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临眺阅读附答案
王维《汉江临眺》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王维《汉江临眺》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汉江临眺(唐朝)王维楚塞三汀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什么?4、本诗的感情基调是:5、“诗中有画”是王维诗的主要特色,请就“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两句作品析。
6、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富有动感的画面,请找出表现动感的词语并赏析。
【参考答案】:1、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2、“浮”和“动”。
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
3、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4、开朗、乐观。
5、这两句诗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在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汉江水流汹涌向天地之外奔腾而去,远山在水气中若有若无,时隐时现。
6、“浮”“动”两词写出了动态,明明是水波在起伏,却给人以前方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天空也在动荡的错觉。
形象地渲染出了磅礴的气势。
7.对这首诗的题目,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A.在汉江上向远方望。
B。
在汉江上临时眺望。
C.在高处临时眺望汉江。
D。
登上高处眺望汉江。
8.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A.“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一笔勾勒出汉江横卧楚塞而“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
B.“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写出汉江水势之大,江水漫出天地外,把青山都淹没了。
C.“郡邑浮前浦,波浪动远空。
”诗人故意用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
D.“襄阳好风光,留醉与山翁。
”诗人要与山翁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
译文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
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
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岳阳中考诗歌鉴赏专练题及答案解析

岳阳中考诗歌鉴赏专练题及答案解析岳阳中考诗歌鉴赏专练题(一)8.【答案】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
(3分)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3分)试题分析:回答第(1)小题,应当首先读懂诗句大意,然后再根据大意归纳答案。
诗的前四句,第一、二句写汉江的迂回流长,支流繁多;第三、四句写汉江横贯中国、气势磅礴的景象。
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应当结合下文,分析此四句在诗对表达作者情感、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句翻译+情感主旨9.【答案】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解析】试题分析:回答第(2)小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后关于“任公子”的注释,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
注释说:“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由此不难得出答案。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充分利用标题和注解答题。
岳阳中考诗歌鉴赏专练题答案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寒食山馆书情来鹄独把一杯山馆中,每经时节恨飘蓬。
侵阶草色连朝雨,满地梨花昨夜风。
蜀魄啼来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胧。
分明记得还家梦,徐孺宅前湖水东。
【注】来鹄:生卒年不详。
豫章(江西南昌市)人,家在徐孺子亭边,家贫,累举进士不中,曾到宜州入幕。
蜀魄:鸟名,指杜鹃。
楚魂:鸟名,传说为楚怀王死后所化。
8.结合全诗,分析“每经时节恨飘蓬”句中的“恨”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5分)9.本诗颔联备受后世推崇传唱,请从“景”和“情”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6分)岳阳中考诗歌鉴赏专练题(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笨拙.(zhuō)斗.室(dǒu)暴露.无遗(lù)B.蜷.缩(quán)憧.憬(chōnɡ)不可遏.制(è)C.挨.揍(aī)干涸.(hé)参差.不齐(chī)D.卡.住(qiǎ)瞻.仰(zhān)虎视眈.眈(dān)2.下面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额枋悻悻然斩钉截铁别出新裁B.俨然晋察冀剑拔弩张一哄而散C.干躁烟幕弹硕大无朋技高一筹D.冠冕盘花扣千均一发悬崖绝壁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A.江南水乡园林的建筑布局和环境气氛,与北方迥然不同....。
B.那个领奖台就是我学生时代最心驰神往....的地方,总有一天我会站上去的。
C.诈骗分子推陈出新....,利用最新的市场漏洞,想出了新的诈骗手法。
D.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锲而不舍至关重要。
遗憾的是,许多人在追求梦想的路上常常半途而废,导致前功尽弃....。
4.对下列句子中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以星喻花,突出了花的孤独处境和不幸命运。
)B.教室里的课来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把“豁开的裂缝”比作“黄河长江”,作者借这个比喻想要表达豁口既宽且长,一不小心铅笔就会掉进去,其实也是通过大词小用表现课桌的破旧,有幽默的效果。
)C.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天安门广场人潮涌动、红旗翻动的场面,表现出大典的盛况。
)D.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顺平县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八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1~2题1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8分)当多数人阖家团圆时,还有一群人坚守岗位,任劳任怨,守护万家灯火,这温暖“很中国”;丹霞之(fēi hóng)、雪山之圣洁、湖海之蔚蓝、沙漠之金色,巍巍中华,山河壮阔,这色彩“很中国”;兵马俑惟妙惟肖,“钢奔马”飘逸俊美,这艺术“很中国”;实验室里,为了攻克技术难关,有人(dān jīng jié lǜ)地工作着,这劲头“很中国”……国庆之际,人民日报新媒体发起《这很中国》网络征集活动,网友纷纷用镜头记录身边的精彩。
一张张美丽的图片,一段段感人的文字,无不彰显炽热的家国情怀!(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①(fēihó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dānjīngjiélǜ)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任劳任怨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炽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段中“彰”字,使用音序检字法检索,应先查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2分)(4)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一处标点错误,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填写标点名称)(2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6分)夜幕降临,一轮皓月高悬天际,银色月光________________(散播/洒满)了苍茫辽阔的大漠戈壁。
初二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质量检测试题解析1[001]
![初二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质量检测试题解析1[001]](https://img.taocdn.com/s3/m/c599c87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e.png)
初二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质量检测试题解析1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花(唐)钱起山花照坞复烧溪,树树枝枝尽可迷。
野客未来枝畔立,流莺已向树边啼。
从容只是愁风起,眷恋常须向日西。
别有妖妍胜桃李,攀来折去亦成蹊。
(1)一,二两句写出“山花”怎样的特点?(2)“借花喻人”是这首诗一大特色,请就此作赏析。
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江上(宋)王安石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1)第二句中“低徊”一词很富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诗中的三,四两句于寻常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做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________”这个成语源自颔联,现表达“要达到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这个道理。
颈联“________”字写出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空”字是说潭影使人心中俗念消除殆尽。
(2)诗歌的七,八两句动静关系处理得十分巧妙,请结合诗句分析。
4.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雨后池上(北宋)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诗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雨后”二字?(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________之情。
(2)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7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请同学们认真审题、工整书写、规范答题、考出好成绩!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文艺作品的价值功能来说,创造的作品不过是一些抽象死板的指示性符号而已,语言文本自身的完美,只给艺术欣赏提供一个契机,一部作品的艺术生命的完成,其价值的实现,还有待于具体的文学接受过程,通过接受主体的参与、创造,从字词句到语段篇章信息的译解、总合,不断建构新的意义图式,传送新的艺术信息。
我国古典诗学,十分注重鉴赏者的主动性,善于根据审美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鉴赏方式。
首先,它强调吟咏。
宋人魏庆之说:“诗全在讽诵之功。
看诗不须着意去里面分解,但是平平地涵泳自好。
”(《诗人玉屑》卷十三)读诗的技诀不是环环相扣的条分缕析,它是情感上的体验和共鸣,阅读过程是接受者跨越语言的栅栏,设身处地经受诗人所经历过的感情,重新获得感发的过程。
审美情感的到来,非外在强力所能至,其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贵在不着意地吟咏意会。
这是步入审美之境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因为诗由语词符号构成,属于时间艺术,而且古代诗歌特别讲究音律的效果,注重音乐的美感效应,结构整齐,字字铿锵,诵之如行云流水,听之抑扬顿挫,通过谐美的声音传达意义,震荡心灵,陶情冶性,讽咏时,读者心里的尘俗之门被关闭,更容易进入诗的情境,感受诗人的一致之思。
元稹记述自己读陈子昂诗说:“适有以陈子昂《感遇》诗相示,吟玩激烈,即日为《寄思玄子诗》二十首。
”1“吟玩激烈”,更突出地表现了诗歌欣赏时有着强烈的感情冲动,说明了阅读过程中的心理的不平衡态势。
“吟玩”使得言语文字进入文学流通,接受者感入神思,彷徨八极,充分地化语词为意象,感受诗人的情思,处于一种最佳的情绪体验状态,并引发出元氏个人内心深处潜伏的情绪流,形诸笔墨,赋而为诗。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学情质量检测(一)语文(部编版)(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总分核分人题号第一部分第三部分第二部分一二得分第一部分(1~3题13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的历史,如同一幅画卷。
1949年的长江前线,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上,中国姑娘吕伟(líng kōng)一跳,博得观众的赞叹;为了那惊天一着,中国科研人员殚精竭虑,多少人黑发变白发……他们的历史功绩必将(juān kè)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líng kōng)________________(juān kè)_______________(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披靡_____________殚精竭虑_________________2.学校开展“阅读新闻,感受国潮”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5分)(1)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分)“繁花似锦”手镯、“凤栖梧桐”吊坠、“青山叠影”戒指……记者在连日的走访中发现,“国潮”类黄金珠宝首饰在年轻人中逐渐走俏,并占据北京各饰品商家的“C位”。
古典诗词、京剧、书法……中华文化成为首饰设计师们的创作源泉,他们纷纷从中华文化中汲取营养,寻找创意灵感。
与此同时,独具匠心的中华传统工艺,如珠化、金筐宝钿、錾刻、花丝等,跨越千年,在当下仍大有“用武之地”。
植根于传统,与当代美学有机融合,是让“国潮”黄金珠宝首饰流行起来的密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冀同学认为,国潮舞蹈太过传统,难以受到中学生欢迎。
最新《唐宋诗词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唐宋诗词鉴赏》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0分)汉江临眺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山翁:指晋人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好饮酒,每饮必醉。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4分)(3)从整首诗的角度,简析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4分)答案:(1)(2分)颔联描绘出汉江流长邈远,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意境优美,景色壮丽清新。
(2)(4分)“浮”和“动”。
(1分)“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
“浮”“动”以夸张笔触,奇妙想象写出了汉江波涛澎湃撼动人心的奇丽景观。
(3分)(3)(4分)诗前三联将汉江优美壮丽清新之景描摹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对襄阳水光山色的喜爱之情;最后诗人以山翁自喻,自然流露出对襄阳的留恋,情绪积极乐观,让人回味无穷。
(情感2分,分析2分;只写出情感没有分析2分)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2分)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按题材范围分类,唐诗可分为_______、______等等,这首诗属于_______。
(3分)(2)为什么说第三、四句有“一语双关”的特点?(3分)(3)本诗在表现手法方面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请试作赏析。
(6分)答案:(1)(3分)按题材范围分类,唐诗可以分为写景抒情诗、状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即事感怀诗、边塞征战诗等(任意填对其中二类即可),这首诗属边塞征战诗。
(每空1分)(2)(3分)理由:这两句从字面上看,可理解为是写塞上梅花在风中盛开,一夜间,梅花的花瓣便散落到了关山的每一个角落。
(1分)而“梅花落”又是一支笛子曲,因此,又可将这两句的意思理解为风将笛子吹奏《梅花落》的声音吹送到了关山的每一个角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江临眺阅读附答案
【原文】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没有中。
郡邑浮前浦,波涛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问题】
30.本诗描述景物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有人用中国画论中的“疏可跑马”(即画面留有许多空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和“密不透风”(即画面紧密,内容丰富)来评价。
你认为这首诗前两联中称得上“疏可跑马”的是联,称得上“密不透风”的是联。
31.“山翁”原指晋朝人山简。
此诗中的“山翁”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指襄阳处所主座,一说是诗人自指。
你赞成哪种说法?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30.第二(或“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没有中”)
第一(或“首”、“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31.例:①赞成第一种,王维的意思是自己与处所官(山翁)同饮,“与”作“同”“和”解。
②赞成第二种,王维是说襄阳这样的景色,恰是留给自己来喝酒赏景的,“与”作“给”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