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药用植物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

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第一章绪论1.药用植物育种学:研究选育与繁殖药用植物新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2.育种学的任务:改变植物的遗传模式,即基因型,而不是改变其表现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反之亦然。
3.药用植物育种学的内容:育种目标的制定和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种植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利用和创新;选择的理论和方法;人工创新变异的途径、方法及技术;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和方法;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和选育方法;药用植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和种子生产。
4.获得药用植物优良品种的常规途径从野生或者栽培品种中人工选择;通过有性或者无性杂交育种培育5.新的育种技术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细胞培养技术;体细胞杂交技术;转基因工程(基因添加、基因剔除、代谢途径转向、DNA标记辅助选择)6.品种:经人类培育选择创造的,经济状况及农业生物学特征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可以和其他群体相区别,个体间的主要相对性状相似,以适当的繁殖方式能保持其重要特征的一个栽培植物群体。
7.品种的特性:特异性(品种间)、一致性(个体间)、稳定性(特征特性)、地区性(生态环境)、时间性(使用日期)8.遗传改良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快速性、丰富性9.良种的作用:提高单产;改进品质;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污染;增强适应性及抗逆性;延长产品的供应和利用时期;适应集约化管理第二章药用植物的繁殖方式和育种1.有性繁殖:植物繁殖的基本方式,由雌配子(卵细胞)和雄配子(精细胞)相互结合(即受精)产生后代。
2.自花授粉植物:又名自交植物,即主要以自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植物。
异交率为0~4% 。
3.自花授粉(self-pollination):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
4.自花受精:同株或同花的雌雄配子相结合的受精过程。
5.花器构造特点:①雌雄蕊同花、同熟,二者长度接近或雄蕊较长;②开花时间较短,甚至闭花授粉;③花器保护严密,其他花粉不易飞入。
药用植物学绪论

目的要求
• 掌握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概念、显微结 构、类型特征及器官的外部形态特征和识别 要点。
• 掌握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常见科的主要特 征以及运用植物分类检索表鉴定植物标本的 方法和技能。
• 学会使用普通生物显微镜和体视显微镜(解 剖镜)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各种临时显微标 本片的制作、显微绘图及显微测量方法、腊 叶标本的制作。
利用学科的有关规律,不断寻找 和开发新的药用资源
• 植物亲缘关系相近,往往含有相似的活性成分 (植物具有这种关系)如:湖南省土家族习用 紫金牛治疗慢性气管炎,后证实其镇咳成分为 岩白菜素,因岩白菜素最初是从虎耳草科植物 岩白菜中提取的,因此就从虎耳草科的植物中 筛选很快就发现落新妇属多种植物均含有岩白 菜素,而且含量较高,是提取这一成分的理想 资源。由此可见。学习药用植物学对准确鉴定 药用植物品种,保证用药安全有效,调查药用 植物资源指导生产、收购和保护以及寻找新药 资源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辽细辛
华细辛
大叶柴胡
柴胡
调查研究药用植物资源为合理保护和开 发利用资源奠定基础
• 世界各国对本国的自然资源都十分重视, 我国也同样重视,通过调查了解利用现状 及重点品种的蕴藏量,以及濒危药用植物 的濒危程度及科学的保护方法等。这些基 础为制定中药材生产规划,合理开发利用 和保护药用植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 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是药用植物资源常在, 永续为人们利用,要完成这些工作都需要 有坚实的药用植物学的知识和基本技能.
主要参考书:
1、植物学( 上、下) 华东师大、东北师大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2、药用植物学 谢成科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 3、药用植物学 詹亚华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8 4、药用植物学 艾铁民主编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药用植物全套PPT课件

2.1.1.2细胞器:在结构上,质体和线粒体(细胞
核)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质网、高尔基体、溶 酶体、圆球体、微体、液泡具有单层膜结构,
核糖体、微管和微丝为无膜结构。
2.植物的细胞-基本结构
2.1植物细胞的结构
2.1.1原生质体 2.1.1.2细胞器
核膜 (1)细胞核
核仁 核液 染色质
2.植物的细胞-基本结构
2.1.1.2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
并有膜包围的细小器官。包括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 察到的质体(包括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线
粒体、液泡和必须在电镜下才能观察到的核糖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圆球体、微体、微管 和微丝等。
2.植物的细胞-基本结构
2.1植物细胞的结构 2.1.1原生质体
2.1.1.2细胞器
(1)细胞核 细胞核的功能:
传递和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调节细胞内物质的代谢途径,
绪 论
三、学习药用植物学的方法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观察、比较和实验的 方法。做到几个相结合:
课内、课外(自学)相结合;教材与参考资料相结合;
课堂与野外实践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
单独钻研与集体讨论相结合;学习和科研相结合。
药用植物学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教学目标
△ 1.能解释细胞的概念 △ 2.能说明细胞的结构 ☆ 3.能说明细胞各部分的作用 4.解释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的概念 5.说出后含物的类型及其在中药鉴定中的意义 能力目标:会识别植物细胞及后含物的形态结构 ( △——重点 ☆——难点)
1.植物的细胞-概述
1.细胞的定义: 除病毒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 的。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 活动的基本单位。 根据植物体所含细胞的多少将植物分为: 单细胞植物 例如:衣藻、小球藻、细菌等 多细胞植物 例如:种子植物等大多数植物。
药用植物学课件-绪论,植物细胞

(一)细胞质cytoplasm
细胞质是原生质体的基本组成成分为半透明、 半流动的基质。
细胞质可相对划分为三层,即细胞质与细胞 壁相接触的膜称作细胞质膜,与液泡膜相接 触的称作液泡膜,两层膜之间的部分称为中 质。
(二)细胞器organelle:是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 组成和具有特定功能的微器官,也称拟器官。
存在:在种子的胚乳和子叶细胞里多 含丰富的蛋白质,以糊粉粒的状态贮 存在细胞质或液泡里,或一无定形的 状态分布在细胞中 .
性质:化学性质稳定的无生命的物质, 与构成原生质体的活性蛋白质完全不 同。
(四) 脂肪fat和脂肪油fixed oil:
存在:植物各器官尤其是种子中。
鉴别:遇苏丹Ⅲ溶液显橙红色、红色 或紫红色。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它与 液泡、质体一起构成了植物细胞与动 物细胞不同的三大结构特征。
(一)细胞壁的分层:细胞壁分为胞间层、 初生壁、次生壁三层。
细胞壁的层次图
(二)纹孔和胞间连丝
1.纹孔:细胞壁形成时,次生壁在初生壁上 不是均匀地增厚,未增厚的部分形成凹陷, 称纹孔. 纹孔没有次生壁,只具有胞间层和初生壁。 有利于水和其它物质的交换 . 纹孔的类型
国内相关书籍期刊杂志
《中国药用植物志》、《中国中药资源》、《中国 中药资源志要》、《中国中药区划》、《中国药材 资源地图集》、《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国高等 植物图鉴》、《中药辞海》、《中药大辞典》(上、 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 《中国植物志》(共125卷册)、《中国真菌志》、 《中国地衣植物图鉴》、《中国药用孢子》。
肉桂木质化的细胞壁
药用植物学的任务

药用植物学的任务
药用植物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的学科,其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和评价:药用植物学需要对不同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了解其种类、分布、生态环境、药用价值等方面的信息,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 药用植物的鉴定和分类:药用植物学需要对药用植物进行鉴定和分类,确定其物种、品种、变种等分类学信息,为药用植物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3. 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药用植物学需要研究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了解其药理作用、药效、毒性等方面的信息,为药用植物的质量控制和药物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4. 药用植物的栽培和种植技术研究:药用植物学需要研究药用植物的栽培和种植技术,探索适合不同地区和环境条件的种植方法,为药用植物的生产和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5. 药用植物的保护和利用研究:药用植物学需要研究药用植物的保护和利用问题,探索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措施,促进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药用植物学在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任务和作用。
药用植物全套PPT课件

DNA双螺旋结构
2.植物的细胞-基本结构
2.1植物细胞的结构 2.1.1原生质体 2.1.1.2细胞器 (1)细胞核
细胞核的功能: 传递和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调节细胞内物质的代谢途径,
对细胞生长、细胞壁的形成、有机物质的合成以致细胞的整 个生命活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植物的细胞-基本结构
和微丝等。
2.植物的细胞-基本结构
2.1植物细胞的结构 2.1.1原生质体 2.1.1.2细胞器:在结构上,质体和线粒体(细胞
核)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质网、高尔基体、溶 酶体、圆球体、微体、液泡具有单层膜结构, 核糖体、微管和微丝为无膜结构。
2.植物的细胞-基本结构
2.1植物细胞的结构 2.1.1原生质体 2.1.1.2细胞器
2.1植物细胞的结构 2.1.1原生质体 2.1.1.2细胞器 (2)质体: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1.植物的细胞-概述
1.2植物细胞的形状多种多样
1.植物的细胞-概述
1.3植物细胞的大小(一般直径在10~100µm之间。)
1.植物的细胞-概述
1.4植物细胞的结构:
显微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 计量单位: m
超微结构(亚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 下观察到的结构。 计量单位: Å
模式细胞:将各种植物细胞的主要形态特 征都集中在一个细胞里加以说 明,这个细胞称模式细胞或典 型的植物细胞。
绪论
三、学习药用植物学的方法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观察、比较和实验的 方法。做到几个相结合:
课内、课外(自学)相结合;教材与参考资料相结合; 课堂与野外实践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 单独钻研与集体讨论相结合;学习和科研相结合。
第一章
药用植物学第一章绪论

药用植物学第一章绪论
1.1药用植物学性质、地位、任务
1.2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简史
1. 药用植物学的概念及任务
2. 药用植物学发展中重要的本草著作
3.药用植物学的学习方法
1.课后思考:
(1)药用植物药用植物学的区别与联系
(2)简述药用植物学的主要任务
(3)如何有效学习药用植物学
1.药用植物学的性质
²药用植物:是有预防、治疗疾病和对人体有保健功能的植物的总称。
²药用植物学:是利用植物学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药用植物的形态、构造、分类以及生长发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药专业和中药类相关专业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
2.药用植物学的任务
(1)鉴定中药的原植物种类,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2)调查研究药用植物资源,合理利用及开发药物。
3.药用植物学发展简史
(1)古代本草著作:
ü《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药物专著(萌芽阶段) ;
ü《新修本草》又叫《唐本草》我国及世界第一部药典;
ü《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本草;
ü《本草纲目》为自然属性分类先驱,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成就的大总结。
药用植物栽培学第一章绪论

一、 我国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 我国药用植物栽培历史悠久。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人们 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接触并了解到某些动植物对人体可以产 生影响,进而逐步创造了原始医药。"神农尝百草,一日而七十毒 "(《淮南子· 修务训》)的传说,则充分反映出我们祖先从十分遥远 的时代,便开始在实践中认识药物、应用药物。这个时期没有药用 植物栽培,也谈不上中药材质量,人们只是采挖野生植物资源供药 用。
中药材GAP在国际上才是近几年刚开始的,是以天然药材为原 料的药品生产质量控制配套技术规范来研究的。日本1992年厚生省 药物局组织编撰并发行了《药用植物栽培与品质评价》,相当于药 用植物GAP中的操作规范。日本药用植物栽培与评价的主要项目涵 盖植物名、利用部分、植物性状、药材性能及产地、栽培种特性、 栽培法、特性分类、栽培历史和资料9个方面,对药材生产的全过 程分别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和规范。 1998年3月欧共体药协会制定了《药用与芳香植物种植管理规 范(GAP)》。从种子繁殖材料、栽培、收获、初加工、包装、贮 存运输、设备、人员及设施、文体记录、教育和后期保证11个方面 进行了严格规范,特别强调在栽培过程中严禁重金属和其他化学物 质污染产地环境(土地、水体、大气)。
二、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研究任务 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研究任务是根据药用植物不同种类和品种的 要求,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采取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充 分发挥其遗传潜力,探讨并建立药用植物稳产、优质、高效栽培的
基本理论和技术体系,实现中药材质量“安全、有效、稳定、可控” 的生产目标。药用植物栽培涉及保证“植物-环境-措施”这一农业 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各项农艺措施,包括了解不同药用植物的特征 特性,药用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选地 整地、繁殖和播种、田间管理、防病治虫等各种栽培技术措施 。 研究药用植物栽培,必须掌握与药用植物群体(生物学特征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药用植物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1.2 药用植物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鉴定来自于植物的生药基源,以确保药材来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贯众(鳞毛蕨科)紫萁(紫萁科)
1.2 药用植物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鉴定来自于植物的生药基源,以确保药材来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益母草
(坤草、田芝麻、血母草、红花艾等)
1.2 药用植物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资源的调查与文献考证,合理利用与保护药用植物资源。
长春花红豆杉
1.2 药用植物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根据植物亲缘关系与新技术,寻找并扩大新药源。
萝芙木蛇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