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生化试验鉴定表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实验六 肠杆菌科细菌的微生物学鉴定

实验六 肠杆菌科细菌的微生物学鉴定

实验六肠杆菌科细菌的微生物学鉴定课程名称:兽医微生物学实验学时:6学时一、目的要求1.熟悉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形态与染色特性以及主要培养特性;2.熟悉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常规微生物学诊断法;3.掌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生化试验的方法和原理;4.熟悉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在选择性和鉴别培养基上的生长表现;5.熟悉沙门氏菌血清分群、定型的方法和步骤。

二、知识背景肠杆菌科的细菌为革兰氏阴性、中等大小的杆菌,运动者周身鞭毛;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好;发酵葡萄糖和碳水化合物者产酸或产酸产气;在麦康凯琼脂上生长;细胞色素氧化酶阴性;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等。

碳水化合物的利用和其它生化试验是肠杆菌科细菌鉴定的重要试验。

大肠埃希氏菌(E.coli)简称大肠杆菌,作为原发和继发病原可引起多种动物疾病:犊牛的肠道感染和水泻;幼猪的水泻和腹泻,二月龄以上猪的出血性肠炎和水肿病;狗的尿道感染;鸡的气囊炎和大肠杆菌肉芽肿(Coligranuloma)。

沙门氏菌(Salmonella),虽然沙门氏菌血清型超过2200个,但承认的种为数不多,在O抗原的基础上,沙门氏菌血清组(群)用字母A、B、C…表示,然后根据它的H抗原(鞭毛抗原)再分,用阿拉伯数字1、2、3…等表示,沙门氏菌可引起多种动物和人的疾病,是肠杆菌科重要的致病菌,如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可引起动物流产,胃肠炎和败血症。

其它肠杆菌科成员: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可引起牛乳房炎、肺炎、母马的宫颈炎和子宫炎,这个菌常形成厚的荚膜。

变形杆菌(proteus)引起动物的尿道和胃肠道疾病。

耶尔森氏菌(yersinia)引起鼠疫、胃肠炎等。

生化试验和血清群的鉴定和定型在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三、实验材料每6人一组,每组所需材料:1.普通琼脂斜面培养物2管:分别为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提供实验用菌种);2.普通肉汤2管:分别用来接种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3.普通琼脂平板2个分别用来划线接种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4.生化试验用培养基2套,包括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发酵试验管、靛基质,M.R、V.P试验、柠檬酸盐利用,硝酸盐还原试验等;5.三糖铁琼脂斜面培养基2管;6.选择性培养基2个,如:麦康凯琼脂平板或远滕氏琼脂平板或伊红美蓝琼脂平板;7.各种生化试验试剂:靛基质试剂,M.R试剂,V.P试剂,硝酸盐还原试剂;8.沙门氏菌因子血清。

大肠杆菌生化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生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掌握大肠杆菌的鉴定方法。

2. 掌握微生物生化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提高实验技能。

3. 通过实验,加深对微生物生化反应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属于肠杆菌科。

在微生物学中,生化实验是鉴定细菌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观察细菌对特定底物的代谢能力,可以判断细菌的种类和特性。

本实验主要采用糖发酵实验、吲哚试验、甲基红试验等方法对大肠杆菌进行鉴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大肠杆菌菌种、葡萄糖发酵培养基、乳糖发酵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吲哚试剂、甲基红试剂、卢戈氏碘液、乙醚、蒸馏水等。

2. 实验仪器:酒精灯、接种针、培养皿、试管、试管架、烧杯、量筒、德汉氏小管、电子天平、纱布、脱脂棉、灭菌锅、PH计或PH试纸、电炉、石棉网、铁架台、100ml量筒、橡皮手套、超净台等。

四、实验步骤1. 糖发酵实验(1)将大肠杆菌接种于葡萄糖发酵培养基中,37℃培养24小时。

(2)观察培养基中是否产生气泡,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大肠杆菌能够利用葡萄糖。

2. 吲哚试验(1)将大肠杆菌接种于蛋白胨水培养基中,37℃培养24小时。

(2)取少量培养液加入吲哚试剂,观察是否产生红色沉淀。

3. 甲基红试验(1)将大肠杆菌接种于乳糖发酵培养基中,37℃培养24小时。

(2)加入甲基红试剂,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糖发酵实验:大肠杆菌在葡萄糖发酵培养基中产生气泡,说明其能够利用葡萄糖。

2. 吲哚试验:大肠杆菌在蛋白胨水培养基中产生红色沉淀,说明其具有吲哚酶活性。

3. 甲基红试验:大肠杆菌在乳糖发酵培养基中不产生红色沉淀,说明其不能发酵乳糖。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该菌株为大肠杆菌。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微生物生化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加深了对微生物生化反应原理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细菌对特定底物的代谢能力,从而对大肠杆菌进行鉴定。

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鉴定

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鉴定

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的鉴定08动检1班:魏静翟阿官李盼盼尚延丽田方方崔亚婷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通过本实验了解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的主要生化特性与培养特性2、掌握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的鉴别方法二、实验器材及试剂温箱、显微镜、载玻片、营养琼脂、接种环、灭菌平皿、麦康凯培养基、无菌试管、伊红美兰培养基、三糖铁培养基、革兰氏染色剂、棉签、火柴等三、实验内容1、直接镜检法:1)操作步骤:a)用棉签沾取适量样液直接涂在载玻片上b)用革兰氏染色剂染色c)显微镜下观察2)预期实验结果:a)大肠杆菌: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中等大小,两端略圆的短粗杆菌,成单个存在,也有成双排列;周身鞭毛,能运动,有时两端着色较浓,要注意与巴氏杆菌区分开来。

b)沙门氏菌:沙门氏菌也为革兰氏阴性菌,无芽孢,大小通常为0.7~1.5um*2.0~5.0um,菌端钝圆,散在,偶有短丝状,无荚膜,除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均有周身鞭毛,能运动,绝大多数菌株有菌毛。

2、分离培养法:将样液分别划线接种在麦康凯培养基、伊红美兰培养基上,温箱培养24h后观察生长情况,根据菌落的形态、颜色、大小等方面的差异来鉴别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

1)麦康凯培养基(预期实验结果):a)大肠杆菌:鲜桃红色或微红色,菌落中心呈深桃红色,圆形,扁平,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b)沙门氏菌:无色至浅橙色,透明或半透明,菌落中心有时为暗色。

2)伊红美兰培养基(预期实验结果):a)大肠杆菌:紫黑色菌落,有的有金属光泽b)沙门氏菌:形态特征与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的相似2、三糖铁培养基穿刺试验1)操作方法:将待检样液穿刺接种于三糖铁培养基中,培养18~24h后,取出观察2)预期实验结果:a)大肠杆菌:穿刺后不变黑,表面呈黄色b)沙门氏菌:穿刺底部有气体,穿刺后变黑,中间为黄色表面为红色3、乳糖发酵试验1)操作方法:将待检样液接种于乳糖发酵管内放于温箱内培养18h后,观察结果2) 预期实验结果:a)大肠杆菌:产酸产气b)沙门氏菌:不产酸产气。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方案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方案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方案实验原理:1、大肠杆菌的性质:大肠杆菌是G--无芽孢直杆菌,在大多数培养基上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是凸起光滑湿润的粉红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为红色短杆菌。

三糖铁琼脂上的反应为斜面和底部都变黄,产气,不产生硫化氢。

生化特性为发酵葡萄糖、乳糖、甘露醇、麦芽糖,不发酵蔗糖。

MR试验,吲哚试验为阳性,VP试验为阴性,不产生H2S,不能利用枸椽酸盐。

半固体中沿穿刺线向四周生长。

2、沙门氏杆菌的性质:沙门氏杆菌是G-直杆菌。

在麦康凯平板上为细小半透明、圆形、无色小菌落,三糖铁斜面下层变黄色,上层仍为红色,穿刺处为变黑产生H2S。

能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能利用枸椽酸盐,不发酵乳糖不利用蔗糖肌醇,MR阳性,VP阴性,不产吲哚,不分解尿素。

实验材料:含有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猪肝脏、培养基(琼脂平板培养基、三糖铁琼脂斜面培养基、麦康凯琼脂、生化培养基、SC)、器械(剪刀、记号笔、接种环、酒精灯、显微镜、试管、玻片、培养皿)、药品(消毒酒精、结晶紫、碘液、酸酒精、品红、松柏油)实验内容及操作程序:一、培养基制备:制备普通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平板、SC增菌培养基、生化培养基,制备方法见附1.二、标本制备:(1)取新鲜猪肝脏一小块,火焰表面消毒。

(2)用浸过消毒液的剪刀剪开一个小口于消过毒的猪肝脏。

(3)用接种环在剪开的肝脏小口沾取肝脏液,分别画线于麦康凯培养基和接种于SC中,37°C恒温培养24小时。

三、细菌分离培养:(1)取出培养了24小时的麦康凯平板。

挑选麦康凯平板上的凸起光滑湿润的粉红菌落染色镜检,看是否为红色短杆菌,若是,即疑似为大肠杆菌,则取其接种于另一麦康凯平板,37°C 恒温培养24小时。

(2)取出培养了24小时的SC增菌培养基,染色镜检,看是否有疑似沙门氏菌,有则取其中细菌画线接种于麦康凯平板上,37°C恒温培养24小时。

四、细菌的鉴定纯化:(1)检查疑似大肠杆菌的培养基是否长满了粉红色菌落,染色镜检。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方案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方案

实验原理:1、大肠杆菌的性质:大肠杆菌是G无芽抱直杆菌,在大多数培养基上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是凸起光滑湿润的粉红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为红色短杆菌。

三糖铁琼脂上的反应为斜面和底部都变黄,产气,不产生硫化氢。

生化特性为发酵葡萄糖、乳糖、甘露醇、麦芽糖,不发酵蔗糖。

MR试验,口引噪试验为阳性,VP试验为阴性,不产生H2S,不能利用xx酸盐。

半固体中沿穿刺线向四周生长。

2、沙门氏杆菌的性质:-沙门氏杆菌是G直杆菌。

在麦康凯平板上为细小半透明、圆形、无色小菌落,三糖铁斜面下层变黄色,上层仍为红色,穿刺处为变黑产生H2S。

能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能利用枸椽酸盐,不发酵乳糖不利用蔗糖肌醇,MR阳性,VP阴性,不产呵噪,不分解尿素。

实验材料:含有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猪肝脏、培养基(琼脂平板培养基、三糖铁琼脂斜面培养基、麦康凯琼脂、生化培养基、SQ、器械(剪刀、记号笔、接种环、酒精灯、显微镜、试管、玻片、培养皿)、药品(消毒酒精、结晶紫、碘液、酸酒精、品红、松柏油)实验内容及操作程序:一、培养基制备:制备普通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平板、SC增菌培养基、生化培养基,制备方法见附1.二、标本制备:(1) 取新鲜猪肝脏一小块,火焰表面消毒。

(2) 用浸过消毒液的剪刀剪开一个小口于消过毒的猪肝脏。

(3) 用接种环在剪开的肝脏小口沾取肝脏液,分别画线于麦康凯培养基和接种于SC中,37 C恒温培养24小时。

三、细菌分离培养:(1) 取出培养了24小时的麦康凯平板。

挑选麦康凯平板上的凸起光滑湿润的粉红菌落染色镜检,看是否为红色短杆菌,若是,即疑似为大肠杆菌,则取其接种于另一麦康凯平板,37 C恒温培养24小时。

(2) 取出培养了24小时的SC增菌培养基,染色镜检,看是否有疑似沙门氏菌,有则取其中细菌画线接种于麦康凯平板上,37 C恒温培养24小时。

四、细菌的鉴定纯化:(1) 检查疑似大肠杆菌的培养基是否长满了粉红色菌落,染色镜检。

实训二十三 大肠杆菌、沙门菌属生化反应试验

实训二十三 大肠杆菌、沙门菌属生化反应试验

四、结果分析
1、1、2、3、4号菌分别用接种针接种一套肠
编码
鸟 赖 葡 纤 山 侧 鼠 木 蔗 丙 甘 氨 氨 磷 维 梨 金 李 糖 糖 二 露 酸 酸 胨 二 醇 盏 糖 酸 醇 水 糖 花 盐 醇 1 2 3 4 5 6 7 8 9 1 1 0 1 4 2 1 4 2 1 4 2 1 阿 拉 伯 糖 蛋 七 半 氨 白 叶 固 基 胨 苷 体 酸 水 对 照 1 13 14 15 2 4 2 1
4 2 1

+ 3
+

+ 2
- -
+ 2
- - + + 3
+
+ 7+来自 该菌序号为32237
2、鸟氨酸、赖氨酸、氨基酸对照需要加石蜡
封口(氨基酸对照不能变色,如不变色,鸟 氨酸与氨对同色,为阴性;不同色,为阳 性); 3、1、2、3、4号菌分别用接种针接种一支 KIA; 4、放置温箱37度24h培养后观察结果。
实验十一、大肠杆菌、沙门菌属 生化反应试验
一、目的:
1、掌握肠道杆菌鉴定方法和原则; 2、掌握肠道杆菌生化反应(肠编码)名称、
试验原理。
二、内容:
1、观察记录上次试验结果-画图、描述菌落
特点、颜色; 2、挑取可疑单个菌落接种生化反应培养基; 3、记录生化培养基初始颜色。
三、操作:

实训二十四 大肠杆菌、沙门菌属血清学鉴定

实训二十四 大肠杆菌、沙门菌属血清学鉴定

4 2 1

+ 3
+

+ 2
- -
+ 2
- - + + 3
+
+ 7
+
该菌序号为32237 2、玻片凝集实验(需作阴性对照) 先多价血清,若阳性再作单价因子血清(先0
单价血清,再H单价血清) 3、放置温箱37度24h培养后观察结果。
四、结果分析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O2+Ha;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O4+Hb; 伤寒沙门菌――――O9+Hd。
实验十二、大肠杆菌、沙门菌属 血清学鉴定
一、目的:
1、掌握肠道杆菌生化反应判定方法(肠编
码); 2、掌握肠道杆记录1、2、3、4号菌各套肠编码结果; 2、从双糖铁培养基挑取细菌作血清学鉴定;
三、操作:
1、记录颜色判断肠编码结果 鸟 赖 葡 纤 山 侧 鼠 木 蔗 丙 甘 氨 氨 磷 维 梨 金 李 糖 糖 二 露 酸 酸 胨 二 醇 盏 糖 酸 醇 水 糖 花 盐 醇 1 2 3 4 5 6 7 8 9 1 1 0 1 4 2 1 4 2 1 4 2 1 阿 拉 伯 糖 蛋 七 半 氨 白 叶 固 基 胨 苷 体 酸 水 对 照 1 13 14 15 2 4 2 1

大肠杆菌生化鉴定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生化鉴定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生化鉴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鉴定样品中是否存在大肠杆菌,并确定其特性和代谢途径。

实验步骤:
1.选择大肠杆菌鉴定常用的生化试验,包括甲烷氧化、尿素加水
解、氧化/发酵葡萄糖、氧化/发酵乳糖、氧化/发酵葡萄糖醇、胱氨酸脱羧等试验。

2.在实验室条件下,将样品分别接种到不同的培养基中,进行上
述生化试验。

3.根据不同试验的结果,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大肠杆菌,并确定
其特性和代谢途径。

实验结果:
1.甲烷氧化试验:阴性,说明大肠杆菌无法利用甲烷进行代谢。

2.尿素加水解试验:阳性,说明大肠杆菌能够加水解尿素,产生
氨。

3.氧化/发酵葡萄糖试验:发酵,说明大肠杆菌能够利用葡萄糖进
行发酵代谢。

4.氧化/发酵乳糖试验:发酵,说明大肠杆菌能够利用乳糖进行发
酵代谢。

5.氧化/发酵葡萄糖醇试验:发酵,说明大肠杆菌能够利用葡萄糖
醇进行发酵代谢。

6.胱氨酸脱羧试验:阳性,说明大肠杆菌能够脱羧胱氨酸,产生
氨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结果,样品中存在大肠杆菌,并且其代谢途径主要包括葡萄糖、乳糖和葡萄糖醇的发酵代谢,以及尿素的加水解和胱氨酸的脱羧代谢。

结论:样品中存在大肠杆菌,其代谢途径主要包括葡萄糖、乳糖和葡萄糖醇的发酵代谢,以及尿素的加水解和胱氨酸的脱羧代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生化试验鉴定表
大肠杆菌和沙门是杆菌鉴定表
1.糖发酵试验取纯培养物分别接种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和蔗糖发酵管,37℃培养2~3d,观察结果。

2.吲哚试验取纯培养物接种蛋白胨水,37℃培养2~3d,加入吲哚指示剂,观察结果。

3.MR试验和VP试验取纯培养物接种葡萄糖蛋白胨水,37℃培养2~3d,分别加入MR和VP指示剂,观察结果。

4.枸橼酸盐试验取纯培养物接种枸橼酸盐培养基上,37℃培养18~24h,观察结果
5.硫化氢试验取纯培养物接种醋酸铅琼脂,37℃培养18~24h,观察结果。

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生化试验鉴别表
注:⊕产酸产气、+ 阳性、- 阴性、 +/- 大多数菌株阳性/少数阴性、 v 种间有不同反应。

(四)运动性检查及在鉴别培养基上的培养特性
1.运动性有周鞭毛,镜检可见呈圆周运动;半固体培养基穿刺培养使培养基呈云雾状。

2.培养特性钩取纯培养物分别接种远滕氏琼脂平板、伊红美蓝琼脂平板、SS琼脂平板,37℃温箱培养18~24h,观察菌落特征。

1、给出周鞭毛菌镜下观察结果的动态图片画
2、给出在半固体培养基上的结果观察图片
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在鉴别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
由于大肠杆菌合成代谢能力强,在含无机盐、胺盐、葡萄糖的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42-44℃条件下仍能生长,生长温度范围为15-46℃。

在普通营养琼脂上生长表现3种菌落形态:(1)光滑型:菌落边缘整齐,表面有光泽、湿润、光滑、呈灰色,在生理盐水中容易分散。

(2)粗糙型:菌落扁平、干涩、边缘不整齐,易在生理盐水中自凝。

(3)粘液型:常为含有荚膜的菌株。

此菌兼性厌氧,在有氧条件下生长良好,最适生长pH为6.8-8.0,所用培养基pH为7.0-7.5,若pH值低于6.0或高于8.0则生长缓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