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寒假作业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

八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

八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初二数学寒假作业(1)一、精心选一选1.下列各组条件中,不能判定△ABC与△DEF全等的是()A。

AB=DE,∠B=∠E,∠C=∠FB。

AC=DF,BC=DE,BA=EFC。

AB=EF,∠A=∠E,∠B=∠FD。

∠A=∠F,∠B=∠E,AC=EF2.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必不可少的条件是()A。

至少有一边对应相等B。

至少有一角对应相等C。

至少有两边对应相等D。

至少有两角对应相等3.在△ABC和△DEF中,已知AB=DE,∠A=∠D,还需具备什么条件①AC=DF;②BC=EF;③∠B=∠E;④∠C=∠F,才能推出△ABC≌△DEF,其中符合条件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细心填一填3.如图1,AO平分∠BAC,AB=AC,图中有BD=CE对三角形全等.图略)5.如图2,在△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交BC于D,BC=16,DC:DB=3:5,则点D到AB的距离是$\frac{24}{5}$.图略)三、用心做一做6.如图,已知AD=AE,AC=AB,∠A=40°,∠B=35°,求∠EOC的度数。

图略)7.如图,已知∠1=∠2,∠3=∠4,AB与CD相等吗?请你说明理由。

图略)初二数学寒假作业(2)一、精心选一选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

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D。

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在ΔABC和ΔA′B′C′中,AB=A′B′,∠B=∠B′,补充一个条件后仍不一定能保证ΔABC与ΔA′B′C′全等,则补充的这个条件是()A。

BC=B′C′B。

∠A=∠A′C。

AC=A′C′D。

∠C=∠C′3.在△XXX和ΔA′B′C′中,AB=A′B′,∠A=∠A′,∠C=∠C′,可推出(1)∠B=∠B′;(2)∠B的平分线与∠B′的平分线相等;(3)BC边上的高与B′C′边上的高相等;(4)BC边上的中线与BC边上的中线相等。

初二上学期数学寒假作业

初二上学期数学寒假作业

数学寒假作业:全等三角形①1、在△ABC 和△DEF 中,已知AB=DE ,∠A=∠D ,还需具备什么条件①AC=DF ,②BC=EF ,③∠B=∠E ,④∠C=∠F ,才能推出△ABC ≌△DEF ,其中符合条件有( )个.A.1个B.2个C.3个D.4个2、如图1,已知∠A=∠D ,∠1=∠2,那么要得到△ABC ≌△DEF ,还应给出的条件是( ) A.∠B=∠E B.BC=ED C. AB=EF D.CD= AF3、如图2,∠1=∠2,∠C =∠D ,AC 、BD 交于E 点,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DAE =∠CBEB.CE =DEC.△DEA 与△CBE 不一定全等D.△EAB 是等腰三角形4、已知△ABC ≌△DEF ,BC =EF =6cm ,△ABC 的面积为18平方厘米,则EF 边上的高是( ) A.6cm B.7cm C.8cm D.9cm5、如图3,四边形ABCD 中,CB =CD ,∠ABC =∠ADC =90°,∠BAC =35°,则∠BCD 的度数为( ) A.145° B.130° C.110° D.70°6、已知:如图4, AC 平分∠BAD ,BC=CD ,CM ⊥AB ,下列结论:①∠B+∠D=180°;②∠ACD=∠BCM ;③∠ACM=∠ACD+∠BCM ; ④AB+AD=2AM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7、下列命题:①有一条直角边和斜边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②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有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A. 1个B.2个C. 3个D.4个8、如图5,已知点D 在AC 上,点B 在AE 上,△ABC ≌△DBE ,且∠BDA=∠A ,∠A ∶∠C =4∶3,则∠DBC 等于( ) A.36° B.24° C.12° D. 15°9、如图6,△ABC 和△DEC 都是等边三角形, B 、C 、E 在同一直线上,BD 、AE 分别与AC 、CD 交于点M 、N ,有如下结论:①△ACE ≌△BCD ;②CM=CN ;③AC=DN.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B.①②C. ①③D.①②③B 图2 2(12)CB A 1E D A B F E A10、如图7,△ABC 中,D 是BC 中点,DE ⊥DF ,E 、F 分别在AB 、AC 上,则BE +CF ( ) A.小于EF B.等于EF C.大于EF D.与EF 的大小不能确定11、如图8,∠1=∠2,要使△ABE ≌△ACE ,请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二数学寒假作业

初二数学寒假作业

图11 12C AD B EF M N O 初二数学寒假作业作业一一 填空1.在ABC ∆中,若A ∠=1123B C ∠=∠,则ABC ∆是 三角形.2. 如图7所示,BD 是ABC ∆的中线,2AD =,5AB BC +=,则ABC ∆的周长是 .3. 如图8所示所示,在ABC ∆中,BD ,CE 分别是AC 、AB 边上的高,且BD 与CE 相交于点O ,如果135BOC ∠=︒,那么A ∠的度数为 .4. 有5条线段,长度分别为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以其中三条线段为边长,共可以组成________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5. 如图9所示,将纸片△ABC 沿DE 折叠,点A 落在点A ′处,已知∠1+∠2=100°,则∠A的大小等于_____度.6. 如图10所示,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即BC =EF ),左边滑梯的高度AC 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 相等,则△ABC ≌△DEF ,理由是______.7. 如图11所示,AD ∥BC ,AB ∥DC ,点O 为线段AC 的中点,过点O 作一条直线分别与AB 、CD 交于点M 、N .点E 、F 在直线MN 上,且OE =OF .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共有____对.8. 如图12所示,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 、B 的距离,在AB 的垂线BF 上取两点C 、D ,使BC =CD ,过D 作BF 的垂线DE ,与AC 的延长线交于点E ,则∠ABC =∠CDE =90°,BC =DC ,∠1=______,△ABC ≌_________,若测得DE 的长为25 米,则河宽AB 长为_________.二计算题、1.(8分)如图15所示,在ABC ∆中,已知AD BC ⊥,64B ∠=︒,56C ∠=︒.(1)求BAD ∠和DAC ∠的度数;(2)若DE 平分ADB ∠,求AED ∠的度数.图12 图9 A 'A D B E 21图10C A DEF 图7 图15图82.(10分)图17为人民公园的荷花池,现要测量此荷花池两旁A 、B 两棵树间的距离(不能直接测量),请你根据所学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设计一种测量方案求出AB 的长(要求画出草图,写出测量方案和理由).3.(10分)如图18所示,△ADF 和△BCE 中,∠A =∠B ,点D ,E ,F ,C 在同—直线上,有如下三个关系式:①AD =BC ;②DE =CF ;③BE ∥AF .(1)请用其中两个关系式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写出所有你认为正确的结论.(2)选择(1)中你写出的—个正确结论,说明它正确的理由.4.(10分)如图19,在△ABC 中,点E 在AB 上,点D 在BC 上,BD =BE ,∠BAD =∠BCE ,AD 与CE 相交于点F ,试判断△AF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6.(12分)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板如图20①所示放置,图20②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B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DC .(1)请找出图20②中的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说明(说明:结论中不得含有未标识的字母);(2)试说明:DC BE .图17图18 F E B D A C BC D F A E 图19作业二1. 已知ABC ∆≌DEF ∆,且ABC ∆中最大角为100︒,则DEF ∆最大角为________.2. 若MNP ∆≌NMQ ∆且8MN =厘米,7NP =厘米,6PM =厘米,则MQ 的长为__________厘米.3. 已知ABC ∆≌DEF ∆,6BC EF ==厘米,ABC ∆的面积为9平方厘米,则EF 边上的高是_________厘米.4. 如图,已知AB BC =,AD DC =,110A ∠=︒,则C ∠=_________.题4 题5 题65. 如图,AB 、CD 相交于O ,且AO OB =观察图形,图中已具备的另一个相等的条件是 ,联想“SAS ”,只需补充条件 ,则有AOC ∆≌BOD ∆.6. 如图所示,已知B C ∠=∠,AD 是ABC ∆中BC 边上的高,则由________可判定ABD ∆≌ACD ∆.7.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说明A O B AOB '''∠=∠的依据是全等三角形的_________相等.其全等的依据是__________.题7 题88. 如图,某同学不小心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三块,现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__________去,这是因为这两块玻璃全等,其全等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9. 如图,ACF ∆≌DBE ∆,E F ∠=∠,若11AD =,7BC =,求线段AB 的长.10.已知:如图,E 是BC 的中点,12∠=∠,AE DE =.AB 和DC 相等吗?请说明理由.11.如图,广场上有两根旗杆,都垂直于地面放置.已知太阳光线AB 与DE 是平行的,经过测量这两根旗杆在太阳光下的影子一样长,那么这两根旗杆的高度相等吗?说说你的理由.12.如图所示,D 是AC 上一点,BE ∥AC ,BE AD =,AE 分别交BD ,BC 于点F ,G .图中哪个三角形与FAD ∆全等?请你找出来并说明全等的理由.12、如图,C 为BE 上一点,点A D ,分别在BE 两侧.AB ED ∥,AB CE =,BC ED =.AC 和CD 相等吗?为什么?AC EDB作业三一 填空、1. 在△ABC 中,若∠A+∠B=5∠C ,那么∠C= 度;2.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x ,8,则x 的取值范围是_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3,一边等于7,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4.如图7,Rt △ABC 中,∠ACB=90°,CD ⊥AB 于D,∠ACD=40°,则∠B= 。

初二八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初二八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初二数学寒假练习六一、选择题1.用三个不等式a>b,ab>0,1a <1b中的两个不等式作为题设,余下的一个不等式作为结论组成一个命题,组成真命题的个数为()A. 0B. 1C. 2D. 32.下列三个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③如果两个实数是正数,它们的积是正数.它们的逆命题成立的个数是()A. 0 个B. 1 个C. 2 个D. 3 个3.有下列命题:①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重合;②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线相等;③等腰三角形的最短边是底边;④等边三角形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都相等;⑤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下列命题与其逆命题都是真命题的是()A.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B. 对顶角相等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 若a 2>b 2,则a>b5.如图,在△ABC中,AB=13,AC=12,BC=5,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与AB、AC交于点D、点E,那么△BCE的周长等于()A. 25B. 17C. 18D. 以上都不对6.如图,在△ABC中,∠B=30°,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E,交AB于D,连接AE,若AE平分∠BAC,BE=4,则CE的长为()A. 8B. 6C. 4D. 27.如图,在△ABC中,BC=6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M,交AB于点E,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N,交AC于点F,则△AMN的周长为()A. 6cmB. 5cmC. 4cmD. 3cm8.三角形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为O,则点O()A. 到三边距离相等B. 到三顶点距离相等C. 不在第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上D. 以上都不对9.如图,△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D、AB于点E、O、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A. 1对B. 2对C. 3对D. 4对10.如图:在Rt△ABC中,∠C=90°,直线BD交AC于D,把直角三角形沿着直线BD翻折,使点C落在斜边AB上,如果△ABD是等腰三角形,那么∠A等于()A. 60°B. 45°C. 30°D. 22.5°11.如图,在Rt△ABC中∠C=90°,BD是∠ABC的平分线,若CD=4,AB=14,则S△ABD=()A. 56B. 28C. 14D. 1212.在三角形内,到三条边距离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的交点.A. 三条角平分线B. 三条高线C. 三条中线D. 三边垂直平分线13.如图,在△ABC中,点O是△ABC内一点,且点O到△ABC三边的距离相等,若∠A=70°,则∠BOC的度数为()A. 35°B. 125°C. 55°D. 135°14.如图所示,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B=8,AC=5,BC=6,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这个三角形,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E处,折痕为BD,下列结论:①∠CBD=∠EBD,②DE⊥AB,③三角形ADE的周长是7,④S△BCDS△ABD =34,⑤CDAD=34.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 2B. 3C. 4D. 5二、填空题15.“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逆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请写出“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_____.17.如图,在△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E、F.若△AFC是等边三角形,则∠B=______°.18.如图,在△ABC中,∠BAC>∠C,∠C=40°,点D在AC中垂线上,则∠ADB的度数为_____.19.如图,△ABC中,∠ABC、∠ACB的平分线交于G,过G作DE//BC交AB、AC于D、E,AB=8,△ADE的周长为15,则AC=_____.20.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AD⊥BD,垂足为D,∠DAC=20°,∠C=38°,则∠BAD=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DE分别交AC、AB于点D、E.(1)若∠A=50°,求∠CBD的度数;(2)若AB=8,△CBD周长为13,求BC的长.22.如图所示,在△ABC中,AB>BC,AB=AC.(1)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AC于点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连接BE,若∠ABC=2∠A,求证:BC=BE.23.如图,点P为△AB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PAC=20°,∠PCB=30°,(1)求∠PAB的度数;(2)直接写出∠APB与∠ACB的数量关系______.24.如图,在△ABC中,CD平分∠ACB交AB于点D,E为AC上一点,且DE=CE.(1)求证:DE//BC;(2)若∠A=90°,S△BCD=26,BC=13,求AD的长度.25.如图,四边形ABDC中,∠D=∠ABD=90°,点O为BD的中点,且OA平分∠BAC.(1)求证:OC平分∠ACD;(2)求证:OA⊥OC.。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寒假作业(共8份)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寒假作业(共8份)

第6题图图2A B F D E C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初二数学寒假作业1(全等三角形)一、填空与选择1.已知△ABC≌△DEF,∠A=80°,∠E=50°,则∠F 的度数为( ) A 、 30° B、 50° C、 80° D、 100°2.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的度数是( )A .72°B .60°C .58°D .50°3.如图,∠E=∠F=90°,∠B=∠C ,AE=AF ,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CF;③△ACN≌△ABM;④CD=DN,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ABC 是格点三角形(顶点在网格线的交点),则在图中能够作出△ABC 全等且有一条公共边的格点三角形(不含△ABC)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如图,AC 、BD 相交于点0,∠A=∠D,请补充一个条件,使△AOB≌△DOC,你补充的条件是 (填出一个即可).6.已知,如图:∠ABC =∠DEF,AB =DE ,要说明△ABC ≌△DEF: 1)若以“SAS”为依据,还要添加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 2)若以“ASA”为依据,还要添加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 3)若以“AAS”为依据,还要添加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7.如图∠ACB =∠DFE ,BC =EF ,根据“ASA”,应补充一个直接条件___________,根据“AAS”,那么补充的条件为____________,才能使△ABC ≌△DEF .8.如图,在Rt△ABC 中,∠C=90°,AC=10,BC=5,线段PQ=AB ,P 、Q 两点分别在AC 和过点A 且垂直于AC 的射线AO 上运动,当AP= 时,△ABC 和△PQA 全等.9.如右图示,△ABE 和△ADC 是△ABC 分别沿着AB ,AC 边翻折180°形成的,若∠1∶∠2∶∠3=28∶5∶3,则∠α的度数为 。

初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初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初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初二2023数学寒假作业答案第1 ~ 3页一、计算1、解:因为三角形ACF全等于三角形DBE。

所以AD-BC=DC-BC。

即AB=CD。

因为AB+CD+BC=AD 所以AB=(11-7)÷2=22、解:设∠BEF和∠FEM为X,则∠CEN和∠NEM为2X,得X+X+2X+2X=180 所以∠FEM+∠NEM=∠FEN ; 6X=180 所以∠FEN=30+60=90X=30二、填空1~ 8 2 相反数正负7 负当a 2分之3时,根号2a-3无意义 213602.136177974乘以10的-3次方 5 2三、略四、A B 五、解答(自己画)第4 ~ 6页一、C D A D 二、连第2个三、略四、B 五、略六、选A画上去七、解:2X-3分之2X-2=-X+3 1又3分之2X+X=5 3分之8X=5 X=8分之15第7 ~ 9页一、略二、DAD 三、四、略五、1、解:20-Y=-1.5Y-2 -2.5Y=-22 Y=5分之442、解:7X+6X-6=20 13X=26 X=23、解:8X-9X-6=6 -X=12 X=-12六、三角形:100×4=400(块) 花行:50÷0.5=100(块)七、1连2 2连4 3连5 4连1 5连3 (左边为1到5右边也是1到5 别混啦)第10 ~ 12页一、1、 50 2、解:因为∠BAC+∠B+∠C=180 所以∠BAC=180-30-40=110 因为∠BAC=∠B A C =110 所以∠CAB =∠BAC+∠B A C -180 3、B 4、C 二、略三、都是以顺时针的方向旋转90° 四、-2ab 带入得-1五、因为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 所以DF=AC=35kg六、略七、πx^2h=2πx^3+3πx^2 hπx^2-3πx^2=2πx^3 h-3=2πx^3 h=5πx^3 第13 ~ 15页一、略二、BACD 三、画尺规做图画出角平分线然后利用比例尺标出四、1、25b-(b-5)=29 25b-b+5=29 24b=24 b=12、9y-3-12=10y-14 -y=1 y=-13、=-X+2X的平方+5+4X的平方-3-6X =-7X+6X^2+24、=3a的平方-ab+7+4a的平方-2ab-7 =7a的平方-3ab五、解:因为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ADE 所以∠D=∠B=25因为∠EAD+∠D+∠E=180 所以∠EAD=180-25-105 =50第16 ~ 18页一、1、C因为有无数条对称轴 2、C 因为C的折线与a折线是平行的二、略三、CA四、1、=-X+2X-2-3X-5 =-2X-7 2、=5a+4c+7b+5c-3b-6a =-a+9c+4b2、选B第19 ~ 21页一、1、2条 2、关系式:Y=8X+0.4X 售价:8×2.5+0.4×2.5=21二、AB 三、BC四、做点A、B以y轴为中心轴的对称点、然后把A1连B,B1连A,相交的那一点就是点P五、=8XY-X的平方+Y的平方-X的平方+Y的平方-8XY =-2X的平方+2Y的平方课外拓展 2、2×4-2×2×0.5×2=8-4=4第22 ~ 24页一、810076二、不懂三、(1)Y=10X+30 (2)是,因为它是一条不经过原点的直线五、A1(4,0) E1 (1,0) B1 (4,3) D1 (1,3)第25 ~ 27页一、(-3,2)(-3,-2)(3,-2) 二、26 三、ADBDB四、因为∠ABD ∠CBD,∠ADB ∠CCDB,所所以AB+AD BC+CD 五、1、AD=AB+BD=AC+CD=AB+BC+CD 2、AB=AD-BD=AC-BC=AD-BC-CD 3、BC+CD=AD-AB 4、BD-CD=BC课外拓展1、(1)1、2、3、4、5 (2)Y=n (3)100第28 ~ 30页一、1、6 2、8二、=-x+5+4x+5x-4+2x^2 =x^2+9x-1 三、BDCDDB四、解:BE=DE=1.7cm课外拓展 2、3分=180秒他们相遇5次第31 ~ 33页一、1、误差 1m X约等于6 误差 0.1m X约等于5.3 2、(2)2×3-1×2×0.5×2-1×3×0.5=6-2-1.5=2.5 二、CD 三、2、4四、证明:因为OP是∠AOD和∠BOC的平分线所以∠AOP=∠DOP,∠BOP=∠COP即∠AOD-∠BOP=∠DOP-∠COP 所以∠AOB=∠COD 在三角形AOB和三角形COD 中OA=OC ∠AOB=∠COD OB=OD 所以三角形AOB全等于三角形COD 所以AB=CD 课外拓展 1、(2)S=2×16×2=64 2、(1)4种 (2)20种第34 ~ 36页一、CDBB 二、略三、1、2 2、5 四、略课外拓展合数 520米第37 ~ 39页一、BCCD 二、略三、1、自己画 2、(6+8)×2×0.5=14四、1、 1:1 六、计算解:因为AB=BC 所以∠ACB=∠A=15 因为BC=CD所以∠CDB=15 因为∠CED+∠DEF+∠FEM=180 所以∠FEM=15第40 ~ 45页一、DC 二、1、5立方=125 2、∠M=180-35-40=102三、错对错对对错对对对一、CBB 二、1、对应点:A、E D、H B、F C、G对应线段:AD、EH AB、EF DC、HG BC、FG对应角:∠A、∠E ∠B、∠F ∠D、∠H ∠C、∠G2、对应点:A、F B、D C、E对应线段:AB、FD BC、DE CA、EF对应角:∠A、∠F ∠B、∠D ∠C、∠E三、240÷2=120(m) 510-240-120=150(m) 四、对对对错错错对对课外拓展 1、如图所示 OA平行DM 所以∠a=2分之1∠M ∠a=22.5第46~50页一、C二、1、[(a+b)(a-b)]÷(a+b)=2.3944487252、(2a+1)+(a+5)=0 3a+6=0 3a=-6 a=-2四、1、因为DG是EF的中线所以EG=FG 在三角形DEG和三角形DFG中EG=FG ∠DEG=∠DGF DG=DG 三角形DEG全等于三角形DFG 所以DE=DF 所以三角形DEF是等腰三角形2、9又3分之1五、Y=4分之7X一、选择 A 二、1、X=正负17 2、X=正负9分之4 3、3分之2+根号7三、1、是2、(1)Y=0.6X X 0 (2)2.6X=21 X=35四、1、(1)1:1 (2)略 2、(1)Y=40X (2)Y=35X+80(3)2+(1620-80)÷35=2+44=46五、125的立方根=5(cm) (5×5)÷8=8分之25六、对应点:D、D E、C C、A F、B课外拓展 1、23个第52 ~ 63页一、 (1)证明:Y是X的正比例函数 Z是Y的正比例函数 Z是X的正比例函数 (2)Z=4分之1X二、根号81=正负9 (-2)的平方=4=正负2 所以X+Y=11或-11或7或-7三、DBA 四、略五、解:设宽为X 2X·X=1600 3X=1600 X≈533一、1、Y=X 2、X=3分之1 二、ACC三、1、-7ab(4a-3b+s) 2、=3ab·4c-3ab·3ab =3ab(4c-3ab)3、=a(a^2 -4ab+4b^2 ) =a(a-2b)的平方4、=9(Y-X)的平方-6(Y-X)+1 =[3(Y-X)-3(Y-X)]的平方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制定目标有目标才有动力,要想学习好,提高学习效率,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目标,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计划,这样才能有目的有计划的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022-2023学年人教新版八年级(上)数学寒假作业(1-5)

2022-2023学年人教新版八年级(上)数学寒假作业(1-5)

2022-2023学年人教新版八年级(上)数学寒假作业(一)一.选择题(共8小题)1.如图,△ABC中,AD是△ABC的角平分线,AE是△ABC高线,当∠B=42°,∠C=66°时,∠DAE的度数为()A.6°B.8°C.10°D.12°2.如图,在Rt△ABC中,∠C=90°,∠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若AD=5cm,CD=4cm,则点D到直线AB的最小值是()A.2cm B.3cm C.4cm D.5cm3.如图.已知在△ABC中,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交BC于点E,连接AE.若△ABE的周长为13,则AB+BC的值为()A.10B.13C.16D.184.下列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属于因式分解的是()A.m(n﹣5)=mn﹣5m B.m2﹣4m=(m﹣2)2﹣4C.x2﹣81y2=(x+9y)(x﹣9y)D.x2﹣y2﹣5=(x+y)(x﹣y)﹣5 5.已知:32m=4,32n=8,则9m﹣n+1的值是()A.﹣2B.C.4D.6.如图,在△ABC中,AC=4cm,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N,△BCN的周长是7cm,则BC的长为()A.1cm B.2cm C.3cm D.4cm7.关于x的方程=a﹣1无解,则a的值是()A.a=1B.a=0或a=﹣1C.a=﹣1D.a=1或a=0 8.分式方程=有增根,则m的值为()A.0和3B.1C.1和﹣2D.3二.填空题(共6小题)9.已知m是关于x的方程x2﹣2x﹣3=0的一个根,则2m2﹣4m=.10.已知多项式x2﹣2(m﹣1)x+16是关于x的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为.11.已知点P(m﹣1,n+2)与点Q(2m﹣4,2)关于x轴对称,则(m+n)2022的值是.12.如图,已知点O为△ABC的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过点O作OD⊥BC于点D,且OD =4.若△ABC的周长是17,则△ABC的面积为.13.如图,∠ACD是△ABC的一个外角,CE平分∠ACD,若∠A=60°,∠B=40°,则∠DCE的大小是度.14.如图,已知∠ACB=100°,OA平分∠BAC,OB平分∠ABC,则∠AOB=°.三.解答题(共6小题)15.如图,FA⊥EC,垂足为E,∠C=20°,∠F=40°.求∠FBC的度数.16.如图,在△ABC中,D是AB上一点,CF∥AB,DF交AC于点E,DE=EF.(1)求证:△ADE≌△CFE;(2)若AB=5,CF=3,求BD的长.17.如图,在△ABC中,AB=AC,点D、E、F分别在AB、BC、AC边上,且BE=CF,BD=CE.(1)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2)当∠A=40°时,求∠DEF的度数.18.把下列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要写出必要的过程):(1)﹣x2y+6xy﹣9y;(2)a2(x﹣y)+4b2(y﹣x).19.先化简,再求值:,试从0,1,2,3四个数中选取一个你喜欢的数代入求值.20.计算:(1)﹣;(2)﹣÷.2022-2023学年人教新版八年级(上)数学寒假作业(二)一.选择题(共8小题)1.已知:a2﹣3a+1=0,则a+﹣2的值为()A.+1B.1C.﹣1D.﹣52.若分式的值为零,则x的值是()A.1B.﹣1C.±1D.23.若x,y均为正整数,且2x+1•4y=128,则x+y的值为()A.3B.5C.4或5D.3或4或5 4.如图,△ABC中,BD平分∠ABC,BC的中垂线交BC于点E,交BD于点F,连接CF.若∠A=60°,∠ABD=24°,则∠ACF的度数为()A.48°B.36°C.30°D.24°5.如图,AB∥CD,BP和CP分别平分∠ABC和∠DCB,AD过点P,且与AB垂直.若AD =8,则点P到BC的距离是()A.8B.6C.4D.26.如图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其中∠1+∠2等于()A.150°B.180°C.210°D.225°7.如图,△ABC中,BO,CO分别是∠ABC,∠ACB的平分线,∠A=50°,则∠BOC等于()A.110°B.115°C.120°D.130°8.在△ABC中,∠A:∠B:∠C=3:4:5,则∠C等于()A.45°B.60°C.75°D.90°二.填空题(共6小题)9.如图,AB∥CD,∠1、∠2、∠3是五边形ABCDE的外角,若∠1+∠3=70°,则∠2=°.10.如图,在Rt△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CD=3,AB=6,则△ABD 的面积是.1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它的顶角为.12.多项式x2+mx+5因式分解得(x+5)(x+n),则m=,n=.13.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1的解为负数,则k的取值范围是.14.若,则的值为.三.解答题(共6小题)15.先化简:,并从0,﹣1,2中选一个合适的数作为a的值代入求值.16.先化简,再求值:4(x﹣1)2﹣(2x+3)(2x﹣3),其中x=﹣1.17.在△ABC中,AD平分∠BAC,BD⊥AD,垂足为D,过D作DE∥AC,交AB于E,若AB=5,求线段DE的长.18.如图,DE⊥AB于E,DF⊥AC于F,若BD=CD,BE=CF.求证:(1)AD平分∠BAC;(2)AC=AB+2BE.19.如图,FA⊥EC,垂足为E,∠C=20°,∠F=40°.求∠FBC的度数.20.如图,在△ABC中,点D是边BC上一点,DE⊥AB于点E,连接CE,∠ACE=∠BCE,∠ACB=50°,∠B=60°.求∠CED的度数.2022-2023学年人教新版八年级(上)数学寒假作业(三)一.选择题(共8小题)1.如图,将直尺与含30°角的三角尺摆放在一起,若∠1=20°,则∠2的度数是()A.30°B.40°C.50°D.60°2.小明把一副含45°,30°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其中∠C=∠F=90°,∠A=45°,∠D=30°,则∠α+∠β等于()A.180°B.210°C.360°D.270°3.如图,在△ABC中,∠B=40°,∠A=∠C,AF=CD,AE=CF,则∠EFD等于()A.50°B.60°C.70°D.80°4.如图所示,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 和B的点C,连结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结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结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其中的依据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A.SSS B.SAS C.ASA D.AAS5.已知点P(a,3),Q(﹣2,b)关于x轴对称,则a+b的值为()A.1B.−1C.5D.﹣5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3+a3=a6B.(3a﹣b)2=9a2﹣b2C.a6b÷a2=a4b D.(﹣ab3)2=a2b3 7.分式中的a、b的值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此分式的值()A.是原来的20倍B.是原来的10倍C.是原来的D.不变8.下列式子:,,,,其中分式的共有()A.2B.3C.4D.5二.填空题(共6小题)9.化简的结果是.10.代数式x2+4x+k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1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6°,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为.12.如图所示,AB=AC,AD=AE,∠BAC=∠DAE,∠1=25°,∠2=30°,则∠3=.13.一个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44°,则n=.14.如图,工人师傅在安装木制门框时,为防止变形常常钉上两根木条,这样做的依据是.三.解答题(共6小题)15.如图是一个凹多边形,∠A=90°,∠C=106°,∠D=116°,∠E=100°;求∠1+∠2的值.16.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DE⊥AB于点E,点F在AC上,BE =FC.求证:BD=DF.17.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边上一点,∠B=32°,∠BAD=42°,求∠DAC的度数.18.因式分解(1)﹣2a3+12a2﹣18a(2)9a2(x﹣y)+4b2(y﹣x)19.计算:(﹣)﹣2+4×(﹣1)2019﹣|﹣23|+(π﹣5)020.化简:(﹣)÷.2022-2023学年人教新版八年级(上)数学寒假作业(四)一.选择题(共8小题)1.关于x的分式方程=1的解为正数,则字母a的取值范围为()A.a≥﹣1B.a>﹣1C.a≤﹣1D.a<﹣12.已知x+y﹣3=0,则2y•2x的值是()A.6B.﹣6C.D.83.下列四个图形中,轴对称图形有()个.A.1B.2C.3D.44.如图,已知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线,BE平分∠ABC,交CD于点E,BC=5,DE=2,则△BCE的面积等于()(4题)(5题)A.10B.7C.5D.45.如图,△ABC≌△AEF,AB=AE,∠B=∠E,则对于结论①AC=AF,②∠FAB=∠EAB,③EF=BC,④∠EAB=∠FA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6.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900°,则这个多边形是()A.五边形B.六边形C.七边形D.八边形7.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放置,若∠AOD=20°,则∠BOC的大小为()A.140°B.160°C.170°D.150°8.如图,CE是△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若∠B=35°,∠ACE=60°,则∠A=()A.35°B.95°C.85°D.75°二.填空题(共6小题)9.如图,点D在BC上,DE⊥AB于点E,DF⊥BC交AC于点F,BD=CF,BE=CD.若∠AFD=145°,则∠EDF=.10.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短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度.11.如图所示,在△ABC中,DM、EN分别垂直平分AB和AC,交BC于D、E,若∠DAE =50°,则∠BAC=度,若△ADE的周长为19cm,则BC=cm.12.若a m=6,a n=2,则a m+2n的值为.13.若x2+kxy+49y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14.已知:,则=.三.解答题(共6小题)15.先化简(x+3﹣)÷,再从0≤x≤4中选一个适合的整数代入求值.16.计算:(﹣1)2018﹣(π﹣3.14)0+()﹣2.17.因式分解(1)﹣2a3+12a2﹣18a(2)9a2(x﹣y)+4b2(y﹣x)18.已知2a2+3a﹣6=0.求代数式3a(2a+1)﹣(2a+1)(2a﹣1)的值.19.如图,在△ABC中,AC<AB<BC.(1)已知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BC边交于点P,连接AP,求证:∠APC=2∠B.(2)以点B为圆心,线段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与BC边交于点Q,连接AQ.若∠AQC =3∠B,求∠B的度数.20.如图,∠C=∠E,AC=AE,点D在BC边上,∠1=∠2,AC和DE相交于点O.求证:△ABC≌△ADE.2022-2023学年人教新版八年级(上)数学寒假作业(五)一.选择题(共8小题)1.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72°,则这个多边形是()A.四边形B.五边形C.六边形D.以上都有可能2.嘉嘉和淇淇到学校的直线距离分别是5km和3km,那么嘉嘉和淇淇的直线距离不可能是()A.1km B.3km C.6km D.8km3.若一个正多边形的各个内角都是140°,则这个正多边形是()A.正七边形B.正八边形C.正九边形D.正十边形4.下列各项长度的木棒首尾相接可以组成三角形的是()A.1,2,3B.3,4,6C.2,3,5D.2,2,55.下列长度(单位:厘米)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2,5B.4,3,8C.12,5,7D.3,4,56.下列各组数中,不可能成为一个三角形三边长的是()A.3,7,11B.5,5,7C.3,4,5D.6,7,12 7.如图,在△ABC中,D,E,F分别是边AB,AC,BC的中点,G为线段EC的中点,下列四条线段中,是△ABC的中线的是()A.线段DE B.线段BE C.线段EF D.线段FG8.如图,四根木条钉成一个四边形框架ABCD,要使框架稳固且不活动,至少还需要添加木条()A.1根B.2根C.3根D.4根二.填空题(共6小题)9.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加上一个外角共2050°,这个多边形是边形,这个外角的度数是.10.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A=35°,去掉∠A后得到一个六边形BCDENM,则∠1+∠2的度数为.11.在△ABC中,∠A=30°,∠B=90°,则∠C=度.12.如图,在正六边形ABCDEF中,延长AB,DC交于点O,则∠AOD的度数为.13.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外角为2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14.如图,工人师傅在安装木制门框时,为防止变形常常钉上两根木条,这样做的依据是.三.解答题(共6小题)15.如图是一个凹多边形,∠A=90°,∠C=106°,∠D=116°,∠E=100°;求∠1+∠2的值.16.如图,AD、BE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BAC=86°,∠C=58°,求∠AOB 的大小.17.如图,DE⊥AC于E,BF⊥AC于F,∠1+∠2=180°,求证:∠AGF=∠ABC.18.如图,△ABC中,AD是高,AE,BF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CAB=80°,∠C=60°,求∠DAE和∠BOA的度数.19.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外角和多900°,并且这个多边形各个内角的度数都相等.这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是多少度?20.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外角和的3倍多180°,求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和每个内角的度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寒假作业-作业四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寒假作业-作业四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寒假作业-作业四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____) 2.n 边形内角和等于2180()n ⨯︒- .(____) 3.n 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____) 4.n 边形共有(3)2n n - 条对角线.(____) 5.一个多边形增加一条边,内角和就增加180°.(____)6.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相等,一个内角与一个外角的度数之比为7:2,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___.7.如图,平面上两个正方形与正五边形都有一条公共边,则∠α等于 °.8.活动课上,小华从点O 出发,每前进1米,就向右转体a°(0<a <180),照这样走下去,如果他恰好能回到O 点,且所走过的路程最短,则a 的值等于_ .9.一个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3条对角线,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_.二、单选题10.随着多边形的边数n 的增加,它的外角和( )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D .不定1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5B .6C .7D .812.已知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总和为2160︒ ,则这个多边形的对角线共有( ) A .54条 B .65条 C .60条D .55条13.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44︒ ,那么它的内角和为( ) A .1260︒ B .1440︒ C .1620︒D .1800︒14.从一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引12条对角线,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A .12B .13C .14D .1515.四边形ABCD 中,∠A +∠C=∠B +∠D ,∠A 的外角为120°,则∠C 的度数为( ) A .36° B .60°C .90°D .120°三、解答题16.已知:如图,AB ∥CD ,求图形中的x 的值.17.如图所示,90A C ∠∠︒== ,直线BE DF ,分别平分ABC ∠ 和ADC BE ∠, 和DF 平行吗?说明你的理由.18.如图,清晨小明沿着一个五边形广场周围的小路,按逆时针方向跑步.(1)小明每从一条街道转下一条街道时,身体转过的角是哪个角,在图上标出; (2)他每跑一圈,身体转过的角度之和是多少? (3)你是怎么得到的?(4)如果广场是六边形、八边形的形状,那么还有类似的结论吗?参考答案1.×【解析】【分析】根据正多边形的判定定理即可解答.【详解】例如菱形,各边相等但不是正多边形,平面内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正多边形的判定,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判定定理.2.√【分析】从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画1条对角线,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所以四边形内角和为:(4-2)×180°,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画2条对角线,把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所以四边形内角和为:(5-2)×180°,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画(n-3)条对角线,把四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所以n边形内角和为:(n-2)×180°.【详解】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五边形的内角和是540°,∴n边形的内角的和公式:(n-2)×180°.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多边形,多边形内角与外角,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公式.3.√【分析】本题比较简单,需要识记“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直接解答.【详解】由已学定理可知: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性质定义.4.√【分析】正多边形的定义: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熟悉多边形中对角线条数的计算公式:n边形过一个顶点有(n−3)条对角线,共有(3)2n n-条对角线(n≥3,且n为整数).即可解答. 【详解】n边形共有(3)2n n-条对角线,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对角线,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公式.5.√【分析】利用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n≥3)且n为整数),多边形外角和为360°即可解决问题.【详解】根据n边形的内角和可以表示成(n-2)•180°,可以得到增加一条边时,边数变为n+1,则内角和是(n-1)•180°,因而内角和增加:(n-1)•180°-(n-2)•180°=180°.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和外角和,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运算公式.6.9【解析】试题分析:设多边形的一个内角为7x度,则一个外角为2x度,先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的关系,求出一个外角.再根据外角和是固定的360°,从而可代入公式求解.设多边形的一个内角为7x度,则一个外角为2x度,依题意得7x+2x=180解得x=20,2x=40,则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关系,多边形的外角和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多边形的一个内角与外角互补,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均是360度,与边数无关.7.72【分析】先分别求出正五边形的一个内角为108°,正方形的每个内角是90°,再根据圆周角是360度求解即可.【详解】正五边形的一个内角为108°,正方形的每个内角是90°,所以∠α=360°-108°-90°-90°=72°,故答案为72.【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熟练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是解题的关键. 8.120【解析】解:根据题意,小华所走过的路线是正多边形,∴边数,走过的路程最短,则n最小,a最大,n最小是3,a°最大是120°.9.720【分析】首先确定出多边形的边数,然后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计算即可.【详解】∵从一个顶点可引对角线3条,∴多边形的边数为3+3=6.多边形的内角和=(n−2)×180°=4×180°=720°故答案为:720°.【点睛】此题考查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多边形的对角线,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计算公式.【分析】所有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度,这个数值与边数的大小无关.【详解】若一个多边形的边数增加,它的外角和是360°,保持不变.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多边形内角与外角,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性质定义.11.C【解析】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根据题意得,(n-2)•180°=2×360°+180°,n=7.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熟记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与外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需要注意,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与边数无关.12.A【分析】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差为2160°,外角和是360度,因而内角和是1800度.n 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代入就得到一个关于n的方程,就可以解得边数n,从而得到这个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详解】设这是n边形,则(n-2)×180°=2160°-360°,n-2=10,n=12.这个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12×(12-3)÷2=54.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计算公式.13.B【分析】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44°,则每个外角是180-144=36度.外角和是360度,则可以求得这个多边形的边数,再根据边数即可求得内角和.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360°÷(180°−144°)=360°÷36°=10,则内角和是(10−2)×180°=1440°;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多边形内角与外角,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计算公式.14.D【分析】n边形有n个顶点,从其中的一个顶点出发,除了自身以及相邻的两个顶点,与其余顶点连线是这个多边形的对角线.即从一个顶点可引出(n-3)条对角线,这些对角线将多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详解】由题意提n-3=12,解得n=15.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多边形的对角线,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计算公式.15.D【解析】【分析】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以及∠A+∠C=∠B+∠D就可求得:∠A+∠C=180°,根据∠A 的外角为120°就可求得∠A的度数,即可求得∠C的度数.【详解】∠A=180°﹣120°=60°,∵四边形ABCD中,∠A+∠C+∠B+∠D=360°,且∠A+∠C=∠B+∠D,∴∠A+∠C=180°,∴∠C=180﹣60=12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多边形的内角与相邻的外角的关系,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B的度数,再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进行求解即可.【详解】∵AB∥CD,∠C=60°,∴∠B=180°-60°=120°,∴(5-2)×180°=x+150°+125°+60°+120°,∴x=85°.BE DF,理由见解析17.//【分析】由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度求出∠ADC+∠ABC度数,由DF、BE分别为角平分线,利用角平分线定义及等量代换得到∠ABE+∠FDC为90度,再由直角三角形ADF两锐角互余及∠ADF=∠FDC,利用等量代换得到一对同位角相等,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出BE与DF平行.【详解】BE∥DF,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中,∠A=∠C=90°,∴∠ADC+∠ABC=180°,∵BE平分∠ABC交CD于E,DF平分∠ADC交AB于F,∴∠ADF=∠FDC,∠ABE=∠CBE,∴∠ABE+∠FDC=90°,∵∠AFD+∠ADF=90°,∠ADF=∠FDC,∴∠AFD=∠ABE,∴BE∥DF.【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多边形内角与外角,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18.(1) ∠1,∠2,∠3,∠4,∠5;(2)360︒;(3)因为五边形外角和为360︒;(4)有【分析】(1)由已知条件,小强按逆时针方向跑步,可得出小强转过的角度;要求他跑完一圈身体转过的度数,就是五边形外角和的度数,根据多边形外角和计算公式即可得出(2)的答案;由“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可得到(3)的答案,同理,六边形、八边形的形状,同样有类似的结论得到(4)的答案,据此即可完成解答.【详解】(1)∠1,∠2,∠3,∠4,∠5;(2)∵各角是五边形的外角,∴身体转过的角度之和是360°;(3)∠1+∠2+∠3+∠4+∠5=360°,因为各角是五边形的外角;(4)有,多边形外角和为360度.【点睛】此题考查多边形内角与外角,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八年级寒假数学试题及答案_初二数学寒假作

八年级寒假数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四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
B.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
C.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
D.一元二次方程x2+4x+5=a(a≥1)有实数根.
【答案】D
2.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满足的条件是
A.=0
B.>0
C.<0
D.≥0
【答案】B
3.(2010四川眉山)已知方程的两个解分别为、,则的值为
A.B.C.7D.3
【答案】D
4.(2010浙江杭州)方程x2+x–1=0的一个根是
A.1–
B.
C.–1+
D.
【答案】D
5.(2010年上海)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x─1=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该方程无实数根
D.该方程根的情况不确定
【答案】B
6.(2010湖北武汉)若是方程=4的两根,则的值是()
A.8
B.4
C.2
D.0
【答案】D
7.(2010山东潍坊)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2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A.k≤
B.k<
C.k≥
D.k>
【答案】B
8.(2010云南楚雄)一元二次方程x2-4=0的解是()
A.x1=2,x2=-2
B.x=-2
C.x=2
D.x1=2,x2=0
【答案】A
9.(2010云南昆明)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积是()
A.-1
B.-2
C.1
D.2
【答案】B
10.(2010湖北孝感)方程的估计正确的是()
A.B.
C.D.
【答案】B
11.(2010广西桂林)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
A.,
B.,
C.,
D.,
【答案】A
12.(2010黑龙江绥化)方程(x-5)(x-6)=x-5的解是()
A.x=5
B.x=5或x=6
C.x=7
D.x=5或x=7
【答案】D
二、填空题
1.(2010甘肃兰州)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2.(2010安徽芜湖)已知x1、x2为方程x2+3x+1=0的两实根,则x12+8x2+20=__________.
【答案】-1
3.(2010江苏南通)设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4x-3=0的两个根,
2x1(x22+5x2-3)+a=2,则a=▲.
【答案】8
4.(2010四川眉山)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2010江苏无锡)方程的解是▲.
【答案】
6.(2010江苏连云港)若关于x的方程x2-mx+3=0有实数根,则m 的值可以为___________.(任意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值即可)
【答案】
7.(2010湖北荆门)如果方程ax2+2x+1=0有两个不等实数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a<1且a≠0
8.(2010湖北鄂州)已知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2-4x-3=0的两实数根,则代数式(α-3)(β-3)=.
【答案】-6
9.(2010四川绵阳)若实数m满足m2-m+1=0,则m4+m-4=.
【答案】62
10.(2010云南玉溪)一元二次方程x2-5x+6=0的两根分别是
x1,x2,则x1+x2等于
A.5
B.6
C.-5
D.-6
【答案】A
11.(2010四川自贡)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1-m2=0无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2010广西钦州市)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k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则k=▲.
【答案】±2
23.(2010广西柳州)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3)(x-1)=0的根是_____________.
【答案】x=1或x=-3
13.(2010福建南平)写出一个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答案不唯一,例如:x2-2x+1=0
14.(2010广西河池)方程的解为.
【答案】
15.(2010湖南娄底)阅读材料:
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实根为x1、x2,则两根与方程系数之间有如下关系:
x1+x2=-,x1x2=
根据上述材料填空:
已知x1、x2是方程x2+4x+2=0的两个实数根,则+=_________.
【答案】-2
16.(2010广西百色)方程-1的两根之和等于.
【答案】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