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手抄报8k简单
8开纸端午节手抄报怎么做

8开纸端午节手抄报怎么做8开纸端午节手抄报怎么做风和日丽,今日端午,粽子飘香,龙舟正舞,听得耳边鼓,欢声阵阵,引我情愫,一杯雄黄酒,满载祝福,我在身边,有何孤独?关怀在心,好运一路。
8开纸端午节手抄报篇一:关于端午节的诗句1)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李隆基《端午》2)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苏轼《浣溪沙•端午》3)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乙卯重五诗》4)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殷尧藩《端午日》5)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边贡《午日观竞渡》6)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苏轼《浣溪沙•端午》7)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贝琼《已酉端午》8)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文天祥《端午即事》9)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杜甫《端午日赐衣》10)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11) 碧艾香蒲处处忙。
——舒頔《小重山•端午》12)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赵蕃《端午三首》13)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权德舆《端午日》14) 菖蒲酒美清尊共。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15)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8开纸端午节手抄报篇二:端午节,赛龙舟过端午节必然是少不了吃粽子和赛龙舟了。
上午,我们全家坐在一起包粽子,午饭我们就吃粽子。
吃过粽子,才十二点,我们全家就出发去看赛龙舟了。
我们本想早点去占个好位子,没想到已经来满了人,把这条几里长的湖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时,比赛还没开始,我们全家在茫茫人海中挤了半个多小时也没挤进去。
人来得越来越多了,想要挤进去也越来越难了。
有些人挤不进去,索性跑到人家房顶上去看。
我们随后也跑到房顶上去。
一点多,比赛就要开始了,赛场边上挤满了无数的男女老少。
鳞次栉比的房屋顶上也挤满了人。
就连不远的小山坡上也挤满了人。
端午节精美2021幼儿园手抄报_端午节简单好看手抄报8张

端午节精美2021幼⼉园⼿抄报_端午节简单好看⼿抄报8张端午节是中国⼈民中⼀个⼗分盛⾏的隆重节⽇,⽆论在中国南⽅还是北⽅,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
下⾯是⼩编为⼤家整理端午节精美2021幼⼉园⼿抄报_端午节简单好看⼿抄报8张,希望能帮助到⼤家!端午节精美幼⼉园⼿抄报端午节600字优秀作⽂今天是端午节了,已经习惯了在早上看新闻的我,早上起床的第⼀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视,今天新闻节⽬上的互动话题就是"端午节",主持⼈也是微笑着回忆了⾃⼰⼩时候在家乡⾥过端午节时候的事情。
说到端午节,其实⾃⼰并不怎么熟悉,⽽且我总觉得北⽅对这种节⽇好象并不象中秋节那样隆重,反⽽是南⽅⽐较重视⼀些,也会举办⼀些活动,每年的五⽉初五,就有了龙⾈竞渡、吃粽⼦、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屈原。
这么说来,这个节⽇反⽽是多了⼀些怀旧的⾊彩,这么多的传统节⽇中,好象端午节是唯⼀的⼀个纪念古⼈的节⽇?看来,中国⼈确实是对古⼈很是尊重,或许这就是中国⼈的传统吧。
早上,下起了⾬,好象今天全国很多地⽅都是有⾬,⾬⽔很舒服,尽管没有带任何的⾬具,想想难得在这种天⽓⾥感受到这么清凉的空⽓,不禁抬头深呼吸了⼏下,真是舒服,⾬天的空⽓就是最纯净的,⼿机上早上收到了朋友发来的祝愿,也为⾃⼰的⼼情上添加了⼀抹美丽,今天⼀出门就是这种温馨,想想⼀天都是美好的⼼情吧。
印象中,以前是写过很多关于⾬天的⽂章,很喜欢⾬天的感觉,⾬⽔轻轻飘落下来,仅仅打湿了⾃⼰的头发,反⽽体会到了⼀种春风的感觉。
今天在⼀个朋友的博客中看到了⼀幅漫画,⾬天中的风景,看到这个时候,第⼀的印象就是⼀个安静的⼼情,因为在⾬天中不是任何⼈都能够欣赏到风景的,⾬天中的风景需要⾃⼰⽤⼼去感受,不仅要去接受这⾬⽔中的朦胧还要接受这⾬⽔中的泥泞,⽽这些⼀旦进退到⾃⼰的视线中成为了风景时,就会忘记所有的泥泞,就好象是端午节的粽⼦⼀样,想想,都已经好象闻到了扑⾯的'⾹味了。
端午节的⾬⽔中,祝愿每⼀个⼈都温暖。
202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图片8张

202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图片8张202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图片端午节句子一、沿河而居,珠水两岸的原居民把划龙舟当作一种探亲访友、祭祀先人、纪念屈原的民俗。
二、划龙舟,挂菖蒲,前途事业不用愁;喝黄酒,贴五毒,年年岁岁都有福;系百索,戴荷包,一生一世避邪毒;过端午,吃粽子,中华传统永长久。
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
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四、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五、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
六、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七、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八、端午,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
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
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
意思是藉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
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九、端午节含蓄蕴藉,内敛而不事张扬。
它没有磅礴的气势,也没有宏大的场景,一切都是那么平缓而舒坦。
每家每户独自为节日的喜庆而忙碌。
十、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
初五可以称为端五。
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十一、如此悲壮的伟人,如此悲壮的事迹。
时过境迁数千年后的今天,我们都忘了这一切一切。
端午节手抄报设计模板

端午节手抄报设计模板端午节手抄报图片1端午节手抄报图片2端午节手抄报图片3端午节手抄报图片4端午节手抄报图片51.生日的时候,我送你一个蛋糕;中秋的时候,我送你一盒月饼;端午节来了,我送你一粒糯米,希望你把它种下去,用心呵护,等待收获我的祝福!端午快乐!2.送个香囊带个荷包,自制几斤粽子,托人到山里采了艾叶,街头买了瓶雄黄酒,加上内心深处的几许关怀,作为礼物送给你,祝端午节快乐!3.敬告:端午节当天,手机号头两位数字是13的用户,可以到街边小摊上免费领取粽子。
切记,事先要抹上烫伤膏,以防被摊主的开水泼到!端午快乐!4.秘诀:将手机用粽叶包好,放在锅里煮60分钟。
电池续电将延长两倍,信号增强,打电话时能闻到粽子香味!祝你端午节快乐!5.关掉你的手机,慢慢的闭上眼睛,想想我,想想粽子,你会发现我和粽子一样可爱。
6.很久以前,屈原先生下岗后发明了粽子,可是不但销量不好,还要受地痞剥削,心灰意冷,终于跑到广东跳海了7.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8.葫芦收五毒,平安过端午!端午节由来与传说源于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端午节手抄报绘画作品8张

端午节手抄报绘画作品8张相信各位都知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它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吃粽子和赛龙舟等习俗。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端午节手抄报简单漂亮_端午节手抄报绘画作品,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端午节手抄报绘画作品端午节手抄报资料1“端午节”由来已久。
分大端午和小端午。
小端午是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是在五月十五。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午”就是五月的第一个逢五。
端午节又叫“龙舟节”“诗人节”“灯节”。
说起这些节日,还有一段悲凉凄美的故事呢!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周围的人纷纷走到江边划船打捞。
人们争先恐后的,要把屈原救上岸。
打捞了很久以后,人们还不见屈原的尸体,就回家拿米团扔往江中,不让江中的鱼、虾、蟹、阄等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于是有了现在的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了。
粽子一般用黄米和糯米做成。
把黄米或者糯米,还有包粽子的竹叶泡在盆里一天一夜。
再用叶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一个角放上大枣或花生,为的是不让米溢出来。
粽子包好后,连同鸡蛋一起放到大锅里,慢火煮一下午。
粽子煮好后,打开锅,芳香四溢,竹叶的香味,粽子的清香,沁入到鸡蛋中,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
端午节还有一个传统;用艾子叶驱蚊。
以前医疗不发达,有些体弱残疾的人被蚊虫叮咬后会死亡,把艾叶放在门上有一种避邪的作用。
人们还在端午节这天绑许多五彩的小扫帚。
小扫帚是用麻线做成的。
人们用各种染料把麻染成七彩线。
绑制成1厘米长的小扫帚,再用一些小果壳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中间有一个小孔,将七彩线把小果壳穿在一起,绑在孩子们的手脚上,以示吉祥如意。
中华民俗源远流长,这不是迷信,而是传统习俗。
我们应该去尊重它、保护它。
让古老的传统文化成为民族的和谐,为经济的腾飞做出贡献。
端午节手抄报资料2竹笋顽强地从土地里钻出来,摇摇身子,来凑热闹,顺便带给我们一些竹笋叶,好像在喊叫:“快来罗!多么嫩的叶子呀!过了这个村,没了这个店!”农历五月是一个灿烂的春天,我们这些小孩子都忙得不易乐乎,拿起小篮和大伙蹦蹦跳跳来到河边,就动起手,别看我们小,但打芦苇叶的速度可不慢。
关于端午节的手抄报大全

关于端午节的手抄报大全关于端午节的手抄报大全端午节的由来直到现在还是众说纷纭,有纪念伍子胥说,亦有纪念孝女曹娥说等等。
但一直被广泛盛传并最被广泛认同的是纪念屈原说。
端午节的来历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习俗赛龙舟: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
端午节手抄报简单漂亮(精美10张)

端午节手抄报简单漂亮(精美10张)端午节手抄报简单漂亮关于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屈子祠内新塑造的高达三米的屈原像(拍摄于1981年)。
湖南省东北部的汨罗江上,每年农历五初五“端午节”都要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纪念两千年前在这里怀沙自沉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新华社记者王平摄据说,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也正是因为如此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
屈平(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在我国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
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关于端午节习俗一、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小学2023端午节手抄报8张

小学2023端午节手抄报8张小学2023端午节手抄报(8张)端午佳节就要到了,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制作手抄报来提高对端午节的认识,那么小学2023端午节手抄报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2023端午节手抄报(8张),欢迎大家来阅读。
小学2023端午节手抄报端午节作文600字盼星星,盼月亮,端午节终于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
前一天早上,妈妈和奶奶将泡好的糯米拿出来,洗好粽子叶,准备开始包粽子。
我从来没包过粽子,于是对妈妈说:“妈妈,我不会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妈妈说:“行,包粽子挺好学的,但刚开始包很困难,你得耐心点儿。
首先,将两片竹叶叠起来,折叠成漏斗形状。
注意,卷的时候要尽量地紧,否则煮的时候会漏米。
”我跟着妈妈做,将粽子叶叠成一个漏斗。
“接着放入糯米,但不要放得太满。
如果喜欢吃红粽子,可以在里面放一两颗小红枣。
”“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点水,接着将余下的粽子叶盖在漏斗的大口上,现在粽子变成了一个三角锥形,再用剩下的粽子叶将粽子裹紧。
最后用绳子或马兰叶将粽子绑紧。
”这一步非常关键,说着简单,做起来难。
小小的粽子叶很“调皮”,就是不听我的话,“捉弄”我好半天。
在我想将粽子裹紧时,里头总是有米漏出来,气得我哇哇大叫,最后在妈妈的指导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
尽管形状看起来不是很美观,但是这是我包的的一个了。
下一步,开始煮粽子了。
先将粽子整齐地摆在锅里,将锅帘压在粽子上面,再往锅帘上放一盆水。
最后把水顺着锅边倒进去,大火煮40分钟,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
到了端午节这天早上,妈妈给我系上了五彩线,还嘱咐我不要随便折断或丢弃,只能在端午节之后第一场雨时才能扔掉。
妈妈还告诉我了五彩线的来历,它象征着五色龙,可以降伏鬼怪,带走一切疾病。
我们还在门口插上艾草,挂上纸葫芦,家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早上忙完这些以后,今天的主角——粽子,终于登场了!白白的粽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软又黏,好吃极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食粽
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
粽子,属籺的
一种,籺是人们在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的贡品,逢年过节做
籺拜神是古老的传统习俗。
籺有很多品种,不同的节日会做
不同的籺,粽籺是端午节拜神的贡品。
粽的主要材料是稻米、
馅料和箬叶(或柊叶)等,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所曰:“飞龙在天”;此时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处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龙德显扬。
端午节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
这两大传统礼俗在中国自古
传承,至今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