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储蓄投资与经常帐户

合集下载

银行账户与储蓄中学生的金融入门

银行账户与储蓄中学生的金融入门

银行账户与储蓄中学生的金融入门在如今的社会中,学生们越来越重视金融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中学生,了解和掌握银行账户和储蓄的基本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向中学生介绍银行账户的种类以及储蓄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金融入门知识。

1. 银行账户的种类1.1 活期存款账户活期存款账户是最常见和简便的银行账户类型之一。

这种账户允许持有人随时存取资金,没有最低存款要求,并且通常不会产生任何利息。

中学生可以开设活期存款账户,以便存放零花钱或接收家长的零用钱。

1.2 定期存款账户定期存款账户要求持有人存入一定金额并在一段固定的期限内不动用这些资金。

相比活期存款账户,定期存款账户通常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息回报。

这对于中学生来说可能不太合适,因为他们可能需要灵活使用他们的储蓄。

1.3 储蓄账户储蓄账户是一种专门用于存放储蓄的账户。

与其他账户类型相比,储蓄账户通常具有较高的利率和其他优惠条件,以鼓励账户持有人更多地存款和储蓄。

中学生可以选择开设储蓄账户,以便为将来的学费、旅行或其他重要项目储备资金。

2. 储蓄的重要性2.1 培养良好的储蓄习惯学生时期是培养良好储蓄习惯的理想时机。

通过将零花钱或部分收入存入银行账户,中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合理管理和规划金融资源。

这有助于他们在未来成年后建立稳健的财务状况。

2.2 紧急备用金储蓄账户可以为中学生提供一个紧急备用金的来源。

在遇到突发状况或紧急事件时,他们可以依靠这笔资金解决问题,而不必依赖他人或通过借贷来应对。

2.3 教育金储蓄账户还可以为中学生提供教育基金。

通过积累一定的储蓄,他们可以为将来的大学教育做准备,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或实现其他教育目标。

3. 建立良好的金融习惯3.1 谨慎选择银行中学生在选择银行时要谨慎考虑各家银行的服务和利率。

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咨询家长或其他有经验的人士来了解不同银行的优缺点,并选择最适合自己需求的银行。

3.2 规划和预算为了建立良好的金融习惯,中学生需要学会规划和预算。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经济学精品课程课件.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经济学精品课程课件.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
2
金融体系如何运行
1、经济中组成金融体系的各种结构。 2、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关系。 3、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模型。其中, 利率是调整平衡的价格。 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一般通过各种政策 来调节利率,从而影响各种稀缺资源的 配置。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
公司股票持有者是公司的部分所有者,债券 持有者是公司的债权人。 股票持有者可以参与公司的利润分配,债券 持有者只能得到固定的利息。 公司破产,必须先支付债券持有者应得的部 分,一般股票持有者是最后才得到补偿机会。 股票具有高风险和高回报的特征。债券的风 险和回报相对较小。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股票的70%属于非流通股,使股票市场的基本功 能——促进产权流动,优化资源的功能不能发挥。
3、很多地方政府包装企业上市的目的在于“圈钱”, 股票市场缺乏规范。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

13
金融中介机构


金融中介机构Financial intermediaries:是储 蓄者可以间接地向借款者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 最重要的金融中介机构是银行和共同基金 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金融管理机构,它统筹 管理全国的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经 济。中央银行的3个职能:
44 52 13 39 -5 56
34 66 7 59 12 66
75 32 8 24 4 25
美国为1944年~1990年平均数,其它为1970年~1985年平均数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
12
中国股票市场特点分析

中国的股票走势与经济增长是背离的,不能视为国民 经济的晴雨表,说明中国的股市处于不正常状态。 主要问题在于: 1、股票市场的需求高度市场化,但股票上市机制具有 强烈的统制性。

第五讲 AE – NI 模型

第五讲  AE – NI 模型

2.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AE
c I 0 G0
c I 0 G0 bTN
a I 0 G0 bTN
a I 0 G0
c I0
a I0
C
a
yo—两部门均衡点
0
y1—三部门均衡点,假设TN = O,
ye—三部门均衡点,假设TN>O
y0 ye y1
y
3.比例税率下的国民收入决定
1.国民收入构成
• 从总需求的角度看,在两部门经济的消费需 求与投资需求之外,又加上政府的需求,即 政府购买来代表。 • 所以,Y = 消费需求 + 投资需求 + 政府需求 = 消费支出 + 投资支出 + 购买支出 = 消费 + 投资 + 政府购买 Y=C+I+G
1.国民收入构成
• 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仍然是总供给=总需求 条件可写成: • C + S +T = C + I +G S+T=I+G S + T >I + G时,国民收入收缩 S + T < I + G时,国民收入扩张 S + T = I + G 时,国民收入达到均衡
1.概念
• 举例: (单位:万元) △I 100 △Y 100 △C 80 △S 20
80 64 16 64 51.2 12.6 ……………………………………… 合计 100 500 400 100
可见,当MPC=4/5时,投资乘数为
Y 500 5 I 100
2.计算公式
• 令MPC=b,从上表可见,投资乘数可以计算如下:
AE AE=(a+I0+G0)+by

国际金融学笔记

国际金融学笔记
配 3。支出调节政策与融资政策的搭配
第十三讲 汇率及相关政策
一、汇率制度选择问题 1。固定与浮动汇率制度比较
1)自发调节的效率问题 2)政策调节的效率问题 3)对国际间经济交往的影响 2。选择的主要依据 1)本国经济特征 2)特定政策目的 3)外部经济条件
三、外汇市场参与者 1。企业 2。商业银行 3。外汇经纪人 4。中央银行
第三讲 外汇市场
四、外汇交易 1。即期与远期交易 1)远期交易的含义 2)远期交易的标价方法:掉期率
掉期率的绝对形式--前小后大往上加 ,前大后小往下减
掉期率的相对形式--折算为以年为单 位的百分点
第三讲 外汇市场
2。交叉汇率与套汇问题 1)交叉汇率的计算方法:标价方法相同-
收入与吸收的影响 3。吸收分析法的意义与局限性
第五讲 经常帐户收支分析
三、经常帐户的自动平衡机制 1。固定汇率制下:
收入机制:经常帐户逆差~收入下降~ 进 口下降~经常帐户改善
货币——价格机制:经常帐户逆差~货币供给 下降~价格下降~本国产品竞争力上升~经常帐 户改善 2。浮动汇率制下:
汇率机制:经常帐户逆差~外汇市场外汇供给 不足~本国货币贬值~本国产品竞争力上升~经 常帐户改善
第七讲 国际资本流动与债务问题
一、国际资本流动与国内经济调整 1。用于投资活动时候的经济影响:增加收
入增长的速度 2。用于消费活动时候的经济影响:推迟消
费;提前消费;稳定消费 3。潜在的风险:收入与吸收变化的风险所
引起的债务清偿困难
第七讲 国际资本流动与债务问题
二、债务危机问题 1。债务危机的概况 2。债务危机的形成原因 3。债务危机的解决过程 4。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国家风险
第六讲 国际资本流动分析

什么是经常帐户和资本帐户

什么是经常帐户和资本帐户

什么是经常帐户和资本帐户经常帐户和资本帐户即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是指对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入资本项目下的各项外汇借贷科目进行管制,在该项目下,外汇不可自由兑换,相应的,属于经常项目的各项外汇借贷,可以自由兑换。

资料:国际收支一、国际收支概念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一般是一年)内,一国居民与外国居民之间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的系统记录。

所谓“居民”,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包括一般政府、个人、企业、非营利机构。

所谓经济交易,一般是指价值的交换,商品、劳务和资产从一国到另一国的转移,以及相应的货币的支付和收入。

还有一种单方转移账。

国际收支是流量概念,必须指明是哪一段时期。

国际收支是开放经济中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种统计表,它以特定的形式记录、分类、整理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收支的详细情况。

编制原理:复式簿记记账方法:(1)凡引起本国外汇收入的项目,记入贷方,记为“+”(可省略)(2)凡引起本国外汇支出的项目,记入借方,记为“-”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一)经常项目经常项目主要反映一国与他国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是国际收支中最重要的项目。

经常项目包括货物(贸易)、服务(无形贸易)、收益和单方面转移(经常转移)四个项目。

经常项目顺差表示该国为净贷款人,经常项目逆差表示该国为净借款人。

(二)资本与金融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反映的是国际资本流动,包括长期或短期的资本流出和资本流入。

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第二大类项目。

资本项目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出售,前者主要是投资捐赠和债务注销;后者主要是土地和无形资产(专利、版权、商标等)的收买或出售。

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间接投资)和其它投资(包括国际信贷、预付款等)。

(三)净差错与遗漏为使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相等,编表人员人为地在平衡表中设立该项目,来抵消净的借方余额或净的贷方余额。

第五讲消费和储蓄分析

第五讲消费和储蓄分析
33
两期中消费变动的函数




ΔC=λΔC1+(1-λ)ΔC2 C 0.486 Y d 美国数据 d C 0.51 Y 中国数据 =λcΔYD+(1-λ)ε 回归分析结果为,λ=0.486。也就是说,有 几乎一半的消费变动是符合凯恩斯的传统消 费理论的。对此的解释有: 过渡敏感性:人们对可以确定的收入变动反 映过于强烈,使当期消费相应增加; 过渡平稳性:人们对意外收入变动持谨慎态 度,在消费支出上只有微小变动。
t 1 T 1 Ct ( A0 Yt ) T t 1
17

如果不考虑初始财富,上式右端为
1 T 1 1 Yt , 其中 , T t 1 T NL WL Ct YL NL
Y WL YL
t 1 t
T

这说明消费者在各期消费中平均分配一生 中的可支配收入和财富,是满足效用最大 化假定的。
美国数据
3
当期消费支出与当期收入之间关系相当薄弱
美国:1959-2000
4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1989 1986 1981 1976 1971 1966 1963 1958 1953
25
8
简化的模型

设单个消费者的年平均收入为YL,工作年 限为WL,经济独立的生命年限为NL,则他 的年平均消费支出为:
9
长期、短期边际消费倾向的比较



如果某一年增加的收入为ΔY, 需要将其分 摊到NL的年份中去,ΔYL=ΔY/NL.当年消费 增量为ΔC=ΔYL=ΔY/NL。 上式中的1/NL就是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即 MPCL=WL/NL, MPCS=1/NL 因此,长期边际消费倾向是短期边际消费倾 向的WL倍。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几乎为0。

储蓄、投资与经常项目

储蓄、投资与经常项目

E’ S
E I I’ I, S
2. 开放经济下资本和物品的国际流动
•命题1: 开放经济下,一国居民的总储蓄不必总是等于该 国居民在国内的总投资。
=> 当S>I时,没有用于国内投资的储蓄会用于向外国人贷款。 => 当S<I时, 国内额外的投资会通过向外国借款来筹资。
•命题2:开放经济下,国际间为资本积累筹资的资金流动 和国际间物品和劳务的流动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B* B*1 Q rB*1 C I 又因为 Y Q rB*1和S Y - C, 所以 CA B* B*1 S I
[含意]:一国国内储蓄在开放经济下既可以用国内投资(I), 又可用 于对外投资 (B* B*1)
•经常项目定义之三:
经常项目可定义为国民收入和国内总吸收之差,即 CA=Y-A。 (其中,A=C+I)
产出暂时的下降=>总储蓄水平下降 => 经常项目出现逆差(CA<0)
图解:
r
S’
S r0
I
S,I
CA
(ii) 产出持久的下降(上升)
令 经济初始处于均衡状态(CA=0), 则, 产出持久的下降=>总储蓄水平不变 =>经常项目保持不变(CA=0)
•贸易条件冲击对经常项目的影响
定义:贸易条件是一国出口价格指数对进口价格指数的比,
r1
S1
r*
r0
r0 '
I' 1
I1
S1,I1
S*
I*
S*, I*
CA rB*1 TB
结论:当TB>0时, NRT<0; 当TB<0时, NRT>0。 => 债务国的预算约束可表示为:

第五讲,储蓄、投资与经常帐户

第五讲,储蓄、投资与经常帐户

第五讲,储蓄、投资与经常帐户基本分析思路是,在完全封闭的经济条件下,产出等于收入(GDP=GNP,或者Q=Y),生产出来的产品或用于消费,或用于投资;生产过程形成的收入或者用于消费,或者用于储蓄;封闭经济下,事后看储蓄一定等于投资即S=I。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上述约束条件会改变,这时国内储蓄不必等于投资。

储蓄大于投资部分可以用于净出口,形成经常帐户的盈余,并表现为对国外净资产上升(或净债务下降)。

反之,储蓄小于投资的缺口可以用净进口来弥补,形成经常帐户的赤字,并表现为对国外净资产下降(或净债务上升)。

这一理解有重要的跨期选择含义:一个经济整体而言,就象个人、企业一样,也面临跨时期预算约束。

今天有经常帐户赤字,可以使居民给定收入条件下通过改变消费时间组合来增加福利,还可能通过投资使未来收入流上升;然而,成本是对外负债上升。

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这一经常帐户赤字引起的负债上升,可能通过资本项目的资本净流入来支付,但是长期看不可能永远维持经常帐户赤字被资本帐户盈余的居民,因而最终需要经常帐户的盈余来偿还,也就是需要用在给定收入和产出前提下减少消费来弥补。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模型封闭经济下的储蓄、投资和利率决定封闭经济下,储蓄必须等于投资。

假定储蓄与利率是正向关系,投资与利率为负向关系,于是有图5-1表示的关系:图5-1、封闭经济下的储蓄、投资和利率实际上储蓄和投资还受到其它很多因素影响。

比如,暂时的产出上升带来的供给冲击(supply shock )。

由于不是永久性收入上升,家庭不会把当期收入增加量完全用于当期消费,因而愿意在给定的利率水平下储蓄更多一些,结果使的储蓄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这表现在图5-2中。

暂时产出变动意味着未来生产函数和资本生产效率没有改变,因而(对于给定利率的)合意的资本存量也没有改变,所以投资线没有变动。

结果,暂时的产出上升导致利率下降、储蓄和投资上升(利率下降导致投资上升,而不是给定利率导致的投资上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5-4:美国与其它OECD国家的经常帐户(示意图)
国内“吸收”概念
可用另一方式表达经常帐户。我们知道:CA = Y—(C+I),现定义国内吸收A(domestic absorption)为国内消费加上投资,即A = C + I,于是:
CA = Y—A(8)
即一国支出或“吸收”大于其收入时会出现经常帐户赤字,因而或者要减少其国外假定”,这时如果该国因为某种预期因素改善,则会通过投资曲线移动导致经常帐户赤字上升。在图5-6中,A是初始均衡点,表示利率为r*国内投资与储蓄正好相等;这时投资前景改善表现为投资函数从I0向右上方移动到I1,给定开放条件下的“小国假设”,利率保持不变,出现相当于AB的投资缺口,即经常帐户赤字为AB。
第三节、影响经常帐户的因素
国外利率因素
国外利率水平是影响经常帐户的关键因素。图5-5显示了这一关系。左幅表示储蓄投资与利率关系,其中的ra的表示封闭条件下储蓄等于投资的均衡利率,如果国外利率也是ra,即国外利率与国内封闭经济下利率差为零,则国内储蓄等于投资,经常帐户余额为零。如果国际利率上升到rh,国内储蓄为A而投资为B,形成AB表示的多余储蓄。表现为CA的盈余,即右幅图形中的0H(等于AB)。相反,如果国外利率下降到rl,相对较高的国内利率使国内出现储蓄缺口(即投资大于储蓄部分)M,表现为右图中的0L表示的CA赤字。
于是,经常帐户赤字既可以界定为投资大于储蓄,也可以理解为支出大于收入或入不敷出。经济学家批评某国经常帐户赤字时,倾向于用入不敷出的说法增加被接受的分量;为经常帐户赤字辩护时,倾向于采用投资大于储蓄关系。实际上,这样看起来似乎是玩弄字眼的可能性,说明了难以对经常帐户赤字作一般或绝对的好坏评价,而是要分析什么原因导致赤字,净进口资源用于什么目的。
由于实际上净资产要素收入相对于贸易余额来说比较小,贸易平衡与经常帐户具有很强联系。因而,经常帐户赤字不仅表示了国内储蓄与投资的缺口(即投资大于储蓄:I> S),表示了国内吸收大于收入(A>Y),而且通常表示了进口大于进口(IM>X)——注意这里假定所有要素收入加上单方面转移收入相对于贸易余额来说很小。
第一节、基本概念和模型
封闭经济下的储蓄、投资和利率决定
封闭经济下,储蓄必须等于投资。假定储蓄与利率是正向关系,投资与利率为负向关系,于是有图5-1表示的关系:
图5-1、封闭经济下的储蓄、投资和利率
实际上储蓄和投资还受到其它很多因素影响。比如,暂时的产出上升带来的供给冲击(supply shock)。由于不是永久性收入上升,家庭不会把当期收入增加量完全用于当期消费,因而愿意在给定的利率水平下储蓄更多一些,结果使的储蓄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这表现在图5-2中。暂时产出变动意味着未来生产函数和资本生产效率没有改变,因而(对于给定利率的)合意的资本存量也没有改变,所以投资线没有变动。结果,暂时的产出上升导致利率下降、储蓄和投资上升(利率下降导致投资上升,而不是给定利率导致的投资上升)。
图5-7:暂时性产出下降与经常帐户变动
如果产出冲击是永久性的,那么人们会通过消费行为改变来充分吸收消化产出变动,因而储蓄函数不会变动,经常帐户不会改变。
贸易条件冲击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TT)定义为一国用国内产品所能交换得到的国外产品的数量比率,TT=Px/Pm,其中Px与Pm.用分别是出口品和进口品进行适当加权计算的平均价格。出口平均价格对进口平均价格相对水平的上升,表示贸易条件改善,意味着一国真实收入水平(即给定名义收入对国内外商品和劳务费实际购买力)的提高。
——经常帐户赤字是好是坏,需要依据一个经济面临的特定跨时期选择前景加以评价。
第二节、经常帐户与国际贸易
从两个直观命题或定义式开始分析。第一,资源不会不翼而飞:任何一个经济生产出一定数量产品或资源Q,那么它必须通过三种方式被利用或消耗:消费(包括运输和消费中的损耗和浪费)、投资(包括超过合意水平的存货)、出口(C、I、X),用Ad表示对国内产出资源的吸收,就有定义式Q = Ad+ X。
于是我们得到了经常帐户的四种表达:
(1)CA =B*+1—rB*-1:从国外债权债务关系变动角度表示。
(2)CA = S—I1:从国内储蓄投资关系角度表示。
(3)CA = Y—A:从国民收入与支出吸收关系角度表示。
(4)CA = X1—IM + NF:从与国外产品、收入流关系角度表示。
不同表达不是意味着有本质不同的经常帐户理论,而是提供了经常帐户概念反应的丰富多面的经济关系。
图5-3、预期未来资本生产率和收入提高的影响
开放经济条件与经常帐户概念
现代经济不是封闭的,一国居民通常能够从国外借款或放贷(borrow or lend),与外国人形成债务和债权关系(build up liabilities or claims vis-a-vis residents in other countries)。用B*表示表示一国居民对外国居民的净债权,B*有时有表示为一国的“国际投资净头寸(net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NIIP)”,或者称为某国对外国净金融资产头寸(net foreign asset position)。这里投资或资产对象也许是债券(a bond),但上也可能是其它资产形态如货币、股票等(money, equities)。所谓净债权B*表示一国居民拥有的外国资产减去对外国人的债务(the assets of national residents vis-a-vis foreigners, minus the liabilities vis-a-vis foreigners)。如果B*为正值,则一国对世界其它国家整体是净贷方(net creditor of the rest of the world);如果B*为负值,则净借方(net debtor)。
这一理解有重要的跨期选择含义:一个经济整体而言,就象个人、企业一样,也面临跨时期预算约束。今天有经常帐户赤字,可以使居民给定收入条件下通过改变消费时间组合来增加福利,还可能通过投资使未来收入流上升;然而,成本是对外负债上升。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这一经常帐户赤字引起的负债上升,可能通过资本项目的资本净流入来支付,但是长期看不可能永远维持经常帐户赤字被资本帐户盈余的居民,因而最终需要经常帐户的盈余来偿还,也就是需要用在给定收入和产出前提下减少消费来弥补。
图5-6:投资前景改善和经常帐户变动
产出冲击
很多国家产出水平会经历暂时性变动。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对于暂时性性收入变动,人们会尽量维持消费水平,因而总储蓄会由于负面产出冲击而降低,经常帐户赤字会上升。图5-7表示这一关系。初始点为S等于I因而是经常帐户完全平衡的A点,暂时产出冲击导致使储蓄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给定利率不变条件均衡点到C点,出现相当于AC表示的经常帐户赤字。这与封闭经济情况不同,那里暂时性产出负面冲击导致利率上升和国内投资下降。
第五讲,储蓄、投资与经常帐户
基本分析思路是,在完全封闭的经济条件下,产出等于收入(GDP=GNP,或者Q=Y),生产出来的产品或用于消费,或用于投资;生产过程形成的收入或者用于消费,或者用于储蓄;封闭经济下,事后看储蓄一定等于投资即S=I。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上述约束条件会改变,这时国内储蓄不必等于投资。储蓄大于投资部分可以用于净出口,形成经常帐户的盈余,并表现为对国外净资产上升(或净债务下降)。反之,储蓄小于投资的缺口可以用净进口来弥补,形成经常帐户的赤字,并表现为对国外净资产下降(或净债务上升)。
第二,天上不会掉下馅儿饼:一个国家实际利用的物品或资源,或者来源于自己辛苦产出的资源,或者来源于用钱从国外进口的资源;就有另一定义式:A = Ad+ IM。贸易余额TB定义为TB = X—IM,就有TB与国内产出即国内吸收的关系:
TB =X—IM=Q—Ad—M = Q—(Ad+ M)=Q—A(1)
可见,进出口贸易余额等于“国内产出(Q)”减去“吸收(A)”;前面我们知道,经常帐户余额等于“国民总收入(Y)”减去“吸收(A)”,即CA = Y—A,两方面因素构成贸易余额与经常帐户余额差别:一是来自国外的要素净收入,即原理中介绍的GDP和GNP的差额;二是来自国外的单方面要素转移,即第三讲介绍的GNP和“国民可支配总收入(gross national disposable income: GNDI)”差额,这从第三讲表1可以清楚看出。
Bi—Bi-1= Qi+rBi-1—Ci—Ii(3)
由于收入Yi= Qi+rBi-1,并且Si= Yi—Ci,所以:
Bi—Bi-1= Si—Ii(4)
个别家庭可以对本国其他居民或外国居民拥有债权,剔除本国居民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把所有家庭对国外的净债权关系加总,可以得到整个经济的净债权即净国际投资头寸:
B*—B*-1= Q+rB*-1—C—I(5)
把一国收入Y= Q+rB*-1(即GNP等于GDP +来自国外的净收入的关系式)代入公式(5)得到公式(6):
B*—B*-1= S—I(6)
公式(6)的含义很直观:由于它可以转换为S= I +(B*—B*-1),它表明一国储蓄可有两方面用途:国内投资和购买国外资产的净国外投资。
图5-2、暂时产出冲击对储蓄和投资影响
预期到未来资本边际生产率提高和的未来收入上升情况。家庭跨时期选择行为是增加现期消费,从而使给定利率条件下储蓄下降,储蓄曲线向左上方移动。预期资本边际生产率上升使对应于任意利率的未来合意资本存量上升,使对应任意利率的投资增加,投资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结果是一方面利率上升,实际均衡储蓄和投资水平则既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经常帐户被定义为净外国资产头寸的概念:
CA = B*—B*-1(1)
其中CA是流量,B是存量,存量的改变量是流量。公式显示,经常帐户盈余意味着增加国外资产拥有量或减少国外的债务;反之,经常帐户赤字表示减少国外资产拥有量或者增加对国外的债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