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广州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广州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广州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通过学习,学生应能理解空调系统的工作流程,掌握空调的节能量和能效比的基本概念,了解广州气候特点对空调系统设计的影响,以及掌握空调系统的日常维护和节能减排的方法。
在知识目标上,学生需要掌握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
在技能目标上,学生应通过实验和实践,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对空调系统进行简单的故障诊断和维护。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学生应树立节能环保的意识,理解节能减排对广州乃至全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负责任的消费习惯。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围绕广州空气调节的主题,深入探讨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节能技术以及在广州地区的应用案例。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制冷循环、热力学基础、空调负荷计算等。
2.空调设备及其选型:涉及冷水机组、风冷热泵、冷却塔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选用原则。
3.广州气候特点与空调系统设计:分析广州的气候条件,探讨其对空调系统设计的影响。
4.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介绍变频技术、热回收技术等节能措施。
5.空调系统的运行与管理:讲解空调系统的日常维护、故障诊断及节能管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包括:1.讲授法:系统讲解空调调节的基本原理、设备选型和设计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广州地区的典型空调项目,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空调系统的实际应用。
3.实验法:学生进行空调设备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和运行管理,激发学生的思考。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空调调节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技术资料和案例分析,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某商场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某商场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空调系统在商场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其基本工作原理;2. 学生掌握空调系统的能量守恒定律,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 学生了解商场空调系统的分类及特点,能分析不同类型空调系统的适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商场空调系统的运行状况,提出优化建议;2. 学生能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进行商场空调系统能耗的计算,并提出节能措施;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出符合商场需求的空调系统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认识到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树立节能减排的意识;2.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对空调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物理学科知识,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节能意识,为我国节能减排事业贡献力量。
同时,课程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空调系统基本原理:介绍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制冷剂循环、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组成部分;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制冷原理及其应用”。
2. 商场空调系统分类及特点:分析中央空调、分体式空调、多联机等不同类型空调系统的优缺点;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空调系统的分类与选择”。
3. 空调系统能量守恒定律:讲解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能量转换,以及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空调系统能耗分析与计算”。
4. 商场空调系统优化与节能:探讨商场空调系统运行中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介绍节能措施;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与节能”。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商场空调系统调研,设计空调系统优化方案,进行能耗计算;相关教材章节:第六章“空调系统实践操作”。
某商场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某商场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商场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培养他们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商场空气调节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部分。
•掌握空气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
•了解商场空气调节在不同季节和场合下的应用和优化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商场空气调节系统的基本性能和效果。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商场空气调节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
•能够进行空气调节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和求知欲,提高他们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珍惜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商场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工作原理、运行方式以及在不同季节和场合下的应用和优化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1.空气调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商场空气调节系统的组成部分和作用。
3.空气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
4.商场空气调节在不同季节和场合下的应用案例分析。
5.商场空气调节系统的优化方法和策略。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商场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培养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季节和场合下商场空气调节的应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空气调节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实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商场空气调节技术与应用》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如《空气调节原理》、《空调与制冷技术》等。
空气调节工程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了解空气调节工程在现代建筑、工业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目标包括: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掌握空气调节工程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分析空气调节工程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能够进行空气调节工程的计算和设计;能够操作和维护空气调节工程设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空气调节工程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首先,介绍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让学生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知识。
然后,讲解空气调节工程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让学生掌握空气调节工程的关键技术。
最后,介绍空气调节工程在现代建筑、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其次,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知识。
再次,采用实验法,进行空气调节工程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调节工程的魅力。
最后,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首先,教材《空气调节工程》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其次,参考书《空气调节工程设计与实践》为学生提供实际案例和设计方法。
再次,多媒体资料包括PPT、视频和图片等,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空气调节工程的相关内容。
最后,实验设备包括风扇、空调等,用于进行空气调节工程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调节工程的魅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在空气调节工程课程中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
南方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南方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南方气候特点及其对空气调节的影响。
2. 学生能掌握空调工作原理及在南方气候条件下的高效运行策略。
3. 学生能描述并解释空调系统的能耗构成及其与环保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南方室内外温差,合理调节空调温度,提高舒适度的同时实现节能。
2. 学生能够操作空调设备,进行基本的故障排查和日常维护。
3. 学生能够运用节能知识,评估并优化家庭空调使用习惯,降低能源消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节能环保重要性的认识,树立节能减排的意识。
2. 增强学生对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激发其对相关领域的学习兴趣。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提高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结合南方地区气候特点,以实践操作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旨在提高学生对空调设备使用的认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培养节能环保意识。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合作与探究。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和思考分析,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教学评估,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程质量。
二、教学内容1. 空调工作原理:介绍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制冷剂循环过程、热交换原理等,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一节。
- 空调设备结构与功能- 制冷剂的选择与循环过程- 热交换原理及其在空调中的应用2. 南方气候特点与空调运行策略:分析南方高温潮湿气候对空调运行的影响,探讨合理调节温度、湿度等参数的方法,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二节。
- 南方气候特点概述- 空调运行策略调整- 节能运行案例分析3. 空调能耗与节能技术:介绍空调能耗构成、节能技术原理及实际应用,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三节。
- 空调能耗分析- 节能技术介绍- 节能效果评估与优化4. 空调设备操作与维护:教授空调设备的日常操作、故障排查和保养维护方法,对应教材第三章第四节。
2024《空气调节》课程教学大纲

学大纲•课程概述与目标•空气调节基础知识•舒适性空气调节系统设计与实践•工艺性空气调节系统设计与实践•空调系统能耗分析与节能优化措施•实验环节与创新能力培养课程概述与目标空气调节定义及重要性空气调节定义空气调节是指对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清洁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度和生产工艺要求的过程。
空气调节重要性空气调节对于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保障人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0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工程实践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01知识目标掌握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设备类型及其性能特点,了解相关标准和规范。
0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空气调节系统设计、选型、施工、调试及运行管理的能力,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课程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包括空气调节基础知识、负荷计算、系统类型及选择、设备选型与布置、管道设计与施工、系统调试与运行管理等。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验实训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考核方式与标准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
考核标准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包括知识掌握程度、能力表现、素质体现等方面,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
空气调节基础知识热力学基础回顾热力学系统基本概念包括系统、边界、环境等定义,理解热力学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能量守恒原理,了解热量和功的转换关系,及其在空气调节中的应用。
热力学第二定律理解熵增原理,分析不可逆过程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探讨提高空气调节系统效率的途径。
湿空气性质及处理过程湿空气的物理性质了解湿空气的组成、状态参数(温度、湿度、焓等)及其相互关系。
湿空气的焓湿图掌握焓湿图的基本原理,能够利用焓湿图分析湿空气处理过程。
空气处理设备及过程熟悉常见的空气处理设备(如冷却器、加湿器、除湿器等),理解其工作原理及在空气调节系统中的应用。
建环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建环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建筑环境中的空气调节原理,掌握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工作方式。
2. 使学生了解空调系统在建筑中的作用,以及其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3. 引导学生掌握空调系统能耗分析的方法,了解节能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建筑环境空气调节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空调系统的方案,并进行初步的能耗评估。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建筑环境与能源问题,树立节能减排的意识。
2. 激发学生对建筑环境科学的学习兴趣,提高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室内空气质量,关注健康生活,培养环保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专业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建筑空气调节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空气调节基础理论:包括室内外热湿环境、空气调节原理、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第二定律在空调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建筑环境与空气调节概述》2. 空调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介绍空调系统的分类、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包括制冷剂、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关键元件。
教材章节:第二章《空调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3. 空调系统设计与施工:讲解空调系统的设计原则、负荷计算、设备选型及施工要求,以实现良好的空调效果。
教材章节:第三章《空调系统设计与施工》4. 空调系统运行与管理:分析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能耗、故障处理、维护与管理,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
教材章节:第四章《空调系统运行与管理》5. 空调系统节能技术:介绍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及其应用,包括变频技术、热回收技术、太阳能空调等。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哈尔滨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哈尔滨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对空气调节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空气调节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设备,了解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和特点,熟悉常见的空气调节技术及其应用。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空气调节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设计和评价简单的空气调节系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空气调节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空气调节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设备,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和特点,常见的空气调节技术及其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空气调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空气调节的定义、目的和基本原理,讲解空气调节的主要参数和指标。
2.空气调节设备:介绍空气调节系统中常见的设备,如空调器、新风系统、净化设备等,讲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
3.空气调节系统:讲解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和特点,分析不同类型空气调节系统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4.空气调节技术:介绍常见的空气调节技术,如制冷、加热、通风、净化等,讲解其原理和应用。
5.实践案例:分析一些典型的空气调节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空气调节技术。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授法:讲解空气调节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设备,使学生掌握空气调节的基础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空气调节系统的优缺点、适用场景等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空气调节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空气调节设备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空气调节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工程概述 (1)2设计依据 (1)2.1设计目的 (1)2.2设计任务书 (1)2.2.1 空调冷、湿负荷计算 (1)2.2.2 空调过程设计计算 (2)2.2.3空调的热湿处理设备选择 (2)2.2.4送风系统的设计 (2)2.2.5空调水系统的设计 (2)2.2.6空调系统消声减震设计 (4)2.3设计规及标准 (4)3设计参数 (4)3.1围护结构的热工参数 (4)3.2室设计参数 (5)4空调冷、湿负荷计算 (5)4.1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 (5)4.2设备、照明和人体散得热形成的冷负荷的计算 (7)4.3设备散热冷负荷 (7)4.4空调总冷负荷的计算 (8)4.5空调湿负荷计算 (8)5空调方案的设计 (9)5.1空调方式的确定 (9)5.1.1 全空气空调系统:(方案一) (9)5.1.2 新风加风机盘管系统:(方案二) (9)5.2空气处理过程设计 (9)5.3. 空调系统的方案确定及风量计算 (9)6送风系统的设计 (11)6.1送风系统的设计 (11)6.2散流器的选择 (12)6.3送风管道的阻力计算 (12)6.3.1 利用假定流速法 (12)6.3.2 选择风管流速 (13)6.3.3 计算风道的总阻力 (13)6.4风机的选型 (15)7水系统的设计 (16)7.1水系统方案的确定 (16)7.1.1空调冷水系统的竖向分区 (16)7.1.2空调冷却水系统 (16)7.2制冷机组制冷量的确定 (17)7.3制冷机组的选择 (17)7.4冷冻水量及循环水量 (17)7.4.1冷冻水量 (17)7.4.2循环水量 (18)7.5管径的选择 (18)7.5.1冷冻水管径 (18)7.5.2循环水管径 (18)7.5.3冷却水管径 (18)7.6水泵的选型 (19)8空调系统消声减振的设计方案 (20)8.1空调系统消声系统设计 (20)8.1.1消声器的选择应按照以下原则 (20)8.2空调系统的噪声源及控制 (20)8.2.1通风机的噪声 (21)8.2.3风管部件中的噪声衰减 (21)8.3空调系统的减振设计 (21)9设计总结 (22)参考文献 (24)设计题目《市某综合大楼商场空调设计》1工程概述本工程是市某综合大楼商场空调设计,商场工作时间一般从早上8:00到晚上22:00。
该商场东西方向长30.0m,南北方向宽20.0m,高4.0m,南北分别开有六个窗,窗底标高2.1m,面积9m2;。
商场人员密度为0.6-0.8人/m2.商场照明设备为30W的白炽灯200个。
2设计依据2.1设计目的空气调节与净化课程设计是《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与容,是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完成该门专业课之后进行的一次重要实践训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阶段,通过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空气调节与净化》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程序及步骤,同时也使学生学会查阅和使用设计资料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2设计任务书2.2.1 空调冷、湿负荷计算空调冷负荷的计算可采用谐波反应法或冷负荷系数法。
本工程的空调设计主要是针对夏季。
以下容的计算都默认是夏季,不再单独说明。
主要包括:A、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计算B、人体散热、散湿量计算C、照明设备散热量D、热、湿负荷汇总2.2.2 空调过程设计计算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新风量按30m3/h。
主要包括确定空气处理过程中各种状态参数;房间及系统的送风量、新风量、回风量、制冷量和供热量等。
确定上述参数后,需要对空气处理设备进行选择,设备选择过程中,一般需要按实际使用条件做校核计算,必要时应做设计计算。
2.2.3空调的热湿处理设备选择确定系统的送风量及制冷量等之后,需要对空气处理设备进行选择,本设计主要是设计夏季空调系统,针对不同的地理位置的室外计算参数,决定是需要冷却减湿还是冷却加湿。
2.2.4送风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送风口和回风口的设计,管道阻力的计算以及风机的选型。
2.2.5空调水系统的设计主要设计冷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
(1)冷水系统:包括方案的确定,水管流速选择,制冷量和制冷机组的确定,水泵的选择。
(2)冷却水系统:包括冷却水量的确定、管路的布置和管径的确定以及冷却水泵的选择。
1、水系统选择:闭式等温变流量的形式,利用集水器和分水器之间的压差旁通阀调节负荷。
冷冻水从制冷机组出来后进入分水器后按空调分区供水。
集水器回水后再由冷冻水泵泵入冷冻机组的蒸发器。
冷冻水泵前连接膨胀水箱。
水路采用同程序或异程序的方案比较。
2、水管流速选择:由于管道直径和管件的比价:随着直径的增大,管道本身和阀门等配件的价格以及安装费用都大幅度上升。
因此,对大直径管道,流速宜选择接近上限的数值。
3、管路的布置和管径的确定:冷冻水供回水管<DN50时采用镀锌钢管;≥50时采用无缝钢管。
空调凝结水管建议采用UPVC管。
冷冻水按供回水7/12℃计算流量,水泵压出口流速取2.4-3.6m/s,吸入口取1.2-2.1m/s,主干管流速取1.2-4.5m/s,一般管道取1.5-3m/s,闭式系统选表面当量绝对粗糙度K=0.2mm,确定主要管段流量、流速、管径。
比摩阻(Pa/m)根据K、流速、管径查设计手册水力计算表。
4、水管保温层厚度的确定5、 水环路阻力损失的计算及水泵的选型膨胀水箱选用2.2.6空调系统消声减震设计 设计中最好能对选用通风机进行实测,不具备条件时可以根据公式进行粗略评估其声功率级,而在空气沿程输送过程中有自然衰减的作用存在,所以只有在衰减不能满足消声要求时才会考虑装置消声器。
2.3设计规及标准(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GB50019-2003)(2)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B/T 50114-200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3设计参数3.1围护结构的热工参数1) 外墙为厚240mm 砖墙,属教材附录表2-9中序号44,K=1.95W/(㎡·K),35.0=β,9.12=ν,5.8)(=h ε,0.2=f ν。
2) 屋顶采用教材附录表2-9中序号9,保温材料为水泥膨胀珍珠岩,厚90mm ,K=0.93 W/(㎡·K) ,50.0=β,91.18=ν,5.6)(=h ε,9.1=f ν。
3) 墙为240mm 砖墙,外表面分别抹20mm 厚白灰。
4) 窗:玻璃为3mm 厚浅蓝色吸热玻璃,K=3.01W/(㎡·K),单层钢窗,80%玻璃,窗遮阳设施为深黄色布窗帘,遮阳系数0.65。
3.2室设计参数1)室设计温度22℃,相对湿度为60%。
2)室外空气参数():①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tw 33.2℃;②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ts 26.4℃;③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v:1.9m/s 。
3)围护结构面积统计:屋 顶:600㎡ 窗:9㎡,南北各开6个东外墙:80㎡ 西外墙:80㎡南外墙:66㎡ 北外墙:66㎡4)人员密度:0.6-0.8人/㎡5)照明设备为30W 白炽灯200个4空调冷、湿负荷计算4.1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1) 外墙及屋顶温差传热冷负荷εττ-t ∆=KF CLQ 式中:τ—计算时刻,h ;ε—围护结构表面受到周期为24小时谐性温度波传到表面时间延迟,h ;τ-ε—温度波的作用时间,级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表面的时间, h ;K —维护结构传热系数,W/m 2·K ;;F —围护结构计算面积,㎡ ;Δt τ-ε—作用时刻下,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符合温差,见附录2-10(墙体),附录2-11(屋顶)。
(计算结果见附录)2) 窗户瞬时传到得热形成的冷负荷:t .∆=KF CLQ ετ式中:CLQ τ—通过外墙和屋面的得热量所形成的冷负荷,W;F —窗口面积,单位:㎡;K —玻璃窗传热系数,取3.01 W/(m 2·K);Δt —计算时刻下结构的负荷温差,℃,见附录2-12; (计算结果见附录)3) 窗户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ττ.j s n d g .j FJ C C x x CLQ =式中: x g —窗的有效面积系数,单层钢窗取0.85。
x d —地点修正系数,见附录2-13。
该工程设计为,选X d =1C s —窗玻璃的遮挡系数,见附录2-7.选,0.89C n —窗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
设计中采用深黄色布帘遮阳。
选0.65F —窗的面积,54m 2J j ·τ — 计算时刻时,透过单位窗口面积的太阳总辐射热形成的冷负荷,简称负荷强度,W/m 2,见附录2-13。
J j ·τ — 计算时刻时,透过单位窗口面积的太阳总辐射热形成的冷负荷,简称负荷强度,W/㎡,见附录2-13。
(计算结果见附录)4.2设备、照明和人体散得热形成的冷负荷的计算1)设备、照明和人体散得热形成的冷负荷T QJX CLQ -=ττ式中:CLQ τ—设备照明和人体散得热形成的冷负荷(W);Q —设备、照明和人体的得热,WT —设备投入使用时刻或人员进入房间时刻,h ;τ-T —从设备投入使用时刻或开灯时刻或人员进入房间时刻到计算时间的时间,h ;JX τ-T (JE τ-T,JL τ-T,JP τ-T )—τ-T 时刻的设备负荷强度系数(附录2-14),照明负荷强度系数(附录2-15),人体负荷强度系数(附录2-16)商场人员密度为0.6~0.8人/㎡,按取最大值0.8计算室人数为480人。
(计算结果见附录)4.3设备散热冷负荷此设计中没有说到设备情况,所以不计算设备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本设计中将忽略设备的散热冷负荷的计算。
4.4空调总冷负荷的计算空调总冷负荷=围护结构冷负荷的计算+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汇总结果见附录)由计算结果可知,负荷最大值出现在下午20点,其值为101913.3443.4W。
4.5空调湿负荷计算商场由于人员多,湿负荷主要是由人员散湿引起的,所以在各层商场的湿负荷计算中,只考虑了人员,而忽略了其它散湿。
湿负荷计算公式:τ=gDμn式中:Dτ—人体散湿量, g/h;g—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n—室全部人数;μ—群集系数。
商场工作属于轻度劳动,当室温22°时,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为150g/h,群集系数μ=0.89。
商场的人体散湿量,就为Dτ=480*150*0.89=17.8 g/s。
5空调方案的设计5.1空调方式的确定5.1.1 全空气空调系统:(方案一)全空气系统的空气处理设备设置在专用的空调机房,管理和维修比较方便,使用寿命长,初投资和运行费用比较低,因为全空气系统管道输送的是空气,如果风量大,则风道的面积也相应较大,所以全空气系统所占建筑的空间也较大,适用与处理空气量多,服务面积比较大的建筑,如纺织厂、百货商场、影剧院等工业和民用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