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课程设计-史哲文修改版
空气调节用制冷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用制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制冷原理及其在空气调节中的应用;2. 掌握制冷剂、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和作用;3. 了解制冷循环系统的类型及优缺点。
技能目标:1. 学会分析空气调节制冷系统的能效,评估其经济效益;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空气调节用制冷系统;3. 掌握制冷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制冷技术的研究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使其关注制冷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性较强的技术课程,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掌握制冷技术在空气调节领域的应用。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动手能力,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心,喜欢实践操作。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制冷原理概述:介绍制冷的基本概念、制冷循环原理及其在空气调节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制冷原理与制冷循环- 内容列举:制冷剂、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主要部件及其工作原理。
2. 制冷系统主要部件及其工作原理:详细讲解制冷系统中各部件的作用、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 教材章节:制冷系统主要部件- 内容列举:制冷剂的选择、压缩机的种类与性能、蒸发器与冷凝器的结构特点。
3. 制冷循环系统的类型及优缺点:分析不同类型制冷循环系统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原则。
- 教材章节:制冷循环系统及其优化- 内容列举:蒸气压缩式、吸收式等制冷循环系统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4. 空气调节用制冷系统设计:结合实例,讲解制冷系统在空气调节中的应用设计方法。
- 教材章节:制冷系统在空气调节中的应用- 内容列举:制冷系统的选型、能效评估、经济效益分析。
5. 制冷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介绍制冷系统的安装、调试方法以及日常维护保养要点。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一、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济南市某综合楼的空调工程设计(其中设计地点可在以下地点中任选:济南、北京、上海、哈尔滨、西安、兰州、郑州、西宁、乌鲁木齐、广州、深圳以及山东省各地市,要求每位同学选择不同的设计地点)(二)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空气调节》课程的理论知识,并且比较系统地、全面地熟悉和掌握空调的设计技能,为将来的毕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单位综合楼空调工程,整个建筑物为10层,一、二、三层分别为商场、餐厅等,四层以上为宾馆客房,本次设计任务为四~十层空调系统设计。
(四)室内设计参数室内室内温湿度标准由设计者根据规范自定。
室外气象参数由设计地点查设计手册而定。
(五)设计原始资料1、土建资料:详见图纸4、外墙为内抹灰,外抹水泥沙浆的37实心砖墙,属Ⅱ型,K=1.5W/㎡·℃。
屋面为300mm厚混凝土板加12.5mm厚加气混凝土保温层,属Ⅱ型,K=1.08W/㎡·℃。
外窗为采用标准玻璃的单层铝合金窗,全部挂淡色窗帘,窗的宽度及高度按图纸上的标注确定。
(六)动力与能源资料1、动力:城市供电2、冷热源:(1)夏季由制冷机房提供7(供)~12℃(回)冷冻水。
(2)冬季由设在制冷机房内换热器提供60(供)~50℃(回)热水。
(七)设计计算内容1确定各房间的室内温湿度参数及室外设计计算参数。
2确定空调方案,并进行方案比较。
3计算各房间冷热负荷。
4确定各房间或系统新风量和排风量。
5选择空气处理设备,并对设备进行校核计算。
6布置管路并进行风管及水管的水力计算。
(八)设计要求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要求:内容完整、书写清楚、整洁、文字通顺。
采用统一规格的课程设计用纸,装订整齐。
内容应包括:目录、工程概况,室内设计计算参数,空调设计负荷(热负荷、冷负荷等)的计算、系统方案的确定、新风量的确定、空气处理设备的选择、管道的设计计算、气流组织的计算及送回风口的选择、消声防振及空调系统的控制、设备及主要材料明细表等。
(2021年整理)空气调节技术教案

(完整版)空气调节技术教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空气调节技术教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空气调节技术教案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空气调节技术教案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完整版)空气调节技术教案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完整版)空气调节技术教案〉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绪论1、空气调节的任务(AC Tasks)保证某一特定空间的空气参数达到所要求的状态.特定空间:房间、厂房、剧院、手术室、汽车、火车、飞机等.空气参数: 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气压、噪声、洁净度等。
所要求的状态: 分为舒适性要求的状态、工艺性要求的状态两类.2、空气调节的内容(AC Contents)空气调节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内部空间内、外扰量的计算;空气调节的方式和方法;空气的各种处理方法(加热,加湿,冷却,干燥及净化等);空气的输送与分配及在干扰量变化时的运行调节等。
3、空调发展史(AC History)空调发展取决于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1902年7月17日,美国机械工程师威利斯·卡里尔博士(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空调生产商中文译名为“开利”)在纽约布鲁克林一家印刷厂设计了首台空调装置,可对温度、湿度、通风和室内空气质量进行人为控制。
空气调节工程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了解空气调节工程在现代建筑、工业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目标包括: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掌握空气调节工程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分析空气调节工程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能够进行空气调节工程的计算和设计;能够操作和维护空气调节工程设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空气调节工程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首先,介绍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让学生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知识。
然后,讲解空气调节工程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让学生掌握空气调节工程的关键技术。
最后,介绍空气调节工程在现代建筑、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其次,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知识。
再次,采用实验法,进行空气调节工程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调节工程的魅力。
最后,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首先,教材《空气调节工程》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其次,参考书《空气调节工程设计与实践》为学生提供实际案例和设计方法。
再次,多媒体资料包括PPT、视频和图片等,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空气调节工程的相关内容。
最后,实验设备包括风扇、空调等,用于进行空气调节工程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调节工程的魅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在空气调节工程课程中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暖通空调专业《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任务书一、题目名称:天津某手表厂装配车间空调系统设计二、设计任务:1.热湿负荷计算2.空调方案确定3.空调处理设备的选择4.风道布置5.绘制施工图6.编写设计说明书三、设计依据:7.室内设计参数:t N=22±2% ,ΦN=60±5%8.围护结构情况:(1)外墙--- 24红砖内墙,外20mm水泥浆抹面,内泡沫砖保温,厚120mm(Ⅱ类,K=0.93W/㎡℃)。
(2)内墙--- 24红砖墙,内外20mm石灰抹面(K=1.76 W/㎡℃)。
(3)屋顶--- 钢筋混凝土承重层,加100mm沥青膨胀珍珠岩保温层上水泥找平层,防水层加小豆石,顶下20mm石灰抹面(Ⅲ类,K=0.63 W/㎡℃)。
(4)外窗--- 双层钢窗,内挂乳黄色窗帘(K=3.26 W/㎡℃)(5)内门--- 保温层隔声内门(K=1.5 W/㎡℃)3.工艺条件(1)二班制:100人/班,一条准备生产线,三条装配生产线(2)工艺设备(3)照明:日光灯:5W/㎡,室内吊装;白炽灯:每人15W 4.冷源制冷站提供5~7℃的冷冻水5.热源锅炉房提供100℃以下的热水和0.2MPa的蒸汽6.室外气象资料(参考空调工程设计规范)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33.4℃,计算湿球温度26.9℃;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11℃。
四、热湿负荷计算1.屋顶冷负荷(W)查表由附录2-9(p281)屋顶夏季热工指标,沥青膨胀珍珠岩得:δ=120㎜,序号14,K=0.63w/㎡℃,β=0.44≈0.4,γ=31.57,ε=7.8h≈8h,γf=1.9,εf’=2.9h冷负荷计算公式CLQτ=KF△tτ-ε(△tτ-ε取北京市(附录2-11))当t n≠26℃时天津地区修正-1,差值:26-22=4.CLQτ=KF△tτ-ε查表由附录2-9加工混凝土得:δ=140㎜,序号4,K=0.93w/㎡℃,β=0.17,γ=54.36,ε=12.2h≈12h由附录2-10查△tτ-ε(北京市),当t n≠26℃时天津地区修正0,差值:26-22=4CLQτ=KF△tτ-ε查表由附录2-10 查△tτ-ε(北京市),当t n≠26℃时天津地(1)瞬变传热得热量形成冷负荷修正:天津-3房间类型:重型,查附录2-12,△tτ由《供热工程》第三版附录1-4查得:K=4.54w/㎡℃(2)日射得热冷负荷CLQτ=X g X d C n C s FJ j-c由附录2-7“标准玻璃”C S=1.00由附录2-8黄色窗帘,中间色C n=0.60,窗面积=36㎡,窗有效面积系数(单双层)X g=0.85由附录2-13查得J j-c (X g·X d·C n·C s·F=18.36)最后将前面各项逐时冷负荷值汇总于下表:表—7中以屋顶冷负荷最大。
空气空调课程设计

空气空调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空气空调的基本原理、工作流程和环保意义;培养学生对空气调节设备的认知和操作技能,以及节能环保意识。
1.了解空气空调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范围。
2.掌握空气空调的工作原理、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3.理解空气空调的节能环保措施和日常维护方法。
4.能够分析空气空调系统的运行状况,判断并解决问题。
5.能够运用空气空调的各项功能,实现室内空气质量的调节。
6.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为家庭或公共场所设计合适的空气空调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节能环保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空气空调的基本原理、工作流程、主要部件、节能环保措施和日常维护。
1.空气空调的基本原理:介绍空调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与室内空气质量的关系。
2.空气空调的工作流程:讲解空调系统的启动、运行、停机等过程,以及各部件的作用。
3.空气空调的主要部件:介绍空调设备的主要部件,如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并分析其功能。
4.节能环保措施:讲解空气空调的节能原理、节能技术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5.日常维护:介绍空气空调的保养、清洁、故障排除等方法,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三、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空气空调的基本原理、工作流程等知识,使学生掌握空调设备的基础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空气空调在家庭或公共场所的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空调设备的实际应用。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空气空调设备的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利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空气空调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空气调节的基本概念,掌握空调系统的原理与组成;2. 使学生掌握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室内环境参数对身体健康和学习效率的影响;3.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空调设备的特点及适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空气调节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空调系统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空气调节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室内空气质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性理科课程,结合理论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八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合作与探究。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空气调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空气调节基本概念:讲解空调的定义、作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
2. 空调系统的原理与组成:介绍空调系统的制冷、制热原理,以及主要组成部分;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
3. 室内环境参数对健康的影响:分析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教材章节:第二章。
4. 空调设备类型及适用场景:介绍分体式、中央空调等不同类型空调设备的特点及适用场景;教材章节:第三章。
5. 空气调节方案设计:教授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空调系统方案;教材章节:第四章。
6. 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开展空气调节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教材章节:第五章。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北京某酒店二十一层空调设计班级:建环21姓名:张立玉学号:2120702023指导教师:孔琼香任务书一、目的1.通过空气调节课程设计,加强对空气调节课程内容的理解,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程设计实践结合起来。
2.通过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各个环节,了解和掌握空调工程的具体设计方法、步骤,并初步掌握空调设计图纸的绘制方法。
二、设计题目:北京明江国际酒店二十一层空调工程设计三、设计要求和内容1.主要设计参数的确定2.空调负荷计算(一间房间手工计算)3.空调方案的分析与选择计算4.空气处理设备的选择5.风道水力计算与室内气流组织计算6.水系统水力计算7.绘制施工图目录第1章空调负荷计算 (1)1.1室内外空气参数确定 (1)1.2夏季建筑冷负荷计算 (1)1.3冬季热负荷计算 (3)1.4房间湿负荷计算 (5)第2章建筑空调方案的确定 (5)2.1空调系统方案确定 (5)2.2新风量计算 (6)2.3送风量及送风参数计算 (6)2.4新风负荷计算 (7)第3章空调设备选择 (8)3.1风机盘管选择 (8)3.2新风机组选择 (8)第4章气流组织设计 (8)4.1气流组织形式确定 (8)4.2风口的布置 (9)4.3风口的选择计算 (9)第5章水力计算 (10)5.1空调风系统水力计算 (10)5.2水系统水力计算 (12)第1章空调负荷计算在暖通设计中,室内的冷负荷、热负荷、湿负荷是基本的依据,暖通空调设备的容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这三种负荷的大小。
而这三种负荷的计算以室外气象参数和室内要求保持的空气参数为依据。
1.1室内外空气参数确定1.1.1室外气象参数确定基本参数国家省份城市经度(°E)纬度(°N)中国北京市北京116.4739.8夏季参数大气压(Pa)室外空调计算日平均温度(℃)夏季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夏季室外空调计算湿球温度(℃)夏季室外平均风速(m/s) 9998729.133.626.3 2.2冬季参数大气压(Pa)室外供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冬季室外空调相对湿度(%)冬季最多风向平均风速(m/s) 102570-7.5-9.837 4.51.1.2室内计算参数确定夏季,室内设计干球温度为26℃,相对湿度为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某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任务书设计人:史哲文指导教师:王争利学号:20070920班级:建环701班系别:城市建设系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是广州某办公楼,共三层,建筑面积为798.722m,层高为3.6m,抗震等级为三级,是一座综合性建筑。
二、设计参数:(一)土建资料:1.屋顶:见《民用设计》表2-39,K=0.64 W/(m2·K),面积见表;2.南北窗:单层玻璃钢窗,K=5.55W/m2·K,内挂浅色的活动百叶窗,面积为2.7m2;3.南北墙:结构见《民用设计》表2-40,水泥砂浆砖墙,白灰粉刷,壁厚370mm,保温层厚20mm,传热系数K=1.5 W/m2·K。
4.内墙和楼板:内墙为240mm砖墙,内外粉刷;楼板为80mm现浇钢筋混凝土,上铺水磨石预制块,下面粉刷。
邻室和楼下房间均为空调房间,室温均相同;(二)气象资料:1.地理位置: 广东省广州2.地理位置: 北纬 23.13 东经 113.313.夏季大气压: 1004.5 hPa4.室外日平均温度: 30.15.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3.5 c夏季空调日平均: 30.1 c夏季计算日较差: 6.5c6.夏季室外湿球温度: 27.70 c7,设计温度: 26c广州市某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一、空调冷负荷计算1.1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方法1.1.1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外墙或屋面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 c (W),按下式计算: Q )(τc =AK (`)(τc t -n t )且 `)(τc t =()(τc t +d t )βk k ∂,△t=(`)(τc t -n t )式中: A —计算面积,m 2 ;K —屋面和外墙传热系数, W/(m 2·K);)(τc t —外墙和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度逐时值,c ;d t —地点修正值;n t —设计温度;∂αk —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βk —吸收系数修正值;屋顶的冷负荷计算表格如下:查《民用空调设计》可得:n t =26c ,αk =1,βk =0.88南外墙的冷负荷计算表格如下:查《民用空调设计》可得:n t =26c ,d t =-1.9,αk =1,βk =0.94,5.1=k北外墙的冷负荷计算表格如下:查《民用空调设计》可得:n t =26c ,d t =-1.9,αk =1,βk =0.941.1.2外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Q )(τc =w w W K A C ()(τc t +d t -n t )式中:Q )(τc —外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Ww C —玻璃窗传热系数修正值; w A —窗口面积,单位:m 2;w K —玻璃窗传热系数, W/(m 2·K); d t —地点修正值;)(τc t —玻璃窗的冷负荷计算温度逐时值,c ; n t —设计温度;外窗的冷负荷计算表格如下:查《民用空调设计》可得:单层玻璃w K =5.55,d t =1,w C =11.1.3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Q )(τc =LQ j i s w w a C D C C K A C max .式中:Q )(τc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W ;a C —有效面积系数; w A —窗口面积,单位:m 2; s C —窗玻璃的遮阳系数; i C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max .j D —日射得热因数的最大值,W/m 2; LQ C —窗玻璃的冷负荷系数;南墙日射得热冷负荷计算表格如下:查《民用空调设计》可得:a C =0.85,s C =1,i C =0.5,max .j D =130北墙日射得热冷负荷计算表格如下:查《民用空调设计》可得:a C =0.85,s C =1,i C =0.5,max .j D =1301.1.4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计算公式Q )(τc =LQ s C Q 且 s Q =1000321n n n N式中:Q )(τc —设备和用具显热形式的冷负荷,W ;s Q —设备和用具实际显热散热量,W ;LQ C —设备和用具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 1n —利用系数; 2n —电动机负荷系数;3n —同时使用系数; N —电动设备安装功率,kW ;设备冷负荷计算表格如下:查《民用空调设计》可得:1n =0.8,2n =1,3n =0.8,N =1.81.1.5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计算公式荧光灯: Q )(τc =1000 21n n N LQ C 式中:Q )(τc —灯具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LQ C —照明冷负荷系数; 1n —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 2n —灯罩隔热系数;N —电动设备安装功率,kw ;照明冷负荷计算表格如下:查《民用空调设计》可得:1n =1.2,2n =0.8, N =0.081.1.6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计算公式显热: Q )(τc =LQ s C n q Φ潜热: Q c =Φn q 1式中:Q )(τc —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q—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的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sn—室内全部人数;Φ—某些空调建筑物内的群集系数;C—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LQ—人体潜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Qcq—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的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W;1人体全热冷负荷计算表格如下:查《民用空调设计》可得:Φ=0.93,q=60.47s由以上数据可得各房间总冷负荷,则计算表格如下:办公室201总冷负荷:办公室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与办公室201算法及结果相同办公室211总冷负荷:办公室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与办公室211算法及结果相同各房间总冷负荷及逐时总冷负荷:二、送风量的计算及新风量的确定2.1送风量的计算2.1.1 送风量的计算公式及方法以办公室201为例 总余热量:W Q 546.2050= 总余湿量 :n qn W '=式中:q —成年男子散湿量;n —室内人数(6人); n '—群集系数;(1) 求热湿比 W Q =∑=93.061093600546.2050⨯⨯⨯=12137在I-d 图上确定室内空气状况点N 。
(2) 通过该点画出12137=∑—热湿比线,取送风温差为△t=7℃则送风温度为o t =26-7=19c 。
从而得出:o i =47.50kJ/kg. N i =55.50kJ/kg(3) 计算送风量 按消除余热算:on i i QG -==50.4750.5510546.20503-⨯- =0.26 kg/s则送风量G=0.26kg/s=780 m 3/h2.2新风量的确定2.2.1 新风量的确定方法确定新风量的依据有下列三个因素: 1. 卫生要求在人体长期停留的空调房间内,新鲜空气的多少对健康有直接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规范确定:不论每人占房间体积多少,新风量按大于等于30 m 3/h ·人采用。
对于人员密集的建筑物,如采用空调的体育馆、会场,每人所占的空间较少,但停留的时间很短,可分别按吸烟和不吸烟的情况,新风量以7~15m 3/h ·人计算。
由于这类建筑物按此确定的新风量占总风量的百分比可能达30%~40%,从而对冷量影响较大。
2. 补充局部排风量、保持空调房间的“正压”要求当空调房间内有排风柜等局部排风装置时,为了不使房间产生负压,在系统中必须有相应的新风量来补偿排风量。
考虑本设计采用直流式空调系统,排风量与门窗的开启度有关,以此方式不便确定新风量。
3. 总送风量的10%一般规定,空调系统中的新风量占送风量的百分数不应低于10%。
综上所述,房间新风量取其最大值。
根据卫生要求得新风量: 以办公室201为例(6人)w G =30×6=180 m 3/h ;根据总送风量的10%得新风量:以办公室201为例(6人)G=0.1×0.26×3000=78m3/hw根据体积计算新风量:以办公室201为例(6人)G=3.6×3.6×6×3=233 m3/hw故取办公室201新风量:以办公室201为例(6人)G=233m3/hw同理可算出其它各办公室的送风量及新风量,列表如下:三、风机盘管的选型3.1风机盘管风量和水量的计算3.1.1风量的计算公式及方法以办公室201为例:风机盘管的计算风量: w G G -=f G=780-233 =547m 3/h式中:w G —新风量;f G —风机盘管风量; G —送风量;3.1.2水量的计算公式及方法以办公室201为例风机盘管的计算水量: )(10178.436003h g t t QW -⨯= =7546.205086.0⨯=251.09kg/h式中: g t —系统的设计供水温度,c ;h t —系统的设计回水温度,c ;则办公室201:查得海尔风机盘管样本,选取风机盘管型号FP —5.1WA/A 一台。
同理其它办公室见下表:四、表冷器的计算和选型4.1表冷器的计算和选型步骤已知被处理的空气量为s kg h m /55.3/10640G 3==,当地大气压为100450.00Pa ,空气的初参数为1t =33.5c , 1i =88.8 kJ/ kg ,1s t =27.7c ;空气的终参数为2t =17.8c , 2i =47.5 KJ/kg ,2s t =16.8c ,2ϕ=90%。
1. 计算需要的'E ,确定表面冷却器的排数根据 1122'1s s t t t t E ---= 得'E =7.275.338.168.171---=0.828查《空气调节》(第三版)附录3-5可知:在常用的y V 范围内,JW 型4排表面冷却器能满足'E =0.828的要求, 所以决定选用4排。
2. 确定表面冷却器的型号先确定一个y V ,算出所需冷却器的迎风面积‘y F ,再根据‘y F 选择合适的冷却器型号及并联台数,并计算实际的y V 值。
假定'y V =2m/s ,根据ρ'y y V GF =‘,可得: ‘y F =2.1255.3⨯=1.48 m 2根据‘y F =1.48 m 2,查《空气调节》(第三版)附录3-6]可知, 选用JW20-4型表面冷却器一台,其y F =1.87m 2, 则实际的Vy 为:ρy y F GV ==2.187.155.3⨯=1.58m/s 再查《空气调节》(第三版)附录3-5可知:在y V =1.58m/s 时,4排JW 型表面冷却器实际的'E =0.841,与需要的'E =0.828 差别不大,故可继续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