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血液分析仪检验

合集下载

血液分析仪检验标本的制作和准备 分析仪操作规程

血液分析仪检验标本的制作和准备 分析仪操作规程

血液分析仪检验标本的制作和准备分析仪操作规程血液分析仪由于操作简便、快速、结果精准及精密度高,少量血液就可完成多项参数的分析,大大促进了血液学检验技术的进展并为临床医学供应了更多的诊断信息,现正渐渐取代传统的显微镜计数法而被广泛应用。

血血液分析仪由于操作简便、快速、结果精准及精密度高,少量血液就可完成多项参数的分析,大大促进了血液学检验技术的进展并为临床医学供应了更多的诊断信息,现正渐渐取代传统的显微镜计数法而被广泛应用。

血液分析仪的检查结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来说一下,为了取得精准、牢靠的检验结果,必需取得高质量的标本。

高质量的标本是高质量检验的第一步。

保证血液标本中各项细胞的完整形态是作为血常规检验用的高质量标本的基本要求。

血液细胞检验标本的制备分为采集和抗凝两个步骤:样本的采集:实践证明,静脉血血样是比较牢靠的标本,手指血是末梢毛细血管血样中与静脉血差异最小且较为稳定的血样。

与静脉血相比,手指血的精准性和可重复性仍旧较差。

建议使用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

标本的抗凝:用于血常规检验的血样必需经抗凝剂抗凝处理,在目前的浩繁抗凝剂中,EDTA盐是对白细胞形态和血小板影响相对较小的抗凝剂,适合用于血常规检验。

除采血因素的影响(生理性因素、采血部位等)外,多数情况下,血样的质量取决于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

血液比例过高时,由于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浆中显现微凝血块的可能性加添,在用于血细胞分析仪时,微凝血块可能堵塞仪器,同时影响一些检验指标。

血液比例过低,抗凝剂相对过剩,对检验指标会造成严重影响。

所以说对仪器的使用还是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多积累阅历。

以便于更好的去运用它。

—专业分析仪器服务平台,试验室仪器设备交易网,仪器行业专业网络宣扬媒体。

相关热词:等离子清洗机,反应釜,旋转蒸发仪,高精度温湿度计,露点仪,高效液相色谱仪价格,霉菌试验箱,跌落试验台,离子色谱仪价格,噪声计,高压灭菌器,集菌仪,接地电阻测试仪型号,柱温箱,旋涡混合仪,电热套,场强仪万能材料试验机价格,洗瓶机,匀浆机,耐候试验箱,熔融指数仪,透射电子显微镜。

血球仪日本光电8222k操作手册第二章

血球仪日本光电8222k操作手册第二章

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MEK-8222K操作手册 2.准备第二章测定准备环境要求………………………………………………………………………2.1安装血液分析仪………………………………………………………………….2.2 安装流程…………………………………………………………………….2.2 连接外部设备到血液分析仪…………………………………………………2.3 连接到PC…………………………………………………………………...2.4连接到打印机……………………………………………………………….2.4连接到条形码读码器……………………………………………………….2.5 连接电源线和接地……………………………………………………………2.6 连接电源线………………………………………………………………….2.6安装地线…………………………………………………………………….2.6 连接管道………………………………………………………………………….2.7 稀释液、清洗液和溶血剂…………………………………………………2.7管路连接…………………………………………………………………..2.10稀释液管路…………………………………………………………..2.11清洗液管路…………………………………………………………..2.11溶血剂管路…………………………………………………………..2.12废液管路……………………………………………………………..2.12滚动夹的应用………………………………………………………..2.13 打开激光器开关………………………………………………………….2.13 开机……………………………………………………………………………...2.14 开机前检查……………………………………………………………….2.14开机……………………………………………………………………….2.14检查日期和时间设置…………………………………………………….2.15开机后灌注……………………………………………………………….2.15开机后检查……………………………………………………………….2.165分类测量增益调整……………………………………………………..2.16 检查每天的精度………………………………………………………………...2.17 背景噪声测量…………………………………………………………….2.17测量………………………………………………………………….2.17结果………………………………………………………………….2.17 质控血测量……………………………………………………………….2.182.0 上海东湖仪器试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翻译小心使用血液分析仪的环境要求:温度:15到30°C湿度:30 到 85%气压:70到106kPa70kPa大气压等于海拔3000米高的气压。

血液分析仪检测参数简介

血液分析仪检测参数简介

HGB异常 碎片
2020/3/31
6
PLT报警信息
PLT异常: • PLT Abn Scattergram
• PLT Abn Distribution • Thrombocytopenia
血小板散射图异常
血小板直方图异常 血小板减少
• Trombocytosis
血小板增加
PLT怀疑:
• PLT Clumps? • PLT Clumps(S)
2020/3/31
11
贫血的MCV/RDW分类
贫血类型 小细胞均一性
MCV/RDW
病因
MCV 减少、RDW 正 继发性、珠蛋白生成

障碍
小细胞不均一性 MCV 减少、RDW 增 缺铁性贫血 高
正常体积均一性 MCV、RDW 均正常 再障、白血病
正 常 体 积 不 均 一 MCV 正常、RDW 增 混合性营养缺乏性
原始细胞 未成熟粒细胞 左移
• Atypical Lympho?
不典形淋巴细胞
• Abn Lympho/L-Blasts?
异常淋巴/原始淋巴
• NRBC • RBC Lyse resistance
有核红细胞 红细胞溶解不全
2020/3/31
4
RBC/RET异常:
• RBC Abn Distribution 红细胞粒子分布异常
(c)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 (幼稚细胞63%)的图形
24
(二)红细胞直方图
• 正常红细胞直方图是 一个近似正态分布的 单个峰的光滑曲线
• 主要分布50~200fl
• 其中50 ~125fl为主 峰,125 ~200fl足趾 封即大红细胞峰。
2020/3/31

血液分析仪检测参数

血液分析仪检测参数

低血红蛋白症
• Anemia
贫血
• Erythrocytosis
红细胞增多症
2020/11/24
5
RBC/RET怀疑:
• RBC Agglutination 红细胞凝聚
• Turbidity/HGB Interference? 乳糜/HGB
• Iron Deficiency?
缺铁性贫血
• HGB Defect? • Fragments?
第二节血液分析仪 检验参数和临床应用
一、检验参数: 临床报告参数(红、白细胞、血 小板等)、异常报警或研究参数、 仪器内部监测参数3类
2020/11/24
1
数据
2020/11/24
结果显示
散点 图
直方 图
2
报警项目
WBC异常
• WBC Abn Scattergram • NRBC Abn Scattergram • Neutropenia • Neutrophilia • Lymphopenia • Lymphocytosis • Monocytosis • Eosinophilia • Basophilia • Leukocytopenia • Leukocytosis • NRBC present
• Dimorphic Population 双峰红细胞
• RET Abn Scattergram RET 散射图异常
• Reticulocytosis
RET增加
• Anisocytosis
红细胞大小不均
• Microcytosis
小红细胞症
• Macrocytosis
大红细胞症
• Hypochromia
原始细胞 未成熟粒细胞 左移

LM 临床班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LM 临床班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hematology analyzer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发展简史 检测原理(库尔特原理) 血液细胞分析仪(三分类法)原理 及临床应用(细胞直方图的形成) 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发展(五分类法)
一、发展简史




[质量保证]
5.温度 18~25℃的室温下测定。室温过高时
血沉加快,可以按温度系数校正。
6.其他 注射器、试管、血沉管要干燥洁净,
以避免溶血。
7.及时测定 采血后应尽快进行测定,室温下,
标本臵放时间不应超过4h,臵4℃冰箱时枸橼酸
钠抗凝血可6h, EDTA抗凝血可24h. 。
[参考值]
①<50岁:男性< 15mm/h,女性< 20mm/h。
血液分析仪法
提供与网织红细胞相关的多个参数: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网织红细胞百分比、 网织红细胞平均体积、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分布宽度、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网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LFR、MFR、HFR、 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
【质量保证】
1.染料选择
以手工计数法为重点。
【质量保证】
贫血治疗的恢复期明显增多,如IDA补充铁剂后。
(2)网织红细胞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AA)
(3)鉴别贫血:
临床意义
2.评价疗效
(1)观察贫血疗效:贫血随访
缺铁贫或巨幼贫有效治疗后,2~3d后Ret开始上升, 7~10d达到最高峰(约10%),2周后渐降至正常。
(2)骨髓移植后监测骨髓造血恢复:
库尔特先生1913-1998

最新 第二章 血液一般检验 02 红细胞部分(下)

最新 第二章 血液一般检验 02 红细胞部分(下)

染色后,形成蓝色或紫色的点
粒状或丝网状沉淀物。 ICSH将网织红细胞分为4 型(表2-23,图2-20)。
图2-20 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检测的目的:
①鉴别贫血的类型(增生性、非增生性、增生增 高性)。 ②检查骨髓的功能。 ③检测贫血的治疗效果。 ④评估骨髓移植后、再生障碍性贫血细胞毒药物 诱导治疗后或EPO治疗后的红细胞造血情况。
【检测原理】 1.手工法 根据RBC、Hb、HCT测定
结果计算红细胞平均指数(表2-20)。 2.血液分析仪法 MCV由血液分析仪
直接测定导出;由仪器测定HGB、RBC可计 算出MCH=HGB/RBC;MCHC=HGB/
(RBC×MCV)。
【方法学评价】手工法红细胞平均指数 由RBC、HGB、HCT测定后计算而来,因 此,必须采用同一抗凝血标本,且所检测的 结果必须准确。仪器法红细胞平均指数的测 定同样依赖于RBC、HGB和MCV测定的准
对增加或血浆量减少所致(表2-19)。HCT的主要应
用价值为: 1.临床补液量的参考 2.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指标
五、红细胞平均指数
红细胞平均指数包括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 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 胞平均指数有助于深入认识红细胞特征,为贫 血的鉴别诊断提供线索。
胞平均体积导出HCT,HCT=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平均体积。 【方法学评价】HCT测定的方法学评价 见表2-18。
【质量保证】
【参考区间】 ①成年 男性:0.40~0.50;女性:
0.37~0.48。②新生儿0.47~0.67。③儿童:0.33~
0.42。 【临床意义】HCT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计数相似。 HCT减低是诊断贫血的指标,若红细胞数量正常,血 浆量增加,为假性贫血;HCT增加可因红细胞数量绝

临床检验基础-血液分析仪

临床检验基础-血液分析仪

临床检验基础血液分析仪目的要求1. 掌握血液分析仪的基本原理。

2. 熟悉仪器所提供的参数和图形的临床应用。

血细胞计数仪 (blood cell counter) , 又称自动血液分析仪 (AHA) ,检测项 目多、速度快、精度高、操作便捷。

可进行:⑴ 全血细胞计数 (RBC 、 W BC 、 P LT) 及其相关参数的计算。

⑵ 白细胞分类技术。

⑶ 血细胞计数和分类的扩展功能 , 包括:有核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 计数及其相关参数检测;幼稚粒细胞、未成熟粒细胞、造血干细胞计数; 未成熟血小板比率;淋巴细胞亚型计数;细胞免疫表型检测等。

传统的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或分类方法:血液分析仪定义电 学电阻抗法、射频电导法光 (化) 学激光散射法、分光光度法激光散射法:染色法和非染色法综合应用体积、电导和光散射(VCS)法电阻抗、射频、流式细胞术和核酸染色法钨光源散射与细胞化学法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方法双流体(双鞘流)技术和细胞染色法射频(radio frequency, RF) 指射频电流,是每秒变化大于10000次的高频交流电磁波。

高频电流能通过细胞壁,用高频电磁探针渗入细胞膜脂质可测定细胞的导电性,提供细胞内部化学成分、细胞核和细胞质、颗粒成分等信息。

血液分析仪血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血液分析仪一、血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一)电阻抗法即库尔特原理。

电阻抗法是三分 Array类血液分析仪的核心技术 (与光学检测原理组合应用于五分类血液分析仪中) , 可准确测出细胞(或类似颗粒) 的大小和数量。

电阻抗法细胞计数原理血液分析仪一、血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一)电阻抗法三分类血液分析仪的基本组成:1、信号发生器:各种微粒通过检测小孔产生电阻抗脉冲信号的检测源。

2、放大器:将血细胞微弱脉冲信号放大以触发电路系统。

3、 阈值调节器: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能区分不同群细胞合适的信号电平。

4、 甄别器:去除非参考电平的各种假信号以提高计数的准确性。

2、血液一般检验

2、血液一般检验

第二节 白细胞检查
白 细 胞 分 类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sg)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 嗜酸性粒细胞(E) 嗜碱性粒细胞(B)
N
粒细胞(GRAN) 白 细 胞
(LEU)
淋巴细胞(L)
单核细胞(M)
粒细胞增殖动力学各阶段
分裂池
1
成熟池、 2 贮存池
1/20
组织 5 固有池
3
4
循环池
(50%)
网织红细胞检测的目的: ①鉴别贫血的类型(增生性、非增生性、 增生增高性)。
②检查骨髓的功能。
③检测贫血的治疗效果。
④评估骨髓移植后、再生障碍性贫血细胞 毒药物诱导治疗后或EPO治疗后的红细胞 造血情况。
【检测原理】 1、普通显微镜法: 活体染料(新亚甲蓝或煌焦油蓝)的 碱性着色基团(+)可与Ret中RNA的磷 酸基(-)结合,形成蓝色的点状、线 状或网状结构。 2、仪器法: 流式细胞仪、Ret计数仪、血液分析仪等
还原血红蛋白(Fe2+)--99% 高铁血红蛋白(Hi)--1% 氧合血红蛋白(HbO2) 碳氧血红蛋白(HbCO,COHb) 硫化血红蛋白(SHb)
【检测原理】
HiCN法: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 在溶血标本中,Hb中的Fe2+被高铁氰化钾氧 化为Fe3+,Hb转化为Hi。Hi与KCN中的氰离 子反应生成HiCN,在540nm处的吸光度与溶 液中的浓度呈正比,根据测得吸光度可求 得Hb的浓度。 WHO和ICSH推荐的参考方法。
注意:
正常RBC可自然退化变性,即使
高质量的正常人血涂片,也可见
到变形或破碎的红细胞,但数量 很少,分布局限。
2、异常红细胞形态 在排除人为因素后,若血涂片中出 现异常形态红细胞且数量较多,往 往提示病理性改变。 常见的异常形态可分为红细胞大小、 形态、血红蛋白含量、结构和排列 异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国际实验室血液学学会提出了显 微镜复查的41条建议性标准。但由于各临床检 验室使用的仪器不同,服务的患者人群也有差 异,“41条建议性标准”尚处于实践检验中, 目前还没有被公认的复查标准。各实验室可根 据ISLH建议的41条复检规则,并结合具体情况 来制订切合实际、可操作的复查标准。
四、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显微镜复查规则
一、电阻抗检测原理
细胞计数池中,小孔内外两个电极和稀释液构成一个电流回路, 在负压作用下,细胞通过小孔,电极能感应到一个瞬间的电阻变化, 并将其转换成脉冲,脉冲的数量代表细胞数量,脉冲大小反映细胞 体积大小。
一、电阻抗检测原理
(一)血细胞计数原理
一、电阻抗检测原理
(二)血红蛋白测定原理
在被稀释的血液中加入溶血剂后,使红细 胞释放出血红蛋白,后者与溶血剂结合形成血 红蛋白衍生物,进入血红蛋白测试系统,在特 定波长(一般在530nm~550nm)下比色,根据 吸光度的变化仪器便可显示血红蛋白浓度。
二、光(化)学检测原理
(一)激光散射法
二、光(化)学检测原理
(二)分光光度法 主要用于血红蛋白测定。
红细胞经溶血剂溶解释放出血红蛋白,并 与溶血剂有关成分形成血红蛋白衍生物,在 540nm特定波长下比色,吸光度与血红蛋白含 量成正比,可直接反映血红蛋白浓度。
三、联合检测原理
现代血液分析仪主要综合应用了电学和 光学两大原理,用以测定血液有形成分(细 胞)和无形成分(血红蛋白)。
仪器维护和保养
建立危急值通知程序
定期征求意见
谢 谢!
小孔时产生的脉冲大小有明显的差异。依据脉 冲的大小,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可对白细胞 进行分群。
一、电阻抗检测原理
(三)白细胞分群原理
三分群法的第一群为小细胞区,体积为 35fl~90fl,主要为淋巴细胞;第二群为中间 细胞区也称单个核细胞区,体积90fl~160fl, 包括幼稚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 性细胞;第三群为大细胞区,体积160fl以上, 主要为中性粒细胞。
•检测器维护 •液路维护 •机械传动
部分维护
第四节 血细胞分析仪校准、性能评价及比对
校准
1.校准条件 2.校准品定值 3.建立仪器校准 和校准验证程序 4.保证试剂质量
性能 评价
总体评价 性能评价
比对
应对同一实验室 不同血液分析仪 测定结果进行比 对,相关性良好 后,定期校准一 台性能较好的血 细胞分析仪,将 它作为参比仪器
三、联合检测原理
(一)体积、电导和光散射(VCS)法
三、联合检测原理
(二)光散射与细胞化学法
当细胞被激光束照射时,细胞因体积大小、 细胞成分、细胞核形状、染色情况等各种特性 的不同,可阻挡或改变激光束的方向,产生与 细胞特征相应的各种角度的散射光。检测不同 角度的散射光信号,可分辨出各类细胞。
三、联合检测原理
第五节 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
分析前
分析中
分析后
1.检验人员的要求 2.合适的检测环境 3.合格的血液分析仪 4.配套试剂 5.合格的检测标本
1.仪器启动 2.室内质控 3.标本检测 4.仪器清洁
1.检验结果审核 2.检验结果解释 3.建立危急值通知 4.标本的保存 5.仪器维护和保养 6.定期征求意见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手工涂片复查真阳性标准
血涂片显微镜检查阳性:发现异常形态细 胞 红细胞形态异常:2+/中等量或更多;或发 现疟原虫 血小板形态异常(巨大血小板):2+/中等 量或更多 血小板凝块:偶见或时而可见
Döhle小体:2+/中等量或更多 中毒颗粒:2+/中等量或更多
空泡:2+/中等量或更多
血涂片显微镜检查阳性:发现异常类型细 胞 原始细胞:≥1个
晚幼粒细胞:>2个
中幼粒/早幼粒细胞:≥1个 非典型淋巴细胞:>5个 有核红细胞:≥1个 浆细胞:≥1个
第三节 血细胞分析仪安装、使用、保养和维护
安装
使用
保养
维护
•工作环境 •工作电压 •仪器安装 •仪器摆放
检测原理 操作程序
•日保养 •周保养 •月保养
二、血细胞分析仪细胞分布图及临床应用
(一)红细胞直方图的临床应用 正常红细胞直方图几乎为两侧对称、较
狭窄的正态分布曲线,主要分布在50fl~ 200fl区域。
二、血细胞分析仪细胞分布图及临床应用
(一)红细胞直方图的临床应用 % 正态分布,峰顶在82fl~96fl
100 200 300 400 (fl)
二、血细胞分析仪细胞分布图及临床应用
(二)白细胞直方图的临床应用
35f1—90f1
90f1~160f1
160fl以上
二、血细胞分析仪细胞分布图及临床应用
(二)白细胞直方图的临床应用
二、血细胞分析仪细胞分布图及临床应用
(三)血小板直方图的临床应用 正常血小板直方图呈左偏态分布,主要
集中在2fl~30fl范围内,主峰在7.6fl~ 13.1fl之间。
(二)光散射与细胞化学法
1.过氧化物酶染色通 道
2.嗜碱性粒细胞/核分叶通道
三、联合检测原理
(三)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法 应用固体激光流式细胞荧光技术,多角度检测
白细胞和分类。
三、联合检测原理
(四)电阻抗、射频、流式细胞术与核酸荧光染色法 采用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技术结合核酸荧光
染色技术进行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临床检验基础
5/31/2020
第二章 血细胞分析仪检验
本章目录
1 第一节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原理 2 第二节 仪器分析临床应用 3 第三节 仪器安装、使用、保养 4 第四节 校准、性能评价及比对 5 第五节 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
• 血液分析仪(hematology analyzer, HA): 临床血液一般检查最常用仪器。
第五节 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
检验人员的要求 合适的检测环境
合格的血液分析仪
配套试剂 合格的检测标本
分析前质量控制
第五节 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
-仪器启动 -标本检测
-室内质控
分析中 质量控制
-仪器清洁
第五节 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
检验结果审核
标血细胞分析仪细胞分布图及临床应用
(三)血小板直方图的临床应用 % 呈偏态,峰顶5fl~10fl
10
20
30(fl)
二、血细胞分析仪细胞分布图及临床应用
(四)散点图的临床应用
不同的检测原理,坐标上的散点所在象限 平面图上的位置,如上下(高低)、左右、前 后(可重叠)或散点群的疏密,均与相应类别 的细胞形态、体积、内部结构、胞核、胞质及 胞质颗粒数量等特性密切相关。
二、血细胞分析仪细胞分布图及临床应用
(一)红细胞直方图的临床应用
不同类型贫血红细胞直方图的变化和常见原因
二、血细胞分析仪细胞分布图及临床应用
(二)白细胞直方图的临床应用
电阻抗型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直方图为具 有3个峰的光滑曲线,从左至右分别为:为淋 巴细胞(小细胞群)、单个核细胞(中间细胞 群)和中性粒细胞(大细胞群)或相当大小的 细胞。
一、电阻抗检测原理
(三)白细胞分群原理
电阻抗法白细胞三分群示意图
二、光(化)学检测原理
(一)激光散射法
将细胞悬液注入鞘液流中央,单个细胞沿 着悬液和鞘液流两股液流整齐排列,以恒定流 速定向通过石英毛细管。当细胞通过激光束被 照射时,可阻挡或改变激光束的方向,产生与 其特征相应的各种角度的散射光。放置在石英 毛细管周围不同角度的信号检测器可接收特征 各异的散射光。
一、血细胞分析仪各项检测参数及临床应用
(二)白细胞参数
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系列检测参数
一、血细胞分析仪各项检测参数及临床应用
(三)血小板参数
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系列检测参数
二、血细胞分析仪细胞分布图及临床应用
血细胞直方图
以测定的细胞体积(大小)为横坐标, 细胞出现的相对频率(数量)为纵坐标,可 绘制的血细胞直方图,主要包括白细胞、红 细胞和血小板三种直方图。
(一)红细胞参数及临床应用
⑴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RDW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的参数, 以标准差或变异系数来表示(CV%),有助于贫 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MCV 减低
RDW 正常 增高
正常 增高
正常
增高 正常 增高
分类
意义
小细胞均一性 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小细胞不均一性 缺铁性贫血
•1953年美国Coulter申请了“粒子计数法” 的技术专利,并成功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台电 阻抗式血细胞计数仪。
第一节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原理
两大功能
血细胞 计数功能
白细胞 分类功能
一、电阻抗检测原理
血细胞具有相对非导电性质,悬浮在电 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通过计数小孔时,可引 起小孔内、外电流或电压的变化,形成与血 细胞数量相当、体积大小相应的脉冲信号, 从而对血细胞进行计数,并根据体积大小间 接区分出细胞群。此原理又称为库尔特原理 (Coulter principle)。
一、电阻抗检测原理
(三)白细胞分群原理
稀释后的血液经溶血素处理后,红细胞 迅速溶解,白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胞质经细 胞膜渗出、脱水,胞膜紧裹在细胞核或颗粒 周围。脱水后的白细胞体积与其自然体积无 关,取决于脱水后白细胞内有形物质的多少。
一、电阻抗检测原理
(三)白细胞分群原理 根据电阻抗原理,不同体积的白细胞通过
正细胞均一性
慢性病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血病
正细胞不均一性 骨髓纤维化
大细胞均一性 MDS、再生障碍性贫血
大细胞不均一性 巨幼细胞贫血
贫血的RDW和MCV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