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完整版
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doc

第一篇、院感整改报告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篇一院感整改报告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2014年9月29日,专家对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进行评审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反馈会上通报)1、科室设置院感科未独立设置,无专职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2、医护人员培训院感培训不全面,专职人员及医护人员院感培训欠缺;3、院感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制定不切合实际,无实际管理效果;4、防护措施制定不全面,缺乏相关演练,微生物检测标本送检意识差;5、未设置传染病预检分诊点;6、医院无独立设置的营养科。
现场检查中1、手卫生设施配备不全面,无干手用品,无干手设施。
2、多耐的知识、发生多耐后的处理措施掌握得不够。
3、临床科室院感小组院感监控人员职责不清,工作落实不到位。
整改措施1、按照二级医院评审标准,独立设置医院感染管理科,配备专职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加强医护人员院感知识培训,专职人员每年参加省、市级院感继续教育培训班,了解全省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新动态,提高我院感染管理水平。
3、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修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作好工作计划,落实制度,作好检查反馈持续改进,全面搞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4、结合糖尿病专科医院特色,制定皮肤软组织感染防控措施等,并组织好演练。
与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签订微生物监测协议,作好医院环境、物表,手卫生等监测,提高临床感染病例微生物送检率。
5、在门诊大厅设置传染病预检分诊处,配备专职人员作好预检分诊、登记工作。
6、引进人才,设置营养科,作好糖尿病饮食管理工作。
7、完善手卫生设施,增加干手设备,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
篇二院感管理整改报告2014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2013年8月19日,专家对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进行评审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反馈会上通报)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1、建筑布局不合理手术室的洗手池设在限制区外;2、流程欠规范治疗室与处置室有门相通;3、医院无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未进行处理;4、无医用管路消毒机麻醉机、呼吸机的内管路未进行消毒;5、消毒方法不正确器械仍在使用戊二醛浸泡消毒。
院感整改措施7篇

院感整改措施7篇第1篇:院感整改措施二级医院评审院感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存在问题:1、专职人员不符合规定。
未定期开展和召开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及医院感染委员会议。
2、医院感染各项制度知晓率不高,执行不到位。
3、没有微生物室,细菌室。
未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
4、开展综合性医院感染监测,监测数据与实际不符。
5、医务人员手卫生知晓率、执行率低。
6、个别科室器械包、器械清洗不干净。
供应室布局不合理,全院未开展医疗器械集中清洗、消毒,供应室未开展生物监测。
7、医院未开展多重耐药菌监测。
8、有个别科室未使用戊二醛消毒液浓度检测卡,无记录。
个别科室紫外线强度监测未按时进行。
9、污水处理无日常运行监测记录。
医疗废物警示标识不全。
10、医院传染病报告不符合标准,未开展传染病处置演练。
整改措施:1、加强专职人员的学习与培训,参加卫生厅组织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岗位培训,持证上岗。
制定全员培训计划,定期培训,使制度落实到实处。
按照医院感染委员会会议制度召开医院感染委员会议2、组织科室学习医院感染各项制度,使制度落到实处。
3、积极和市人民医院(二甲医院)展开合作签定协议,定期对医院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
选派人员学习微生物(已经在地区医院学习中)。
在新医院组建微生物室。
4、开展综合性医院感染监测,要深入每个临床科室,认真仔细收集病人各种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确定病人感染原因,结果,预防,落实监测工作,确保监测数据准确性,并将结果分析,按每个月反馈到各个科室。
5、加强培训,通过统计各科室洗手液、速干手消液用量,提高各科室手卫生依从性。
6、各个科室一定要掌握《消毒技术规范》,按规范要求工作。
每月对供应室压カ锅及无菌物品生物监测,确保医疗安全。
医疗器械集中清洗在新医院组建中完成。
7、在院领导,医院感染委员会,会议决定后,短时间内,解决问题,开展耐药菌监测。
8、院感科加强检查。
9、污水处理按国家消毒标准,要有日常运行监测记录,加药后浓度监测每日两次;按粪大肠细菌培养每季度一次,致病菌监测半年一次。
院感管理整改报告

院感管理整改报告一、引言医院感染管理(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简称HIM)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近年来,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提高我院的院感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整改报告。
二、存在的问题1. 院感管理制度不健全:我院现有的院感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难以有效指导和规范院感管理工作。
2. 院感培训不足:医护人员对院感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缺乏对院感重要性的认识,导致院感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
3. 手卫生管理不规范: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之一,但目前我院手卫生管理存在一定问题,如洗手设施不足、洗手液使用不当等。
4. 感染源监测不全面:我院对感染源的监测不够全面,部分感染源的监测频率和范围不够,难以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源。
5. 院感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部分医护人员对院感防控措施的执行不够到位,如无菌操作不规范、防护用品使用不当等。
三、整改措施1. 完善院感管理制度:根据国家和地方的院感管理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院感管理制度,确保院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2. 加强院感培训: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提高他们对院感重要性的认识,增强院感防控意识。
3. 规范手卫生管理:加强手卫生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医护人员能够方便、有效地进行手卫生操作。
4. 全面监测感染源:加强感染源的监测工作,扩大监测范围和频率,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源。
5. 加强院感防控措施的落实:加强院感防控措施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医护人员能够严格执行院感防控措施。
四、整改时间表1. 制定和完善院感管理制度:2022年1季度完成。
2. 加强院感培训:2022年2季度完成。
3. 规范手卫生管理:2022年3季度完成。
4. 全面监测感染源:2022年4季度完成。
5. 加强院感防控措施的落实:2023年1季度完成。
医院感染检查整改报告

医院感染检查整改报告根据医院感染检查结果,我们进行了相应的整改工作,并编写了整改报告如下:整改报告一、整改概述根据医院感染检查结果,我们针对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整改工作,包括加强感染控制措施、改善工作流程、提升员工培训等方面。
下面将从每个问题具体展开。
二、问题及整改措施1. 感染控制设施不完善我们增加了感染控制设施的数量和覆盖面,包括增加了洗手间和洗手消毒设施的数量,并修复了存在的设施问题。
同时,我们重新制定了感染控制设施的使用规范和清洁消毒流程,并加强了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监控,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2. 工作人员感染控制知识不足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培训活动,包括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操作规范的培训等,以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我们制定了感染控制手册,供员工参考和学习。
3. 工作流程不合理我们对现有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评估和改进,优化了各个环节的流程,减少了可能造成感染传播的环节。
同时,我们强调了工作流程的执行和监督,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4. 消毒设备不合格我们对消毒设备进行了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我们购置了新的消毒设备,提升了设备的性能和质量。
另外,我们也加强了对消毒设备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5. 感染控制记录不完善我们重新制定了感染控制记录的规范和要求,并加强了对记录的管理和监督。
同时,我们建立了相关的审核机制,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整改成果通过上述整改措施的实施,我们取得了明显的整改成果。
整改后,感染控制设施得到了有效改善,工作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得到了提升,工作流程得到了优化,消毒设备得到了更新和维护,感染控制记录得到了规范和管理。
我们相信,这些改进将有助于提升医院的感染控制水平。
四、下一步工作为了确保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持续改进和提高,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感染控制措施的监测和评估,并不断优化相应的工作流程。
同时,我们还将持续开展员工培训,提升他们的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
院感整改报告和整改措施

院感整改报告和整改措施一、前言医院感染(Hospital Infection)是指在医院发生的一切感染,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
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影响病人的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同时威胁到医院工作人员的健康。
为了保障医院内患者及工作人员的健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我国卫生部门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高度重视,要求各级医院加强院感防控,建立健全院感管理制度,确保院感工作落到实处。
我院在院感管理工作中,发现存在一定问题,现就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进行汇报。
二、存在的问题1. 院感组织架构不健全:我院尚未成立独立的院感管理部门,院感管理工作由预防保健科兼管,人员配置不足,难以全面负责院感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
2. 院感制度不完善:我院尚未制定完善的院感管理制度,对院感工作的具体要求、流程和措施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院感工作落实不到位。
3. 院感培训和教育不足:我院对院感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不够重视,医务人员院感知识掌握不足,导致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有效预防感染。
4. 手卫生管理不到位: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不强,手卫生设施不完善,导致手卫生执行率低,增加了感染风险。
5. 医疗废物管理不规范:我院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输、处置等环节存在不规范现象,可能导致病原体传播。
6. 消毒隔离工作不彻底:我院部分科室消毒隔离措施执行不力,可能导致交叉感染。
7. 无菌操作不规范:我院医务人员在无菌操作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现象,增加了感染风险。
8. 患者就诊流程不合理:我院患者就诊流程存在一定问题,可能导致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发生感染。
三、整改措施1. 建立健全院感组织架构:成立独立的院感管理部门,配备充足的工作人员,全面负责院感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
2. 完善院感制度:制定完善的院感管理制度,明确院感工作的具体要求、流程和措施,确保院感工作落到实处。
3. 加强院感培训和教育:加大对医务人员院感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力度,提高院感知识掌握程度,增强院感预防意识。
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完整版

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完整版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医院感染成为医疗卫生领域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
医院感染对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也增加了医疗资源的负担。
为了提高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我们医院成立了一支专门的工作小组,针对感染管理的问题进行整改。
一、问题调研与分析我们的工作小组首先对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通过查阅文献、患者调查、与医务人员进行访谈等方式,我们了解到以下主要问题:1. 感染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部分医务人员对相关感染预防措施重视不够,缺乏科学正确的操作方法,导致感染控制效果不佳;2. 医疗设备清洁和消毒不规范:医院的医疗设备清洁和消毒管理不严格,存在清洗不彻底、消毒剂使用不当等问题,增加了感染传播风险;3. 环境卫生管理不到位:医院部分区域的环境卫生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如无尘室清洁不及时、空气消毒不充分等,易造成感染传播。
二、整改措施和目标依据问题调研结果,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和目标,旨在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确保患者安全。
1. 加强感染预防知识培训:我们将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进行感染预防知识培训,提高他们对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操作技能,确保每位医务人员都能正确实施感染控制措施;2. 完善医疗设备清洁和消毒规范:我们将制定医疗设备清洁和消毒管理规范,强化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医疗设备清洁消毒达到标准;3. 建立环境卫生管理体系:我们将建立完善的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包括定期环境清洁和消毒、空气质量监测等,确保医院环境卫生符合相关标准。
三、整改进展和成效为了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实施,我们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协调小组,并制定了整改工作的时间表和责任分工。
1. 加强感染预防知识培训:我们邀请专家进行感染控制知识培训,还与相关学校合作,邀请感染科专家进行现场指导。
此外,我们建立了感染预防知识学习平台,提供在线学习资源,让医务人员随时随地学习感染预防知识;2. 完善医疗设备清洁和消毒规范:我们针对医疗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清洁和消毒培训,对清洁和消毒工作进行了细化,确保每一台设备都能达到要求的清洁和消毒标准;3. 建立环境卫生管理体系:我们加强了环境卫生监测,定期对全院的环境进行检查和消毒。
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

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一、整改背景医院感染问题一直以来是医疗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我院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发生了一系列医院感染事件。
这些事件无疑给患者、医护人员和医院声誉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我院决定展开全面整改。
二、整改目标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机制,确保感染管理工作持续进行。
2.完善医院感染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感染情况,迅速采取措施。
3.加强医院员工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
4.优化医疗设施和环境,改善医院感染防控条件。
5.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灭菌和单次使用物品使用规范,减少医疗设备和用品的交叉感染风险。
三、整改措施1.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感染问题。
2.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建立及时反馈机制。
建立医院感染监测中心,配备专业人员,对所有患者进行感染监测。
及时汇总、分析和报告感染情况,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开展员工感染控制知识培训。
定期组织针对医院员工的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感染防控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同时,建立员工培训档案,追溯培训效果。
4.加强医疗设施和环境的改善。
对医院档案室、手术室、病房等关键区域进行改造升级,提高设施的卫生条件。
加强手术室空气净化工作,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消毒。
5.落实手卫生、消毒灭菌和单次使用物品使用规范。
对医院内所有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并建立手卫生考核机制。
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
同时,加强单次使用物品的管理和监督。
四、整改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整改效果,我院将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评估。
通过收集感染数据,分析感染发生率和种类,评估整改效果的好坏。
并结合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了解患者对于打击医院感染措施的意见和建议。
五、总结及展望医院感染是医疗服务中难以避免的问题,但通过加强管理和持续改进,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

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尊敬的领导:近年来,我国医院感染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规定,我院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和整改。
现将自查和整改情况报告如下:一、医院感染管理自查情况1.组织管理方面:我院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但部分科室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执行不够到位,存在一定的疏漏。
2.环境管理方面:我院对医疗环境进行了定期清洁和消毒,但部分区域如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仍需加强。
此外,医疗废物的处理和排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3.标准预防方面:我院对医务人员进行了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但部分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预防措施的执行不够到位,如手卫生、戴手套等。
4.消毒隔离方面:我院对消毒灭菌工作进行了规范管理,但部分科室的消毒灭菌设备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隐患。
二、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措施1.加强组织管理: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加强对科室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执行到位。
2.改善环境管理:加强医疗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尤其是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等高风险区域。
同时,加强对医疗废物的处理和排放,确保医疗环境的安全。
3.强化标准预防: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医院感染预防措施的认识和执行力度。
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督,确保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
4.完善消毒隔离设施:加大对消毒灭菌设备的投入,确保各科室的消毒灭菌设备完善,提高消毒灭菌效果。
三、整改成果通过自查和整改,我院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果:1.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更加明确。
2.医疗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得到了加强,高风险区域的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3.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得到了加强,手卫生、戴手套等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得到了明显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
2017年3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加强医疗安全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应《达拉特旗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印发2017年全旗医疗安全专项整顿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卫计局组织旗人民医院、中蒙医医院、爱心医院、欣康医院等相关科室专家,对我院进行医疗安全专项督查,院感情况通报如下:
1、使用储槽的外包装要灭菌。
2、无含氯消毒液浓度测试纸,无法保证消毒液合格性。
3、胃镜室无戊二醛浓度测试纸,无法保证洗消后的胃镜浸泡合格,胃镜物生物监测。
4、全院生物监测报告单不合格。
5、口腔科干缸无时间标识、灭菌未做生物监测。
6、供应室未按要求做到生物监测次数,要求一周一次。
针对以上问题我院感控科积极进行整改。
1、使用中的储槽进行一日一消,并有记录及标识。
2、现将针对科室所用消毒液含氯消毒液、戊二醛消毒液每日进行测试,保证其有效浓度,并进行登记保留测试。
3、针对胃镜、肠镜、供应室的压力锅生物监测改为每周一次,达标并有记录。
4、口腔科的干缸在进行消毒前贴消毒指示卡,并有签名、日期,消毒后能一目了然监测是否合格。
感控科 2017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