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三年级重叠问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重叠问题

重叠问题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一、知识要点
三(1)班准备给参加班级绘画比赛的16位同学和参加朗读比赛的12位同学每人发一份 纪念品,当中队长玲玲将28份纪念品发下去时,却多出5份,这是怎么回事?对了,因 为有5位同学既参加了绘画比赛,又参加了朗读比赛,所以奖品就多出了5份。数学中, 我们将这样的问题称为重叠问题。 解答重叠问题要用到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 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解答重叠问题的应用题,必须从条件入手进行认真的分析,有时还要画出图示,借助图 形进行思考,找出哪些是重复的,重复了几次?明确求的是哪一部分,从而找出解答方 法。
练习2:
同学们排队跳舞,每行、每列人数同样多。小红的位置无论从前数 从后数,从左数还是从右数起都是第4个。跳舞的共有多少人?
为庆祝“六一”,同学们排成每行人数相同的鲜花队,小华的位置 从左数第2个,从右数第4个;从前数第3个,从后数第5个。鲜 花队共多少人?
三(4)班排成每行人数相同的队伍入场参加校运动会,梅梅的位置 从前数是第6个,从后数是第5个;从左数、从右数都是第3个。 三(4)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练习4:
三(1)班有学生55人,每人至 少参加赛跑和跳绳比赛中的一种。 已知参加赛跑的有36人,参加 跳绳的有38人。两项比赛都参 加的有几人?
两块木板各长75厘米,像下图这样钉成一块长130厘 米的木板,中间重合部分是多少厘米?
三(5)班有42名同学,会下象棋的有21名同学,会 下围棋的有17名,两种棋都不会的有10名。两种棋都 会下的有多少名?
年级有107个小朋友去春游,带矿泉 的有78人,带水果的有77人,每人至 带一种。三年级既带矿泉水又带水果 小朋友有多少人?
完整版三年级重叠问题

重叠问题一、知识要点三(1)班准备给参加班级绘画比赛的16位同学和参加朗读比赛的12位同学每人发一份纪念品,当中队长玲玲将28份纪念品发下去时,却多出5 份,这是怎么回事?对了,因为有5位同学既参加了绘画比赛,又参加了朗读比赛,所以奖品就多出了5份。
数学中,我们将这样的问题称为重叠问题。
解答重叠问题要用到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一一包含与排除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解答重叠问题的应用题,必须从条件入手进行认真的分析,有时还要画出图示,借助图形进行思考,找出哪些是重复的,重复了几次?明确求的是哪一部分,从而找出解答方法。
二、精讲精练【例题1】六一儿童节,学校门口挂了一行彩旗。
小张从前数起,红旗是第8面;从后数起,红旗是第10面。
这行彩旗共多少面?【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下图:从图上可以看出,从前数起红旗是第8面,从后数起是第10面,这样红旗就数了两次,重复了一次,所以这行彩旗共有8+ 10 —仁17面。
练习1 :1. 小朋友排队做操,小明从前数起排在第4个,从后数起排在第7个。
这队小朋友共有多少人?2. 学校组织看文艺演出,冬冬的座位从左数起是第12个,从右数起是第21个。
这一行座位有多少个?3. 同学们排队去参观展览,无论从前数还是从后起起,李华都排在第8个。
这一排共有多少个同学?【例题2】同学们排队做操,每行人数同样多。
小明的位置从左数起是第4个,从右数起是第3个,从前数起是第5个,从后数起是第6个。
做操的同学共有多少个?【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下图:0OO0OO0OOO OOCOOOOOOO IOOOOOOOOOO B roooooooooo^ OOOOO00OO0 OOOOOOOQD0 左由图可看出:小明的位置从左数第4个,右数第3个,说明横行有4 + 3 —仁6个人;从前数第5个,从后数第6个,说明竖行有5 + 6 —仁10人,所以做操的同学共有:6X 10=60人。
三年级---重叠问题

优优教育重叠问题一:例题1:有四块各长80 厘米的木板,把它们钉成一块木板(如图),中间钉在一起重叠的部分是10厘米,钉成的木板长多少厘米?2、把四根一样长的铁丝,每根长40 厘米,绑成一根长130厘米的长铁丝,那么每两根中间的重叠部分长多少厘米?3、二⑴班同学人人参加课外活动,有20人参加英语班,有26人参加电脑班。
其中4人两个班都参加。
二⑴班一共有多少人?4、20个同学报名参加美术组和舞蹈组,其中有16 人参加了美术组,12人参加了舞蹈组。
问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多少个同学?5、学校开设了自然和趣味数学两门选修课,每个同学至少要选一门,二(3) 班共有48 人,有30 人选了自然课,有13人两门都选了,那么选趣味数学课的同学有多少人?二:练习题1、把两根长20厘米的筷子用绳子捆成一根长筷子,中间捆在一起的重叠部分是3厘米,捆成的长筷子长多少厘米?2、小玲用胶水将两张同样长的纸黏成了一张长为80厘米的长纸条,其中黏在一起的部分长10厘米,这两张纸条各长多少厘米?3、史老师出了两道测试题,全班每个同学都至少答对了一道,答对第一道题的有30人,答对第二道题的有28人,两道都答对的有16人,那么全班同学总共有多少人?4、在一群小朋友中,有12人看过动画片《黑猫警长》,有21人看过动画片《大闹天宫》,并且有8人两部动画片都看过。
请问:这群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5、三(1)班有学生55人,每人至少参加赛跑和跳绳比赛中的一种。
已知参加赛跑的有36人,参加跳绳的有38人。
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几人?优优教育三:测试题1、有两块一样长的木板,钉在一起,如果每块木板长25厘米,中间钉在一起的长5厘米,现在长木板有多长?2、把两段一样长的纸条粘合在一起,形成一段更长的纸条。
这段更长的纸条长30厘米,中间重叠部分是6厘米,原来两段纸条各长多少厘米?3、张老师出了两道题,做对第一题的有13人,做对第二题的有22人,两道题都做对的有8人,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4、三(4)班做完语文作业的有37人,做完数学作业的有42人,两种作业都完成的有31人,每人至少完成一种作业。
小学三年级奥数第19讲 重叠问题(含答案分析)

3、三年级有107个小朋友去春游,带矿泉水的有78人,带水果的有77人,每人至少带一种。三年级既带矿泉水又带水果的小朋友有多少人?
4、三(4)班排成每行人数相同的队伍入场参加校运动会,梅梅的位置从前数是第6个,从后数是第5个;从左数、从右数都是第3个。三(4)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思路导航】把等长的两块木板的一端钉起来,钉在一起的长度就是重叠部分,重叠的部分是16厘米,所以这两块木板的总长度是120+16=136厘米,每块木板的长度是136÷2=68厘米。
练习3:
1.把两段一样长的纸条粘合在一起,形成一段更长的纸条。这段更长的纸条长30厘米,中间重叠部分是6厘米,原来两段纸条各长多少厘米?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下图:
图中间重叠部分表示两道题都做对的人数,把做第一道题和做对第二道题的人数加起来得21+18=39人,这39人比全班总人数36多出了39-36=3人,这多出的3人既在做对第一题的人数中算过,也在做对第二道题的人数中算过,即表示两道题都做对的人数。
练习4:
1.三(1)班有学生55人,每人至少参加赛跑和跳绳比赛中的一种。已知参加赛跑的有36人,参加跳绳的有38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几人?
2、为庆祝“六一”,同学们排成每行人数相同的鲜花队,小华的位置从左数第2个,从右数第4个;从前数第3个,从后数第5个。鲜花队共多少人?
【例题3】把两块一样长的木板像下图这样钉在一起成了一块木板。如果这块钉在一起的木板长120厘米,中间重叠部分是16厘米,这两块木板各长多少厘米?
练习3:
1、把两段一样长的纸条粘合在一起,形成一段更长的纸条。这段更长的纸条长30厘米,中间重叠部分是6厘米,原来两段纸条各长多少厘米?
小学三年级奥数第19讲 重叠问题(含答案分析)

第19讲重叠问题一、知识要点三(1)班准备给参加班级绘画比赛的16位同学和参加朗读比赛的12位同学每人发一份纪念品,当中队长玲玲将28份纪念品发下去时,却多出5份,这是怎么回事?对了,因为有5位同学既参加了绘画比赛,又参加了朗读比赛,所以奖品就多出了5份。
数学中,我们将这样的问题称为重叠问题。
解答重叠问题要用到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解答重叠问题的应用题,必须从条件入手进行认真的分析,有时还要画出图示,借助图形进行思考,找出哪些是重复的,重复了几次?明确求的是哪一部分,从而找出解答方法。
二、精讲精练【例题1】六一儿童节,学校门口挂了一行彩旗。
小张从前数起,红旗是第8面;从后数起,红旗是第10面。
这行彩旗共多少面?练习1:1、小朋友排队做操,小明从前数起排在第4个,从后数起排在第7个。
这队小朋友共有多少人?2、学校组织看文艺演出,冬冬的座位从左数起是第12个,从右数起是第21个。
这一行座位有多少个?【例题2】同学们排队做操,每行人数同样多。
小明的位置从左数起是第4个,从右数起是第3个,从前数起是第5个,从后数起是第6个。
做操的同学共有多少个?练习2:1、同学们排队跳舞,每行、每列人数同样多。
小红的位置无论从前数从后数,从左数还是从右数起都是第4个。
跳舞的共有多少人?2、为庆祝“六一”,同学们排成每行人数相同的鲜花队,小华的位置从左数第2个,从右数第4个;从前数第3个,从后数第5个。
鲜花队共多少人?【例题3】把两块一样长的木板像下图这样钉在一起成了一块木板。
如果这块钉在一起的木板长120厘米,中间重叠部分是16厘米,这两块木板各长多少厘米?练习3:1、把两段一样长的纸条粘合在一起,形成一段更长的纸条。
这段更长的纸条长30厘米,中间重叠部分是6厘米,原来两段纸条各长多少厘米?2、把两块一样长的木板钉在一起,钉成一块长35厘米的木板。
小学三年级奥数第19讲 重叠问题附答案解析

第19讲重叠问题一、知识要点三(1)班准备给参加班级绘画比赛的16位同学和参加朗读比赛的12位同学每人发一份纪念品,当中队长玲玲将28份纪念品发下去时,却多出5份,这是怎么回事?对了,因为有5位同学既参加了绘画比赛,又参加了朗读比赛,所以奖品就多出了5份。
数学中,我们将这样的问题称为重叠问题。
解答重叠问题要用到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解答重叠问题的应用题,必须从条件入手进行认真的分析,有时还要画出图示,借助图形进行思考,找出哪些是重复的,重复了几次?明确求的是哪一部分,从而找出解答方法。
二、精讲精练【例题1】六一儿童节,学校门口挂了一行彩旗。
小张从前数起,红旗是第8面;从后数起,红旗是第10面。
这行彩旗共多少面?练习1:1、小朋友排队做操,小明从前数起排在第4个,从后数起排在第7个。
这队小朋友共有多少人?2、学校组织看文艺演出,冬冬的座位从左数起是第12个,从右数起是第21个。
这一行座位有多少个?【例题2】同学们排队做操,每行人数同样多。
小明的位置从左数起是第4个,从右数起是第3个,从前数起是第5个,从后数起是第6个。
做操的同学共有多少个?练习2:1、同学们排队跳舞,每行、每列人数同样多。
小红的位置无论从前数从后数,从左数还是从右数起都是第4个。
跳舞的共有多少人?2、为庆祝“六一”,同学们排成每行人数相同的鲜花队,小华的位置从左数第2个,从右数第4个;从前数第3个,从后数第5个。
鲜花队共多少人?【例题3】把两块一样长的木板像下图这样钉在一起成了一块木板。
如果这块钉在一起的木板长120厘米,中间重叠部分是16厘米,这两块木板各长多少厘米?练习3:1、把两段一样长的纸条粘合在一起,形成一段更长的纸条。
这段更长的纸条长30厘米,中间重叠部分是6厘米,原来两段纸条各长多少厘米?2、把两块一样长的木板钉在一起,钉成一块长35厘米的木板。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重叠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重叠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应用题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部分。
重叠问题是一种常见的数学问题类型,它涉及到两个或多个集合的交集部分。
以下是几个关于重叠问题的应用题例子,以帮助学生理解和练习解决这类问题。
# 应用题一:班级兴趣小组小明所在的班级有40名学生。
其中,有15名学生参加了数学兴趣小组,有12名学生参加了科学兴趣小组。
如果有两个学生同时参加了数学和科学兴趣小组,那么没有参加任何兴趣小组的学生有多少人?解题步骤:1. 首先确定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和科学兴趣小组的学生总数:15 + 12= 27人。
2. 由于有2名学生同时参加了两个小组,所以这2名学生在总数中被重复计算了一次,需要减去这2人:27 - 2 = 25人。
3. 最后,用班级总人数减去参加了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得到没有参加任何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40 - 25 = 15人。
# 应用题二:图书馆借书图书馆有100本书。
其中,有30本是科幻小说,有20本是历史书籍。
如果有一部分书籍既是科幻小说又是历史书籍,那么这部分书籍有多少本?解题步骤:1. 首先确定科幻小说和历史书籍的总数:30 + 20 = 50本。
2. 由于图书馆总共只有100本书,如果科幻小说和历史书籍的总数超过了100本,说明有一部分书籍被重复计算了。
3. 计算重叠部分的书籍数量:50 - 100 = -50,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实际上重叠部分的书籍数量是科幻小说和历史书籍总数减去图书馆总书籍数的绝对值:|50 - 100| = 50本。
# 应用题三:学校运动会学校运动会上,有200名学生参加了比赛。
其中,有50名学生参加了跳远比赛,有60名学生参加了跑步比赛。
如果同时参加了跳远和跑步比赛的学生有10人,那么只参加一项比赛的学生有多少人?解题步骤:1. 首先确定参加跳远和跑步比赛的学生总数:50 + 60 = 110人。
2. 由于有10名学生同时参加了两项比赛,所以这10名学生在总数中被重复计算了一次,需要减去这10人:110 - 10 = 100人。
(完整版)三年级奥数--重叠问题

课堂小测(1)一、简便计算。
(每题5分)(1)585+199 (2)602+ 228 (3)885-698 (4)825-302(5)99999 +9999+999 +99+9 (6)121+119+120+118+123+122 (7)246+178+254+322 (8)471-284+129 (9)745+837-545 (10)785-227-373(11)457+(243+249)(12)871-(401-129)(13)455-(255-188)二、解决问题。
1.把两根长2米的木棍绑在一起,使其成为一根长木棍,中间重叠部分是6分米,这根长木棍有多长?2. 把两根同样长的鸡毛掸子绑在一起,使它们变成一根10分米长的棍子,中间重叠部分是10厘米,原来每根鸡毛掸子有多长?3. 从1楼走到4楼共要用30秒,如果每上一层楼的台阶数都相同,那么从1楼到6楼共要用多少秒?4.有一根木头长6分米,打算把每根锯成6段,每锯开一处,需要5分钟,全部锯完需要多少分钟?5.小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十位上的9写成了6,减数个位上的0写成了2,最后得到的差是376,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6.小龙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9看成了6,减数个位上的6看成了9,最后得到的差是545,正确的差是多少?重叠问题(1)(1)把两根长8分米的木棍绑在一起,使其成为一根长木棍,中间重叠部分是15厘米,这根长木棍有多长?(2)把两根长15厘米的纸条贴在一起,使其成为一条长纸条,中间重叠部分是4厘米,这根长纸条有多长?(3)把两根长2米的木棍绑在一起,使其成为一根长木棍,中间重叠部分是6分米,这根长木棍有多长?(4)把两段一样长的纸条贴在一起,是它们变成一段54厘米的纸条,中间重叠部分是6厘米。
原来的纸条有多长?(5)把两段一样长的纸条贴在一起,是它们变成一段100厘米的纸条,中间重叠部分是1分米。
原来的纸条有多长?(6)把两根长的鸡毛掸子绑在一起,使它们变成一根12分米长的棍子,中间重叠部分是8厘米,原来每根鸡毛掸子有多长?(7)两块木板各长80厘米,钉成一块木板,中间重叠部分是12厘米,这块长木板有多长?(8)两块木板各长80厘米,钉成一块长150厘米的木板,中间重合部分是多少厘米?(9)两条长2分米的纸条,粘成一条长18厘米的长纸条,中间重合部分是多少厘米?(10)两根长2米的棍子,绑成一根长39分米的长棍子,中间重合部分是多少厘米?重叠问题(2)(1)同学们排队做操,每行每列的人数同样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叠问题
一、知识要点
三(1)班准备给参加班级绘画比赛的16位同学和参加朗读比赛的12位同学每人发一份纪念品,当中队长玲玲将28份纪念品发下去时,却多出5份,这是怎么回事?对了,因为有5位同学既参加了绘画比赛,又参加了朗读比赛,所以奖品就多出了5份。
数学中,我们将这样的问题称为重叠问题。
解答重叠问题要用到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解答重叠问题的应用题,必须从条件入手进行认真的分析,有时还要画出图示,借助图形进行思考,找出哪些是重复的,重复了几次?明确求的是哪一部分,从而找出解答方法。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六一儿童节,学校门口挂了一行彩旗。
小张从前数起,红旗是第8面;从后数起,红旗是第10面。
这行彩旗共多少
面?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下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从前数起红旗是第8面,从后数起
是第10面,这样红旗就数了两次,重复了一次,所以这
行彩旗共有8+10-1=17面。
练习1:
1.小朋友排队做操,小明从前数起排在第4个,从后数起排在第7个。
这队小朋友共有多少人?
2.学校组织看文艺演出,冬冬的座位从左数起是第12个,从右数起是第21个。
这一行座位有多少个?
3.同学们排队去参观展览,无论从前数还是从后起起,李华都排在第8个。
这一排共有多少个同学?
【例题2】同学们排队做操,每行人数同样多。
小明的位置从左数起是第4个,从右数起是第3个,从前数起是第5个,从后数起是第6个。
做操的同学共有多少个?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下图:
由图可看出:小明的位置从左数第4个,右数第3个,说明横行有4+3-1=6个人;从前数第5个,从后数第6个,说明竖行有5+6-1=10人,所以做操的同学共有:6×10=60人。
练习2:
1.同学们排队跳舞,每行、每列人数同样多。
小红的位置无论从前数从后数,从左数还是从右数起都是第4个。
跳舞的共有多少人?
2.为庆祝“六一”,同学们排成每行人数相同的鲜花队,小华的位置从左数第2个,从右数第4个;从前数第3个,从后数第5个。
鲜花队共多少人?
3.三(4)班排成每行人数相同的队伍入场参加校运动会,梅梅的位置从前数是第6个,从后数是第5个;从左数、从右数都是第3个。
三(4)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例题3】把两块一样长的木板像下图这样钉在一起成了一块木板。
如果这块钉在一起的木板长120厘米,中间重叠部分是16厘米,这两块木板各长多少厘米?
【思路导航】把等长的两块木板的一端钉起来,钉在一起的长度就是重叠部分,重叠的部分是16厘米,所以这两块木板的总长度是
120+16=136厘米,每块木板的长度是136÷2=68厘米。
练习3:
1.把两段一样长的纸条粘合在一起,形成一段更长的纸条。
这段更长的纸条长30厘米,中间重叠部分是6厘米,原来两段纸条各长多少厘米?
2.把两块一样长的木板钉在一起,钉成一块长35厘米的木板。
中间重合部分长11厘米,这两块木板各长多少厘米?
3.两根木棍放在一起(如图),从头到尾共长66厘米,其中一
根木棍长48厘米,中间重叠部分长12厘米。
另一根木棍长多少厘
米?
【例题4】一次数学测试,全班36人中,做对第一道聪明题的有21人,做对第二道聪明题的有18人,每人至少做对一道。
问两道聪明题都做对的有几人?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下图:
图中间重叠部分表示两道题都做对的人数,把做第一道题和做对
第二道题的人数加起来得21+18=39人,这39人比全班总人数36
多出了39-36=3人,这多出的3人既在做对第一题的人数中算过,
也在做对第二道题的人数中算过,即表示两道题都做对的人数。
练习4:
1.三(1)班有学生55人,每人至少参加赛跑和跳绳比赛中的一种。
已知参加赛跑的有36人,参加跳绳的有38人。
两项比赛都参
加的有几人?
2.两块木板各长75厘米,像下图这样钉成一块长130
厘米的木板,中间重合部分是多少厘米?
3.三(5)班有42名同学,会下象棋的有21名同学,会下围棋的有17名,两种棋都不会的有10名。
两种棋都会下的有多少名?
【例题5】三(1)班订《数学报》的有32人,订《阅读报》的有30人,两份报纸都订的有10人,全班每人至少订一种报纸。
三(1)班有学生多少人?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中间重叠部分表示两份报纸都订的10人,这10人既被包括在订《数学报》的32人内,又被包括在订《阅读报》的30人内,重复算了一次,所以要算出全班人数,必须从32+30=62人中去掉被重复算过的10人。
所以全班人数应是62-10=52人。
练习5:
1.三(4)班做完语文作业的有37人,做完数学作业的有42人,两种作业都完成的有31人,每人至少完成一种作业。
三(4)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2.两块木板各长90厘米,像下图这样钉成一块木板,中间重合部分是15厘米,这块钉在一起的木板总长多少厘米?
3.三年级有107个小朋友去春游,带矿泉水的有78人,带水果的有77人,每人至少带一种。
三年级既带矿泉水又带水果的小朋友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