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集料试验报告(10-30mm面层)
C20喷射砼配合比试验报告

***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C4-3标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批准:审核:编制: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一设计混凝土试配依据1、《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DL/T5330-20052、《水电水利工程锚喷支护施工规范》DL/T5181-2003二、混凝土配合比使用部位及设计要求1.该混凝土配合比是用于引水隧洞洞身和调压井井身挂网喷砼支护工程,根据设计及《水电水利工程锚喷支护施工规范》要求,该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见下表:三、原材料1.水泥:云南省丽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P.O42.5;2.粗集料:碎石:粒径5-16mm,表观密度2590kg/m3、压碎值9.7%,针片状含量9.6%3.细集料:人工机制砂,细度模数2.64,表观密度2540kg/m34. 水:生活用水5. 外加剂:四川省玉峰建材有限公司,YF速凝剂(粉体),掺量按4%控制。
四、混凝土试配1、确定基准配合比a)砼试配强度f cu,0≥f cu,k+1.645σ=20+1.645×4.0=26.6 Mpab)水灰比据《水电水利工程锚喷支护施工规范》DL/T5181-2003表7.3.1要求,将基准水灰比暂定为0.43。
c)确定用水量根据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初步确定用水量为170kg/m3 d)计算水泥用量m c0=m w0/(W/C)=170÷0.43=395 kg/m3e)砂率:根据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以及原材料检验结果,初步选定砂率为50%f)砂石用量:由已确定的用水量、水泥用量和砂率,根据重量法计算1m3混凝土中砂、石用量。
按混凝土拌合物假定容重2200 kg/m3,砂子重量:(2200-170-395)×0.50=810 kg/m3碎石用量:(2200-170-395)×0.50=810 kg/m3外加剂:395×0.04=15.8kg/m3水:水泥:砂:碎石:外加剂=0.43:1.0:(820÷395):(820÷395):(15.8÷395)=0.43:1.0:2.08:2.08:0.04试拌后实测容重为2220.5 kg/m3,所以基准配合比保持不变,最终确定基准配合比如下:水:水泥:砂:碎石:外加剂=0.43:1.0:2.08:2.08:0.042、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及试验结果a)试配配合比计算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试验:校核:审批: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表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报告试验:校核:审批:***水电站引水III标项目部试验室水泥检验报告合同编号: MLH-KJW-JJ/C4-3报告编号: PHB-SN-001第1 页共1 页检验:校核:审批:***水电站引水III标项目部试验室普通混凝土用砂检验报告合同编号:MLH-KJW-JJ/C4-3报告编号:PHB-SZ-002第页共页检验:校核:审批:***水电站引水III标项目部试验室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检验报告检验:校核:审批:***水电站引水III标项目部试验室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检验报告合同编号: MLH-KJW-JJ/C4-3报告编号: PHB-SNJ-004第 1页共 1页检验:校核:审批:承包商申报表(通用)承建单位:***集团木里河***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工程项目部本表一式上报四份并附电子文档,批复后返回承包商一份,上报业主一份、监理部二份。
10-30mm粗集料报告

收样日期: 2015.8.10 试验日期: 2015.8.10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筛
筛孔尺寸 (mm)
53 37.5
31.5
26.5 19.0 13.2
分 标准值 析
/ 100 90~100
—
—
—
实测值 / 100 95.2
———
9.5 0~15 2.3
4.75 2.36 0.6
0~5
/
/
1.4
/
/
筛底 / 0
质量技术要求
项目
自然堆积密度
压碎值
物 洛杉矶磨耗损失
表观相对密度
吸水率
理 坚固性
针片 混合料
状颗 粒含
其中粒径大于9.5mm
试 量 其中粒径小于9.5mm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
软石含量
验 磨光值PSV
与沥青粘附性
单位
kg/m³ % % — % % % % % % % — —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其他等级
表面层
其他层 次
公路
—
—
—
≤26
≤28
≤30
≤28
≤0
≤35
≥2.60 ≥2.50 ≥2.45
≤2.0
≤3.0 ≤3.0
≤12
≤12
—
≤15
≤18
≤20
≤12
≤15
—
≤18
≤20
—
≤1
≤1
≤1
≤3
≤5
≤5
/
/
/
/
/
/
试验结果
/
19.6 /
2.713 / / /
混凝土配合比

C25混凝土配合比一、材料1.水泥:金隅P.S.A32.52.碎石:满城10-30m m石料占30%,含泥量为0.2%,针片状为3.6%,满城10-20m m石料占70%,压碎值为:10.9%,含泥量为0.2%,针片状为3.9%3.砂:正定中砂细度模数为:2.62,含泥量为:1.4%二、要求1.强度:C252.坍落度为18-22c m三、配合比计算步骤1.试配强度计算:F c u,o=f c u,k+1.645*σ=25+1.645*5=33.225M P a2.计算水灰比W/C=αa*f c e/(f c u o+A a*A b*f c e)=0.53*32.5*1.12/(32.225+0.53*0.2*32.5*1.12)=0.523.选取砂率:βs(%)根据J G J55-2011中表5.4.2查得选砂率选40%4.单位用水量的计算查J G J55-2011表5.2.1-2选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为:M w o=205+(210-90)/20*5=235㎏/m³5.水泥用量的计算M c o=M c o/(w/c)=235/0.52=452㎏/m ³6.粗细集料用量确定M c p假定为2400㎏/m³M c o+M g o+M s o+M w o=M c p452+M g o+M s o+235=2400Βs=M s o/(M g o+M s o)*100% 40%=M s o/(M g o+M s o)*100%M s o=685㎏/m³M g o=1028㎏/m³据粗集料筛分试验确定10-20m m与10-30m m石料的掺配率为7:37.初步配合比的确定M c o:M s o:M g o:M w o=452:685:1028:235=1:1.52:2.27:0.52用以上配合比进行试拌,测其坍落度为21.0c m,容重为:2400㎏/m³四:调整配合比根据一闪配合比调整以下两个不同水灰比,0.54和0.56,砂率分别选39% 41%1.W/C=0.54砂率=41%M w o=235㎏/m³M c o=M c o/(w/c)=435㎏/m³ M c p=2400㎏/m³M s o=708㎏/m³M g o=1020㎏/m³M c o:M s o:M g o:M w o=435:708:1020:235=1:1.44:2.07:0.49测其坍落度为19.0c m容重为:2400㎏/m³据粗集料筛分试验确定10-20m m与10-30m m石料的掺配率为7:32.W/C=0.55砂率=39%M w o=235㎏/m³M c o=M c o/(w/c)=427㎏/m³M s o=678㎏/m³M g o=1060㎏/m³M c o:M s o:M g o:M w o=427:678:1060:235=1:1.59:2.48:0.55测其坍落度为722.0c m容重为:2400㎏/m³据粗集料筛分试验确定10-20m m与10-30m m石料的掺配率为7:3五、根据检验强度,确定实验室配合比在标准条件养护28天后,按规定方法测定立方体抗压强度值为水灰比 0.49抗压强度 35.9M P a水灰比 0.52抗压强度 34.6M P a水灰比 0.55抗压强度 33.9 M P a根据28天强度试验结果确定水灰比为0.52,单位水泥用量为452㎏/m³的配合比进行施工。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规范

水泥稳定碎石一般适用于基层或底基层,厚度一般在15~22cm,为保证其质量,规范施工过程,特制定了水泥碎石的施工技术交底。
本技术交底仅是对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图纸、标书中《技术规范》、合同附件等中“水泥稳定土”一章的补充,请各单位一并执行。
1.0 材料1. 1 路用的水泥、石子、砂等材料必须监理工程师批准。
未经批准的不允许进场,更不准使用。
1. 2 水泥:选用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小时以上),且宜用325#矿渣及普通硅酸盐水泥。
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严禁使用。
水泥品牌的选用应考虑其质量稳定性、生产数量、运距等各种因素。
水泥每次进场前应有合格证书,每200T应对水泥的凝结时间、标号进行抽检。
1. 3 碎石:要求其压碎值不超过30%,最大粒径不大于30mm。
碎石的颗粒组成应符合JTJ034---93中第2.2.1.6中2#级配要求。
为了施工方便,宜采用10--30mm的粗集料、5--10mm的中集料,0--5mm的石屑细集料三种粒料配合。
其粗集料的压碎值、各种粒料的筛分(主要检查所进料的颗粒级配的偏差情况),0.5mm以下细土的塑性指数,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符合JTJ034--93中的要求,上述材料进场后的试验项目每2000m3做2个样品试验。
1. 4 水:凡人或牲畜的饮用水均可用于水泥碎石的施工。
2.0 混合料的组成设计2.1 组成设计原则:①粉料含量不宜过多.②在达到强度的前提下,采用最小水泥剂量,但不小于4.0%.③改善集料级配,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用量不大于6%.2.2 水泥剂量的配制可采用4%、4.5%、5%、5.5%、6%五种剂量。
2.3 每种剂量的试件制取9个(最小数量)。
2. 4 试件必须在规定的温度(20±2℃)保湿养生6天,浸水养生1天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并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偏差系数,并计算RX (1-1.645Cv)是否大于Rd(本工程设计强度为3.5MPa)。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指导意见为确保高速公路沥青面层工程质量,防止出现离析、开裂、松散、坑槽、推拥、车辙等早期病害,根据相关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并结合我省多年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实践经验,提出以下施工指导意见。
1 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混合料矿料级配上面层采用4cmAC-13型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中面层采用5cmAC-16型改性沥青混合料,下面层采用6cmAC-20型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要求见表1-1,各层混合料技术指标要求见表1-2。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表1-11-22 材料矿料矿料由下述粗集料、细集料(石屑、天然砂)、矿粉组成。
上面层AC-13型: 10-15mm、5-10mm、3-5mm、0-3mm石屑、天然砂及矿粉。
中面层AC-16型: 10-20mm、5-10mm、0-5mm石屑、天然砂及矿粉。
下面层AC-20型: 10-30mm、5-10mm、0-5mm石屑、天然砂及矿粉。
粗集料粗集料应坚硬、洁净、无风化、无杂质,技术要求见表2-1。
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2-1细集料细集料应采用坚硬、洁净、无风化、无杂质的石屑和机制砂,细集料技术指标要求见表2-2。
细集料的洁净程度,石屑和机制砂以砂当量(适用于0~)或亚甲蓝值(适用于0~或0~)表示。
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矿粉须采用洁净的5mm以上石灰岩碎石磨细石粉,禁止使用拌和机回收粉尘,质量技术指标要求见表2-3。
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表2-3石油沥青上面层基质沥青采用90号B级石油沥青,中、下面层基质沥青可采用70号A级石油沥青,主要技术指标要求见表2-4。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表2-4沥青改性剂上面层采用岳阳道改2号或燕山4303型SBS沥青改性剂,SBS合理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上面层SBS掺量约为沥青用量的5%。
SBS改性沥青一般采用现场加工方式制作SBS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质量应符合表2-5要求。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配比设计

青荣城际铁路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编号:JCSW-01施工单位:中铁十七局青荣城际铁路施工指挥部第三项目监理单位:天津新亚太监理有限公司2011年07月30日目录一)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二)水泥剂量及各材料用量确定三)土工击实试验记录表四)水泥性能试验报告五)砂石材料性能试验报告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概述1、使用部位:路面基层2、原材料:(1)、碎石:(粒径10~31.5mm、5~10mm)荣城碎石场(2)、水泥:(P.O42.5)威海山水水泥股份有限公司(3)、石屑:荣城碎石场(4)、水:饮用水二、配合比参数的确定2.1水泥稳定碎石的级配范围2.2根据砂石材料筛分情况及混合料级配要求确定砂石材料配比。
筛分结果及混合料级配要求见下表,混合料参配比例为:10-31.5mm:5-10mm:石粉= 45 :10 :452.3原材料的质量要求表1 底基层用粗集料的主要技术要求2.4碎石的压碎值、针片状含量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检测结果见下表:三、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根据设计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配合比水泥剂量按 3.0%配制。
四、水泥稳定碎石的配合比设计一、准备A、检查试验仪器设备齐全,并使之运转正常;B、备足碎石、石屑、水泥等材料;C、试验室工作人员:梁奎D、对3.0%水泥剂量混合料做标准击实试验,按规定的试验方法得出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W0和最大干密度P d,试验结果见下表:二、计算初步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水泥掺量为3%按照JTJ057-94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见下表:五、试验室配比确定5.1试验室基准配合比为:10-31.5mm:5-10mm:石粉:水泥:水45% :10% :45 % :3% :5.3%5.2 换算成每1m3材料用量10-31.5mm:5-10mm:石粉:水泥:水979 kg: 218 kg:979 kg: 65kg : 119kg注:施工时,应当先测定其材料的天然含水量,换算成相应的施工配合比。
10-30粗集料试验

53.0
/
通过质量百分率(%) /
0-5 0-10 /
/
/ 90-100 100
/
/
实际通过质量百分率 (%)
/
3.6 8.0
/
/
/ 94.6 100.0 /
/
检测结论
经检测,所检样品符合JTG/T F20-2015中10-30mm粒径粗集料的技术要求。
备注:
1、报告无“检测专用章”无效; 2、报告无签发、审核、检验人签字无效; 3、该样品为委托单位送样,仅对样品负责; 4、对本检测报告如有异议,应在收到报告5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本单位提出。
XXXX 工 程 质 量 检 测 有 限 公 司
粗集料试验检测报告
委托单位 见证单位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 试验依据 主要仪器设备
产地 类型规格
委托编号
报告编号
检验日期
2018年3月22日
道路基层
报告日期
2018年3月24日
JTG E42-2005
鼓风干燥箱、电子天平、方孔筛、摇筛机、针片状规准仪、压力试验机、压碎指标测 定仪。
检验:
审核:
签发:
检测单位:(盖章)
禹州
10-30mm碎石
代表数量
序号
检测项目
技术指标
检测结果
结果判定
1
含泥量(%)
2
泥块含量(%)
3
针、片状颗粒含量(%)
4
压碎值(%)
5
洛杉矶磨耗损失(%)
6
对沥青粘附性
7
表观密度(g/cm3)
2.733
表观相对密度
/
毛体积密度(g/cm3)
/
毛体积相对密度
粗集料实训报告

粗集料实训报告引言粗集料是混凝土中起着骨架作用的主要成分之一,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粗集料的性能和特点,我们进行了一次粗集料实训。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训过程、所采用的方法和实验结果。
实训目的1. 学习粗集料的基本概念和性能特点;2. 掌握粗集料的分类和检验方法;3. 研究不同粗集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实训过程1. 粗集料的分类和性能测试我们首先对几种不同类型的粗集料进行分类和性能测试。
根据粒度分布,将粗集料分为粗骨料、细骨料和中间骨料。
分别使用筛分法、沉降法和石子磨损试验等方法对不同粗集料进行测试,得到它们的粒度分布、容重、吸水率、石子磨损率等性能指标。
2. 粗集料试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于不同粗集料的性能测试结果,我们进行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验数据,确定混凝土中的水灰比、粉煤灰掺量和粗集料使用比例等关键参数。
通过试验配合比,制备了几组混凝土试件。
3. 混凝土性能测试采用标准试验方法,对配制好的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
包括压缩强度、抗弯强度、显微结构观察等常规试验项目。
同时,还研究了不同粗集料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实训结果和分析根据实训中所测试的粗集料样品,得到了它们的基本性能指标。
根据这些指标,我们进行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制备了一系列试件。
在对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后发现,不同粗集料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明显的影响。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采用细骨料制备的混凝土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
相比之下,粗骨料制备的混凝土强度相对较低,但抗拉强度有所提高。
中间骨料制备的混凝土则在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上表现较为平衡。
同时,我们还发现不同粗集料的使用比例对混凝土的性能也有着重要影响。
适当调整粗集料的使用比例,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并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结论通过这次粗集料实训,我们深入了解了粗集料的性能和特点。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粗骨料、细骨料和中间骨料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混凝土工程需求;2. 调整粗集料的使用比例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3. 混凝土的性能应综合考虑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两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0
100 90
100 100
0.4
4.75
8.7 95.6 100
9.5 31.5 37.5
颗粒 级配
/
100
/
90
/ / 0.3 9.8
பைடு நூலகம்
80 70 通 过 60 % 百 分 率 50 40
( )
/ / / / /
30 20 10 0
4.75 9.5 31.5 筛孔尺寸 (mm) 37.5
结论:依据JTG E42-2005规程进行试验,所检测项目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附件
试验
审核
负责
日期
5 0
粗集料试验报告(JB02-05)
合同段号:(施工)LM3合同段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拟用部位 样品名称 及规格 试验规程 筛孔尺寸(mm) 累计筛余(%) 通过百分率(%) 规定级配范围(%) 项目参数 母岩抗压强度 (MPa) 表观密度(g/cm3) 吸水率(%) 堆积密度(g/cm3) 空隙率(%) 含泥量(%) 针片状含量(%) 压碎值(%) 坚固性(%) 洛杉矶磨耗率(%) <2.36颗粒含量(%) 与沥青的粘附性(级) 规定值 / / / / / ≤1.0 ≤18.0 / / / / / 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长安高速公路LM3合同段项目部 路面工程 基层 10-30mm碎石 JTG E42-2005 37.5 0 100 100 31.5 4.4 95.6 90-100 试验 结果 /
粗集料筛分曲线图
报告编号: 监理单位 样品编号 取样地点 代表数量 检测依据 9.5 91.3 8.7 0-15 备注 4.75 99.6 0.4 0-5 筛分曲线图 料场 997.7m
3
宁波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长安高速公路LMJL2合同段项目部
T0302-2005 T0310-2005 T0312-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