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2009研究生试题
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遗传学试题和答案

遗传学答案(朱军教材)遗传学习题与参考答案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练习)一、解释下列名词:染色体染色单体着丝点细胞周期同源染色体异源染色体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单倍体联会胚乳直感果实直感二、植物的10个花粉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花粉粒?多少精核?多少管核?又10个卵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胚囊?多少卵细胞?多少极核?多少助细胞?多少反足细胞?三、玉米体细胞里有10对染色体,写出下列各组织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四、假定一个杂种细胞里含有3对染色体,其中A、B、C来自父本、A’、B’、C’来自母本。
通过减数分裂能形成几种配子?写出各种配子的染色体组成。
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上各有什么意义?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什么不同?用图解表示并加以说明。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染色体:细胞分裂时出现的,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丝状或棒状小体,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是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有一定数目、形态和大小。
染色单体:染色体通过复制形成,由同一着丝粒连接在一起的两条遗传内容完全一样的子染色体。
着丝点:即着丝粒。
染色体的特定部位,细胞分裂时出现的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此部位不染色。
细胞周期: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后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称为细胞周期(cell cycle)。
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形态结构相同、遗传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
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来自生物双亲,在减数分裂时,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形状、大小和结构都相同。
异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上有所不同的染色体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一般不能两两配对,形状、大小和结构都不相同。
无丝分裂:又称直接分裂,是一种无纺锤丝参与的细胞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又称体细胞分裂。
整个细胞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先是细胞核分裂,后是细胞质分裂,核分裂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水产动物育种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基因迁移:也称为基因移居,是指具有某一基因频率群体的一部分,因某种原因移至基因频率不同的另一群体,并杂交定居,从而改变了群体的基因频率,这种影响也称迁移压力。
迁移压力的增强可使某些基因从一个群体有效地散布到另一群体中。
大规模的迁移会形成强烈的迁移压力引起群体遗传结构的改变。
家系选择:从混有不同类型的原始群里选出优良个体留种,建立若干家系并繁殖后代,家系内逐代淘汰劣质个体,家系间逐步淘汰劣质家系,选留超越原始群体及对照品种、符合原定选择指标的优良家系,进而参加品系产量测定,称为家系选择。
特殊配合力:指某特定组合的实际产量,与根据其双亲的一般配合力算得的理论值的偏差。
它受基因的显性效应和非等位基因互作效应控制。
Hertwig效应:采用物理射线处理精子时,通常伴随着照射剂量的增高, 受精后胚胎的成活率降低;当照射超过某一剂量时,成活率反而回升,这种现象称作Hertwig效应选择反应:是一种衡量选择效果的指标,指受选择性状经一世代的选择后,性状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在数值上等于选择亲本所繁殖的子代表型平均值(Yf)减去选择前群体的表型平均值(Y),即R=Yf-Y。
二、判断题1.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指种内或种间表现在分子、细胞、个体三个水平的遗传变异度。
(×)(√)2.所谓表型相关就是两个数量性状表型变量间的相关。
(√)3.在育种和生产实践上,严格地说,只要有一对基因不同的两个个体进行交配,便是杂交。
(×)4.原始生殖细胞在未进入生殖嵴之前,既可分化为精原细胞,又可分化为卵原细胞,(√)5.水产动物的性别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由其生理构成所表现出的性别,称为遗传性别。
(×)6.水产动物性染色体的主要决定类型分为XX-XY型、XX-XO型、ZW-ZZ型和ZO-ZZ型。
(√)7.群体品种的生长性能是靠其遗传上的同质性来达到的。
(×)三、选择题1.与影响驯化速度无关的因素是 C 。
水产养殖遗传育种技术

B.杂交育种
C.组织培养
D.人工授精
14.水产养殖遗传育种中,以下哪个环节可能导致遗传多样性降低:( )
A.选择育种
B.杂交育种
C.诱变育种
D.分子育种
15.以下哪个基因与水产动物生长速度密切相关:( )
A.生长激素基因
B.甲状腺激素基因
C.胰岛素基因
D.以上都是
第二部分多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水产养殖遗传育种技术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年__月__日得分:__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第一部分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水产养殖遗传育种的首要目标是:( )
A.提高生长速度
5.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确地改变水产养殖品种的特定性状。( )
6.分子标记技术在水产养殖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主要是用于亲子鉴定。( )
7.水产养殖品种的繁殖能力与生长速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
8.提高水产养殖品种抗逆性的育种工作主要是通过改善养殖环境来实现的。( )
9.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提高水产养殖品种的繁殖效率和后代质量。( )
C.生物诱变
D.自然诱变
8.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场景可能包括:( )
A.培育抗病品种
B.改良生长速度
C.提高肉质品质
D.改变体色
9.分子标记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有:( )
A.亲子鉴定
B.遗传图谱构建
C.连锁分析
D.品种鉴定
10.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水产养殖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下降:( )
水产动物育种学复习试题

水产动物育种学试题一、名词解释(8个,每个2分,共15分)1、育种:2、遗传力:3、地方品种:4、纯系:5、地方品系:6、杂种优势:7、驯化:8、选择育种:二、填空题(20个,每空1分,共20分)1、现代育种是以_______为基础,利用生物可遗传变异来研究生物品种的形成。
选择育种的理论基础是选择学说和纯系学说,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是基因的_____和_____,诱变育种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和基因突变,多倍体育种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2、品种按来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品系在遗传学上一般指自交或近交繁殖若干代后所获得的某些遗传性状相当一致的后代。
3、种群在没有迁移、突变和自然选择的条件下,保持遗传平衡,_______和_______可世代相传而不发生变化。
4、生物多样性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部分组成。
生物遗传多样性表现为形态多样性、染色体多态性、蛋白质(氨基酸)多态性、核苷酸多态性和DNA多态性。
5、选择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方式,鱼类育种性状的选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发育性能和综合性状。
6、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过程。
精子染色体遗传物质失活的关键在于既要破坏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使之失去遗传活性,又要使遗传失活精子仍能进入卵细胞,且携带的细胞分裂器仍能起作用,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
三、判断(10个,每个1分)1、“江西三红”是指玻璃红鲤、荷包红鲤和兴国红鲤。
()2、AFP指抗冻蛋白基因。
()3、黄鳝最初为雄性,当性成熟后发生性逆转,转变为雌性。
()4、异域银鲫的培育是采用荷包红鲤作为父本。
()5、雌核发育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孤雌生殖方式。
()6、太平洋牡蛎为天然三倍体。
()7、湘云鲫是日本白鲫♀×同源四倍体鲫鲤♂交配产生的。
20082009水生生物学试卷a标准答案doc-上海水产大学(精)

课程考试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每道题后的括号内。
)1、B2、C3、B4、C5、D6、C7、D8、 CD 9、C10、A11、A12、B13、D14、C15、C、16、A17、A18B19、A20、B21、A22、D23、B24、C25、C26、B27、C28、D29、A30、B二、填空:(每空0.5分,共25分,请将答案写在横线上)1、浮游生物、自游生物2、裸藻、隠藻3、营养生殖型、无性生殖型、有性生殖、无性有性生殖混合型4、螺旋藻、衣藻属、小球藻5、藏卵器、藏精器6、漂浮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7、水螅型、水母型世代8、轮虫、头部具有轮盘、咽部具有咀嚼囊(器)、原肾管排泄器官9、砧板、槌板,砧基、砧枝、槌柄、槌钩11、由壳顶到腹缘、前后两端之间、左右两壳膨胀的最大的12、牛殖腕、茎化腕13、足鳃、肢鳃、关节鳃、侧鳃—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额区,眼区,触角区,胃区,心区,鳃区,肝区,颊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气管(门)、气管鳃、血鳃、呼吸管三、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1、微囊藻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条件适宜的时候(28-32 C、pH8-9.5 ),大量繁殖形成砂絮状水华,使水色呈灰绿色(1分),当形成强烈水华时,常被风浪吹涌堆积在一起(1分),好像在水面盖上一层厚厚的油漆,人们称它为湖淀(1分)。
2、硅藻特有的一种繁殖细胞(1分)。
硅藻细胞进行分裂繁殖时,所产生的2个子细胞中,一个以母细胞的上壳为上壳,故与母细胞同大,一个以母细胞的下壳为上壳,故略小于母细胞。
所以,经过多代细胞分裂后,部分后代细胞变得越来越小(1分)。
但有时可形成特殊的孢子而恢复到原来的大小,这种孢子称复大孢子(1分)。
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练习

一.名词解释绪论:1.变异2.遗传第一章1.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2.有丝分裂3.无融合生殖4.减数分裂5.联会复合体6.交叉端化第二.三章1.单位性状2.相对性状3.显性性状4.隐性性状5.不完全显性6.共显性7.自交 8.测交 9.基因型 10.表现型 11.基因纯合体12.基因杂合体 13.分离 14.等位基因 15.基因互作 16.返祖遗传17.多因一效 18.一因多效 19.回交第四章1.交换值2.完全连锁3.不完全连锁4.相斥相5.相引相6.连锁群7.性连锁8.符合系数9.性染色体 10.连锁遗传图 11.限性遗传12.从性遗传第五章1.质量性状2.数量性状3.表现型方差4.基因型方差5.主基因6.微效多基因7.基因加性方差 8.显性方差 9.广义遗传率 10.狭义遗传率11.超亲遗传 12.上位性方差第六章1.近亲繁殖2.杂种优势3.纯系5.轮回亲本6.非轮回亲本7.自花授粉植物 8.常异花授粉植物9.异花授粉植物第七章1.复等位基因2.自发突变3.诱发突变4.基因突变5.隐性突变6.显性突变7.大突变8.微突变9.体细胞突变 10.性细胞突变11.正突变 12.反突变 13.突变的重演性 14.突变的可逆性 15.突变的多向性16.突变的有利性和有害性 17.突变的平行性 18.突变率 19.原发电离20.次级电离 21.芽变第八章1.缺失杂合体 2.重复 3.缺失 4.倒位 5.易位 6.重复纯合体 7.易位杂合体8.倒位杂合体9.重复杂合体 10.缺失纯合体 11.倒位纯合体 12.易位纯合体13.顶端缺失 14.中间缺失 15.顺接重复 16.反接重复 17.臂内倒位18.臂间倒位19.假显性 20.位置效应 21.剂量效应 22.简单易位23.相互易位 24.半不育现象第九章1.单倍体 2.单体 3.三倍体 4.三体 5.同源多倍体 6.异源多倍体 7.多倍体8.一倍体9.整倍体 10.非整倍体 11.缺体 12.四体 13.超倍体 14.亚倍体15.四倍体 16.整倍性变异 17.非整倍性变异 18.染色体组 19.染色体基数20.同源异源多倍体 21.双二倍体 22.异源联会 23.节段异源多倍体24.倍半二倍体 25.双单体 26.双三体第十章1.转化2.转导3.性导4.F因子5.F'因子6.Hfr菌株7.烈性噬菌体8.温和噬菌体9.溶源性细菌 10.接合 11.原养型 12.突变型 13.感受态14.整合 15.部分二倍体 16.部分合子 17.外基因子 18.内基因子19.并发转导 20.并发性导 21.普遍性转导 22.转导颗粒第十一章1.突变子2.克隆3.移码突变 4.重组子 5.顺反子 6.作用子 7.结构基因8.调节基因9.操纵基因 10.操纵子 11.内含子 12.外显子13.基因14.重叠基因 15.隔裂基因 16.跳跃基因 17.互补测验 18.碱基的缺失19.碱基的替换 20.碱基的插入 21.碱基的倒位 22.移码突变 23.遗传工程24.基因工程 25.目的基因 26.基因文库 27.启动子 28.载体DNA 29.质粒30.限制酶 31.粘性末端 32.转染 33.细胞工程 34.核移植技术 35.细胞杂交第十二章1.细胞质遗传2.雄性不育3.孢子体不育4.配子体不育5.不育系6.保持系7.恢复系 8.细胞质基因组 9.母性影响 10.质核不育型11.核不育型第十三章1.个体发育2.植物细胞全能性 3.重复序列 4.去分化第十四章1.物种2.自然选择3.遗传漂移4.地理隔离5.生态隔离6.生殖隔离5.性状分岐6.基因型频率7.基因频率8.哈德--魏伯格定律二.判断题绪论1.遗传的实质是后代能够按照亲代经过同样的途径和方式,把从外界环境吸取的物质经过转化建造成与其亲代相类似的复本自交繁殖的过程。
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种试题

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种试题染色体一、结构:染色体由着丝点、长短臂、主次缢痕和随体构成。
二、分类:1. 中部着丝粒染色体 m2. 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3. 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 4.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三、核型分析:把生物细胞核内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特征(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长短臂比、随体有无等)所进行的分析,也称为染色体组型分析。
细胞分裂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什么不同? 1.两者发生的细胞不同:前者一般为体细胞分裂,后者是性母细胞形成配子时的分裂。
2.细胞分裂的次数不同:一次减数分裂分裂包括两次细胞分裂。
3.染色体活动行为不同:有丝分裂的前期无联会、无交换、无交叉等现象发生。
中期2n条染色体彼此独立地排列在赤道面上。
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只有姐妹染色单体发生分离。
减数分裂的前期Ⅰ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交换、交叉等现象。
中期Ⅰ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面上。
后期Ⅰ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4.细胞分离的结果不同:有丝分裂后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条,其遗传组成与母细胞相同。
一个孢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四个子细胞。
细胞染色体数目分裂前的2n条变成了n条,实现了染色体数目的减半。
分裂后的子细胞之间、子细胞与母细胞之间的遗传组成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5.遗传学意义不同:有丝分裂所形成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在染色体数目和内容上完全一致,从而保证了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遗传物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而减数分裂的遗传意义在于:A.保证有生殖物种在世代相传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即物种相对稳定。
B.为有性生殖过程变异提供了遗传的物质基础。
C.增加变异的复杂性,有利于生物的适应及进化,为人工选择提供丰富的材料。
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1、前期I可分为以下五个时期(1)细线期:染色体细长如线,由于间期染色体已经复制,每个染色体都是由共同的一个着丝点联系的两条染色单体所组成。
(2)、偶线期:各同源染色体分别配对,出现联会现象。
联会了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称为二价体。
(完整word版)水产动物育种学考试选择题(附有答案)(精)

水产动物育种学考试选择题(带有答案)选择题1、B是鱼类育种工作中最根本的方法。
A、选择育种B、杂交育种C、诱变育种D、转基因育种2、由一个系祖通过近亲繁殖发展的群体通常称为C.A、品系B、家系C、单系D、近交系3、具有某方面突出的优点,专门用于某一配套杂交生产的品系称为C。
A、地方品系B、专门化品系C、配套系D、杂交系4、一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利用价值的遗传材料称为D。
A、品种B、品系C、育种材料D、种质资源5、亲代通过性细胞或体细胞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称为 A 。
A、种质B、种质资源C、基因D、基因组6、在育种工作中,通过各种方法如杂交、诱变等,产生的育成品系或品种及各种突变体、基因标记材料、属间或种间杂种等称为D。
A、育种材料B、育种中间材料C、种质资源D、人工种质资源7、动物遗传资源保护除了原位保存,也可以 B 保存。
A、原地B、易位C、异地D、冷冻8、目前引种的主要利用方法是A。
A、以新品种直接参与生产B、经遗传改良后参与生产C、作为育种材料D、改善生态环境9、下列A对本地自然条件有高度适应性。
A、本地品种B、外地品种C、育成品种D、引入种10、A是育种工作的中心环节。
A、选择B、诱变C、杂交D、转基因11、A是我国鱼类最经典的育种方法。
A、选择育种B、杂交育种C、多倍体育种D、转基因育种12、D属于分子水平上的育种技术。
A、杂交育种B、多倍体育种C、细胞核移植D、转基因技术13、A是目前国内外动植物育种中应用最广泛、成效最显著的育种方法之一。
A、选择育种B、杂交育种C、多倍体育种D、转基因育种14、 B 育种技术可以产生新基因。
A、选择B、诱变C、杂交D、多倍体15、 D 育种技术可以打破种间生殖隔离。
A、选择B、雌核发育C、杂交D、转基因16、 D 育种技术育种时间最短。
A、选择B、杂交C、多倍体D、细胞核移植17、 B 育种技术可用于快速建立纯系.A、选择B、雌核发育C、杂交D、多倍体18、 D 育种技术可克服远缘杂交不孕及其杂种不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选择育种?家系选择、混合选择是怎样进行的?选择育种应注意哪些问题?
2 什么是雌核生殖?鱼类的雌核生殖是怎样诱导的?结合实例说明如何结合性反转技术获得单性鱼?
3用性激素诱导鱼类性反转可以采用哪些方式?如何操作?性激素诱导鱼类性反转的技术关键是什么?
1(1)混合选择又叫集体选择,个体选择,是从来源不同的鱼群种选择表型有两的个体混养在一起,混合交配,繁殖后代,繁殖的后代再混养在一起,再选种,这样混合选拔留种,连续几代培育出一个新品种。
混合选择又一次混合法和多次混合法。
优点:操作简单,占用池塘少,可结合生产进行,不需要隔离。
能避免自交繁殖引起的生活力的衰退,使后代保持较高的活力,常用在良种繁育。
缺点:混合选择进程缓慢,对改良品种的效果比较有限。
家系选择是将一雌一雄的优良亲鱼单独交配,建立若干家系,后代以累代近亲繁殖为基础,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饲养亲鱼,比较鉴定各家系的经济性状,从中选出最好家系的雌雄个体建立品系,这样的选择方法是家系选择。
优点:家系选择建立在近亲繁殖的基础上,基因必定向纯和方向发展,加上人工选择,最终能育出优良纯种群.
缺点:由于近亲交配,产生近交衰退,出现畸形和有缺陷的个体,注意即使淘汰。
(2)选择育种的注意事项:
A、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饲养亲鱼(尤其是产卵前)
B、为提供选择所需鱼苗,所需杂交试验应同时进行
C、鱼卵的孵化、鱼苗的培育应保持相对稳定一致的条件
D、对供选鱼群的饲养必须控制在适当的密度,不应过稀或过密,应与生产水平相当
E、分池饲养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材料,选择前不许混杂
F、试验鱼种投入水体的日期尽可能接近,最好在同一天进行
G、重要性状的选择应在性状充分表达以后进行,对体长、体重、生长速度的选择应达到商品规格的年龄。
2 雌核发育:合子的发育是在卵子细胞核的控制下完成的
(1)1)获得遗传上失活的精子: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在授精前处理精子,目的是要破坏精子的精核,但并不破坏精子入卵和激发卵子发育的能力。
如甲苯胺兰、乙烯脲吖啶黄等处理可以使精子遗传失活,进而诱发雌核发育,只是需要找出适当的处理浓度和处理时同。
也可以用紫外线、X射线或γ射线等处理后的失活精子来“受精”
2)卵子染色体的二倍化: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A物理方法
冷休克处理:微管蛋白在37℃的温度条件下其二聚体能装配成微管,而低温条件微管则解聚成二聚体,并能阻止微管蛋白聚合成微管。
从而阻止纺锤丝形成
热休克处理:热休克处理诱导贝类多倍体其机制在于,若细胞处于较高温度境中,细胞内一些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酶类如ATP酶就会遭到破坏,从而使其供能途径受阻。
静水压处理:当贝类受精卵处于高压情况下微管所保持的结构失去原有的空间构型和刚性,微管发生可逆性裂解,破坏纺锤丝的形成,使处于减数分裂Ⅰ第~次有丝分裂期的染色体不能向两极移动,从而诱导出多倍体。
去除压力的作用后受精卵会正常发育下去。
电脉冲处理:在一定的电场条件下,细胞会发生融合,从而诱发多倍体。
B化学方法
细胞松弛素B(CB)处理:细胞松驰素B是真菌的代谢产物,它能可逆性切断细胞分裂末期细胞质形成的收缩环的微丝,使细胞质的分裂受到抑制,从而阻止细胞分裂。
2 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处理:它是一种嘌呤霉素类似物,作为一种蛋白激酶抑制药物,它可以破坏中期纺锤体并有促使染色体凝集的作用。
洗除该药物后,受精卵可以正常发育。
聚乙二醇(PEG):该药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融合剂,它能使细胞发生融和作用从而使细胞染色体加倍
咖啡因(CF)处理:咖啡因作为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对拉动纺锤体起关键作用的微管的特异性药物,它可以阻断微管蛋白组装成微管结构,从而阻止细胞分裂。
秋水仙素处理:秋水仙素能抑制微管的组装,使已有的微管解聚合,从而阻止纺锤体的形成或破坏已形成的纺锤体,阻碍纺锤体行使机能,抑制着丝粒的分裂和发育,使染色体加倍后的细胞不发生分裂。
去除秋水仙素的作用后细胞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
C生物处理方法
种间杂交或先行种间杂交再伴随温度休克处理是产生异源多倍体的方法,也是诱发水产动物多倍体的方法之一
(2)在雌性同配的情况下,每个卵子含有x染色体,经过人工诱导二倍化后,此时的雌核发育二倍体含有两条x染色体,是遗传的雌体,其表型也是雌鱼,鲤鱼、草鱼、虹鳟和银大麻哈鱼等的性别属于这一类型,由它们的卵子所诱导的雌恢发育二倍体全是雌鱼。
若将这些雌鱼在其个体发育的性腺分化阶段用雄性激素处理,使之反转为功能性雄鱼,那么这些雄体的遗传型仍为XX型,若用这样的雄鱼与正常雌体<xx)交配,所产生的后代全为雌体,无需鉴别。
如用兴国红鲤雌性纯合系作母本,与经雄激素反转的散鳞镜鲤雌核发育二倍体雄鱼(xx)杂交,产生了具有生长优势的全雌后代,已在生产中推广,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雌性异配的情况下,雌体所产生的卵子中,约有半数含有z染色体,另外半数含有w染色体。
含有z染色体的卵子经过处理二倍化,其二倍体含有两条z染色体(zz)为雄鱼。
若将这些雄性个体用激素反转为功能上的雄鱼(ZZ),再与正常雄鱼(zz)交配,所严生的后代均为雄鱼,无需鉴定。
3(1)饲料添加法先姜激素溶解于95%酒精,再倒入饲料拌匀晾干或烘干。
此法简单,但用量大,过量导致不育在消化道中容易降解,如虹鳟24小时讲解 99%。
(2)浸泡技术:在含性激素的水中连续或间歇浸泡,Hunter(1983)把孵化后4天和11天的大鳞大马哈鱼在400微克/升甲基睾丸酮的水中浸泡2小时,再在孵化后47天头尾甲基睾丸酮的饲料3~9周,得到假雄鱼,与正常雌鱼受精,得到哦全雌个体,已到实用阶段。
此法用于冷水鱼,便宜,简单,不需要技巧。
主要用于胚胎孵化后期,高强度导致反常性反转。
(3)注射法:用药少,仅仅为饲料添加法的 10分之一,对于那些有特殊摄食习性和性腺分化晚的种类来说,前2种方法无效。
如草鱼和鲢鱼,可用此法。
此法可使快速性反转,但技术要求高,仔鱼阶段不行。
(4)硅胶管移植法:做成直径1.5毫米,长0.8厘米的药囊在近肛门腹部开口塞入,碘酒消毒。
此法激素释放均匀,用于性别分化晚的种类。
性激素诱导鱼类性反转的技术关键一是处理的开始时间,要在性别分化前采用,宜早不宜迟,二是药物剂量,药物剂量不好把握,如低剂量 MT(1~5ppm)促进金鱼、鲤鱼生长,中剂量(1—50ppm)使金鱼、罗非鱼性反转,高剂量(100ppm 以上)对XX罗非鱼有雌性化作用,三是药物处理的持续时间不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