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合集下载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是指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验和评定时所需要遵守的一系列标准和规定。

混凝土强度是指混凝土材料的抗压能力,这是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主要包括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和评定标准以及混凝土抗折强度检验和评定标准。

其中,混凝土抗压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受到压力时的抵抗力,一般用于评估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混凝土抗折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受到弯曲力时的抵抗能力,一般用于评估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和评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抗压强度试验方法:采用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设备对混凝土进行抗压试验;2. 试样制备和养护:制备符合规定尺寸和比例的试样,并按照规定条件进行试样的养护;3. 抗压强度评定标准:根据试验结果和相关规定,评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

混凝土抗折强度检验和评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抗折强度试验方法:采用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设备对混凝土进行抗折试验;2. 试样制备和养护:制备符合规定尺寸和比例的试样,并按照规定条件进行试样的养护;3. 抗折强度评定标准:根据试验结果和相关规定,评定混凝土的抗折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制定是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促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和使用。

各国和地区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例如在中国,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主要参考国家标准《建筑混凝土强度检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和《建筑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技术规程》(GB/T 50080-2002)。

总而言之,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是对混凝土抗压和抗折强度进行检验和评定时所需要遵守的一系列标准和规定,旨在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1.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必须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验和评定。

本文主要介绍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的标准。

2.混凝土强度测试方法混凝土强度测试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种:非破坏性试验和破坏性试验。

其中,非破坏性试验主要用于检验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而破坏性试验则用于评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非破坏性试验方法包括超声波检验、电阻率检验、渗透率检验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混凝土的表面或测量混凝土的声波、电阻等物理特性,来推断混凝土的强度。

破坏性试验方法主要包括施加压力检验、拉力检验、弯曲检验等。

这些试验方法需要对混凝土进行破坏性测试,通常会在混凝土上施加一定的力或弯曲混凝土,然后通过测量样品的变形和破坏情况来评定混凝土的强度。

3.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评定标准,二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评定标准。

3.1 抗压强度评定标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评定是指按照标准的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对混凝土样品进行破坏性试验,通过测量样品的抗压强度值来评定混凝土的强度。

根据国家标准GB/T 50081-2002《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标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按照以下规定进行评定:•每个混凝土强度等级至少应进行6个样品的试验。

•每个样品的试验结果应取3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该样品的抗压强度值。

•每个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采用所有样品强度值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进行评定。

3.2 强度等级评定标准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指按照国家标准GB/T 50081-2002规定的方法,根据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和其它技术指标来评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根据国家标准GB/T 50081-2002,《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标准》和GB/T 50082-2009《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允许偏差》的规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评定:•每个等级的混凝土应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值范围。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1.O目的为了统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混凝土强度的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2.0评定方法2.1当混凝土的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能保持一致,且同一品种混凝土的强度变异性能保持稳定时,应由连续的三组试件组成一个验收批,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mfcu≥fcu z k+0.7δ0fcu z mi∩≥fcu z k-0.7δ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20时其强度的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式要求:fcu z min≥0.85fcu z k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20时,其强度的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工要求:fcu z mi∩≥0.90fcu z k式中:mfcu——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mm2);fcu z 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δθ——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N∕mm2);fcu z min——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N∕mm2)o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应根据前一个检验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试件的强度数据,按下列公式确定:式中:Afcuj——第i批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m——用以确定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差的数据总批数。

2.2当混凝土的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不能保持一致,且混凝土强度变异性不能保持稳定时,或在前一个检验期内的同一品种混凝土没有足够的数据用以确定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时,应由不少于10组的试件组成一个验收批,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公式的要求:mfcu-λlSfcu≥0.9fcu z k(N∕mm2)o当Sfcu的计算值小于0.06fcu z k时,取Sfcu=0.06fcu z k;入Lλ2——合格判定系数,按下表取用:试件组数10〜1415~24≥25λl1.701.651.60λ20.900.85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Sfcu可按下式计算:式中:fcu z i——第i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N∕mm2);n——一个验收批混凝土试件的组数。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_50107—201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_50107—2010
Standard for evaluation of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GB/T 50107—2010条文说明
目次
1总则……………………………………………………………………17
2术语和符号……………………………………………………………17
5.3.2对评定为不合格批的混凝土,可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进行处理。
本标准用词说明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4.3.2当采用非标准尺寸试件时,应将其抗压强度乘以尺寸折算系数,折算成边长为150mm的标准尺寸试件抗压强度。尺寸折算系数按下列规定采用:
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60时,对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件取0.95,对边长为200mm的立方体试件取1.05;
2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乇C60时,宜采用标准尺寸试件:使用非标准尺寸试件时,尺寸折算系数应由试验确定,其试件数量不应少于30对组。
2.1.7样本容量sample size
代表检验批的用于合格评定的混凝士试件组数。
2.2 符 号
mfcu——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fcu.min——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
Sfcu——标准差未知评定方法中,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一、概述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为评估混凝土性能的有效依据,它决定了混凝土是否能够符合用途规定的要求。

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是的混凝土强度的定量标准,历史悠久,发展技术可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1、混凝土强度检测评定标准一般包括力学性能指标、剪切性能指标、抗压性能指标、抗拉性能指标、耐久性能指标以及料配比性能指标。

2、力学性能指标: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拉强度、抗切强度等性能指标,它们反映混凝土的力学强度与受力效应的稳定程度。

3、剪切性能指标:指的是混凝土的压弯曲率、圆弧曲率、拉伸曲率等性能指标,反映混凝土在施加剪切载荷时所产生的剪切变形量。

4、抗压性能指标:指混凝土在施加抗压载荷时所受的压力,以及混凝土承载抗压载荷时所产生的变形。

5、抗拉性能指标:指施加拉力时,混凝土应力及变形状态,以及其承载现象和特性,可以反映出混凝土的抗拉性能。

6、耐久性能指标:反映混凝土耐久性能的主要指标有抗弯耐久性能指标,用于反映混凝土的抗湿性能及抗冻性能;热变形耐久性能指标,用于反映混凝土限制热膨胀及热裂纹的能力;抗气候耐久性能指标,用于反映混凝土的耐温抗久化性能。

7、料配比性能指标:性能指标主要由混凝土的结构成分以及进行配料时使用的原料构成,比如膨胀剂、粉煤灰、矿物混凝土等,以及混凝土料配比与加工。

三、检验方法1、实验室抗压强度检测:这是检测混凝土强度的一种小型实验室抗压强度检测方法,利用水泥架和压力机,产生压力,以判断混凝土压入抗压强度的水平。

2、室外温度考核:采用特殊抗压强度检测器,利用可视化仪器,以确定室外混凝土样本受外界低温影响时形成的强度变化,以判断混凝土是否能够满足耐冻条件。

3、其他技术检测:采用非破坏性检测(NDT)等技术,通过使用近红外技术、电阻应变测量技术等技术,可以检测不同部分的拉应力、抗压强度变化情况,测试混凝土的内模情况。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_50107—201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_50107—2010
2.1.7样本容量sample size
代表检验批的用于合格评定的混凝士试件组数。
2.2 符 号
mfcu——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fcu.min——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
Sfcu——标准差未知评定方法中,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
3.0.4对大批量、连续生产混凝土的强度应按本标准第5.1节中规定的统计方法评定。对小批量或零星生产混凝土的强度应按本标准第5.2节中规定的非统计方法评定。
4
4
4.1.1混凝土的取样,宜根据本标准规定的检验评定方法要求制定检验批的划分方案和相应的取样计划。
4.1.2混Βιβλιοθήκη 土强度试样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4.2.4采用蒸汽养护的构件,其试件应先随构件同条件养护,然后应置入标准养护条件下继续养护,两段养护时间的总和应为设计规定龄期。
4
4.3.1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的规定执行。每组混凝土试件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附:条文说明……………………………………………………………13
1
1.0.1为了统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混凝土工程质量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1 一般要求(一)砼的强弱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二)砼混凝土承载力应达到设计要求;(三)砼不应有收缩裂缝。

(四)砼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水平,尤其是抗渗性和耐久性。

2 抗压强度(一)试块制作:用施工时所使用的配合比中选取一定数量的试块,将其恰当地处理(如浇注、压实、无气孔充填等),也可以用已确定配合比的试块。

(二)试验要求:试验应满足国家标准《混凝土试验规程》的有关规定,主要包括试验条件、试验方法、试块的抗压强度等。

3 抗折强度(一)试验条件:试验条件应满足国家标准《混凝土试验规程》的有关规定,试验温度不低于10℃,湿度不超过85%。

(二)试验要求:验收试验砼抗折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值。

4 抗渗性(一)试验条件: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试验规程》。

(二)试验要求:验收试验应满足以下要求:(1)评定砼的抗渗性时,每个试块的损失率不能超过设计值的规定;(2)若在测定抗渗性时,试块实测值超过计算值50%以内,则该块砼可以认为达到抗渗要求。

5 耐久性(一)试验要求:耐久性是指砼混凝土抗耐诱导剂、抗高温、抗冻融、抗风化、抗水侵蚀等损坏影响力的整体能力,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试验规程》对其的要求。

6 节能评定(一)砼混凝土的节能评定,包括砼混凝土的综合节能合格率和能源节约指标的验证,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节能评定标准》的要求。

(二)能源节约指标:节能评定的能源节约指标应根据加工过程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计算,如原材料、料斗、设备、外建设等。

7 其他检测项(一)砼混凝土的均化系数验证:为确保砼混凝土为均化浇筑,应检测砼混凝土的均化系数,均化系数是指验收砼混凝土抗压强度在试块数据间的变化率,此变化率应属于正常范围;(二)砼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用肉眼观察砼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是检查砼混凝土质量的一项重要方法,根据质量要求图可以对砼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进行视综合评定。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
• 引言 •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概述 •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的主要内容 •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实施和应
用 •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与其他标准
的关系 • 结论和建议01 Nhomakorabea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为了统一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方法,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制定本标准。
背景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实施和应

实施步骤和方法
制定实施计划
明确标准实施的目标、时间表和责任人,确 保实施工作的有序进行。
培训和技术支持
为相关人员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他们 能够理解和掌握标准要求。
检测和记录
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并做好 相关数据的记录和整理。
监督和检查
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标准得到 正确执行。
与《混凝土施工验收规范》的关系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与施工验收规范相互关联,施工验收规范规定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 制要求,而强度检验评定标准则是在施工完成后对混凝土质量的检验和评定提供了依据。
与其他标准的比较和分析
与国际标准的比较
与国际标准相比,我国的混凝土强度 检验评定标准在某些方面与国际标准 存在差异,例如试件尺寸、加载速率 等。这些差异可能会对混凝土强度检 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数据分析和改进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 进措施。
持续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和改进措施,不断 完善和优化标准的实施方案,提 高检验评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5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与其他标准
的关系
与其他相关标准的关系
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为了统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混凝土强度的质量制定。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于1988年3月1日发布施行。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1988年3月1日已经作废,新标准为《GB_T 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88年3月1日关于发布《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通知计标〔1987〕1140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4〕305号文的要求,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八年三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施行后,现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3)中有关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和选择混凝土配制强度的有关条文自行废止。

该标准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我委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国家计划委员会一九八七年七月九日编制说明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4〕305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北京市建筑工程总公司等十二个单位共同编制的。

在编制过程中,对全国混凝土的质量状况和有关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及系统的试验研究,吸取了行之有效的科研成果,并借鉴了国外的有关标准。

在征求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和进行试点应用后,经全国审查会议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为四章和五个附录。

主要内容包括:总则,一般规定,混凝土的取样,试件的制作、养护和试验,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等。

在实施本标准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

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所,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1987年5月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统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混凝土强度的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验评定。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强度的检验评定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第1.0.3条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注:对按《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设计的工程,使用本标准进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时,应按本标准附录一的规定,将设计采用的混凝土标号换算为混凝土强度等级。

施工时的配制强度也应按同样原则进行换算。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2.0.1条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计)表示.第2.0.2条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对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

第2.0.3条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

对施工现场的现浇混凝土,应按单位工程的验收项目划分验收批,每个验收项目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确定。

第2.0.4条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按本标准规定的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

对零星生产的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或现场搅拌的批量不大的混凝土,可按本标准规定的非统计方法评定。

第2.0.5条为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混凝土强度评定的要求,应根据原材料、混凝土生产工艺及生产质量水平等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

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可按照本标准附录二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

第2.0.6条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统计分析,控制混凝土质量。

可按本标准附录三的规定,确定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

第三章混凝土的取样,试件的制作、养护和试验第3.0.1条混凝土试样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每100盘,但不超过100m3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二、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注:预拌混凝土应在预拌混凝土厂内按上述规定取样。

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尚应按本条的规定抽样检验。

第3.0.2条每组三个试件应在同一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

其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取三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每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二、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三、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试件的强度不应作为评定的依据。

第3.0.3条当采用非标准尺寸试件时,应将其抗压强度折算为标准试件抗压强度。

折算系数按下列规定采用:一、对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件取0.95;二、对边长为200mm的立方体试件取1.05。

第3.0.4条每批混凝土试样应制作的试件总组数,除应考虑本标准第四章规定的混凝土强度评定所必需的组数外,还应考虑为检验结构或构件施工阶段混凝土强度所必需的试件组数。

第3.0.5条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用的混凝土试件,其标准成型方法、标准养护条件及强度试验方法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

第3.0.6条当检验结构或构件拆模、出池、出厂、吊装、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以及施工期间需短暂负荷的混凝土强度时,其试件的成型方法和养护条件应与施工中采用的成型方法和养护条件相同。

第四章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第一节统计方法评定第4.1.1条当混凝土的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能保持一致,且同一品种混凝土的强度变异性能保持稳定时,应由连续的三组试件组成一个验收批,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20时,其强度的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式要求: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20时,其强度的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式要求:式中:mfcu——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m㎡);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σo——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N/m㎡);fcu,min——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N/m㎡)。

第4.1.2条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应根据前一个检验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试件的强度数据,按下列公式确定:式中:Δfcu,i——第i批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m——用以确定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差的数据总批数。

注:上述检验期不应超过三个月,且在该期间内强度数据的总批数不得少于15。

第4.1.3条当混凝土的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不能保持一致,且混凝土强度变异性不能保持稳定时,或在前一个检验期内的同一品种混凝土没有足够的数据用以确定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时,应由不少于10组的试件组成一个验收批,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公式的要求:式中:——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N/m㎡)。

当的计算值小于0.06fcu,k时,取 =0.06fcu,k;λ1,λ2——合格判定系数,按表4.1.3取用。

混凝土强度的合格判定系数表 4.1.3第4.1.4条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sfcu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fcu,i——第i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N/m㎡);n——一个验收批混凝土试件的组数。

第二节非统计方法评定第4.2.1条按非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时,其所保留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第三节混凝土强度的合格性判断第4.3.1条当检验结果能满足第4.1.1条或第4.1.3条或第4.2.1条的规定时,则该批混凝土强度判为合格;当不能满足上述规定时,该批混凝土强度判为不合格。

第4.3.2条由不合格批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或构件,应进行鉴定。

对不合格的结构或构件必须及时处理。

第4.3.3条当对混凝土试件强度的代表性有怀疑时,可采用从结构或构件中钻取试件的方法或采用非破损检验方法,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结构或构件中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推定。

第4.3.4条结构或构件拆模、出池、出厂、吊装、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以及施工期间需短暂负荷时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或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附录一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换算关系一、《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的混凝土标号可按附表1.1换算为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标号与强度等级的换算附表 1.1二、当按TJ10—74规范设计,在施工中按本标准进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时,应先将设计规定的混凝土标号按附表1.1换算为混凝土强度等级,并以其相应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u,k(N/m㎡)按本标准第四章的规定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可按换算后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强度标准差采用插值法由附表2.1确定。

附录二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N/m㎡)附表 2.1注: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按本标准附录三的规定确定。

附录三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一)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可根据统计周期内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和试件强度不低于要求强度等级的百分率,按附表3.1划分。

对预拌混凝土厂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其统计周期可取一个月;对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其统计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附表 3.1(二)在统计周期内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和不低于规定强度等级的百分率,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fcu,i——统计周期内第i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N/m㎡);N——统计周期内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件组数,N≥25;μfcu——统计周期内N组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o——统计周期内试件强度不低于要求强度等级的组数。

(三)盘内混凝土强度的变异系数不宜大于5%,其值可按下列公式确定:式中:δb——盘内混凝土强度的变异系数;σb——盘内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N/m㎡)。

(四)盘内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可按下列规定确定:1 在混凝土搅拌地点连续地从15盘混凝土中分别取样,每盘混凝土试样各成型一组试件,根据试件强度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Δfcu,i——第i组三个试件强度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N/m㎡)。

2 当不能连续从15盘混凝土中取样时,盘内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可利用正常生产连续积累的强度资料进行统计,但试件组数不应少于30组,其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n——试件组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