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广州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广州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广州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通过学习,学生应能理解空调系统的工作流程,掌握空调的节能量和能效比的基本概念,了解广州气候特点对空调系统设计的影响,以及掌握空调系统的日常维护和节能减排的方法。
在知识目标上,学生需要掌握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
在技能目标上,学生应通过实验和实践,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对空调系统进行简单的故障诊断和维护。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学生应树立节能环保的意识,理解节能减排对广州乃至全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负责任的消费习惯。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围绕广州空气调节的主题,深入探讨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节能技术以及在广州地区的应用案例。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制冷循环、热力学基础、空调负荷计算等。
2.空调设备及其选型:涉及冷水机组、风冷热泵、冷却塔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选用原则。
3.广州气候特点与空调系统设计:分析广州的气候条件,探讨其对空调系统设计的影响。
4.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介绍变频技术、热回收技术等节能措施。
5.空调系统的运行与管理:讲解空调系统的日常维护、故障诊断及节能管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包括:1.讲授法:系统讲解空调调节的基本原理、设备选型和设计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广州地区的典型空调项目,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空调系统的实际应用。
3.实验法:学生进行空调设备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和运行管理,激发学生的思考。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空调调节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技术资料和案例分析,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空气调节工程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了解空气调节工程在现代建筑、工业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目标包括: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掌握空气调节工程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分析空气调节工程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能够进行空气调节工程的计算和设计;能够操作和维护空气调节工程设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空气调节工程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首先,介绍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让学生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知识。
然后,讲解空气调节工程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让学生掌握空气调节工程的关键技术。
最后,介绍空气调节工程在现代建筑、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其次,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知识。
再次,采用实验法,进行空气调节工程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调节工程的魅力。
最后,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首先,教材《空气调节工程》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其次,参考书《空气调节工程设计与实践》为学生提供实际案例和设计方法。
再次,多媒体资料包括PPT、视频和图片等,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空气调节工程的相关内容。
最后,实验设备包括风扇、空调等,用于进行空气调节工程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调节工程的魅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在空气调节工程课程中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
空气调节仲恺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仲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掌握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2. 使学生掌握空调系统的工作流程,了解其调节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等方面的作用。
3. 帮助学生了解空调系统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如家庭、商场、办公室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空调系统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正确使用和维护空调设备。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践等形式,共同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空气调节技术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他们对科技创新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空调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并学会节能减排。
3. 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让他们在选择空调设备时,能够综合考虑性能、价格、能耗等因素。
本课程针对仲恺地区学生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注重实践性与实用性,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空调调节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关注环保和节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空气调节基本原理:讲解空调系统的制冷和制热原理,以及空气湿度、洁净度的调节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空气调节原理- 内容列举:制冷原理、制热原理、湿度调节、洁净度调节2. 空调系统组成及功能:介绍空调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空调系统组成与设备- 内容列举: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控制系统3. 空调系统工作流程:讲解空调系统从制冷到制热的整个工作流程,分析各环节的作用。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空调系统工作流程- 内容列举:制冷循环、制热循环、自动调节与控制4. 空调系统在不同场合的应用:介绍空调系统在家庭、商场、办公室等不同场合的应用,分析其优缺点。
- 教材章节:第五章 空调系统应用实例- 内容列举:家用空调、商用空调、中央空调5. 空调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教授学生正确使用空调设备的方法,以及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技巧。
南方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南方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南方气候特点及其对空气调节的影响。
2. 学生能掌握空调工作原理及在南方气候条件下的高效运行策略。
3. 学生能描述并解释空调系统的能耗构成及其与环保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南方室内外温差,合理调节空调温度,提高舒适度的同时实现节能。
2. 学生能够操作空调设备,进行基本的故障排查和日常维护。
3. 学生能够运用节能知识,评估并优化家庭空调使用习惯,降低能源消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节能环保重要性的认识,树立节能减排的意识。
2. 增强学生对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激发其对相关领域的学习兴趣。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提高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结合南方地区气候特点,以实践操作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旨在提高学生对空调设备使用的认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培养节能环保意识。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合作与探究。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和思考分析,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教学评估,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程质量。
二、教学内容1. 空调工作原理:介绍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制冷剂循环过程、热交换原理等,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一节。
- 空调设备结构与功能- 制冷剂的选择与循环过程- 热交换原理及其在空调中的应用2. 南方气候特点与空调运行策略:分析南方高温潮湿气候对空调运行的影响,探讨合理调节温度、湿度等参数的方法,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二节。
- 南方气候特点概述- 空调运行策略调整- 节能运行案例分析3. 空调能耗与节能技术:介绍空调能耗构成、节能技术原理及实际应用,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三节。
- 空调能耗分析- 节能技术介绍- 节能效果评估与优化4. 空调设备操作与维护:教授空调设备的日常操作、故障排查和保养维护方法,对应教材第三章第四节。
2024《空气调节》课程教学大纲

学大纲•课程概述与目标•空气调节基础知识•舒适性空气调节系统设计与实践•工艺性空气调节系统设计与实践•空调系统能耗分析与节能优化措施•实验环节与创新能力培养课程概述与目标空气调节定义及重要性空气调节定义空气调节是指对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清洁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度和生产工艺要求的过程。
空气调节重要性空气调节对于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保障人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0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工程实践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01知识目标掌握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设备类型及其性能特点,了解相关标准和规范。
0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空气调节系统设计、选型、施工、调试及运行管理的能力,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课程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包括空气调节基础知识、负荷计算、系统类型及选择、设备选型与布置、管道设计与施工、系统调试与运行管理等。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验实训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考核方式与标准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
考核标准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包括知识掌握程度、能力表现、素质体现等方面,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
空气调节基础知识热力学基础回顾热力学系统基本概念包括系统、边界、环境等定义,理解热力学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能量守恒原理,了解热量和功的转换关系,及其在空气调节中的应用。
热力学第二定律理解熵增原理,分析不可逆过程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探讨提高空气调节系统效率的途径。
湿空气性质及处理过程湿空气的物理性质了解湿空气的组成、状态参数(温度、湿度、焓等)及其相互关系。
湿空气的焓湿图掌握焓湿图的基本原理,能够利用焓湿图分析湿空气处理过程。
空气处理设备及过程熟悉常见的空气处理设备(如冷却器、加湿器、除湿器等),理解其工作原理及在空气调节系统中的应用。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石家庄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石家庄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空气调节技术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空气调节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设备,了解空气调节系统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空气调节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熟练操作空气调节设备,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空气调节技术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空气调节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空气调节设备、空气调节系统及操作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1.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包括温度、湿度、洁净度等方面的调节原理。
2.空气调节设备:介绍空调、通风设备、净化设备等空气调节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3.空气调节系统:讲解空气调节系统的工作流程、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4.空气调节操作维护:教授空气调节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设备及其系统,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空气调节设备运行实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空气调节设备及其系统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空气调节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旨在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空气调节的基本概念,掌握空调系统的原理与组成;2. 使学生掌握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室内环境参数对身体健康和学习效率的影响;3.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空调设备的特点及适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空气调节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空调系统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空气调节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室内空气质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性理科课程,结合理论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八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合作与探究。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空气调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空气调节基本概念:讲解空调的定义、作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
2. 空调系统的原理与组成:介绍空调系统的制冷、制热原理,以及主要组成部分;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
3. 室内环境参数对健康的影响:分析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教材章节:第二章。
4. 空调设备类型及适用场景:介绍分体式、中央空调等不同类型空调设备的特点及适用场景;教材章节:第三章。
5. 空气调节方案设计:教授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空调系统方案;教材章节:第四章。
6. 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开展空气调节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教材章节:第五章。
空气调节与制冷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与制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空气调节与制冷的基本原理,掌握制冷循环的关键部件及其功能。
2. 学生能掌握空调系统中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的控制方法,了解不同类型空调系统的优缺点。
3.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制冷剂的选择、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空调与制冷系统中的实际问题。
2. 学生能设计简单的制冷循环图,并进行基本的系统分析。
3. 学生能够操作模拟软件,模拟空调与制冷系统的运行,进行系统性能的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空调与制冷技术学习的兴趣,增强对制冷技术的职业认识。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空调与制冷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树立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互相尊重,培养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技术类课程,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对新技术有好奇心,喜欢动手操作。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讲授、演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评估,确保学生达到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1. 制冷原理及制冷循环:讲解制冷的基本原理,包括制冷剂的物性、制冷循环的类型,重点介绍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原理和关键部件(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
2. 空调系统组成与分类:介绍家用空调、中央空调等不同类型空调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分析各类空调系统的适用场合。
3. 空气调节技术:讲解空调系统中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控制技术,包括制冷剂流量控制、新风处理、空气净化等技术。
4. 制冷剂与环境:介绍常用制冷剂的性质、选择原则以及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探讨环保型制冷剂的应用。
5. 空调与制冷系统的设计及优化:学习制冷循环图的设计方法,介绍系统性能优化措施,如提高能效比、降低能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初步设计)综合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一、工程概况本建筑物是一幢具有商业、餐饮、娱乐、办公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办公楼,地处繁华都市上海。
总层数为6层(含地下一层),其中地上首层为商场、超市;二层为中餐厅、西餐厅;三层为娱乐城、大小包厢(酒吧、咖啡间);四、五层为办公室、会议室等区域;地下室为中央空调机房及停车场。
地下一层、地上一二三层层高均为4.5m,四、五层层高为3.8m,建筑物地面总高度为22.6m。
总建筑面积约为6800㎡,空调面积4722㎡,计算冷负荷为916.537kW,建筑面积冷负荷指标为194W/㎡。
该建筑物有关资料如下:1、屋面结构与表1-6(b)中序号1相同,保温材料为沥青膨胀珍珠岩,厚度为50mm。
2、外墙红砖墙,厚度为240mm,墙外表面为水泥砂浆抹灰加浅色喷浆,墙为70mm 厚的充气混凝土保温层,内粉刷加油漆。
3、外窗单层钢窗,玻璃为5mm厚普通玻璃,有活动百叶帘作为内遮阳。
4、人数人员数的确定是根据各房间的使用功能及使用单位提出的要求确定的,详细安排见附表1。
5、照明设备由建筑电气专业提供,照明设备为暗装荧光灯,整流器设置在顶棚内,荧光罩无通风孔,功率为65W/㎡。
6、空调每天使用时间一、二、三层为14小时,即8:00~22:00;四、五层为8小时,即8:00~16:00。
二、空调系统的划分和空调方式的确定根据各类房间的使用功能,为了运行管理和调节的方便,拟将一、二、三层的商场、超市、中餐厅、西餐厅、娱乐城各作为一独立单元,采用一次回风集中式空调系统;三层东侧、四层及五层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为了运行管理的方便,拟将冷冻水系统划分为两个子系统:一、二、三层为一个水系统,四、五层为一个水系统,竖管和各层水平支管均采用同程式。
整个冷冻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定水量、双管制的闭式循环。
冷热源拟采用水冷式螺杆热泵机组。
本建筑物为非高层建筑,并且建筑物除地下层外各房间均有外窗自然采光。
三、室外气象参数和室内设计标准(一)上海所处位置查表,确定上海地区的经纬度及海拔:上海市的经度为东经121°26′上海市的纬度为北纬31°10′上海市的海拔为 4.5m(二)上海地区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查表确定上海地区的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夏季室外大气压为1005.3mbar夏季空调计算日平均温度tp=30.4℃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tw=34℃夏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tg=32℃夏季室外平均风速v=3.2m/s冬季室外大气压为1025.1mbar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tw=-4℃冬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tg=3℃冬季最低日平均温度tp=-6.9℃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3.1m/s(三)室内空气设计标准四、空调负荷的计算(一)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商场的冷负荷商场面积为F=(8+8.8)×(4+8+8+8.4)+8×(10/2)=517.12㎡由于室内空气压力稍高于室外大气压,可不考虑因室外空气渗透引起的冷负荷。
1、西外墙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LQ1=F·K·(tl,n'-tn) W其中tl,n'=(tl,n+td)·Ka·Kρ℃根据建筑图计算得面积:F=(8+8.8)×4.5-2(2.7×2.5)-2(3.1×2.5)=46.6㎡查表1-6(a)得此外墙为Ⅱ型,其传热系数K=1.19(W/㎡K)查表1-7(b)得此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tl,n,见表2-1;根据表1-8(a)查得上海的西外墙地区修正值td=0.5℃。
由于上海地区的夏季室外平均风速v=3.2(m/s),按公式(1-3)得aw=3.85×3.2+8.95=21.27Kcal/㎡h℃=24.7W/(㎡K)查表1-9得Ka=0.96。
根据外墙表面为毛面花岗岩贴面,且为浅色,查表1-10得Kρ=0.94。
1、西外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LQ2=F·K·(tl-tn) W根据建筑图计算得面积:F=2×(2.7×2.5)+2×(3.1×2.5)=29.0㎡玻璃窗内表面换热系数an一般取8.7W/(㎡·K),aw=20.2W/(㎡·K) 根据表1-11(a)查得单层玻璃窗的传热系数K=6.09(W/㎡·K)根据表1-12查得玻璃窗传热系数修正值为1.0根据表1-13查得玻璃窗冷负荷计算温度逐时值tl,见表2-2根据表1-14查得修正值td=13、透过西外窗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LQ3=F·C2·Dj,max·CLQ W根据表1-15查得单层钢窗有效面积系数Ca=0.85。
窗的有效面积F=29.0㎡根据表1-16查得遮挡系数Cs=0.93根据表1-17查得遮阳系数Cn=0.6由公式C2=Cs·Cn得综合遮阳系数Cz=0.93×0.6=0.558上海地区的纬度为北纬31°10',根据表1-18查得上海地区西向日射得热因素最大值Dj,max=463W/㎡根据表1-19(b)查得该区有内遮阳的玻璃冷负荷系数逐时值CLQ 计算结果列入表2-3中4、南外墙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计算公式(1-1):LQ4=F•K•(t'l¸n-tn) w其中,t'l¸n=(tl¸n+td)•Ka•Kp ℃根据建筑图计算得面积;F=(4+8+8+8.4)×4.5-5.475×2.5-6.7×2.5=97.4 m²外墙的传热系数K=1.19 W/(m²•k)查表1-7(b)得此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tl¸n,见表2-4 根据表1-8(a)查得上海的南外墙地区修正值td=-0.8Ka=0.98 Kp=0.945、南外墙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计算公式(1-5);LQ5=F•K•(t'l-tn) W根据建筑图计算得面积;F=5.475×2.5+6.7×2.5=30.4 m²玻璃窗内表面换热系数an一般取8.7W/(m²•k),aw=20.2W/(m²•k) 查1-11(a)得:单层玻璃的传热系数k=6.09W/(m²•k)根据表1-12查得:玻璃窗传热系数修正值为1.0根据表1-13查得:玻璃窗冷负荷计算问对逐时值tl,见表2-5根据表1-14查得:地区修正值td=1。
6、透过南外窗进入室内的日射引起的冷符合。
计算公式(1-7):LQ6=F•C2•Dj,max•CLQ W根据表1-15查得单层钢窗有效面积系数Ca=0.85,窗的有效面积F=30.4m²根据表1-16查得遮挡系数Cs=0.93根据表1-17查得遮挡系数Cn=0.6由公式C2=Cs得综合遮阳系数C2=0.93×0.6=0.558上海地区的纬度为北纬31°10',根据表1-18查得上海地区南向日射得热因素最大值Dj¸max=149W/m²根据表1-19(b)查得该区有内遮阳的玻璃冷负荷逐时值CLQ7、北内墙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计算公式:LQ7=F•K•(tls-tn) W其中tls=tp+△tls ℃查取上海地区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tp=30.4℃选取相邻非空调房间的平均计算温度与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的差值△tls=2℃。
又根据建筑图计算得面积;F=(4+8+8+4.8+3.6)×4.5=127.8m²墙体传热系数K=1.19W/m²•k将结果列入表2-7中。
8、人体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计算公式(1-10);LQ8=qs•n•n'•CLQ+qL•n•n' W商场为轻度劳动,根据表1-22查得室温为25℃时,每人散发的显热和潜热量分别为64W和117W。
根据表1-23查得:群集系数n'=0.89。
根据室内人员由上午8时至晚上22时共停留14小时,根据表1-21查得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逐时值CLQ,见表2-8.人数约517.12×1.2=620人。
计算结果列入表2-8中9、照明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计算公式为:LQ9=n1•n2•N•CLQ W照明设备为暗装荧光灯,镇流器设置在顶棚内,荧光灯罩无通风孔,则取n1=1.0,n2=0.6,照明功率为N=517.12×65=33613W。
取空调设备运行时数为16小时,开灯时数10h,根据表1-20查得:照明设备逐时冷负荷系数CLQ,见表2-9根据表1-20查得照明设备逐时冷负荷系数CLQ。
计算照明散热冷负荷,计算结果列入表2-9中。
10、商场总冷负荷。
商场的总冷负荷由上述各类冷负荷组成,将各项逐时冷负荷汇总于表2-10.11、新风冷负荷查表1-28,商场的新风量指标取20m³/(h.人),则新风量为Lw=620×20=12400m³/h根据室外参数(即tN=25℃,øN=50%;tw=34°C,tws=28.2℃)查h-d图hw=105.8kj/kg,hn=50.4KJ/kg则新风冷负荷为LQw=Gw(hw-hn)=1.2×12400×(105.8-50.4)/3600=229.0KW12、商场空调总冷负荷将表2-11中冷负荷逐时值及新风冷负荷累加得商场的空调冷负荷,见表2-11。
从表2-11中可以得到,商场最大冷负荷出现在17:00。
其余各场所采用负荷计算软件鸿业6.0计算得出,汇于下表。
五、空调设备选型计算及空调方式说明(一)一,二,三层空调箱选型计算一层东、西区,二层东、西区,三层西区采用一次回风集中式空调系统。
1、商场空调箱选型计算:商场的空调系统负荷为193.742kw(包括新风负荷),其中新风负荷为78.794kw。
新风量为6205.4m3/h。
商场空调方式采用一次回风方式。
考虑到建筑具体布置,拟在该区北侧空调机房内布置一台卧式空调机箱。
具体计算如下:作空气处理方案图如下,查取有关参数。
由已知的室外计算参数tw,tws和室内设计参数tn,φn在h-d图上分别定出新风和回风(即室内设计状态)的状态点W和N。
查得hw=91.2kJ/kg,hn=50.7kJ/kg。
室内空气设计状态对应的露点温度tn,l=13.5℃2、确定送风状态点:当取送风的机器露点L’温度tL’= tn,l=13.5℃时∆t0=tn-tn,l=25-13.5=11.5℃﹥10℃不符合舒适性空调送风温差选择的要求,所以取tL=15℃作为送风状态点,由t L=15℃,φl=90%查得hL=39.61kJ/kg3、空调机所需的冷量:空调冷负荷为193.742kw,则空调箱应具有冷量为193.742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