本空调工程总建筑面积(㎡)。
⑵本空调工程空调面积(㎡)。
⑶夏季设计冷负荷(KW)。
⑷空调房间中最大冷负荷指标(W/㎡);空调房间中最小冷负荷指标(W/㎡);空调房
间中平均冷负荷指标(W/㎡)
⑸总耗电量(KW)和总耗水量(M3/h)。
2.1.8参考文献目录。
(按标准格式列出)
3.施工图的内容和要求
3.1总的要求
⑴图纸的图幅、标题栏、线条、符号、尺寸标注、文字、比例、目录及图例等均严格制图及有关标准。
⑵建筑图内容一律有细实线画出,必须标明轴线尺寸和轴线号。
⑶空调管道和设备在图上用粗实线和图例标明。
⑷图纸上绘制的建筑结构及空调系统中的实体位置正确、标注尺寸齐全、有可操作性、方便施工,应有设计说明和设备明细表。
3.2平面图的内容和要求
⑴平面图包括:空调区域风管平面图、空调区域水管平面图。
⑵平面图绘出后,应清楚说明以下问题:空调设备、管道与建筑物的关系及相关尺寸、管径、坡度、坡向和出入户的情况。
3.3系统图的内容和要求
⑴系统图包括:机房系统图(空调机房、制冷机房)、冷却水系统图(可与机房系统图合并)、冷冻水系统图、风道系统。
⑵对系统图的要求:系统图中管道的走向应与平面图吻合;图上应标明管径、标高、坡度;空调设备、附件的图例、编号;主要阀件、仪器、仪表、自控装置符号等。
系统图应用正轴侧画出。
3.4详图的内容和要求
⑴详图的内容:由于平面图和系统图一般比例均为1/100或1/50,有些局部地方不能详尽清楚表示,,会给施工造成困难。
故须由设计人根据实际需要,绘出一些详图和设备基础图、剖面图等。
⑵对详图的要求:线型与其他图纸相吻合,需施工中加工的尺寸,要标柱得更细致且符合制图标准。
3.5与图纸一起交出的设计说明、设备明细表可写在图纸上空白地方,也可另用5号图幅图纸书写。
在设计说明中应明确说明如下问题。
⑴材质选择、管道防腐、保温措施、连接方式、对施工的要求等。
⑵可写出部分有关的主要设计参数。
⑶有关穿墙、穿基础、穿楼板、伸缩缝的要求(重要部分亦可用详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